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表示正確的是( )
A.IBr的電子式:
B.次氯酸的結構式:H—Cl—O
C.硫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D.質量數(shù)為44、中子數(shù)為24的鈣原子:Ca
2.根據(jù)下圖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A.該反應過程中,形成新化學鍵釋放的總能量小于斷裂舊化學鍵吸收的總能量
B.因為生成物的總能量低于反應物的總能量,所以該反應不需要加熱即可進行
C.該圖像可以表示碳酸鈣受熱分解的能量變化
D.該圖像可以表示鋅與稀硫酸反應的能量變化
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O2、O3互為同位素B.1H、2H、3H是三種核素
C.和互為同素異形體D.H2O與D2O的組成元素不同
4.有X、Y兩種元素,原子序數(shù)C>B>A
B.最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B>C
C.圖示轉化關系涉及的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
D.元素C、D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含離子鍵
8.W、X、Y、Z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種元素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滿足X+Y=W+Z;化合物XW3與WZ相遇會產(chǎn)生白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非金屬性:W> X>Y> ZB.原子半徑:Z>Y>X>W
C.元素X的含氧酸均為強酸D.Y的氧化物水化物為強堿
9.科研人員設想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生產(chǎn)硫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a(chǎn) 為正極,b 為負極
B.生產(chǎn)過程中氫離子由右移向左
C.從左下口流出的硫酸的質量分數(shù)一定大于 50%
D.負極反應式為 SO2+2H2O-2e-=SO42-+4H+
10.X、Y、Z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為X+Z=2Y,且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強酸。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若X是Na,則Z的最高價一定為偶數(shù)
B.若X是O,則YX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C.若Y是O,則非金屬性Z>Y>X
D.若Y是Na,則X、Z不可能是同一主族元素
11.在四個不同容器中,不同條件下進行合成氨反應。根據(jù)在相同時間內測定的結果判斷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v(N2)=0.1ml·L-1·s-1B.v(H2)=0.1ml·L-1·min-1
C.v(NH3)=0.15ml·L-1·min-1D.v(H2)=0.3ml·L-1·min-1
12.下列措施對增大反應速率明顯有效的是
①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將片改成粉
②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時,改用98%濃硫酸
③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時,滴加幾滴溶液
④在與兩溶液反應時,增大壓強
⑤,升高溫度
⑥與水反應時,增大水的用量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⑤
13.室溫下,將 4 ml A 氣體和 2 ml B 氣體在 2 L 的密閉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2A(g)+B(g)XC(g),經(jīng) 2 s后反應達平衡,測得 C 的濃度為 0.6 ml·L-1 ,B的物質的量為1.4 ml,現(xiàn)有下列幾種說法:
①用物質 A 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 0.3 ml/(L·s)
②反應前容器內的壓強與平衡后容器內的壓強之比為1:1
③ 2 s 時物質A的轉化率為30% ④ X="2"
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14.四種短周期元素的離子aXm+、bYn+、cZn﹣、dRm﹣,它們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若m>n,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a﹣b=n﹣m ②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a>b>c>d
③元素非金屬性Z>R ④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X>Y
⑤還原性Rm﹣>Zn﹣⑥X一定可與冷水反應.
A.只有②正確B.①②③④正確
C.①②③⑥正確D.②③⑤正確
15.一種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原理示意如圖。下列有關該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A.電極B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
B.反應,每消耗,轉移電子
C.電池工作時,向電極B移動
D.電極A上和都發(fā)生了氧化反應
16.在可逆反應:,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的同時生成
②單位時間內生成的同時生成
③用、、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比為2:2:1的狀態(tài)
④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⑤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④D.①②③④⑤
二、元素或物質推斷題
