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金

    內蒙古2018-2020年近兩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2)——分子、原子、元素(含解析)

    • 527.7 KB
    • 2020-10-10 19:26
    • 162
    • 0
    • 沫??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內蒙古2018-2020年近兩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2)——分子、原子、元素(含解析)第1頁
    1/20
    內蒙古2018-2020年近兩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2)——分子、原子、元素(含解析)第2頁
    2/20
    內蒙古2018-2020年近兩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2)——分子、原子、元素(含解析)第3頁
    3/20
    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內蒙古2018-2020年近兩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2)——分子、原子、元素(含解析)

    展開

    ?內蒙古2018-2020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2)——分子、原子、元素
    一.選擇題(共24小題)
    1.(2020?赤峰)下列物質中含氧分子的是( ?。?br /> A.空氣 B.氯酸鉀 C.過氧化氫 D.高錳酸鉀
    2.(2020?興安盟)榴蓮被譽為“果中之王”。切開榴蓮時可聞到特殊“香味”,這一現象說明( ?。?br /> A.分子在不斷運動 B.分子間有間隔
    C.分子質量很小 D.分子體積很小
    3.(2020?興安盟)如圖為某粒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該粒子屬于非金屬元素
    B.該粒子核外電子數為17
    C.該粒子具有3個電子層
    D.在化學反應中,該元素原子易得電子形成Cl﹣
    4.(2020?興安盟)如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示意圖,從圖中獲得的有關信息不正確的是( ?。?br /> A.分子由原子構成
    B.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為原子
    C.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沒有改變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改變
    5.(2020?呼和浩特)“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則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從微觀構成看:該反應中物質均由分子構成
    B.從物質分類看:該反應涉及兩種氧化物
    C.從反應價值看,該反應能獲取清潔能源
    D.從守恒觀點看:參加反應的與個數比為1:1
    6.(2020?通遼)在“宏觀﹣微觀”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如圖為二氧化碳用于生產甲醇(CH3OH)的微觀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中,四種物質均為化合物
    B.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之比為1:3
    D.反應前后氫原子個數之比為1:3
    7.(2019?興安盟)下列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br /> A.水分子 B.氧分子
    C.氧原子和氫原子 D.氫分子
    8.(2019?興安盟)下列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
    A.氧分子 B.水分子
    C.氧原子和氫原子 D.氫分子
    9.(2019?鄂爾多斯)宏觀辨識和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對下列微觀圖示的理解,正確的是( ?。?br /> A.參加反應的和微粒個數之比為3:2
    B.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
    C.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均發(fā)生了改變
    D.由和分別構成的物質中同種元素化合價相同
    10.(2019?赤峰)從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中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  )
    A.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B.氫原子和氧原子是該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每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11.(2019?通遼)化學是在分子、原子的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科學。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 />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甲物質由一個氮原子和三個氫原子構成
    C.生成的丙、丁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2:3
    D.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比為17:32
    12.(2019?通遼)“見著知微,見微知著”是一種常用的化學思維方法。對下列事實用微粒的知識解釋不正確的是( ?。?br /> 選項
    事實
    解釋
    A
    氫氣和液氫都可作燃料
    構成物質的分子相同
    B
    自然界中的水有三態(tài)變化
    水分子的大小隨溫度改變而改變
    C
    自然界中,金剛石最硬,但石墨質軟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氫氧化鈣可用于處理含硫酸的工業(yè)廢水
    OH﹣和H+結合成水分子
    A.A B.B C.C D.D
    13.(2019?呼和浩特)在催化劑作用下,二氧化碳能高效轉化為甲醇(CH3OH),相關反應如圖所示,其中”、”“O”和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該反應的四種物質中有兩種氧化物
    B.該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改變
    C.該反應的催化劑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改變
    D.參加反應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質量比為1:16
    14.(2019?通遼)正確使用和理解化學用語是重要的學科素養(yǎn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H2O、H2CO3中均含有氫分子
