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課前預習學案一、預習目標: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透性二、預習內容  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發(fā)生了_______作用,該作用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具有                  2、膜兩側溶液具有       。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紅細胞為例:紅細胞膜相當于一層        ):1、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細胞      。2、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細胞                     。3                                          時,水分進出平衡。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1、在成熟的植物細胞中,原生質層(細胞膜+液泡膜+二者之間的細胞質)相當于一層        。2、成熟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的條件是                        ,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的條件是                           、提出疑惑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點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一、學習目標:知識方面: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能力方面:1、嘗試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對探究活動進行設計2、進行關于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驗設計和操作 教學重點: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相當于半透膜二、學習過程(一)滲透系統(tǒng)的組成分析及應用:1、滲透系統(tǒng)的組成(如圖)及特點:(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選擇透過性膜,如細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過濾膜,如玻璃紙。2)、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2、滲透作用的發(fā)生:(1)、S1溶液濃度大于S2,則單位時間內由S2S1的水分子數      S1S2,外觀上表現(xiàn)為S1液面      ;若S1溶液濃度小于S2,則情況相反,外觀上表現(xiàn)為S1液面      。(2)、在達到滲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圖所示的液面差Δh,則S1溶液濃度       S2。3、滲透作用的應用:(1)、比較不同溶液濃度大小 漏斗內燒杯內溶液濃度MN現(xiàn)象及結論①若漏斗內液面上升,則M  N②若漏斗內液面不變,則M  N③若漏斗內液面下降,則M  N     2)、驗證滲透作用發(fā)生的條件A、具有      B、具有      。 (二)、物質跨膜運輸的其他實例 1、對無機鹽的吸收實例1)、水稻和番茄對同一離子的吸收量      。(2)、水稻或番茄對         的吸收量不同。(3)、人體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可以       從血液中吸收碘。(4)、不同微生物對不同礦物質的吸收表現(xiàn)出較大的       。2、生物膜的特性: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可以讓        自由通過,一些                         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因此它們都是        膜。思考:半透膜和選擇透過性膜有哪些異同點?           三、反思總結(1)、滲透現(xiàn)象觀察課本60頁問題探討中的滲透現(xiàn)象示意圖,回答右側的問題。總結:通過以上問題,得出發(fā)生滲透現(xiàn)象的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分的流動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2)、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1哺乳動物紅細胞的吸水失水現(xiàn)象2.動物細胞相當于一個滲透裝置。3.醫(yī)生給病人進行靜脈注射時,常常使用0.9%的生理鹽水和5%葡萄糖溶液,為什么?  (3)、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1.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現(xiàn)象2.植物細胞相當于一個滲透裝置。 3.把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放到清水里,結果是否相同?說明理由。 4.根據所學的知識,談談你對合理施肥的理解. 四、當堂檢測1: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滲透作用的是                                               A. 水分子通過細胞壁             B. 葡萄糖分子通過半透膜 C.K+通過半透膜                  D. 水分子通過半透膜2:如圖,在U形管中部c處裝有半透膜,在a側加入紅色的細色素(相對分子質量為13000的蛋白質)的水溶液,b側加入水,并使a、b 側液面高度一致。經過一段時間后,實驗結果將是                                                                (     )  A.a、b 兩液面高度一致,b側為   B.a、b兩液面高度一致,b側為紅色  C.a液面低于b液面,b側為紅色      D.a液面高于b液面,b側為無色3:關于科學探究活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科學探究活動的正確順序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B.所謂假設就是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嘗試性的回答C.所謂提出問題就是對實驗設計提出問題,對實驗設計中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作出判斷D.設計實驗是緊緊圍繞假設進行的,是對假設的檢驗。4:放在O.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不會發(fā)生質壁分離的一組細胞              (     )      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干種子細胞           蛔蟲卵細胞          洋蔥根尖的根冠細胞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5: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時,水分子依次通過的結構是                     (     )A.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液泡膜    B.細胞膜、細胞質、液泡膜C.液泡膜、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    D.