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明確詩歌中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的內(nèi)涵及分析方法。2.掌握鑒賞詩歌形象的答題思路,提高答題能力。
高考對古詩中人物形象的考查,就形象內(nèi)容而言,有辨識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概括形象作用三方面內(nèi)容。高考重點是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一、人物形象特點藐視權(quán)貴,傲岸不羈;憂國憂民,心系社稷;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寄情山水,歸隱田園;愛恨情長,感時傷別;矢志報國,壯志難酬;情感真摯,依依惜別;獻身邊塞,反對征伐;保家衛(wèi)國,征戰(zhàn)沙場;寂寞愁苦,身世飄零;零落漂泊,孤獨寂寞;羈旅他鄉(xiāng),思念故鄉(xiāng);歷經(jīng)磨難,堅持追求;胸懷寬廣,豪放灑脫。
二、答題步驟1.概括形象特征。形象概括采用“性格+身份”的格式。2.分析形象特征。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具體分析是如何塑造形象的,分點說明,切忌以譯代析。3.明確形象意義。聯(lián)系情感、主旨,分析詩歌塑造形象的作用或意義。
[教考銜接]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全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將軍形象?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步:塑造了一個披肝瀝膽、忠貞不貳,勇往直前、奮勇殺敵的將軍形象。(性格、身份)第二步:他用大塊的烤牛肉犒勞將士們,讓他們分享;軍樂隊奏著高亢激越的邊塞戰(zhàn)歌,以助興壯威;在秋風獵獵的戰(zhàn)場上,他檢閱著各路兵馬,準備出征。他率領將士們終于完成了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偉業(yè),贏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依據(jù))第三步:表現(xiàn)了作者想要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強烈愿望,以及壯志難酬的悲嘆。(情感/意義/作用/效果)
[邊練邊悟]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鉅鹿贈李少府高 適李侯雖薄宦,時譽何籍籍。駿馬常借人,黃金每留客。投壺華館靜,縱酒涼風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損益?!咀ⅰ?投壺:古代飲宴時的一種游戲。設投壺一個,賓主依次向壺中投矢,勝者罰負者飲酒。損益:對自己有損或有益的朋友。《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br/>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解析 C項“意思是通過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優(yōu)點和不足”理解有誤。結(jié)合注釋可知,“吾欣知損益”一句運用典故,意為可以以李少府為典范來辨明朋友的好壞。
A.首聯(lián)中李少府的“薄宦”與其“時譽籍籍”形成對比,突出李少府的聲名卓著。B.尾聯(lián)中“神仙”指李少府。詩人以此稱之,包含著對李少府的欣賞和贊美之情。C.“吾欣知損益”一句運用典故,意思是通過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優(yōu)點和不足。D.全詩質(zhì)樸的語言中蘊含著詩人的真摯情意,風格不同于其邊塞詩的雄壯渾厚。
★2.請結(jié)合詩歌的中間兩聯(lián),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點。
解析 本詩大意是:李少府雖然為官收入并不高,但當時的聲名卻是非常卓著的。其為人慷慨,經(jīng)常將駿馬借與別人,黃金也和他人分享。他熱情好客,投壺之時,大家都凝神觀賞,大廳內(nèi)一片寂靜;傍晚時分,涼風習習,李少府與賓客盡情暢飲。在這里遇到這等“神仙”一樣的人,可以以李少府為典范來辨明朋友的好壞?。≡姼枋茁?lián)是對李少府的整體評價,“薄宦”與“時譽籍籍”形成對比,突出李少府的聲名卓著。中間兩聯(lián)點明原因,具體分析李少府為人?!膀E馬、黃金”是個人財物,“常借人”“每留客”足見對朋友樂善好施、慷慨大方已成其本性?!巴秹亍睍r“華館靜”,通過觀賞氛圍可見其技藝精彩;“縱酒涼風夕”寫傍晚時分,涼風習習,游戲過后與賓客盡情暢飲,表現(xiàn)出其瀟灑不羈的一面。最后一聯(lián),則是寫詩人感受,“神仙”一詞更突出李少府的形象特點,也是對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描寫的一個總結(jié)。抓住中間兩聯(lián)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①慷慨大方。李少府經(jīng)常將駿馬借與別人,黃金也和他人分享,由此可見,他是一個慷慨之人。②射藝高超?!巴秹厝A館靜”是說,李少府投壺之時,大家都凝神觀賞,大廳內(nèi)一片寂靜,側(cè)面表現(xiàn)其投壺技藝的高妙。③瀟灑不羈。傍晚時分,涼風習習,李少府與賓客盡情暢飲,表現(xiàn)出其瀟灑不羈的一面。
