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語言文字運用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一爿(pán) 褐色(hè) 賒賬(shē) 鬈曲(quǎn)
B.趿拉(jí) 潛在(qián) 羞怯(qiè) 斷炊(chuī)
C.蹙眉(cù) 詫(chà)異 簇新(cù) 打烊(yáng)
D.褶皺(zhě) 皮靴(xuē) 砧板(zhēn) 時髦(má)
2.選擇下面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 )
A.是不是他買了那些靴子來做擺設的呢?這似乎也不可思義。
B.假如有人拖欠他幾雙——比如說——兩雙以上靴子的價款,竟心安禮得地確信自己還是他的主顧,所以走進他的店鋪……
C.我穿著那雙因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買的靴子,慢不經(jīng)心地走進他的店鋪。
D.他怎么能活得這么久,我也稀里糊涂。他常常斷炊。他是個怪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①如果有人拖欠他幾雙——比如說——兩雙以上靴子的價款,竟確信自己還是他的主顧,所以走進他的店鋪,把自己的腳伸到那藍色鐵架眼鏡底下,那就______________有點兒太不應該了。
②我們夫婦散步,經(jīng)過一個_____________的小胡同,看見一個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幾間塌敗的小屋。
③我們從干?;貋恚d客三輪都_____________了。
A.未免 荒僻 取締
B.不免 荒僻 取消
C.未免 偏僻 取消
D.不免 偏僻 取締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莫名其妙就被開通了自己并不需要的服務,稀里糊涂就被扣除了自己并不知情的費用——電信“影子服務”,就像是一個專門偷人話費的小偷。
B.即使有些意見是相互對立的,也要心平氣和,爭取在討論切磋的深化過程中,各自都求得更加全面的認識。
C.一美國男子在中國多次撒野動粗,近日在公交車上將女司機打得鮮血直流。對這種不可思議的洋流氓,必須依照中國法律嚴懲不貸。
D.榮華富貴并不一定永久快樂,販夫走卒也不是一輩子勞苦,一個人只要心安理得,恰如其分地做其“本分”事,就是幸福。
5.下列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古往今來,青青翠竹吸引了多數(shù)詩人和畫家,竹畫成為我國詩畫的傳統(tǒng)題材,它象征了中華民族堅決堅韌、不卑不亢的氣概。
B.重訪廈門鼓浪嶼,那里的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等景點到處引人入勝。不過,最吸引我留意并使我浮想聯(lián)翩的,卻是豎在島上人民體育場門前的馬約翰半胸塑像。
C.古老的中國氣功已經(jīng)用于競技體育,它不僅可以有效地治療運動員的新舊傷病,而且還可以調(diào)整賽前運動員常常出現(xiàn)的驚慌心情,快速消退他們的疲憊。
D.三年當中,這個縣的糧食產(chǎn)量,以平均每年遞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步向前發(fā)展。
6.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如果有人拖欠他幾雙——比如說,兩雙以上靴子的價款,竟心安理得地確信自己還是他的主顧,所以走進他的店鋪,把自己的腳伸到那藍色鐵架眼鏡底下,那就未免有點兒太不應該了。
B.后來我搞清楚了:如果沒有說“我要問問我的兄弟,”那就是他本人;如果說了這句話,那就是他哥哥了。
C.城管形象被異化,折射出一定的社會情緒:群眾擔心城管不正當執(zhí)法可能導致“下一個就是我”的誤傷,這一點令人十分擔心。
D.只有親眼看過靴子靈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樣的靴子——這些靴子體現(xiàn)了各種靴子的本質(zhì),確實是模范品。
7.依次填入下句空缺處的三個句子,排列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
我還記得,要想說明櫥窗里那些靴子為什么老不更換,我總覺得很為難,______把那些不是親手做的皮靴陳列在自己的店里,他是決不能容忍的。
①是不是他買了那些靴子來做擺設的呢?這好像也不可思議。
