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了解本詩基本內(nèi)容及寫作思路2、感悟詩人熱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飄逸的藝術風格
李白,中國詩壇上最為輝煌的一座雕像。他的浪漫主義情懷在他五彩繽紛的山水詩中始終閃爍著奇異的靈光。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他經(jīng)歷坎坷,思想復雜,既是一個天才的詩人,又兼有游俠、刺客、隱士、道人、策士等氣質(zhì)。儒家、道家和游俠三種思想,在他身上都有體現(xiàn)。
李白,詩風雄奇豪邁,感情奔放,幻想豐富形象鮮明,與杜甫并稱“李杜”。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早發(fā)白帝城》等。
蜀道北起陜西漢中寧強縣,南到四川成都,全長450公里,入川經(jīng)廣元、劍閣、梓潼、綿陽、德陽等地。沿線地勢險要,山巒疊翠,風光峻麗,關隘眾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形容。
自讀,讀準字音噫吁嚱(yīxūxī) 魚鳧(fú) 石棧(zhàn) 猿猱(ná) 捫參(shēn)歷井 巉巖(chán)飛湍 (tuān) 咨嗟(zī jiē) 喧豗(huī) 砯崖(pīng) 崔嵬(cuī wéi) 吮血(shǔn)
分組疏通文意,每組由一個學生翻譯,其他學生補充指正。
一嘆高 難行二嘆險 可畏三嘆戰(zhàn)禍之烈 勸誡—早還家
概括每一段的中心,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思考:詩中哪些詩句體現(xiàn)了“蜀道之難”?試著結(jié)合詩句分析。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詩人仰望蜀道,情不自已,脫口而出,發(fā)出了強烈的感嘆!在極度的夸張中,在嘆詞的前呼后擁中,“危”與“高”同義重出,極言蜀道之高,高不可測。詩人拋出一個動態(tài)的比喻:“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一句統(tǒng)攝全詩,奠定了詠嘆基調(diào),點明了全詩主旨。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作者用16個字就將民間傳說中關于五丁開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出來,使我們仿佛聽到五丁拽蛇時的大聲呼喊以及隨后一聲使山河改觀的巨響,也仿佛看到無數(shù)勇敢的人在高山上開辟道路,架設棧道的情形,不禁要贊嘆神力和人工的偉大!引用神話傳說,增加了詩歌的神秘色彩,引人入勝。
夸張的手法,奇特的想像,極寫蜀地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險惡。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探究:詩人是怎樣來表現(xiàn)蜀道的雄奇險峻的?(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
神話傳說:五丁開山、六龍回日──寫出歷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險阻。虛寫映襯:黃鶴不得飛渡、猿猱愁于攀緣──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摹寫神情、動作: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步履艱難、神情惶悚──困危之狀如在眼前。借景抒情:古木荒涼、鳥聲悲凄(悲鳥號古木,子規(guī)啼夜月)──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huán)境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運用夸張:“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極言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了驚險的氣氛。
1、大膽的夸張(雄偉奇險、強烈深刻) 寫蜀道難、寫山高峻 、寫激流瀑布、寫蜀地歷史、寫人的驚恐2、奇特的想象(心游萬仞、思接千載) 寫歷史傳說、寫人驚魂未定、寫山高阻日(神話故事—六龍回日)、寫黃鶴之飛3、強烈的感情(贊嘆驚異、震撼人心) 反復出現(xiàn)的驚嘆、磅礴的氣勢、深刻的感受、強烈充沛起伏動蕩變化多端的情緒。4、變幻的語言(長短不齊、縱橫崛崎) 全詩句子有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九字,前半部分多用長句,氣勢暢達夸張表現(xiàn)蜀道的高山險川;后半部分寫劍閣險惡,多用四字句,跳蕩有力,表現(xiàn)驚恐情緒。
豪放飄逸的浪漫主義情懷
李白正是以變幻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xiàn)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
這是一份高中3.1 蜀道難教學課件ppt,共5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初讀明詩韻,再讀通詩意,嘆開辟之,嘆度越之,陰森恐怖,驚心動魄,嘆安居之,三讀悟詩情,四讀品詩藝,浪漫主義風格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三4 蜀道難圖文課件ppt,共18頁。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三4 蜀道難教課ppt課件,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蜀道難,古體詩,近體詩,唐詩的分類,關于唐詩,唐代詩歌發(fā)展,中唐白居易,晚唐“小李杜”,讀書和任俠時期,仗劍遠游期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