事物形象,多指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所謂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這些物象大多帶有詩人的主觀色彩,曲折地表現(xiàn)詩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運用的表達技巧,故此,明確“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內(nèi)容,即鑒賞事物形象的兩個關鍵要素。高考對古代詩歌中的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1.概括物象的特點。2.分析物象在體現(xiàn)詩歌中人物的品格或寄寓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教考銜接]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卜算子·詠梅陸 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o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本詞描繪了怎樣的梅花形象?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步:上闋描繪了風雨中獨自綻放的梅花,下闋寫梅花無意爭春,碾作塵而香氣依舊。(概括物象表層特點)第二步:塑造了梅花身處逆境、自強不息、獨標高格、孑然一身的形象。(分析物象內(nèi)涵)第三步:詞人通過寫梅花的寂寞、愁苦的處境和凌寒獨香的品格,體現(xiàn)出自己孤高雅潔的志趣。(點出物象意義)
[邊練邊悟] 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詩,完成3~4題。病 牛李 綱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愿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禾 熟孔平仲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斜陽。【注】 李綱,南宋四大名臣之一,政治家,極力主張抵抗金人與革新內(nèi)政。本詩是李綱于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被貶武昌所作。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解析 B項“遭人傷害”錯,“力盡筋疲誰復傷”中的“傷”是“同情”的意思,不是“傷害”。
A.李詩首句“千”非實指,而是極言牛的付出,與“但愿眾生皆得飽”一起體現(xiàn)了詩人勤政憂民的人格。B.李詩第二句體現(xiàn)了牛的筋疲力盡卻又遭人傷害的處境,這既是病牛之“病”的體現(xiàn),也是作者自喻。C.孔詩一、二句融情于景,視覺嗅覺相結(jié)合,飽滿地呈現(xiàn)了一幅秋后豐收圖景,融入了作者內(nèi)心的喜悅。D.兩詩最后一句都寫到了夕陽,一“殘”一“斜”,一字之差,但詩人所呈現(xiàn)的思想境界卻大不相同。
★4.錢鐘書先生將此兩首詩都選入他的《宋詩選注》,他認為兩首詩中的?!懊餐漠悺?,請作簡要分析。
解析 解答此題的要點是弄清“貌同心異”的內(nèi)涵,即指表面形式相同但精神實質(zhì)不同,所以應從“貌同”“心異”兩個角度分析兩首詩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答案?、倜餐簝墒自娭校髡叨紝懗隽恕芭!苯K于結(jié)束辛勤勞作之后的疲憊不堪。②心異:李綱詩中的牛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心系蒼生,雖無人理解仍甘愿承受繁重勞作后的病痛,令人心酸而無奈;孔平仲詩中的老牛在經(jīng)歷繁重的勞作之后,交出了耕耘的豐碩成果,終于等到了甜美的憩息時光,如釋重負的閑適與愜意令人寬慰。(意思對即可。)
考向三 鑒賞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詩歌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單個景物形象,也有由多個景物形象組合成的意境。從高考命題來看,對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兩種類型:一是畫面描述題或意境賞析題,二是寫景作用題。
[教考銜接] 3.試比較“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與“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在意境上的不同。
答案 前句意境屬豪放類,雄渾開闊。借助“平野”“大江”等闊大意象,營造出一種雄渾開闊的意境,借以表達詩人的孤獨。后句意境屬婉約類,凄清冷寂。不知酒醒后會在何處,也許是泊舟在楊柳岸邊,曉風習習,殘月斜照,整個畫面顯得孤獨冷清,表達了詞人與情人分別后的凄凉傷感之情。
[邊練邊悟] (2020·天津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紀村事韋 莊綠蔓映雙扉,循墻一徑微。雨多庭果爛,稻熟渚禽肥。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數(shù)聲牛上笛,何處餉田【注】歸?!咀ⅰ?餉田:到田間送飯。
5.“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描寫了什么樣的鄉(xiāng)村場景?