②要說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腳而被退回來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③因為他只承做定貨,并不出售現(xiàn)成靴子。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高爾斯華綏的短篇小說《品質(zhì)》,著意描述了格斯拉兄弟的手藝,他們把做靴子當作藝術(shù)。作者在這篇小說中,表達了對底層勞動者的尊重和同情,也揭露了工業(yè)革命和市場競爭下的生存危機。____,但他的品質(zhì)卻猶如一面旗幟,昭示著一種高貴的精神,昭示著一種堅持的理想。
A.格斯拉被社會大生產(chǎn)潮流沖擊而悲慘死去
B.社會大生產(chǎn)潮流的沖擊使格斯拉悲慘死去
C.格斯拉在社會大生產(chǎn)潮流的沖擊下悲慘死去
D.格斯拉被社會大生產(chǎn)潮流的沖擊下悲慘死去
9.下列加點詞語使用得體的一項是( )
A.今日聆聽了諸位賢達的拙見,真是茅塞頓開。
B.令愛這次在畫展上獲獎,多虧您悉心指導,我們?nèi)叶己芨兄x您。
C.您的大作已收到,定當惠存,他日前往貴府,再當面致謝。
D.久仰您的大名,今日得以相見。
10.下列關(guān)于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品質(zhì)》的作者是英國作家高爾斯華綏,他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B.小說以工業(yè)壟斷對手工業(yè)作坊的沖擊為背景,客觀地描寫了手工業(yè)者的生存危機。
C.文中的格斯拉兄弟是堅守傳統(tǒng)品質(zhì)的鞋匠,他們的遭遇令人同情。
D.這篇小說是通過一個年輕人的視角來敘述故事的,采用了倒敘的手法。
二、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品質(zhì)
【英】高爾斯華綏
我很年輕時就認識他了,因為他承做我父親的靴子。他和他哥哥合開一家店,店房有兩間打通的鋪面,開設在一條橫街上—這條街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時,它卻是坐落在倫敦西區(qū)的一條新式街道。
那座店房有某種樸素安靜的特色,門面上沒有注明任何為王室服務的標記,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櫥窗里陳列著幾雙靴子。那幾雙靴子太美觀了—有一雙輕跳舞靴,細長到非言語所能形容的地步;那雙帶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不得離開;還有那雙褐色長筒馬靴,閃著怪異的黑而亮的光輝,雖然是簇新的,看來好像已經(jīng)穿過一百年了。只有親眼看過靴子靈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樣的靴子——這些靴子體現(xiàn)了各種靴子的本質(zhì),確實是模范品。有一天,我把幼小的腳伸到他跟前時,羞怯地問道:“格斯拉先生,做靴子是不是很難的事呢?”
他回答說:“這是一種手藝?!睆乃暮S帶刺的紅胡根上,突然露出了一絲的微笑。
他本人有點兒像皮革制成的人:臉龐黃皺皺的,頭發(fā)和胡子是微紅和鬈曲的,雙頰和嘴角間斜掛著一些整齊的皺紋,話音很單調(diào),喉音很重;因為皮革是一種死板板的物品,本來就有點僵硬和遲鈍。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藍灰眼睛含蓄著樸實嚴肅的風度,好像在迷戀著理想。
有一次(也只有這一次),我穿著那雙因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買的靴子,漫不經(jīng)心地走進他的店鋪。他接受了我的定貨,但沒有皮革給我看;我可以意識到他的眼睛在細看我腳上的次等皮革。他最后說:“那不是我做的靴子?!彼恼Z調(diào)里沒有憤怒,也沒有悲哀,連鄙視的情緒也沒有,不過那里面卻隱藏著可以冰凍血液的潛在因素。為了講究時髦,我的左腳上的靴子有一處使人很不舒服;他把手伸下去,用一個手指在那塊地方壓了一下。
“這里痛吧,”他說,“這些大公司真不顧體面??蓯u!”跟著,他心里好像有點兒沉不住氣了,所以說了一連串的挖苦話。我聽到他議論他的職業(yè)上的情況和艱難,這是惟一的一次。
“他們把一切壟斷了,”他說,“他們利用廣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壟斷去了。
我們熱愛靴子,但是他們搶去了我們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們很快就要失業(yè)了。
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過后你會明白的?!蔽铱纯此麧M是褶皺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東西:慘痛的東西和慘痛的奮斗——他的紅胡子好像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須毛了!
