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量:75分鐘 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某同學為了記住新學的元素,發(fā)明了一個非常有趣的“鐘表記憶法”,如下圖,每種元素的族序數(shù)與其對應的時間大多數(shù)一致,結合所學知識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Mn屬于VIIB族
B. 圖中4s軌道只有一個電子的元素共三種
C. 圖中共有8種元素屬于d區(qū)
D. 如圖“時針”、“分針”和“秒針”所指的三種元素(“針”所指以最近為準)分別屬于三個不同的族
2. 下列說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確的是
A. 等質量硫蒸氣和硫黃分別完全燃燒,后者放出的熱量多
B. 氫氣的燃燒熱為,則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 ,將和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放熱19.3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D. 已知中和熱,若將含的濃溶液與含1m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要大于57.3kJ
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會加快反應速率,原因是提高了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使有效碰撞頻率增大
B. 用10mL的量筒量取的稀鹽酸
C. 準確量取25.00mLKMnO4溶液,可選用50mL堿式滴定管
D. 用廣泛pH試紙測得溶液的
4. 下列事實與給出化學式的鹽的水解有關的是
A. 濃FeCl3溶液可觀察到丁達爾效應B. 用CaSO4改良土壤的鹽堿化
C. 用添加NaF的牙膏預防齲齒D. NaHSO4溶液呈酸性
5. 不同溫度下水離子積常數(shù)如下表所示,關于鹽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溫度降低,溶液的不變B. 溫度升高,水的電離程度減小
C. 時溶液pH為1D. 時,
6. 我國科學工作者首次實現(xiàn)二氧化碳到淀粉人工合成研究并取得原創(chuàng)性突破,相關成果于9月24日在線發(fā)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轉化涉及的第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平衡后,其他條件不變,縮小容器體積,可提高和的轉化率
B. 當時,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
C. 其他條件不變移去水蒸氣,可增大逆反應速率
D. 恒壓條件下,向容器中充入少量氦氣,可加快反應速率
7. 時,在1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的起始濃度均為,起始壓強為,反應5s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壓強為,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時,A的平衡轉化率為
B. B物質從開始到平衡的反應速率為
C. 升高到某溫度,平衡常數(shù)為100,可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D. 達到平衡時,再充入0.1mlC和0.1mlB,則平衡將正向移動
8. 硫代硫酸鈉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下列各組實驗中最先出現(xiàn)渾濁的是
A. AB. BC. CD. D
9. 下列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結論均正確的是
A. AB. BC. CD. D
10. 時,與鹽酸混合所得的一組體積為1L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濃度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點所示溶液中:
B. 隨pH增大,的數(shù)值先減小后增大
C. 時,碳酸的第一步電離常數(shù)
D. 溶液呈中性時:
11. 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可以模擬鐵的電化學腐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若X為碳棒,為減慢鐵的腐蝕,開關K應置于N處
B. 若X為鋅棒,K置于M或N處,均能減慢鐵腐蝕
C. 若X為碳棒,將開關K置于M處時鐵棒上發(fā)生的反應為Fe-2e-=Fe2+
D. 若X為鋅棒,將開關K置于N處時鐵棒上發(fā)生的反應為Fe-2e-=Fe2+
12. 一種電化學法制備甲醇的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通入的一端是電池的負極
B. 通入的一端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
C. 生產甲醇過程中左側溶液的變大
D. 電池工作過程中每生成,理論上有透過質子交換膜向右移動
13. 缺電子化合物是指電子數(shù)不符合路易斯結構(路易斯結構是通過共用電子使原子價層電子數(shù)達到8,氫原子達到2所形成的穩(wěn)定分子結構)要求的一類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均為缺電子化合物
B. 的鍵角大于的鍵角
C. 與化合反應產物中,B和N的雜化方式相同
D. 和都是極性分子
14. 金屬鎳有廣泛的用途。粗鎳中含有少量雜質Fe、Zn、Cu、Pt,可用電解法制備高純度的鎳(已知:氧化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陽極的電極反應式:
B. 電解后,電解槽底部的陽極泥中只有Cu和Pt
C. 電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陽離子只有和
D. 電解過程中,陽極質量的減少與陰極質量的增加相等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共58分)
15. 二氧化氯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高效安全消毒劑,其熔點為,沸點為。甲同學查得工業(yè)上制取的一種方法:在時用潮濕的與草酸反應。甲同學設計如圖裝置,模擬工業(yè)制取并收集。
回答下列問題:
(1)易溶于水但不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從分子結構的角度解釋其易溶于水的原因:___________。
(2)用裝置A制取,其中的生成物還有和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3)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甲同學設計的裝置A中還應安裝的玻璃儀器是___________;乙同學認為甲同學設計的裝置C存在安全隱患,提出可將裝置C改成___________。
(5)將收集的溶于水得到溶液。為測定溶液中的含量,進行下列實驗:
步驟1:準確量取溶液10.00mL,稀釋成50mL試樣,量取10.00mL試樣加入錐形瓶中;
步驟2:調節(jié)試樣的,加入足量的KI晶體,靜置片刻;
步驟3:加入淀粉指示劑,用溶液滴定,發(fā)生反應。到達滴定終點時消耗溶液12.00mL。
①步驟2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②原溶液中的含量為___________。
16. I.未來新能源的特點是資源豐富,在使用時對環(huán)境無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1)下列符合未來新能源標準是___________(填標號)。
①天然氣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陽能 ⑥生物質能 ⑦風能 ⑧氫能
A. ①②③④B. ⑤⑥⑦⑧C. ③⑤⑥⑦⑧D. ③④⑤⑥⑦⑧
(2)打火機使用的燃料一般是丙烷。已知11g丙烷氣體在298K和101kPa條件下完全燃燒生成和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為555kJ,請寫出丙烷氣體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3)工業(yè)上用與反應合成甲醇(和均大于零):
①
②
③
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數(shù)式表示)。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的量的和發(fā)生反應③,下列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填標號)。
A.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B.的轉化率保持不變 C.的體積分數(shù)保持不變
II.我國提出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xiàn)“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選擇性甲烷化是實現(xiàn)“雙碳”目標的重要措施。富氫氣氛下,均可與發(fā)生甲烷化反應:
i.