    B.KCl、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價不相同
    C.Na+、Mg2+、Al3+原子核內質子數均為10
    D.表示的粒子都是陰離子
    15.(2018?鄂爾多斯)用微粒的觀念學習化學有助于更好地認識物質構成,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 /> A.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C.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可以相互轉化
    D.同一種原子不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
    16.(2018?巴彥淖爾)如圖為甲和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22:3
    B.圖中的甲和丁都屬于氧化物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1
    D.物質丙由六個原子構成
    17.(2018?通遼)如圖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 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有兩種分子參加反應,且個數比為2:1
    C.有五種分子參加反應
    D.各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未改變
    18.(2018?赤峰)從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吸煙場所造成非吸煙者吸入“二手煙”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是運動的 B.分子體積很小
    C.分子的質量很小 D.分子間有間隙
    19.(2018?呼和浩特)下列對客觀事實的解釋正確的是( ?。?br /> 選項
    事實
    解釋
    A
    Fe、Fe2+、Fe3+化學性質不同
    微粒中的質子數不同
    B
    水通電產生氫氣和氧氣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稀鹽酸、稀硫酸均顯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氫元素
    D
    冰水混合物屬于純凈物
    冰和水都含有相同原子
    A.A B.B C.C D.D
    20.(2018?呼和浩特)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潔燃料丙,微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丙物質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B.丙物質屬于有機物,可用作溶劑和消毒劑
    C.該反應中共有三種氧化物
    D.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2
    21.(2020?興安盟)下列有關物質性質與對應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br /> A.石墨有滑膩感,可用來作電極
    B.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來作保護氣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來吸附異味
    D.金剛石的硬度大,可用來切割玻璃
    22.(2020?呼和浩特)石墨烯可用機械剝離法從石墨中剝離制得。它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如圖),圖中每一個小球代表一個碳原子。它是目前發(fā)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茖W家甚至預言石墨烯將“徹底改變21世紀”。關于石墨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石墨烯和金剛石都由碳元素組成
    B.石墨烯的導電性比銀強
    C.石墨烯中每個碳原子為三個六元環(huán)共用
    D.從石墨中剝離出石墨烯屬于物理變化
    23.(2019?赤峰)鈉是人體必須的常量元素,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它在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2.99g
    B.鈉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C.Na+的核內質子數為10
    D.人體缺鈉易導致骨質疏松
    24.(2018?呼和浩特)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與銣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m=37,n=1
    B.銣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85.468
    C.氧化銣的化學式為RbO
    D.銣原子的質量主要由構成其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的質量決定
    二.填空題(共5小題)
    25.(2019?包頭)根據如圖回答:

    ①圖1所示的結構示意圖共表示   種元素的粒子(填教字)。
    ②寫出圖1中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
    26.(2018?鄂爾多斯)請根據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屬于同種元素的是   。
    (2)表示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是   。
    (3)由C和E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4)寫出D所表示粒子的符號   。
    27.(2020?呼和浩特)如圖1A、B、C是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D是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若B表示原子,則x=   。
    (2)A、C表示的微?;瘜W性質相似的原因   。
    (3)鈦廣泛應用于航空、宇航以及醫(yī)學上。D是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通過信息可知鈦的相對原子質量。下列科學家對于測定相對原子質量作出卓越貢獻的是  ?。ㄌ钭帜福?br />
    28.(2018?巴彥淖爾)圖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請根據下表回答有關問題:

    (1)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一組元素是   。
    A.Na、Cl B.C、Be C.F、Cl D.Cl、Ar
    (2)由第7號元素和第12號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3)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當x﹣y=8時,該粒子的符號為   。