17.I.請將符合題意的下列變化的序號填在對應的橫線上:①碘的升華;②氧氣溶于水;③氯化鈉溶于水;④燒堿熔化;⑤氯化氫溶于水;⑥氯化銨受熱分解。
(1)化學鍵沒有被破壞的是____;
(2)僅發(fā)生離子鍵破壞的是_____;
(3)既發(fā)生離子鍵又發(fā)生共價鍵破壞的是_____;
(4)已知拆開鍵、、鍵分別需要吸收的能量為、、。則由和反應生成需要放出____的熱量。
II.A、B、C、D均為中學所學的常見物質且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條件及其他物質略):ABCD
(1)若A的水溶液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D的稀溶液能使藍色的濕潤石蕊試紙暫時變紅,則A為___。寫出A→B轉化的化學方程式:____。
(2)若A為活潑金屬元素的單質,D為強堿,焰色反應都顯黃色,則A是____。A跟水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
18.下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參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上述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屬于強酸的是__(用化學式表示,下同);堿性最強的是__。
(2)④、⑤、⑥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
(3)有兩種離子化合物,均由①、④、⑤、⑧四種元素組成。這兩種物質可在水溶液中發(fā)生反應,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
(4)請寫出涉及上述有關元素的兩個置換反應(要求同一反應中兩種單質對應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___;___。
(5)①與④可分別形成10電子和18電子的分子,寫出該18電子分子滴入FeSO4溶液中的離子方程式:______,①與③也能形18電子分子,該化合物—空氣燃料電池是一種堿性電池,該燃料電池生成物均為無毒物質,該電池放電時,負極的反應式為_____。
三、有機推斷題
19.化學學習和研究離不開元素周期表。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①-⑩分別代表一種元素?;卮鹣铝袉栴}:
(1)上述元素中,有一種元素在自然界中形成的物質種類最多,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⑧、⑨、⑩元素的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
(3)寫出由①、⑥、⑧三種元素形成的一種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___________。
(4)上述元素中有一種元素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都有兩性,畫出該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_;高溫條件下,該元素的單質與鐵紅能發(fā)生反應,此反應常用于野外焊接鋼軌,則該反應的能量變化可用圖______表示。填“甲“或“乙”
從①-⑩中任選元素,按下面要求寫出一個置換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非金屬單質1 + 化合物1→非金屬單質2 + 化合物2
四、填空題
20.能源是現(xiàn)代文明的原動力,通過化學方法可以使能源按人們所期望的形式轉化,從而開辟新能源和提髙能源的利用率。家用小轎車(燃油汽車)中的動力和能量與化學反應息息相關。
(1)關于汽油在氣缸中燃燒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
A.汽油燃燒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B.汽油具有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具有的總能量
C.汽車尾氣中含NO的原因是汽油中含有氮元素。燃燒后生成NO
D.斷裂汽油和氧氣分子中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的碳氧化物和水中化學鍵放出的能量
(2)汽車中的電瓶為鉛酸電池,,已知PbSO4難溶于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
A.放電時,理論上每消耗20.7g鉛,外電路中轉移的電子為0.4ml
B.放電時,正極得電子的物質是PbO2
C.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Pb-2e-=Pb2+
D.放電時,PbO2發(fā)生的是還原反應
(3)堿性氫氧燃料電池中,H2所在的電極為_____極(填“正”或“負”),電極反應式為____。
(4)硫酸銨是一種固態(tài)氮肥,俗稱“肥田粉”。硫酸銨可由氨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銨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有____。
五、原理綜合題
21.某溫度時,在2L的密閉容器中,X、Y、Z(均為氣體)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1)由圖中所給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2)反應從開始至2分鐘,用X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X)=___。
(3)2min反應達到平衡,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比起始時___(填“增大”、“減小”或“無變化”,下同);混合氣體的密度比起始時___
(4)下列措施能加快反應速率的是___。
A.升高溫度
B.恒容時充入He
C.恒容時充入X
D.及時分離出Z
E.選擇高效的催化劑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
A.化學反應的限度是不可能改變的
B.化學反應的限度與時間長短無關
C.升高溫度改變化學反應的限度
D.增大Y的濃度,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減慢
E.已知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右移動,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減慢

