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單元的課文都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促使我們沉浸其中,品味感悟。圍繞其中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如《老山界》《誰是最可愛的人》《木蘭詩》,或課文涉及的歷史事件,如長征、抗日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等,搜集資料,準備愛國故事素材。 選取其中最能打動你的一則故事,參考下面的表格和提示,撰寫一份提綱,然后依據(jù)提綱在小組內講述這則故事。
本單元的《老山界》《誰是最可愛的人》《木蘭詩》三篇課文故事性較強,都圍繞“家國情懷”講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請同學們回顧這三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文章記述了紅軍長征過程中翻越老山界的經過。展現(xiàn)了展現(xiàn)了紅軍這支堅強的革命隊伍的風貌和能夠克服任何艱難險阻的偉大品質,以及昂揚的革命情懷。
文章真實而生動地記敘了志愿軍戰(zhàn)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表現(xiàn)了他們的偉大胸懷,有力地證明了人民軍隊不可戰(zhàn)勝、抗美援朝斗爭必將勝利的真理。
文章塑造了一個替父從軍又不失女兒本色的獨特的人物形象,借這一形象和她的傳奇故事表現(xiàn)了古代人民的家國情懷和英雄氣概。
故事提綱是講述故事的依憑,也是“如何講好故事”的重要提示。那么,在提綱撰寫階段,應考慮并落實哪些問題呢?
1.“基本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講述一個故事,這些基本要素必須齊備;
2.“故事內容”包括起因、經過、結果,也可以根據(jù)故事的具體情況進一步細化或者調整,但整個故事必須首尾完整,線索清晰,有波瀾起伏;
3.“敘述方式”包括人稱、視的選擇,開頭、結尾、設置懸念的具體方式等,事先作一些設計可以把故事講得更吸引人;
4.還可以考慮借助一些媒介手段,如音樂、圖片等,增強講述的感染力。
請同學們圍繞本單元三篇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或課文涉及的歷史事件,如長征、抗日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等,搜集資料,準備愛國故事素材。 選取其中最能打動你的一則故事,參考下面的表格和提示,撰寫一份提綱,然后依據(jù)提綱在小組內講述這則故事。
作批注是一種常用的讀書方法。它既可以及時記錄自己的感悟、理解、評價或困惑,也可以提示一些重點或精彩之處。學習本單元課文中的批注,小組討論:這些批注是從哪些角度撰寫的?對我們自己作批注有哪些啟發(fā)?在此基礎上,試給本單元3篇未作批注的課文各作3~5處批注。注意:要有1~2處關注到抒情方式及其表達效果。
學習本單元課文中的批注,討論:這些批注是從哪些角度撰寫的?
課文中的批注對我們自己作批注有哪些啟發(fā)?一般來講,哪些地方可以寫些批注呢?
1.文章結構上的關鍵之處
如《誰是最愛的人》第1段結尾“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起了點題的作用,第4段句成段,起著結構上的過渡作用,文章結尾“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與開頭呼應,再次題,語氣上更為強烈,起了收束全文的作用,這些地方就可以簡要作些批注。
2.文章寫法上有特色之處
如《黃河頌》全文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誰是最可愛的人》敘述時多處引用受訪者的話,《老山界》中生動的描寫,這些都是文本鮮明的藝術特色,可以在文中相應的地方作批注。
3.閱讀時有所感悟之處
如讀到《土地的誓言》文章結尾,讀者會很自然地將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情感與文中內容相聯(lián)系,又通過文章寫作的特殊時代背景獲得思想的深化,這就可以以批注的形式記下來。
本單元有3篇課文未作批注,試給每篇課文各作3~5處批注。注意:要有1~2處關注到抒情方式及其表達效果。
寫作時,根據(jù)表達的需要,經常要使用不同的修辭手法,有時單獨使用,有時也會綜合使用,以提高語言的表現(xiàn)力。以小組為單位,分析下列語句使用的修辭手法,品味其表達效果。再從本單元或其他學過的課文中找出一些精彩的語句進行賞析,全班分享交流。
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等是常見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回顧總結其表達效果。
分析下列語句使用的修辭手法,品味其表達效果。
1.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huán);……
修辭手法:對偶、夸張。表達效果:運用對偶手法,使上下句句式整齊,結構工穩(wěn),增強了詩歌的韻律感、節(jié)奏感;運用夸張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黃河的宏大氣魄和壯麗景象,增強了語言的氣勢和感染力。
2.回頭向來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修辭手法:比喻。表達效果:將小山比作“矮子”,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視角變化帶來的視覺沖擊,突出了老山界的高大和宏偉,也表現(xiàn)了紅軍蔑視困難的大無畏精神。
3.可是,我要說,這是由于他跟我們的戰(zhàn)士接觸太少,還沒有了解我們的戰(zhàn)士:他們的品質是那樣地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地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地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地美麗和寬廣!
修辭手法:排比。表達效果:通過一組排比句,集中展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的高尚品質和堅強意志,增強了語言的氣勢、節(jié)奏感和感染力。
4.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當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著一把泥土的時候,或者當我回想起兒時的往事的時候,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標直漂亮的白樺樹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群,聽見蒙古狗深夜的嗥鳴和皮鞭滾落在山澗里的脆響;我想起紅布似的高梁,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斑斕的山雕,奔馳的鹿群,帶著松香氣味的煤塊,帶著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遠的車鈴,晴天里馬兒戴著串鈴在溜直的大道上跑著,狐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狂風……
修辭手法:排比、擬人。表達效果:通過排比和擬人的手法,描繪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場景,營造出一種濃郁的鄉(xiāng)愁和懷舊情感,增強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再從本單元或其他學過的課文中找出一些精彩的語句進行賞析,全班分享交流。
1.啊!黃河!/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黃河頌》)
修辭手法:擬人。表達效果:這幾句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黃河當作一個巨人,黃河干流是巨人的軀干,黃河流域中的無數(shù)條支流是巨人身上千萬條“臂膀”歌頌了黃河流域寬廣、支流眾多、恢宏磅礴的特點。
2.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他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春》)
修辭手法:比喻、排比。表達效果:連用三個比喻構成排比,分別把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青年”,體現(xiàn)了人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成長過程,依次表現(xiàn)了不同階段春天給人的不同感覺,極具動態(tài)過程,生動而形象。
3.每一棵樹仿佛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而那萌發(fā)的葉子簡直就像起伏著一層綠茵茵的波浪。(《雨的四季》)
修辭手法:擬人、比喻。表達效果:綜合使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明亮的眼睛”“手臂”將樹擬人化,把“萌發(fā)的葉子”比作“綠茵菌的波浪”,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在春雨滋潤下樹木充滿生機的特點,從側面表現(xiàn)了春雨的滋潤之功。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2024)木蘭詩完美版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第二單元閱讀綜合實踐-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同步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2024pptx、第二單元閱讀綜合實踐教學設計docx、第二單元閱讀綜合實踐練習含答案解析docx、第二單元閱讀綜合實踐練習docx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土地的誓言優(yōu)秀教學ppt課件,文件包含第二單元閱讀綜合實踐-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同步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2024pptx、第二單元閱讀綜合實踐教學設計docx、第二單元閱讀綜合實踐練習含答案解析docx、第二單元閱讀綜合實踐練習docx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閱讀綜合實踐教學ppt課件,文件包含第一單元閱讀綜合實踐-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同步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2024pptx、第一單元閱讀綜合實踐教學設計docx、第一單元閱讀綜合實踐練習含答案解析docx、第一單元閱讀綜合實踐練習docx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