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5月份遭受4次大范圍冰雹侵襲最大如雞蛋,是2000年以來冰雹力度最強、頻次最多的一年。
思考:冰雹天氣是如何形成的?
地表的水被太陽曝曬汽化,上升到空中,許許多多水蒸氣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時相對濕度為100%,當遇到冷空氣則液化,與空氣中的塵埃為凝結,形成雨滴(熱帶雨)或冰晶(中緯度雨),越來越大,當氣溫降到一定程度時,空氣的水汽過飽和,于是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氣而沒有凝結核,水蒸氣就凝華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溫度急劇下降,就會結成較大的冰團,也就是冰雹。
干線是干氣團與溫度相近的濕氣團交匯而形成的天氣系統(tǒng)
氣溫降低在短時間內通常不會使干線位置向西移動,B錯誤;
氣壓降低一般不會直接導致干線位置向西移動,A錯誤;
(2024·江蘇卷)干線是干氣團與溫度相近的濕氣團交匯而形成的天氣系統(tǒng),其形成與特定下墊面有關,常引發(fā)強對流天氣。下圖為“河套地區(qū)某干線位置移動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此次天氣過程中,20時干線位置向西移動,主要是由于(?? ??)A.氣壓降低 B.氣溫降低 C.風向轉變 D.風速減小
風向轉變,氣流的運動方向改變,就可能帶動干線位置的移動,如果風向由東向西吹,就會推動干線向西移動,C正確;
風速減小通常不會使干線的位置有明顯的向西移動,D錯誤。
穩(wěn)定不變不符合夜晚溫度變化的情況,A錯誤;不斷增強與夜晚溫度降低的實際情況不符,B錯誤;
在夜晚,由于地面輻射冷卻,近地面溫度下降,大氣穩(wěn)定度增加,不利于對流的發(fā)展,所以對流通常會逐漸減弱。
2.推測此次天氣過程引發(fā)的對流,在夜晚將(???? )A.穩(wěn)定不變 B.不斷增強 C.逐漸減弱 D.波動變化
逐漸減弱,符合夜晚溫度降低導致對流減弱的規(guī)律,C正確;波動變化不太符合夜晚溫度持續(xù)降低對對流的影響,D錯誤。
概念:露點指空氣水汽含量和氣壓一定時,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而凝結成液態(tài)水所需降至的溫度。在這個溫度下,凝結成的水飄浮在空中稱為霧,而沾在固體表面則稱為露,得名露點。
露點鋒的影響:常引起降水天氣,乃至較大的風暴或龍卷天氣。
概念:露點鋒又稱干線,指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界面,也是水平方向上的濕度不連續(xù)線。
露點鋒的形成:受地形、氣候影響,來自不同地區(qū)具有不同性質的氣團相遇,形成明顯的濕度不連續(xù)帶。
露點鋒的特征:兩側的露點差異大,溫度接近。兩側干濕氣團相遇時,濕空氣由于密度較小被迫抬升。
① 露點和氣壓的關系:在空氣中的水汽含量一定的前提下,氣壓越高,露點越高。
② 露點和空氣水汽含量的關系:在氣壓一定前提下,空氣中水汽含量越高,露點越高。氣壓和空氣中的水汽含量這兩個影響因素都和露點呈正相關。
通過比較氣溫和露點溫度,可知空氣中水汽的飽和程度:氣溫 = 露點溫度,空氣中的水汽飽和。氣溫>露點溫度,空氣中的水汽不飽和。露點差=氣溫-露點溫度≥0(露點差越小,空氣越接近飽和,空氣越濕潤)
鄂霍茨克海上空氣溫較高
概念:在北半球,由北向偏南方向逆行的暖鋒;在南半球,由南向偏北方向逆行的暖鋒。倒暖鋒是指逆行的,由北向南(北半球)的暖鋒,是東北地區(qū)獨有的天氣過程。
出現(xiàn)現(xiàn)象:東北地區(qū)自北向南依次產(chǎn)生降水,同時出現(xiàn)北部氣溫高于南部氣溫的反常現(xiàn)象。
千島群島附近出現(xiàn)低壓中心,形成從鄂霍茨克海向我國東北的水汽輸送條件
