1.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方向判斷
典例1.在相同條件下的三個反應(yīng):2Aeq \\al(-,)+B2===2Beq \\al(-,)+A2;Ceq \\al(-,)+A2===2Aeq \\al(-,) +C2;2Beq \\al(-,)+D2===2Deq \\al(-,)+B2,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氧化性:A2>B2>C2>D2 B.還原性:Ceq \\al(-,)>Aeq \\al(-,)>Beq \\al(-,)>Deq \\al(-,)
C.2Aeq \\al(-,)+D2===2Deq \\al(-,)+A2反應(yīng)可以進行 D.2Ceq \\al(-,)+B2===2Beq \\al(-,)+C2反應(yīng)不能進
2.根據(jù)原電池、電解池的電極反應(yīng)判斷
典例2.a(chǎn)、b、c是三種金屬,根據(jù)下列①、②兩個實驗,確定它們的還原性強弱順序為( )
①將a與b浸在稀硫酸中用導線相連,a上有氣泡逸出,b逐漸溶解;②使用惰性電極電解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a、c混合鹽溶液,陰極上先析出c。
A.a(chǎn)>b>c B.b>c>a C.c>a>b D.b>a>c
3.依據(jù)化學反應(yīng)條件和反應(yīng)程度進行判斷
典例3.實驗室用下列方法制取氧氣
①4HCl(濃)+MnO2MnCl2+Cl2↑+2H2O
②4HCl(濃)+O22Cl2+2H2O
③2KMnO4 +16HCl2KCl+2MnCl2 +5Cl2 ↑+8H2O
試比較上述反應(yīng)中氧化劑氧化能力的強弱 。
二.對點增分集訓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含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強氧化性
B.陽離子只有氧化性,陰離子只有還原性
C.元素失電子越多,還原性越強
D.強氧化劑與強還原劑不一定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
2.有下列三個反應(yīng):①3Cl2+2FeI2===2FeCl3+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C2O3+6HCl(濃)===2CCl2+Cl2↑+3H2O。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③中的氧化產(chǎn)物分別是I2、Fe3+、CCl2
B.根據(jù)以上化學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強弱順序Cl2>Fe3+>C2O3
C.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
D.在③反應(yīng)中當1ml C2O3參加反應(yīng)時,2ml HCl被氧化
3.已知反應(yīng):①Cl2+2KI===2KCl+I2 ②KClO3+6HCl===3Cl2↑+KCl+3H2O ③2KIO3+Cl2===I2+2KClO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上述三個反應(yīng)都有單質(zhì)生成,所以都是置換反應(yīng)
B.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KIO3>KClO3>Cl2>I2
C.反應(yīng)②中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6∶1
D.反應(yīng)③中1 ml還原劑參與反應(yīng)時氧化劑得到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2 ml
4.已知酸性溶液中還原性的順序為SOeq \\al(2-,3)>I->Fe2+>Br->Cl-,下列反應(yīng)不能發(fā)生的是( )
A.2Fe3++SOeq \\al(2-,3)+H2O===2Fe2++SOeq \\al(2-,4)+2H+
B.I2+SOeq \\al(2-,3)+H2O===SOeq \\al(2-,4)+2I-+2H+
C.2Fe2++I2===2Fe3++2I-
D.Br2+SOeq \\al(2-,3)+H2O===SOeq \\al(2-,4)+2Br-+2H+
5.已知:H2SO3+Br2+H2O===2HBr+H2SO4?,F(xiàn)將0.03ml Cl2緩緩通入含0.02ml H2SO3和0.02ml HBr的混合溶液中,在此過程中,溶液的c(H+)與n(Cl2)的關(guān)系示意圖是(不考慮溶液的體積變化)( )
6.硫酸亞鐵的煅燒反應(yīng)為2FeSO4eq \(=====,\s\up7(高溫))SO2↑+Fe2O3+SO3↑,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yīng)中FeSO4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
B.SO2能使溴水褪色,說明SO2具有漂白性
C.該反應(yīng)中每生成1ml Fe2O3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約為6.02×1023
D.該反應(yīng)生成的氣體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可得到BaSO3和BaSO4兩種沉淀
7.已知某一反應(yīng)體系反應(yīng)物和生成物共五種物質(zhì):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該反應(yīng)中H2O2只發(fā)生如下過程:H2O2―→O2,則關(guān)于該反應(yīng)體系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
B.該反應(yīng)中的氧化劑是H2O2,還原產(chǎn)物是O2
C.氧化性:H2CrO4>O2
D.如反應(yīng)轉(zhuǎn)移了0.3ml電子,則產(chǎn)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3.36L