周期
IA
0
1

2



3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3



參考答案
1.A
【詳解】
A.IBr是共價化合物,原子之間通過共價鍵結合,分子中每個原子都達到最外層8個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電子式為:,A正確;
B.次氯酸分子中O原子分別與H、Cl原子各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使分子中每個原子最外層都達到穩(wěn)定結構,其結構式:H—O—Cl,B錯誤;
C.S2-是S原子得到2個電子形成的,離子最外層有8個電子,故S2-的結構示意圖:,C錯誤;
D.原子符號左下角為質子數(shù),左上角為質量數(shù),則質量數(shù)為44、中子數(shù)為24的鈣原子可表示:,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A。
2.D
【詳解】
A. 根據(jù)圖像可知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屬于放熱反應,則該反應過程中,形成新化學鍵釋放的總能量大于斷裂舊化學鍵吸收的總能量,A錯誤;
B. 反應條件與放熱反應或吸熱反應沒有關系,B錯誤;
C. 碳酸鈣分解是吸熱反應,不符合圖像信息,C錯誤;
D. 鋅和稀硫酸反應是放熱反應,該圖像可以表示鋅與稀硫酸反應的能量變化,D正確;
答案選D。
3.B
【詳解】
A. O2、O3是由同一種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單質,互稱同素異形體,故A錯誤;
B. 1H、2H、3H的質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同,是三種核素,故B正確;
C. 和的質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同,互稱為同位素,故C錯誤;
D.構成H2O的H和構成D2O的D的質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同,互為同位素,均屬于氫元素,故H2O與D2O的組成元素相同,故D錯誤。答案選B。
【點睛】
本題解題時需注意同位素、同素異形體、核素幾個概念的區(qū)別。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數(shù)目質子和一定數(shù)目中子的一種原子;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不同中子數(shù)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為同位素;同素異形體是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據(jù)此解答。
4.D
【分析】
X的原子半徑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則X、Y位于同一主族,X在Y的上方。
【詳解】
A.若X、Y位于ⅦA主族,X為F、Y是Cl,Cl的最高正化合價為+7,F(xiàn)沒有正價,故A錯誤;
B.若X為N元素,HNO3為強酸,NH3的水溶液呈堿性,故B錯誤;
C.X、Y位于同一主族,若X是O元素,單質是O2,則Y是S元素,S的單質有S2、S4、S6等,故C錯誤;
D.X、Y位于同一主族,X在Y的上方,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金屬性增強,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增強,若X(OH)n為強堿,則Y(OH)n也為強堿,故D正確;
選D。
5.D
【詳解】
①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離子化合物含有離子鍵,也可能含有極性鍵或非極性鍵,如KOH;只含共價鍵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所以共價化合物中一定不含離子鍵,故①正確;
②離子鍵的形成未必就一定要伴隨著電子得失,如 Ba2++SO4 2- = BaSO4↓,反應并沒有電子得失,也就是化合價升降,但確實形成了新的離子鍵,故②錯誤;
③含金屬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如AlCl3為共價化合物,故③正確;
④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如NH4NO3為離子化合物,故④錯誤;
⑤由分子組成的物質中不一定存在共價鍵,如He是單原子分子,不存在共價鍵,故⑤錯誤;
⑥質子數(shù)相同,電子數(shù)也相同的兩種粒子,不可能是一種分子和一種離子,因為分子不顯電性質子數(shù)等于電子數(shù),離子顯電性質子數(shù)不等于電子數(shù) ,故⑥正確;
⑦NaHSO4在熔融狀態(tài)下只破壞了離子鍵,沒有破壞共價鍵,故⑦錯誤。
綜上所述①③⑥正確,答案選D。
6.D
【詳解】
A.構成原電池的正負極材料可能是活動性不同的兩種金屬,也可能一種是金屬,另一種是能導電的非金屬(如石墨),故A錯誤;
B.鋼鐵發(fā)生腐蝕時,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負極上發(fā)生的反應為Fe-2e-=Fe2+,故B錯誤;