后來,我再去他那里的時候,我很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的店鋪外邊的兩個櫥窗中的一個漆上了另外一個人的名字——也是個靴匠的名字,當然是為王室服務的啦。那幾雙常見的舊靴子已經(jīng)失去了孤高的氣派,擠縮在單獨的櫥窗里了。
我忍不住問他:“你的店鋪怎么啦?”
他安靜地回答說:“開銷太大了。你要做靴子嗎?”
雖然我只需兩雙,我卻向他定做了三雙。
過了很久,靴子才送到——但是這幾雙靴子比以前的更結(jié)實,簡直穿不壞。
不久以后,我到國外去了一趟。
過了一年多,我才又回到倫敦。我所去的第一個店鋪就是我的老朋友的店鋪。
我離去時,他是個六十歲的人,我回來時,他仿佛已經(jīng)七十五歲了,顯得衰老、瘦弱,不斷地發(fā)抖,這一次,他起先真的不認識我了。
“你要做靴子嗎?”他說,“我很快就可以做好,現(xiàn)在我的生意很清淡?!?br>我回答說:“勞神,勞神!我急需靴子——每種靴子都要!”
“我可以做時新的式樣。你的腳恐怕長大了吧?!彼浅_t緩地照我的腳形畫了樣子,又摸摸我的腳趾,他變得衰老極了,看了實在叫人難過。
一個月以后,我走過那條小街,我想該進去向他說明:他替我做的新靴子是如何的合腳。但是當我走近他的店鋪所在地時,我發(fā)現(xiàn)他的姓氏不見了。櫥窗里照樣陳列著細長的輕跳舞靴、帶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長筒馬靴。
我走了進去,心里很不舒服。在那兩間門面的店堂里——現(xiàn)在兩間門面又合二為一了——只有一個長著英國人面貌的年輕人。
“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嗎?”我問道。
他詫異地同時討好地看了我一眼。
“不在,先生,”他說,“不在。但是我們可以很樂意地為你服務。”我們已經(jīng)把這個店鋪過戶過來了。毫無疑問,你已經(jīng)看到隔壁門上的名字了吧。我們替上等人做靴子。”
“是的,是的,”我說,“但是格斯拉先生呢?”
“??!”他回答說,“死掉了!”
“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給我做的靴子呀!”
“??!”他說,“真是怪事??蓱z的老頭兒是餓死的。慢性饑餓,醫(yī)生是這樣說的!你要曉得,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讓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定貨后,要費好長時間去做它。顧客可不愿等待呀。結(jié)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顧客。他經(jīng)常斷炊。他真是個怪人。但是他做了頂好的靴子?!?br>“是的,”我說,“他做了頂好的靴子。”
1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最后,年輕人取代了格斯拉先生開了新店,卻留著舊店櫥窗中的那幾雙靴子,表現(xiàn)了年輕人對格斯拉先生的尊敬與懷念。
B.小說借格斯拉先生最終的餓死,表達了隨著時代的前進、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小手工業(yè)者必將被大工業(yè)生產(chǎn)淘汰的主題。
C.“為王室服務”在文中多處出現(xiàn),格斯拉先生的門面上沒有注明任何為王室服務的標記,說明他做的靴子難登大雅之堂。
D.格斯拉對大公司不顧質(zhì)量濫做廣告的斥責,暗示了這是一個這樣的社會:工業(yè)壟斷加劇,同行競爭激烈,許多人采用不正當?shù)氖侄瓮倒p料,一味逐利。
1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第5自然段的外貌描寫運用了比喻的手法,用“皮革”喻示其老實、執(zhí)著的性格,同時也點出了他的死板、僵硬,暗含貶抑。
B.代表著格斯拉先生精湛手藝的美麗靴子在小說中多次出現(xiàn),靴子和人物的命運密切相關(guān),最后靴在人亡的結(jié)局令人唏噓。
C.為了表現(xiàn)格斯拉先生年華的老去、生活的艱難,小說多次在外貌、動作和神態(tài)等描寫時,進行細節(jié)的刻畫,使人物形象更鮮明。
D.本文善用側(cè)面描寫,如小說最后那個年輕人的話,側(cè)面表現(xiàn)了格斯拉的精神。這樣的側(cè)面描寫能加深我們對人物的理解。
13.作者在這篇小說中,表達了對底層勞動者的尊重和同情,也揭露了工業(yè)革命和市場競爭下的生存危機。__________,但他的品質(zhì)卻猶如一面旗幟,昭示著一種高貴的精神,昭示著一種堅持的理想。(下列選項中最恰當?shù)囊豁椞钤跈M線上)( )
A.格斯拉被社會大生產(chǎn)潮流沖擊而悲慘死去
