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嫦娥六號從月球帶回月壤,月壤的質(zhì)量( )
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判斷
2.(2分)語音識別機器人通過聲音驗證用戶身份,這是根據(jù)聲音的( )
A.響度B.音調(diào)C.音色D.頻率
3.(2分)清澈見底的池水看起來比實際淺,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原因是光的( )
A.反射B.直線傳播C.折射D.色散
4.(2分)霧凇的形成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
A.升華B.凝固C.熔化D.凝華
5.(2分)用凸透鏡看遠處的物體,看到的像是( )
A.放大的實像B.等大的實像
C.縮小的實像D.放大的虛像
6.(2分)通常情況下,液態(tài)氧的沸點是﹣183℃,在﹣180℃的條件下,氧是哪種狀態(tài)( )
A.固態(tài)B.液態(tài)C.氣態(tài)D.無法判斷
7.(2分)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手撕鋼”薄如蟬翼,其厚度大約是物理課本一張紙厚度的五分之一,則一張“手撕鋼”的厚度最接近于( )
A.0.002mmB.0.02mmC.0.2mmD.2mm
8.(2分)我國自主研發(fā)生產(chǎn)的一種碳纖維產(chǎn)品,各項性能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密度是鋼的四分之一,強度是鋼的十倍,它適合于制作( )
A.航空器部件B.食品包裝盒
C.打夯的重錘D.汽車的底盤
9.(2分)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反射光線恰好和折射光線垂直,入射角可能為( )
A.0°B.30°C.45°D.60°
10.(2分)拿一副遠視眼鏡放在凸透鏡前,如圖所示,光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移走遠視眼鏡,燭焰的像變得模糊,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將蠟燭靠近凸透鏡
B.將光屏靠近凸透鏡
C.將光屏遠離凸透鏡
D.將光屏和蠟燭同時靠近凸透鏡
11.(2分)醫(yī)院里有一只氧氣瓶,它的容積是10dm3,里面裝有密度為2.5kg/m3的氧氣,某次搶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氣,則瓶內(nèi)剩余氧氣的密度為( )
A.1 kg/m3B.2 kg/m3C.2.2 kg/m3D.2.5 kg/m3
12.(2分)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層厚度均勻的積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個下凹的腳印,如圖所示。腳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擠壓可近似看成冰層,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測量下列哪組物理量,就可以估測出積雪的密度?( )
A.積雪的厚度和腳印的深度
B.積雪的厚度和腳印的面積
C.冰層的厚度和腳印的面積
D.腳印的深度和腳印的面積
13.(2分)一個運動物體在15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4m/s,若前5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m/s,則它在后10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
A.4.2m/sB.4.5m/sC.5.0m/sD.6.0m/s
14.(2分)甲同學騎自行車去看望乙同學,得知消息后,乙同學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車返回,整個過程他們的位置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據(jù)圖可知( )
A.兩名同學在t=15min時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來的2倍
D.整個過程中,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3倍
15.(2分)某次探測到云層的平均厚度為300m,每立方米云層內(nèi)降水粒子的數(shù)量為5×109個,降水粒子的體積約為4×10﹣15m3。若該云層中降水粒子全部豎直降落到地面上,該云層對應區(qū)域的平均降水量(降落在地面上的水層深度)約為( )
A.6mmB.6cmC.6dmD.6m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空1分,共30分)
