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定滑輪與動滑輪的實質(zhì)(1)使用定滑輪時,相當于使用一個 杠桿。?(2)使用動滑輪時,如果兩邊繩子平行,動力臂是阻力臂的 。?三、滑輪組1.滑輪組是 滑輪和 滑輪的組合。?2.特點:使用滑輪組既 又改變力的 。?3.滑輪組省力判斷:使用滑輪組吊重物時,若動滑輪自重、繩重和摩擦不計,動滑輪被幾段繩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 ,即F= 。?
旗桿頂部的滑輪有什么作用?
你知道方向盤為什么做的這么大嗎?
檐攲碧瓦拂傾梧,玉井聲高轉轆轤。——宋·歐陽修《井桐》
探究點一 定滑輪及其作用
[典例1] (2024天津)高高的旗桿矗立在操場上。旗手緩緩向下拉繩子,旗子就會徐徐上升。這是因為旗桿頂部有一個滑輪,關于該滑輪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它是動滑輪B.利用它可以省力C.利用它可以省距離D.利用它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變式1] (2024云南)如圖所示,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工地上,工人使用一個 (選填“定”或“動”)滑輪勻速提升重300 N的建筑材料(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人的拉力為 N。
探究點二 動滑輪及其作用
[典例2] (2024鹽城)下列挪動球形石墩的方法中,最省力的是( )
[變式2] 如圖所示,動滑輪是變形杠桿,其支點是 ,如果物體重100 N,動滑輪重 20 N,繩子摩擦不計,物體G勻速上升時,拉力F= N。如果繩子的自由端移動距離是 4 m,則物體上升的距離是 m。?
[典例3] 如圖所示,用滑輪組勻速提升物體A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如果動滑輪重為3 N,不計摩擦,則物體A的重力為 ;當物體升高1 m時,繩子自由端移動 m。
[變式3] 如圖所示,用F=20 N的拉力,拉著物體在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則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的大小為( )A.60 NB.40 NC.20 ND.80 N
1.(2024內(nèi)江)如圖所示,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物體上,另一端拴在彈簧測力計上,沿四個不同方向勻速拉起物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F1、F2、F3、F4,則它們的大小關系為( )A.F1>F2B.F3>F4C.F1F3>F2B.F1=F2=F3C.F3>F1>F2D.F2>F3>F1
3.如圖所示,拉力 F1、F2都是 100 N,滑輪的重力和摩擦不計,重物A和B勻速提升,則A的重力為 N,B的重力為 N。
4.利用圖中的滑輪組勻速提升900 N的重物時,若忽略滑輪自重、繩重及摩擦,人對繩的最小拉力為 N;若重物上升3 m,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是 m。?
1.如圖所示,健身員向下擺動腳踝使細繩拉著物體緩慢提升時,圖中的滑輪是( )A.定滑輪,可省力B.動滑輪,可省力C.定滑輪,可改變力的方向D.動滑輪,可改變力的方向
2.一輛汽車不小心陷進泥潭后,司機按圖所示的方法安裝滑輪將汽車從泥潭中勻速拉出。他安裝的是( )A.動滑輪,能省力B.動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C.定滑輪,能省力D.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3.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200 N的重物,動滑輪重為10 N(不計繩重與摩擦),則拉力F的大小為( )A.70 NB.100 NC.105 ND.110 N
4.(2024江門期末)如圖所示,繩的一端通過彈簧測力計固定,當人對繩的拉力F是60 N時,可使物體A勻速上升,若不計摩擦和繩重,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 N;若滑輪重20 N,則物體A重 N。若重物A上升了1 m,則拉力F作用的繩子末端上升了 m。?
5.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其中B是 (選填“定”或“動”)滑輪,A滑輪可以改變拉力的 (選填“大小”或“方向”),若使重為30 N的物體在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力為6 N,則拉力F的大小為 N(不計動滑輪重、繩重、滑輪與繩的摩擦)。?
6.如圖,小明站在地面上用圖中滑輪組提起重物,畫出最省力的繞繩方法。
7.(2024湛江徐聞縣期末)同一物體沿相同水平地面勻速移動,如圖所示,拉力分別為F1、F2、F3、F4,不計滑輪與輕繩間的摩擦,比較它們的大小,則( )A.F1F4C.F4>F1>F2>F3D.F4=F1>F2>F3
8.(物理學與工程實踐)明朝羅頎《物原》中記載:“史佚(周朝人名)始作轆轤”。如圖甲所示是周朝時期的一種取水工具“轆轤”。圖乙所示是“轆轤”的簡化圖,它屬于簡單機械中的 ;若想使人在提水時能更省力,可以適當增加搖柄中 (選填“A”或“B”)的長度。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滬粵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6.6 滑輪獲獎ppt課件,共5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新知探究,特別提醒,答案見解析圖,本課小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滬粵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第六章 力和機械6.6 滑輪一等獎ppt課件,共5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新知探究,特別提醒,答案見解析圖,本課小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粵滬版八年級下冊6 探究滑輪的作用背景圖課件ppt,共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六章力和機械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