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新人教版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末復習重難點+練習 40講(含解析)
新人教版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末復習重難點+練習40講 第14講第二章聲現(xiàn)象單元復習與測試題(含解析)
展開
這是一份新人教版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末復習重難點+練習40講 第14講第二章聲現(xiàn)象單元復習與測試題(含解析),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簡答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1.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城市街道兩旁植樹種草,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B.敲鑼時用力越大,聲音的音調(diào)越高
C.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D.醫(yī)生用“B超”檢查胎兒的發(fā)育情況,利用了聲能傳遞信息
2.以下關于聲音的說法,錯誤的是()
A.二胡演奏家用手指按壓在弦上的不同位置,是為了改變發(fā)聲的響度
B.在高速公路兩側(cè)修建一定高度的隔音板,是為了阻斷噪聲的傳播
C.站在天壇回音壁的圓形圍墻附近說話,可以在圍墻內(nèi)任何位置聽見,這是聲音的反射現(xiàn)象
D.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會從異常的聲音中發(fā)現(xiàn)松動的螺栓,這表明聲音能傳遞信息
3.下列有關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超聲波是傳播速度大于340m/s的聲波
B.“聞其聲知其人”是依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C.公路旁安裝隔音板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用超聲波能清洗眼鏡是因為聲波可以傳播信息
4.下列聲現(xiàn)象的敘述中與圖中情景不相符的是()
A.撥動琴弦發(fā)出悠揚的琴聲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B.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越長,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越低
C.倒車雷達是利用次聲波傳遞信息
D.北京動物園的“隔音蛟龍”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5.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公路旁設置聲音屏障,使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B.從上、下兩個音叉振動的波形圖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的音調(diào)高
C.利用聲納可探測海底的深度,聲納是超聲波的應用
D.地震時產(chǎn)生次聲波,地震會造成自然災難,雅安地震牽動每個人的愛心,雅安加油
6.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醫(yī)生利用“B超”給病人做檢查,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B.超聲波聲音響度太大,所以人聽不見
C.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D.男低音獨唱時由女高音輕聲伴唱,則男低音比女高音的音調(diào)低,響度大
7.“神十”上天,女宇航員王亞平在太空進行講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上的學生聽到王亞平的聲音是靠聲波傳回地球的
B.王亞平進行講課是在利用聲波傳遞信息
C.在“天宮一號”里聲音傳播的速度為3.0×108米/秒
D.王亞平講課聲音很大是因為她的聲音頻率很高
8.小海在自習課上“吼”了一聲,“吼”聲達到85分貝,旁邊同學的耳朵被震得嗡嗡響,關于他的“吼”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吼”聲屬于超聲波
B.“吼”聲傳遞了能量
C.“吼”聲屬于噪聲
D.85分貝說明“吼”聲響度大
9.下面關于聲現(xiàn)象的配對中,錯誤的是()
A.“長嘯一聲,山鳴谷應”————次聲波傳播很遠
B.“聞其聲,知其人” ————發(fā)聲體不同,音色不同
C.“隔墻有耳”————固體也能傳聲
D.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聲波可以傳播能量
10.關于聲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兵乓球的作用是將微小的實驗現(xiàn)象放大
B.圖乙中市區(qū)內(nèi)某些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音
C.圖丙的實驗可探究響度與頻率的關系
D.圖丁中利用聲吶系統(tǒng)捕魚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二、填空題
11.下表是某些介質(zhì)中的聲速v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斷聲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設海水溫度為25℃,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jīng)過2s后收到回波,計算出海水深度為_____________.
12.盤點2014年世界航空業(yè),各國空難頻發(fā).在飛機失事搜尋的過程中,各國艦船在定位和測量海深時都要用到超聲測位移,如下圖所示,它是利用聲音可以在中傳播來工作的.若海的深度是6.75km,聲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則經(jīng)過秒才能接收到信號.
13.在馳名中外的北京天壇里,有三處堪稱奇觀的聲學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如圖所示,當游客在圜丘頂層的天心石上說話時,聽到的聲音格外響亮,這是建筑師利用聲音的反射,使_________與原聲混在一起,聲音得到加強造成的音響效果.
