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生機勃勃的地球離不開空氣,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稀有氣體在通電時會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
B.二氧化硫排放是導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C.氧氣具有可燃性,可作火箭燃料
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氣質量越差
【分析】空氣是多種氣體的混合物,包含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wěn)定,在通電時會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電光源;二氧化硫等氣體排放到空氣中會導致酸雨;氧氣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燒,但本身不可燃;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其含量越高空氣質量越差。
【解答】解:A.稀有氣體如氦氣、氖氣等在通電時會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例如氖氣通電發(fā)紅光,可制成霓虹燈等多種用途的電光源,故A正確;
B.二氧化硫與空氣中的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亞硫酸進一步被氧化為硫酸,這是導致酸雨的原因之一,故B正確;
C.氧氣具有助燃性,能幫助燃料燃燒,但氧氣本身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火箭燃料,故C錯誤;
D.PM2.5的含量越高,說明大氣中微小顆粒物越多,空氣質量越差,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簡單,主要考察了空氣的成分及其性質,以及這些成分在日常生活和環(huán)境保護中的應用,通過本題的學習,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空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護我們的空氣質量,同時,本題也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環(huán)境保護,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共同維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2.(2分)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我國古代就經(jīng)“一帶一路”將發(fā)明和技術傳送到國外。這些發(fā)明和技術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紡紗織布B.谷物釀酒C.燒制瓷器D.使用火藥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紡紗織布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正確;
B、谷物釀酒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誤;
C、燒制瓷器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錯誤;
D、使用火藥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3.(2分)如圖所示是粗鹽初步提純的部分實驗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A.稱重食鹽B.過濾食鹽水
C.點燃酒精燈D.蒸發(fā)濾液
【分析】A、根據(jù)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過濾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蒸發(fā)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中所示操作砝碼與藥品的位置放反了,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B、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C、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D、蒸發(fā)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4.(2分)2024年巴黎奧運會乒乓球比賽中,中國隊包攬全部5枚金牌,位列獎牌首位。在我國乒乓被譽為“國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制作乒乓球的材料已經(jīng)由易燃的賽璐珞變?yōu)樯h(huán)保的醋酸纖維(化學式C12H16O8)。對醋酸纖維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醋酸纖維是一種氧化物
B.醋酸纖維由12個碳原子、16個氫原子和8個氧原子構成
C.醋酸纖維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1
D.醋酸纖維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分析】A、根據(jù)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質分析;
B、根據(jù)物質的構成分析;
C、根據(jù)元素的質量比進行分析;
D、根據(jù)元素的質量比進行分析。
【解答】解:A、醋酸纖維含有三種元素,不是氧化物,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1個醋酸纖維分子是由12個碳原子、16個氫原子和8個氧原子構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醋酸纖維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16):(16×8)=1:8,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醋酸纖維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2):(1×16):(16×8)=9:1:8,醋酸纖維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2分)分類是認識物質和研究問題的重要方法。下列分類不正確的是( )
A.溶液、合金、空氣都屬于混合物
B.氧化鐵、生鐵、鋼都屬于金屬材料
C.煤、石油、天然氣都是化石能源
D.分子、離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分析】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化石能源是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積而來;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等。
【解答】解:A.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混合物,合金是由一種金屬跟其他金屬(或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屬于混合物,空氣是由氮氣、氧氣等多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故A正確;
B.氧化鐵是氧化物,不屬于金屬材料,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屬于金屬材料,故B錯誤;
C.煤、石油、天然氣都是古代生物的化石經(jīng)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都是化石能源,故C正確;
D.分子可以構成物質,如氧氣由氧分子構成;離子可以構成物質,如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原子也可以構成物質,如金屬由原子直接構成,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簡單,通過考察物質的分類,讓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混合物與純凈物、金屬材料與非金屬材料、化石能源以及構成物質的粒子等概念,在解答這類問題時,我們需要準確理解每個概念的定義和內(nèi)涵,并能夠根據(jù)這些定義和內(nèi)涵對物質進行正確的分類。