16.(6分)烏魯木齊地鐵是我國西北地區(qū)第二個開通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日均客運量為10萬人次,平均運營速度為80km/h。
(1)車站的LED顯示屏上顯示地鐵相關信息,此時大屏 (填“屬于”或“不屬于”)光源。顯示屏利用紅光、 光和藍光三原色二極管發(fā)光實現(xiàn)色彩的變化。地鐵全程約20公里,大約可以在 min內(nèi)完成全程。
(2)地鐵通過改進發(fā)動機的結構,以實現(xiàn)從 (填“聲源”或“人耳”)處減弱噪聲。廣播系統(tǒng)將播音員的聲音傳播到整個站臺內(nèi),改變了聲音的 (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站臺上的乘客聽到聲音,知道地鐵即將進站,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填“信息”或“能量”)。
17.(6分)廚房不僅是加工食材的場所,也是日常生活中充滿物態(tài)變化的“實驗室”。
(1)從冰箱冷藏室中拿出的西紅柿表面變濕,是發(fā)生了 現(xiàn)象,過一會兒,表面又變干是發(fā)生了 現(xiàn)象,新鮮肉放入冰箱冷凍室變硬,是發(fā)生了 現(xiàn)象。
(2)最早的月餅出自籠屜,“蒸”月餅時,籠屜上方冒出大量的“白氣”,“白氣”是 (填物態(tài)變化過程)而形成的 (填“水蒸氣”、“小水滴”或“小冰晶”)。煮餃子時,水沸騰后仍然大火加熱 (填“會”或“不會”)使餃子更快煮熟。
18.(6分)2024年9月14日,形似“大白鯨”的極目一號Ⅰ型浮空艇在西藏雙湖完成了22天來的第8次科學觀測。
(1)浮空艇的白色表面能夠 (填“吸收”或“反射”)太陽光,避免太陽光中的 (填“紅”或“紫”)外線照射導致艇內(nèi)氣體溫度劇烈變化。浮空艇的錨泊主系纜長度達幾千米,是由多束高強度且密度較 (填“大”或“小”)的聚乙烯纖維制成,以減小對浮空艇升空的影響。
(2)高空處溫度很低,浮空艇內(nèi)的溫度計,應采用凝固點較 (填“高”或“低”)的液體作為測溫物質(zhì),溫度計的刻度均勻,這說明測溫物質(zhì)在測溫范圍內(nèi)溫度改變相同時,測溫物質(zhì) 的改變量相同。絕對濕度計測量的絕對濕度是用一定體積內(nèi)空氣中水蒸氣的質(zhì)量來衡量的,則絕對濕度的單位是 。
19.(6分)2024年12月17日,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
(1)由于太空接近于真空,所以在太空中水的沸點很 (填“高”或“低”),若在空間站的夜間(太陽光照不到空間站的時間),將水排入太空,水會瞬間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然后又立即凝華成冰晶,整個過程中,排入太空中的水 (填“放出”或“吸收”)的熱量較多。
(2)以空間站為參照物,考場中的小明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航天員在空間站出艙作業(yè)時,是通過 (填“電磁波”或“超聲波”)與地面聯(lián)系的,蔡旭哲出艙活動的9小時內(nèi)看到了6次日出,空間站繞地球轉(zhuǎn)一圈的時間約為 h。
20.(6分)在出版行業(yè),由于紙張的厚薄是均勻的,通常用“克重”(單位面積的質(zhì)量),又叫做“面密度”來表示紙張的厚薄。同樣對粗細均勻的線形材料,我們也常常只考慮其單位長度的質(zhì)量,又叫做物質(zhì)的“線密度”。
(1)某紙張密度為0.8×103kg/m3,500張總厚度為5cm,每張紙的厚度為 cm,其“面密度”為 g/m2。該紙張做成的厚度相同、面積不同的A3紙的“面密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4紙的“面密度”。
(2)生活中常使用截面積為6mm2和10mm2的相同材料的銅導線,它們的密度 (填“相同”或“不同”),“線密度”之比為 。已知銅的密度為8.9×103kg/m3,有一捆質(zhì)量為8.9kg、橫截面積為10mm2的銅絲,該銅絲的長度為 m。
三、作圖題(每圖2分,共6分)
21.(2分)如圖所示,一束光從空氣射向水面,請畫出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22.(2分)如圖所示,一物體AB放住平面鏡前,請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23.(2分)如圖所示,請將光路補充完整。
四、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24分)
24.(8分)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利用器材進行實驗,記錄并繪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該凸透鏡的焦距是f= cm。