14.溫度一定時,聲波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是_________的(選填“相同”或“不同”).蒙住雙眼的小王能辨別周圍同學的聲音,這是因為不同人聲音的_________不同,同時還可以根據(jù)聲音的_________來大致判斷周圍同學離開他的遠近.(選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
15.牛的叫聲與蚊子的叫聲是不同的,_________ 叫聲的音調(diào)高,_________ 叫聲的響度大,且牛和蚊子的叫聲的_________也不相同.
16.物理課上,老師演示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一個紙箱蓋在音響的喇叭上,然后在紙箱上放一個玩具小矮人.播放音樂時,小矮人便會翩翩起舞,如果增大音量,相當于改變了聲音的 ______ (音調(diào)/響度/音色),會發(fā)現(xiàn)小矮人舞蹈時跳得更 ______ (高/快).
17.一只蝴蝶飛行時10s內(nèi)翅膀振動60次,它的翅膀振動的頻率為________Hz,屬于________ (超聲波/次聲波),人耳________ (能/不能)聽到.
18.控制環(huán)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舉措.城區(qū)廣場上安裝了如圖所示的噪聲監(jiān)測裝置,該裝置顯示了噪聲的 ______ (“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它 ______ (“能”或“不能”)有效的減弱噪聲.
三、實驗題
19.某同學在研究聲音的特性時,做了以下實驗:
(1)如圖甲所示,用硬紙片在鋼鋸齒上滑動,滑動速度越大,硬紙片振動的頻率越_________(高\低),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diào)越_________(高\低),這說明音調(diào)是由_________決定的.
(2)如圖乙所示,用一只手將鋸條壓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輕撥鋸條一端,聽其響度;再用力撥鋸條,這時鋸條的振幅_________(填變大\變?。?,聽其響度_________(填變大\變小),這說明響度與_________有關.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探究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小明將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輕觸音叉如圖所示:
①當小明用小錘敲擊音叉發(fā)聲的同時必須注意觀察__________;
②當小明加大敲擊的力度時,他聽到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小明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
④乒乓球在該實驗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
四、簡答題
21.電影?泰坦尼克號?中描述的是輪船因為跟冰山相撞而沉沒的悲劇,為了避免悲劇重演,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利用聲音的傳播規(guī)律制成的探測裝置安裝在船上,就能及時發(fā)現(xiàn)冰山和暗礁的存在,你能說出它的名稱和原理嗎?
五、計算題
22.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30m/s.為了開辟新航道,某科學探測船裝有回聲探測儀器,探測水下有無暗礁,探測船發(fā)出的聲音的信號經(jīng)過0.6s被探測儀器接收到.求海底障礙物到探測船底的距離是多少米?
23.一輛汽車朝山崖勻速行駛,在離山崖700m處鳴笛,汽車直線向前行駛80m后,司機剛好聽到剛才鳴笛的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30m/s,求汽車行駛的速度.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在城市街道兩旁植樹種草,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敲鑼時,用力越大,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醫(yī)生用“B超”檢查胎兒的發(fā)育情況,利用了聲能傳遞信息,該選項說法正確.
2.【答案】A
【解析】A,二胡演奏家在表演二胡時,不斷調(diào)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壓位置,琴弦的振動快慢就會不一樣,故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就會不同.故A錯誤.符合題意.
B,建立隔音板,阻礙了噪聲從發(fā)動機向居民傳播的路徑,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站在天壇回音壁的圍墻附近說話,聲音遇到障礙物會反射回來,造成美妙的音響效果.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鐵軌時,螺栓松動改變了物體細微處的結(jié)構,那么根據(jù)它們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就可以判斷出螺栓有無松動,這就說明了聲音可以傳播信息.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3.【答案】B
【解析】A,超聲波是指振動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與聲的傳播速度無關,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聞其聲知其人”是依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該選項說法正確;
C,公路旁安裝隔音板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用超聲波能清洗眼鏡是利用了超聲波能夠傳遞能量,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4.【答案】C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琴聲是琴弦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尺子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與尺子振動快慢有關,當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時,振動越慢,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越低,故B正確;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的,故C錯誤;北京動物園的“隔音蛟龍”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正確.