發(fā)生地區(qū):主要出現(xiàn)在東北地區(qū),一般出現(xiàn)在寒潮過境之后的兩三天之內
移動方向反常,自北向南移動;
降水區(qū)域反常,降水區(qū)域集中在鋒面附近,但是鋒后降水范圍大于鋒前;
水汽來源反常,來源于我國東北方的鄂霍茨克海,由東北向西南輸送;
氣溫反常,氣溫反而由高緯向低緯遞減,并在鋒面過境后迅速升溫,造成東北地區(qū)在冬季,北部氣溫比南部明顯偏高的反常現(xiàn)象。
東北倒暖鋒的形成過程冬季在陸地形成蒙古西伯利亞高壓,而此時,千島群島附近的海域氣溫較高,出現(xiàn)了強大的低壓中心。北半球的低壓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上是逆時針旋轉,在鄂霍茨克海和我國東北之間,形成東北風(如圖中紅色箭頭),這股從海而來(相對暖濕)的氣流進入我國東北,與盤踞在此的冷空氣相遇,形成鋒面,暖氣團主動推著鋒面向南移動,這就是倒暖鋒。倒暖鋒一般發(fā)生在寒潮之后的2-3天,本質就是鄂霍次克海的海洋暖氣團取代了東北的大陸冷氣團。倒暖鋒的出現(xiàn),加快東北地區(qū)升溫,帶來降水,使氣候變得濕潤。
一般特征:海風鋒在冷海、暖陸的春、夏季出現(xiàn)最頻繁,因為春夏季是海風效應最強的季節(jié)。海風午后最易出現(xiàn),夜晚趨于消散。
①海風鋒本身有一輻合抬升區(qū),區(qū)域內有弱對流存在;
③海風鋒與既有雷暴相遇,會加強雷暴的發(fā)生;
②海風鋒移到層結不穩(wěn)定且水汽充足的區(qū)域,對流迅速加強,會觸發(fā)形成雷暴;
概念:偏冷的海風從海洋向陸地推進過程中,遇到陸地較熱的氣團則形成與鋒面有相似的溫度、濕度和流場特征的交界面,被稱為海風鋒。
一般結構:海風鋒的結構和密度流十分相似。海風鋒的一般特征是它有一個隆起的頭,緊靠鋒處海風氣流厚度較小,之后迅速增大,接近最大高度后,又逐漸減小。海風鋒鋒前上升氣流的平均寬度約1千米,但有時變化很大;鋒后海洋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有時較強,但在較窄的地帶延伸。
過境時的天氣:氣溫驟降;氣壓升高;可能有降水、風速猛增,風向突變。
陣風鋒是一種強對流災害性天氣,具有突發(fā)性強、破壞力大、不可抗拒等特點,并且形成發(fā)展過程十分迅速。在其影響范圍內將出現(xiàn)雷暴、暴雨、大風、冰雹等災害,對國計民生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影響較大。
概念:陣風鋒是一種微型冷鋒,常發(fā)生在強對流天氣——強雷暴過境時,濕冷空氣下沉到地面形成雷暴“冷堆”,并向四周流出,與低空暖氣流交匯形成的冷鋒天氣。
陣風鋒對雷暴天氣持續(xù)發(fā)展的影響:推動暖濕空氣持續(xù)上升;為雷暴單體發(fā)展提供更多的暖濕空氣,使該地雷暴持續(xù)強烈發(fā)展;可能出發(fā)新生雷暴
錮囚鋒形成的主要三種情況
①溫帶氣旋中冷鋒追上暖鋒:左側的冷鋒移動較快,追上了前面的暖鋒,冷鋒前的暖空氣都被抬離地面,錮囚到高空。冷鋒后面的冷氣團和暖鋒前面冷氣團的交界面稱為錮囚鋒。
③兩條冷鋒迎面相遇:青海湖錮囚鋒——冬季時,冷空氣受祁連山脈的影響分為東西兩股,一股是經(jīng)南疆盆地后,逐漸溢入青藏高原西側阿爾金山山口進入青海西北部的“西路冷空氣”;另一股是經(jīng)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東北部河谷地區(qū)向西回流倒灌的“東路冷空氣”。這兩股冷空氣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形成青海湖錮囚鋒。云貴高原錮囚低渦:當較強的偏北風遇到秦嶺阻擋分支南下,一支繞流四川盆地,一支繞流江漢平原,兩支氣流在貴州北部輻合而形成“錮囚低渦",冷鋒前的暖空氣都被抬離地面,錮囚到高空,其強度較小,但帶來的降水量較大。
概念:是由冷鋒追上暖鋒或由兩支冷鋒迎面相遇將鋒前的暖氣團抬離地面,禁錮在高空形成的一種特殊鋒面。在中國,錮囚鋒主要出現(xiàn)在鋒面氣旋頻繁活動的東北地區(qū)、華北地區(qū),以春季較多。錮囚鋒形成后,暖空氣被抬升到錮囚點以上,使云層變厚,降水增加,降水區(qū)域擴大。