細胞膜、液泡膜、細胞質6:對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復原實驗進行分析,下列敘述中得不到證實的是        (     )A.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      B.細胞處于生活狀態(tài)或已死亡C.細胞液和周圍溶液的關系      D.溶質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 7:某同學在缺少實驗儀器的情況下,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生雞蛋大頭的蛋殼去掉,保留殼膜完好,將小頭打破,讓蛋清和蛋黃流出,如圖所示。然后,在蛋內灌上清水,把它放在O.3 g/mL的蔗糖溶液中,并且用鉛筆在雞蛋殼上標上最初的吃水線,半小時后,他發(fā)現(xiàn)雞蛋上浮,原吃水線高出水面。請分析:(1)雞蛋殼上浮的原因是                                                       。(2)如果里面是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蛋殼將會         (3)本實驗中相當于滲透裝置中的半透膜的是          ,可用作半透膜的材料                             課后練習與提高1、紅細胞懸液為不透明的紅色液體,而紅細胞發(fā)生溶血(紅細胞破裂)后,溶液會逐漸透明,所以可通過紅細胞懸液澄清的速度判斷紅細胞溶血速度,進而根據紅細胞溶血速度來判斷物質進入紅細胞的速度。1)實驗目的:設計實驗判斷葡萄糖和甘油進入紅細胞的速度。2)試劑用具:稀釋的羊的紅細胞懸液、0.3mol·L1的葡萄糖溶液、0.3mol·L1的甘油溶液、試管、量筒、計時器、試管架、記號筆。 3)實驗步驟第一步:取2支試管,分別標記為A、B。第二步                                              第三步:                                                             4)結果結論如果加入葡萄糖的試管內溶液透明所用的時間短,說明          如果                                      ,說明甘油比葡萄糖進入細胞的速度快。如果                           ,說明               5)實驗思考根據研究得知,0.3mol·L1的葡萄糖溶液和0.3mol·L1的甘油溶液都是紅細胞的等滲溶液,為什么還會使紅細胞發(fā)生溶血?       2、下列實例中,最能體現(xiàn)植物細胞滲透失水和吸水原理的是                    將萎蔫的菠菜放入清水中,不久變得硬挺;將大豆種子浸入清水后,種皮變軟,體積膨大;用糖拌西紅柿,西紅柿變軟,滲出許多汁水;洋蔥鱗片葉的表皮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A B、②③ C、 D、①④3、用完全培養(yǎng)液在兩個相同容器內分別培養(yǎng)水稻和番茄苗,假設兩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時間后,測定培養(yǎng)液中各種離子與實驗開始時各種離子濃度之比如圖所示。該實驗的結果不能說明(   A、不同植物對各種離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B、與番茄相比,水稻對Si4需要量大,對Ca2需要量小C、不同植物根尖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量是不同的D植物對各種離子的吸收速率與溶液中離子的濃度有關4、(2008上海生物20)在保持細胞存活的條件下,蔗糖溶液濃度與蘿卜條質量變化的關系如右圖。若將處于b濃度溶液中的蘿卜條移入a濃度溶液中,則該蘿卜條的質量將                                                A、不     B、增大        C、減小 D、先增后減溶液質量變化率8%6%4% 05、(2006上海高考)將相同的四組馬鈴薯條分別浸入四種溶液中,一小時后測定薯條質量變化的百分率,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的濃度最低 B、的濃度較 C、的濃度最高 D可能是蒸餾水                          
答案:當堂檢測 

相關學案

高中人教版 (新課標)第1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學案及答案:

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課標)第1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學案及答案,共8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自主預習,互動探究,課堂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1學年第1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學案:

這是一份2021學年第1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學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重點、難點,知識鏈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六章 細胞的生命歷程第1節(jié) 細胞的增殖學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六章 細胞的生命歷程第1節(jié) 細胞的增殖學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預習目標,預習內容,提出疑惑,當堂檢測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3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導學案

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3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導學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2節(jié)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學案及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2節(jié)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學案及答案

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1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導學案

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1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導學案

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1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學案

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1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學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1《分子與細胞》電子課本

第1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

版本: 人教版 (新課標)

年級: 必修1《分子與細胞》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