5.【答案】B
【解析】A,在公路旁設置聲音屏障使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說法正確;
B,如圖所示,相同時間內(nèi),上圖物體振動了4.5次,下圖物體振動了2.5次,故上面的頻率大于下面的頻率,上面的音調(diào)比下面的音調(diào)高,故B錯誤;
C,超聲波的方向性好、聲能較集中、在水中傳播距離遠,所以探測海底深度應用超聲波,而聲納是超聲波的應用,故利用聲吶可探測海底的深度,故C正確;
D,自然災害伴隨著次聲波的產(chǎn)生,因此地震時產(chǎn)生次聲波,地震會造成自然災難,雅安地震牽動每個人的愛心,雅安加油,說法正確.
6.【答案】B
【解析】A,醫(yī)生利用“B超”給病人做檢查,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該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不在人的聽覺范圍內(nèi),所以人聽不到,該選項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
C,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該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男低音,是指音調(diào)低,女高音是指音調(diào)高,輕聲伴唱,說明女高音的聲音比較小,即響度小,該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7.【答案】B
【解析】A,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地球上的學生聽到王亞平的聲音是靠電磁波傳回地球的,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我們能通過王亞平講課獲得知識,是因為聲音能傳遞信息,故該選項說法正確;
C,在“天宮一號”里聲音傳播的速度為340米/秒,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王亞平講課聲音很大是因為她的聲音振幅大、響度大,與頻率無關,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8.【答案】A
【解析】A,“吼”聲不屬于超聲波,因為超聲波人耳聽不到,故A錯誤,符合題意;
B,“吼”聲使旁邊同學的耳朵被震得嗡嗡響,說明聲音傳遞了能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吼”聲影響了同學們的學習,屬于噪聲,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85分貝說明“吼”聲響度大,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9.【答案】A
【解析】A,“長嘯一聲,山鳴谷應”是指聲音的反射,回聲現(xiàn)象,和次聲無關.符合題意.
B,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jù)音色不同.不符合題意.
C,隔墻有耳,墻是固體,說明固體也能傳聲.不符合題意.
D,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超聲波把能量傳遞給眼鏡和上面的灰塵,使眼鏡和灰塵分離,起到清洗的效果.不合題意.
10.【答案】A
【解析】A,音叉振動產(chǎn)生,但振動不容易直接觀察,將小球緊靠發(fā)聲的音叉,將不容易直接觀察的音叉振動轉(zhuǎn)換成容易觀察的小球被多次彈開,將微小的實驗現(xiàn)象放大,故A正確;
B,“禁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故B錯誤;
C,響度與振幅有關,音調(diào)與頻率有關,響度與頻率無關,故C錯誤;
D,聲吶系統(tǒng)捕魚是利用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D錯誤.
11.【答案】(1)物質(zhì)種類;溫度;(2)1531m
【解析】(1)觀察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聲音在水、海水、冰、軟橡膠、軟木等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不同,說明聲速大小與介質(zhì)種類有關;聲音在5℃、15℃、20℃水中的速度不同,說明聲音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2)由表中數(shù)據(jù)知聲音在:25℃海水中的傳播速度v=1531ms,聲音從海面到海底的時間為t=2s2=1s,則海水深度s=vt=1531ms×1s=1531m
12.【答案】液體;9
【解析】(1)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超聲測位儀”是利用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來工作的.(2)超聲波通過的距離s=2×6750m=1.35×104m,由v=st可得,
接收到超聲波信號的時間t=sv=1.35×104m1500ms=9s
13.【答案】回聲
【解析】聲音的反射,使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聲音得到加強.
14.【答案】不同;音色;響度
【解析】溫度一定時,聲波在不同介質(zhì)總傳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每個人說話聲音的音色不同,根據(jù)聲音的音色可以辨別同學;人耳聽聲音的響度與距離聲源的距離有關,距離越遠響度越低.所以,可以根據(jù)響度來大致判斷周圍同學離開他的遠近.