C.該原電池負極反應為:Zn-2e-=Zn2+,當有13gZn(即0.2mlZn)溶解時,電路中轉移電子0.4ml,電子不能通過溶液傳遞,故C錯誤;
D.由銅、鋅作電極與硫酸溶液組成的原電池中,溶液中的陽離子(H+)向正極移動,故D正確。答案選D。
7.C
【詳解】
Y為淡黃色固體,Y是Na2O2;乙為紅棕色氣體,乙是NO2;X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甲是由C元素形成的氣體單質,結合轉化關系知,X是NH3,Z是NO,W是H2O,甲是O2,由上述分析可知,A為H,B為N,C為O,D為Na。
A.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同周期從左向右原子半徑減小,則原子半徑:D>B>C>A,故A錯誤;
B.B的氫化物為NH3,C的氫化物為H2O,非金屬性:O>N,則穩(wěn)定性為:H2O> NH3,故B錯誤;
C.X →Z,是氨氣的催化氧化反應,Y→甲是過氧化鈉與水反應,Z+甲→乙是一氧化氮與氧氣生成二氧化氮,涉及的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故C正確;
D.元素C、D形成的化合物為氧化鈉或過氧化鈉,過氧化鈉中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故D錯誤;
故答案選C。
【點睛】
該題推斷的關鍵為Y為淡黃色固體,Y是Na2O2,乙為紅棕色氣體,乙是NO2,根據(jù)圖中Na2O2和W,W是水或者CO2,甲則為氧氣,則X為NH3,Z是NO,所以A、B、C、D分別為H,N,O,Na,故W只能是水。
8.D
【分析】
根據(jù)題干信息可知,W、X、Y、Z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化合物XW3與WZ相遇會產(chǎn)生白煙,則WX3為NH3,WZ為HCl,所以W為H元素,X為N元素,Z為Cl元素,又四種元素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滿足X+Y=W+Z,則Y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為11,Y為Na元素,據(jù)此分析解答。
【詳解】
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W為H元素,X為N元素,Y為Na元素,Z為Cl元素,則
A.Na為金屬元素,非金屬性最弱,非金屬性Y<Z,A選項錯誤;
B.同周期元素從左至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同主族元素至上而下原子半徑依次增大,則原子半徑:Na>Cl>N>H,B選項錯誤;
C.N元素的含氧酸不一定全是強酸,如HNO2為弱酸,C選項錯誤;
D.Y的氧化物水化物為NaOH,屬于強堿,D選項正確;
答案選D。
9.D
【分析】
該原電池中,二氧化硫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硫酸,所以通入二氧化硫的電極是負極、通入氧氣的電極是正極,負極反應式為:,正極反應式為:O2+4e-+4H+=2H2O,電子從負極沿導線流向正極,據(jù)此分析解答。
【詳解】
A.該原電池中,二氧化硫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硫酸,所以通入二氧化硫的電極是負極、通入氧氣的電極是正極,所以a是負極、b是正極,故A錯誤;
B.a(chǎn)是負極、b是正極,所以H+向正極b電極區(qū)域運動,故B錯誤;
C.左上口進入的水的量不確定,所以無法判斷左下口流出的硫酸的質量分數(shù),故C錯誤;
D.負極上二氧化硫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睛】
對于電池或電解池工作過程中離子遷移分析:若無離子交換膜的情況下,陰離子移向氧化電極,即原電池的負極和電解池的陽極,陽離子移向還原電極,即原電池的正極和電解池的陰極;若有離子交換膜時,需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分析過程中根據(jù)離子遷移的目的是使溶液呈電中性原則即可。
10.B
【詳解】
A.X是Na,則Z可為Cl,最高價是奇數(shù),故A錯誤;B.X是O,因為O原子序數(shù)是8,偶數(shù),則Z只能是S,Y的原子序數(shù)為2=12,Y是Mg,MgO是離子化合物,故B正確;C.Y是O,則X+Z=16,只有Z為N,X為F滿足,非金屬性:F>O>N,即:X>Y>Z,故C錯誤;D.Y是Na,則X+Z=22,Z可為N,Y為P元素,N和P是同一主族元素,7+15=22滿足前述條件,故D錯誤;故選B。
點晴:高頻考點,注意根據(jù)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判斷元素的種類是解答該題的關鍵,原子序數(shù)X+Z=2Y,則X和Z的原子序數(shù)只能同時為奇數(shù)或者同時為偶數(shù),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是強酸,Z只能是N,S,Cl(短周期)等元素,以此解答該題。
11.A
【分析】
同一化學反應中,同一時間段內,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shù)之比,先把不同物質的反應速率換算成同一物質的反應速率進行比較,從而確定選項,注意單位是否相同。