B.社會大生產(chǎn)潮流的沖擊使格斯拉悲慘死去
C.格斯拉在社會大生產(chǎn)潮流的沖擊下悲慘死去
D.格斯拉被社會大生產(chǎn)潮流的沖擊下悲慘死去
14.下列對“我”在小說中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是一個線索性的人物,通過“我”串聯(lián)起整個故事。
B.從“我”的視角敘述故事,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
C.加入“我”的見聞感受,有助于更全面地展示社會現(xiàn)實。
D.文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
15.下列對第五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五段中的肖像描寫,用皮革喻示格斯拉堅韌、實誠、謹嚴的性格,可謂形神兼?zhèn)洹?br>B.哥哥性格懦弱,沒有主見,所以顧客定靴時常說“我要問問我的兄弟”。
C.格斯拉眼睛“好像在迷戀著理想”,透露出他對工匠精神的執(zhí)著追求
D.強調(diào)格斯拉兄弟“很相像”,暗示他們都具有樸實、嚴肅、勤苦的品質(zhì)。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我很年輕時就認識他了,因為他承做我父親的靴子。他和他哥哥合開一家店,店房有兩間打通的鋪面,開設在一條橫街上——這條街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時,它卻是坐落在倫敦西區(qū)的一條新式街道。
那座店房有某種樸素安靜的特色,門面上沒有注明任何為王室服務的標記,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櫥窗里陳列著幾雙靴子。我還記得,要想說明櫥窗里那些靴子為什么老不更換,我總覺得很為難,因為他只承做定貨,并不出售現(xiàn)成靴子;要說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腳而被退出來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象的。是不是他買了那些靴子來做擺設的呢?這好像也不可思議。把那些不是親手做的皮靴陳列在自己的店里,他是絕不能容忍的。而且,那幾雙靴子太美觀了——有一雙輕跳舞靴,細長到非言語所能形容的地步;那雙帶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不得離開;還有那雙褐色長筒馬靴,閃著怪異的黑而亮的光輝,雖然是簇新的,看來好像已經(jīng)穿過一百年了。只有親眼看過靴子靈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樣的靴子——這些靴子體現(xiàn)了各種靴子的本質(zhì),確實是模范品。我當然在后來才有這種想法,不過,在我大約十四那年,我夠格跟他定做成年人靴子的時候,對他們兩兄弟的品格就有了模糊的印象。因為從那時起一直到現(xiàn)在,我總覺得,做靴子,特別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簡直是神妙的工藝。
……
后來,我再去他那里的時候,我很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的店鋪外邊的兩個櫥窗中的一個漆上了另外一個人的名字——也是個靴匠的名字,當然是為王室服務的啦。那幾雙常見的舊靴子已經(jīng)失去了孤高的氣派,擠縮在單獨的櫥窗里了。在里面,現(xiàn)在已縮成了一小間,店堂的樓梯井口比以前更黑暗、更充滿著皮革氣味。我也比平時等了更長的時間,才看到一張面孔向下邊窺視,隨后才有一陣趿拉著木皮拖鞋的踢踏聲。最后,他站在我的面前;他透過那副生了銹的鐵架眼鏡注視著我說:
“你是不是——先生?”
……
一個星期以后,我走過那條小街,我想該進去向他說明:他替我做的新靴子是如何的合腳。但是當我走近他的店鋪所在地時,我發(fā)現(xiàn)他的姓氏不見了。櫥窗里照樣陳列著細長的輕跳舞靴、帶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長筒馬靴。
我走了進去,心里很不舒服。在那兩間門面的店堂里——現(xiàn)在兩間門面又合二為一了——只有一個長著英國人面貌的年輕人。
“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嗎?” 我問道。
他詫異地同時討好地看了我一眼。
“不在,先生,”他說,“不在。但是我們可以很樂意地為你服務?!蔽覀円呀?jīng)把這個店鋪過戶過來了。毫無疑問,你已經(jīng)看到隔壁門上的名字了吧。我們替上等人做靴子。”
“是的,是的,”我說,“但是格斯拉先生呢?”