6.(2分)一種獲取飲用水的簡易凈水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pp棉濾網(wǎng)可以除去難溶性雜質
B.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色素和異味
C.所得到的凈化水為純凈物
D.細菌可以通過pp棉濾網(wǎng)
【分析】A、根據(jù)凈化水的方法來分析;
B、根據(jù)活性炭的性質來分析;
C、根據(jù)物質的組成與分類來分析;
D、根據(jù)凈化水的方法來分析。
【解答】解:A、pp棉濾網(wǎng)利用過濾原理可除去水中的泥沙等不溶物,說法正確;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說法正確;
C、天然水經(jīng)過該裝置后得到的液體中仍含有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等雜質,不是純凈物,說法錯誤;
D、除菌超濾膜能除去的細菌可以通過pp棉濾網(wǎng),說法正確;
故選:C。
【點評】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熟記水的凈化方法、原理和相關操作等。然后結合實驗情景和問題情景,細致地分析題意和實驗信息,并根據(jù)所學的相關知識,選擇好凈化的方法,進行凈化實驗操作,或者是通過細心地思考、探究,來解答相關的實際問題等。
7.(2分)“科學思維”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下列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
A.將氣體壓縮到鋼瓶中——分子間有間隔,且氣體分子間的間隔大
B.液態(tài)氧和氧氣都能支持燃燒——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C.緝毒犬能根據(jù)氣味發(fā)現(xiàn)毒品——分子在不斷運動
D.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分子受熱體積變大
【分析】根據(jù)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分子間有間隔,氣體受壓后,分子間隔變小,氣體的體積減小,所以可將壓縮到鋼瓶中,故A正說法確;
B、液態(tài)氧和氧氣都能支持燃燒,是因為它們都是由氧分子構成的,同種分子性質相同,故B說法正確;
C、緝毒犬能根據(jù)氣味發(fā)現(xiàn)毒品,是因為構成毒品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故C說法正確;
D、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增大,分子的體積并沒有改變,故D說法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8.(2分)下列有關科學知識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解釋正確的是( )
A.用水滅火,是因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B.炒菜用碘鹽,是因為碘能預防佝僂病
C.用硝酸銨和水自制冷敷袋,是因為硝酸銨溶于水會吸收熱量
D.用金剛石裁玻璃,是因為金剛石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
【分析】題目涉及了滅火原理、碘鹽的作用、物質溶解的熱效應以及金剛石的物理性質等,據(jù)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著火點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一般不能改變。用水滅火是因為水蒸發(fā)吸熱,使溫度降低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而不是降低著火點,故A錯誤;
B.炒菜用碘鹽,是因為碘是甲狀腺激素的重要成分,能預防甲狀腺腫大,而預防佝僂病需要補充鈣和維生素D等,故B錯誤;
C.硝酸銨溶于水會吸收熱量,使周圍溫度降低,所以可以用硝酸銨和水自制冷敷袋,故C正確;
D.用金剛石裁玻璃,是因為金剛石的硬度大,而不是因為其化學性質穩(wěn)定,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簡單,既考察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又通過具體的生活實例增加了題目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每個選項都涉及了不同的知識點,能夠全面考察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同時,題目中的錯誤選項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能夠區(qū)分出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
9.(2分)通過下列圖示實驗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
A.圖1所示實驗既說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說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B.圖2所示實驗既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又說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C.圖3所示實驗既說明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又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圖4所示實驗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又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
【分析】A、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C、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
D、可燃物燃燒條件: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
【解答】解:A、能夠說明甲烷具有可燃性,通過干冷的燒杯內(nèi)壁有水珠出現(xiàn),又說明甲烷中含有氫元素。因為沒有證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并不能說明含有碳元素,故選項不正確。
B、下面的蠟燭先熄滅,上面的蠟燭后熄滅,既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又說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故選項正確。
C、電解水生成了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但水不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故選項不正確。
D、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但不能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因為紅磷沒有燃燒是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造成的,故選項不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0.(2分)第24屆冬奧會運用的5G通信技術是一大科技亮點,5G通信芯片是用氮化鎵材料制成的。如圖是鎵(Ga)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鎵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B.鎵原子核內(nèi)質子數(shù)為31
C.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Ga3+
D.氯化鎵的化學式為Ga2Cl
