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第14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
課型
新授課
教材解讀
遼宋夏金元時期,科技成就巨大,文學藝術成果豐碩,對世界文明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
尤其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高峰時期,當時我國許多科技成果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并對世界文明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四大發(fā)明中的三項主要成就于這一時期。在隋唐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宋代出現(xiàn)了活字印刷術,印刷技術趨于成熟,印刷效率逐步提高。印刷術外傳后,加速了文化的普及與傳播,對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起到了直接的促進作用;火藥應用于軍事,推動了冷兵器向熱兵器的轉變,火藥傳入歐洲資產階級戰(zhàn)勝封建勢力作出了貢獻;指南針應用于航海,促進了遠洋航海技術的發(fā)展,為鄭和下西洋和地理大發(fā)現(xiàn)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條件。
本課用五個子目分別介紹了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天文學的發(fā)展、理學、宋詞和元曲、司馬光和《資治通鑒》,展現(xiàn)了這一時期巨大的科技成就和豐碩的文學藝術成果。
教學目標
1、通過教材及相關史料了解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發(fā)明發(fā)展與外傳;了解天文學的發(fā)展、理學、宋詞和元曲、司馬光和《資治通鑒》等科技與文化的繁榮發(fā)展。
(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2、通過學習宋元時期的科技發(fā)明,認識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居于世界領先地位,加深對祖國歷史文化的認同感,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唯物史觀、家國情懷)
教學重難點
重點: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天文學的發(fā)展、理學、宋詞和元曲、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難點:活字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并外傳的歷史影響及這一時期科技成果巨大,文學藝術成果豐碩的原因。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情境創(chuàng)設:
宋元時期的中國,處于我國古代經濟和科技文化的高峰時期,而位于歐亞大陸另一端的歐洲,此時正處于黑暗的中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忽必烈時代通過著名的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在元朝生活了17年。馬可?波羅回國后講述他在中國的經歷,形成《馬可?波羅行紀》一書。書中記載了大都、西安、濟南、開封、杭州、福州、泉州等許多城市的情況,反映了中國的富庶和先進。馬可?波羅游記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世界的極大向往。這不,一個也叫菠羅的意大利商人,就被吸引而來了……
過渡:下面我們就跟隨一個同樣叫“菠羅”的意大利人來中國探險居住的經過,見證宋元時期巨大的科技成就與豐碩的文學藝術成果。
出示學習目標及目錄:
新課教學
第一集、菠羅游記之東方探險
情景展示:
菠羅:我被《馬可?波羅行紀》中中國的先進和富庶深深的吸引著,我一定也要踏上這片東方熱土,去見識見識偉大的中國,可是從威尼斯乘船出發(fā),該怎樣辨別方向使輪船不偏航,順利抵達遙遠的元大都呢,內心很忐忑。
材料補充:朱彧在1119年寫成《萍洲可談》一書,書中寫道:“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針航海的最早記錄。
中國:西方還在主要以判斷星辰位置的天文導航出海時,中國已發(fā)明更精準安全的指南針!
【科技-指南針的發(fā)明與應用】
1.自主學習:請閱讀課本77頁,梳理指南針的發(fā)展過程及應用。
預設回答:
【科技-指南針外傳】
2.閱讀課本77頁,梳理指南針外傳的過程。
第二集、菠羅游記之中途遇險
情景展示:
菠羅:我行至地中海遭遇了海盜,可我沒有什么像樣的武器來保護自己和貨物!好在上帝讓我逃過一劫。
中國:此時中國已發(fā)明威力更大的火藥武器!進入了熱兵器時代!
【科技-火藥的發(fā)明與應用】
1.自主學習:請閱讀課本78頁及相關史事,梳理火藥的發(fā)展過程及應用。
預設回答:
教師補充:知識鏈接:
唐朝時,在一次煉丹過程中,煉丹爐發(fā)生了爆炸。煉丹家仔細查看原料:硫黃、硝石和木炭。無意中,這三者組合在一起,成了火藥。
讓學生了解相關史事:
【科技-火藥的外傳】
閱讀課本78頁,梳理火藥外傳的過程。
預設回答:
第三集、菠羅游記之抵達中國
情景展示:
菠羅:歷經萬險,我終于踏上夢寐以求的東方土地,剛來到元大都,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我想把介紹中國的書籍帶回我的國家,可是手抄太慢了……
中國:中國已經有了更方便的活字印刷術!
【科技-印刷術的發(fā)明與發(fā)展】
1.自主學習:請閱讀課本76頁,梳理印刷術的發(fā)展過程。
預設回答:
追問:請閱讀材料,說說雕版印刷術的缺點。
材料:宋太祖時,由官府主持刻印《大藏經》,耗時12年,雕版13萬塊,印完后堆積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場了。 一個版200個字,刻工已經成功的刻制了199個字模,即將大功告成,刻工很興奮,結果最后一個字一激動刻壞了,導致前功盡棄。
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總結:通過材料中耗時12年,雕版13萬塊,可以看出雕版印刷費工費時;通過材料最后一句話可以看出,刻好的板只能印一種書籍。這種不靈活的印刷術在北宋得到了突破——匠人畢昇發(fā)明(膠泥)活字印刷術
2.請觀看視頻并結合課本內容,簡要歸納活字印刷術制作流程。
播放視頻后學生回答:
追問:結合所學及材料,談一談活字印刷術有怎樣的優(yōu)勢。
材料: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學家,《夢溪筆談》一書在我國科技史上占據(jù)重要位置,書中記錄了畢昇發(fā)明的泥活字印刷術,并指出這種技術印書,“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br>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總結:
