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釋義】
1.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艷麗。文中比喻姿態(tài)優(yōu)美。
2.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
3.翻來覆去:來回翻身。也形容一次又一次。
4.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別高興。(側(cè)重意外之喜,不能與“高興”“喜悅”等詞連用)
5.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含被動意義)
6.人跡罕至:少有人來。
7.人聲鼎沸:形容人聲喧鬧,像水在鼎中沸騰一樣。(不能與“看”“望”等連用)
8.不求甚解:原指領(lǐng)會大意?,F(xiàn)在多指讀書學習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貶義)
9.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只能形容內(nèi)心的思想、感情)
10.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完。(多指自然景物或工藝品)
11.拈輕怕重:接受工作時挑揀輕松的,害怕繁重的。(含貶義)
12.精益求精:(學問、技術(shù)、作品、產(chǎn)品等)取得了好的成就,還求盡善盡美。(不能指不好的事物)
13.見異思遷:看到別的事情就改變原來的主意。指不安心工作,事業(yè)心不強。(含貶義)
14.刨根問底:比喻盤問追究事物的根由、底細。
15.不毛之地:不長莊稼的地方。泛指荒涼、貧瘠的土地。(僅用來形容自然環(huán)境)
16.參差不齊:形容很不整齊或水平不一。
17.大相徑庭:形容彼此相差很遠。(僅用于比較)
18.不可救藥:病重到已無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19.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多指社會上發(fā)生的壞事)
20.隨聲附和:別人說什么,自己跟著說什么,形容沒有主見。(含貶義)
21.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jù)的憂慮和擔心。
【微點判斷】
1.春天來了,小芳和哥哥小明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跟著爸爸媽媽去郊游。
( )
2.在學校組織的辯論賽上,面對對方咄咄逼人的態(tài)勢,我方可別先亂了陣腳。
( )
3.班主任很善于發(fā)揮每個同學的長處,大家各得其所,各盡所能地為班級作出自己的貢獻。( )
4.元宵節(jié)到了,越秀公園里人聲鼎沸,大家都急著看花燈呢!( )
5.她非常喜歡讀書,對于自己喜歡的語段,總是不求甚解,反復仔細地誦讀。
( )
6.志愿軍將士冰雪長津湖、苦戰(zhàn)上甘嶺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讓孩子們對參戰(zhàn)老兵的敬意油然而生。( )
7.談到想要學習的樂器,他又想學吉他,又想學架子鼓,總是見異思遷。
( )
8.這座坍塌的煤礦還掩埋著六七個工人,我們一定要刨根問底把他們解救出來。
( )
9.在所有學科課堂上,我們既要緊跟老師思路,又要獨立思考,不能隨聲附和。
( )
10.秋天澄凈的陽光映在他的臉上,那光暈襯得他頭發(fā)烏黑得幾乎發(fā)藍,顯得溫文儒雅,與他平常的嚴肅大相徑庭。( )
11.聽同學說,我在數(shù)學考試中竟然做錯了一道題,這真是駭人聽聞。( )
【自查自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成語釋義】
1.可歌可泣:形容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不能和“值得”連用)
2.鮮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3.當之無愧:當?shù)闷鹉撤N稱號或榮譽,無須感到慚愧。(用于敬辭)
4.馬革裹尸: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指將士戰(zhàn)死于戰(zhàn)場。
5.鞠躬盡瘁:形容做事小心謹慎,貢獻出全部精力。
6.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知道。(不能與“知道”連用)
7.鋒芒畢露:指銳氣和才干全都表現(xiàn)出來。多形容人氣盛逞強。
8.婦孺皆知:連婦女和兒童都知道,形容某件事情眾所周知,流傳得很廣。
9.目不窺園:形容埋頭讀書。
10.兀兀窮年:用心勞苦地一年到頭這樣做。
11.氣沖斗牛: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云霄。
12.深惡痛絕: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13.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輕視意)
14.深不可測:深得難以測量。比喻道理深奧或人的心機等難以捉摸。
15.大庭廣眾:指人很多的公開場合。
16.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17.如釋重負:形容解除了負擔或擺脫困擾而感到輕松。
18.悲天憫人:對社會的腐敗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
19.忍俊不禁:忍不住笑。(本身就指忍不住地笑了,注意避免“語意重復”情況)
20.禍不單行:表示不幸的事接連發(fā)生。
21.耀武揚威:炫耀武力,顯示威風。(常作貶義詞)