(2)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0cm處移到15cm處的過程中,像 ,像距 (均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3)當把物體放到距凸透鏡8cm處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
25.(8分)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a、b兩組同學在同一間教室里,分別用如圖甲所示的相同裝置進行實驗,當水溫達到90℃時,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別繪制了如圖丙所示的圖象。
(1)在實驗中,應選用適量的 (填“冷”或“溫”)水進行加熱。某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 ℃。
(2)小明同學觀察到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的兩種情況如丁圖a、b所示,則
圖是沸騰時的情景。
(3)分析圖丙中的圖象可知,若a組同學燒杯中水的質(zhì)量為100g,b組同學燒杯中水的質(zhì)量為250g,若t1為2min,則t2為 min。
26.(8分)元旦假期,小紅在天池撿到一塊小石頭,回到學校,進行了如下測量。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將游碼歸零后,指針靜止在分度盤的右側,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調(diào)。調(diào)節(jié)平衡后,測量石塊的質(zhì)量,天平再次平衡時,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m石= g。
(2)用量筒和適量的水,測量石塊的體積,如圖乙所示,石塊密度ρ= g/m3。將石塊放入量筒時有水濺出,則密度測量值偏 (填“大”或“小”)。
五、計算題(本題有2個小題,每題5分,共10分。解題時要有必要的公式和文字說明,只寫出結果不得分)
27.(5分)G2644型電力動車組的總長度為400m,該動車組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一名觀察者站在路基旁一個安全位置測量整列動車組通過他共用了8s。
(1)求這列動車組的速度為多少米每秒?合多少千米每時?
(2)如果動車組以這個速度穿越某全長為12600m的隧道,則完全通過隧道需要多長時間?
28.(5分)如圖甲所示,柱形容器內(nèi)的鹽水和冰剛好將容器裝滿,隨著溫度升高,冰從開始熔化(圖乙中A點)到完全熔化成水(圖乙中B點),若加入10g的水,液面剛好與容器口相平,且冰熔化成水與鹽水混合后總體積不變,已知ρ冰=0.9×103kg/m3,求:
(1)冰完全熔化成水時減少的體積。
(2)圖甲中冰熔化成水的體積。
(3)圖甲中冰和鹽水的總質(zhì)量。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有15個小題,每題2分,共30分)
1.【答案】C
【解析】解:嫦娥六號從月球帶回月壤,雖然位置發(fā)生了變化,但月壤的質(zhì)量不會改變。
故選:C。
2.【答案】C
【解析】解:語音識別機器人通過聲音驗證用戶身份,這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3.【答案】C
【解析】解:看到池底變“淺”,是光從水中斜射入空中,在界面處發(fā)生折射引起的。
故選:C。
4.【答案】D
【解析】解:霧凇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
故選:D。
5.【答案】C
【解析】解:用凸透鏡看遠處的物體,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故選:C。
6.【答案】C
【解析】解:在通常情況下,物質(zhì)處于哪種狀態(tài)是由溫度決定的;液態(tài)氧的沸點是﹣183℃,當氧在﹣180℃時,高于沸點,因此處于氣態(tài)。
故選:C。
7.【答案】B
【解析】解:由生活經(jīng)驗知,物理課本一張紙厚度約為0.1mm,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手撕鋼”薄如蟬翼,其厚度大約是物理課本一張紙厚度的五分之一,則一張“手撕鋼”的厚度最接近于0.02mm,故B正確。
故選:B。
8.【答案】A
【解析】解:A.碳纖維產(chǎn)品密度是鋼的四分之一,強度是鋼的十倍,故可以制作需要質(zhì)量輕,強度大的航空器部件,選項A符合題意;
B.產(chǎn)品包裝盒有的是由鋼鐵制成,有的是由泡沫塑料制成的,達到一般的食品要求即可,選項B不合題意;
C.打夯的重錘要求密度較大的材質(zhì),選項C不符合題意;
D.汽車的底盤為了增加穩(wěn)定性,也需要密度較大的材質(zhì)制作,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9.【答案】B
