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wù)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nèi)項目填寫清楚。
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2章第2節(jié)。
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關(guān)于雜合子和純合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雜合子的后代全都是雜合子B.純合子雜交得到的全是純合子
C.雜合子的雙親中至少有一方是雜合子D.測交常用來檢測被測個體是否是純合子
2.某同學選用三個搪瓷盆A、B、C進行模擬實驗,A裝入100個綠球,B裝入100個紅球,C裝入50個綠球和50個紅球(綠球和紅球大小相同),欲用這三個搪瓷盆模擬孟德爾雜交實驗中配子的產(chǎn)生和結(jié)合,下列相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A.搪瓷盆可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盆內(nèi)小球可代表雌雄配子
B.每次從C盆中抓取一個球,模擬的是產(chǎn)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C.從A、C中抓取可模擬純合子和雜合子的雜交情況,且抓取后需放回原盆
D.該實驗可模擬自交或者雜交過程中雌雄產(chǎn)生配子的種類和數(shù)量情況
3.生物學常用的方法有溯因法、歸納法和假說—演繹法,孟德爾利用假說—演繹法,發(fā)現(xiàn)了兩大遺傳定律。下列相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A.孟德爾通過正反交提出的問題是“F1產(chǎn)生3:1性狀分離比”
B.為驗證“F1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進入不同配子”,孟德爾設(shè)計并完成了測交實驗
C.“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屬于演繹推理的內(nèi)容
D.孟德爾的遺傳定律可以解釋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遺傳現(xiàn)象
4.某兩性花植株的花朵有紅、粉、白三色,其中紅花植株和白花植株分別只含顯、隱性基因。在開花期,雄蕊花粉落在雌蕊柱頭上時,粉花植株的部分花粉不能形成花粉管,以致無法完成受精作用。當白花植株授以粉花植株的花粉時,子代粉花:白花=1:2。下列相關(guān)敘述中正確的是
A.紅花植株自交、紅花與白花植株雜交的子代均只有紅花植株
B.粉花植株產(chǎn)生的含顯性基因花粉中一半不能完成受精
C.粉花植株產(chǎn)生的含顯、隱性基因的卵細胞比例為1:2
D.粉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紅花植株是白花植株的2倍
5.番茄花色的遺傳受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已知只有顯性基因A存在時開藍花,顯性基藍花×白花因A和B同時存在時開紫花,其他基因型均開白花。如圖表示番茄花色的遺傳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種
B.F2紫花植株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1/9
C.F1進行測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為紫花:藍花:白花=1:2:2
D.F2中藍花植株自交,子代藍花植株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3/5
6.某一自花傳粉、閉花受粉的植物,其花瓣顏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AA和BB均是有一對純合即致死。現(xiàn)讓甲、乙兩株粉紅花植株雜交,F(xiàn)1中紅花:粉紅花:灰白花=1:2:1,讓F1粉紅花自交,每株收獲的種子單獨種植,F(xiàn)2中粉紅花:灰白花都為2: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或aaBb
B.群體中該種植物能存活的基因型有3種
C.群體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兩種
D.F2中粉紅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粉紅花:灰白花=1:2
7.下列關(guān)于同源染色體和姐妹染色單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同源染色體形狀、大小一般相同,姐妹染色單體形狀、大小不一定都相同
B.同源染色體分別來自父方和母方,姐妹染色單體來自同一條染色體的復(fù)制
C.減數(shù)分裂I各時期都含有同源染色體,減數(shù)分裂Ⅱ各時期都含有姐妹染色單體
D.減數(shù)分裂I中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染色體數(shù)目和姐妹染色單體數(shù)目的比例只能是1:1
8.如圖為某動物體內(nèi)的一組細胞分裂示意圖(圖中表示該動物所有的染色體),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動物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4條
B.細胞分裂不會發(fā)生細胞③到細胞④的變化過程
C.細胞①②③④⑤不可能同時出現(xiàn)在該動物體內(nèi)的同一器官中
D.圖中細胞②和⑤發(fā)生的染色體行為相同,但所處的時期不同
9.用電子顯微鏡對某哺乳動物的某一細胞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細胞內(nèi)正在進行著絲粒分裂。下列相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A.該細胞可能是初級卵母細胞