22.驚心動魄:原指文辭優(yōu)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使人驚駭緊張到極點。
23.屏息凝神:暫時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24.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質(zhì)和非本質(zhì)的關(guān)系弄顛倒了。
25.不期而至:事先沒有約定而意外到來,沒有預(yù)料地到來。
26.心有靈犀:指彼此心意相通。文中指“我”心里似有感應(yīng)。
【微點判斷】
1.那把拼彎的刺刀,背后有著這樣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
2.百年以來,中國青年不負祖國重托,他們獲得民眾的崇敬是當之無愧的。
( )
3.作家王蒙的長篇小說《青春萬歲》,因其散發(fā)著理想主義的光芒而家喻戶曉。( )
4.我們班長是一個最不引人注目的人,鋒芒畢露。( )
5.他畢業(yè)后來到貧窮落后的家鄉(xiāng)任教,一年到頭兀兀窮年,奉獻自己的芳華。
( )
6.立德中學舉行中考誓師大會,初三年級全體師生齊聚操場,少年的誓言聲聲震耳,氣沖斗牛。( )
7.娛樂行業(yè)個別明星言行無忌,而追星族卻對他們的這些言行不以為然,依舊癡迷和瘋狂。( )
8.看到自己令人滿意的成績,他一掃陰霾,如釋重負地噓了口氣。( )
9.“此愛跨山?!钡脑亟處熽惡轫?,為教育事業(yè)悲天憫人,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贊許。( )
10.王教授的報告深入淺出,幽默風趣,在座的聽眾忍俊不禁地笑出聲來。( )
11.運動會入場式上,運動員們昂首挺胸、耀武揚威地步入會場,博得全場的陣陣掌聲。( )
12.穿過風云變幻的歲月,我們與美好的文字不期而至,感悟其中的生活智慧,思索其中的人生哲理。( )
【自查自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成語釋義】
1.摧枯拉朽:文中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勢力被迅速摧毀。
2.銳不可當:形容來勢兇猛,不可阻擋。(含褒義)
3.屏息斂聲:形容小心翼翼或聚精會神的樣子。
4.如夢初醒:好像剛從夢中醒過來,形容剛剛從糊涂、錯誤的境地中覺醒過來。
5.震耳欲聾:耳朵都快震聾了,形容聲音很大。
6.白手起家:形容原來沒有基礎(chǔ)或條件很差而創(chuàng)立起一番事業(yè)。
7.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含褒義)
8.慘絕人寰:人世上還沒有過的悲慘,形容悲慘到了極點。
9.振聾發(fā)聵:發(fā)出很大的聲響,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10.滄海桑田:大海變成農(nóng)田,農(nóng)田變成大海,形容世事變化很大。
11.抑揚頓挫:(聲音)高低起伏和停頓轉(zhuǎn)折。
12.為富不仁:只顧發(fā)財致富,不講仁義。
13.粗制濫造:制作粗劣,不講究質(zhì)量。也指工作不負責,草率從事。(含貶義)
14.藏污納垢: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形容壞人聚積的場所。(含貶義)
15.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16.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shù)臉幼印?br>17.誠惶誠恐:形容小心謹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樣子。
18.入木三分: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也用來形容議論、見解深刻。
19.黯然失色:指事物相比之下失去了原有的色澤、光彩;也指心情沮喪,顯出無精打采的樣子。
20.和顏悅色:形容態(tài)度溫和親切。
21.妙手偶得:指文學素養(yǎng)深的人出于靈感,即可偶然間得到妙語佳句。
22.坦蕩如砥:寬廣平坦得像磨刀石。
23.潛滋暗長:暗暗地生長。
24.旁逸斜出:(樹枝)從樹干的旁邊斜伸出來。
25.張目結(jié)舌:睜大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人窘迫或驚呆的樣子。
26.巧妙絕倫:形容方法或技術(shù)靈巧高明,沒有誰能比得上。
27.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動形象。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28.因地制宜: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不能用于人)
29.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中的設(shè)計或籌劃。
30.別具匠心:另有一種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學、藝術(shù)方面創(chuàng)造性的構(gòu)思)。
31.俯仰生姿:高矮錯落有致,無論俯視還是仰視都會形成各種美好的姿態(tài)。
32.車水馬龍:車像水流,馬像游龍,形容車輛和人群很多,來往不絕。
33.摩肩接踵:肩挨肩,腳碰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34.絡(luò)繹不絕:(人、車等)往來不斷,前后相接。
【微點判斷】
1.濟南雖然是座古老的城市,但是充滿著青春的活力和摧枯拉朽的創(chuàng)造力。( )
2.這伙犯罪分子十分囂張,竟以銳不可當之勢沖向善良的觀眾。( )