【解析】解:當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果反射光線恰好與折射光線垂直,那么入射角大于0°小于45°,所以只有B正確。
故選:B。
10.【答案】C
【解析】解:遠視眼鏡是凸透鏡,首要的問題是知道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拿一個遠視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而蠟燭燭焰的像實際上在光屏后;
拿走遠視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原因是燭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可以用增大光屏與凸透鏡的距離或增大蠟燭距離凸透鏡的距離使得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的像的目的。
故選:C。
11.【答案】B
【解析】解:由密度公式ρ,得m=ρV=10×10﹣3m3×2.5kg/m3=25×10﹣3kg=25g;
所以,剩余氧氣質(zhì)量m2=25g﹣5g=20g
所以,剩余氧氣的密度ρ22kg/m3。
故選:B。
12.【答案】A
【解析】解:設腳印的面積為S,積雪的厚度為h,腳印的深度為h1,冰的密度為ρ冰,
腳印下積雪的質(zhì)量為m雪=ρ雪V雪=ρ雪Sh,
被擠壓變?yōu)楸蟮馁|(zhì)量為m冰=ρ冰V冰=ρ冰S(h﹣h1),
根據(jù)m雪=m冰得:ρ雪Sh=ρ冰S(h﹣h1),
所以得:ρ雪ρ冰。
故選:A。
13.【答案】B
【解析】解:由可得,物體在15s內(nèi)的路程s=vt=4m/s×15s=60m,前5s內(nèi)的路程s1=v1t1= 3m/s×5s=15m,
所以后10s內(nèi)的路程s2=s﹣s1=60m﹣15m=45m,后10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v24.5m/s。
故選:B。
14.【答案】C
【解析】解:AB、由圖象可知,相遇前甲同學10min經(jīng)過的路程為3km,
相遇前甲的速度:v甲0.3km/min;
相遇前乙同學10min經(jīng)過的路程為1km,
相遇前乙的速度:v乙0.1km/min,
所以,v甲=3v乙,故B錯誤;
由圖象可知,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路程,在10min是兩同學相遇,故A錯誤;
C、由圖象可知,相遇后乙返回用的時間為15min﹣10min=5min,經(jīng)過的路程為1km,
相遇后乙的速度v乙′0.2km/min,所以v乙′=2v乙,故C正確;
D、由圖象可知,整個過程,甲經(jīng)過的總路程為4km,總時間為15min,
則甲的平均速度為v甲平;
乙經(jīng)過的總路程為2km,總時間為15min,
則乙的平均速度為v乙平。
所以,v甲平=2v乙平,故D錯誤。
故選:C。
15.【答案】A
【解析】解:該云層對應區(qū)域的平均降水量(降落在地面上的水層深度)h0.006m=6mm。
故選:A。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空1分,共30分)
16.【答案】(1)屬于;綠;15;(2)聲源;響度;信息。
【解析】解:(1)車站的LED顯示屏上顯示地鐵相關信息,此時大屏屬于光源。顯示屏利用紅光、綠光和藍光三原色二極管發(fā)光實現(xiàn)色彩的變化。地鐵全程約20公里,大約完成全程的時間為th60min=15min。
(2)地鐵通過改進發(fā)動機的結構,以實現(xiàn)從聲源處減弱噪聲。廣播系統(tǒng)將播音員的聲音傳播到整個站臺內(nèi),改變了聲音的響度,站臺上的乘客聽到聲音,知道地鐵即將進站,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故答案為:(1)屬于;綠;15;(2)聲源;響度;信息。
17.【答案】(1)液化;汽化;凝固;(2)液化;小水滴;不會。
【解析】解:(1)從冰箱冷藏室中拿出的西紅柿表面變濕,是發(fā)生了液化現(xiàn)象,過一會兒,表面又變干是發(fā)生了汽化現(xiàn)象,新鮮肉放入冰箱冷凍室變硬,是發(fā)生了凝固現(xiàn)象。
(2)最早的月餅出自籠屜,“蒸”月餅時,籠屜上方冒出大量的“白氣”,“白氣”是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煮餃子時,水沸騰后仍然大火加熱不會使餃子更快煮熟,因為液體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
故答案為:(1)液化;汽化;凝固;(2)液化;小水滴;不會。
18.【答案】(1)反射;紅;??;(2)低;體積;g/cm3。
【解析】解:(1)白色是為了反射太陽光,避免陽光照射時,太陽光中的紅外線對箱內(nèi)溫度的影響;浮空艇的錨泊主系纜是由多束輕質(zhì)高強的聚乙烯纖維制成,聚乙烯纖維材料具有強度高、密度小和絕緣性佳等優(yōu)點;
