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學案
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學案:第4單元 細胞的生命歷程 第1講 細胞的增殖1
展開
第1講 細胞的增殖1考綱考情 考查內(nèi)容等級要求考查詳情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A 15年—單選—T2考查細胞的增殖 13年—非選—T29細胞分裂間期的特征 細胞的有絲分裂,B,17年—單選—T16有絲分裂細胞圖形(與減數(shù)分裂綜合考查)16年—非選—T31有絲分裂細胞圖形(與減數(shù)分裂綜合考查)14年—單選—T12考查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13年—單選—T3考查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b,15年—非選—T29考查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知識整合 一、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1.細胞的生長(1)多細胞生物體積的增大,即生物體的________,包括________使細胞數(shù)目增多和____________使細胞體積長大。(2)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細胞增殖(1)真核細胞增殖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細胞增殖的意義: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分裂____________;多細胞生物通過________________產(chǎn)生新細胞,補充衰老死亡的細胞;受精卵通過____________發(fā)育為個體;有性生殖的生物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chǎn)生生殖細胞;因此細胞增殖是生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礎(chǔ)。3.細胞周期細胞周期是指________的細胞從____________開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止。其中________是新細胞周期的開始,占細胞周期的90%~95%,主要變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細胞周期的5%~10%,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人為地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細胞的無絲分裂1.過程:________延長―→________________,縊裂成兩個細胞核―→整個細胞從中部縊裂―→兩個子細胞。2.特點:沒有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變化。3.實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動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時期植物細胞動物細胞主要特點分裂間期主要完成________和________的合成分裂 期 前期①出現(xiàn)________②核膜解體,核仁消失 ③植物細胞從兩極發(fā)出紡錘絲(動物細胞從中心體發(fā)出星射線),形成________ ④染色體散亂分布 中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①著絲點________②紡錘絲牽引染色體向兩極移動 末期,,,①染色體變成細長盤曲的染色質(zhì)絲②紡錘絲消失③________重新出現(xiàn)④植物細胞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進而形成新的細胞壁(動物細胞________凹陷,縊裂成兩個子細胞)四、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1.實驗原理(1)高等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有絲分裂較旺盛。(2)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細胞內(nèi)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行為變化不同,可用高倍顯微鏡根據(jù)各個時期內(nèi)染色體的變化情況,識別該細胞處于哪個時期。(3)細胞核內(nèi)的________易被堿性染料(如龍膽紫)染成深色。2.實驗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片。3.觀察實驗結(jié)果(1)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特點是細胞排列________,呈________,有的正在________。(2)視野中處于________期的細胞數(shù)目最多,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處于________期的細胞中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最清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突破 考點1 細胞的有絲分裂1.細胞周期(1)只有連續(xù)分裂的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如人體皮膚生發(fā)層細胞、造血干細胞等干細胞、癌細胞、植物根尖(莖尖)生長點細胞等。只分裂一次便不再分裂的細胞、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細胞都不具有細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具有細胞周期。(2)判斷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的方法①細胞周期以分裂間期為起點,而不能以分裂期為起點。②分裂間期的時間遠遠長于分裂期。(3)細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方法 名稱 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細胞周期扇形圖A→B→C→A為一個細胞周期直線圖a+b或c+d為一個細胞周期坐標圖a+b+c+d+e為一個細胞周期柱形圖B組細胞處于分裂間期正在進行DNA復制,C組細胞處于分裂期 (4)影響細胞周期的因素①內(nèi)部因素:不同種類的細胞,細胞周期持續(xù)的時間不同,間期和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②外部因素:溫度、pH、射線、生理和病理狀況等通過影響酶的活性影響細胞周期。