    (4)鈉、氯、氧三種元素可形成原子個數比為1:1:4的化合物,則此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
    (5)具有相同原子數和電子數的分子或離子叫等電子體。下列各組粒子中屬于等電子體的是   。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NH4+和H2O
    29.(2018?赤峰)閱讀科普短文
    稀土材料
    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的鈧(Se)、釔(Y)以及銅系元素。這些元素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外形像泥土,而且又稀少,因而人們喜歡稱它們?yōu)椤毕⊥猎亍薄O⊥猎氐幕瘜W性質較為活潑,若與其他元素結合,便可組成種類繁多、功能多樣、用途廣泛的新型材料,且性能會有較大提高,被稱作當代的“工業(yè)味精”稀土元素的鑭(La)、鈰(Ce)、鐠(Pr)、釹(N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
    稀土元素的化合物還是生產特種玻璃和陶瓷的重要原料。如將三氧化二鈰(Ce2O3)加入玻璃中,可制成低散射、高折射的光學玻璃,用于生產精密的光學器材。
    根據短文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從材料中可得出,稀土元素的化學性質   。
    (2)鈰元素的質子數是   。
    (3)三氧化二鈰(Ce2O3)中Ce元素的化合價是   價。
    (4)三氧化二鈰(Ce2O3)的用途是   。

    三.解答題(共3小題)
    30.(2020?赤峰)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將C圖中相關粒子的圖形補充完整。
    (2)A到C的過程中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   (填符號)。
    (3)該變化過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ㄌ罘枺?br /> (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1.(2020?鄂爾多斯)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二、三周期的元素信息。結合表回答有關問題:

    (1)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2)由第12號元素與第17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  ?。ㄌ睢把趸铩被颉八帷被颉皦A”或“鹽”)。
    (3)下列各組中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是  ?。ㄌ钚蛱枺?br /> ①Na Cl
    ②O S
    ③F Ne
    32.(2019?鄂爾多斯)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該粒子符號是   。
    (2)核磁共振(NMR)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醫(yī)學領域,已知只有質子數為奇數的原子才有NMR現象,表中①~⑤五種元素的原子,能產生NMR現象的是  ?。ㄌ钤胤枺?。
    (3)由表中①②④三種元素組成的某有機物,多存在于水稻、小麥、馬鈴薯等中,它為我們提供的營養(yǎng)素主要是   。

    內蒙古2018-2020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2)——分子、原子、元素
    一.選擇題(共24小題)
    1.(2020?赤峰)下列物質中含氧分子的是(  )
    A.空氣 B.氯酸鉀 C.過氧化氫 D.高錳酸鉀
    【答案】A
    【解答】解:A、空氣中含有氧氣,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則空氣中含有氧分子,故選項正確。
    B、氯酸鉀是由鉀離子和氯酸根離子構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選項錯誤。
    C、過氧化氫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選項錯誤。
    D、高錳酸鉀是由鉀離子和高錳酸根離子構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選項錯誤。
    故選:A。
    2.(2020?興安盟)榴蓮被譽為“果中之王”。切開榴蓮時可聞到特殊“香味”,這一現象說明( ?。?br /> A.分子在不斷運動 B.分子間有間隔
    C.分子質量很小 D.分子體積很小
    【答案】A
    【解答】解:我們能聞到榴蓮散發(fā)出來的特殊香味,是因為榴蓮中含有特殊香味的分子在不斷地運動,運動到了我們的鼻子中。說明了分子在不斷運動。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2020?興安盟)如圖為某粒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該粒子屬于非金屬元素
    B.該粒子核外電子數為17
    C.該粒子具有3個電子層
    D.在化學反應中,該元素原子易得電子形成Cl﹣
    【答案】B
    【解答】解:A.該元素的核內質子數為17,為氯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B.該粒子核外電子數是2+8+8=18,故選項說法錯誤;
    C.由圖示可知,該粒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故選項說法正確;
    D.該粒子是原子得到1個電子得到的,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而形成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陰離子,其離子符號為Cl﹣,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4.(2020?興安盟)如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示意圖,從圖中獲得的有關信息不正確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構成
    B.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為原子
    C.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沒有改變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改變
    【答案】C
    【解答】解:A、由微粒的構成可知,分子由原子構成;故A正確;
    B、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反應前與反應后中間的圖示明確表示出分子再分成原子的過程,故B正確;
    C、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發(fā)生了改變,故C錯誤;
    D、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改變,故D正確。
    故選:C。
    5.(2020?呼和浩特)“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則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從微觀構成看:該反應中物質均由分子構成
