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1.本試卷分第I 卷(選擇題)和第II 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為90 分鐘。
2.請將第I 卷正確答案的選項涂在答題卡上,第 II 卷試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指定區(qū)域內(nèi)??荚嚱Y束,考生只交答題卡。
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H l C 12 N 14 O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Ag 108 Cu 64 Zn 65
第I 卷(選擇題 共48 分)
1-16 小題為選擇題,每小題3 分,共 48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關于焓和反應熱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焓值越小,物質(zhì)越穩(wěn)定
B. 化學反應中焓變等于反應熱
C. 反應熱的大小與反應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具有的能量無關
D. 化學反應的焓變都可以通過實驗直接測得
【答案】A
【解析】
【詳解】A.物質(zhì)所具有的焓值越低,通常物質(zhì)所具有的能量越低,能量越低通常物質(zhì)越穩(wěn)定,A正確;
B.恒壓條件下的反應熱通常等于焓變,恒容條件下反應熱不等于反應中的焓變,B錯誤;
C.反應熱的大小與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有關,C錯誤;
D.有些化學反應的焓變不能通過實驗直接測得,需要通過設計反應路徑通過蓋斯定律進行計算而獲得,D錯誤;
故選A。
2. 下列關于熱化學方程式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化學反應過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成正比
B. 熱化學方程式未注明溫度和壓強時 ,ΔH 表示標準狀況下的數(shù)據(jù)
C. 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zhì)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表示物質(zhì)的量,可以用整數(shù)或者簡單分數(shù)
D. 同一化學反應,反應條件不同ΔH可能相同
【答案】B
【解析】
【詳解】A.化學反應過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關鍵看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或者生成新化學鍵所釋放的能量與斷裂舊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的相對大小,與化學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無關,化學反應過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成正比,A正確;
B.熱化學方程式未注明溫度和壓強時,△H表示在25℃,101KPa條件下測定的數(shù)據(jù),B錯誤;
C.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只表示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物質(zhì)的量,不表示微粒數(shù),系數(shù)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C正確;
D.根據(jù)蓋斯定律,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只與始態(tài)和終態(tài)狀態(tài)有關,與變化途徑無關,因此同一化學反應,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只要始態(tài)、終態(tài)相同,△H就相同,D正確;
故選B。
3. 下列事實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 由 H2(g)、Br2(g)、HBr( g) 氣體組成的平衡體系加壓后顏色變深
B. 工業(yè)生產(chǎn)中加入催化劑,有利于 N2和H2生成NH3
C. 實驗室常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
D. 鋼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H2(g)、Br2(g)、HBr(g)氣體組成的平衡體系中發(fā)生反應:H2(g)+Br2(g)2HBr(g),該反應前后氣體系數(shù)之和相等,加壓平衡不發(fā)生移動,顏色加深與勒夏特列原理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
B.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能使平衡發(fā)生移動,故B不符合題意;
C.氯氣能夠溶于水,存在Cl2+H2OHClO+H++Cl-,飽和食鹽水中含有大量氯離子,促使平衡逆向移動,降低氯氣在食鹽水中的溶解度,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C符合題意;
