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食物在口腔內的消化”,先向試管中加入適量的饅頭碎屑,然后按照下表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滴加碘液,最不可能變藍的是( )
A.AB.BC.CD.D
2.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要求在一定溫度下進行,這是由于唾液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37℃條件下催化活性都會逐漸降低,如圖能正確表示唾液淀粉酶活性與溫度關系的是( )
A.B.
C.D.
3.某生物興趣小組設計了“探究唾液對淀粉消化作用”實驗,步驟及結果如下,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現象為①不變藍、②變藍B.變藍說明淀粉被消化了
C.唾液能將淀粉分解成葡萄糖D.Ⅱ號和Ⅲ號可形成對照,變量為溫度
4.如圖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設計,圖中試管均置于37℃溫水中10分鐘,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①變藍色、②③不變藍色
B.①與②對照,可探究唾液對饅頭的消化作用
C.本探究實驗的變量不唯一,無法得出任何結論
D.②③對照,②號為對照組,可探究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對饅頭的消化作用
5.根據“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收獲,我們可以找出以下歸納或推斷錯誤的一項( )
A.該實驗可證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要想讓唾液發(fā)揮作用,溫度應保持在37℃左右
C.試管內的混合液,如加碘變藍,則證明管內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D.饅頭富含淀粉遇碘后會變藍
6.如圖所示是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實驗,向各試管中都加入少許等量淀粉糊,1、3號試管中各加入2 mL清水,2、4號試管中各加入2 mL唾液,充分攪拌,如圖處理5分鐘,然后向各試管中滴加2滴碘液。關于實驗分析正確的是( )
A.滴碘液后不變藍的是試管2的溶液
B.1、4號試管的實驗變量只有溫度
C.本實驗中把唾液換成胃液不影響實驗結果
D.設置試管3和試管4的目的是減小誤差
7.小麗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探究唾液對淀粉消化作用”的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實驗的變量是唾液
B.滴加碘液后的實驗現象:①變藍,②不變藍
C.37℃是唾液淀粉酶發(fā)揮消化作用的適宜溫度
D.該實驗說明了唾液可以將淀粉分解為葡萄糖
8.某同學做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實驗時,設計的實驗方案如表。請分析并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如果1號和2號試管進行對照,實驗的變量是唾液
B.要探究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的消化作用,應選用1號和3號試管進行
C.根據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測,滴加碘液后,不變藍色的是1號試管
D.如果4號試管中A處補全2 mL唾液后,能和2號試管形成一組對照實驗
9.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課題時,準備了饅頭(碎屑與小塊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溫箱等實驗材料和設備,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根據方案回答問題:
(1)為了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中1號和2號的變量是___________,1號管中加入碘液后不變藍,2號管加入碘液后變藍,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實驗中裝有饅頭的三只試管放在37℃環(huán)境里,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3)通過三組實驗得出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中學生物科技活動興趣小組,在探究“口腔對淀粉 的消化作用”時,進行了如下實驗。請分析回答下列 問題:
(1)為了證明“唾液對漫頭有消化作用”,在2號試管的
A處應加入 ,與1號試管形成 。
(2)為了證明“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對饅頭有消化
作用,應選用 兩支試管進行對照實驗。
(3)實驗結果是1號試管中的物質遇到碘液不變藍,
原因是 。
(4)有的同學提出“除以上三個試管外,還要設置第四
個試管,放人饅頭塊與清水不攪拌,其他處理均相同”。 你認為這樣設置 (填“有”或“無”)必要。
(5)若“加人碘液”步驟放在“保溫”前,實驗結果可能是 ;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試管中清水對淀粉沒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變藍;B試管中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麥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藍;C試管中溫度低,而且清水對淀粉沒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變藍;D試管中溫度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下降,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變藍色。所以推測滴加碘液后不變藍的試管是B。
2.答案:D
解析: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應該是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消化作用逐漸增強,達到一定溫度后(37℃),隨溫度升高,消化作用又逐漸減弱,即呈一弧形曲線。
3.答案:A
解析:A.Ⅰ號試管中的唾液將饅頭碎屑中的淀粉分解了,而Ⅱ號試管中的清水不能消化淀粉。因此實驗現象為①不變藍、②變藍,故A正確;
B.淀粉的特性是遇碘變藍,因此變藍說明淀粉沒有被消化,故B錯誤;
C.唾液能將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故C錯誤;
D.Ⅱ號和Ⅲ號變量不唯一,不能形成對照,故D錯誤。
4.答案:B
解析:①號試管中加入唾液,淀粉被消化,滴加碘液不變藍;②號試管加入清水,充分攪拌饅頭碎屑,但淀粉沒有被消化,滴加碘液會變藍;③號試管中加入唾液,不攪拌,部分淀粉被消化,滴加碘液會變藍。①與②對照,可探究唾液對饅頭的消化作用。②與③有兩個變量:唾液、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②與③不能形成對照。
5.答案:C
解析:饅頭在口腔里的消化與唾液的分泌、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都有關系,前者屬于化學性消化,后者屬于物理性消化。物理性消化能使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促進了化學性消化的進行。“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實驗變量是唾液,說明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發(fā)揮作用的最適溫度是37℃,放入37℃水浴5~10分鐘的目的是:使唾液淀粉酶有充分的作用時間;滴加碘液后,觀察、分析現象:若顏色不變藍,說明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麥芽糖。若顏色變藍,因為淀粉遇碘變藍色,說明水對淀粉沒有消化作用。因此,證明了唾液對淀粉有消化作用。據上所述,選項C的推斷是錯誤的。故選:C。
6.答案:A
解析:1號試管和4號試管有唾液和溫度兩個變量,因此不可作為一組對照實驗,B錯誤;胃液中不含有淀粉酶,不能消化淀粉,本實驗中把唾液換成胃液,實驗結果為4個試管內溶液均變藍,C錯誤;設置試管3和試管4的目的是形成以溫度為變量的對照實驗,以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的影響,D錯誤。
7.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探究唾液對淀粉消化作用”的實驗。①號、②號試管形成對照,唯一的變量是唾液;①號試管內的淀粉沒有被分解,遇碘變藍,②號試管內的淀粉被分解成麥芽糖,遇碘不變藍;唾液淀粉酶發(fā)揮作用的最適宜的溫度是37℃;唾液可以將淀粉分解成麥芽糖。
8.答案:D
解析:1號和2號試管除是否有唾液外,其余條件都相同,則1號與2號試管組成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唾液;1號試管中有2 mL唾液,2號試管中要加入2 mL清水。實驗結果是1號試管中溶液顏色不變藍色,2號試管中溶液顏色變藍色。證明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有消化作用,A、C正確;要探究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的消化作用,把饅頭切成碎屑是模擬牙齒的咀嚼,攪拌是模擬舌的攪拌;因此,1、3號試管形成對照實驗,除對饅頭塊不做處理外,加入唾液后還不能進行攪拌,3號試管內的淀粉沒有完全分解,因此觀察到3號試管的實驗現象是變藍,1號試管不變藍色。B正確;如果4號試管中A處補全2 mL唾液后,不能和2號試管形成一組對照實驗,因為有兩個變量,唾液和溫度,D錯誤。
9.答案:(1)有無唾液;唾液對淀粉有初步消化的作用
(2)模擬人的口腔溫度促進酶的催化作用
(3)饅頭的變甜與牙齒的咀嚼和舌頭的攪拌.唾液的分泌都有關
解析:
10.答案:(1)2 mL清水對照(2)1和3(3〉淀粉被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4)無(5)三支試管都變藍 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
解析:(1)要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應以唾液為變 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因此在2號試管中應加入2 mL清水, 與1號試管形成對照。(2)1號試管加入的是饅頭碎屑,且與 唾液充分混合.這一過程模擬的是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作 用;3號試管加入的是饅頭塊,且不進行攪拌.饅頭塊中的淀 粉只有少部分能被唾液淀粉酶消化。(3 )淀粉遇碘變藍?麥 芽糖遇碘不會變藍。1號試管加入的是饅頭碎屑,且與唾液 充分混合,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 用下全部變成了麥芽糖,遇碘不變藍。(4)沒有必要設置 4號試管,因為1號試管和3號試管已形成了以牙齒的咀嚼 和舌的攪拌為變量的對照實驗.況且4號試管的設置若與 1號試管作為一組對照實驗,會出現兩個變量(唾液、牙齒的 咀嚼和舌的攪拌).不符合對照實驗的設置原則。(5)如果在 保溫前滴加碘液.1號試管中的淀粉還沒有被完全分解成麥芽糖.遇碘會變藍。
試管
A
B
C
D
清水或唾液(2mL)
清水
唾液
清水
唾液
溫度(℃)
37
37
0
0
試管編號
Ⅰ號
Ⅱ號
Ⅲ號
饅頭處理
適量碎屑
加入液體
唾液2毫升
清水2毫升
唾液2毫升
攪拌情況
攪拌
攪拌
攪拌
溫度
37℃
37℃
0℃
10分鐘后滴加碘液


