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本題包含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園,不同地區(qū)存在著時間差異。為方便旅客,很多酒店大廳墻壁上掛著世界部分城市的電子時鐘。下圖示意某酒店的電子時鐘。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造成時間差異的原因是( )
A.地球形狀B.地球大小C.地球自轉D.地球公轉
2.圖中顯示北京時間比莫斯科時間( )
A.早5小時B.早6小時C.晚5小時D.晚6小時
【答案】1.C 2.A【解析】【點評】(1)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自轉一周的時間為一天(24小時),方向自西向東,產生的地理現(xiàn)象有:晝夜交替現(xiàn)象、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現(xiàn)象、時差。
(2)相鄰兩個時區(qū)的區(qū)時相差一小時,往東每跨一個時區(qū)加一小時,往西每跨一個時區(qū)減一小時。相差幾個時區(qū)就相差幾小時,東加西減。
1.由于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越往東看到日出的時間越早,因此地球上東邊的時刻比西邊的時刻早。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2.讀圖分析可知, 圖中顯示北京時間是上午8:00,莫斯科時間是凌晨3:00,因此北京時間比莫斯科時間早5小時。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在極地科學考察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下表為我國極地科學考察站的相關信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我國緯度最高的極地科學考察站是( )
A.秦嶺站B.長城站C.泰山站D.昆侖站
4.我國在北極地區(qū)建立的科學考察站是( )
A.中山站B.黃河站C.秦嶺站D.長城站
5.南極科學考察站建站時間一般選擇在2月前后是因為當地( )
A.晝夜等長B.晝短夜長C.暖季黑夜長D.暖季白晝長
【答案】3.D 4.B 5.D
【解析】【點評】(1)中國南極昆侖站,是中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位置確定為南緯80度25分01秒,東經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于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西南方向約7.3公里。這也是中國繼在南極建立長城站、中山站以來,建立的第三個南極考察站。
(2)中國北極黃河站,位于北緯78°55'、東經11°56'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勒松地區(qū) ,是中國建立的首個北極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擁有全球極地科考中規(guī)模最大的空間物理觀測點。
(3)以北半球為例,3、4、5三個月是春季;6、7、8三個月是夏季;9、10、11三個月是秋季;12、1、2三個月是冬季。南半球季節(jié)與北半球正好相反。由于地球不停地繞著太陽公轉,各地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不斷發(fā)生變化。以北半球為例,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極圈以內是極晝,南極圈以內是極夜,白晝由北向南逐漸變短;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極圈以內是極夜,南極圈以內是極晝,白晝由南向北逐漸變短;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而赤道則是全年晝夜平分。
3.根據表格中信息分析可知, 我國緯度最高的極地科學考察站是昆侖站,位于 80°25'S。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4.我國在北極地區(qū)建立的科學考察站是黃河站,其經緯度是(78°55'N,11°56'E)。故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5.根據題意可知, 南極科學考察站建站時間一般選擇在2月前后,因為當地此時是暖季,氣溫較高;而且白晝時間長,便于進行科學考察。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每年8~9月,很多牧場會舉辦剪羊毛比賽。下圖示意澳大利亞某地的綿羊—小麥混合經營農事安排。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6.圖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亞( )
A.先進的制造業(yè)B.古老的動植物
C.粗放的種植業(yè)D.發(fā)達的養(yǎng)羊業(yè)
7.剪羊毛比賽期間,正值小麥( )
A.犁地期B.播種期C.生長期D.收割期
【答案】6.D
7.C
【解析】【點評】(1)混合農業(yè)生產有多種方式,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農業(yè)是將飼養(yǎng)牲畜和谷物生產有機結合起來的谷物和牲畜混合農業(yè)。這種類型的混合農業(yè),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等地,種植小麥、玉米等谷物以及牧草和飼料作物,飼養(yǎng)的牲畜主要是牛、豬、羊等。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市場的供應國,還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產國和出口國。
(2)本題考查澳大利亞某地的綿羊—小麥混合經營農事安排,讀圖解答即可。
6.讀圖分析可知,這里發(fā)展了小麥牧羊混合農業(yè),體現(xiàn)出該地養(yǎng)羊業(yè)發(fā)達。圖文材料沒有反映出澳大利亞的動植物古老,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7.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剪羊毛比賽期間為每年8-9月,此時段為小麥生長期。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智能制造將新一代的信息技術貫穿制造全過程,實現(xiàn)了制造系統(tǒng)全智能化,提高了制造業(yè)的質量、效率與核心競爭力。下圖示意我國智能制造產業(yè)集聚區(qū)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8.首都北京處在我國智能制造產業(yè)集聚區(qū)的( )
A.環(huán)渤海集聚區(qū)B.長江三角洲集聚區(qū)
C.中西部集聚區(qū)D.珠江三角洲集聚區(qū)