B.該細胞可能正在進行有絲分裂或減數(shù)分裂
C.該細胞內(nèi)可能含有同源染色體
D.該細胞的子細胞可能是卵細胞
10.下列關(guān)于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受精作用是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
B.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導致了不同配子遺傳物質(zhì)的差異
C.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證了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
D.同一雙親后代的多樣性與卵細胞和精子結(jié)合的隨機性無關(guān)
11.某同學以蝗蟲的精巢作為實驗材料制成裝片觀察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下列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A.蝗蟲作為實驗材料的優(yōu)點是染色體數(shù)目少、材料易得
B.裝片制作過程中需要用堿性染料對染色體進行染色
C.在低倍鏡下能找到處于減數(shù)分裂I、Ⅱ時期的細胞
D.觀察裝片時不可能看到處于有絲分裂某時期的細胞
12.如圖是果蠅X染色體上的一些基因的示意圖。下列相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A.一個細胞中可以含有4個相同基因
B.控制果蠅朱砂眼和星狀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C.黃身基因和卷翅基因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D.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基因,且這些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13.下列關(guān)于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實質(zhì)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雜合子細胞中,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相對獨立性
B.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C.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
D.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選不全得1分,有選錯得0分。
14.研究人員采用某品種的黃色皮毛小鼠和黑色皮毛小鼠進行如下實驗(每個交配方案中親本鼠數(shù)量相同):
多次重復(fù)發(fā)現(xiàn),第二組產(chǎn)生的子代個體數(shù)總比第一組少1/4左右。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黃色皮毛對黑色皮毛為顯性性狀
B.黃色皮毛與黑色皮毛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C.由題意可推測該品種小鼠可能存在顯性純合致死
D.該品種中黃色皮毛小鼠一定是純合子,能夠穩(wěn)定遺傳
15.某兩性花二倍體植物的花色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這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色素合成。基因a無控制紫色素合成的功能,也不會影響其他基因的功能?;駼控制紅色色素合成,b控制藍色色素合成。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長和繁殖,基因型為A_B_和A-bb的植株花色為紫紅色和靛藍色?,F(xiàn)有該植物的3個不同純種品系甲(紫紅色花)、乙(藍色花)、丙(紅色花),雜交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不考慮突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乙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自然情況下紫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種
B.讓只含隱性基因的植株與雜交組合Ⅱ中F2測交,能確定F2中各植株的基因型
C.雜交組合I的F2中靛藍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種,雜合子占1/3
D.若甲與丙雜交所得F1自交,則理論上F2為紫紅色花:紅色花=3:1
16.某植物通常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頂端長雄花序,葉腋長雌花序),但也有部分是雌雄異株植株。該植物的性別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顯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顯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的個體為雌株?,F(xiàn)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種基因型不同的純合體植株。乙和丁雜交,F(xiàn)1全部表現(xiàn)為雌雄同株,F(xiàn)1自交得到F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用甲和丁進行雜交育種,不需要對母本去雄
B.乙基因型為bbtt,丙的基因型為BBtt
C.F2中雌株的基因型是BBtt、Bbtt、bbtt
D.F2的雌株中純合子所占比例是1/4