【詳解】
發(fā)生反應:N2+3H22NH3,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不同物質表示的速率與其化學計量數(shù)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應速率越快。
A.v(N2)=0.1ml?L-1?s-1=6ml?L-1?min-1,則v(N2)/1=6ml?L-1?min-1;
B. v(H2)/3=0.033ml?L-1?min-1;
C. v(NH3)/2=0.075ml?L-1?min-1;
D. v(H2)/3=0.1ml?L-1?min-1,反應速率A>D>C>B;
答案選A。
12.A
【詳解】
①將片改成粉即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能加快反應速率,故正確;
②濃硫酸和鐵在常溫下發(fā)生鈍化反應,不產(chǎn)生氫氣,降低反應速率,故錯誤;
③滴加幾滴溶液,Zn能夠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單質Cu,形成原電池,加快Zn的反應速率,故正確;
④增大壓強幾乎對溶液的濃度無影響,不改變反應速率,故錯誤;
⑤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故正確;
⑥水的濃度是一個常數(shù),增大水的用量不改變反應物的濃度,故錯誤;
故選:A。
13.A
【詳解】
平衡時測得 C 的濃度為 0.6 ml/L,B的物質的量為1.4 ml,因此消耗B的物質的量是2ml—1.4ml=0.6ml。生成C是0.6ml/L×2L=1.2ml,則根據(jù)化學計量數(shù)可判斷x=2,則
2A(g)+B(g)2C(g)
起始量(ml) 4 2 0
轉化量(ml) 1.2 0.6 1.2
平衡量(ml) 2.8 1.4 1.2
①用物質 A 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3 ml/(L·s);
②反應前容器內的壓強與平衡后容器內的壓強之比為;
③2 s 時物質A的轉化率為30%;
④X=2
答案選A。
14.D
【詳解】
四種短周期元素的離子aXm+、bYn+、cZn-和dRm-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a-m=b-n=c+n=d+m,若m>n,則原子序數(shù)大小順序是a>b>c>d,結合離子所得電荷可知,X、Y為金屬元素,Z、R為非金屬元素,且X、Y位于Z和R的下一周期,即X、Y處于第三周期,Z、R處于第二周期。
①離子aXm+、bYn+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數(shù),即a-m=b-n,可得a-b=m-n,故①錯誤;
②由題意可知,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根據(jù)陰前陽后,X、Y在下一周期,Z、R在上一周期,若m>n,則Y在X的前面,R在Z的前面,所以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a>b>c>d,故②正確;
③Z、R為同一周期的非金屬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c>d,在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屬性從左向右在增強,即非金屬性Z>R,故③正確;
④四種主族元素中X、Y為下一周期的金屬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a>b,在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屬性從左向右在減弱,即金屬性Y>X,則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堿性Y>X,故④錯誤;
⑤非金屬性Z>R,還原性Rm->Zn-,故⑤正確;
⑥X可以為第三周期Mg或Al,與冷水反應不反應,故⑥錯誤,故選D。
15.D
【詳解】
A.電解質為熔融碳酸鹽,電極B上氧氣得電子生成碳酸根離子,電極反應為:,故A錯誤;
B.反應,碳元素化合價由-4升高為+2,每消耗,轉移電子,故B錯誤;
C.電極B上氧氣得電子生成碳酸根離子,B是正極、A是負極,電池工作時,向電極A移動,故C錯誤;
D.電極A上失電子生成水,失電子生成CO2,和都發(fā)生了氧化反應,故D正確;
選D。
16.C
【詳解】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指正反應方向速率,生成指逆反應方向速率,可以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正確;
②都指同一個方向的反應,故錯誤;
③任何時刻,反應速率之比都等于系數(shù)比,故錯誤;
④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說明NO2的濃度不再變化,能證明到達平衡,故正確;
⑤混合氣體的質量不變,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密度不變,故錯誤;
正確的有:①④,故選:C。
17.①② ③④ ⑥ 46Kj NH3 4NH3+5O24NO+6H2O Na 2Na+2H2O=2Na++2OH-+H2↑
【詳解】