9.珠江三角洲集聚區(qū)位于我國的( )
A.北方地區(qū)B.南方地區(qū)C.西北地區(qū)D.青藏地區(qū)
10.影響我國智能制造產業(yè)集聚區(qū)分布的關鍵因素是( )
A.交通運輸B.市場需求C.人口數量D.科學技術
【答案】8.A 9.B 10.D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首都北京所處的智能制造產業(yè)集聚區(qū),讀圖解答即可。
(2)北方地區(qū)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qū)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qū),東臨 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南方地區(qū)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qū)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qū),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占全國的2/3以上。西北地區(qū)深居內陸,位于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以北,包括內蒙古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和甘肅省的西北部。青藏地區(qū)位于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3)高新技術產業(yè)以高新技術為基礎,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fā)、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yè)集合。高新技術產業(yè)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yè),主要包括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三大領域。
8.讀圖可知,首都北京位于我國環(huán)渤海集聚區(qū)。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
9.讀圖,結合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劃分圖分析可知, 珠江三角洲集聚區(qū)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qū)。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10.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影響我國智能制造產業(yè)集聚區(qū)分布的關鍵因素是科學技術和人才。交通、市場、人口都不是關鍵因素。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中歐班列作為往來于中國與歐洲及沿線國家間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是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往來的主要橋梁和紐帶。下圖示意2014年以來中歐班列開行列數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圖文材料可反映出中歐班列( )
A.速度越來越快B.運費越來越貴
C.運量越來越多D.運距越來越長
12.中歐班列對沿線各國的主要影響是( )
A.方便人們出行B.加強經貿往來
C.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D.提高旅游收入
【答案】11.C
12.B
【解析】【點評】(1)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和全程運行時刻開行,往來于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lián)運班列。 中歐班列鋪劃了西中東3條通道中歐班列運行線:西部通道由中國中西部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中國華北地區(qū)經二連浩特出境,東部通道由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qū)經滿洲里(綏芬河)出境。2011年3月,首趟中歐班列從重慶發(fā)出開往德國杜伊斯堡,開啟了中歐班列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序章。中歐班列的開通加強了與歐洲國家的商業(yè)貿易聯(lián)系,成為國際物流陸路的運輸骨干。
(2)本題考查中歐班列對沿線各國的主要影響,理解解答即可。
11.根據圖中信息分析可知, 中歐班列運量越來越多。但不能看出速度、運費、運距。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2.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分析可知,中歐班列作為往來于中國與歐洲及沿線國家間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是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往來的主要橋梁和紐帶,可以加強沿線各國的經貿往來。 方便人們出行、 提高旅游收入不是主要影響; 中歐班列開通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無關。故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5分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qū)為中心,市民步行直線距離僅需15分鐘即可享受購物、社交、文化、休閑、醫(yī)療、健身、教育等多種便民服務。下圖示意幸福社區(qū)“15分鐘便民生活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育才中學位于荔灣社區(qū)的( )
A.東北方向B.西南方向C.東南方向D.西北方向
14.從幸福社區(qū)到紅星便利店的直線距離步行需要( )
A.5分鐘以內B.5~10分鐘C.10~15分鐘D.15分鐘以上
15.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主要目的是( )
A.緩解交通擁擠B.提升居民消費能力
C.推進節(jié)能減排D.提高居民生活品質
【答案】13.C 14.A 15.D
【解析】【點評】(1)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般定向法:面對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根據指向標判定方向,指向標的箭頭指向正北方。在經緯網地圖上,要根據經緯網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本題考查從幸福社區(qū)到紅星便利店的直線距離步行需要的時間,根據圖例理解解答即可。