例1 由細胞形態(tài)判斷,下列①~⑤細胞中哪一類細胞最可能具有細胞周期( ) A.① B.③ C.② D.⑤ 1.科學家用32P標記的磷酸鹽浸泡蠶豆幼苗,追蹤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蠶豆根尖細胞分裂情況,得到根尖細胞連續(xù)分裂的時間(單位:h)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DE階段發(fā)生遺傳物質(zhì)的平均分配 B.BC階段結(jié)束時DNA含量增加一倍 C.CD階段完成與DNA分子復制有關(guān)的蛋白質(zhì)的合成 D.一個細胞周期(可表示為CD+DE)等于17.3 h考點2 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和特點1.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結(jié)構(gòu)的變化(1)紡錘體的變化:形成時期為前期→解體時期為末期。(2)核膜、核仁的變化:解體時期為前期→重建時期為末期。(3)中心體變化規(guī)律(動物細胞、低等植物細胞)間期復制→前期移向兩極并形成紡錘體→末期平均分配到子細胞。(4)染色體變化規(guī)律2.有絲分裂過程中著絲點、核DNA、染色體、染色單體的數(shù)目變化(以二倍體生物為例) 時期 項目 分裂 間期 分裂期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著絲點,2n,2n,2n,4n,2n染色體,2n,2n,2n,4n,4n→2n染色單體,0→4n,4n,4n,0,0核DNA,2n→4n,4n,4n,4n,4n→2n細胞核內(nèi)DNA、染色體、染色單體、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曲線3.與有絲分裂有關(guān)的細胞器及其生理作用 細胞器名稱細胞類型作用時期生理作用核糖體動、植物細胞間期 (主要)與有關(guān)蛋白質(zhì)的合成有關(guān) 中心體動物、某些低等植物細胞前期與紡錘體的形成有關(guān)高爾基體植物細胞末期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guān)線粒體動、植物細胞整個細 胞周期提供能量 例2 (2017·江蘇卷)假如下圖是某生物體(2n=4)正常的細胞分裂示意圖,下列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體①有基因A,則④有基因A或a C.若圖中的②表示X染色體,則③表示Y染色體 D.該細胞產(chǎn)生的子細胞中有2對同源染色體 2.細胞分裂的過程實質(zhì)是細胞核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過程。下列最有可能表示有絲分裂中期的圖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4.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主要區(qū)別 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不同點 前期細胞兩極發(fā)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兩組中心粒發(fā)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末期細胞板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分裂成兩個子細胞細胞膜從中部向內(nèi)凹陷,把細胞縊裂成兩個子細胞 相同點,分裂過程基本相同;染色體的形態(tài)、數(shù)目、行為的變化規(guī)律相同;分裂間期都完成DNA的復制和有關(guān)蛋白質(zhì)的合成;分裂期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例3 (2016·江蘇高考)下列實驗都需要使用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有關(guān)實驗現(xiàn)象描述合理的是( ) 實驗編號實驗名稱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①觀察植物細胞的質(zhì)壁分離和復原鏡檢1:幾乎整個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呈紫色;鏡檢2:不同細胞質(zhì)壁分離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菠菜葉表皮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zhì)和細胞核組成;人口腔上皮細胞具有細胞核和核糖體③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洋蔥根尖伸長區(qū)細胞長,液泡大;分生區(qū)細胞呈正方形,多數(shù)細胞中呈紫色的染色體形態(tài)清晰④探究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動態(tài)變化酵母細胞呈球形或橢圓形,細胞核、液泡和線粒體的形態(tài)、數(shù)目清晰可見 A.實驗① B.實驗② C.實驗③ D.實驗④ 3.如圖是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染色體數(shù)目(a)、核DNA分子數(shù)目(b)的直方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①可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圖②可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圖③可表示有絲分裂末期 B.①時期核DNA已完成了復制,染色體也完成了復制 C.②→③表示同源染色體相互分離,染色體和核DNA分子數(shù)目也隨之減半 D.①→②表示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數(shù)目不變