18.、 O2—>Na+>Mg2+ 2Mg+CO22MgO+C H2O2+2Fe2++2H+=2H2O+2Fe3+ N2H4+4OH——4e—=4H2O+N2↑
【分析】
由元素①~⑧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可知①為H元素、②為C元素、③為N元素、④為O元素、⑤為Na元素、⑥為Mg元素、⑦為Al元素、⑧為S元素。
【詳解】
(1)元素①~⑧中,氮元素和硫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硝酸和硫酸是強酸,鈉元素的金屬性最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氫氧化鈉的堿性最強,故答案為:、;NaOH;
(2)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隨核電荷數(shù)增大,離子半徑依次減小,氧離子、鈉離子和鎂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O2—>Na+>Mg2+,故答案為:O2—>Na+>Mg2+;
(3)由氫元素、氧元素、硫元素和鈉元素可以形成硫酸氫鈉和亞硫酸氫鈉兩種離子化合物,硫酸氫鈉溶液和亞硫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4) 元素①~⑧中,同一反應中兩種單質對應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的置換反應為: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g+CO22MgO+C;鎂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2Mg+CO22MgO+C;;
(5)過氧化氫分子含有18電子,酸性條件下,過氧化氫溶液與硫酸亞鐵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2O2+2Fe2++2H+=2H2O+2Fe3+;肼分子含有18電子,肼—空氣燃料電池中,堿性條件下燃料肼在負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氮氣和水,電極反應式為N2H4+4OH——4e—=4H2O+N2↑,故答案為:H2O2+2Fe2++2H+=2H2O+2Fe3+;N2H4+4OH——4e—=4H2O+N2↑。
19.第二周期第IVA族 Cl->Na+>Al3+ 甲 2F2+2H2O =4HF+O2、C+H2OCO+H2、3Cl2+2NH3=6HCl+N2、4NH3+3O2=6H2O+2N2
【詳解】
①-⑩元素為:H、Li、Be、C、N、O、F、Na、Al、Cl。
(1)有一種元素在自然界中形成的物質種類最多,為C,其位置應為第二周期第IVA族;
(2)⑧、⑨、⑩元素的離子分別為:Na+、Al3+、Cl-,電子層越多的離子半徑越大,相同電子層結構的離子,原子序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所以其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l->Na+>Al3+;
(3)①、⑥、⑧三種元素形成的一種離子化合物為NaOH,其電子式為:
(4)Al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都有兩性,Al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常用Al與Fe2O3野外焊接鋼軌,反應為鋁熱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反應的能量變化可用圖甲表示;
(5)從①-⑩中任選元素,按非金屬單質1 + 化合物1→非金屬單質2 + 化合物2的要求寫出的置換反應有:2F2+2H2O =4HF+O2或C+ H2OCO+H2或3Cl2+2NH3=6HCl+N2 或4NH3+3O2=6H2O+2N2。
20.AD BD 負 H2﹣2e-+2OH-=2H2O 離子鍵、極性共價鍵
【詳解】
(1) A.汽油燃燒放熱,汽油燃燒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熱能,故A正確;
B.汽油燃燒屬于放熱反應,汽油和氧氣具有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具有的總能量,故B錯誤;
C.汽油中不含氮元素,汽車尾氣中含NO的原因是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在發(fā)動機內放電條件下生成NO ,故C錯誤;
D.汽油燃燒放熱,斷裂汽油和氧氣分子中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的碳氧化物和水中化學鍵放出的能量,故D正確;
選AD。
(2) A.放電時,負極反應為,理論上每消耗20.7g鉛,外電路中轉移的電子為0.2ml,故A錯誤;
B.放電時,正極PbO2得電子生成PbSO4,故B正確;
C.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故C錯誤;
D.放電時,PbO2得電子生成發(fā)生原反應,故D正確;
選BD。
(3)堿性氫氧燃料電池中,氫氣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H2所在的電極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H2﹣2e-+2OH-=2H2O ;
(4)硫酸銨是離子化合物,由硫酸根離子、銨根離子構成,含有的化學鍵類型有離子鍵、極性共價鍵。
21.3X(g)+Y(g)2Z(g) 0.075ml/(L?min) 增大 不變 ACE BC
【分析】
(1)由各物質的物質的量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可得;
(2)由化學反應速率公式計算可得;
(3)由摩爾質量和密度的公式分析判斷;
(4)改變反應的溫度、壓強、濃度和使用催化劑等條件,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快慢;