(3)本題考查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主要目的,根據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13.讀圖分析可知,圖中有指向標,箭頭指向正北方。 因此育才中學位于荔灣社區(qū)的東南方向。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14.根據圖中圖例分析可知,幸福社區(qū)和紅星便利店同位于五分鐘便民生活圈內,因此從幸福社區(qū)到紅星便利店的直線距離步行需五分鐘以內。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
15.根據題意分析可知,“15分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qū)為中心,市民步行直線距離僅需15分鐘即可享受購物、社交、文化、休閑、醫(yī)療、健身、教育等多種便民服務。因此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質。但不能緩解交通擁堵、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也不能夠推進節(jié)能減排。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含3個小題,共35分)
16.【研究性學習】
課題名稱:歐洲和非洲的區(qū)域差異與聯(lián)系
課題資料:
資料一:區(qū)域差異世界上不同區(qū)域的發(fā)展水平存在顯著差異。歐洲是發(fā)達國家聚集的地區(qū),工業(yè)以制造業(yè)為主,信息化、數字化、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產業(yè)走在世界前列。近年來非洲很多國家依托資源優(yōu)勢,因地制宜探索適合本國的發(fā)展道路,使經濟穩(wěn)步增長,但仍然與世界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存在差距。
資料二:區(qū)域聯(lián)系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每個區(qū)域的經濟發(fā)展都與其他區(qū)域存在聯(lián)系,需同其他區(qū)域開展經濟交流與貿易合作,相互取長補短,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
資料三:閱讀示意圖世界局部地區(qū)示意圖(圖1)、2022年歐洲和非洲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示意圖(圖2)、歐洲和非洲主要進出口產品示意圖(圖3)。
課題思考:
(1)描述歐洲和非洲的緯度位置差異。
(2)從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兩方面比較歐洲與非洲的差異。
(3)分別歸納歐洲和非洲的進出口產品特點,判斷兩大洲在貿易往來中獲得利潤更多的大洲。
(4)為縮小區(qū)域間的經濟差距,請?zhí)岢龊侠砘ㄗh。
【答案】(1)歐洲:位于中高緯度;北極圈穿過其北部。非洲:主要位于低緯度;大多處于南北回歸線之間。(2)國內生產總值:歐洲高于非洲。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歐洲高于非洲。
(3)歐洲:出口工業(yè)制成品,進口初級產品。非洲:出口初級產品,進口工業(yè)制成品。
獲得利潤更多的大洲是歐洲。(4)加強南南合作;加強南北對話;發(fā)展民族經濟。
【解析】【分析】 (1)根據世界局部地區(qū)示意圖(圖1) 分析可知,歐洲位于中高緯度;北極圈穿過其北部,跨北溫帶和北寒帶。非洲主要位于低緯度;大多處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地處熱帶,同時兼跨北溫帶和南溫帶。
(2) 根據2022年歐洲和非洲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示意圖(圖2)分析可知,無論是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都是歐洲高于非洲。
(3) 根據歐洲和非洲主要進出口產品示意圖(圖3)分析可知, 歐洲以出口工業(yè)制成品為主, 價格高;進口初級產品,價格低,因此在貿易往來中獲得利潤更多。 非洲以進口工業(yè)制成品為主, 價格高;出口初級產品,價格低,因此在貿易往來中獲得利潤少。
(4)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為縮小區(qū)域間的經濟差距,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如加強南南合作;加強南北對話;發(fā)展民族經濟;經濟結構多元化、延長產業(yè)鏈、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等。
故答案為:(1) 歐洲:位于中高緯度;北極圈穿過其北部。非洲:主要位于低緯度;大多處于南北回歸線之間。 (2) 國內生產總值:歐洲高于非洲。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歐洲高于非洲。 (3) 歐洲:出口工業(yè)制成品,進口初級產品。非洲:出口初級產品,進口工業(yè)制成品。獲得利潤更多的大洲是歐洲。(4) 加強南南合作;加強南北對話;發(fā)展民族經濟。
【點評】(1)人們規(guī)定,高緯度是60°—90°之間的地區(qū);中緯度是30°—60°之間的地區(qū);低緯度是0°—30°之間的地區(qū)。23.5°N—23.5°S之間為熱帶,23.5°N—66..5°N之間為北溫帶,23.5°S—66..5°S之間為南溫帶,66.5°N—90°N之間為北寒帶,66.5°S—90°S之間為南寒帶。
(2)本題考查非洲和歐洲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差異,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3)發(fā)達國家是指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技術較為先進,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以出口工業(yè)制成品為主,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東半球;發(fā)展中國家是指經濟、社會方面發(fā)展程度較低的國家,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4)本題考查為縮小區(qū)域間的經濟差距所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7.【探究發(fā)現(xiàn)】
探究名稱:地理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和影響
探究資料:
資料一:地勢特點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分為三級階梯。第一級階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級階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級階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資料二:地形特點我國地形復雜多樣,縱橫分布的山脈構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在各種地形類型中,山地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通常把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統(tǒng)稱為山區(qū),山區(qū)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資料三:閱讀示意圖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及部分大型水電站分布示意圖(圖1)、我國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圖(圖2)。
探究思考:
(1)從我國地勢三級階梯中任選一個階梯,寫出其主要地形類型。
(2)簡要分析我國地勢對河流、降水的影響。
(3)指出我國部分大型水電站分布與地勢的關系。
(4)從農業(yè)、采礦業(yè)、交通運輸業(yè)和旅游業(yè)中,任選兩方面簡要說明我國地形特點對其發(fā)展的影響。
【答案】(1)第一級階梯高原為主。
(2)對河流的影響:很多河流自西向東流入海洋。對降水的影響: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帶來充沛降水。
(3)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勢階梯的交界處。
(4)農業(yè):我國地形復雜多樣,有利于農、林、牧、漁等多種經營。
采礦業(yè):山區(qū)面積大,礦產資源豐富,有利于采礦業(yè)的發(fā)展等。
【解析】【分析】(1)讀圖,結合中國地形圖分析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其中第一級階梯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級階梯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第三級階梯的地形以丘陵和平原為主。
(2)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帶來充沛降水;另外我國地勢西高東低,使得我國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
(3)根據上題分析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多數河流自西向東流入海洋;河流流經我國的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因此我國部分大型水電站分布在階梯交界處。
(4)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我國地形復雜多樣,有利于農、林、牧、漁等多種經營;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資源少,不利于種植業(yè)的發(fā)展等;地形復雜多樣,旅游資源豐富,有利于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山區(qū)面積大,礦產資源豐富,有利于采礦業(yè)的發(fā)展等。
故答案為:(1) 第一級階梯高原為主(第二級高原、盆地為主;第三級階梯丘陵和平原為主;(2) 對河流的影響:很多河流自西向東流入海洋。對降水的影響: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帶來充沛降水。(3) 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勢階梯的交界處。 (4) 農業(yè):我國地形復雜多樣,有利于農、林、牧、漁等多種經營。采礦業(yè):山區(qū)面積大,礦產資源豐富,有利于采礦業(yè)的發(fā)展等。
【點評】(1)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我國第一階梯的地形以高原為主,位于第一階梯上的地形區(qū)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第二階梯的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位于第二階梯上的地形區(qū)主要有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階梯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位于第三階梯上地形區(qū)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山東丘陵、遼東丘陵、東南丘陵。
(2)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帶來充沛降水;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使得我國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地勢西高東低,河流在從高一級階梯流向低一級階梯的時候,落差大、水流湍急,蘊藏了豐富的水能。
(3)影響水能豐富的因素是河流的落差大小和河流徑流量的大小,因為水能資源一般集中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越大,落差就越大,水能就越豐富,這樣水能才被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水能是一種能源,是清潔能源,是綠色能源,是指水體的動能、勢能和壓力能等能量資源;而且水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主要用于水力發(fā)電;并且水能的優(yōu)點是成本低、可連續(xù)再生、無污染。
(4)我國地形復雜多樣,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總面積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合稱為山區(qū),那么我國山區(qū)面積約占全國面積的2/3,因此山區(qū)面積廣大。
18.【地理研學】
研學主題:游三晉·畫家鄉(xiāng)——感受山西生態(tài)環(huán)境美如畫
研學背景:路遍錦繡山河,弘揚三晉文化。某學校開展了以“游三晉·畫家鄉(xiāng)——感受山西生態(tài)環(huán)境美如畫”為主題的研學活動。
研學資料:
資料一:走進表里山河山西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稱,外有大河、內有高山。西部,黃河自北而南奔騰而下;東部,八百里太行,自然風光雄奇壯麗。北宋時期杰出的科學家沈括在游歷太行山后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br>資料二:體會三晉文化山西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歷史文化遺產豐富;山西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之一,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革命文物和紀念地。
資料三:感受生態(tài)之美近年來,山西堅定向綠而行,加快打造美麗山西的步伐,生態(tài)環(huán)境持續(xù)改善,人民幸福感顯著增強。
資料四:閱讀示意圖山西省部分研學地點(包括旅游景點和紅色景點)示意圖。
研學思考:
(1)“山西”意為大山之西,古稱“河東”。寫出其中“山”、“河”的名稱。
(2)指出材料中“此乃昔日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所描述的地理現(xiàn)象。
(3)請你從圖中推薦一處研學地點,并說明推薦理由。
(4)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請列舉兩條保護家鄉(xiāng)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具體做法。
【答案】(1)山”:太行山;“河”:黃河。(2)此地曾經是海洋,現(xiàn)在是陸地。
(3)鸛雀樓。理由:位于山西省運城市;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千古名篇《登鶴雀樓》就出自這里。
(4)綠色出行;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讀圖,根據題意可知,“山西”意為大山之西,古稱“河東”,其中“山”是指太行山,“河”是指黃河。
(2)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材料中“此乃昔日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所描述的地理現(xiàn)象是:;地球表面形態(tài)是不斷運動變化的,此地曾經是海洋,現(xiàn)在是陸地。
(3)圖中推薦的研學地點是鸛雀樓和長城,其中鸛雀樓位于山西省運城市,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千古名篇《登鶴雀樓》就出自這里。長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萬里長城被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山西省北部的長城屬于萬里長城的一部分等。
(4)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為保護家鄉(xiāng)生態(tài)環(huán)境,應該采取以下措施: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提高環(huán)保意識;加大宣傳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不亂扔垃圾;垃圾分類投放等。
故答案為:(1)“山”:太行山,“河”:黃河;(2)此地曾經是海洋,現(xiàn)在是陸地;(3)鸛雀樓,位于山西省運城市,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千古名篇《登鶴雀樓》就出自這里等;(4)綠色出行,低碳生活。
【點評】(1) 太行山大峽谷地處晉豫兩省交界,位于山西省長治市東南部,南太行的東麓,占地面積225平方公里,林草覆蓋率74.9%。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qū),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
(2)海陸變遷是發(fā)生在地球上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海陸變遷的原因主要是地殼變動、海平面的升降、人類活動等。因為地球內部的物質總是在不停的運動著,因此就會促使地殼發(fā)生變動,有時會上升,有時會下降。挨近大陸邊緣的海水比較淺,如果地殼上升,海底就會露出,變成陸地。相反,如果海邊的陸地下沉,就會變成海洋。有時海底也會發(fā)生火山噴發(fā)或是地震,就會形成海底高原,而山脈、火山如果露出海面,也會成為陸地。
(3)鸛雀樓,又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周圍風景秀麗,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以王之渙《登鸛雀樓》最富盛名。1997年12月,該樓的復建工程開始,2002年9月26日,新鸛雀樓落成并開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鸛雀樓為仿唐形制,四檐三層。
(4)本題考查保護家鄉(xiāng)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具體做法,理解解答即可??茖W考察站
長城站
中山站
黃河站
昆侖站
泰山站
秦嶺站
經緯度位置
62°13'S,
58°58'W
69°22'S,
76°23'E
78°55'N,
11°56'E
80°25'S,
77°07'E
73°51'S,
76°58'E
74°56'S,
163°42'E
建成時間
1985年2月
1989年2月
2004年7月
2009年1月
2014年2月
2024年2月

相關試卷

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地理試卷(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地理試卷(含解析),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地理二模試卷(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地理二模試卷(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年山西省陽泉市中考地理試卷(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3年山西省陽泉市中考地理試卷(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3年山西省晉中市中考地理試卷(含解析)

2023年山西省晉中市中考地理試卷(含解析)

2023年山西省晉中市部分學校中考地理模擬試卷(含解析)

2023年山西省晉中市部分學校中考地理模擬試卷(含解析)

2023年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中考地理一模試卷(含解析)

2023年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中考地理一模試卷(含解析)

山西省晉中市2020年中考地理真題試卷(含解析)

山西省晉中市2020年中考地理真題試卷(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