考點3 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1.實驗過程2.實驗成功的關(guān)鍵(1)培養(yǎng)根尖時,要經(jīng)常換水,以增加水中的氧氣,防止根進行無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爛。(2)剪取生長旺盛、帶有分生區(qū)的根尖,同時注意剪取的時間,一般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左右,此時分生區(qū)細胞分裂旺盛。(3)解離時間要長短適宜,若解離時間過短,細胞在壓片時不易分散開;若解離時間過長,導致解離過度,無法取出根尖進行染色和制片。(4)在實驗中要先漂洗后染色,順序不能顛倒,否則解離液中的鹽酸會干擾染色效果;并且染色時,染色液的濃度和染色時間必須掌握好,應(yīng)注意染色不能過深,否則鏡下一片紫色,無法觀察細胞圖像。(5)壓片時用力必須恰當,過重會將組織壓爛,過輕則細胞未分散,二者都將影響觀察。(6)實驗中解離的目的是為了使細胞相互分離開來,壓片的目的是為了使細胞相互分散開來。3.實驗注意事項(1)剪取根尖時不宜過長,保證選取的是分生區(qū)細胞。(2)加蓋玻片時,注意防止產(chǎn)生氣泡。(3)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要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則。(4)觀察時應(yīng)先找到呈正方形的分生區(qū)細胞,在一個視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全有絲分裂過程中各個時期的細胞圖像,因此,觀察時要注意邊觀察邊移動裝片,觀察有絲分裂的各個時期。換高倍鏡時,要先把低倍鏡下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例4 (2017·北京高考)洋蔥根尖和小鼠骨髓細胞都能用于觀察細胞有絲分裂,比較實驗操作和結(jié)果,敘述正確的是( ) A.都需要用鹽酸溶液使細胞相互分離 B.都需要用低倍鏡找到分裂細胞再換高倍鏡觀察 C.在有絲分裂中期都能觀察到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D.在有絲分裂末期都能觀察到細胞板 4.(2017·浙江高考)下列關(guān)于“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臨時裝片”活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鹽酸使植物細胞之間的果膠質(zhì)層松散 B.實驗選用的醋酸洋紅屬于堿性染色劑 C.裝片制作的步驟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D.顯微鏡下觀察中期細胞可看到完整的染色體組型 請根據(jù)下列關(guān)鍵詞的提示,歸納構(gòu)建本課時知識體系。細胞周期 分裂間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復制 蛋白質(zhì)合成 解離 漂洗 染色 制片 觀察 有絲分裂 減數(shù)分裂 無絲分裂 隨堂演練 1.下列是一組動物活細胞有絲分裂圖,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第1題圖 A.該生物與高等植物有絲分裂的區(qū)別主要在c和e兩個時期,秋水仙素使基因突變作用在e時期 B.b圖細胞將出現(xiàn)細胞板,并縊裂成兩個子細胞;c圖細胞核中染色體數(shù)和DNA數(shù)相等 C.上述細胞在細胞周期中出現(xiàn)的順序是a→c→d→e→b D.d圖細胞中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2.下列與細胞周期有關(guān)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等位基因的分離發(fā)生在細胞周期的分裂間期 B.在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中紡錘絲出現(xiàn)在分裂間期 C.細胞周期中染色質(zhì)DNA比染色體DNA更容易復制 D.肝細胞的細胞周期中染色體存在的時間比染色質(zhì)的長3.如圖是某同學在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時拍攝的顯微鏡照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第3題圖 A.甲細胞中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細胞板上 B.乙細胞中染色體被平均分配,移向細胞兩極 C.甲和乙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相等,DNA含量相同 D.統(tǒng)計圖中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數(shù)可計算細胞周期長短4.下列植物細胞中,適合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是 ( ) A.蠶豆葉肉細胞 B.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C.蠶豆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D.洋蔥根尖伸長區(qū)細胞5.下列關(guān)于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裂間期有DNA和中心體的復制 B.分裂間期DNA含量和染色體組數(shù)都加倍 C.紡錘體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單體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6.為了研究從植物中提取的可可堿是否可以作為除草劑,某科研小組開展了可可堿對鬼針草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和種子萌發(fā)影響的實驗研究,結(jié)果如下表。請回答: 可可堿濃度 (mmol·L-1) 根尖細胞有絲分裂 有絲分裂 指數(shù)(%) 分裂期細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后期和末期,種子發(fā)芽率(%)0,3.73,3.04,0.69,81.50.1,2.90,2.16,0.74,68.10.5,2.10,1.72,0.38,18.61.0,1.96,1.72,0.24,2.3(1)本實驗需要制作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制片過程中根尖解離需要用到的試劑是________。如圖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部分細胞圖像,箭頭所指的細胞處于分裂期的________期。第6題圖 (2)實驗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當可可堿濃度到達1.0 mmol·L-1時,在分裂期的細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細胞數(shù)目相對________。產(chǎn)生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染色體無法移向細胞兩極。(3)實驗結(jié)果表明,隨著可可堿濃度的升高,種子發(fā)芽率________。為探究可可堿影響種子發(fā)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學提出假設(shè):可可堿會降低種子中赤霉素的水平?,F(xiàn)欲通過實驗檢驗上述假設(shè),請寫出實驗設(shè)計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