D.鋼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是因為形成原電池,發(fā)生電化學腐蝕,與勒夏特列原理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C。
4. 下列有關金屬腐蝕與防護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鋁具有很強的抗腐蝕能力,是因為其不易與氧氣發(fā)生反應
B. 純銀器表面在空氣中因發(fā)生電化學腐蝕生成 Ag2O而變暗
C. 鐵塔上常裝有一些鋅塊,這種保護方法稱為犧牲陽極保護法
D. 不銹鋼有較強的抗腐蝕能力是因為在鋼鐵表面上鍍上了鉻
【答案】C
【解析】
【詳解】A.鋁的表面易與氧氣發(fā)生反應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能保護內(nèi)部金屬不被腐蝕,所以鋁具有很強的抗腐蝕能力,故A錯誤;
B.純銀器沒有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電極,無法形成原電池,不會發(fā)生電化學腐蝕,故B錯誤;
C.Zn、Fe和含有水蒸氣的空氣構成原電池,Zn易失電子作負極、Fe作正極,則Fe被保護,該方法為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故C正確;
D.生產(chǎn)中通常用鉻、鎳等金屬熔合在鐵中制成不銹鋼,改變其組成和結構,達到防止鐵制品生銹的目的,并不是在鋼鐵表面鍍鉻,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C。
5. 4 NH3(g)+5 O2(g) 4NO(g)+6 HO2(g)ΔHa;
②與a相比,容器b反應速率更快,相對于a來說,平衡逆向移動,該反應的正反應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放熱反應,改變的條件應為升高溫度;
與a相比,容器c反應速率更快,且平衡時C的濃度相同,該反應正反應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改變的條件應為反應過程中縮小體積增大壓強。
【點睛】對于反應前后氣體系數(shù)之和相等的可逆反應,可以用物質(zhì)的量代替濃度計算平衡常數(shù)。
18. 電化學技術是有效解決 CO、SO2、NOx 等大氣污染的重要方法 。
(1)某興趣小組以SO2為原料,采用電化學方法制取硫酸.裝置如下 :

①電解質(zhì)溶液中SO離子向___(填“A極”或“B極” )移動;
②請寫出負極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
③用該原電池做電源,石墨做電極電解2L AgNO3和KNO3混合溶液,通電一段時間,兩極均產(chǎn)生2.24L(標準狀況)氣體,假設電解前后溶液體積不變,則電解后溶液中H+的濃度為____,析出銀的質(zhì)量______g。
(2)我國科學家提出,用間接電化學法對大氣污染物 NO 進行無害化處理 ,原理如下圖:

①吸收塔中發(fā)生的反應離子方程式為 _____ 。
②電極I 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
③每處理2 molNO,電解池中產(chǎn)生標準狀況下氧氣的體積為__________L。
【答案】 (1). A (2). SO2-2e-+2H2O=+4H+ (3). 0.1mol/L (4). 21.6g (5). 2NO+2+2H2O=N2+4 (6). 2+2e-+2H+=+2H2O (7). 22.4
【解析】
【分析】
(1)由圖可知,該裝置為原電池。A電極通入SO2,為負極,電極反應為SO2-2e-+2H2O=+4H+,B電極通入O2,為正極,電極反應為O2+4e-+4H+=2H2O;
(2)由圖可知,電解池中電解I為陰極,電極反應為2+2e-+2H+=+2H2O;電極II為陽極,電極反應為2H2O-4e-=O2+4H+;吸收塔的總反應為2NO+2+2H2O=N2+4。
【詳解】(1)①原電池中,陰離子向負極移動,A為負極,故向A電極移動;
②根據(jù)分析,負極為A電極,電極反應為SO2-2e-+2H2O=+4H+;
③石墨做電極電解AgNO3和KNO3混合溶液,先電解AgNO3溶液,后電解H2O。陰極先發(fā)生反應Ag++e-=Ag,再發(fā)生反應2H2O+2e-=H2+2OH-,陽極發(fā)生反應2H2O-4e-=O2+4H+,兩極均產(chǎn)生2.24L(標準狀況)氣體,即陰極產(chǎn)生0.1mol H2,陽極產(chǎn)生0.1mol O2。由陽極反應可知,反應轉移的總電子為0.4mol,由陰極反應可知,電解AgNO3溶液時轉移電子為0.2mol,電解水時轉移電子為0.2mol。反應后的H+的濃度根據(jù)電解AgNO3溶液計算,轉移電子為0.2mol,生成的H+也為0.2mol,濃度為=0.1mol/L;根據(jù)陰極反應Ag++e-=Ag,電解AgNO3溶液時轉移電子為0.2mol,生成的Ag質(zhì)量為0.2mol×108g/mol=21.6g;
(2)①根據(jù)分析,吸收塔中發(fā)生的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NO+2+2H2O=N2+4;
②根據(jù)分析,電解I為陰極,電極反應為2+2e-+2H+=+2H2O;
③2 molNO轉化為1molN2,轉移電子為4mol,根據(jù)2H2O-4e-=O2+4H+,生成O2的物質(zhì)的量為1mol,在標況下的體積為22.4L。