    B.從物質分類看:該反應涉及兩種氧化物
    C.從反應價值看,該反應能獲取清潔能源
    D.從守恒觀點看:參加反應的與個數比為1:1
    【答案】D
    【解答】解: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寫出反應的方程式為:CO2+2H2O催化劑ˉ光照CH4+2O2。
    A,由物質的構成可知,該反應中物質均由分子構成,故A正確;
    B、由物質的組成可知,該反應涉及CO2、H2O兩種氧化物,故B正確;
    C、反應得到了甲烷,甲烷是一種較清潔能源,從反應價值看,該反應能獲取清潔能源,故C正確;
    D、由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與個數比即二氧化碳和水的個數比是1:2,故D錯誤。
    故選:D。
    6.(2020?通遼)在“宏觀﹣微觀”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如圖為二氧化碳用于生產甲醇(CH3OH)的微觀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 />
    A.該反應中,四種物質均為化合物
    B.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之比為1:3
    D.反應前后氫原子個數之比為1:3
    【答案】C
    【解答】解: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一定條件ˉCH3OH+H2O。
    A.氫氣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選項說法錯誤;
    B.反應前氫元素存在于單質中,反應后氫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所以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選項說法錯誤;
    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CO2)、乙(H2)分子個數之比為1:3,選項說法正確;
    D.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氫原子的數目不變,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7.(2019?興安盟)下列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br /> A.水分子 B.氧分子
    C.氧原子和氫原子 D.氫分子
    【答案】A
    【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所以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水分子。
    故選:A。
    8.(2019?興安盟)下列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br /> A.氧分子 B.水分子
    C.氧原子和氫原子 D.氫分子
    【答案】B
    【解答】解: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所以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水分子。
    故選:B。
    9.(2019?鄂爾多斯)宏觀辨識和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對下列微觀圖示的理解,正確的是( ?。?br /> A.參加反應的和微粒個數之比為3:2
    B.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
    C.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均發(fā)生了改變
    D.由和分別構成的物質中同種元素化合價相同
    【答案】C
    【解答】解: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2CO+2NO一定條件ˉN2+2CO2。
    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和微粒個數之比為2:2=1:1,故錯誤;
    B.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錯誤;
    C.由質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均發(fā)生了改變,故正確;
    D.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顯+2價,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顯+4價,故錯誤。
    故選:C。
    10.(2019?赤峰)從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中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 ?。?br /> A.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B.氫原子和氧原子是該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每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答案】C
    【解答】解:A、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化學反應中,分子分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故A正確;
    B、由微粒的變化可知,氫原子和氧原子是該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確;
    C、電解水生成了氫氣和氧氣,說明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C錯誤;
    D、由微粒的構成可知,每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故D正確。
    故選:C。
    11.(2019?通遼)化學是在分子、原子的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科學。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甲物質由一個氮原子和三個氫原子構成
    C.生成的丙、丁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2:3
    D.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比為17:32
    【答案】C
    【解答】解: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氨氣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一定條件ˉ4NO+6H2O。
    A.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錯誤;
    B.甲物質是氨氣,氨氣是由氨氣分子構成的,每個氨氣分子是由一個氮原子和三個氫原子構成,故錯誤;