3.他依靠父親贊助的大筆資金,白手起家,在當?shù)亻_辦了一家小有名氣的工廠。( )
4.這部著作,是作者花費大半生光陰,殫精竭慮寫成的。( )
5.昔日的塞罕壩黃沙漫漫,如今卻是綠野千里,生機盎然,真可謂滄海桑田。( )
6.這部小說故事情節(jié)曲折,抑揚頓挫,耐人尋味。( )
7.她長著高挑的身材,有一頭瀑布般的頭發(fā),無論走到哪里,都會鶴立雞群,引人注目。( )
8.聽到充滿理性的音樂,聽眾會不自覺地正襟危坐,感受音樂中傳遞出來的崇高。( )
9.烏木博物館里陳列的各種木雕作品,精美絕倫,展現(xiàn)了工匠們?nèi)肽救值牡窨碳妓嚒? )
10.家人之間最需要的是相互尊重,對家人說話要和顏悅色,要用關(guān)懷鼓勵代替抱怨。( )
11.中醫(yī)藥文化源遠流長,一批德高望重,妙手偶得的名老中醫(yī)是我們寶貴的學術(shù)財富。( )
12.春天已經(jīng)由遠及近向我們走來,希望也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潛滋暗長。( )
13.天氣預(yù)報顯示,下周六是個艷陽天。媽媽的春游可以如期出行,她高興得張目結(jié)舌。( )
14.影視文學與音樂巧妙融合,音樂輔助文學,文學依托音樂,完美相伴,巧妙絕倫。( )
15.萬綠湖中的島嶼各具神態(tài),各顯風姿,惟妙惟肖。( )
16.南充市政府因地制宜,依托地區(qū)資源優(yōu)勢,構(gòu)建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體系,已經(jīng)取得初步成效。( )
17.自然界中的各種景物往往自出心裁,變幻出令人嘆為觀止的奇景。( )
18.春陽映花蕊,春風搖動花枝,蜜蜂留戀花間。置身于此景中,怎能不讓人嘆服大自然的別具匠心。( )
19.與此同時,中原文化、中亞文化和西亞文化摩肩接踵,不斷傳播到敦煌,不同的文化在這里匯聚、碰撞、交融。( )
20.遙想當年,各國使臣、將士、商賈、僧侶絡(luò)繹不絕,絲綢之路上的敦煌成為中西方貿(mào)易的中心和中轉(zhuǎn)站。( )
【自查自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成語釋義】
1.大徹大悟:徹底覺悟或醒悟,多用于思想觀念的革新。
2.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含褒義)
3.戛然而止:聲音突然中止。
4.人情世故:為人處世的道理。
5.張燈結(jié)彩:張掛燈籠、系上彩帶,形容節(jié)日或喜慶時的繁華熱鬧景象。
6.銷聲匿跡:本義是不再公開講話,不再公開露面。文中指昆蟲無聲無息、無影無蹤。
7.周而復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環(huán)。
8.草長鶯飛:形容江南暮春時的美麗景色。
9.天衣無縫:比喻事物(多指詩文、話語等)嚴密,沒有一點兒破綻。(不能形容衣服)
10.目空一切:形容極端驕傲自大,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含貶義)
11.??菔癄€:喻指經(jīng)歷極長的時間,也指永久不變,多用于誓言。
12.挑撥離間:引起是非爭端,使別人不和。(含貶義)
13.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jié)為理性知識。
14.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不參與、不過問或不幫助。
15.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16.陽奉陰違:表面上遵從,暗地里違抗。指言行不一的兩面行為。
17.不以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不認真對待。
18.強詞奪理:沒理硬說成有理。(含貶義)
19.不修邊幅:不注意衣著、容貌的整潔。
20.分崩離析:形容國家、集團等分裂瓦解。
21.行將就木:指人壽命已經(jīng)不長,快要進棺材了。比喻人臨近死亡。
22.針鋒相對:針尖對針尖,比喻雙方的策略、論點等尖銳地對立。
23.相輔相成:兩件事物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24.自圓其說:指說話的人能使自己的論斷或謊話沒有破綻。
25.怒不可遏: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26.風云變幻:比喻時局變化迅速,動向難以預(yù)料。
27.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個又一個接連不斷地到來。
28.歷歷在目:遠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過去的事情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現(xiàn)在眼前。
29.川流不息:指(行人、車馬等)像水流一樣連續(xù)不斷。
30.紛至沓來:形容紛紛到來,連續(xù)不斷地到來。
31.名副其實: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
【微點判斷】
1.老藝術(shù)家出神入化的表演,令觀眾嘆為觀止。( )
2.這篇微型小說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戛然而止,產(chǎn)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
3.自媒體時代,很多網(wǎng)紅在社交媒體平臺快速走紅,又快速銷聲匿跡。( )
4.這幅畫原已破損,經(jīng)過鄭師傅修補,簡直是天衣無縫,一點痕跡都看不出來。
( )
5.一個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滯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