通過學習活字制作過程并于雕版印刷相比較可以知道,活字印刷術體現(xiàn)在兩個“活”,即將死字變活字,將死板變活版;通過材料中“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如果只印兩三本,不能算是簡便;如果印幾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極其快速。)”可以看出,提高了印刷效率,省工省時。
預設回答:(接上面印刷術的發(fā)展)
【科技-印刷術外傳】
3.閱讀課本77頁,梳理印刷術外傳的過程。
預設回答:
情景過渡:
菠羅:宋元時期中國的科技竟如此發(fā)達,我們國家和中國的差距之大,讓我懷疑我們真的是在同一個地球?無法想象它們如果被傳到歐洲,我們將會有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4.小組合作探究:結合下列材料,說說中國古代的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產生的影響。
材料一:“如果沒有從中國引進印刷術,歐洲可能要長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狀況,書面文獻不可能如此廣泛流傳?!?br>——美國著名學者 羅伯特
材料二:沒有中國指南針的發(fā)明和應用,就不會有世界近代發(fā)達的航海事業(yè),就不會有哥倫布等一系列地理大發(fā)現(xiàn),就不會有各國間大規(guī)模的經濟文化交流與世界近代文明的突飛猛進。
——盛靜《淺談中國的四大發(fā)明對歐洲文藝復興的影響》
材料三:如果沒有火藥,世界也許會少受點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紀歐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騎士們可能仍然在他們的城堡里稱王稱霸...我們的社會可能仍然處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德克·波德
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總結:
通過材料一可以看出①活字印刷術對改變歐洲印書情況,加快了圖書和文化的傳播,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通過材料二可以看出:②指南針的傳播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fā)展;為世界地理大發(fā)現(xiàn)提供了重要條件;促進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也為我們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奠定了基礎)
通過材料三可以看出③中國的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后,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zhàn)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
情景過渡:經過了解,我發(fā)現(xiàn)宋元時期科技成就可不止這些,或許中國能夠成為當時世界上農耕文明時代的強國,和以下科學家的努力也分不開吧,猜到我說的是哪方面的成就了嗎?
(天文學)
【科技-天文學的發(fā)展】
1.請閱讀課本78-79頁,梳理遼宋夏金元時期天文學的發(fā)展過程。
預設回答:
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了解以上重要的天文學成就,感受古代科學家的智慧。
情景過渡:菠羅:方才在勾欄里聽了一出雜劇《竇娥冤》,除了讓我感受到元大都的繁華、市民生活的豐富多彩,更感受到了這個時代文化的興盛!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遼宋夏金元時期的文化成就:
【文化-理學】
1.請閱讀課本81頁,梳理宋代理學及理學的發(fā)展過程。
預設回答:
知識補充:
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和
社會秩序:
“三綱”指的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眲t是指仁、義、禮、智、信。
追問:朱熹的理學思想有什么作用呢?
預設回答:有利于維護封建統(tǒng)治,逐漸成為我國古代的統(tǒng)治思想。
2.閱讀材料,思考程朱理學的影響。
材料一 在理學家看來,“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萬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則,理學家將“天理”和“人欲”對立起來,個人修養(yǎng)要以敬畏天理為準則,才能達到圣賢之道,當人的私欲與準則發(fā)生沖突時,就要“存天理,滅人欲”。理學重視主觀意志、注重氣節(jié)品德、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從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學受到官方尊崇,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摘編自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
材料二 問:“或有孤孀貧窮無托者,可再嫁否?”
曰:“只是后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br> ——《二程遺書》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通過材料一中劃線部分可知,程朱理學的積極影響是:豐富了中華文化的思想內涵,注重人的氣節(jié)品德和社會責任感,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了積極作用。
通過材料二中劃線部分可知,程朱理學的消極影響是:強調封建禮教,束縛了人們的精神追求。
過渡:剛才“菠羅”提到的《竇娥冤》屬于什么呢?大家了解嗎?下面我們一起走進宋詞和元曲。
【文化-宋詞和元曲】
1.請閱讀課本80-81頁,梳理宋詞和元曲的發(fā)展。
預設回答:
追問:請大家聯(lián)系宋代的史實,并結合詞的特點,說說詞為什么會在宋朝流行并發(fā)揚光大起來。(提示:從宋代經濟發(fā)展的角度思考)
商業(yè)發(fā)展,城市繁榮,市民數(shù)量不斷增加,詞(句式有長有短,格式比較自由)更適應市井生活需要。
學生梳理代表人物:
蘇軾、李清照、辛棄疾、陸游
2.閱讀詩詞,結合所學,說說這些作者作品的風格以及所處時代背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K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钋逭铡度鐗袅睢?br>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翖壖病队烙鰳贰ぞ┛诒惫掏压拧?br>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懹巍妒緝骸?br>根據(jù)ppt講述。