ii
(4)時,選用鎳基催化劑,向1L密閉容器中通入、和進行反應,平衡后測得,。
①的平衡轉化率為___________。
②時,反應ii的平衡常數(shù)約為___________(填標號)。
A.20 B.2 C.0.2 D.0.02
(5)其他條件相同,反應ii使用兩種不同催化劑反應相同的時間,測得的轉化率隨溫度變化的影響如圖所示。
根據(jù)圖像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___(填標號)。
A.在范圍內,的催化效果比Ni好
B.可以通過改變催化劑種類的方式調控平衡轉化率
C.可以通過延長點的反應時間來提高的平衡轉化率
17. I.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常溫下),完成下列填空。
(1)常溫下,NaCN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堿”或“中”)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常溫下,濃度均為的下列4種溶液:①溶液,②NaCN溶液,③溶液,④NaClO溶液;這4種溶液p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填序號)。
(3)常溫下,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
(4)常溫下,溶液中___________。
II.某興趣小組設計的以甲烷為燃料的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如圖所示(兩個電極上分別通入和)。
(5)電極b為燃料電池的___________(填“正極”或“負極”),電極a上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
(6)若丙中盛裝25g質量分數(shù)為的溶液,整個過程中無晶體析出。當外電路中轉移的電子為1ml時,丙中電極g上生成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____L。
18. 是具有重要發(fā)展前景的二次電池電極材料。南京工業(yè)大學和中科院物理所科研團隊通過研究實現(xiàn)了鎂電池正極材料的穩(wěn)定儲鎂?;卮鹣铝袉栴}:
(1)鐵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其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有_______種空間運動狀態(tài)。
(2)下列狀態(tài)的鎂中,電離最外層一個電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填序號)。
① ② ③ ④
(3)原子中的電子有兩種相反的自旋狀態(tài),若一種自旋狀態(tài)用表示,與之相反的用表示,稱為電子的自旋磁量子數(shù)。對于基態(tài)的S原子,其價電子自旋磁量子數(shù)的代數(shù)和為_______。
(4)依據(jù)第3周期元素第一電離能的變化規(guī)律,參照如圖、S元素的位置,用小黑點標出Al、Si、P三種元素的相對位置_______。
比氧化性更_______(填“強”或“弱”),從結構上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
湖南省長郡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化學試題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題答案】
【答案】D
【2題答案】
【答案】D
【3題答案】
【答案】A
【4題答案】
【答案】A
【5題答案】
【答案】C
【6題答案】
【答案】A
【7題答案】
【答案】D
【8題答案】
【答案】D
【9題答案】
【答案】B
【10題答案】
【答案】C
【11題答案】
【答案】D
【12題答案】
【答案】B
【13題答案】
【答案】C
【14題答案】
【答案】B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共58分)
【15題答案】
【答案】(1)的空間結構為V形,屬于極性分子,水分子也為極性分子
(2)
(3)冷凝收集
(4) ①. 溫度計 ②. 盛裝堿石灰的球形干燥管
(5) ①. ②. 8100
【16題答案】
【答案】(1)B (2)
(3) ①. ②. B
(4) ①. 10% ②. D
(5)BC
【17題答案】
【答案】(1) ①. 堿 ②.
(2)②>④>③>① (3)
(4)
(5) ①. 正極 ②.
(6)11.2
【18題答案】
【答案】(1) ①. 第四周期第Ⅷ族 ②. 15
(2)④ (3)+1或-1
(4) (5) ①. 弱 ②. 的基態(tài)價電子排布式為,的基態(tài)價電子排布式為,具有半充滿結構,而不具有半充滿結構,因此氧化性比弱0
10
20
25
40
50
90
100
0.115
0.296
0.687
1.01
287
5.31
37.1
54.5
實驗
反應溫度
溶液
稀溶液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選項
操作和現(xiàn)象
結論
A
常溫下,用pH計分別測定等體積溶液和溶液的均為7
兩種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同
B
向溶液中滴加2mL溶液,充分反應后加入,取上層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
與KI反應存在限度
C
向溶有的溶液中通入氣體X,出現(xiàn)白色沉淀;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變?yōu)闇\紅色
X有強氧化性;
D
向溶液中滴入3滴溶液,再滴入4滴溶液,先產生白色沉淀,后產生紅褐色沉淀
同溫度下的:
物質
HCN
HClO
電離常數(shù)
這是一份湖南長郡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共9頁。
這是一份湖南長郡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答案,文件包含化學期末試卷長郡高二pdf、化學答案高二期末CJ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2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