6.面對有損學校形象的行為,我們絕不能袖手旁觀。( )
7.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權(quán)威的意識,只要是正確的,就要敢于堅持,就要強詞奪理。( )
8.名人打扮得不修邊幅,真叫有藝術(shù)家的氣質(zhì)嗎?( )
9.作文動筆前一定要對文章的行文思路有清晰的思考,否則會使文章內(nèi)容分崩離析。( )
10.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
11.這段話好像能自圓其說,但是如果仔細推敲,就可以發(fā)現(xiàn)有不少漏洞。( )
12.回首百年,無論風云變幻、滄海桑田,中國青年愛黨、愛國、愛人民的赤誠追求始終未改。( )
13.在繁華的珠江新城,早晨趕著上班的人們接踵而至地在街上匆匆而過。( )
14.“五一”的威海氣候宜人、景色優(yōu)美,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
15.唐朝是詩歌的巔峰時期,著名詩人燦若群星,他們的每一首詩作都堪稱名副其實的詩歌瑰寶。( )
【自查自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成語釋義】
1.斷章取義:不顧全篇文章的內(nèi)容,而只根據(jù)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含貶義)
2.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門徑。常用來指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3.強聒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含貶義,不能與“說個不?!边B用)
4.蕩然無存:形容原來有的東西全部消失,完全不復存在了。
5.富麗堂皇:形容場面、建筑或陳設(shè)等宏偉華麗、氣勢盛大。也形容詩文辭藻華麗。
6.豐功偉績:對社會作出突出貢獻,創(chuàng)造過巨大業(yè)績。
7.彬彬有禮:表示個人修養(yǎng)和作風的道德用語,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8.一意孤行: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含貶義)
9.自吹自擂:比喻自我吹噓。
10.矯揉造作:形容過分做作,極不自然。
11.附庸風雅:為了裝點門面而結(jié)交文人,參加有關(guān)文化活動。(含貶義)
12.自慚形穢:因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形容自愧不如別人。(只能用于自己)
13.間不容發(fā):兩物中間容不下一根頭發(fā),形容事物之間距離極小。
14.形銷骨立:形容身體極其消瘦。
15.抽絲剝繭:絲得一根一根地抽,繭得一層一層地剝;形容分析事物極為細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層次。
16.鳩占鵲巢:比喻強占他人的居所。
17.李代桃僵: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幫助,后轉(zhuǎn)用來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18.相得益彰:指互相幫助,互相補充,更能顯出各自的長處。(含褒義)
19.可望而不可即:形容看似可以到達而實際上很難達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xiàn)的事物。
20.與日俱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
21.鄭重其事:形容對待事情非常嚴肅認真。
22.歇斯底里:形容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23.前仆后繼: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繼續(xù)跟上去。形容英勇奮斗,不怕犧牲。
24.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動搖。
25.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淺顯。
26.如雷貫耳:形容人的名聲很大。
【微點判斷】
1.我們中學生應(yīng)多讀一些文質(zhì)兼美、底蘊深厚的文章,要從中斷章取義,反復斟酌。( )
2.立法公開能夠有效地結(jié)合權(quán)威意見和民意基礎(chǔ),是提高立法質(zhì)量的不二法門。( )
3.開學第一堂語文課,九(4)班新來的老師強聒不舍,出眾的口才征服了全班同學,課堂上氣氛非常活躍。( )
4.經(jīng)常食用蔬菜水果能促進細胞恢復,同時可讓肌膚富麗堂皇,其效果不亞于上美容院呢。( )
5.袁隆平院士將一生奉獻給雜交水稻的科學事業(yè),他的豐功偉績感動了每個中國人。( )
6.在眾人的質(zhì)疑聲中,他依舊一意孤行,永不言棄,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在量子科技研究領(lǐng)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7.我們非常反對那種專注于艱深晦澀、矯揉造作的文風。( )
8.歌舞《神州門神》附庸風雅,將傳統(tǒng)美、力量感與新潮流演繹得淋漓盡致。( )
9.面對那句“人的心靈應(yīng)該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為博大”的名言,人們往往都會自慚形穢。( )