答案 為準備祭祀、祈求豐收,農(nóng)人在忙于釀酒;暮色漸濃,遠處飄來搗衣的聲音。描寫了忙碌而祥和的農(nóng)村生活場景。
[解題思維]第一步:描繪畫面?!搬劸朴律纭?,寫農(nóng)人為準備社日的祭祀活動而忙于釀造美酒,這句呈現(xiàn)出一派熱鬧、忙碌的景象?!斑b砧送暮暉”,寫遠處傳來的搗衣聲送走了落日余暉,顯現(xiàn)出鄉(xiāng)村寧靜和諧的氛圍。第二步:概括特點。頸聯(lián)描寫出繁忙、充實、安寧、祥和的農(nóng)村勞動、生活場景。
測 評 練 案(滿分:54分)
一、(2024·德州開學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秋興八首①(其三)杜 甫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信宿②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锖饪故琚酃γ?,劉向傳經(jīng)心事違。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咀ⅰ?①《秋興八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時創(chuàng)作的以遙望長安為主題的組詩。②信宿:再宿。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③抗疏:臣子對君命或廷議有所抑制,上疏進諫。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朝暉、翠微可謂人間美景,詩人日日觀賞,沉醉在大自然中忘卻了憂愁。B.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繼續(xù)寫景,描繪漁人泛舟水上、燕子空中翻飛的動態(tài)美景。C.頸聯(lián)運用典故,詩人借用歷史上匡衡和劉向之事,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D.本詩前兩聯(lián)寫景后兩聯(lián)抒懷,將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所感結(jié)合在一起。解析 A項,“忘卻了憂愁”錯誤,詩人流落在外,壯志難酬,雖觀賞美景,卻心憂天下,心中充滿了惆悵之情、漂泊之感。故選A。
★2.請比較詩歌尾聯(lián)中塑造的“同學少年”形象和《沁園春·長沙》中的“同學少年”形象有何不同。(6分)
解析 尾聯(lián)意思是年少時一起求學的同學大都已飛黃騰達了,他們在長安附近的五陵,穿輕裘,乘肥馬,過著富貴的生活。尾聯(lián)借“同學少年”之得意反襯自己不得意的處境。想到同學少年多已騰達得意,輕裘肥馬,作威作福,既不念故人之流落,更不念家國之殘破,一個“多”字,一個“自”字,表現(xiàn)了詩人的痛心,也表明了他的鄙視之情,詩人本不得意,卻以得意者反襯,表達了詩人功業(yè)無成的悲憤之情?!肚邎@春·長沙》中“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兩句,描寫出同學之間的友誼,表現(xiàn)出當代青少年的積極進取?;叵脒^去,我和我的同學,經(jīng)常攜手結(jié)伴來到這里游玩,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shù)不平凡
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地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還記得嗎?那時我們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幾乎擋住了疾馳而來的船?“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一個“恰”字,統(tǒng)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氣概。答案 (1)尾聯(lián)中的“同學少年”生活在京城,穿輕裘,乘肥馬,過著富貴的生活,一個個都飛黃騰達,卻不念故人之流落,更不念家國之殘破。(2)《沁園春·長沙》中的“同學少年”才華橫溢,意氣風發(fā),熱情奔放,心懷國家,立志高遠,滿腔熱血,富有活力,積極進取,勇于擔當。
二、閱讀下面這首晉詩,完成3~4題。(9分)雜詩(其十一)陶淵明我行①未云遠,回顧慘風涼。春燕應節(jié)起,高飛拂塵梁。邊雁悲無所,代謝歸北鄉(xiāng)。離鹍②鳴清池,涉暑經(jīng)秋霜。愁人難為辭,遙遙春夜長?!咀ⅰ?①行:行役。元興三年春,陶淵明東下任鎮(zhèn)軍參軍。②鹍(kūn):一種像鶴的鳥。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開篇以敘事起筆,“慘風”一語雙關,既寫氣候變化,也嘆人生多艱。B.“春燕”往往給人以生機勃勃之感,但在本詩中卻帶有一絲悲涼的意味。C.遷徙途中的大雁居無定所,卻一代代不辭辛勞回歸北方,有自況之意。D.本詩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行役在外的無限愁苦。解析 C項,“一代代不辭辛勞”說法錯誤,“代謝”的意思是時節(jié)變換。
