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型一 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
1.(2022陜西咸陽秦都電建學校月考)同學們去郊外野炊,把化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也從生活中加深了對化學的認識。
(1)野炊開始后,同學們從附近取來井水做飯,小明用 檢驗后確定井水是硬水,并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野炊進行時,大家討論了電視節(jié)目《荒野求生》。其中提到的生命吸管(如圖所示)是一種將污水凈化為飲用水的凈水裝置,可以除去99.3%的細菌和微生物,但難以除去可溶性鈣、鎂化合物。
①吸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②該凈水器從下端進水的好處是 。
類型二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學家探索物質組成與結構的歷程
2.(2022浙江溫州中考節(jié)選)“原子—分子”學說的建立經歷了曲折的過程。
材料一 1803年,道爾頓在原子論中提出:元素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簡單數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復雜原子”。
材料二 1809年,蓋—呂薩克認同道爾頓的原子論,并提出自己的假說: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不同氣體中含有相同數目的原子(包括“復雜原子”)。道爾頓反對蓋—呂薩克的假說,他認為若該假說成立,解釋化學反應時,有些反應會推導出“半個原子”,與原子論矛盾。
材料三 1811年,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學說,解決了道爾頓和蓋—呂薩克的矛盾。隨后科學家們確立并逐步完善了“原子—分子”學說。
(1)1897年,湯姆森發(fā)現原子內有帶負電的 ,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觀點。
(2)道爾頓原子論中“復雜原子”構成的物質,按現在物質的組成分類,屬于純凈物中的 。
類型三 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裝與使用
3.(2021四川宜賓月考改編)某實踐小組的同學利用微型空氣質量監(jiān)測儀測得宜賓主城區(qū)某日的空氣質量報告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空氣質量指數”越大表示空氣質量越好
B.報告中的SO2、NO2與酸雨的形成有關
C.當日的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PM10)
D.當日CO未對主城區(qū)空氣造成污染
類型四 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
4.(2022海南中考節(jié)選)如圖是簡易制氧機簡圖。推斷液體A劑和固體B劑是 ,其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是 。
類型五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
5.(2022湖北荊門中考節(jié)選)家用燃料的使用經歷了以下過程:煤和木材→石油液化氣(C3H8、C4H10)→天然氣。(注:括號中的物質是對應燃料的主要成分)
(1)C3H8和C4H10兩種物質中氫元素質量分數較大的是 (填化學式)。
(2)關于天然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天然氣是純凈物
B.點燃收集的天然氣前要驗純
C.天然氣是一種可再生能源
(3)寫出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4)燃油車使用時會產生一些對空氣造成污染的物質。如:一氧化碳、
等(列舉一例)。
(5)我國提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作為與擔當。作為公民,從我做起。請寫出一種低碳出行的方式: 。
類型六 基于碳中和理念設計低碳行動方案
6.(2023山東龍口期末)2020年9月中國宣布:力爭CO2排放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改變能源結構,碳捕捉、封存、綜合利用是實現目標的重要途徑。
(1)近幾十年來大氣中CO2含量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答2條)
(2)將CO2封入蓄水層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某新型“人造樹葉”在光照條件下,可將CO2和水轉化為乙醇(C2H5OH)和氧氣。該反應中生成乙醇和氧氣的分子個數比為 。
(4)自然界中CO2的消耗主要有以下兩個過程:①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氣];②自然界中的水體吸收CO2。從物質轉化的角度看,上述兩個反應的反應物相同,而產物卻完全不同,其原因是 。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為 。
(5)2021年9月24日,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實現了CO2到淀粉的從頭合成,相關成果由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發(fā)表。如圖為合成淀粉過程中的第一步反應,回答問題。
①如圖中反應生成甲醇(CH3OH)和水,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CO2與H2的質量比為 。
②人工合成的淀粉與天然淀粉非常接近,該項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價值是 (填字母)。
A.可以降低空氣中CO2的含量
B.緩解人類糧食短缺問題
C.可以節(jié)約耕地資源
答案全解全析
1.(1)肥皂水 煮沸
(2)①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②能充分對水進行凈化
解析 (1)用肥皂水檢驗硬水和軟水,產生較多浮渣、較少泡沫的是硬水;用煮沸的方法可將硬水軟化。(2)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②該凈水器從下端進水的好處是能充分對水進行凈化。
2.(1)電子
(2)化合物
解析 (1)1897年,湯姆森發(fā)現原子內有帶負電的電子,得出了原子可以再分的結論。(2)道爾頓原子論中“復雜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簡單數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即為不同原子構成的分子,按現在物質的組成分類,屬于純凈物中的化合物。
3.A “空氣質量指數”越小表示空氣質量越好,故A錯誤。
4.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 分解反應
解析 簡易制氧機可在常溫下制取氧氣,則液體藥品A和固體藥品B分別為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其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是分解反應。
5.(1)C3H8
(2)B
(3)CH4+2O2 CO2+2H2O
(4)二氧化硫(合理即可)
(5)騎自行車出行(合理即可)
解析 (1)C3H8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812×3+1×8×100%≈18.2%,C4H10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1012×4+1×10×100%≈17.2%,C3H8中氫元素質量分數較大。(2)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除此之外還含有其他物質,屬于混合物,A錯誤;天然氣具有可燃性,點燃天然氣與空氣的混合氣體可能會發(fā)生爆炸,因此點燃收集的天然氣前要驗純,B正確;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能源,C錯誤。(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點燃的條件下,甲烷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燃油車使用時會產生一些對空氣造成污染的物質。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5)低碳出行的方式有騎自行車出行、少開私家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6.(1)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 森林的大量砍伐(合理即可) (2)CO2+H2O H2CO3 (3)1∶3 (4)反應條件不同 6CO2+6H2O C6H12O6+6O2 (5)①22∶3 ②ABC
解析 (3)“人造樹葉”在光照條件下,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乙醇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3H2O C2H5OH+3O2,則生成乙醇和氧氣的分子個數比為1∶3。(4)光合作用是含葉綠體的綠色植物在光照條件下,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葡萄糖和氧氣。(5)①由題可知,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CH3OH)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 CH3OH+H2O,則參加反應的CO2與H2的質量比為44∶(2×3)=22∶3。
這是一份魯教版 (五四制)八年級全冊第一節(jié) 燃燒與滅火鞏固練習,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化學八年級全冊第二節(jié) 化學反應的表示隨堂練習題,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化學八年級全冊第二節(jié) 氧氣當堂達標檢測題,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