17.如圖是某雌性動物不同細胞分裂時期核DNA數(shù)目的變化情況。下列相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A.a(chǎn)和b時期為細胞分裂間期和有絲分裂過程中核DNA數(shù)目變化
B.a(chǎn)時期細胞進行DNA復(fù)制和有關(guān)蛋白質(zhì)的合成,且有適度生長
C.b時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2n,姐妹染色單體的數(shù)目為4n
D.c時期表示的是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
18.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guān)系,下列敘述符合基因和染色體“平行”關(guān)系的是
A.基因和染色體的組成成分中都含有DNA,都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B.基因和染色體在體細胞中均成對存在,在配子中成單存在
C.在減數(shù)分裂I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體都能自由組合
D.在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過程中,基因保持完整性,染色體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9分。
19.(12分)探索遺傳規(guī)律的經(jīng)典實驗中,選用豌豆作為雜交實驗材料是孟德爾成功的原因之一?;卮鹣铝袉栴}:
(1)以豌豆為遺傳學實驗材料具有的優(yōu)點:____________(寫兩點)。利用豌豆進行雜交實驗時,對母本去雄后要進行套袋處理,套袋處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選取自然狀態(tài)下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雜交(相關(guān)基因用H、h表示),F(xiàn)1自交后得F2,F(xiàn)2產(chǎn)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若將F2中高莖植株篩選出單獨種植,這些植株產(chǎn)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若將F1雜種植株測交后得到的高莖植株(稱X植株)連續(xù)自交6代,獲得與X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比例為________。
(3)豌豆的子葉黃色(Y)對子葉綠色(y)為顯性,Y、y與H、h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現(xiàn)用純合子葉黃色高莖品種與純合子葉綠色矮莖品種雜交獲得F1,F(xiàn)1自交獲得F2。從F2的子葉黃色矮莖豌豆植株中任取兩株,則這兩株豌豆基因型不同的概率為_____________。若F1與豌豆(Yyhh)雜交,所得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
20.(12分)有色水稻是一種雜交水稻,因其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而備受推崇。科研工作者以云南地方有色水稻為研究材料,發(fā)現(xiàn)稻谷種皮色素的形成受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這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具體代謝途徑如圖所示(已知基因可以通過控制相關(guān)酶的合成間接控制生物性狀)。回答下列問題:
(1)在培育雜交水稻的過程中,利用雄性不育株進行雜交操作的優(yōu)勢是____________。
(2)科研人員欲判斷控制有色水稻稻谷種皮顏色的兩對基因的遺傳是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現(xiàn)有純合紫色籽粒水稻植株,基因型為aabb的白色籽粒水稻植株、純合棕色籽粒水稻植株,請補充完整實驗思路并預(yù)期實驗結(jié)果及結(jié)論(注:不考慮突變和互換)。
①實驗思路:選擇純合紫色籽粒水稻植株與____________雜交得到F1,F(xiàn)1自交得F2,統(tǒng)計子代表型及比例。②預(yù)期實驗結(jié)果及結(jié)論:若____________,則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否則,兩對基因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3)上述科研人員經(jīng)過實驗驗證了控制有色水稻稻谷種皮顏色的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現(xiàn)有棕色稻谷植株甲和紫色稻谷植株乙,植株甲自交后代全部為棕色的稻谷,則植株甲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讓紫色稻谷的植株乙與植株甲雜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紫色:棕色=1:1,則所有紫色稻谷基因型中植株乙的基因型不可能為____________,用基因型為aabb的白色籽粒水稻植株與植株乙雜交,當子代表型及比例為紫色:棕色:白色=1:1:2時,說明植株乙生物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
21.(12分)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為發(fā)現(xiàn)治療瘧疾的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獎,青蒿素是從青蒿中提取的藥用成分。已知青蒿莖的顏色有青色和紅色。青蒿莖的高度和莖的顏色分別受等位基因A/a、B/b控制。一株紅色高莖的青蒿M和一株青色矮莖(aabb)的青蒿N雜交,所獲得的F1中有紅色高莖和青色高莖兩種性狀,讓F1中的紅色高莖青蒿自交,F(xiàn)2中紅色高莖:青色高莖:紅色矮莖:青色矮莖=9:3:3:1。回答下列問題:
(1)A/a和B/b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2)由題意可知,M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青蒿莖的形狀有兩種,圓形對菱形為顯性,由一對等位基因D/d控制,已知D/d和A/a不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D/d和B/b的位置關(guān)系無法確定,請設(shè)計一個測交實驗判斷D/d和B/b是否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考慮互換)
實驗思路:①讓圓形紅莖(BBDD)和菱形青莖(bbdd)的青蒿雜交獲得F1;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yù)期實驗結(jié)果及結(jié)論:
a.若測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則D/d和B/b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對應(yīng)于圖甲。
b.若測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為,則D/d和B/b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對應(yīng)于圖乙。
請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在圖中標出F1中基因D和基因d的位置。
22.(12分)如圖甲為某二倍體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某時期模式圖,圖乙為該動物不同細胞的某種結(jié)構(gòu)或物質(zhì)變化示意圖?;卮鹣铝袉栴}:
(1)根據(jù)圖甲判斷,該動物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的染色體數(shù)有______________條。
(2)圖乙中細胞類型a對應(yīng)的分裂時期是____________。
(3)若圖乙b細胞處于減數(shù)分裂I的前期,則其染色體的主要行為除了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外,還可能發(fā)生____________,該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核DNA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為_____________;若圖乙c細胞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則細胞中①的主要變化是____________。
(4)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圖乙中數(shù)字②對應(yīng)的結(jié)構(gòu)(或物質(zhì))加倍的時期是_____________,若該動物為雄性個體,則細胞類型e對應(yīng)的細胞名稱是______________。
(5)精子的形成過程與卵細胞形成過程的不同點是______________(答兩點)。
23.(11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某種動物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進行了研究,并繪制了相關(guān)圖示,圖中只顯示部分染色體,圖1表示一個細胞產(chǎn)生4個子細胞的過程,圖2、圖3中字母表示基因?;卮鹣铝袉栴}:
(1)圖1產(chǎn)生的是____________(填“雌”或“雄”)配子,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_。通過圖1過程說明減數(shù)分裂會使染色體數(shù)目_________。與有絲分裂相比,減數(shù)分裂的特點有____________(答兩點)。
(2)圖2中__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同源染色體,圖2、圖3中基因A和a稱為________基因;由圖4到圖2的過程稱為____________。
(3)若圖2表示原始生殖細胞,經(jīng)減數(shù)分裂形成了一個基因型為ab的生殖細胞(不考慮突變),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年級3月份月考試卷·生物學
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
1.D雜合子的后代可能會出現(xiàn)純合子,A錯誤;隱性純合子與顯性純合子雜交,后代是雜合子,B、C錯誤;測交常用來檢測被測個體是否是純合子,D正確。
2.D配子產(chǎn)生的種類與實際情況相同,但雄配子的數(shù)量應(yīng)遠遠多于雌配子,D錯誤。
3.BF1未出現(xiàn)性狀分離比,A錯誤;根據(jù)該假說,可演繹得到測交的實驗結(jié)果,故孟德爾設(shè)計了測交實驗來驗證假說,B正確;“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屬于假說的內(nèi)容,C錯誤;孟德爾發(fā)現(xiàn)的遺傳定律并不能解釋有性生殖生物的所有遺傳現(xiàn)象,例如線粒體、葉綠體中的遺傳物質(zhì)控制的遺傳,D錯誤。
4.B相關(guān)基因用A/a表示,根據(jù)題意,紅花植株基因型為AA,白花植株基因型為aa,粉花植株基因型為Aa。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子代為粉花植株(Aa),A錯誤;由于Aa×aa的子代中aa占2/3,故Aa(粉花植株)產(chǎn)生的含a花粉占2/3,即能完成受精作用的花粉類型及比例為A:a=1:2,推測含A的花粉中,有一半不能完成受精作用,B正確;部分花粉不能完成受精,不影響卵細胞的產(chǎn)生,粉花植株產(chǎn)生的含顯、隱性基因的卵細胞比例為1:1,C錯誤;粉花植株產(chǎn)生的雄配子為1/3A、2/3a,雌配子為1/2A、1/2a,故AA(紅花植株)=1/3×1/2=1/6,而aa(白花植株)=2/3×1/2=1/3,D錯誤。