8.向僅含F(xiàn)e2+、I-、Br-的溶液中通入適量氯氣,溶液中這三種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隨消耗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線段Ⅲ代表Fe2+的變化情況
B.線段Ⅰ代表Breq \\al(-,)的變化情況
C.a(chǎn)值等于6
D.原混合溶液中n(FeBr2)=4ml
9.碘化亞銅(Cu2I2)是一種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體,用途很廣泛。完成下列填空:
(1)碘化鉀溶液中滴加適量硫酸銅溶液,就能得到碘化亞銅。請完成并配平上述反應(yīng):
_____KI+____CuSO4→____I2+____Cu2I2↓+____________
該反應(yīng)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
(2)往上述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變藍,再滴加亞硫酸溶液,藍色又褪去。寫出KI、Cu2I2、H2SO3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______________。
(3)碘化亞銅能用于檢測空氣中的汞蒸氣,其反應(yīng)為2Cu2I2+Hg===Cu2HgI4(玫瑰紅)+ 2Cu,產(chǎn)物Cu2HgI4中Cu元素顯______價。當有1ml Cu2I2參與反應(yīng)時,轉(zhuǎn)移電子_______ml。
10.某實驗小組為探究ClO-、I2、SOeq \\al(2-,4)在酸性條件下的氧化性強弱,設(shè)計實驗如下:
實驗①:在淀粉碘化鉀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鈉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變藍;
實驗②:向?qū)嶒灑俚娜芤褐屑尤?mL 0.5ml·L?1的亞硫酸鈉溶液,藍色恰好完全褪去。
(1)寫出實驗①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②的化學反應(yīng)中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實驗說明,在酸性條件下ClO-、I2、SOeq \\al(2-,4)的氧化性由弱到強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
典例1.解析】反應(yīng)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所以氧化性:D2>B2>A2>C2;還原劑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chǎn)物的還原性,所以還原性:Ceq \\al(-,)>Aeq \\al(-,)>Beq \\al(-,)>Deq \\al(-,),由此可判斷C、D都正確。故選A。
【答案】A
典例2.【解析】①將a與b浸在稀硫酸中用導線相連,a上有氣泡逸出,b逐漸溶解,可說明b為負極,a為正極,原電池中活潑金屬為負極,則還原性b>a;②為電解,金屬陽離子氧化性較強的離子先在陰極析出,金屬陽離子的氧化性越強,對應(yīng)的金屬單質(zhì)的活潑性越弱,陰極上先析出c,說明活潑性a>c。則三種金屬的還原性強弱為b>a>c,故選D。
【答案】D
典例3.【解析】根據(jù)方程式①4HCl(濃)+MnO2MnCl2+Cl2↑+2H2O;②4HCl(濃)+O22Cl2+2H2O
③2KMnO4 +16HCl2KCl+2MnCl2 +5Cl2 ↑+8H2O知,③沒有反應(yīng)條件,①的反應(yīng)條件是加熱,②的反應(yīng)條件是加熱和催化劑,反應(yīng)條件越少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越容易發(fā)生,越容易發(fā)生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所以氧化性最強的是高錳酸鉀,其次是二氧化錳,最后是氧氣,故為:KMnO4>MnO2>O2。
【答案】氧化性:KMnO4>MnO2>O2
1.【解析】元素處于最高價態(tài)只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強氧化性,如NaCl中的鈉元素,故A錯誤;元素處于中間價態(tài)的陽離子,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如Fe2+,故B錯誤;物質(zhì)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強弱與其所含元素原子得失電子的數(shù)目無直接關(guān)系,而與得失電子的難易程度有關(guān),如:Na-e-===Naeq \\al(+,),Al-3e-===Al3eq \\al(+,),但還原性Na>Al,故C錯誤;一般情況下,強氧化劑與強還原劑相遇即可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但若是同種元素的不同價態(tài)之間,還必須存在中間價態(tài)才能發(fā)生反應(yīng),如濃硫酸與二氧化硫不能發(fā)生反應(yīng)。
【答案】D
2.【解析】反應(yīng)①②③的還原劑分別為Fe2+與I-、Fe2+、Cl-,其氧化產(chǎn)物分別為Fe3+與I2、Fe3+、Cl2,A項錯誤;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以判斷氧化性強弱,由①可知Cl2>Fe3+,由②可知Br2>Fe3+,由③可知C2O3>Cl2,綜合可知氧化性強弱順序為C2O3>Cl2>Fe3+,B錯誤;由于還原性Fe2+>Br-,通入Cl2后,優(yōu)先氧化Fe2+,C錯誤;反應(yīng)③中當1ml C2O3參加反應(yīng)時,6ml HCl中只有2ml HCl被氧化為Cl2,D正確。
【答案】D
