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請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
2.必須在答題卡上答題,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3.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O-16、Na-23
第I卷(選擇題 共42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化學與生產、生活和科技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人造太陽”的核燃料是氘、氚,、互為同位素
B. “天和號”推進器上的氮化硼陶瓷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C. 能源供給采用風能、太陽能等發(fā)電,風能和太陽能均屬于可再生能源
D. 古代的鎏金工藝利用了電鍍原理
2. 肼(N2H4)是發(fā)射航天飛船常用的高能燃料,可通過反應2NH3+NaClO=N2H4+NaCl+H2O制備。下列有關微粒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NH3的電子式為 B. N2H4的結構式為
C. 的結構示意圖: D. NaClO中存在離子鍵和共價鍵
3. 生產生活中,鹽類水解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金屬焊接時可用NH4Cl溶液作除銹劑
B. 配制FeCl3溶液時,將FeCl3固體溶解在硫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
C. AlCl3溶液和Na[Al(OH)4]溶液加熱、蒸發(fā)、濃縮、結晶、灼燒,所得固體的成分相同
D. 泡沫滅火器中常使用原料是Na2CO3和Al2(SO4)3
4. 在反應中可使反應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減小容器體積使壓強增大②增加碳的量③恒容時通入CO2④恒壓下充入N2
A ②③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5. 常溫下,下列各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水電離的c(H+)=1×10-13 ml/L的溶液中:Fe2+、K+、、
B. 澄清透明溶液:K+、Na+、、
C. 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
D. 0.1 ml·L-1 FeCl3溶液中:Fe2+、、、
6. 已知25℃時,水的離子積常數Kw=1×10-14。常溫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0.01 ml·L-1 H2SO4溶液的pH=2,抑制了水的電離
B. 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水,溶液中不變
C. 0.005 ml·L-1 H2SO4溶液與0.01 ml·L-1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pH=7
D. 將100 mL pH=5的H2SO4溶液稀釋1000倍,pH=8
7.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 ml Cl2與足量稀NaOH溶液完全反應,溶液中存在N(Cl-)+N(ClO-)+N(HClO)=NA
B. 25℃,pH=13的NaOH溶液中OH-數目為0.1NA
C. 32 g O2和O3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原子數無法確定
D. 34 g H2O2中非極性鍵數目為NA
8. 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A. AB. BC. CD. D
9. O3是一種理想的脫硝劑,其脫硝反應之一為 ΔH。在某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O3和NO,在不同溫度下測得c(N2O5)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溫度:T1>T2B. ΔH>0
C. 平衡常數:K(T1)vb(逆)
10. NO催化O3生成O2的過程由以下三步基元反應構成:
第1步: ΔH1;
第2步: ΔH2;
第3步: ΔH3;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該總反應為放熱反應
B. 該過程共有三種中間產物
C. 第1步是總反應的決速步
D. 總反應2O3(g)=3O2(g)焓變?yōu)棣1+ΔH2+ΔH3
11. 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或敘述正確的是
A. 甲烷燃燒熱為890.3 kJ·ml-1,則表示甲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ΔH=-890.3 kJ·ml-1
B. ΔH1 ΔH2,若ΔH1>ΔH2,說明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
C. 1 L 1 ml/L的稀硫酸和40 g NaOH固體反應,該反應的焓變ΔH>-57.3 kJ/ml
D. 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將0.5 ml N2和1.5 ml H2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3(g),放出熱量19.3 kJ,則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ΔH=-38.6 kJ·ml-1
