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損失、對環(huán)境造成破壞的地質作用或地質現(xiàn)象。
運用資料,說明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
學習目標1、結合實例,分析常見地質災害的成因,理解各種地質災害之間的關聯(lián)性。2、分析不同地質災害的危害與防御措施。3、結合資料,了解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是加劇地質災害的重要原因。
地殼中的巖層在地應力的長期作用下,會發(fā)生傾斜或彎曲。當積累起來的地應力超過巖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巖層便會突然發(fā)生斷裂或錯位,使長期積聚起來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使地面發(fā)生震動,稱為地震。
其他類型地震(水庫、爆炸地震)
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3、地震等級與地震烈度
(1)震級: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級表示;震級每增加一級,地震釋放的能量增加31.62倍。(2)地震烈度:地震時某一地區(qū)地面受到的影響和破壞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
Ⅱ度;微有感-個特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Ⅲ度;少有感-室內少數(shù)人在靜止中有感,懸掛物輕微擺動Ⅺ度;毀滅-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毀,地表產生很大變化ⅩⅡ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毀壞,地形劇烈變化動植物遭毀滅
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可以有多個烈度;一般來說:震級越大,烈度越大。烈度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質結構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關系。
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線地震波
(1)世界地震主要分布區(qū)
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極不穩(wěn)定,是地震易發(fā)地區(qū)。從世界范圍看,地震集中分布在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和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
(2)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區(qū)
我國地跨兩大地震帶。地震災害發(fā)生范圍廣、頻度高、強度大。是世界上地震災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地震災害頻發(fā)地區(qū)有臺灣、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壞道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次生危害:誘發(fā)崩塌、滑坡、泥石流、海嘯等。
(3)破壞當?shù)氐馁Y源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系統(tǒng),還會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變,從而嚴重損害災區(qū)人們的心理健康。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 “是時,人正酣睡,萬籟俱寂。突然,地光閃射,地聲轟鳴,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數(shù)秒之內,百年城市建設夷為墟土,二十四萬城鄉(xiāng)居民歿于瓦礫,十六萬多人頓成傷殘,七千多家庭斷門絕煙?!碧粕娇拐鸺o念碑的碑文如此訴說著這場重大災難。
加固建筑,提高建筑物抗震強度
加強地震災害的自救宣傳和教育
讀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部構造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地震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個烈度C.從觀測點到震源的垂直距離,稱為震源深度D.地震波是地震向外傳播能量的方式2.某地地下30千米處發(fā)生地震,這時地面上的人、附近不遠處的飛鳥和池塘里的魚,都會感到( )A.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擺B.先左右搖擺,后上下顛簸C.P波,上下顛簸D.S波,左右搖擺
近年來,全球地震頻繁發(fā)生,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下表顯示X、Y兩地同年出現(xiàn)地震的有關資料,X地位于北美西部地區(qū),Y地位于南亞中部。讀下表回答6~7題。 3.從表中的資料看,下列哪項不能明確判斷 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 B.X地地震產生的能量大于Y地 C.兩地都不位于震中 D.兩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強烈沖擊 4.Y地死亡人數(shù)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 A.人口密度大 B.距離震中近 C.地震發(fā)生時間 D.Y地位于板塊邊界地帶
(1)定義:山地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因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類活動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的現(xiàn)象。
(3)滑坡的危害與影響:
①滑坡和泥石流都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②滑坡的危害主要表現(xiàn)為破壞或掩埋農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1)定義:是山區(qū)溝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發(fā)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多與山洪相伴,來勢兇猛破壞力大,能夠摧毀聚落,破壞森林、農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3、滑坡與泥石流的異同
4、我國滑坡與泥石流的分布
我國山區(qū)面積廣大,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廣泛,發(fā)生頻繁,尤以西南地區(qū)最為多發(fā)
自然災害種類較多,許多自然災害之間具有內在關聯(lián)性
認識自然災害的關聯(lián)性,有助于理解自然災害的廣泛性和復雜性
一種自然災害可能直接引發(fā)多種災害。參考旱災直接引發(fā)的災害示意,列出地震直接引發(fā)的多種災害
參考旱災引發(fā)的條災害鏈條,完成地震的一條災害鏈條。
一種自然災害引發(fā)的災害,會進一步引發(fā)其他災害,從而形成災害鏈條。
我國是個多山的國家,隨著山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對泥石流減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jù)表完成根據(jù)表中參數(shù)推測,發(fā)生泥石流可能性較大的溝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讀“某地地質災害成災頻次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該地地理特征的敘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嶇 ②全年降水豐富,季節(jié)變化小③地表基巖廣布 ④地表巖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下列關于滑坡、泥石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泥石流多發(fā)生在山區(qū)溝谷中 B.山地丘陵區(qū)是滑坡的多發(fā)區(qū)C.山區(qū)的開山筑路、修渠建庫能增加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不會誘發(fā)滑坡、泥石流D.滑坡、泥石流的發(fā)生會掩埋農田、建筑物、道路等,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

相關課件

地理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精品課件ppt:

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精品課件ppt,共4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滑坡和泥石流,泥石流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地理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精品ppt課件:

這是一份地理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精品ppt課件,共1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相關概念,正相關,負相關,震中距,分布規(guī)律,太平洋板塊,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泥石流,發(fā)生條件,在我國的分布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獲獎課件ppt:

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獲獎課件ppt,文件包含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62《地質災害》課件49727pptx、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62《地質災害》教案49727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地理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試講課課件ppt

地理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試講課課件ppt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試講課ppt課件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試講課ppt課件

2020-2021學年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優(yōu)秀ppt課件

2020-2021學年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優(yōu)秀ppt課件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教課ppt課件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教課ppt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電子課本

第二節(jié) 地質災害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一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