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易金卷· 基礎(chǔ)卷 01】
考試難度: ;考試時間:60 分鐘;試卷總分:100 分
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分
得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請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
2.判斷題、選擇題必須使用 2B 鉛筆填涂答案,非判斷、選擇題必須使用黑色墨跡簽字筆或
鋼筆答題,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
3.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4.考試結(jié)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5.測試范圍:第 1~4 單元。
【第一部分】基礎(chǔ)知識與基本能力
評卷人 得分
一、用心思考,正確填寫。(每空 1 分,共 22 分)
1.(本題 2 分)汽車在筆直的馬路上行駛是( )現(xiàn)象,而汽車車輪的轉(zhuǎn)動是( )
現(xiàn)象。
【答案】 平移 旋轉(zhuǎn)
【分析】在平面內(nèi),一個圖形整體沿著某條直線方向平行移動一定距離的過程,稱為平移;
在平面內(nèi),一個圖形圍繞某一個固定點按照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一定角度的過程,稱
為旋轉(zhuǎn);據(jù)此解答。
【詳解】根據(jù)分析可得:
汽車在筆直的馬路上行駛是平移現(xiàn)象,而汽車車輪的轉(zhuǎn)動是旋轉(zhuǎn)現(xiàn)象。
2.(本題 2 分)45÷9=5 讀作( ),可以表示 45 里面有( )個 9。
【答案】 45 除以 9 等于 5 5
【分析】除法算式從左往右讀,數(shù)字是幾就讀幾,“÷”讀作除以,“=”讀作等于。除法算式可
試卷第 1 頁,共 3 頁
以表示被除數(shù)里有商個數(shù)的除數(shù)。
【詳解】45÷9=5 讀作 45 除以 9 等于 5,可以表示 45 里面有 5 個 9。
3.(本題 3 分)有( )個 ,每( )個分一份,可以分成( )份。
【答案】 10 2 5
【分析】把一個數(shù)分成幾份,已知其中的一份,即可求出可分成幾份,用除法計算即可。
根據(jù)題圖可知:先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的?的數(shù)量,然后 2 個是一份,求可以分成幾份,用除法計
算即可。
【詳解】?的數(shù)量:10 個。
10÷2=5(份)
則有 10 個●,每 2 個分一份,可以分成 5 份。
4.(本題 6 分)在括號里填上“+”“-”“×”“÷”。
12( )9=24( )8 3( )2=45( )9 9( )3=
21( )6
【答案】 - ÷ + ÷ × +
【分析】根據(jù)整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及表內(nèi)乘除法解答,逐項分析各個算式的數(shù)字特征,選
擇合適的運算符合一個一個驗證,通過驗證解答即可。
【詳解】12-9=3,24÷8=3,故 12-9=24÷8;
3+2=5,45÷9=5,故 3+2=45÷9;
9×3=27,21+6=27,故 9×3=21+6。
5.(本題 3 分)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24÷( )=4 3×( )=12 5×( )=25
【答案】 6 4 5
【分析】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積÷乘數(shù)=另一個乘數(shù),據(jù)此計算。
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shù)是口訣中的前兩個數(shù),積是口訣中的后一個數(shù),寫算式時兩個乘數(shù)可互
換位置。根據(jù)乘法口訣求商時,口訣中后面一個數(shù)作被除數(shù),前面兩個數(shù)一個數(shù)作除數(shù)另一
個數(shù)作商。
【詳解】24÷4=6,所以 24÷6=4;
12÷3=4,所以 3×4=12;
試卷第 1 頁,共 3 頁
25÷5=5,所以 5×5=25。
6.(本題 2 分)18 個橘子,每盤裝 6 個,可以裝( )盤,算式是( )。
【答案】 3 18÷6=3(盤)