    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一氧化氮)、?。ㄋ﹥煞N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4:6=2:3,故正確;
    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比為(17×4):(32×5)=17:40,故錯誤。
    故選:C。
    12.(2019?通遼)“見著知微,見微知著”是一種常用的化學思維方法。對下列事實用微粒的知識解釋不正確的是(  )
    選項
    事實
    解釋
    A
    氫氣和液氫都可作燃料
    構成物質的分子相同
    B
    自然界中的水有三態(tài)變化
    水分子的大小隨溫度改變而改變
    C
    自然界中,金剛石最硬,但石墨質軟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氫氧化鈣可用于處理含硫酸的工業(yè)廢水
    OH﹣和H+結合成水分子
    A.A B.B C.C D.D
    【答案】B
    【解答】解:A、氫氣和液氫都可作燃料,是因為它們分子的構成相同,同種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故選項解釋正確。
    B、自然界中的水有三態(tài)變化,是因為水分子的間隔隨溫度改變而改變,故選項解釋錯誤。
    C、自然界中,金剛石最硬,但石墨質軟,是因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
    D、氫氧化鈣可用于處理含硫酸的工業(yè)廢水,實質是OH﹣和H+結合成水分子,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B。
    13.(2019?呼和浩特)在催化劑作用下,二氧化碳能高效轉化為甲醇(CH3OH),相關反應如圖所示,其中”、”“O”和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該反應的四種物質中有兩種氧化物
    B.該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改變
    C.該反應的催化劑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改變
    D.參加反應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質量比為1:16
    【答案】D
    【解答】解:由二氧化碳高效轉化為甲醇相關反應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3H2催化劑ˉCH3OH+H2O。
    A.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因此該反應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屬于氧化物,故正確;
    B.在反應物氫氣中,氫元素顯0價,生成物水和甲醇中,氫元素顯﹣2價,故正確;
    C.由催化劑的概念可知,該反應的催化劑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與質量不改變,故正確;
    D.反應中,氫氣與甲醇的質量比為:(2×3):32=3:16,故錯誤。
    故選:D。
    14.(2019?通遼)正確使用和理解化學用語是重要的學科素養(yǎn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H2O、H2CO3中均含有氫分子
    B.KCl、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價不相同
    C.Na+、Mg2+、Al3+原子核內質子數均為10
    D.表示的粒子都是陰離子
    【答案】B
    【解答】解:
    A、H2O、H2CO3中均含有氫元素,不是氫分子,故錯誤;
    B、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a,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a+(﹣2)×3=0,則a=+5價。
    鉀元素顯+1價,設KCl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0,則x=﹣1價,KClO3、KCl中氯元素的化合價不相同,故正確;
    C、Na+、Mg2+、Al3+原子核內質子數分別為11、12、13,核外電子數均為10,故錯誤;
    D、由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前兩個結構示意圖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最后一個結構示意圖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陽離子,
    故錯誤;
    故選:B。
    15.(2018?鄂爾多斯)用微粒的觀念學習化學有助于更好地認識物質構成,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C.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可以相互轉化
    D.同一種原子不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
    【答案】D
    【解答】解:A、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說法正確;
    B、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較大小,但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其分子比構成它的原子大,故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說法正確。
    C、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變成離子,離子也能變成原子,說法正確;
    D、相同的原子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構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說法錯誤;
    故選:D。
    16.(2018?巴彥淖爾)如圖為甲和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22:3
    B.圖中的甲和丁都屬于氧化物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1
    D.物質丙由六個原子構成
    【答案】D
    【解答】解: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了甲醇和水,反應的方程式是:CO2+3H2一定條件ˉCH3OH+H2O。
    A、由反應的方程式可知,發(fā)生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44:(3×1×2)=22:3,故A正確;
    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甲物質是二氧化碳,丁物質是水,都屬于氧化物,故B正確;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1,故C正確;
    D、由微粒的構成可知,物質丙的一個分子是由六個原子構成,故D錯誤。
    故選:D。
    17.(2018?通遼)如圖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 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此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有兩種分子參加反應,且個數比為2:1