錮囚鋒分類:暖式錮囚鋒,暖鋒前的冷氣團比冷鋒后的冷氣團更冷;冷式錮囚鋒,冷鋒后的冷氣團比暖鋒前的冷氣團更冷;中性錮囚鋒,錮囚鋒前后的氣團屬性差別不大。
②鋒面受山脈阻擋形成的地形錮囚鋒:華南錮囚鋒——每年的4-6月份,我國冷鋒南下經(jīng)過南嶺(兩廣丘陵)受地形阻擋,風速減慢,當?shù)诙l冷鋒南下,兩者相遇形成華南錮囚鋒。
鋒后氣團性質一旦發(fā)生改變,會被更后面的氣團追上,從而形成副鋒,前面的鋒面稱為主鋒。判斷:圖上出現(xiàn)兩條大致平行的鋒線,主鋒兩側溫差較大,副冷鋒兩側溫差較小。
熱泡1時吹西北風,又要滿足熱泡2吹偏西風
B圖中甲地形成偏東風,既不是西北風也不是偏西風,B錯誤;
A圖中的甲地形成偏東風,既不是西北風也不是偏西風,A錯誤;
(2023·浙江1月選考)當空氣經(jīng)過較暖的下墊面時,底部的大氣增溫形成比周邊溫度高的“熱泡”,并不斷向上運動,這是一切對流現(xiàn)象的基礎。“熱泡”超過凝結高度就會形成云層,海面上的云層在夜間常常會發(fā)生強烈對流,形成雷雨天氣。下圖為甲地下墊面附近“熱泡”上升運動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3.若甲地上空1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氣壓系統(tǒng)控制,則符合圖示“熱泡”運動的等壓線分布是( ???)
A B C D
C圖中甲地形成偏南風,而在熱泡1時風向需要是西北風,C錯誤;
D圖中甲地吹西北風,與熱泡1時相符,在熱泡2時遠離地面摩擦力較小時,形成西南風即偏西風,D正確。
“熱泡”超過凝結高度就會形成云層,海面上的云層在夜間常常會發(fā)生強烈對流,形成雷雨天氣
云頂遠離地面,大氣的長波輻射散熱快,冷卻劇烈,②正確;
大氣的主要熱量來源是地面輻射,云層底部更接近地面輻射,受海面輻射的影響,降溫慢,①正確;
4.造成夜間海面上云強烈對流的原因有(?? ?)①云底接受海面輻射,降溫慢 ②云頂長波輻射,冷卻劇烈③云底向下墊面輻射,降溫慢 ④云頂水汽蒸發(fā),冷卻劇烈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云底向下墊面輻射說明下墊面氣溫低,對流運動微弱,不符合題意,③錯誤;
云頂海拔高,氣溫低,水汽不易蒸發(fā),④錯誤。①②正確。
影響:會引起突發(fā)性的、強度劇烈、破壞力極大的災害天氣。強對流天氣出現(xiàn)時往往烏云密布、電閃雷鳴、風大雨急,甚至伴有冰雹降落。
①局地性強,分布范圍小(空間尺度?。簩儆谥行〕叨忍鞖庀到y(tǒng),一般水平范圍大約在十幾公里至二三百公里,小的只有幾十米。
強對流=強+對流,通俗來說就是強烈的上升氣流。在暖季(夏半年),當大氣層結(大氣中溫度、濕度等氣象要素的垂直分布)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空中有充沛水汽、并有足夠對流沖擊力的條件下,大氣中對流運動得到強勁發(fā)展,形成“(強)對流性”天氣。
②突發(fā)性強,持續(xù)時間短(時間尺度?。簭妼α魈鞖鈦淼猛蝗唬サ么颐?。它的持續(xù)時間短暫,通常為一小時至十幾小時,短的僅有幾分鐘。
③強度大,破壞性強:強對流天氣發(fā)生時,降水強度大(即單位時間的降水量大),風力強勁,往往帶來多種災害,具有極強的破壞力。
②氣流要能上升(氣流抬升的觸發(fā)機制)
受熱抬升;鋒面抬升;低空輻合上升;空氣在抬升過程中水汽凝結放熱,會進一步加劇抬升
③氣流還要能持續(xù)地上升(大氣“上冷下暖”的不穩(wěn)定層結):由于暖空氣的密度比冷空氣小,所以冷空氣在上、暖空氣在下時,大氣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而且上下溫差越大,大氣越不穩(wěn)定。
①充足的水汽:低層大氣中必須含有充足的水汽,與下墊面性質有關;