(5)化學平衡是動態(tài)平衡,改變反應條件,化學反應速率改變,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化學反應的限度會發(fā)生改變。
【詳解】
(1)由圖像可知,X、Y的物質的量逐漸減小,Z的物質的量逐漸增大,則X、Y為反應物,Z為生成物,由X、Y、Z的物質的量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可得化學計量數(shù)的比值為(1.0—0.7)ml:(1.0—0.9)ml:(0.2—0)ml=3:1:2,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g)+Y(g)2Z(g),故答案為:3X(g)+Y(g)2Z(g);
(2)反應從開始至2分鐘,X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1.0—0.7)ml=0.3ml,用X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X)==0.075ml/(L?min),故答案為:0.075ml/(L?min);
(3)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氣體的質量不變,由該反應是一個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可知,反應達到平衡時,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增大,由密閉容器的體積不變可知,反應達到平衡時,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故答案為:增大;不變;
(4)A.升高溫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故正確;
B.恒容時充入He,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濃度不變,化學反應速率不變,故錯誤;
C.恒容時充入X,反應物的濃度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故正確;
D.及時分離出Z,生成物的濃度減小,化學反應速率減慢,故錯誤;
E.選擇高效的催化劑,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故正確;
ACE正確,故答案為:ACE;
(5)A.化學平衡狀態(tài)是一定條件下,化學反應的最大限度,改變反應條件,化學反應的限度會發(fā)生改變,故錯誤;
B.化學反應的限度與反應的本質和反應條件有關,與反應時間長短無關,故正確;
C.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改變化學反應的限度,故正確;
D.增大反應物Y的濃度的瞬間,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不變,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錯誤;
E.若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右移動,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也加快,故錯誤;
BC正確,故答案為:BC。
【點睛】
無論正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也加快,與平衡移動方向無關是分析關鍵。

相關試卷

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測評化學試題(PDF版含答案):

這是一份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測評化學試題(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2024學年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高一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化學pdf、24高一化學上期末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這是一份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選擇題,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1-2022學年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

這是一份2021-2022學年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河南省鄭州市民高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鄭州市民高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

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

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2020-2021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 含答案)

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2020-2021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 含答案)

河南省鄭州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 含答案)

河南省鄭州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 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