    C.有五種分子參加反應
    D.各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未改變
    【答案】B
    【解答】解: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各物質反應的微粒數目關系是:

    A、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單質生成物是一種化合物,屬于化合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故A不正確;
    B、由變形后的圖示可以看出參加反應的“”和“”分子個數比是2:1,故B正確;
    C、由微粒的變化可知,有二種分子參加反應,故C不正確;
    D、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單質生成物是一種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都發(fā)生了改變。故D不正確。
    故選:B。
    18.(2018?赤峰)從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吸煙場所造成非吸煙者吸入“二手煙”的主要原因是( ?。?br /> A.分子是運動的 B.分子體積很小
    C.分子的質量很小 D.分子間有間隙
    【答案】A
    【解答】解:造成非吸煙者在公共場所吸食“二手煙”,是因為煙氣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非吸煙者被動吸入二手煙而危害健康。
    故選:A。
    19.(2018?呼和浩特)下列對客觀事實的解釋正確的是( ?。?br /> 選項
    事實
    解釋
    A
    Fe、Fe2+、Fe3+化學性質不同
    微粒中的質子數不同
    B
    水通電產生氫氣和氧氣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稀鹽酸、稀硫酸均顯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氫元素
    D
    冰水混合物屬于純凈物
    冰和水都含有相同原子
    A.A B.B C.C D.D
    【答案】B
    【解答】解:A、Fe、Fe2+、Fe3+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微粒中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故此選項錯誤;
    B、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有新物質氫氣、氧氣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能證明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選項正確;
    C、稀鹽酸、稀硫酸均顯酸性,是因為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故說法錯誤;
    D、冰水混合物屬于純凈物,是因為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故說法錯誤;
    故選:B。
    20.(2018?呼和浩特)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潔燃料丙,微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丙物質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B.丙物質屬于有機物,可用作溶劑和消毒劑
    C.該反應中共有三種氧化物
    D.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2
    【答案】C
    【解答】解:甲物質的化學式為CO、乙物質的化學式為H2、丙物質的化學式為C2H6O,丁的化學式為H2O,因此反應的方程式為:2CO+4H2一定條件ˉC2H6O+H2O,因此:
    A、丙是C2H6O,其中C、H、O的質量比為(12×2):(1×6):16=12:3:8,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正確;
    B、丙是酒精,屬于有機物,可以作為可用作溶劑和消毒劑,故正確;
    C、由方程式程可知,該反應有CO、H2O 兩種氧化物,故錯誤;
    D、根據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2,故正確;
    故選:C。
    21.(2020?興安盟)下列有關物質性質與對應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br /> A.石墨有滑膩感,可用來作電極
    B.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來作保護氣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來吸附異味
    D.金剛石的硬度大,可用來切割玻璃
    【答案】A
    【解答】解:A、石墨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而不是有滑膩感),可用來作電極,故選項說法錯誤。
    B、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來作保護氣,故選項說法正確。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來吸附異味,故選項說法正確。
    D、金剛石的硬度大,可用來切割玻璃,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22.(2020?呼和浩特)石墨烯可用機械剝離法從石墨中剝離制得。它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如圖),圖中每一個小球代表一個碳原子。它是目前發(fā)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科學家甚至預言石墨烯將“徹底改變21世紀”。關于石墨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石墨烯和金剛石都由碳元素組成
    B.石墨烯的導電性比銀強
    C.石墨烯中每個碳原子為三個六元環(huán)共用
    D.從石墨中剝離出石墨烯屬于物理變化
    【答案】D
    【解答】解:A、石墨烯和金剛石都由碳元素組成,故A說法正確;
    B、由題意可知,石墨烯是目前發(fā)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所以石墨烯的導電性比銀強,故B說法正確;
    C、由石墨烯的結構可知,石墨烯中每個碳原子為三個六元環(huán)共用,故C說法正確。
    D、石墨與石墨烯是不同種物質,因此從石墨中剝離出石墨烯屬于化學變化,故說法不正確。
    故選:D。
    23.(2019?赤峰)鈉是人體必須的常量元素,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它在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2.99g
    B.鈉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C.Na+的核內質子數為10
    D.人體缺鈉易導致骨質疏松
    【答案】B