“??!”他回答說,“死掉了!”
“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給我做的靴子呀!”
“??!”他說,“真是怪事。可憐的老頭兒是餓死的?!?br>“慈悲的上帝??!”
“慢性饑餓,醫(yī)生是這樣說的!你要曉得,他是這樣去做活的!他想把店鋪撐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讓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定貨后,要費好長時間去做它。顧客可不愿等待呀。結(jié)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顧客。
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我愿意代他說句話——在倫敦,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皮革,而且還要親自做。好啦,這就是他的下場。照他的想法,你對他能有什么指望呢?”
“但是餓死——”
“這樣說,也許有點兒夸張——但是我自己知道,他從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時刻。你知道,我往往在旁邊看著他。他從不讓自己有吃飯的時間;店里從來不存一個便士。所有的錢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怎么能活得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經(jīng)常斷炊。他是個怪人。但是他做了頂好的靴子?!?br>“是的,”我說,“他做了頂好的靴子?!?br>——選自高爾斯華綏的《品質(zhì)》
16.下列有關(guān)《品質(zhì)》一文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品質(zhì)》是作家約翰·高爾斯華綏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
B.《品質(zhì)》以工業(yè)壟斷對手工業(yè)作坊的沖擊為背景,客觀地描寫了手工業(yè)者的生存危機,贊揚鞋匠格斯拉恪守職業(yè)道德,寧可餓死也不肯偷工減料的高尚品質(zhì),表現(xiàn)出對底層勞動者的尊重。
C.《品質(zhì)》的作者借鞋匠格斯拉的形象,揭露了工業(yè)革命、市場競爭帶來的商業(yè)誠信危機。
D.《品質(zhì)》寫于1911年,客觀地描寫了手工業(yè)者的生存危機,形象地揭露了工業(yè)革命、市場競爭帶來的商業(yè)誠信危機。
17.小說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18.格斯拉活活餓死的原因是什么?結(jié)合選文進行回答。
19.結(jié)尾處“我”和年輕人都強調(diào)“他做了頂好的鞋子”,談談你的理解。
20.說說小說《品質(zhì)》題目有何含義?
參考答案:
1.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鬈曲”的“鬈”應讀作quán。
B.“趿拉”的“趿”應讀作tā。
C.“打烊”的“烊”應讀作yàng。
故選D。
2.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并正確書寫現(xiàn)代常用規(guī)范漢字的能力。
A.“不可思義”的“義”應寫作“議”;
B.“心安禮得”的“禮”應寫作“理”;
C.“慢不經(jīng)心”的“慢”應寫作“漫”。
故選D。
3.A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
①“未免”,通常表示對某種情況的評價,強調(diào)這種情況有點過分或不太合適;/“不免”,表示某種情況難以避免。根據(jù)語境,這里強調(diào)的是拖欠款項的人的行為有點過分,因此“未免”更為合適。
②“荒僻”,更強調(diào)荒涼、人跡罕至;/“偏僻”,更多指位置偏遠、不易到達。從句子中“破破落落的大院”和“塌敗的小屋”可以推斷,這個胡同是荒涼且人跡罕至的,所以“荒僻”更為合適。
③“取締”,通常用于政府或權(quán)威機構(gòu)對非法或違規(guī)活動的強制停止;/“取消”則更廣泛地用于各種場合。由于載客三輪可能是基于政策原因被禁止,因此使用“取締”更為合適。
故選A。
4.C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A.“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明它的奧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詞句形容電信的“影子服務”,符合語境。
B.“心平氣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氣。用在此處形容討論的氛圍,符合語境。