19. 我國是世界焦炭產(chǎn)量最大的國家,約占世界焦炭總產(chǎn)量的60% , 產(chǎn)生的焦爐煤氣量巨大,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是關系環(huán)保、資源綜合利用、節(jié)能減排的重大課題。
(1)工業(yè)上可用焦爐煤氣(主要成分為 CO、CO2和H2)制備甲烷。
已知:CO(g)+3H2(g) =CH4(g)+H2O(g)ΔH1 = -206kJ ? mol-1
CO(g)+H2O(g)=H2(g)+CO2(g) ΔH2= -41 kJ ? mol-l
①CO2轉化為CH4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②一定能提高混合氣中CH4含量的措施是______。
a 使用催化劑 b 增加H2的量
c 及時導出水蒸氣 d 增大反應體系壓強
③某甲烷燃料電池,工作環(huán)境是熔融的金屬氧化物( MO),能傳導O2-,總反應:CH4+2O2 =CO2 +2H2O,請寫出該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式___________。
(2)利用CO與 H2合成甲醇。一定溫度下,在3 個容積均為 1. 0 L 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2H2( g )+ CO(g)CH3OH( g) 達到平衡。
容器
溫度/K

物質(zhì)的起始濃度/mol·L-1
物質(zhì)的平衡濃度/mol·L-1
c(H2)
c( CO)
c(CH3OH)
c(CH3OH)
I
400
0.20
0.10
0
0080
II
400
0.40
0.20
0

III
500
0.20
0.10
0.10
0.15
①對容器 I,下列情況不能作為判斷反應體系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的是_____(填序號)。
a 壓強不再變化 b 平均摩爾質(zhì)量不再變化
c 密度不再變化. d H2和C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保持不變
②CO與H2合成甲醇的反應為 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達到平衡時,容器 I 中反應物轉化率比容器II中的_____(填“大”或“小”下同);達到平衡時,容器III的反應速率比容器 I 中的_______。
【答案】 (1). CO2(g) +4H2(g) =CH4(g)+2H2O(g) ΔH=-165 kJ ? mol-l (2). c (3). CH4-8e-+4O2-═CO2+2H2O (4). ab (5). 放熱 (6). 小 (7). 大
【解析】
【詳解】(1) ①已知:ⅠCO(g)+3H2(g) =CH4(g)+H2O(g) ΔH1 = -206kJ ? mol-1
ⅡCO(g)+H2O(g)=H2(g)+CO2(g) ΔH2= -41 kJ ? mol-l
將Ⅰ-Ⅱ得:CO2(g) +4H2(g) =CH4(g)+2H2O(g) ΔH=ΔH1-ΔH2 = -206kJ ? mol-1+41 =-165 kJ ? mol-l,CO2轉化為CH4的熱化學方程式是CO2(g) +4H2(g) =CH4(g)+2H2O(g) ΔH=-165 kJ ? mol-l;
②a. 使用催化劑,平衡不移動,CH4含量不變,a不符合題意;
b. 增加H2的量,平衡正向移動,生成的CH4變多,但是氣體總量增大,CH4含量減小,b不符合題意;
c. 及時導出水蒸氣,平衡正向移動,生成的CH4變多,氣體總量減小,CH4含量增大,c符合題意;
d. 增大反應體系壓強,若體積減小,平衡正向移動,生成的CH4變多,氣體總量減小,CH4含量增大;若體積不變,平衡不移動,CH4含量不變,d不符合題意;
答案選c;
③電池工作時,甲烷在負極被氧化,由于工作環(huán)境是熔融的金屬氧化物( MO),能傳導O2-,所以負極反應式為CH4-8e-+4O2-═CO2+2H2O;
(2) ①a. 反應前后分子數(shù)不等,體積一定時,壓強不再變化,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a符合題意;
b. 反應前后總質(zhì)量不變,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不等,平均摩爾質(zhì)量不再變化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b符合題意;
c. 反應前后總質(zhì)量不變,氣體體積不變,密度永遠不變,c不符合題意;
d. 反應前H2和C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整個過程中H2和C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一直都是2:1,d不符合題意;
答案選ab;
②反應II中濃度為I中兩倍,相當于壓縮體積,平衡正向移動,則II中CH3OH的平衡濃度大于0.160 mol·L-1,把III中c(CH3OH)= 0.10 mol·L-1,轉化為CO與H2,則起始濃度c(H2)= 0.20 mol·L-1+2×0.10 mol·L-1 =0.40 mol·L-1,c(CO)= 0.10 mol·L-1+0.10 mol·L-1= 0.20 mol·L-1,起始濃度與II相同,則可認為由II到III,升高溫度,CH3OH的平衡濃度減小,平衡逆向移動,則逆反應為吸熱反應,所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達到平衡時,容器 I 中反應物轉化率比容器II中的小;容器III的溫度高,達到平衡時,則反應速率比容器 I 中的大。