3.【解析】②中的反應(yīng)物均為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yīng),①③為置換反應(yīng),A項錯誤;①中氧化劑為Cl2,氧化產(chǎn)物為I2;②中氧化劑為KClO3,氧化產(chǎn)物為Cl2;③中氧化劑為KIO3,氧化產(chǎn)物為KClO3,由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KIO3>KClO3>Cl2>I2,B項正確;反應(yīng)②中還原劑與氧化劑分別為HCl、KClO3,兩者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5∶1,C項錯誤;由元素的化合價變化可知,③中1ml還原劑參與反應(yīng)時,氧化劑得到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2ml×(5-0)=10ml,D項錯誤。
【答案】B
4.【解析】A項,因該反應(yīng)中S元素的化合價升高,F(xiàn)e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則SOeq \\al(2-,3)為還原劑,還原性強弱為SOeq \\al(2-,3)>Fe2+,與已知還原性強弱一致,能發(fā)生,故不選A;B項,因該反應(yīng)中S元素的化合價升高,I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則SOeq \\al(2-,3)為還原劑,還原性強弱為SOeq \\al(2-,3)>I-,與已知的還原性強弱一致,能發(fā)生,故不選B;C項,因該反應(yīng)中Fe元素的化合價升高,I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則Fe2+為還原劑,還原性強弱為Fe2+>I-,與已知的還原性強弱不一致,反應(yīng)不能發(fā)生,故選C;D項,因該反應(yīng)中Br元素的化合價降低,S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則SOeq \\al(2-,3)為還原劑,還原性強弱為SOeq \\al(2-,3)>Br-,與已知的還原性強弱一致,能發(fā)生,故不選D。
【答案】C
5.【解析】根據(jù)方程式知,還原性H2SO3>HBr,所以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氣時,先氧化H2SO3后氧化HBr,根據(jù)方程式H2SO3+Cl2+H2O===2HCl+H2SO4知,0.02ml H2SO3完全被氧化,需要n(Cl2)= n(H2SO3) =
0.02ml,亞硫酸是弱酸、鹽酸和硫酸都是強酸,所以隨著反應(yīng)的進行氫離子濃度增大;剩余的0.01ml氯氣氧化HBr,根據(jù)Cl2+2HBr===Br2+2HCl知,0.01ml氯氣能氧化0.02ml HBr,HCl、HBr都是強電解質(zhì),所以該過程中氫離子濃度不變,即橫坐標增大而縱坐標不變,故選A
【答案】A
6.【解析】A項,F(xiàn)e化合價升高,被氧化,S化合價降低,被還原,F(xiàn)eSO4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正確;B項,二氧化硫與溴水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表現(xiàn)還原性,錯誤;C項,由方程式可知,反應(yīng)中Fe化合價由+2價升高到+3價,該反應(yīng)中每生成1ml Fe2O3轉(zhuǎn)移2ml電子,電子數(shù)目約為2×6.02×1023,錯誤; D項,該反應(yīng)生成的氣體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生成硫酸鋇沉淀,沒有BaSO3生成,錯誤。
【答案】A
7.【解析】由信息H2O2→O2可知,O元素的化合價由-1價升高到0價,則H2O2為還原劑,氧化劑發(fā)生還原反應(yīng),則Cr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即還原反應(yīng)的過程為H2CrO4→Cr(OH)3,則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A正確;H2O2為還原劑,B錯誤;根據(jù)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
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氧化性H2CrO4>O2,C正確;由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可知,生成3ml氣體轉(zhuǎn)移6ml電子,則轉(zhuǎn)移了0.3ml電子,產(chǎn)生的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eq \f(0.3,6)×3ml=0.15ml,其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0.15ml×22.4L·ml?1=3.36L,D正確。
【答案】B
8.【解析】向僅含F(xiàn)e2+、Ieq \\al(-,)、Breq \\al(-,)的溶液中通入適量氯氣,還原性Ieq \\al(-,)>Fe2+>Breq \\al(-,),首先發(fā)生反應(yīng)2Ieq \\al(-,)+Cl2===I2+2Cleq \\al(-,),Ieq \\al(-,)反應(yīng)完畢,再反應(yīng)反應(yīng)2Fe2++Cl2===2Fe3++2Cleq \\al(-,),F(xiàn)e2+反應(yīng)完畢,最后發(fā)生反應(yīng)2Breq \\al(-,)+Cl2===Br2+2Cleq \\al(-,),故線段I代表Ieq \\al(-,)的變化情況,線段Ⅱ代表Fe2+的變化情況,線段Ⅲ代表Breq \\al(-,)的變化情況。由通入氯氣可知,根據(jù)反應(yīng)離子方程式可知溶液中n(Ieq \\al(-,))=2n(Cl2)=2ml,溶液中n(Fe2+)=2n(Cl2)=2×(3ml-1ml)=4ml,F(xiàn)e2+反應(yīng)完畢,根據(jù)電荷守恒可知n(Ieq \\al(-,))+n(Breq \\al(-,))=2n(Fe2+),故n(Breq \\al(-,))=2n(Fe2+)-n(Ieq \\al(-,))=2×4ml-2ml=6ml。A、由上述分析可知,線段Ⅲ代表Breq \\al(-,)的變化情況,故A錯誤;B、由上述分析可知,線段I代表Ieq \\al(-,)的變化情況,故B錯誤;C、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n(Breq \\al(-,))=2n(Fe2+)-n(Ieq \\al(-,))=2×4ml-2ml=6ml,根據(jù)2Breq \\al(-,)+Cl2=Br2+2Cleq \\al(-,)可知,溴離子反應(yīng)需要的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3ml,故a=3+3=6,故C正確;D、溶液中n(Breq \\al(-,))=6ml,所以原混合溶液中n(FeBr2)=3ml,故D錯誤。故選C