★4.“鳥”是陶淵明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象,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本詩中的“離鹍”與《歸園田居》(其一)中的“羈鳥”這兩個意象的特征及蘊含情感的不同。(6分)
答案?、偬卣鳎骸半x鹍”指離散(或離鄉(xiāng))之鳥,特征是離散(或離鄉(xiāng));“羈鳥”即籠中之鳥,特征是被束縛。②情感:本詩中詩人借歷經(jīng)夏暑與秋霜,在清池邊鳴叫的離群(或離鄉(xiāng))鹍鳥,表達終日奔忙卻與自己的理想相背離的愁苦;《歸園田居》(其一)中詩人借籠中之鳥留戀山林,表達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
三、(2024·江西高三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5~6題。快閣用黃山谷韻①程文德北風吹雨暗江城,快閣登臨欲晚晴。水落魚龍②雙渚闊,云開文武③遠山明。漁舟亂逐輕煙放,霜樹時驚返照橫。納納乾坤皆快閣,未應偏與白鷗盟?!咀ⅰ?①此詩為次韻詩,詩人為明代賢臣。黃山谷,即北宋詩人黃庭堅,號山谷道人。②魚龍:雙渚之名。③文武:指文筆、武姆二山。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詩人與黃庭堅同為秋季雨后登閣賞晴,黃“倚”飄然悠閑,程“欲”則直陳欣喜。B.第三句語意蘊藉,既實寫雨落在魚龍雙渚上,江面開闊,也點出詩人舒展的心情。C.頸聯(lián)比擬生動,賦予漁船人之情態(tài),寫出漁船因雨勢盛大而四處躲雨的熱鬧場景。D.數(shù)百年后,詩人登臨快閣和詩前人,語陳意新,境界闊大,胸懷廣遠,氣韻端方。解析 C.“雨勢盛大”和“四處躲雨”理解錯誤。本句意思是說雨過天晴后,漁舟在薄薄的水霧中四散競發(fā)。
★6.本詩與《登快閣》尾聯(lián)“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一樣,都寫到了“白鷗”,但各有用意,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解析 本詩尾聯(lián)“納納乾坤皆快閣,未應偏與白鷗盟”意思是:開闊包容的天地都像快閣此刻的景象一樣闊大明朗,不應該偏偏跟白鷗訂立盟約?!鞍t盟”無利祿之心,借指歸隱。此處反用白鷗的典故,表明作者深感天地廣大,不宜歸隱,而應有所作為的積極進取心態(tài)。黃詩尾聯(lián)“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詩人說自己希望能坐上歸船,吹弄著悠揚的長笛,回到那遙遠的故鄉(xiāng)——我的這顆心呵,早已和白鷗訂好盟約了。借用白鷗的典故,表明歸隱的決心。
答案?、俦驹娢猜?lián):開闊包容的天地都像快閣此刻的景象一樣闊大明朗,不應該偏偏跟白鷗訂立盟約。反用白鷗的典故,表明作者深感天地廣大,不宜歸隱,而應有所作為的積極進取心態(tài)。②黃詩尾聯(lián):作者想象坐上萬里歸船,吹著長笛,與白鷗訂盟,正用白鷗的典故,表明歸隱的決心。
四、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7~8題。(9分)菩薩蠻 舟次青神①[元]李齊賢長江日落煙波綠,移舟漸近青山曲。隔竹一燈明,隨風百丈輕?! ∫股钆畹姿?,暗浪鳴琴筑。夢與白鷗盟②,朝來莫漫驚?!咀ⅰ?①這是李齊賢奉使川蜀途中所寫的一首詞。②白鷗盟,出自《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鷗鳥游?!焙笕艘耘c鷗鳥盟誓表示毫無心機,這里是指無利祿之心,借指歸隱。
7.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首詞按照時間順序,從“日落”寫到“燈明”,然后寫到“夜深”,再至“朝來”,依次敘寫。B.“輕”是“雙關”的修辭手法,既指船行,也表現(xiàn)了船上人心情的輕松愉快。C.下片寫晚上入睡的情景,夜深人靜,詞人宿于船篷之下,暗浪拍打船舷,給人一種悲涼凄冷之感。D.結(jié)尾寫詞人夢中與白鷗結(jié)盟,早上醒來時請白鷗不要驚懼,借典抒發(fā)了詞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解析 C項情感分析有誤。結(jié)合注釋可知,這首詞是作者奉使川蜀途中所作,聯(lián)系上片“隨風百丈輕”可知詞人這次出行順風順水。夜深人靜,詞人宿于船篷之下,暗浪拍打船舷,如有彈琴擊筑的美妙音樂相伴入眠,是一種愜意,不是悲涼凄冷。
★8.“長江日落煙波綠,移舟漸近青山曲”,這里寫的“日落”景象,與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jié)合詩歌簡要賞析。(6分)
答案?、俦驹~這兩句寫的是川蜀途中所見的日落景象,重點寫了煙波之色彩和青山之形狀;白詞寫的是江南日出景象,突出江花江水的色彩。②雖為不同時間的景象,但都是色彩明媚的、美麗的、迷人的。③都借景抒情,體現(xiàn)了作者輕松愉悅的心情。李詞兩句寫行船之人在日落時靠岸停泊看到了美景,尋到了住處,可見其心情愉悅。白詞兩句借美好的江南風景抒寫自己回憶起江南時的愉悅心情。(能結(jié)合兩首詞答出景、情、手法即可酌情給分)
