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 36分 實際得分: 分
一.(2024年全國高考I卷·高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宿千歲庵聽泉
劉克莊
因愛庵前一脈泉,襥衾來此借房眠。
驟聞將謂溪當戶,久聽翻疑屋是船。
變作怒聲猶壯偉,滴成細點更清圓。
君看昔日蘭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本詩采用了對比的手法,頸聯(lián)寫泉水的聲音既響亮又微小,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答案】詩中“變作怒聲猶壯偉,滴成細點更清圓”將泉聲有時如怒聲般壯偉和有時如細點般清圓進行對比,形象地展現(xiàn)了泉聲的豐富多變和獨特魅力。這種對比的描寫方式,使泉聲更加具體可感,讓讀者能更好地領(lǐng)略泉聲的美妙。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題干中已經(jīng)明確了頸聯(lián)使用“對比的手法”,寫出泉水“既響亮又微小”,答題時要圍繞“對比”中顯現(xiàn)出“響亮又微小”進行作答。
頸聯(lián)“變作怒聲猶壯偉,滴成細點更清圓”寫泉聲的變化。上聯(lián)突出泉水的“怒聲”“壯偉”,寫其如同憤怒地咆哮,突出泉水激流浩蕩、洶涌澎湃的流淌之聲,給人以雄健偉岸之感;下聯(lián)突出泉水的“細點”“清圓”,寫其如同細聲嘀嗒,突出泉水涓涓細流、斷斷續(xù)續(xù)、清亮圓潤的流淌之聲,給人以小巧委婉之感。雄壯的“怒聲”,圓潤的“細點”,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一面聲震耳畔,一面引人傾聽,贊美了泉水的動聽多變,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多樣,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題目。
登金陵鳳凰臺①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②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③,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金陵:南京的古稱,六朝(東吳、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古都。鳳凰臺:故址在金陵鳳凰山上。②二水:指秦淮河流經(jīng)南京后,西入長江,被橫截其間的白鷺洲分為二支。一作“一水”。③浮云蔽日:比喻讒臣當?shù)勒媳钨t良。語出陸賈《新語·慎微篇》“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
本詩為詠史懷古類作品,請分析本詩的抒情手法?請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答案】①借景抒情。頸聯(lián)寫眼前所見古都金陵的自然風物,寄寓對人事滄桑、自然永恒以及朝代興廢的感慨。
②借典抒情(用典)。用“浮云蔽日”這一典故,表達詩人對君王被奸邪小人蒙蔽的擔憂。
③對比抒情。借三山、青天、長江、白鷺洲等自然的永恒與吳宮花草、晉代衣冠等人事的多變對比,表達物是人非的歷史思考;借當年金陵的繁華吳與今日的荒蕪破敗對比,表達昔盛今衰的歷史感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抒情手法的能力。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三山云霧中隱現(xiàn)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作者通過“三山”“青天”“二水”“白鷺洲”等意象,寫眼前所見古都金陵的自然風物,用以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xiàn)實思索,寄寓對人事滄桑、自然永恒以及朝代興廢的感慨。
“總為浮云能蔽日”,總有奸臣當?shù)廓q如浮云遮日,這句詩寄寓著深意。根據(jù)注釋“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可知,李白這句詩運用典故,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既有擔憂,又十分沉痛。意寓言外,饒有余味。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吳宮鮮花芳草埋著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霧中隱現(xiàn)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作者借三山、青天、長江、白鷺洲等自然的永恒與吳宮花草、晉代衣冠等人事的多變對比,表達物是人非的歷史思考?!傍P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鳳凰臺上曾經(jīng)有鳳凰來悠游,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東流。吳宮鮮花芳草埋著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作者借當年金陵的繁華吳與今日的荒蕪破敗對比,表達昔盛今衰的歷史感嘆。
三.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詩,完成后面試題。
梅花絕句·其二
