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02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03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考點一 溶液的酸堿性與pH
考點二 常見的酸
考點三 常見的堿
考點四 中和反應
04題型精研·考向洞悉
題型一 溶液的酸堿性與pH
?考向01 常見酸堿指示劑及變色情況
?考向02 自制酸堿指示劑
?考向03 溶液pH的測定
?考向04 溶液pH 的應用
題型二 常見的酸
?考向01 鹽酸、硫酸的性質(zhì)
?考向02 濃硫酸的稀釋
?考向03 性質(zhì)與用途的對應關系
?考向04 酸的化學性質(zhì)
?考向05 實驗探究酸的化學性質(zhì)
題型三 常見的堿
?考向01 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性質(zhì)
?考向02性質(zhì)與用途的對應關系
?考向03 堿的化學性質(zhì)
?考向04 實驗探究堿的化學性質(zhì)
題型四 中和反應
?考向01無明顯現(xiàn)象中和反應的判斷
?考向02 中和反應的應用
考點一 溶液的酸堿性與pH
1.酸堿指示劑
(1) 酸堿指示劑簡稱指示劑,遇酸性或堿性溶液能顯示不同顏色的物質(zhì)。石蕊和酚酞是常用的酸堿指示劑。
(2)石蕊和酚酞溶液的顯色規(guī)律
歸納:紫色石蕊酸紅堿藍;無色酚酞酸無堿紅。
【特別提醒】
1.酸堿指示劑遇酸性或堿性溶液時,變色的是指示劑。
2.酸堿指示劑只能對酸、堿溶液作出定性判斷,而不能對酸堿性的強弱程度作出判斷。
3.水和氯化鈉溶液是中性液體。
(3)用指示劑鑒別酸堿性不同的溶液
典例:實驗室有3瓶失去標簽的液體,分別為蒸餾水、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如何鑒別?
分別取三種液體樣品于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若液體變?yōu)榧t色,則為稀硫酸;若液體變?yōu)樗{色,則為氫氧化鈉溶液;若仍為紫色,則為蒸餾水。
2.溶液酸堿度的表示——pH
(1)溶液酸堿性強弱的程度即溶液的酸堿度,常用pH來表示。
【特別提醒】
1. pH試紙不能用水潤濕,否則測酸性溶液的pH時所測值偏大,測堿性溶液的pH時所測值偏小。
2.測溶液酸堿度時,pH試紙不能直接伸入待測液,會污染藥品。
3.用pH試紙測出的pH一般記整數(shù),為粗略讀數(shù)。若需要精確的pH,可以使用pH計。
1.溶液的酸堿度由溶液中H+或OH-的濃度大小決定,H+濃度越大,酸性越強,OH-濃度越大,堿性越強。
2.酸溶液一定顯酸性,顯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堿的溶液一定顯堿性,顯堿性的溶液不一定是堿。鹽溶液可能顯酸性、堿性或中性。
1.【新情境】(2024·海南·中考真題)炎炎夏日,各色飲料能夠幫助人們降溫解暑。常溫下,下列飲料呈堿性的是
A.純凈水(pH≈7)B.蘇打水 (pH≈9)C.檸檬水 (pH≈3)D.椰子水 (pH≈5)
【答案】B
【分析】當溶液的pH=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7時,呈堿性。當溶液的pH<7時,呈酸性。
【詳解】A、純凈水(pH≈7),呈中性,不符合題意;
B、蘇打水 (pH≈9)>7,呈堿性,符合題意;
C、檸檬水 (pH≈3)<7,呈酸性,不合題意;
D、椰子水 (pH≈5)<7,呈酸性,不合題意。
故選B。
考點二 常見的酸
1.常見的酸
鹽酸HCl、硫酸H2SO4、碳酸H2CO3、硝酸HNO3、醋酸CH3COOH
2.鹽酸、硫酸的性質(zhì)和用途
(1)鹽酸、硫酸的性質(zhì)、用途及保存方法
(2)濃鹽酸與濃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的變化
【特別提醒】
1.濃鹽酸和濃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濃度都變小,但原因不同。濃鹽酸是因為揮發(fā)后溶質(zhì)質(zhì)量減小導致濃度變小,濃硫酸是因為其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使溶劑質(zhì)量增大導致濃度變小。
(3)濃硫酸的稀釋
【特別提醒】
稀硫酸沾在衣服上,水分蒸發(fā)后會變成濃硫酸,也要進行處理。
3.酸的化學性質(zhì)
(1)酸溶液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原因是:不同的酸溶液中都有相同的陽離子:氫離子。
(2)酸的化學性質(zhì)
【特別提醒】
用鹽酸或稀硫酸除去鐵表面的鐵銹時不宜長時間浸泡在酸中。
判斷對錯:
1.用pH試紙測定濃硫酸的pH值為1。( )
錯。濃硫酸有脫水性,能使紙張變黑炭化,不能使用pH試紙測定濃硫酸的pH。
2.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在實驗室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 )
錯。濃硫酸的吸水性才是用作干燥劑的原因。吸水性是物理性質(zhì),脫水性是化學性質(zhì)。
1.【新考向】(2024·廣東深圳·中考真題)揚揚同學發(fā)現(xiàn)染布前可以用鹽酸洗去布料表面部分堿性物質(zhì)(如KOH),染色后用5%,10%,20%的醋酸溶液與等濃度等質(zhì)量的KOH溶液反應,pH值變化如下圖。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KOH來源:
B.揚揚用鹽酸清洗布料后不用用水沖洗,因為鹽酸沒有腐蝕性
C.如圖所示,醋酸濃度越高所需醋酸溶液體積越大
D.由圖像可知,隨著不同濃度的醋酸溶液用量的增加,pH值趨近于4.0
【答案】D
【詳解】A、該方程式未配平,氫氧化鉀前面化學計量數(shù)應為2,該項錯誤;
B、鹽酸具有腐蝕性,該項錯誤;
C、如圖所示,醋酸濃度越高所需醋酸溶液體積越小,該項錯誤;
D、由圖像可知,隨著不同濃度的醋酸溶液用量的增加,pH值趨近于4.0,該項正確;
故選D。
考點三 常見的堿
常見的堿
(1)可溶性堿:
NaOH(氫氧化鈉))、Ca(OH)2 (氫氧化鈣))、KOH(氫氧化鉀))、Ba(OH)2(氫氧化鋇)、NH3·H2O(氨水)
(2)難溶性堿:
= 1 \* GB3 ①白色沉淀:Mg(OH)2(氫氧化鎂))、 Al(OH)3(氫氧化鋁))、Zn(OH)2、(氫氧化鋅))
= 2 \* GB3 ②有色沉淀:藍色沉淀: Cu(OH)2(氫氧化銅);紅褐色沉淀 :Fe(OH)3(氫氧化鐵)
2.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
【特別提醒】
1.氫氧化鈉不能干燥:CO2 、SO2 、SO3 、HCl氣體
氧化鈣不能干燥:CO2 、SO2 、SO3 、HCl氣體
2.堿的化學性質(zhì)
(1)堿溶液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的原因:可溶性堿在水中解離時所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OH-)
(2)堿的化學性質(zhì)
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能使無色酚酞變紅,氫氧化銅也能使酚酞變紅。( )
錯。難溶性堿因其在水中溶解量極小,不能在水中離解出大量的OH- ,故不具有堿的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也不能使指示劑變色。
1.【新考向】(2024·甘肅蘭州·中考真題)為測定某氫氧化鈉固體是否變質(zhì),興趣小組同學取一定量的樣品配制成溶液,加入錐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并利用傳感器測定的含量,如圖所示,下列結(jié)論中不正確的是
A.氫氧化鈉固體已變質(zhì)B.0-50s時段有中和反應發(fā)生
C.100s時溶液的pH>7D.200s時溶液中的溶質(zhì)只有一種
【答案】D
【詳解】A、氫氧化鈉變質(zhì)實際上是氫氧化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由圖可知,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逐漸增大,說明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則氫氧化鈉固體已變質(zhì),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由圖可知,0-50s時段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為0,說明此時發(fā)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氫氧化鈉屬于堿,稀鹽酸屬于酸,酸與堿的反應是中和反應,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由圖可知,100s時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還在增加,說明碳酸鈉與稀鹽酸的反應正在進行中,則此時溶液中含有氯化鈉和碳酸鈉,碳酸鈉溶液顯堿性,因此100s時溶液的pH>7,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由圖可知,200s前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達到最大且不再變化,說明碳酸鈉完全反應,由于加入的稀鹽酸是過量的,所以此時溶液中的溶質(zhì)有氯化鈉和鹽酸,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考點四 中和反應
1.中和反應
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
2.酸與堿之間是否發(fā)生反應的判斷
3.中和反應的微觀本質(zhì)
酸中的氫離子與堿中的氫氧根離子結(jié)合成水分子:H+ + OH –=H2O。
4.中和反應的應用
(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改良酸性土壤用熟石灰。
(2)處理工廠的廢水:硫酸廠廢水呈酸性用熟石灰中和;印染廠廢水呈堿性用硫酸中和。
(3)用于醫(yī)藥:胃酸過多服用含堿性物質(zhì)的藥物,如Al(OH)3、Mg(OH)2等,中和過多的胃酸;
蚊蟲叮咬,在皮膚內(nèi)分泌蟻酸,涂堿性物質(zhì)如肥皂水、牙膏等,可減輕癥狀。
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都具有堿性,故都能改良酸性土壤。( )
錯。改良酸性土壤不能用氫氧化鈉,原因是氫氧化鈉有強腐蝕性、價格高、易溶于水使土壤堿性過強傷害農(nóng)作物。