【分析】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nèi)數(shù)字表示核內(nèi)質子數(shù),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shù)字表示該層上的電子數(shù),離圓圈最遠的弧線表示最外層。若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則為稀有氣體元素,屬于相對穩(wěn)定結構;若最外層電子數(shù)多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若最外層電子數(shù)少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解答】解:A、鎵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個電子層,周期數(shù)=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則在元素周期表中,鎵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故選項說法正確。
B、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nèi)數(shù)字表示核內(nèi)質子數(shù),則鎵原子核內(nèi)質子數(shù)為31,故選項說法正確。
C、鎵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3,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3個電子而形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形成Ga3+,故選項說法正確。
D、鎵離子的符號為Ga3+,化合價的數(shù)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shù)值,且符號一致,該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氯元素顯﹣1價,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GaCl3,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對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其意義的理解,明確原子結構示意圖中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得失電子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8個小題,共40分)
11.(3分)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請感受家務勞動中蘊含的科學知識。
(1)制作糕點:可以用 NaHCO3 做發(fā)酵粉(填化學式)。
(2)洗滌衣物:某衣物的面料是85%的羊毛和15%的滌綸,其中屬于合成材料的是 滌綸 ,此衣物應輕柔手洗。
(3)養(yǎng)護花卉:君子蘭葉色發(fā)黃可施用適量的 氮肥 (選填“氮肥”“磷肥”“鉀肥”)。
【分析】(1)碳酸氫鈉是常用的發(fā)酵粉成分,它能在加熱時分解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使糕點蓬松。
(2)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
(3)君子蘭葉色發(fā)黃通常是由于缺乏氮元素引起的,因此應施用適量的氮肥。
【解答】解:(1)在制作糕點時,常用的發(fā)酵粉是小蘇打,其化學式為NaHCO3,小蘇打在受熱時會分解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使糕點膨脹松軟,例如,在制作饅頭時,加入小蘇打后,饅頭在蒸制過程中會因為小蘇打分解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而變得松軟可口;故答案為:NaHCO3。
(2)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羊毛屬于天然纖維,而滌綸屬于合成纖維,是合成材料;故答案為:滌綸。
(3)氮肥能使農(nóng)作物枝葉繁茂、葉色濃綠。君子蘭葉色發(fā)黃,說明可能缺乏氮元素,施用適量的氮肥可以改善這種情況,磷肥主要作用是促進作物生長,促使作物穗粒增多,籽粒飽滿等;鉀肥主要作用是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等;故答案為:氮肥。
【點評】本題難度簡單,既考察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又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增加了題目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每個小題都設置了明確的考察點,能夠很好地區(qū)分出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本題的解答,學生不僅能夠鞏固和深化對化學知識、材料分類以及植物營養(yǎng)需求的理解,還能夠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2.(4分)實現(xiàn)“減碳”目標是我國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CH4O)是減碳的一種研究方向,其中一條轉化路徑的微觀示意圖如圖:
(1)“碳達峰”和“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 B (填字母)。
A.碳元素
B.二氧化碳
C.含碳化合物
(2)該反應前后保持不變的是 B (填字母)
A.分子的種類、數(shù)目
B.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
C.元素的種類、數(shù)目
D.各元素化合價
(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3H2CH3OH+H2O 。
(4)該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屬于氧化物的有 2或兩 種。
【分析】(1)根據(jù)“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含義來分析;
(2)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來分析;
(3)根據(jù)微觀反應示意圖的信息來分析;
(4)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解:由圖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
(1)“碳達峰”和“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故答案為:B;
(2)A、該反應前后,分子種類與數(shù)目均發(fā)生改變,故A不合題意;
B、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不變,故B符合題意;
C、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但元素是個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故C不合題意;
D、反應前,氫元素存在于單質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反應后,氫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氫元素的化合價不為零,故D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B;
(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故答案為:CO2+3H2CH3OH+H2O;
(4)該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屬于氧化物的有二氧化碳和水兩種;故答案為:2或兩。
【點評】根據(jù)微觀示意圖解題,重在讀圖,從圖中獲取解答題目需要的信息。
13.(5分)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卮鹣铝袉栴}:
(1)t1℃時,將50gKCl加入200g水中,所得溶液為KCl的 不飽和溶液 (選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20% 。
(2)t2℃時,KNO3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 11:10 。
(3)KNO3中含有少量KCl,從它們的混合物中,提取KNO3的方法是 降溫結晶 。
(4)將t1℃時的KNO3、KCl兩種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t2℃KNO3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等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Cl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忽略水分蒸發(fā))。
【分析】根據(jù)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