    【解答】解:A、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2.99,單位不是g,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鈉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1,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Na+的核內質子數為11,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人體缺鈣易導致骨質疏松,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24.(2018?呼和浩特)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與銣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m=37,n=1
    B.銣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85.468
    C.氧化銣的化學式為RbO
    D.銣原子的質量主要由構成其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的質量決定
    【答案】C
    【解答】解: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為37,表示原子序數為37;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元素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為37;則m=37;當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原子,37=2+8+18+8+n,n=1,故選項說法正確。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銣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85.468,故選項說法正確。
    C、銣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1個電子而形成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則該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顯﹣2價,鎂和氯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Rb2O,故選項說法錯誤。
    D、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銣原子的質量主要由構成其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的質量決定,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二.填空題(共5小題)
    25.(2019?包頭)根據如圖回答:

    ①圖1所示的結構示意圖共表示 四 種元素的粒子(填教字)。
    ②寫出圖1中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Mg(OH)2 。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①圖中表示的元素有四種即:據氫元素、氧元素氖元素和鎂元素;
    ②氫元素、氧元素和鎂元素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OH)2。
    故答案為:
    (1)四;
    (2)Mg(OH)2。
    26.(2018?鄂爾多斯)請根據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屬于同種元素的是 BD 。
    (2)表示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是 A 。
    (3)由C和E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AlCl3 。
    (4)寫出D所表示粒子的符號 Na+ 。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1)B和D的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
    (2)A的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所以A為原子,且最外層電子數為8,則屬于稀有氣體;
    (3)D的質子數是13,屬于鋁元素;C的質子數是17,屬于氯元素,所以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AlCl3;
    (4)D的質子數是11,屬于鈉元素,失去1個電子,所以屬于鈉離子即Na+。
    故填:(1)BD;(2)A;(3)AlCl3;(4)Na+。
    27.(2020?呼和浩特)如圖1A、B、C是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D是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若B表示原子,則x= 7 。
    (2)A、C表示的微?;瘜W性質相似的原因 最外層電子數相等 。
    (3)鈦廣泛應用于航空、宇航以及醫(yī)學上。D是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通過信息可知鈦的相對原子質量。下列科學家對于測定相對原子質量作出卓越貢獻的是 B (填字母)。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1)若B表示原子,則x=9﹣2=7。
    故填:7。
    (2)A、C表示的微?;瘜W性質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層電子數相等。
    故填:最外層電子數相等。
    (3)張青蓮對于測定相對原子質量作出了卓越貢獻。
    故填:B。
    28.(2018?巴彥淖爾)圖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請根據下表回答有關問題:

    (1)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一組元素是 C 。
    A.Na、Cl B.C、Be C.F、Cl D.Cl、Ar
    (2)由第7號元素和第12號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Mg3N2 。
    (3)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當x﹣y=8時,該粒子的符號為 S2﹣ 。
    (4)鈉、氯、氧三種元素可形成原子個數比為1:1:4的化合物,則此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7 。
    (5)具有相同原子數和電子數的分子或離子叫等電子體。下列各組粒子中屬于等電子體的是 B 。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NH4+和H2O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
    (1)根據題意,同一族(縱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F和Cl屬于同一族(縱行),化學性質相似。