1.【教材素材題】(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題)人被有些蚊蟲叮咬后,蚊蟲在人的皮膚內(nèi)分泌出蟻酸,使叮咬處很快腫成大包而痛癢。下圖是生活中常見物質(zhì)的pH,可以減輕痛癢癥狀的物質(zhì)是
A.醋B.蘋果汁C.蘿卜汁D.肥皂水
【答案】D
【分析】蚊蟲在皮膚中分泌出的蟻酸顯酸性,要想減輕痛癢,應涂抹堿性物質(zhì)。
【詳解】A、由圖可知醋顯酸性,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
B、蘋果汁顯酸性,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
C、蘿卜汁接近中性,由分析可知要想減輕痛癢,應涂抹堿性物質(zhì),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
D、肥皂水顯堿性可減輕痛癢,故D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2.【新考向】(2024·新疆·中考真題)用數(shù)字傳感器探究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溫度和的變化,測定結(jié)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B.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漸增強
C.該實驗是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
D.時,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答案】D
【詳解】A、根據(jù)圖像可知,反應過程中溫度升高,說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錯誤;
B、根據(jù)圖像可知,pH 逐漸增大,說明溶液的堿性逐漸增強,錯誤;
C、根據(jù)圖像可知,反應過程中,pH 是從小于 7 逐漸增大到大于 7,鹽酸pH7,說明該實驗是向稀鹽酸中加入稀氫氧化鈉溶液,錯誤;
D、根據(jù)圖像可知,45s 時,pH 等于 7,表示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正確。
故選D。
題型一 溶液的酸堿性與pH
?考向01常見酸堿指示劑及變色情況
1.(2024·上?!ぶ锌颊骖})下列物質(zhì)中能使石蕊試液變紅的是
A.石灰水B.食鹽水C.白醋D.酒精
【答案】C
【分析】能使石蕊試液變紅的是溶液顯酸性。
【詳解】A、石灰水顯堿性,故不符合題意;
B、食鹽水顯中性,故不符合題意;
C、白醋顯酸性,故符合題意;
D、酒精呈中性,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新素材】(2024·江蘇揚州·中考真題)室溫下,維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其水溶液的酸堿性是
A.酸性B.中性C.堿性D.無法判斷
【答案】A
【詳解】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中性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變色,室溫下,維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其水溶液顯酸性;
故選:A。
?考向02自制酸堿指示劑
3.【新素材】(2023·江蘇常州·中考真題)唐代流行服飾石榴裙因其顏色類似石榴花的紅色而得名,古法染色工藝記載:“取石榴之花,入白細杵之,得厚汁,加之以醋或烏梅汁,以之染布,不可加熱,盡赤,可為石榴裙也?!毕铝姓f法不正確的是
A.石榴花搗碎出汁后可提取紅色染料
B.加酸性物質(zhì)有利于紅色素浸染布料
C.石榴花中紅色染料受熱有利于上色
D.古法制石榴裙不宜與堿性物質(zhì)接觸
【答案】C
【詳解】A、由題干信息可知,石榴花搗碎出汁后,可提取紅色染料,浸染布料,從而制取石榴裙,不符合題意;
B、由題干信息可知,石榴花搗碎出汁后,加入醋或烏梅汁,然后染布,醋或烏梅汁顯酸性,說明加酸性物質(zhì)有利于紅色素浸染布料,不符合題意;
C、由題干信息可知,染布過程中不可加熱,說明石榴花中紅色染料受熱不利于上色,符合題意;
D、浸染布料過程中加入了醋或烏梅汁等酸性物質(zhì),酸性物質(zhì)能與堿性物質(zhì)反應,故古法制石榴裙不宜與堿性物質(zhì)接觸,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新素材】(2024·內(nèi)蒙古赤峰·二模)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用茄子皮在實驗室制作酸堿指示劑,相關步驟如下,完成下面小題。
(1)制作指示劑的步驟正確順序是
A.②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②D.③②①
(2)三種試劑分別滴加上述指示劑后顯色情況如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能鑒別稀鹽酸和石灰水B.能鑒別生理鹽水和蒸餾水
C.遇到中性的液體顯紫色D.遇到某溶液顯紅色,該溶液呈酸性
【答案】(1)A (2)B
【解析】(1)制作指示劑的步驟是②搗爛,①用酒精浸泡,③過濾,故選A;
(2)A.滴加紫茄子皮指示劑后,鹽酸使其溶液變?yōu)榧t色,石灰水使其溶液變?yōu)榫G色,可以鑒別,故正確;
B.生理鹽水、蒸餾水溶液均顯中性,滴加紫茄子皮指示劑后,其均變?yōu)樽仙?,不能鑒別,故錯誤;