預設回答:(接上面宋詞的發(fā)展)
教師補充:雜?。喊岩魳?、歌舞、動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
追問:元朝有哪些著名的元曲作家呢?(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等),最優(yōu)秀的元雜劇作家是?(關漢卿),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菠羅在瓦子聽到的《竇娥冤》,我們來看看這部作品為何著名,又有何深遠的影響呢?
出示相關史事:
關漢卿生活在金末元初。他多才多藝,了解民眾疾苦,熟悉民間語言,又常與藝人交往,甚至親自登臺演出?!陡]娥冤》講述了一個與婆婆相依為命的年輕女子竇娥,遭受無賴陷害,反被受賄的貪官判處死刑的故事。竇娥無處申冤,臨死發(fā)出誓愿:要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三年大旱。她的誓愿感天動地。關漢卿用藝術的手法,憤怒地鞭撻了黑暗勢力。
提問:想一想:為什么《竇娥冤》流傳這么久,影響這么大?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竇娥冤》具有深刻的社會批判意義。它通過對主人公竇娥一生悲慘遭遇的描寫,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尤其是對官場腐敗的抨擊。這種對社會現(xiàn)實的深刻反映使得該劇在不同時代都能引起觀眾共鳴,讓觀眾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和人民的疾苦。
過渡:我們再來看看這一時期的史學成就。
【文化-司馬光與《資治通鑒》】
1.回顧所學,并完成司馬光和《資治通鑒》的學習。
預設回答:
這部書取材重在歷代政治興衰,意在使君主借鑒其中經驗教訓,對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追問:那么司馬遷的《史記》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有何異同之處呢?
預設回答:
課堂小結
素養(yǎng)提升:
請結合大單元所學,分析宋元時期科技文化高度發(fā)展的原因。
1.經濟方面:宋元時期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為科技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保障)
2.政治方面: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割據(jù)的局面,完成局部統(tǒng)一;元朝實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使社會出現(xiàn)了相對安定的局面。(前提)
3.民族關系:各族之間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民族交融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推動了科技文化的進步。
4.對外交往:宋元時期對外交通發(fā)達,對外交往活躍,在同亞非歐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中,我國的先進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同時我國也吸收了外來先進文化,豐富了本民族文化。
5.繼承性及共同創(chuàng)造:宋元科技文化是在隋唐文化的基礎上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
后記:菠羅游記之踏上歸途
情景過渡:菠羅:先進富庶的中國讓我戀戀不舍,已經旅居中國10余年的我?guī)е鴿M滿的收獲,今日就要踏上歸途,我該怎么回呢?請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幫我設計歸途吧。
參考示例:
陸路:從大都向西沿絲綢之路——阿拉伯半島(菠羅可從地中?;氐酵崴梗?br>海路:從明州出發(fā)——東南亞——印度——阿拉伯半島地區(qū)穿過紅海(菠羅可從地中?;氐酵崴梗?br>備注
作業(yè)布置:
(1)選取《資治通鑒》的部分內容進行閱讀,如卷一九二《唐紀八》中
唐太宗與魏征討論隋煬帝與隋朝滅亡的原因、卷二一三《唐紀二十九》中唐
玄宗傾聽大臣進諫等內容,體會其中的歷史智慧。
(2)繪制本課思維導圖。

相關教案

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宋元時期經濟的繁榮優(yōu)秀教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宋元時期經濟的繁榮優(yōu)秀教案,共9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新課教學,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人教版(2024)金與南宋對峙優(yōu)質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金與南宋對峙優(yōu)質教學設計及反思,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新課講授,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歷史隋唐時期的科技與文化獲獎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初中歷史隋唐時期的科技與文化獲獎教學設計及反思,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新課講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明朝的統(tǒng)治獲獎教案

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明朝的統(tǒng)治獲獎教案

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北宋的政治精品教案

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北宋的政治精品教案

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開元盛世精品教學設計

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開元盛世精品教學設計

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一等獎教案

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一等獎教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版本: 人教版(2024)

年級: 七年級下冊(2024)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