變藍
?
試管1
試管2
試管3
試管4
試管5
饅頭碎屑或塊
適量碎屑
適量碎屑
適量饅頭塊
適量碎屑
適量碎屑
唾液有無
2 mL唾液
2 mL清水
2 mL唾液
A
2 mL唾液
是否攪拌
攪拌
攪拌
不攪拌
攪拌
攪拌
溫度
37 ℃
0 ℃
100 ℃
加入碘液
2滴
試管編號
饅頭形態(tài)
加入的物質
溫度環(huán)境
實驗現象
1
碎屑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10分鐘
2
碎屑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37℃;10分鐘
3
小塊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10分鐘
試管編號
1
2
3
饅頭碎屑或塊
碎屑適量
碎屑適量
饅頭塊適量
唾液有無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攪拌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不攪拌
保溫
37℃水浴保溫10分鐘
加入碘液
2滴

相關試卷

中考生物二輪復習實驗突破鞏固練習: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含解析):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二輪復習實驗突破鞏固練習: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含解析),共6頁。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二節(jié) 消化和吸收綜合訓練題: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二節(jié) 消化和吸收綜合訓練題,文件包含探究題02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七年級下冊實驗專題解析版docx、探究題02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七年級下冊實驗專題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復習 初中生物實驗突破(通用版):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導學案: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復習 初中生物實驗突破(通用版):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導學案,共5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備考中考生物實驗專項復習 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解析版

備考中考生物實驗專項復習 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解析版

2021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重點實驗匯集:7.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2021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重點實驗匯集:7.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2021年中考生物重難實驗沖刺練習: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答案解析版)

2021年中考生物重難實驗沖刺練習: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答案解析版)

2021年中考生物重難實驗沖刺練習: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做出的反應(答案解析版)

2021年中考生物重難實驗沖刺練習: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做出的反應(答案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