12. 短周期的A、B、C、D、E五種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已知元素A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和它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生成鹽;B元素原子核外有兩個未成對電子;C是短周期中與水反應最激烈的金屬元素;D元素原子核外p電子數與s電子數相等;E基態(tài)原子的價電子排布為nsn-1npn+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第一電離能:A>B
B. 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B>E
C. D是p區(qū)元素
D. 元素C、E形成的一種常見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堿性
13. 20 ℃時,PbCl2(s)在不同濃度鹽酸中的最大溶解量(單位:g·L-1)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鹽酸濃度越大,Ksp(PbCl2)越大
B. PbCl2能與一定濃度的鹽酸反應
C. x、y兩點對應的溶液中c(Pb2+)相等
D. 往含Pb2+的溶液中加入過量濃鹽酸,可將Pb2+完全轉化為PbCl2(s)
14. 甲烷燃料電池采用鉑作電極材料,兩個電極上分別通入CH4和O2,電解質溶液為KOH溶液。某研究小組將上述甲烷燃料電池作為電源,進行電解飽和食鹽水和電鍍的實驗,如圖所示,其中乙裝置中X為離子交換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乙中X為陽離子交換膜
B. 當電路中通過0.4 ml e-時,乙中Fe電極上產生氯氣4.48 L(標準狀況)
C. 用丙裝置給銅鍍銀,b應是Ag
D. 甲烷燃料電池負極電極反應式是
第II卷 非選擇題
15. 常溫下,某同學向錐形瓶中加入20 mL 0.1000 ml/L HA溶液,滴入幾滴酚酞后,用堿式滴定管向其中滴加0.1000 ml/L NaOH溶液,滴加NaOH溶液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如圖所示(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A點的pH=2.8,則Ka(HA)的數量級為_______。
(2)寫出B點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系:_______。
(3)若D點的pH為9,則該點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_______。
(4)①滴定前需配制200 mL 0.1000 ml/L的NaOH標準液,則需要玻璃儀器有:燒杯、膠頭滴管、_______、_______。
②如圖是某次滴定時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讀數為_______mL。
③達到滴定終點的標志為: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時,_______。下列操作中兩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測得消耗的NaOH溶液的體積可能超過20mL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滴定前盛放醋酸溶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沒有干燥
b.滴定過程中搖動錐形瓶,不慎將瓶內的溶液濺出
c.用滴定管量取醋酸溶液時,開始平視讀數,放完后俯視讀數
d.堿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16. 磷是重要的元素,能形成多種含氧酸和含氧酸鹽。請回答下列問題:
(1)磷的基態(tài)原子價電子軌道表示式為:_______,其基態(tài)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電子所在能層的符號為_______。
(2)已知:亞磷酸(H3PO3)為二元弱酸,25℃時,向一定體積的亞磷酸溶液中滴加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液中含磷粒子的物質的量分數(δ)與溶液pH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亞磷酸與足量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圖中δ2代表含磷粒子為_______。
②根據圖中數據,常溫下NaH2PO3溶液顯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堿性”)。
③常溫下,向0.2 ml/L的H3P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當溶液中OH-的濃度為10-5 ml/L時,溶液中=_______。
(3)已知:H3PO2(次磷酸)是一元中強酸,具有強還原性,可將溶液中的Ag+還原為銀,從而可用于化學鍍銀。
①寫出NaH2PO2溶液中的電荷守恒關系:_______。
②利用H3PO2進行化學鍍銀的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1,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
17. 鎳基合金是一種適宜于制造渦輪噴氣發(fā)動機葉片的重要材料。某工廠用紅土鎳礦(主要成分為NiO,還含有FeO、Fe2O3、SiO2、MgO等)制取金屬鎳和高效催化劑黃銨鐵礬[NH4Fe3(SO4)2(OH)6],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①在本工藝條件下,H2O2、Fe3+不能氧化Ni2+。
②常溫下,Ksp(MgF2)=9.0×10-11。
(1)提高紅土鎳礦“酸浸”浸取率的措施有_______(任寫一條)。
(2)濾渣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填化學式)。