    (2)第7號元素與第12號元素分別是氮元素和鎂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氮化鎂,化學式為:Mg3N2;
    (3)當x﹣y=8時,說明帶有的是2個單位的負電荷,該粒子的核內質子數為16,故是硫離子,屬于非金屬元素,故填:S2﹣;
    (4)鈉、氯、氧三種元素可形成原子個數比為1:1:4的化合物,則此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ClO4,則此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7價;
    (5)
    A、一氧化氮和氧氣的電子數分別是15和16,不屬于等電子體。
    B、一氧化碳和氮氣的原子個數和電子個數都相等,屬于等電子體。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電子數分別是32和22,不屬于等電子體。
    D、NH4+和H2O的原子個數不相等,不屬于等電子體。
    故答案為:
    (1)C;
    (2)Mg3N2;
    (3)S2﹣;
    (4)+7;
    (5)B
    29.(2018?赤峰)閱讀科普短文
    稀土材料
    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的鈧(Se)、釔(Y)以及銅系元素。這些元素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外形像泥土,而且又稀少,因而人們喜歡稱它們?yōu)椤毕⊥猎亍?。稀土元素的化學性質較為活潑,若與其他元素結合,便可組成種類繁多、功能多樣、用途廣泛的新型材料,且性能會有較大提高,被稱作當代的“工業(yè)味精”稀土元素的鑭(La)、鈰(Ce)、鐠(Pr)、釹(N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
    稀土元素的化合物還是生產特種玻璃和陶瓷的重要原料。如將三氧化二鈰(Ce2O3)加入玻璃中,可制成低散射、高折射的光學玻璃,用于生產精密的光學器材。
    根據短文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從材料中可得出,稀土元素的化學性質 比較活潑 。
    (2)鈰元素的質子數是 58 。
    (3)三氧化二鈰(Ce2O3)中Ce元素的化合價是 +3 價。
    (4)三氧化二鈰(Ce2O3)的用途是 加入玻璃中制成低散射、高折射的光學玻璃,用于生產精密的光學器材 。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1)從材料中可得出,稀土元素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故填:比較活潑。
    (2)鈰元素的質子數是58。
    故填:58。
    (3)三氧化二鈰中,氧元素化合價是﹣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Ce元素的化合價是+3價。
    故填:+3。
    (4)三氧化二鈰(Ce2O3)的用途是加入玻璃中制成低散射、高折射的光學玻璃,用于生產精密的光學器材。
    故填:加入玻璃中制成低散射、高折射的光學玻璃,用于生產精密的光學器材。
    三.解答題(共3小題)
    30.(2020?赤峰)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將C圖中相關粒子的圖形補充完整。
    (2)A到C的過程中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 H2、O2 (填符號)。
    (3)該變化過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O、H?。ㄌ罘枺?。
    (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2一定條件ˉ2H2O 。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1)根據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原子的種類和個數都不變,則可知C圖還有一個水分子,如下圖;
    (2)由微粒的變化可知,A到C的過程中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氫分子和氧分子,符號分別為:H2、O2。
    (3)由微粒的變化可知,該變化過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和氫原子,符號分別為:O、H。
    (4)由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可知,該反應是氫氣和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了水,化學方程式為:2H2+O2一定條件ˉ2H2O。
    故答案為:(1)見上圖。
    (2)H2、O2。
    (3)O、H。
    (4)2H2+O2一定條件ˉ2H2O。
    31.(2020?鄂爾多斯)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二、三周期的元素信息。結合表回答有關問題:

    (1)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39.95 。
    (2)由第12號元素與第17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 鹽?。ㄌ睢把趸铩被颉八帷被颉皦A”或“鹽”)。
    (3)下列各組中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是?、凇。ㄌ钚蛱枺?。
    ①Na Cl
    ②O S
    ③F Ne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1)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9.95。
    故填:39.95。
    (2)由第12號元素(鎂元素)與第17號元素(氯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鎂,氯化鎂是鹽。
    故填:鹽。
    (3)下列各組中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是O、S,是因為它們最外層電子數相等。
    故填:②。
    32.(2019?鄂爾多斯)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該粒子符號是 Mg2+ 。
    (2)核磁共振(NMR)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醫(yī)學領域,已知只有質子數為奇數的原子才有NMR現象,表中①~⑤五種元素的原子,能產生NMR現象的是 H、N、P?。ㄌ钤胤枺?br /> (3)由表中①②④三種元素組成的某有機物,多存在于水稻、小麥、馬鈴薯等中,它為我們提供的營養(yǎng)素主要是 糖類 。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1)結構示意圖可知質子數為12,電子數為10,為鎂離子,粒子符號是Mg2+;
    (2)核磁共振(NMR)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醫(yī)學領域。已知只有質子數為奇數的原子才有NMR現象。表中①~⑤元素的原子能產生NMR現象的有1號元素氫、7號元素氮、15號元素磷;故填:H、N、P;
    (3)①②④三種元素分別是氫、碳、氧,可以組成糖類和油脂等,水稻、小麥、馬鈴薯富含糖類;
    故答案為:(1)Mg2+;(2)H、N、P;(3)糖類。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