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一 探尋生產生活中的模型或原型
一、教學內容
1.通過案例分析,歸納模型或原型在產品開發(fā)過程中的重要性。
2.經歷簡易模型的制作過程,理解模型制作在產品設計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作用。
二、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
模型制作是產品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包括材料的選取和工藝標準的設定等一系列復雜的過程,蘊含著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模型制作是構思、分析、交流和評價設計方案的一種方法, 在社會生產和生活領域有著廣泛的運用。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案例分析,歸納模型或原型在產品開發(fā)過程中的重要性。
2.經歷簡易模型的制作過程,理解模型制作在產品設計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作用。
四、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1. 引入
各小組同學紛紛根據加工圖紙開始制作模型。有的小組制作了臺燈的外觀模型,有的小組制作了臺燈的結構模型,有的小組制作了臺燈的功能模型。但是也有小組非常自信,覺得自己的臺燈設計方案可以直接加工制作,根本不需要制作任何模型。
2. 新課
任務一 探尋生產生活中的模型或原型
模型是根據實物、設計圖樣或構思,按比例、生態(tài)或其他特征制成的與實物相似的一種物體。原型可以是產品本身,如制作單件的相框,相框本身就是它的原型,也可以是在產品生產之前制作的與產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體。
案例分析
“神舟三號”飛船中的“模擬人”
討論:“神舟三號” 中的“模擬人”有什么特征?為什么要進行“模擬人”試驗?
模型制作是產品設計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模型制作的過程不僅是設計思想體現的過程,也是發(fā)展構思的創(chuàng)造性過程。由于模型有制作成本低、便于修改等優(yōu)點,設計者一般通過模型來呈現產品的設計方案。生產、生活、軍事領域經常用到模型或原型,如建筑模型、橋梁模型、飛機模型或原型等。
馬上行動
你知道哪些模型?這些模型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請?zhí)顚懺谙卤碇小?br/>
模型名稱 功能和作用
手機模型 展示手機的整體外觀
思維碰撞
1.在設計的哪個階段需要制作模型?
2.模型的比例大小如何確定?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在設計過程中,模型具有以下兩個功能:
1.使設計對象具體化。
模型可視、可觸、可控制,可以形象地表達所設計的產品的比例、尺度、線型、色彩、材質以及每一個構成面。它是一種實體設計語言,為設計的表達和交流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使設計委托者、生產單位和設計人員之間能夠直接溝通,全面認識設計方案。
2.幫助分析設計的可能性。
由于現代工業(yè)產品大部分是在大規(guī)模、自動化和巨額資金投人下生產出來的,因此僅憑圖紙?zhí)峁┰O計意圖很難把握設計的可靠性。如果設計一旦失敗,損失將十分巨大。所以,一件較復雜的產品必須通過模型制作,才能投入生產。
3. 實踐練習
結合身邊的材料嘗試制作模型
4. 拓展提升
六、教學總結
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大量生活中的案例,利用圖片、教學案例等資源,全面調動學生興趣,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案例均源自于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不同案例之間的關聯性不強,如果能以一條線索整體展開分析,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會更高。
這是一份高中通用技術蘇教版 (2019)必修《技術與設計1》任務一 厘清技術與設計的相互關系教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學習者分析,教材內容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9)必修《技術與設計1》任務二 辨析不同設計階段模型的作用教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9)必修《技術與設計1》任務二 制作臺燈模型或原型精品教案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內容,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教學重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學總結,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