5.C由題干可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共3種,A正確;圖中9:3:4為9:3:3:1的變式,故番茄花色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紫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B,其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AABB)所占比例為1/3×1/3=1/9,B正確;F1(AaBb)進行測交,即與aabb雜交,則后代基因型和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1:1:1:1,因此表型及比例為紫花:藍花:白花=1:1:2,C錯誤;F2中藍花植株基因型為1/3AAbb、2/3Aabb,自交所得子代藍花植株中純合子AAbb所占比例為(1/3+2/3×1/4)÷(1-2/3×1/4)=3/5,D正確。
6.A已知AA或BB中有一對純合即致死,故群體中該種植物能存活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種,甲、乙植株雜交,F(xiàn)1中紅花:粉紅花:灰白花=1:2:1,且讓F1粉紅花自交,每株收獲的種子單獨種植,F(xiàn)2中粉紅花:灰白花都為2:1,推測甲和乙為Aabb和aaBb,A正確,B錯誤;只有當A和B同時存在時表現(xiàn)為紅色,AA或BB中有一對純合即致死,所以只有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表現(xiàn)為紅花,C錯誤;F1粉紅花基因型為Aabb或aaBb,基因型為Aabb自交,F(xiàn)2粉紅花(Aabb):灰白花(aabb)=2:1,基因型為aaBb自交,F(xiàn)2粉紅花(aaBb):灰白花(aabb)=2:1,D錯誤。
7.B同源染色體形狀、大小不一定相同,姐妹染色單體形狀、大小都相同,A錯誤;同源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姐妹染色單體是同一條染色體通過復(fù)制得到的,B正確;減數(shù)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中,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C錯誤;在減數(shù)分裂I過程中,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有兩條染色體和四條姐妹染色單體,比例只能是1:2,D錯誤。
8.C細胞①處于聯(lián)會時期,其中含4條染色體,據(jù)此可判斷該動物體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4條,A正確;圖中細胞來自同一個體,細胞③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細胞④處于減數(shù)分裂I后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會發(fā)生從①到④的變化過程,不會發(fā)生③到④的變化,B正確;細胞③和⑤處于有絲分裂時期,細胞①②④處于減數(shù)分裂時期,且②和④中細胞質(zhì)均等分裂,故該動物為雄性,在其睪丸中可以同時發(fā)生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因此細胞①~⑤可同時出現(xiàn)在該動物體內(nèi)的同一器官中,C錯誤;細胞②和細胞⑤的著絲粒都已分裂,但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并不同,可以判斷處于不同的時期(②為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⑤為有絲分裂后期),D正確。
9.A著絲粒分裂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若著絲粒分裂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則該細胞可能是一個次級卵母細胞,不可能是初級卵母細胞,A錯誤。
10.D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配子,其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和受精過程中卵細胞和精子結(jié)合的隨機性使同一雙親的后代呈現(xiàn)多樣性,D錯誤。
11.D實驗材料是蝗蟲的精巢,精巢中也有體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所以有可能觀察到處于有絲分裂某時期的細胞,D錯誤。
12.B果蠅X染色體上的基因都是非等位基因,B錯誤。
13.C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C錯誤。
14.ABC第二組實驗的親本都是黃鼠,后代出現(xiàn)了黑鼠,說明黃鼠對黑鼠為顯性性狀,且親本黃鼠都是雜合子,又因為后代的黃鼠與黑鼠的比例接近于2:1,說明黃鼠顯性純合致死;第一組黃鼠與黑鼠雜交,后代黃鼠與黑鼠的比例接近于1:1,為測交實驗。黃色皮毛對黑色皮毛為顯性,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A、B正確;第二組實驗的子代個體數(shù)總比第一組少1/4左右,且比例為2:1,可能是因為顯性純合致死,C正確;由于黃鼠顯性純合致死,所以黃鼠一定是雜合子,不能穩(wěn)定遺傳,D錯誤。
