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密高考】
【題型一】動量與動力學觀點的綜合應(yīng)用
【題型二】 動量與能量觀點的綜合應(yīng)用
【題型三】力學三大觀點的綜合應(yīng)用
:高考對動量守恒定律及其應(yīng)用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碰撞”類問題,主要考查方式有兩種:(1)以碰撞為模型考查動量守恒定律的應(yīng)用;(2)以生活中的實例為背景,考查規(guī)律的靈活運運用。
:掌握動力學觀點:用牛頓運動定律結(jié)合運動學知識解題,可處理勻變速運動問題;能量觀點:用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功能關(guān)系和能量守恒定律解題,可處理非勻變速運動問題。動量觀點:用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觀點解題,可處理非勻變速運動問題。
【題型一】動量與動力學觀點的綜合應(yīng)用
【例1】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相等的物塊A、B用粘性炸藥粘在一起,使它們獲得的速度后沿足夠長的粗糙水平地面向前滑動,物塊A、B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運動時間后炸藥瞬間爆炸,A、B分離,爆炸前后物塊A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圖乙中、均為已知量,若粘性炸藥質(zhì)量不計,爆炸前后A、B質(zhì)量不變。則A、B均停止運動時它們之間的距離為( )
A.B.C.D.
【變式1】(多選)如圖甲所示,物塊a、b中間用一根輕質(zhì)彈簧相連,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開始時兩物塊均靜止,彈簧處于原長。時對物塊a施加水平向右、大小的恒力,時撤去F,此過程中兩物塊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a的質(zhì)量為2kg
B.物塊b的質(zhì)量為2kg
C.時,彈簧的彈力大小為0.4N
D.撤去F后,a、b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機械能不守恒
【變式2】如圖所示,斜坡上兩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相同滑塊甲、乙,分別從不同高度同時開始下滑。斜坡與水平面在處平滑相接,斜面上,滑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乙在水平面上追上甲時發(fā)生彈性碰撞,忽略空氣阻力,斜面傾斜角度為,重力加速度大小為。試求:
(1)甲在斜面上的加速度;
(2)若在碰撞前瞬間乙的速度為,求碰撞后直至停下地面對甲的沖量大小;
(3)若乙的初始高度為,求甲停下時離點的最遠距離。
【題型二】動量與能量觀點的綜合應(yīng)用
【例1】如圖所示,在光滑絕緣水平面上同時由靜止釋放兩個帶正電的小球A和B,已知A、B兩球的質(zhì)量分別為m1、m2。則某時刻A、B兩球( )
A.速度大小之比為m1∶m2B.加速度大小之比為m1∶m2
C.動量大小之比為m2∶m1D.動能大小之比為m2∶m1
【例2】如圖所示,輕質(zhì)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小物塊A、B相連,并放在傾角為θ的固定斜面上,A靠在固定的擋板P上,彈簧與斜面平行,A、B均靜止。將物塊C在物塊B上方與B相距x處由靜止釋放,C和B碰撞的時間極短,碰撞后粘在一起不再分開,已知A、B、C的質(zhì)量均為m,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且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不計一切摩擦,則為保證A不離開擋板,x的最大值為( )
A.B.C.D.