地形抬升(遭遇山脈),平坦開闊的地形條件有利于氣流的運動與抬升,也有利于強對流的維持
④強雷暴、大冰雹、颮線、龍卷等天氣還要求有強的風垂直切變:強的風垂直切變指的是風速或風向隨著高度劇烈變化。
除了上述大氣條件,強對流天氣的形成還與下墊面的動力和熱力作用有關,也就是受到大尺度天氣背景及地形因素的影響。
在我國,強對流天氣在四季均可能發(fā)生,且多發(fā)生在春夏季。因為在春夏季節(jié),空氣濕潤(大氣中水汽含量較高)、且利于氣流抬升。
4月前后,冷暖空氣活動比較頻繁,冷空氣有一定勢力,能夠越過南嶺侵入到華南,同時,南方的暖空氣也開始加強,冷暖空氣勢力相當,互相抗衡,導致華南地區(qū)強對流天氣發(fā)生。隨著夏季的到來,冷空氣勢力逐步減弱,很難越過南嶺影響到華南地區(qū),而暖空氣更加強勢,強對流天氣頻發(fā)區(qū)域將會移動到江南一帶。
被太陽曬熱的地面會加熱低層大氣,使整層大氣形成下熱上冷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熱力抬升)
冷暖空氣的交匯比較頻繁(動力抬升)
強對流天氣在各地出現(xiàn)時間不同,南方要比北方來得早
①一般來說,低緯多于中緯,中緯多高緯(低緯終年高溫、多雨,空氣處于暖濕不穩(wěn)定狀態(tài),容易形成雷暴。中緯夏半年,近地層大氣增溫、增濕,大氣層結不穩(wěn)定度增大,同時經(jīng)常有天氣系統(tǒng)活動)。
②同緯度而言,山地(受山地阻擋,雷暴常沿山脈移動,如果山地不高,強雷暴可越山而過)多于平原(當暖濕而又不穩(wěn)定的空氣沿山坡爬升時,迎風坡地區(qū)常常形成雷暴。坡度越大,垂直于山的風速差異越大,雷暴發(fā)展越強烈)
雷暴是由積雨云強烈發(fā)展而出現(xiàn)閃電、雷鳴和強陣雨的局地風暴。由于積雨云攜帶著大量電荷,當云與云、云與地面之間達到一定電位差,就會發(fā)生放電,放電同時釋放大量熱量,使周圍的空氣受熱膨脹,引發(fā)強烈的爆炸聲,也就是雷聲。
③內陸多于沿海(江河湖海地區(qū),由于熱力作用,白天因水面溫度較低,常有下降氣流存在,致使雷暴強度減弱甚至消失。夜間,水面溫度較高,氣層反而不穩(wěn)定,有利于上升氣流的發(fā)展,雷暴經(jīng)過則會增強)。
①大量的不穩(wěn)定能量(暖濕不穩(wěn)定空氣)
發(fā)生時間:一年中雷暴出現(xiàn)最多的是夏季,春秋次之,冬季除暖濕地區(qū)外,極少出現(xiàn)。以我國為例,雷暴主要發(fā)生在4月至9月的午后(午后雷陣雨),而11月至次年2月幾乎無雷暴天氣。但是這不代表冬季沒有雷電,隆冬季節(jié)會有異常的“雷打雪”(降雪同時伴有雷電天氣)現(xiàn)象。
③足夠的沖擊力(強烈上升運動)
①水汽隨著氣流上升遇冷凝結,當溫度降到0℃以下時,凝結成小冰晶。
③如果云中的上升氣流特別強,冰晶可以在云中生長到足夠大,那它在下降過程中就不會完全融化,而以固體的形態(tài)到達地面,成為冰雹。
概念:冰雹是從發(fā)展旺盛的積雨云中降落的冰粒,是一種固態(tài)的降水。
發(fā)生時間:一般多出現(xiàn)在春夏之交和夏季,空氣對流發(fā)展旺盛的午后,且多出現(xiàn)在內陸山區(qū)。
形態(tài)和大?。罕⒅睆揭话銥?至50毫米,最大的可達100毫米以上
發(fā)生地點:華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3月冰雹最多;西南地區(qū)4月冰雹最多;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冰雹多集中在5-9月,其中6月冰雹最多
②小冰晶繼續(xù)上升,同時吸附周圍其他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而長大,當增大到上升氣流承載不住時會下落,如果遇到更強的氣流又會被抬升。在反復升降的過程中,冰粒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不穩(wěn)定的大氣環(huán)境:當對流層底層被暖濕氣流占據(jù),而高層被冷空氣占據(jù),形成 上冷下暖的結構時,大氣的不穩(wěn)定結構就會形成。