15.BD由雜交組合I中F2表型及比例紫紅色:靛藍色:紅色:藍色=9:3:3:1可知,該兩性花的花色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1紫紅色基因型是AaBb,子代中紫紅色(A-B):靛藍色(A_bb):紅色(aaB_):藍色(aabb)=9:3:3:1,植株甲的基因型為AABB,乙為aabb;自然情況下紫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共4種,A錯誤;雜交組合ⅡF22中紅色(aaB_):藍色(aabb)=3:1,說明F1基因型為aaBb,已知F1全為紅色,植株乙基因型是aabb,則丙基因型是aaBB,F(xiàn)2紅色基因型有aaBB、aaBb,藍色為aabb,讓只含隱性基因的植株aabb與F2測交,可以確定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狀的基因型,B正確;雜交組合I的F2中靛藍色花(A-bb)植株的基因型有1/3AAbb和2/3Aabb,共2種;其中雜合子占2/3,C錯誤;植株甲基因型是AABB,植株丙基因型是aaBB,兩者雜交,F(xiàn)1基因型是AaBB,則理論上F2基因型是AABB:AaBB:aaBB=1:2:1,表型為紫紅色花:紅色花=3:1,D正確。
16.BD若以甲為母本、丁為父本進行雜交育種,需進行人工傳粉,甲為雌雄同株植物,丁為雄性,因該植物為雌雄同株異花,可直接對母本甲的雌花花序進行套袋處理,不需要對母本去雄,A正確;根據(jù)題干信息“乙和丁雜交,F(xiàn)1全部表現(xiàn)為雌雄同株”,可知乙的基因型為BBtt,則丙的基因型為bbtt;B錯誤;丁的基因型為bbTT,乙和丁雜交,F(xiàn)1基因型為BbTt,F(xiàn)2基因型及比例為9BT_(雌雄同株):3Btt(雌株):3bbT(雄株):1bbtt(雌株),雌株的基因型是BBtt、Bbtt、bbtt,F(xiàn)2雌株中純合子所占比例是1/2,C正確,D錯誤。
17.BCD分析曲線可知,a和b時期表示減數(shù)分裂前的間期和減數(shù)分裂I過程中核DNA數(shù)目的變化,A錯誤;a時期表示減數(shù)分裂前的間期,主要完成DNA的復(fù)制和有關(guān)蛋白質(zhì)的合成,同時細胞有適度的生長,B正確;b時期是減數(shù)分裂I過程,減數(shù)分裂I前、中、后期的染色體數(shù)目和姐妹染色單體的數(shù)目分別為2n和4n,C正確;c時期表示的是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無同源染色體,D正確。
18.BCD染色體的組成成分中含有DNA,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yīng)的DNA或RNA片段,這體現(xiàn)的是基因和染色體的共同點,不能體現(xiàn)兩者的行為存在“平行”關(guān)系,A不符合。
19.(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
(1)豌豆在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為純種;具有多對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易于觀察;自花閉花受粉(寫兩點,合理即可)防止外來花粉的干擾
(2)H:h=1:1(1分)H:h=2:1(1分)1/26(1/64)
(3)4/9子葉黃色高莖:子葉綠色高莖:子葉黃色矮莖:子葉綠色矮莖=3:1:3:1
20.(每空2分,共12分)
(1)省掉去雄的操作,便于大規(guī)模培育雜交種
(2)①基因型為aabb的白色籽粒水稻植株②F2的表型及比例是紫色:棕色:白色=9:3:4
(3)AAbbAABB和AaBBAaBb
21.(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
(1)遵循(1分)
(2)AABb
(3)②用F1與表型為菱形青莖的青蒿測交,觀察并統(tǒng)計后代表型及比例(3分)a.圓形紅莖:菱形紅莖:圓形青莖:菱形青莖=1:1:1:1b.圓形紅莖:菱形青莖=1:1
(畫對1圖得1分,2分)
22.(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
(1)4
(2)有絲分裂后期
(3)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1:2:2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2分)
(4)減數(shù)分裂前的間期精細胞(或精子)
(5)精細胞的形成過程中細胞質(zhì)均等分裂,而卵細胞形成的過程中細胞質(zhì)不均等分裂;1個精原細胞最終產(chǎn)生4個精細胞,1個卵原細胞最終產(chǎn)生1個卵細胞;精子的形成過程需要變形,卵細胞不需要(答兩點,合理即可,4分)
23.(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雄產(chǎn)生的四個子細胞大小相同(2分)減半染色體復(fù)制一次,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分裂結(jié)束后染色體數(shù)和DNA數(shù)均減半;出現(xiàn)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分離等行為(任答兩種,2分)
(2)存在等位受精作用
(3)減數(shù)分裂I前期發(fā)生了互換(2分)
組別
交配方案
實驗結(jié)果
一
黃鼠×黑鼠
黃鼠2378:黑鼠2398
二
黃鼠×黃鼠
黃鼠2396:黑鼠1235
雜交組合
組合方式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I
甲×乙
紫紅色
紫紅色:靛藍色:紅色:藍色=9:3:3:1
Ⅱ
乙×丙
紅色
紅色:藍色=3:1
這是一份河北省滄州市2023_2024學年高三生物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pdf含解析,共14頁。
這是一份生物-河北省滄州市十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月考,共8頁。
這是一份河北省滄州市十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月考生物試卷(Word版附解析),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本卷命題范圍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