【變式1】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的小球乙(可視為質(zhì)點)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的最左端點,水平面的最右端為點,半圓形軌道豎直放置,是圓心,是水平直徑,是圓弧的最低點,點為圓弧上的一點?,F(xiàn)讓質(zhì)量為的小球甲(可視為質(zhì)點)以斜向上的速度從點拋出,甲運動到點時以水平向右的速度與乙發(fā)生彈性碰撞,然后乙從運動到點時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已知甲從到的豎直位移、水平位移分別大小是、,重力加速度為,、。
(1)求小球甲在點與小球乙剛要發(fā)生碰撞時小球甲的速度大小以及小球甲從到的平均速度的大??;
(2)求小球乙通過點的速度大小以及小球乙從到的運動時間;
(3)求半圓形軌道的半徑。
【變式2】在光滑平直軌道邊依次站著2025個人,間距均為d,每人手里拿著質(zhì)量均為m、編號為1、2、3、…、2025的沙包。一個質(zhì)量也為m的貨斗,在恒定外力F的推動下,從距離第1人的左側(cè)d處由靜止開始沿直線向右運動,貨斗經(jīng)過人身邊時,該人立即將沙包無初速放入貨斗,直到沙包全部放入為止。設(shè)沙包放入貨斗時間極短,貨斗及沙包均可視為質(zhì)點。求
(1)1號沙包放入貨斗后瞬間的共同速率;
(2)2025號沙包放入貨斗后瞬間的共同速率;
(3)全過程中的能量損失。
【變式3】某玩家設(shè)計了如圖1所示的一個裝置,完全相同的餅狀物塊、分別焊接在兩根輕桿的一端,兩根輕桿另一端與餅狀物塊用鉸鏈相連(輕桿能夠圍繞鉸鏈轉(zhuǎn)軸在水平面內(nèi)無阻礙地轉(zhuǎn)動),輕桿長度遠大于物塊、和的直徑,把整個裝置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之間置入少量炸藥,引爆炸藥后,整個裝置獲得的機械能為。已知、的質(zhì)量均為,的質(zhì)量為,輕桿長度為,引爆炸藥后,物塊僅沿著對稱中心線(圖1中的虛線)運動。
(1)若將物塊固定,求引爆炸藥后瞬間,輕桿受到的拉力大??;
(2)若物塊不固定,求物塊運動的最大位移;
(3)如圖2所示,在(2)的基礎(chǔ)上,當、、第一次運動到一條直線時,求物塊、和的速度大小。
【題型三】力學三大觀點的綜合應(yīng)用
【例1】(多選)如圖1所示,質(zhì)量均為的物塊甲和木板乙疊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甲到乙左端的距離為,初始時甲,乙均靜止,質(zhì)量為的物塊丙以速度向右運動,與乙發(fā)生彈性碰撞。碰后乙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如圖2中實線所示,其中0.2s時刻前后的圖像分別是拋物線的一部分(圖中實線)和直線,二者相切于點,拋物線的頂點為。甲始終未脫離乙,重力加速度大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碰后瞬間乙的速度大小為B.甲、乙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C.甲、乙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D.甲到乙左端的距離至少為
【例2】如圖所示,在傾角為的斜面上放置一內(nèi)壁光滑的凹槽A,凹槽A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槽內(nèi)緊靠右擋板處有一小物塊B,它與凹槽左擋板的距離為。A、B的質(zhì)量均為m,斜面足夠長?,F(xiàn)同時由靜止釋放A、B,此后B與A擋板每次發(fā)生碰撞均交換速度,碰撞時間都極短。已知重力加速度為。求:
(1)物塊B從開始釋放到與凹槽A發(fā)生第一次碰撞所經(jīng)過的時間;
(2)B與A發(fā)生第一次碰撞后,A下滑時的加速度大小和發(fā)生第二次碰撞前瞬間物塊B的速度大??;
(3)凹槽A沿斜面下滑的總位移大小。
【變式1】如圖所示,質(zhì)量長度的木板A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左端靜置一個質(zhì)量的物塊B,物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在木板的右側(cè)有一半徑的豎直光滑半圓細管道,末端切線水平且固定在底座C的最左端,底座C和細管道的總質(zhì)量,底座的高度與木板等高,與地面間的摩擦可忽略?,F(xiàn)用向右的水平力作用于物塊上,當物塊到達木板最右端時撤掉力,撤掉力的瞬間木板恰好與底座發(fā)生彈性碰撞,物塊滑到底座上并進入細管道,物塊從細管道最低點運動到管道頂端最高點的時間為,物塊運動到細管道最高點時離地面的高度為。物塊視為質(zhì)點,重力加速度取。求:
(1)力作用的時間;
(2)物塊到達細管道最高點時,管道對物塊的彈力;(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最終物塊落地點到木板右邊的距離S。(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變式2】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固定質(zhì)量為2m、傾角為θ的斜面 OAB,在斜面右側(cè)有 n個質(zhì)量均為 的物塊,質(zhì)量為m 的滑塊從光滑斜面頂端A 由靜止釋放。
(1)求滑塊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br>(2)若斜面底端有一小圓弧,斜面和地面平滑連接。
①所有的碰撞均為完全非彈性碰撞,求第n個物塊的最終速度大小
②所有的碰撞均為彈性碰撞,求第n個物塊的最終速度大小
(3)水平面上靠近 B處有一固定豎直擋板,斜面不固定,滑塊運動至斜面底端與水平面碰撞后,僅保留水平方向動量。物塊與擋板碰撞后以原速率返回,此時改變滑塊與水平面、斜面與水平面間的粗糙程度,斜面與水平面動摩擦因數(shù) 。要使滑塊能追上斜面,求滑塊與水平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的最大值。
【變式3】如圖甲所示,固定光滑斜面的傾角,右端帶有固定擋板的“┚”形木板靜置于水平面上,斜面底端B與木板左端緊靠且跟其上表面平齊。將質(zhì)量的小物塊從斜面頂端A由靜止釋放,物塊滑上木板時不計能量損失,到達木板右端時與擋板發(fā)生彈性碰撞。以物塊剛滑上木板的時刻為計時起點,物塊跟擋板碰撞前物塊和木板的圖像,如圖乙所示,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素,取重力加速度。
(1)求斜面的長度;
(2)求從物塊開始運動至其和擋板碰撞前的瞬間,物塊與木板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
(3)物塊最終能否從木板上滑落?若能,請求出物塊滑落時的速度;若不能,請求出物塊最終到木板左端的距離d。
應(yīng)用力學三大觀點解決多過程問題的思路
(1)對于這類問題,首先作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根據(jù)受力和運動特點將多過程問題劃分為幾個基本的力學模型,最好畫出草圖。
(2)然后根據(jù)每個過程的特點,結(jié)合力學三大觀點的選用原則選擇合適的力學規(guī)律(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牛頓運動定律、運動學關(guān)系式、動量守恒定律、動量定理)列方程,并注意過程銜接處的物理量關(guān)系(如速度大小不變)。
(3)聯(lián)立方程求解(有些情況需要先計算出一個過程末的物理量,然后再據(jù)此重復(1)(2)步驟分析下一個過程列方程求解,層層遞進)。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5年高考物理(新高考專用)搶分秘籍06動力學和能量觀點的綜合應(yīng)用(傳送帶模型和滑塊木板模型)(學生版+解析)練習,文件包含備戰(zhàn)2025年高考物理新高考專用搶分秘籍06動力學和能量觀點的綜合應(yīng)用傳送帶模型和滑塊木板模型三大題型教師版docx、備戰(zhàn)2025年高考物理新高考專用搶分秘籍06動力學和能量觀點的綜合應(yīng)用傳送帶模型和滑塊木板模型三大題型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5年高考物理(山東專用)搶分秘籍13電磁感應(yīng)中的動力學、能量和動量問題(三大題型)(學生版+解析)練習,文件包含備戰(zhàn)2025年高考物理山東專用搶分秘籍13電磁感應(yīng)中的動力學能量和動量問題三大題型教師版docx、備戰(zhàn)2025年高考物理山東專用搶分秘籍13電磁感應(yīng)中的動力學能量和動量問題三大題型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5年高考物理(山東專用)搶分秘籍08動力學、能量和動量觀點在力學中的綜合應(yīng)用(學生版+解析)練習,文件包含備戰(zhàn)2025年高考物理山東專用搶分秘籍08動力學能量和動量觀點在力學中的綜合應(yīng)用教師版docx、備戰(zhàn)2025年高考物理山東專用搶分秘籍08動力學能量和動量觀點在力學中的綜合應(yīng)用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