地形:相較于山區(qū)存在大摩擦和阻擋作用的不利因素,強的颮線更容易在大平原地區(qū)發(fā)生
概念:指風向突變、風速飆升的現(xiàn)象,而颮線就是風向和風力發(fā)生劇烈變動的天氣變化帶。颮線是帶狀雷暴群(即排列成帶狀的雷暴群)所構成的風向、風速突變的狹窄(范圍小)的強對流天氣帶。颮線與其他對流天氣一致,水平范圍很小,其寬度、長度及維持時間都較短。
天氣:颮線過境時,風向突變,風速驟升,氣溫急劇下降,而且往往伴有雷暴大風、冰雹、短時強降水,在個別情況下還可能出現(xiàn)龍卷風。
高空風場:當高空給存在較大風速區(qū)也就是急流時,這種上下氣層之間的風向風速差異較大,即存在較強的垂直風切變對于颮線的形成和維持至關重要
廣闊的暖洋面,提供充沛的水汽;海域水溫高,水源條件充足
較平坦的地形,有利于低空急流的形成。
概念:龍卷風是一種強烈的、小范圍的空氣渦旋,是在強烈不穩(wěn)定天氣條件下,由空氣強烈對流運動產(chǎn)生的,常與雷暴、冰雹和暴雨等強對流天氣系統(tǒng)“結伴而行”。龍卷風的持續(xù)時間很短(通常幾十分鐘內),影響范圍不大,但破壞力極強,龍卷風經(jīng)過的地方,常會發(fā)生拔起大樹、掀翻車輛、摧毀建筑物等現(xiàn)象,甚至可以把人吸走。
發(fā)生時間和地區(qū):一般在溫暖季節(jié)(午后)出現(xiàn);主要發(fā)生在中緯度(大致為20°—50°)地區(qū)。其中美國是發(fā)生龍卷風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日本次之。中國龍卷風時有出現(xiàn),主要發(fā)生在東部平原(華南、華東)地區(qū),春、夏(4—8月)兩季則是龍卷風的多發(fā)季節(jié)。
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使其水平旋轉;下墊面地溫高,氣流受熱上升
龍卷風的形成過程①冷暖氣流交匯時,冷氣流下沉,暖氣流上升,上下層空氣相互擾動,在水平方向上形成渦旋;(圖a、b)②地面空氣因日照升溫,產(chǎn)生強烈的上升氣流,把一部分水平渦旋提升到垂直方向。同時,高空的積雨云在垂直渦旋的帶動下形成云的渦旋,即龍卷風的雛形(圖c、d、e)③四周空氣向渦旋中心流動,產(chǎn)生輻合,并在中心形成下沉氣流,使渦旋不斷向地面延伸,最終到達地面,成為完整的龍卷風。(圖f)
下?lián)舯┝?,指一種雷暴云下部的局地強下沉氣流,到達地面后會產(chǎn)生一股直線型大風向四面八方擴散,越接近地面風速越大,最大地面風力可達15級,可以影響方圓幾千米的范圍,破壞力極強。在航空領域,下?lián)舯┝髟缫咽恰按竺ΧΑ钡目针y“兇手”,對于低空正在起降的飛機影響尤甚。下?lián)舯┝髡菍е嘛L切變的一種重要災害性天氣現(xiàn)象。在穿過下?lián)舯┝鲄^(qū)域時,受風向風力突然變化的影響,飛機會突然改變航跡,如果飛行員應變不當,非常容易墜毀。下?lián)舯┝饕鸬母邏海c近地面迎面而來的暖氣團交匯處,形成小尺度鋒面——陣風鋒,因為冷高壓比暖氣團強,性質類似冷鋒;下?lián)舯┝鞯竭_地面多形成直線型大風帶。
強對流天氣——下?lián)舯┝?br/>東北冷渦冷渦,即“冷性低渦”,是來自高緯度地區(qū)的一種“中心溫度低于四周同高度的低渦”。在北緯35°~ 60°,東經(jīng)105°~145°,且持續(xù)時間在3天以上的冷渦稱之為東北冷渦。造成東北地區(qū)低溫冷害、持續(xù)陰雨洪澇、冰雹、雷雨、大風和沙塵暴等突發(fā)性強對流天氣的天氣系統(tǒng)。實質是上冷下暖的冷性氣柱呈非對稱的渦旋結構的冷鋒云系(切斷低壓系統(tǒng)、閉合低壓)。一年四季均可見,在夏季的活躍度最高。
東北冷渦梅雨期和華南前汛期的降水量和東北冷渦的正相關:東北冷渦強年,引導北方“干冷”空氣南侵,與低層強盛西南暖濕氣流在梅雨區(qū)北緣交匯,形成“上干下濕”的不穩(wěn)定層結,在上升運動的觸發(fā)下,最終導致梅雨量偏多;東北冷渦弱年情況正好相反。