【分析】求可以裝幾盤,也就是求 18 里面有幾個 6,用除法計算,橘子的總數(shù)量÷每盤裝的
數(shù)量=可以裝的盤數(shù)。
【詳解】18 個橘子,每盤裝 6 個,可以裝 3 盤,算式是 18÷6=3(盤)。
7.(本題 2 分)王奶奶買了 2 個一樣的面包,花了 18 元,平均每個面包( )元。媽
媽打算買 5 個這樣的面包,需要( )元。
【答案】 9 45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得:王奶奶花的總錢除以購買面包的數(shù)量,等于平均每個面包多少元;
每個面包的錢數(shù)乘 5,等于 5 個這樣的面包需要多少元,據(jù)此解答即可。
【詳解】由分析可得:
18÷2=9(元)
9×5=45(元)
所以,王奶奶買了 2 個一樣的面包,花了 18 元,平均每個面包 9 元。媽媽打算買 5 個這樣
的面包,需要 45 元。
8.(本題 2 分)把 24 個蘋果裝袋銷售,如果把這些蘋果平均裝在 6 個袋子里,每袋裝( )
個;如果每 8 個蘋果裝一袋,可以裝( )袋。
【答案】 4 3
【分析】把 24 個蘋果平均裝在 6 個袋子里,求每袋裝幾個,就是把 24 平均分成 6 份,求每
份是多少,用除法列式解決。
24 個蘋果,平均每袋裝 8 個,求可以裝幾袋,就是求 24 里面有幾個 8,用除法列式解決。
【詳解】24÷6=4(個)
24÷8=3(袋)
即,把 24 個蘋果裝袋銷售,如果把這些蘋果平均裝在 6 個袋子里,每袋裝 4 個;如果每 8
個蘋果裝一袋,可以裝 3 袋。
評卷人 得分 二、仔細推敲,判斷正誤。(對的畫√,錯的畫×,每題 1 分,
共 4 分)
9.(本題 1 分)整理數(shù)據(jù)就是把原始數(shù)據(jù)按照一定的順序和范圍進行整理。( )
試卷第 1 頁,共 3 頁
【答案】√
【分析】根據(jù)統(tǒng)計的需要和數(shù)據(jù)范圍的具體情況,把數(shù)據(jù)的范圍劃分成幾組,并按照一定的
順序排列編制成表,據(jù)此解答即可。
【詳解】由分析可知:
整理數(shù)據(jù)就是把原始數(shù)據(jù)按照一定的順序和范圍進行整理。
原題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10.(本題 1 分)把 12 顆糖分成 3 個等份,每份一定是 4 顆。( )
【答案】√
【分析】把 12 顆糖分成 3 個等份,也就是把 12 顆糖平均分成 3 份,求每份的數(shù)量,用除法
計算。
【詳解】12÷3=4(顆)
把 12 顆糖分成 3 個等份,每份一定是 4 顆。原題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11.(本題 1 分)將 旋轉(zhuǎn),就可得到 。( )
【答案】×
【分析】在平面內(nèi),將一個圖形繞一點按某個方向轉(zhuǎn)動一定的角度,這樣的運動叫做圖形的
旋轉(zhuǎn)。 旋轉(zhuǎn)后圖形的位置和方向改變,形狀、大小不變。
【詳解】圖形形狀發(fā)生變化,不能由旋轉(zhuǎn)得到。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12.(本題 1 分)從 42 中連續(xù)減去 7,減 6 次才能使結(jié)果等于 0。( )
【答案】√
【分析】42 中有幾個 7 就需要減幾次,用除法解答。根據(jù)乘法口訣求商時,口訣中后面一
個數(shù)作被除數(shù),前面兩個數(shù)一個數(shù)作除數(shù)另一個數(shù)作商。
【詳解】42÷7=6(次)
從 42 中連續(xù)減去 7,減 6 次才能使結(jié)果等于 0。原題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評卷人 得分 三、反復(fù)比較,合理選擇。(將正確的選項填在括號內(nèi),每題
1 分,共 4 分)
試卷第 1 頁,共 3 頁
13.(本題 1 分)小林用畫“正”字的方法,統(tǒng)計自行車在街道上的輛數(shù):20 分鐘統(tǒng)計得“正
正正正一”票,結(jié)果自行車是( )。
A.21 輛 B.20 輛 C.15 輛
【答案】A
【分析】“正”字一筆表示一輛自行車,一個“正”字表示 5 輛自行車,“正”字一筆表示一輛自行
車;據(jù)此解答即可。
【詳解】有 4 個“正”字:4×5=20
20+1=21(輛)
自行車有 21 輛。
故答案為:A
14.(本題 1 分)把 8 米長的繩子對折再對折,每段是( )米。
A.2 B.3 C.4
【答案】A
【分析】一根繩子對折再對折,是平均分成了 4 段,每段的長度=繩子的總長度÷繩子的段
數(shù)。
【詳解】8÷4=2(米)