(2)根據(jù)液體溫度計的原理可知,測量最低氣溫的溫度計應采用凝固點較低的液體作為測溫物質(zhì);溫度計的刻度均勻,這說明測溫物質(zhì)在測溫范圍內(nèi)溫度改變相同時,測溫物質(zhì)體積的改變量相同;因為絕對濕度是用一定體積內(nèi)空氣中水蒸氣的質(zhì)量來衡量的,所以絕對濕度的單位與密度單位相同,為g/cm3。
故答案為:(1)反射;紅;??;(2)低;體積;g/cm3。
19.【答案】(1)低;汽化;放出;(2)運動;電磁波;1.5。
【解析】解:(1)由于太空接近于真空,所以在太空中水的沸點很低,若在空間站的夜間(太陽光照不到空間站的時間),將水排入太空,水會瞬間汽化(因為沸點低)然后又立即凝華成冰晶,整個過程中,排入太空中的水放出的熱量較多,因為太空中的水蒸氣由氣態(tài)最終變?yōu)楣虘B(tài),放熱。
(2)以空間站為參照物,考場中的小明相對于空間站有位置的變化,是運動的,航天員在空間站出艙作業(yè)時,是通過電磁波與地面聯(lián)系的,蔡旭哲出艙活動的9小時內(nèi)看到了6次日出,空間站繞地球轉(zhuǎn)一圈的時間約為t 1.5 h。
故答案為:(1)低;汽化;放出;(2)運動;電磁波;1.5。
20.【答案】(1)0.01;80;等于;(2)相同;3:5;100
【解析】解:(1)500張紙總厚度為5cm,由此可得每張紙的厚度:d0.01cm;
由面密度的定義可得,紙的面密度:ρ面=ρ紙d=0.8×103×103g/m3×0.01×10﹣2m=80g/m2;
由ρ面=ρ紙d可知,面密度只與材料密度和厚度有關,與面積無關,故該紙張做成的厚度相同、面積不同的A3紙的“面密度”等于A4紙的“面密度”;
(2)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與物質(zhì)的種類、狀態(tài)有關,與質(zhì)量和體積無關,截面積為6mm2和10mm2的相同材料的銅導線,它們的密度相同;
根據(jù)V=SL和線密度的定義可得,兩種銅導線的線密度之比為
ρ線1:ρ線2=ρ銅S1:ρ銅S2=6mm2:10mm2=3:5;
質(zhì)量為8.9kg銅絲的體積:V0.001m3,
銅絲的橫截面積:S=10mm2=1×10﹣5m2,
這捆銅絲的長度:L100m。
故答案為:(1)0.01;80;等于;(2)相同;3:5;100。
三、作圖題(每圖2分,共6分)
21.【答案】
【解析】解:由圖知,入射光線與水面的夾角為30°,則入射角等于90°﹣30°=60°;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為60°,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畫出反射光線。
光由空氣斜射進入水中時,折射光線向靠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據(jù)此完成光路,如下圖所示:
22.【答案】
【解析】解:先作出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的像,如下圖所示:
23.【答案】
【解析】解: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反向延長過焦點,過光心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如圖所示:
四、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24分)
24.【答案】(1)10;(2)變大;變大;(3)不能。
【解析】解:(1)如圖象,u=v=2f=20cm,所以f=10cm。
(2)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0cm處移到15cm處的過程中,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
(3)當把物體放到距凸透鏡8cm處時,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
故答案為:(1)10;(2)變大;變大;(3)不能。
25.【答案】(1)溫;96;(2)a;(3)5。
【解析】解:(1)冷水加熱到沸騰所用時間長,適量的溫水的目的是縮短實驗時間;
如圖乙所示,溫度計分度值為1℃,示數(shù)為96℃;
(2)水在沸騰過程中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并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到最后破裂,故丁圖中的a圖表示沸騰時情況;
(3)由圖丙可知,水升高的溫度相同,由Q吸=cmΔt可知,a、b組的水吸收的熱量之比為:
;a、b兩組水吸收的熱量關系為使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相同時間,加熱器放出的熱量相同,水吸收的熱量相同,則
。
故答案為:(1)溫;96;(2)a;(3)5。
26.【答案】(1)左;27;(2)2.7;大。