10.全民健身與專業(yè)賽事相得益彰,共同豐富著人們的生活,有力促進了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
11.在海洋深處,還有許多未被我們探索和利用的海洋資源,其巨大潛力是不言而喻的。( )
12.“唐詩崇情”,在如雷貫耳的唐詩背后,有大唐風范,有那個時代特有的風流與熱情。( )
【自查自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成語釋義】
1.戰(zhàn)戰(zhàn)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發(fā)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2.一氣呵成:形容完成整個工作的過程中不間斷,不松懈。也形容文章的氣勢首尾貫通。
3.妙手回春:稱贊醫(yī)生醫(yī)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4.如坐針氈:像坐在插著針的氈子上。形容心神不寧。
5.芒刺在背: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樣。形容極度惶恐而坐立不安。
6.天倫之樂:指家庭中親人團聚的快樂。(只形容親人之間)
7.望眼欲穿: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8.高談闊論:漫無邊際地大發(fā)言論。(含貶義)
9.尋章摘句:搜尋、摘取文章的華麗詞句。指讀書不深究通篇大義,只拘泥于詞句的推求。也指寫作時堆砌現(xiàn)成詞句,缺乏創(chuàng)造性。
10.味同嚼蠟:形容寫文章或說話枯燥無味。(含貶義)
11.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尋找差錯。(含貶義)
12.咬文嚼字: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多用來指死摳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實質(zhì);也諷刺那些講話時愛賣弄自己學識的人。也用來指對文字的使用反復推敲,十分講究。
13.開卷有益:只要打開書本讀書就會有益處。
14.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經(jīng)有通盤的考慮。
15.浮光掠影:好像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樣,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又指文章言論的膚淺,無真知實習。
16.銖兩悉稱:形容兩方面輕重相當或優(yōu)劣相等。
17.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18.栩栩如生:形容藝術(shù)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19.嘩眾取寵:用言論行動迎合眾人,以博得好感或擁護。(含貶義)
20.雕梁畫棟:指房屋的華麗的彩繪裝飾,常用來形容建筑物富麗堂皇。
【微點判斷】
1.家風是體現(xiàn)家族精神風貌、道德品質(zhì)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氣呵成的。( )
2.校園藝術(shù)節(jié)畫展上,大家紛紛在一幅梅花圖前駐足。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們帶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
3.同學們參加畢業(yè)聯(lián)歡晚會,共享天倫之樂。( )
4.2024年農(nóng)歷龍年春晚為海內(nèi)外華人奉上一臺高談闊論的春節(jié)文化盛宴。
( )
5.多數(shù)人對吃已經(jīng)提不起興致,面對豐盛的美味,常有味同嚼蠟的感覺。
( )
6.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jīng)院哲學,蓋此輩皆吹毛求疵之人。( )
7.我讀了這本書,才知道世界上竟有這樣的事,真是開卷有益。( )
8.這次復習得很充分,期末考試我已經(jīng)胸有成竹。( )
9.只是浮光掠影地閱讀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會讓我們變得淺薄而浮躁,如果多讀名著,就能讓我們腹有詩書氣自華。( )
10.假使語言文字能夠完全傳達情意,假使筆之于書的和存之于心的銖兩悉稱,絲毫不爽,這是不是文學上所應(yīng)希求的一件事?( )
11.舞臺方寸地,一轉(zhuǎn)萬重山,不用道具,京劇演員也可以做到惟妙惟肖。( )
12.登上山頂,那雄偉嶙峋的怪石,虬枝橫斜的奇松,栩栩如生的猴子,縹緲神秘的白霧,構(gòu)成了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 )
13.自媒體時代,一些人通過博眼球的標題嘩眾取寵,我們要抵制這種現(xiàn)象。( )
【自查自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這是一份2025年初中語文中考專題復習學案:中考必須掌握的100個成語,共6頁。
這是一份2025年初中語文中考專題復習學案:《論語》中的成語典故,共17頁。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文學批注——成語辨析(含答案)學案,共6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誤用褒貶,張冠李戴,望文生義,重復贅余,不合邏輯(自相矛盾),不合邏輯,輕重適當,輕重失當?shù)葍?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