C.把紫茄子皮指示劑滴加到水中,顯紫色;水為中性液體,因此紫茄子皮指示劑遇到中性的液體顯紫色,故正確;
D.滴加紫茄子皮指示劑后,酸溶液使其變?yōu)榧t色,因此遇到某溶液顯紅色,該溶液肯定是酸性,故正確;
故選B。
?考向03 溶液pH的測定
5.(2024·青海西寧·中考真題)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過濾濁液B.取用固體粉末
C.放置滴管D.測定溶液的pH
【答案】B
【詳解】A、過濾時,應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止液體濺出,錯誤;;
B、取用粉末狀藥品,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送到試管底部,正確;
C、膠頭滴管使用完了,要洗凈放在干凈容器內(nèi),不能直接放在實驗桌上,錯誤。
D、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錯誤。
故選B。
6.(2024·江西南昌·一模)某同學進行“溶液酸堿性的檢驗”的實驗,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研磨花瓣B.傾倒液體
C.滴加自制酸堿指示劑D.測定溶液
【答案】A
【詳解】A、研磨花瓣,可在研缽中進行,正確;
B、傾倒液體時,瓶塞應倒放,瓶口應緊挨管口,標簽應朝向手心處,錯誤;
C、膠頭滴管加液時,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觸容器,應垂直懸空于容器上方,錯誤;
D、用pH試紙測溶液的pH值,試紙不用浸濕,錯誤;
故選A。
?考向04 溶液pH 的應用
7.(2024·寧夏·中考真題)幾種農(nóng)作物適宜生長的土壤的pH范圍如表,某地區(qū)土壤呈弱堿性,最不適宜種植的是
A.茶樹B.水稻C.小麥D.蔥
【答案】A
【分析】常溫下,pH7土壤顯堿性,據(jù)以上分析解答。
【詳解】A、根據(jù)表格信息可知,茶樹的pH在4.5~6.0之間,適宜生長的土壤顯酸性,某地區(qū)土壤呈弱堿性,所以茶樹最不適宜種植。
B、根據(jù)表格信息可知,水稻的pH在6.0~7.0之間,適宜生長的土壤在弱酸性和中性之間,某地區(qū)土壤呈弱堿性,所以水稻較不適宜種植。
C、根據(jù)表格信息可知,小麥的pH在6.3~7.5之間,適宜生長的土壤在弱酸性和弱堿性之間,某地區(qū)土壤呈弱堿性,所以小麥較不適宜種植。
D、根據(jù)表格信息可知,蔥的pH在7.0~7.4之間,適宜生長的土壤在中性和弱堿性之間,某地區(qū)土壤呈弱堿性,所以蔥較適宜種植。
綜上所述:選擇A。
8.(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為緩解螞蟻叮咬(釋放出酸性液體)產(chǎn)生的癢痛,可在叮咬處涂抹
A.檸檬汁B.白醋C.牛奶D.肥皂水
【答案】D
【分析】螞蟻叮咬時釋放出的液體顯酸性,為了減輕癢痛,根據(jù)酸堿中和原理,可以在被叮咬處涂抹呈堿性的物質(zhì)。
【詳解】A、檸檬汁pH范圍為2~3,pH

相關學案

專題07 溶液(講義)-2025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義:

這是一份專題07 溶液(講義)-2025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義,文件包含專題07溶液講義原卷版docx、專題07溶液講義解析版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55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專題07 溶液(講義):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專題07 溶液(講義),共26頁。

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專題09 常見的酸和堿(講義):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專題09 常見的酸和堿(講義),共24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常見的酸,常見的堿,中和反應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專題12 化學式與化學用語(講義)

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專題12 化學式與化學用語(講義)

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專題02 燃料的燃燒(講義)

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專題02 燃料的燃燒(講義)

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專題04 空氣 氧氣(講義)

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專題04 空氣 氧氣(講義)

中考化學一輪復習進階講義【人教版】專題六 常見的酸和堿 中和反應 溶液的pH(含解析)

中考化學一輪復習進階講義【人教版】專題六 常見的酸和堿 中和反應 溶液的pH(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