【解析】解:(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將游碼歸零后,指針靜止在分度盤的右側,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調(diào)節(jié)平衡后,測量石塊的質(zhì)量,天平再次平衡時,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
m石=20g+5g+2g=27g。
(2)用量筒和適量的水,測量石塊的體積,如圖乙所示,
石塊的體積為V=40cm3﹣30cm3=10cm3
石塊密度ρ2.7g/m3。
將石塊放入量筒時有水濺出,則石塊和水的總體積變小,導致測量出的石塊的體積變小,則密度測量值偏大。
故答案為:(1)左;27;(2)2.7;大。
五、計算題(本題有2個小題,每題5分,共10分。解題時要有必要的公式和文字說明,只寫出結果不得分)
27.【答案】(1)這列動車的速度為50m/s,合180km/h;
(2)完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為260s。
【解析】解:(1)這列火車的速度:
;
(2)動車完全通過隧道的路程:
s總=s車+s隧道=400m+12600m=13000m,
完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
。
答:(1)這列動車的速度為50m/s,合180km/h;
(2)完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為260s。
28.【答案】(1)冰完全熔化成水時減少的體積為10cm3;
(2)圖甲中冰熔化時冰的體積為90cm3;
(3)圖甲中冰和鹽水的總質(zhì)量為198g。
【解析】解:(1)冰完全熔化成水時減少的體積為:10cm3;
(2)冰熔化成水后質(zhì)量不變,m水=m冰,即ρ冰V冰=ρ水V水,
因為V冰﹣V水=ΔV,所以V冰=V水+ΔV,
0.9g/cm3×(V水+10cm3)=1g/cm3×V水,
V水=90cm3;
(3)由于冰熔化成水后質(zhì)量不變,所以鹽水的總質(zhì)量也是不變的,
ρ鹽水1V鹽水+ρ冰V冰=ρ鹽水2(V鹽水+V水),
由圖乙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
1.2g/cm3×V鹽水+0.9g/cm3×100cm3=1.1g/cm3×(V鹽水+90cm3),
解得:V鹽水=90cm3,
冰和鹽水的總質(zhì)量為:
m總=m鹽水+m冰=ρ鹽水1V鹽水+ρ冰V冰=1.2g/cm3×90cm3+0.9g/cm3×100cm3=198g。
答:(1)冰完全熔化成水時減少的體積為10cm3;
(2)圖甲中冰熔化時冰的體積為90cm3;
(3)圖甲中冰和鹽水的總質(zhì)量為198g。

相關試卷

新疆烏魯木齊市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考試卷:

這是一份新疆烏魯木齊市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考試卷,共4頁。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

這是一份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共4頁。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中試卷(無答案):

這是一份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中試卷(無答案),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3年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中考物理試卷【含答案】

2023年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中考物理試卷【含答案】

2020年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中考物理模擬試卷(4月份)

2020年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中考物理模擬試卷(4月份)

202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中考物理試題含解析(教師用)

202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中考物理試題含解析(教師用)

202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中考物理真題(含答案)

202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中考物理真題(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