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級上冊(一) 《岳陽樓記》范仲淹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 )巴陵郡。越明年( ),政通( )人和 ( ),百廢具( )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 )予作文( )以記之。
因罪貶謫流放,出任外官
予觀夫巴陵勝狀( ),在洞庭一湖。銜( )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 ( ),橫( )無際涯( ),朝暉( )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 )也,前人之述備( )矣。然則( )北 ( )通巫峽,南極( )瀟湘,遷客( )騷人( ),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 )異( )乎?
若夫淫雨( )霏霏( ),連月不開( ),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 ),日星隱曜( ),山岳潛( )形,商旅不行,檣( )傾( )楫( )摧( ),薄 ( )暮冥冥( ),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 )國( )懷鄉(xiāng),憂讒( )畏譏( ),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 )明( ),波瀾不驚(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沙鷗翔集( ),錦鱗( )游泳,岸芷汀( )蘭,郁郁( )青青。而或( )長煙一( )空 ( ),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 ),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 )辱偕 ( )忘,把( )酒臨( )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 )古仁人( )之心( ),或 ( )異二者之為( ),何哉?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 ( )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 )進(jìn)( )亦憂,退 ( )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 ( )必( )曰“先( )天下之憂而憂,后( )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 ( )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2.重點句子翻譯。(1)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 .? .(2)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唉!我曾經(jīng)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表現(xiàn),為什么呢?
(此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有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dān)心被說壞話,懼怕被批評指責(zé)的感覺,滿眼是蕭條的景象,感慨悲傷到極點啊。
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
(4)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 .? .(5)微斯人,吾誰與歸?? .
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處在高高的朝堂上就為他的老百姓擔(dān)憂;處在僻遠(yuǎn)的江湖間就為他的君主擔(dān)憂。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1)百廢具興 . (2)朝暉夕陰 .?(3)先天下之憂而憂 .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
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后再快樂。
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還在上面刻上唐代賢人和當(dāng)代人的詩賦。
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篇記文以駢句為主,間以駢偶短句,既流利暢達(dá),又簡潔凝練。B.本文內(nèi)容充實,情感豐富,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自然結(jié)合起來。C.為民請命,憂民之憂,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D.文中第二自然段與第三、四兩個自然段構(gòu)成總分關(guān)系,為下文表現(xiàn)“古仁人之心”及抒寫個人的遠(yuǎn)大抱負(fù)作鋪墊。
解析:不是以駢句為主,而是以散句為主。
(二) 《醉翁亭記》歐陽修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環(huán)( )滁皆山也。其西南諸( )峰,林壑( )尤( )美,望之( )蔚然( )而深秀者,瑯琊也。山( )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 ),而瀉( )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 ( ),有亭翼然( )臨( )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誰?山之僧( )
名詞用作狀語,沿著山路
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轉(zhuǎn)彎
一眼望去。之,代詞,這里意義虛化,不譯
智仙也。名( )之者誰?太守自謂( )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 )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 ( )之心而寓( )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云歸( )而巖穴暝( ),晦明變化( )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 )發(fā)( )而幽香( ),佳木秀( )而繁陰( ),風(fēng)霜高潔( ),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
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
四時( )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fù)者( )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 ),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 )提攜( ),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 )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雜然( )而前( )陳( )者,太守宴也。宴酣( )之樂,非絲( )非竹( ),射( )者中( ),
牽扶,指被牽扶的人,即兒童
弈( )者勝,觥( )籌( )交錯 ( ),起坐而喧嘩( )者,眾賓歡也。蒼顏( )白發(fā),頹然( )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 )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 ),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 )其樂( )也。醉能同其( )樂( ),醒能述( )以( )文者,太守也。太守謂 ( )誰?廬陵歐陽修也。
2.重點句子翻譯。(1)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3)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
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座亭子,(亭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的,那就是醉翁亭?!?br/>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于心間,寄托在酒上。
(4)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 .? .(5)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 .? .
野花開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密的綠蔭;天高氣爽,霜色潔白,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
至于太陽的升起,樹林里的霧氣散開;云霧聚攏,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早晚。
(6)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 .
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 (2)云歸而巖穴暝 .?(3)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 .(2)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
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事的人,是太守啊。
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蔭,禽鳥在高處低處鳴叫,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
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以寫景、抒情高度結(jié)合的筆法,描寫了他從醉翁亭游玩歸來后的愉快心情,從而表達(dá)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情懷,抒發(fā)了他的政治理想和被貶后悠然自得的曠達(dá)情懷。B.選文第3自然段通過四個場面的描寫,描繪了滁州人民怡然自樂和眾賓盡歡的情態(tài),從側(cè)面烘托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C.作者獨到地捕捉了富有早晚特點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狀夏,以“潔”喻秋,以“水”寫冬,無不情狀俱到,精確熨帖。D.“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一句,采用動靜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表現(xiàn)出山林的幽靜。
解析:應(yīng)該是“四時”的典型情景。
(三) 《湖心亭看雪》張 岱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 )絕( )。是日更定 ( )矣,余拏( )一小舟,擁 ( )毳衣( )爐火( ),獨( )往湖心亭看雪。霧凇( )沆碭( ),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 ),湖上影子,惟( )長堤一痕( )、湖心亭
天氣寒冷時,霧凍結(jié)在樹木枝葉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指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一道痕跡
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 )得更( )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 )飲三大白( )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及下船,舟子( )喃喃 ( )曰:“莫說相公( )癡,更有癡似相公者?!?br/>2.重點句子翻譯。(1)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 .(2)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3)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 .
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
(湖面上)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
不要說相公您癡迷,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迷的人啊!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1)霧凇沆碭 . .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 ?
天氣寒冷時,霧凍結(jié)在樹木枝葉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 .(2)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 .
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這一天晚上八時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裹著裘皮衣服,圍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筆墨,寫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等等,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畫面感極強的藝術(shù)境界。B.“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從聽覺方面寫景,描寫出雪后西湖萬籟俱寂的景象,表現(xiàn)出作者孤寂的情懷。
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C.作者以議論的表達(dá)方式收束全文,畫龍點睛。舟子的喃喃之語是引俗人之見,以正面描寫表現(xiàn)“相公”之癡。D.作者善用對比手法,大與小、冷與熱、孤獨與知己,對比鮮明,有力地抒發(fā)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揮之不去的故國之思。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總復(fù)習(xí)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沖刺訓(xùn)練完美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生氣惱怒,出名有名,使勞累,長枝莖,經(jīng)過經(jīng)歷,終了最后,逆流而上,考慮想到,交錯縱橫,真正確實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屆中考語文總復(fù)習(xí)課件:第二部分 閱讀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八上)(共74張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完全沒有,如果不是,日光這里指太陽,指水漫上山陵,順流而下,逆流而上,宣布傳播,這里指飛奔的馬,駕著風(fēng),沒有這么快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屆中考語文總復(fù)習(xí)課件:第二部分 閱讀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七下)(共38張PPT),共3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從前當(dāng)初,對某人說,古代君對臣的愛稱,當(dāng)?shù)喇?dāng)權(quán),研究儒家經(jīng)典,專掌經(jīng)學(xué)傳授的學(xué)官,通“耶”語氣詞嗎,只只是,粗略地閱讀,指歷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