15.【答案】蚊子;牛;音色
【解析】蚊子的叫聲音調(diào)高,響度??;牛的叫聲音調(diào)低,響度大.它們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16.【答案】響度;高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播放音樂時,喇叭發(fā)生振動,引起紙箱的振動,小矮人便會翩翩起舞.增大音量,相當于增加了聲音的響度,聲音的響度增大,振幅增大,所以小矮人舞蹈時跳的更高一些.
17.【答案】6;次聲波;不能
【解析】振動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動的次數(shù)—頻率表示,蝴蝶10s內(nèi)翅膀振動60次,其頻率為6Hz,屬于次聲波(低于20Hz的聲音稱為次聲波),人耳聽不到(人耳聽覺范圍20~20000Hz).
18.【答案】響度;不能
【解析】噪聲監(jiān)測裝置顯示的是噪聲的響度,它不能減弱噪聲,只是監(jiān)控噪聲的大小.
19.【答案】(1)高;高;頻率;(2)變大,變大,振幅,發(fā)出的聲音是次聲.
【解析】(1)用硬紙片在鋼鋸齒上滑動,滑動速度越大,硬紙片振動的越快頻率越高,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diào)越高,這說明音調(diào)是由頻率決定的.
(2)如圖乙所示,用一只手將鋸條壓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輕撥鋸條一端,聽其響度;再用力撥鋸條,鋸條的振幅越大,聽其響度越大,這說明響度與振幅有關.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很難振動,頻率小于20Hz,人耳感覺不到.
20.【答案】①乒乓球被彈起的幅度;②聽到音叉的響度越大,看到乒乓球被彈起的幅度越大;③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④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轉(zhuǎn)換法.
【解析】①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與敲擊的力度有關.敲擊的力度越大,音叉振動的幅度越大,響度越大,乒乓球被彈起的幅度越大.實驗中通過觀察乒乓球彈起的幅度來判斷音叉振動的幅度大?。斝∶饔眯″N敲擊音叉發(fā)聲的同時必須注意觀察乒乓球被彈起的幅度,以便了解音叉的振幅.②當小明加大敲擊的力度時,音叉的振幅增大,聲音的響度變大,乒乓球被彈起的幅度變大.他聽到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聽到音叉的響度越大,看到乒乓球被彈起的幅度變大.③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小明得出的結(jié)論是: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 ④乒乓球在該實驗中所起的作用是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這種研究方法叫做轉(zhuǎn)換法.
21.【答案】該探測裝置名稱:回聲測位儀;原理:用它發(fā)出超聲波,然后用儀器接收障礙物反射回來聲波信號.測量出發(fā)出信號和接收信號之間時間,根據(jù)在水中的聲速可以計算出到障礙物距離.
【解析】受蝙蝠利用超聲導航的啟示,人們制成了超聲雷達,又叫回聲測位儀、聲吶,用它來探測海底深度、海中暗礁等.
22.【答案】解:根據(jù)v=st得到,s=vt=1530ms×0.3s=459m
【解析】回聲探測儀器是利用聲吶進行測距的.超聲波發(fā)出后遇到障礙物被返回來,所以0.6秒是超聲波往返的時間,超聲波到障礙物的時間是0.3秒.題目中告訴了超聲波在海水中的速度為1530m/s.所以可以利用公式s=vt計算距離.
23.【答案】解:設鳴笛時汽車到山崖距離為s,則2s=s聲+s車,聲音傳播的距離:
s聲=2s-s車=2×700m-80m=1320m,
∵v=st,∴聲音傳播的時間(即車行駛的時間):
t=s聲v聲=1320m330ms=4s,所以汽車行駛速度為:
v車=s車t車=80m4s=20ms.答:汽車行駛的速度是20m/s.
【解析】聲音傳播的距離等于鳴笛時汽車到山崖距離的2倍減去汽車行駛的距離,由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求出聲音傳播的時間;聲音傳播的時間與汽車行駛80m所用時間相同,最后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出汽車行駛速度.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新人教版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末復習重難點+練習40講 第40講第六章質(zhì)量和密度單元復習與測試題(含解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新人教版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末復習重難點+練習40講 第39講質(zhì)量和密度坐標圖像題(含解析),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新人教版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末復習重難點+練習40講 第38講質(zhì)量和密度的計算題(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