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提分卷(五) 修辭與名篇名句默寫(滿分:87分 考試時間:45分鐘)一、修辭1.下列句子沒有使用修辭方法的一項是(D)(3分)A.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B.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又說:“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C.怎么樣對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樣談吐才算得體,不致使對方聽了感到難堪?怎么樣打扮才算合適,不致讓周圍的人們側目而視?D.也許因為我們不過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懷有效仿的渴望,也總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寬宥了自己。(解析:A.比喻、擬人;B.引用;C.排比。)2.下列句子沒有使用修辭方法的一項是(A)(3分)A.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B.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C.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D.假若愛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溫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紅色的鯉魚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氣。(解析:B.設問;C.夸張;D.比喻。)3.下列句子沒有使用修辭方法的一項是(B)(3分)A.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B.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C.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D.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解析:A.擬人、對偶;C.擬人;D.反問。)4.下列句子沒有使用修辭方法的一項是(D)(3分)A.慧能說:“下下人有上上智。”我們豈可以自暴自棄呀!B.我承認就是東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創(chuàng)造作用——為泰山剃頭理發(fā),只是我們希望不要把我們的鼻子或眉毛剃掉。C.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D.假如你不喜歡它,漫長的七萬個小時,足以讓花容磨損,日月無光,每一天都如同穿著淋濕的襯衣,針芒在身。(解析:A.引用、反問;B.擬人;C.設問。)5.下列句子沒有使用修辭方法的一項是(D)(3分)A.他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著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仿佛石像一般。B.現(xiàn)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C.真善美的活人是我們的神,是我們的石像,是我們的愛人。D.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點兒來,他也會像他的兒子一樣突然地對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懼,從而也會打消離開油麻地的主意。(解析:A.比喻;B.反問;C.排比。)6.下列句子沒有使用修辭方法的一項是(A)(3分)A.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B.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C.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個夜晚都要明亮。D.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xiàn)在也何嘗少呢?(解析:B.比喻;C.對比;D.反問。)二、名篇名句默寫(一)直接型默寫(34分)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李白《行路難》(其一)]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其一)]3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4.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diào)歌頭》)5.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diào)歌頭》)6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杜甫《月夜憶舍弟》)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8.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9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10.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11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12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13.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溫庭筠《商山早行》)14.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15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16.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17.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秦觀《行香子》)18.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秦觀《行香子》)19.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2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2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22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歐陽修《醉翁亭記》)23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歐陽修《醉翁亭記》)24.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張岱《湖心亭看雪》)25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張岱《湖心亭看雪》)(二)理解型默寫(29分)26.《行路難》(其一)中借用兩個典故表達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邊的語句是: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27.面對人生中的困難和挫折,我們要像李白《行路難》(其一)里說的那樣,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28.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兩句,運用典故表達了作者久謫歸來,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29.劉禹錫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句包含了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30.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典故出自南朝謝莊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兩句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31.杜甫《春望》中“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與他的《月夜憶舍弟》一詩中“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一句表達的意思相近。32.韓愈在《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表明效忠朝廷的態(tài)度和決心的詩句是: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33.《商山早行》中運用典故含蓄地抒發(fā)作者思鄉(xiāng)之情的句子是: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34.許渾的《咸陽城東樓》中感慨歷史滄桑的句子是: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35.李商隱的《無題》中表達對所愛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的句子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36.生活中有收獲的喜悅,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們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態(tài)就能正確對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句子填寫)37.《岳陽樓記》中傳誦千古,表達范仲淹宏偉抱負的名句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38.“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蹲砦掏び洝分信c它意思相近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39.古人寫雪,手法不一。劉義慶《世說新語詠雪》中的“未若柳絮因風起”,比喻精妙;而張岱《湖心亭看雪》中的“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則用白描,同樣形神兼?zhèn)洹?/span>(三)拓展型默寫(6分)40.唐詩中有許多描寫邊塞奇異風光和將士戍邊情懷的名句,請你任選一類寫出連續(xù)的兩句。(2分)【示例】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②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③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41.“無私奉獻精神”是時代永恒的主旋律,請你寫出連續(xù)兩句與“奉獻”有關的詩句。(2分)【示例】①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42.思鄉(xiāng)是縈繞在漂泊異鄉(xiāng)的游子心中揮之不去的情愫。請你寫出連續(xù)兩句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詩句。(2分)【示例】①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②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③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相關試卷

語文九年級上冊任務二 自由朗誦課堂檢測:

這是一份語文九年級上冊任務二 自由朗誦課堂檢測,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詞填空,成語運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語文九年級上專項提分卷八現(xiàn)代文閱讀練習新人教版_189: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本冊綜合練習,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品味下面句子的表達效果,文章的原文結尾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1學年名著導讀(一)《艾青詩選》:如何讀詩當堂檢測題:

這是一份2021學年名著導讀(一)《艾青詩選》:如何讀詩當堂檢測題,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本冊綜合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九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