把 8 米長的繩子對折再對折,每段是 2 米。
故答案為:A
15.(本題 1 分)按下圖這樣操作,剪好后打開的圖案是( )。
A. B. C.
【答案】A
【分析】據(jù)題意可知,紙張在折和剪之前是一個正方形,在折的時候按照中間線進行的對折,
且對折了三次,畫好圖案剪好打開后,整體圖形也應(yīng)是在正方形的基礎(chǔ)上,圖形應(yīng)該是互相
試卷第 1 頁,共 3 頁
對稱的,據(jù)此可以判斷。
【詳解】據(jù)分析可得,圖形是在正方形的基礎(chǔ)上裁剪出來的對稱圖形。
A.符合題意。
B.圖形缺少對稱的一邊,不符合題意。
C.圖形缺少對稱的一邊,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6.(本題 1 分)下列問題中,能用 28÷7 來解決的是( )。
A.一個星期是 7 天,2023 年的二月有 28 天,這個月有幾個星期?
B.媽媽用學習強國 APP 進行在線學習,上午學習了 28 分鐘,下午學習了 7 分鐘,一
共學習了多少分鐘?
C.一根繩子長 28 米,截成 7 段,一段長多少米?
【答案】A
【分析】除法算式中,被除數(shù)表示總數(shù),除數(shù)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商表示每份的數(shù)量;或
者被除數(shù)表示總數(shù),除數(shù)表示每份的數(shù)量,商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求兩部分之和用加法計
算,逐項分析。
【詳解】A.用 28÷7 來解決;
B.用 28+7 來解決
C.沒有說明每段一樣長,不能用除法計算。
能用 28÷7 來解決的是:一個星期是 7 天,2023 年的二月有 28 天,這個月有幾個星期?
故答案為:A
【第二部分】基礎(chǔ)運算與基本技能
評卷人 得分
四、一絲不茍,細心計算。(共 25 分)
17.(本題 10 分)我是神算手。
18÷6= 20÷5= 56÷7= 49-30= 63÷9=
6×7= 48÷8= 18+9= 21÷3= 18÷2=
【答案】3;4;8;19;7;
42;6;27;7;9
【解析】略
試卷第 1 頁,共 3 頁
18.(本題 5 分)我會列式。
( )
【答案】15÷3=5(個)
【分析】一共有 15 個,平均放在 3 個盤子里,求每盤放幾個,根據(jù)除法的意義,總數(shù)量÷
平均放的盤數(shù)=每盤的數(shù)量。
【詳解】15÷3=5(個)
每盤放 5 個。
19.(本題 5 分)看圖列式計算。
【答案】16÷4=4
【分析】從圖上可得:一共有 16 個茄子,已知每 4 個為一份,要求可以分成多少份,根據(jù)
除法的意義,用 16÷4 進行解答即可。
【詳解】16÷4=4
20.(本題 5 分)看圖列式計算。
( )
【答案】28÷4=7(組)或 28÷7=4(本)
【分析】題中每組有 4 本書,有 7 組,共 28 本書。
總數(shù)量÷每組的數(shù)量=組數(shù);或總數(shù)量÷組數(shù)=每組的數(shù)量。
試卷第 1 頁,共 3 頁
【詳解】28÷4=7(組)或 28÷7=4(本)
評卷人 得分
五、手腦并用,實踐操作。(共 15 分)
21.(本題 5 分)畫圖表示下面算式的含義。
12÷3=4
【答案】見詳解
【分析】12÷3=4,可以表示 12 里面有 4 個 3;
可以這樣畫圖表示,每 3 個○為一組,畫出這樣的 4 組;(畫圖答案不唯一)
【詳解】12÷3=4
(畫圖不唯一)
22.(本題 5 分)按照規(guī)律畫出最后一個圖形。
【答案】見詳解
【分析】在平面內(nèi),把一個圖形圍繞某一固定點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一定的角度的過
程,稱為旋轉(zhuǎn)。題中方框里的圖形按照朝上,朝右,朝下,朝左的方向旋轉(zhuǎn),由此解答。
【詳解】由分析作圖如下:
23.(本題 5 分)下圖中有 3 個小長方形有陰影,請你再將一個小長方形涂上陰影,使下圖
成為軸對稱圖形。
試卷第 1 頁,共 3 頁
【答案】
【詳解】略
【第三部分】生活實際與綜合應(yīng)用
評卷人 得分
六、走進生活,解決問題。(共 30 分)
24.(本題 5 分)可以分成幾組?