【點睛】本題考查較綜合,主要是蓋斯定律的的應用、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及平衡移動影響因素、原電池電極反應書寫等,側重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及知識遷移應用能力的考查,綜合性較強,題目難度中等。
20. 汽車尾氣中的CO、NO、NO2等有毒氣體會危害人體健康.,可在汽車尾部加催化轉化器,將有毒氣體轉化為無毒氣體。
(1)若將CO和NO按不同比例投入一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CO(g)+2NO(g)N2(g)+ 2CO2(g) ΔH= -759.8 kJ·mol-1,反應達到平衡時N2的體積分數(shù)隨n(CO)/n(NO)的變化曲線如圖。

①b點時,平衡體系中C、N原子數(shù)之比接近________。
②a、b、c 三點CO的轉化率最大的是________; a、c、d 三點的平衡常數(shù)最小的是___。
(2)若將 NO2與 O2 通入甲中設計成如圖所示裝置,D電極上有紅色物質(zhì)析出,則A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一段時間后,若乙中需加0.2molCu(OH)2使溶液復原,則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_______。

(3)活性炭也可用于處理汽車尾氣中的NO。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將0.100 molNO和2.00mol 固體活性炭加入l L恒容密閉容器中,生成 A、B 兩種氣體,測得平衡體系中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如下表:
固體活性炭/ mol
NO/ mol
A/mol
B/ mol
1. 970
0. 040
0.030
0. 030
①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寫出 NO 與活性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 。
②在該條件下,平衡后向恒容容器中再充入 0. 100 mol NO,再次平衡后NO的體積分數(shù)將____( 填“增大”“ 減小” 或“ 不變”) 。
【答案】 (1). 1∶1 (2). a (3). d (4). NO2-e-+H2O=NO+2H+ (5). 0.8NA (6). C(s)+2NO(g)CO2(g)+N2(g) (7). 不變
【解析】
【詳解】(1)①當反應物按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加入時,平衡時N2的體積分數(shù)最大,故b點時,平衡體系中C、N原子數(shù)之比接近1∶1;
②增大n(CO)/n(NO),CO的轉化率降低,所以a、b、c 三點CO的轉化率最大的是a;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所以a點與c點的平衡常數(shù)相同,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N2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所以T1>T2,d點的平衡常數(shù)小于a點和c點,所以三點的平衡常數(shù)最小的是d ;
(2)甲為原電池,乙為電解池,D電極上有紅色物質(zhì)銅析出,則D為陰極,A為負極,A電極處通入NO2,則A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NO2-e-+H2O=NO+2H+;電解時陰極先電解析出銅,后又電解水產(chǎn)生氫氣,若加0.2molCu(OH)2使溶液復原,則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2×2+0.2×2)NA =0.8NA;
(3) ①根據(jù)題目數(shù)據(jù)可知,活性炭反應了2.00mol-1. 970 mol=0.03 mol,NO反應了0.100 mol-0. 040 mol=0.06 mol,則反應時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2,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則生成0.03 mol的CO2和N2,所以NO與活性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s)+2NO(g)CO2(g)+N2(g);
②根據(jù)反應C(s)+2NO(g)CO2(g)+N2(g)可知,由于碳為固體,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平衡后向恒容容器中再充入 0. 100 mol NO,相當于增加壓強,平衡不移動,所以再次平衡后NO的轉化率不變,體積分數(shù)不變。
【點睛】本題為化學反應原理綜合題,考查了平衡常數(shù)、轉化率、原電池和電解池等知識,題目較簡單;會利用平衡移動的原理,確定平衡移動的方向,得到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及體積分數(shù)的變化等知識;學會根據(jù)現(xiàn)象分析電極的正負極,得到反應物,確定電極反應式。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