【解答】解:(1)t1℃時,氯化鉀的溶解度大于30g,將50gKCl加入200g水中,所得溶液為KCl的不飽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20%;
(2)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時110g,所以KNO3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10g:100g=11:10;
(3)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所以KNO3中含有少量KCl,從它們的混合物中,提取KNO3的方法是降溫結晶;
(4)t1℃時,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相等,KNO3、KCl兩種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分別升溫到t2℃時,溶解度增大,溶質、溶劑質量都不變,所以KNO3溶液的溶質質量分等于KCl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故答案為:(1)不飽和溶液;20%;
(2)11:10;
(3)降溫結晶;
(4)等于。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jù)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4.(5分)根據(jù)如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
(1)A實驗中試劑Y是 濃硫酸 ,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 使產(chǎn)生的熱量盡快散失 。
(2)B實驗的目的是 探究溶劑種類對溶解性的影響 。
(3)C實驗探究鐵生銹條件的實驗。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的實驗是 ①③ (填編號),設計實驗④的目的是 驗證氯化鈉對鐵釘銹蝕的影響 。
【分析】(1)根據(jù)稀釋濃硫酸的方法來分析;
(2)根據(jù)實驗操作來分析;
(3)根據(jù)鐵銹蝕的原理以及實驗設計來分析。
【解答】解:(1)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沿著燒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斷地用玻璃棒攪拌,使熱量盡快散失;故答案為:濃硫酸;使產(chǎn)生的熱量盡快散失;
(2)該實驗是將高錳酸鉀分別放入汽油和水中,觀察高錳酸鉀的溶解情況,這是探究溶劑種類對溶解性的影響;故答案為:探究溶劑種類對溶解性的影響;
(3)①中的鐵絲只與氧氣接觸,沒有銹蝕;②中的鐵釘只與水接觸,沒有銹蝕;③中的鐵釘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發(fā)生銹蝕,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的實驗是①③;設計實驗④的目的是驗證氯化鈉對鐵釘銹蝕的影響;故答案為:①③;驗證氯化鈉對鐵釘銹蝕的影響。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鐵銹蝕的條件、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5.(4分)實驗室有一包銅和鐵的混合粉末A?;瘜W小組為制取硫酸亞鐵溶液和硫酸銅溶液,設計并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固體X的化學式為 Fe 。
(2)溶液B中的溶質為 硫酸亞鐵、硫酸 。
(3)實驗過程中沒有涉及到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分解反應 。
(4)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CuO+H2SO4=CuSO4+H2O 。
【分析】(1)根據(jù)A中加入了過量的硫酸,銅不與硫酸反應,鐵和硫酸反應產(chǎn)生硫酸亞鐵和氫氣,硫酸過量,B中有硫酸,最后得到硫酸亞鐵溶液進行分析;
(2)根據(jù)鐵和銅的混合物中,銅不與硫酸反應,鐵和硫酸反應產(chǎn)生硫酸亞鐵和氫氣,硫酸過量進行分析;
(3)根據(jù)流程中的反應進行分析;
(4)根據(jù)固體D是氧化銅,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水進行分析。
【解答】解:(1)A中加入了過量的硫酸,銅不與硫酸反應,鐵和硫酸反應產(chǎn)生硫酸亞鐵和氫氣,硫酸過量,則B中有硫酸,最后得到硫酸亞鐵溶液,則需要除去硫酸,需要加入鐵,所以X是鐵;故答案為:Fe;
(2)鐵和銅的混合物中,銅不與硫酸反應,鐵和硫酸反應產(chǎn)生硫酸亞鐵和氫氣,硫酸過量,所以溶質是硫酸亞鐵、硫酸;故答案為:硫酸亞鐵、硫酸;
(3)鐵和硫酸反應產(chǎn)生硫酸亞鐵和氫氣,屬于置換反應,反應③是銅和氧氣反應產(chǎn)生氧化銅,是兩種物質反應產(chǎn)生一種物質的化合反應;反應④是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屬于復分解反應,因此流程中沒有涉及的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故答案為:分解反應;
(4)固體D是氧化銅,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uO+H2SO4=CuSO4+H2O;故答案為:CuO+H2SO4=CuSO4+H2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6.(7分)如圖所示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常用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以及驗證氣體性質的實驗,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長頸漏斗 。
(2)若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選用A裝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KMnO4K2MnO4+MnO2+O2↑ ,若用裝置C收集氧氣,氧氣應從 b 端通入。
(3)用D裝置進行氧氣性質實驗時,水的作用是 防止灼熱的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 。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B ,該裝置的優(yōu)點是 能夠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 將制得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到E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Ca(OH)2=H2O+CaCO3↓ 。
【分析】(1)根據(jù)儀器的名稱和用途進行分析;
(2)根據(jù)裝置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試劑制取氣體,并根據(jù)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書寫化學方程式;根據(jù)氧氣的性質進行分析;
(3)根據(jù)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
(4)根據(jù)反應物的狀態(tài)、反應發(fā)生需要的條件及特殊要求選擇發(fā)生裝置;根據(jù)裝置的特點進行分析;根據(jù)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書寫化學方程式。
【解答】解:(1)儀器a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裝置A屬于固、固加熱型,試管口有棉花,適合用作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若用裝置C收集氧氣,氧氣應從b端通入;
(3)為了防止灼熱的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要在集氣瓶底部預留少量的水或鋪一層細沙;
(4)實驗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屬于固、液常溫型,可用裝置B作發(fā)生裝置,該裝置的優(yōu)點是:能夠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H2O+CaCO3↓。
故答案為:
(1)長頸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b;