尤卡坦半島終年受信風帶控制,當海風登陸時,遇到陸地上穩(wěn)定的信風,徘徊不前,形成海風鋒。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同時濕空氣要比干空氣密度小。下圖示意尤卡坦半島位置和地形。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解析】1.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同時濕空氣要比干空氣密度小。尤卡坦半島西海岸海風鋒是由海風登陸遇到信風形成的,信風是從陸地吹來,故其性質是暖干,海風是從海洋吹來,涼爽且水汽含量高,故海風性質是冷濕,海風的密度小于信風,所以該鋒面系統(tǒng)應該向信風一側傾斜,A正確,BCD錯誤。所以選A。
1.下列尤卡坦半島西海岸海風鋒的剖面結構示意圖,正確的是(?? ?)
A B C D
【解析】2.據(jù)材料信息可知,信風穩(wěn)定時容易形成海風鋒。北半球夏季,東北信風北移,可以完全控制該區(qū)域,因此夏季最易出現(xiàn)海風鋒;夏季午后,海陸間溫差最大,是近地面一天中海風最強的時間,在半島西部信風來自大陸,濕度較低,而海風受海洋影響溫度較低、濕度較大,海風遇到信風,不同溫度、濕度的空氣相遇,容易形成鋒面,所以此時海風鋒形成的可能性最大,C正確,ABD正確。所以選C。
2.尤卡坦半島西部形成海風鋒最可能在( ???)A.冬季午夜 B.春季早晨 C.夏季午后 D.秋季傍晚
【解析】3.讀圖,結合經(jīng)緯網(wǎng)和大氣環(huán)流可知,該地受東北信風控制,東北信風對于西海岸是離岸風,對于東海岸是向岸風,而海風主要在白天出現(xiàn),由海洋吹向陸地,而夜間以陸風為主,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即信風與海陸風的疊加情況不同,B正確;由材料“東岸海風強于西岸海風”可知,東北信風勢力強,原因是信風帶風向常年穩(wěn)定,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反而不利于形成此情況,A錯誤;東北信風勢力強,也說明海陸風強度較弱,東西海岸的海陸風強弱無法比較,C錯誤;東西海岸海洋水體大體相當,與海風的強度大小關系較小,D錯誤。所以選B。
3.尤卡坦半島東岸海風強于西岸海風的主要原因是(? ??)A.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B.信風與海陸風疊加情況不同C.東西海岸海陸風強度不同 D.東海岸海洋水體的影響更大
颮線是指帶狀雷暴群所構成的風向、風速突變的中小尺度強對流天氣。圖為某次颮線演變示意圖,圖中黑色符號表示小時極大風速≥24.5m/s的站點,灰色符號表示雨強≥20mm/h的站點,不同形狀對應不同的時刻,颮線在19時后分為南北兩段發(fā)展。據(jù)此回答下面小題。
4.導致颮線向東北移動的主要因素是(? ??)A.太陽輻射 B.地面輻射 C.海陸風 D.氣壓梯度
【解析】4.根據(jù)材料“颮線是指帶狀雷暴群所構成的風向、風速突變的中小尺度強對流天氣”可以推斷出颮線的移動方向應該與風向風速的突變密切相關,與風向一致,風向、風速的突變都與氣壓梯度的突變有關,因此D正確,排除AB;根據(jù)圖中的信息判斷,該地海陸風的方向為東南西北方向,與颮線移動方向不一致,C錯誤,故選D。
5.受此次颮線影響時間較長的省份是(??? )A.江西省 B.安徽省 C.浙江省 D.江蘇省
【解析】5.根據(jù)圖中信息可以推出江西省和浙江省受颮線影響的時間比較長,其中江西省受颮線影響的時長為3-4小時,浙江受颮線影響的時長為4個多小時,因此受颮線影響的時間最長的省份是浙江省,C正確,排除ABD,故選C。
6.相比于19時,20時颮線南、北兩段的強度( ???)A.明顯增強??明顯減弱 B.基本不變??明顯增強C.明顯減弱??基本不變 D.明顯減弱??明顯增強