一共有 24 人參加乒乓球比賽。
【答案】6 組
【分析】根據(jù)題意,24 人,每 4 人一組,求可以分為幾組,即求 24 里有幾個 4,用除法計
算。
【詳解】24÷4=6(組)
答:可以分成 6 組。
25.(本題 5 分)把 48 枝玫瑰平均插在 6 個花瓶里。每個花瓶插多少枝玫瑰?
【答案】8 枝
【分析】求每個花瓶插多少枝玫瑰,就是把 48 枝玫瑰平均分成 6 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
法計算。
【詳解】48÷6=8(枝)
答:每個花瓶插 8 枝玫瑰。
26.(本題 5 分)一共有 32 人同時進行乒乓球雙打比賽,需要幾張球桌?
【答案】8 張
【分析】乒乓球雙打比賽一組需要 4 人,用總?cè)藬?shù)除以 4 即可知道有幾組,有幾組就需要多
試卷第 1 頁,共 3 頁
少張桌子。
【詳解】32÷4=8(張)
答:需要 8 張球桌。
27.(本題 6 分)商店中某些生活用品的售價如圖。
(1)買 4 副手套花多少元?
(2)小強有 60 元錢,買了 1 頂帽子,他用剩下的錢可以買幾雙襪子?
(3)你還能提出其他用乘法或除法解決的問題嗎?
【答案】(1)32 元
(2)8 雙
(3)買兩雙鞋子需要多少元?(答案不唯一)
48 元
【分析】(1)用 1 副手套的價錢乘 4 即可。
(2)用 60 元減去 1 頂帽子的錢,然后用剩下的錢數(shù)除以 1 雙襪子的價錢即可求解。
(3)合理即可,如:買兩雙鞋子需要多少元?
【詳解】(1)8×4=32(元)
答:買 4 副手套花 32 元。
(2)60-12=48(元)
48÷6=8(雙)
答:他用剩下的錢可以買 8 雙襪子。
(3)買兩雙鞋子需要多少元?(答案不唯一)
24+24=48(元)
答:買兩雙鞋子需要 48 元。
28.(本題 9 分)下面是實驗小學二(1)班同學最喜歡水果的人數(shù)統(tǒng)計情況。
草莓:√√√√√√√√√√√√
芒果:正正
香蕉:○○○○○
西瓜:正正正
試卷第 1 頁,共 3 頁
其他:△△△△△△△△
(1)填寫下表。
水果 草莓 芒果 香蕉 西瓜 其他
人數(shù)
(2)喜歡吃( )的同學最多。喜歡吃( )的同學最少。
(3)這個班一共有( )名同學。
(4)你還能提出其他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嗎?
【答案】(1)12;10;5;18;8;
(2)西瓜;香蕉;
(3)53;
(4)喜歡吃西瓜的比喜歡吃芒果的多幾人?(答案不唯一)
18-10=8(人);8 人
【分析】(1)依次數(shù)出喜歡每種水果的人數(shù)填表即可,“正”字的每一筆代表 1 人;
(2)比較喜歡每種水果的人數(shù),找出人數(shù)最多的和最少的即可;
(3)將喜歡每種水果的人數(shù)相加,就是總?cè)藬?shù);
(4)提出的問題符合題意即可,可提出喜歡吃西瓜的比喜歡吃芒果的多幾人?用減法計算。
【詳解】(1)表格填寫如下:
水果 草莓 芒果 香蕉 西瓜 其他
人數(shù) 12 10 5 18 8
(2)18>12>10>8>5
喜歡吃西瓜的同學最多。喜歡吃香蕉的同學最少。
(3)12+10+5+18+8=53(名)
這個班一共有 53 名同學。
(4)喜歡吃西瓜的比喜歡吃芒果的多幾人?(答案不唯一)
18-10=8(人)
答:喜歡吃西瓜的比喜歡吃芒果的多 8 人。
試卷第 1 頁,共 3 頁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期中素養(yǎng)測評卷(人教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計算題,應(yīng)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期中素養(yǎng)測評卷(人教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計算題,操作題,解決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期中達標測評卷(含答案),共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