(3)防止灼熱的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
(4)B;能夠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CO2+Ca(OH)2=H2O+CaCO3↓。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實驗室氣體的制取,熟練掌握氣體的制取原理,了解確定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項等知識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7.(7分)學習完NaOH的性質后,某興趣小組對KOH的性質展開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KOH為白色固體,水溶液為無色;②如表是部分物質的溶解性表(室溫)說明:“溶”表示該物質可溶于水,“不”表示該物質不溶于水。
【設計實驗】如圖所示,同學們用KOH溶液進行了下列實驗:
(1)A實驗測得KOH溶液的pH > 7(填“>”“=”或“<”);在實驗過程中某小組測KOH溶液的pH時,pH試紙用水潤濕了,導致實驗測得的pH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B試管中的現(xiàn)象是 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
(3)C試管中無明顯現(xiàn)象,為了證明二者發(fā)生反應,同學們又設計如下實驗:
①步驟Ⅱ中若觀察到 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 ,可證明C中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②試寫出步驟Ⅱ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KOH+H2SO4=K2SO4+2H2O ;
③同學們猜測反應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X,可選擇 鋅 加以證明。
【得出結論】
(4)KOH與NaOH化學性質相似,原因是 溶液中都含有氫氧根離子 。
【分析】(1)根據(jù)KOH溶液顯堿性來分析解答;根據(jù)pH試紙用水潤濕了,KOH溶液的堿性減弱來分析解答;
(2)根據(jù)氫氧化鉀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鉀和藍色絮狀沉淀氫氧化銅來分析解答;
(3)①根據(jù)KOH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成紅色,再結合題中信息來分析解答;
②根據(jù)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生成硫酸鉀和水來分析解答;
③根據(jù)酸的性質來分析解答;
(4)根據(jù)溶液中都含有氫氧根離子來分析解答。
【解答】解:(1)KOH溶液顯堿性,則A實驗測得KOH溶液的pH>7,在實驗過程中某小組測KOH溶液的pH時,pH試紙用水潤濕了,KOH溶液的堿性減弱,導致實驗測得的pH 偏??;
(2)氫氧化鉀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鉀和藍色絮狀沉淀氫氧化銅,則B試管中的現(xiàn)象是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3)①KOH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成紅色,向氫氧化鉀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再滴加稀硫酸,若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可證明C中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因為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說明氫氧化鉀消失;
②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生成硫酸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OH+H2SO4=K2SO4+2H2O;
③同學們猜測反應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X,即證明反應后有酸剩余,金屬鋅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則可選擇鋅加以證明;
(4)KOH與NaOH都屬于堿,在溶液中能解離處氫氧根離子,則KOH與NaOH化學性質相似,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氫氧根離子。
故答案為:(1)>;偏小;
(2)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3)①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
②2KOH+H2SO4=K2SO4+2H2O;
③鋅(合理即可);
(4)溶液中都含有氫氧根離子。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8.(5分)雞蛋殼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為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的含量,化學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假設雞蛋殼中除碳酸鈣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與稀鹽酸反應)。
(1)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8.8 ;
(2)試計算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分析】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提供數(shù)據(jù)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計算和判斷。
【解答】解:(1)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則燒杯內(nèi)物質減少的質量為逸出二氧化碳的質量,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80g+30g﹣101.2g=8.8g。
故答案為:8.8。
(2)設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30g×x 8.8g
x≈66.7%
答: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66.7%。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進行計算和推斷的能力,計算時要注意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
OH﹣
K+


Cu2+


相關試卷

河北省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共2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河北省石家莊市新樂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1月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莊市新樂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1月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辣椒素, 將一定量的鐵粉加入到含有Cu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2024-2025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含解析)

2024-2025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含解析)

[化學][期末]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期末復習試題

[化學][期末]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期末復習試題

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解析版)

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