【答案】C
9.解析】(1)缺項配平,先根據(jù)電子守恒配平,后根據(jù)原子守恒配平,4KI+2CuSO4=I2+Cu2I2↓+2K2SO4,4ml KI中2ml為氧化劑生成碘單質(zhì),2ml不作為氧化劑生成Cu2I2,故答案為2∶2=1∶1;(2)根據(jù)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chǎn)物,還原劑的還原性強于還原產(chǎn)物判斷,H2SO3、KI、Cu2I2;(3)根據(jù)該物質(zhì)中碘元素為-1價,汞元素為+1或+2價,根據(jù)化合價為零原則,判斷該物質(zhì)中汞元素為+2價,銅元素為+1價,根據(jù)方程式判斷該反應(yīng)中電子轉(zhuǎn)移為2個,故當有1ml Cu2I2參與反應(yīng)時,轉(zhuǎn)移電子1ml;
【答案】(1)4、2、1、1、2K2SO4;1∶1
(2)H2SO3、KI、Cu2I2
(3)+1;1
10.【解析】(2)實驗①中生成的I2具有氧化性,將SOeq \\al(2-,3)氧化為SOeq \\al(2-,4),根據(jù)SOeq \\al(2-,3)~2e-~SOeq \\al(2-,4),可得
0.002 ml Na2SO3失去電子(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2×0.002ml=0.004ml。(3)根據(jù)實驗①知,氧化性ClOeq \\al(-,)>I2,根據(jù)實驗②知,氧化性I2>SOeq \\al(2-,4),故氧化性ClO->I2>SOeq \\al(2-,4)。
【答案】(1)ClO-+2I-+2H+===I2+Cl-+H2O
(2)0.004 ml
(3)SOeq \\al(2-,4)<I2<ClO-

相關(guān)試卷

【備戰(zhàn)2023高考】化學考點全復習——1.3.2《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精選題(含解析)(新教材新高考):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3高考】化學考點全復習——1.3.2《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精選題(含解析)(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備戰(zhàn)2023高考化學考點全復習132《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精選題解析版docx、備戰(zhàn)2023高考化學考點全復習132《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精選題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08《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判斷的幾種方法》精準培優(yōu)專練(含詳解):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08《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判斷的幾種方法》精準培優(yōu)專練(含詳解),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方向判斷,已知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專題十六氧化性還原性強弱比較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專題十六氧化性還原性強弱比較含解析,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專題十六氧化性還原性強弱比較含解析

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專題十六氧化性還原性強弱比較含解析

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高考復習??碱}型:09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比較

2022屆高三化學一輪高考復習??碱}型:09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比較

統(tǒng)考版2021屆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備考提升指導與精練6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判斷的幾種方法含解析

統(tǒng)考版2021屆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備考提升指導與精練6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判斷的幾種方法含解析

高考化學精準培優(yōu)專練八 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判斷的幾種方法(含解析)

高考化學精準培優(yōu)專練八 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判斷的幾種方法(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