五、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10題。(9分)春晚書山家屋壁貫 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 【注】如家禽。前村后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咀ⅰ? (xī chì):水鳥名。
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東鄰西舍無相侵”一句,寫出了農(nóng)家生活祥和寧靜,沒有恃強凌弱、爾虞我詐、互相爭奪等社會現(xiàn)象,寄托了詩人的理想和情趣。B.“蠶娘洗繭前溪淥”一句,通過描寫“蠶娘”在淥溪邊漂洗蠶繭的場景,既寫出了農(nóng)家勞動的艱辛,也表現(xiàn)出“蠶娘”的辛勤和豐收的喜悅。C.尾聯(lián)寫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態(tài)、動作描寫,表現(xiàn)其淳樸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從側(cè)面烘托出“我”流連忘返的心情。D.本詩末尾用一“熟”字狀“西坡瓜豆”,描繪出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回應上文滿塘黑壓壓的蒲與到處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解析 “寫出了農(nóng)家勞動的艱辛”與詩意不符。
★10.本詩前三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 (1)景象:前三句寫池塘里蒲草森森茂密繁盛;微風吹過,傳來陣陣清香;水鳥悠閑嬉戲,如家禽一樣,一點也不怕人;桑樹和柘樹到處都是,顯得翠色蔥蘢。描繪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郁郁蔥蔥的景象。(2)作用:①渲染了山村靜謐安恬的氛圍;②為下文描寫和諧安寧的山村生活做鋪墊;③寄托了詩人對寧靜美好、民風淳樸的田園生活的喜愛與向往之情。
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1~12題。(9分)磧西頭送①李判官入京岑 參一身從遠使,萬里向安西。漢月垂鄉(xiāng)淚,胡沙費馬蹄。尋河②愁地盡,過磧覺天低。送子軍中飲,家書醉里題。【注】 ①磧西:安西都護府所在地,在今新疆庫米什附近。②尋河:史載張騫出使西域時曾去尋找黃河的源頭。
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從題目來看,詩歌與送別相關,應是詩人在邊塞送自己友人回京時所作。B.第三句使用擬人手法,賦予月亮以人格,表現(xiàn)出對故鄉(xiāng)深深的思念之情。C.詩人用張騫典故表明邊疆廣闊,好像要到天地的盡頭,突出旅途的艱辛。D.詩人送別友人之后想到了家人,在酒醉中寫下家書,托李判官帶給家人。解析 D項,“詩人送別友人之后想到了家人”錯誤,結(jié)合“送子軍中飲,家書醉里題”可知,詩人是送別之時就想到了家人。
★12.請簡要分析首句中“一身”和“萬里”內(nèi)涵,二者結(jié)合塑造了怎樣的詩人形象。(6分)
解析 “一身從遠使,萬里向安西”寫出了詩人受到召喚不遠萬里,孤身一人,從長安來到安西?!耙簧怼迸c“萬里”運用對比和夸張的手法,二者對比懸殊,表現(xiàn)出作者驚人而又超人的膽魄和勇氣;同時,“一身”也包含離別家鄉(xiāng)親人之意,為下文寫鄉(xiāng)愁埋下伏筆。岑詩運用對比和夸張的手法,通過“一身”與“萬里”的對比表現(xiàn)出作者超人的膽魄和勇氣,二者結(jié)合,塑造了一位投身邊疆、不畏艱辛、矢志報國的詩人形象。答案 “一身”指孤身一人,“萬里”指路途遙遠。二者結(jié)合,塑造了一位投身邊疆、不畏艱辛、矢志報國的詩人形象。
這是一份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25:鑒賞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學案(含答案)+ 課件,文件包含2025屆高中語文一輪復習課件25鑒賞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共46張pptpptx、2025屆高中語文一輪復習學案25鑒賞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含答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4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鑒賞之人物、事物、景物形象 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鑒賞人物形象,鑒賞事物形象,理解意象含義內(nèi)涵,分析意象的作用,意象的作用,鑒賞景物形象,題型示例,答題方法,例題解析,牛刀小試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古詩鑒賞之人物形象 課件25張,共2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真題引領,鑒賞人物形象,技巧點撥,鞏固訓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