(3)“氧化”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俺伶嚒焙螽a物為NiC2O4·2H2O,加熱后生成NiO和常溫下的兩種氣體,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4)“調pH”過程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沉鎂”前加入MgO將溶液pH調節(jié)至5,若pH過低,導致沉淀率下降,原因是_______,若調節(jié)pH后的溶液中c(Mg2+)=0.015 ml/L,則至少需要加入_______ml NaF固體“沉鎂”,使1 L “沉鎂”后的溶液中c(Mg2+)≤1.0×10-5 ml/L(忽略體積的變化)。
18. 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后,工業(yè)以及人類活動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成為了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主要力量,而將CO2轉化為其他能源并利用,是我國能源領域的一個重要戰(zhàn)略方向。在CO2與H2催化合成甲醇(CH3OH)的體系中,同時存在以下反應:
反應i: ΔH1=+40 kJ/ml
反應ii: ΔH2=-80 kJ/ml
反應iii:CO2與H2在物質的量1:3時合成CH3OH(g)和H2O(g) ΔH3
(1)寫出反應iii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若要反應iii正向自發(fā)進行,_______(填“高溫”或“低溫”)更有利。
(2)某溫度下,將1 ml CO2和3 ml H2充入容積不變的1 L密閉容器中,初始總壓為8 MPa,只發(fā)生反應iii,測得不同時刻反應后與反應前的壓強關系如表:
①用CO2表示前2h的平均反應速率v(CO2)=_______ml·L-1·h-1。
②該條件下的分壓平衡常數為Kp_______(MPa)-2(結果用分數表示,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Kp,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
(3)①對于反應i:,其中k正、k逆分別為正反應、逆反應的速率常數。若升高溫度,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②對于反應ii:恒溫恒容下,反應達到平衡后,若要提高甲醇的平衡產率同時加快反應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A.充入氦氣 B.加入催化劑 C.充入氫氣 D.及時分離甲醇
(4)初始壓強為10 MPa時,向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 ml CO2和3 ml H2發(fā)生上述三個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圖中Y代表的物質為CH3OH)。已知:CO2的平衡轉化率:。甲醇的選擇性:。
①圖中X代表的物質為_______(填化學式)。
②270℃時,甲醇的選擇性為_______。
漢中市普通高中十校聯盟2024年秋季學期高二期末考試
化學試題 參考答案
第I卷(選擇題 共42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題答案】
【答案】D
【2題答案】
【答案】A
【3題答案】
【答案】A
【4題答案】
【答案】C
【5題答案】
【答案】B
【6題答案】
【答案】C
【7題答案】
【答案】D
【8題答案】
【答案】A
【9題答案】
【答案】D
【10題答案】
【答案】B
【11題答案】
【答案】B
【12題答案】
【答案】C
【13題答案】
【答案】B
【14題答案】
【答案】B
第II卷 非選擇題
【15題答案】
【答案】(1)10-5
(2)c(A-)>c(Na+)>c(H+)>c(OH-)
(3)10-5 ml/L
(4) ①. 玻璃棒 ②. 250mL容量瓶 ③. 22.60 mL(22.58~22.62mL之間均可) ④. 溶液由無色變?yōu)闇\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⑤. cd
【16題答案】
【答案】(1) ①. ②. M
(2) ①. ②. ③. 酸性 ④. 102.46
(3) ①. ②.
【17題答案】
【答案】(1)適當升高溫度(粉碎紅土鎳礦、適當增大硫酸濃度等)
(2)SiO2 (3) ①. ②.
(4) ①. ②. pH太小,與結合形成HF,導致濃度降低,Mg2+沉淀不完全 ③. 0.033
【18題答案】
【答案】(1) ①. ΔH3=-40 kJ·ml-1 ②. 低溫
(2) ①. 0.15 ②.
(3) ①. 減小 ②. C
(4) ①. CO ②. 50%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
A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體
出現白色沉淀且溶液紅色變淺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分別測量室溫下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2SO3與Na2CO3溶液的pH
后者較大
證明非金屬性S>C
C
向次氯酸鈣的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出現白色沉淀
Ka2(H2SO3)>Ka(HClO)
D
向盛有某溶液的試管中滴入稀NaOH溶液,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管口
無明顯現象
該溶液中無
時間/h
1
2
3
4
5
P后/P前
0.92
085
0.79
0.75
0.75
這是一份陜西省漢中市多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 化學試題,共7頁。
這是一份陜西省漢中市普通高中十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化學試題,共2頁。
這是一份陜西省漢中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聯考化學試題(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某小組利用如圖裝置測定中和反應,25℃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