陸 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正在層冰積雪時。
武夷山中
謝枋得①
十年②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注】 ①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后隱居福建。后被脅迫至大都(今北京),絕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寫此詩時將近十年。
這兩首詩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①陸詩借助梅花獨放寒冬、傲雪不群、孤芳自賞的高潔品性,表達了自己身處逆境而堅持崇高節(jié)操的思想境界。
②謝詩借不畏嚴寒、抗冰雪的梅花來激勵自己,表示要永遠堅持民族氣節(jié)、絕不向敵人屈膝的決心,也體現(xiàn)了詩人孤傲不群、堅貞自勵的情懷。(每點3分,意思答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首先結(jié)合注釋,理解兩首詩的大意;然后結(jié)合詩句,理解分析兩首詩是如何運用托物言志手法的,陸詩突出了梅花不畏嚴寒、傲對霜雪的氣節(jié),體現(xiàn)了詩人堅持節(jié)操、不怕艱苦、勇于磨礪的高潔品性,而謝詩中梅花是不屈的象征,是高潔的代名詞,流露出詩人堅持自我、不改初衷的堅定意志;最后根據(jù)題目要求,概括作答。
四.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小題。
喜雨
楊萬里
欲知一雨愜群情,聽取溪流動地聲。
風亂萬疇①青錦褥,云摩千嶂翠瑤屏。
行人隔水遙相語,立鷺摧枝忽自驚。
歲歲只愁炊與釀,今愁無甑②更無瓶。
【注】①疇:田地。②甑:煮酒之器。
請簡要賞析中間兩聯(lián)寫景的藝術(shù)手法。(6分)
【答案】①比喻,將田地里的禾苗比作青褥,將山峰比作屏風,生動形象地寫出雨后清新而富于生機的美景;
②視角變化,頷聯(lián)有遠有近,有俯有仰,畫面立體,層次分明;
③動靜相間,既寫出了自然生機勃勃之美,也突出了生活趣味;
④視聽結(jié)合,田地、青山、溪水、立鷺為視覺,溪聲、人語為聽覺,呈現(xiàn)一片生機,表達喜悅之情。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之描寫手法的能力。
作答此類題,首先點明寫景方法,然后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手法的運用,最后指出表現(xiàn)的意境和情感。
從修辭角度,頷聯(lián)將“萬疇”比作“青錦褥”,將“千嶂”比作“翠瑤屏”,抓住它們之間的相似點,生動形象地描繪出雨后田野和青峰清新優(yōu)美、生機勃勃的畫面。
從觀察角度,頷聯(lián)中寫田野郁郁蔥蔥,是詩人站在近處的俯視之景,寫山峰如屏風矗立,是詩人仰觀遠處之景,遠近結(jié)合,俯仰相間,富有空間感和畫面感。
從動靜角度,頷聯(lián)寫風吹田野,綠浪翻滾,為動景,青峰立如屏風,為靜景,表現(xiàn)出雨后景物之美,頸聯(lián)寫行人隔水而語,立鷺摧枝驚飛,皆為動景,富有情趣。
從感覺角度,頷聯(lián)寫田野、青山,為視覺,頸聯(lián)寫行人隔河而語,溪水流動之聲,為聽覺,溪水流動,立鷺摧枝驚飛,為視覺,視聽結(jié)合,描繪雨后之景,蘊含喜悅之情。
從虛實角度,頷聯(lián)中寫“疇”“嶂”,為詩人眼前所見實景,而“萬”“千”則含有想象的成分,為虛寫,虛實相濟。
五.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題目。
永遇樂
蘇軾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國心眼。燕子樓①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②夜景,為余浩嘆。
[注]①燕子樓:唐徐州尚書張建封(一說張建封之子張情)為佳人在宅邸所筑小樓,②黃樓:徐州東門上的大樓,蘇軾任徐州知州時建造。
上闋和下闋在表達方式上的側(cè)重點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本詞簡要分析。(6分)
【答案】上闋側(cè)重記敘和描寫,敘述了詞人的夢境和夢醒后在小園中徘徊尋夢的事情,包含著尋夢不得的憂傷和獨自一人的寂寞。
下闋側(cè)重抒情和議論,抒發(fā)了故園之思,表達了對人生如夢、古今世事變化的思考。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詞表達方式的能力。
上闋側(cè)重記敘和描寫,寫清幽夢境及夢醒后的悵然若失之感。起三句描寫秋夜清景,各以霜、水分喻月、風,并小結(jié)以“清景無限”,賞愛之心已溢于言外?!扒邸比浣訉憠艟常o中見動,仍是著力刻畫“清景”。魚跳曲港、露瀉圓荷雖也不無聲響,終不至于驚動夢境。只是三更時候的鏗然鼓聲才擾人清夢,使清景頓失。詞句轉(zhuǎn)從聽覺寫夜之幽深、夢之驚斷:三更鼓響,秋夜深沉;一片葉落,鏗然作聲。上闋末三句,寫夢斷后之茫然心情:詞人夢醒后,盡管想重新尋夢,但在茫茫夜色之中,顯然已經(jīng)不可能重睹夢中的“清景”了,故把小園行遍,也毫無所見,只有一片茫茫夜色,夜茫茫,心也茫茫。詞先寫夜景,后述驚夢游園,故夢與夜景,相互輝映,似真似幻,惝恍迷離。
下闋側(cè)重抒情和議論,換頭三句是實寫心境,寫在天涯漂泊感到厭倦的游子,想念山中的歸路,心中眼中想望故園一直到望斷,極言思鄉(xiāng)之切。接下“燕子樓空”三句由自己寫到燕子樓的滄桑和佳人盼盼的杳無蹤影,由人亡樓空悟得萬物本體的瞬息生滅,然后以空靈超宕出之,直抒感慨:人生之夢未醒,只因歡怨之情未斷?!肮沤瘛比洌晒艜r的盼盼聯(lián)系到此時的自己,由盼盼的舊歡新怨,聯(lián)系到自己的舊歡新怨,發(fā)出了人生如夢的慨嘆,表達了作者無法解脫而又要求解脫的對整個人生的厭倦和感傷。表達了對人生如夢、古今世事變化的思考。