【解析】6.根據(jù)圖文信息可知,20時受南側颮線影響的風速和雨強都比19時弱,因此南側颮線的強度明顯減弱;20時受北側颮線影響下的風速和雨強變化不明顯,推出北側颮線強度變化不明顯,因此C正確,排除ABD,故選C。

相關課件

微專題 中國新基建(交通)(課件)-高考地理二輪復習講練測(新高考通用):

這是一份微專題 中國新基建(交通)(課件)-高考地理二輪復習講練測(新高考通用),共2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中國新基建交通,空中列車,主要內容,圖文信息,具體分析,得出結論,G基建,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shù)據(jù)中心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微專題 副高、特殊天氣系統(tǒng)和現(xiàn)象(課件)-高考地理二輪復習講練測(新高考通用):

這是一份微專題 副高、特殊天氣系統(tǒng)和現(xiàn)象(課件)-高考地理二輪復習講練測(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微專題特殊天氣系統(tǒng)和現(xiàn)象pptx、微專題副高ppt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59頁, 歡迎下載使用。

第09講 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和天氣-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

這是一份第09講 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和天氣-備戰(zhàn)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新高考通用),共5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鋒與天氣,鋒面氣旋與天氣,冷鋒與暖鋒,冷鋒暖鋒對比分析,冷鋒和暖鋒的判讀,冷鋒箭頭大致相對,暖鋒箭頭大至同向,2看鋒面的坡度,冷鋒坡陡,暖鋒坡緩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微專題 云霧雪、副高、特殊天氣系統(tǒng)和現(xiàn)象(課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

微專題 云霧雪、副高、特殊天氣系統(tǒng)和現(xiàn)象(課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

專題03.2 大氣運動微專題逆溫和特殊的天氣現(xiàn)象(課件) -2024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高考)

專題03.2 大氣運動微專題逆溫和特殊的天氣現(xiàn)象(課件) -2024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高考)

專題03 微專題 云霧雪、副高、特殊天氣系統(tǒng)和現(xiàn)象(課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

專題03 微專題 云霧雪、副高、特殊天氣系統(tǒng)和現(xiàn)象(課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3講 天氣系統(tǒng)與天氣現(xiàn)象課件PPT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3講 天氣系統(tǒng)與天氣現(xiàn)象課件PPT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