六.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詠山泉
儲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
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zhuǎn)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
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曉至湖上
厲鶚
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
水上寒霧生,彌漫與天水。
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
稍見初日開,三兩列舴艋。
安得學野鳧,泛泛逐清景。
在表達技巧上,“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有共同之處,請簡要說明。(限45個字以內(nèi))(6分)
【答案】①都從聲、色(視覺、聽覺)兩個角度進行描寫。
②寫景都動靜結(jié)合。
③都使用了對偶手法。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表達技巧的能力。
儲詩中從“色”“聲”二字可看出,上句寫視覺所見色彩,下句寫聽覺所聞聲音;而厲詩中“折葦”搖動有聲,是寫聽覺所聞,觀山見“影”,是寫視覺所見,可見兩句都采用了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
兩詩中“聲”為動,“映地為天色”“遙山淡無影”為靜,故也采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
此外,這兩句以“映地”對“飛空”,“為天色”對“作雨聲”;“折葦”對“遙山”,“動有聲”“淡無影”。兩句均運用了對偶修辭。
錯錯題更正

.

相關(guān)試卷

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鞏固卷24 詩歌形象(2份,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鞏固卷24 詩歌形象(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鞏固卷24詩歌形象原卷版docx、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鞏固卷24詩歌形象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頁, 歡迎下載使用。

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鞏固卷23 內(nèi)容與情感(2份,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鞏固卷23 內(nèi)容與情感(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鞏固卷23內(nèi)容與情感原卷版docx、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鞏固卷23內(nèi)容與情感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2頁, 歡迎下載使用。

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鞏固卷18 文言斷句(2份,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鞏固卷18 文言斷句(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鞏固卷18文言斷句原卷版docx、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鞏固卷18文言斷句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幫考點18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同步練習(原卷版+解析)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幫考點18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同步練習(原卷版+解析)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新高考地區(qū)專用)考向29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原卷版+解析)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新高考地區(qū)專用)考向29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原卷版+解析)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鞏固練習考點21 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含解析)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鞏固練習考點21 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