C.“不可思議”,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這里形容“撒野動粗”,有愚昧或態(tài)度蠻橫之意,不符合語境。應改用“不可理喻”。
D.“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此處形容人的幸福過程,符合語境。
故選C。
5.B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結(jié)構(gòu)混亂。前面主語是 “青青翠竹”,后面 “竹畫成為我國詩畫的傳統(tǒng)題材,它象征了中華民族堅決堅韌、不卑不亢的氣概”主語變成了“竹畫”,中途易轍,應刪去“竹畫”。
C.不合邏輯。強加遞進關(guān)系,“治療……新舊傷病”與“調(diào)整……心情”“消退……疲憊”之間沒有語義遞進,“不僅……而且”可刪去。
D.搭配不當?!爱a(chǎn)量…… 發(fā)展” 搭配不當,可改為 “產(chǎn)量…… 增長” 。
故選B。
6.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A.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比如說”是解釋的內(nèi)容,“如果有人拖欠他幾雙”和“比如說”后面的內(nèi)容連在一起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句子,應將“比如說”后的逗號改為破折號,起到連接作用。
B.“我要問問我的兄弟”引號里的內(nèi)容不是獨立存在的,做了句子成分,引號內(nèi)部不再獨立加標點,應將引號內(nèi)的逗號放在引號外面。
C.“這一點令人十分擔心”不是“社會情緒”的內(nèi)容,冒號作用只管到“這一點”前,應將“這一點”前的逗號改為句號。
故選D。
7.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句子銜接排序的能力。
解題時要抓住“因為”一詞,解釋為難的原因,所以③放在前面,“買了那些靴子來做擺設”與下文“把那些不是親手做的皮靴陳列在自己的店里”銜接緊密,所以①放在最后。
正確的排序為:③②①。
故選D。
8.C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句子銜接排序的能力。
從橫線后面的內(nèi)容看,陳述對象應該是“格斯拉”,B的主語為“社會大生產(chǎn)潮流的沖擊”,銜接不緊密,應排除;從整段話內(nèi)容來看,橫線上用主動句銜接更自然,故排除A;D為病句,“被……沖擊”和“在……沖擊下”句式雜糅,也應排除。
故選C。
9.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
A.“拙見”不得體,該詞是謙稱,只能用于描述自己的見解,句中用來描述對方見解,不得體,應為“高見”。
B.“令愛”不得體,該詞是敬辭,只用于稱呼對方的女兒,句中用來稱呼自己的女兒,不得體,應為“小女”。
C.“惠存”不得體,該詞是敬辭,用于向別人贈送禮物的場合,句中用于接受別人禮物,不得體,應為“珍藏”。
D.“久仰”得體,該詞是敬辭,用于初次見面的問候,句中用于初次見面,使用得體。
故選D。
10.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常識的能力。
D.“采用了倒敘的手法”錯誤。《品質(zhì)》這篇小說是通過一個年輕人的視角來敘述故事的,但并沒有采用倒敘的手法。小說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敘述的。
故選D。
11.D 12.A 13.C 14.D 15.B
【導語】這篇小說借助樸素但深刻的敘述,刻畫了一位技藝精湛但最終被淘汰的小手工業(yè)者格斯拉,通過他的執(zhí)著、誠實與困境,揭示出工業(yè)革命帶來的商業(yè)競爭對傳統(tǒng)工匠的沖擊。在現(xiàn)代大工業(yè)生產(chǎn)的背景下,盡管格斯拉所制作的靴子精美且持久,但市場的無情和他的經(jīng)營困境終究導致他的貧困和逝去。小說通過這一人物的命運,表達了對工匠精神的尊重和對被時代潮流碾壓的傳統(tǒng)手藝人的深切同情。
1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表現(xiàn)了年輕人對格斯拉先生的尊敬與懷念”錯誤。留著舊店櫥窗中的那幾雙靴子,突出格斯拉高超的制作手藝,因為那幾雙靴子是模范品。
B.“表達了隨著時代的前進、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小手工業(yè)者必將被大工業(yè)生產(chǎn)淘汰的主題”錯誤,主題理解錯。小說的主題是抨擊當時社會的價值取向,大公司機器生產(chǎn)靠廣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都壟斷去了。
C.“說明他做的靴子難登大雅之堂”錯誤。結(jié)合格斯拉的“那座店房有某種樸素安靜的特色,門面上沒有注明任何為王室服務的標記,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可知,“為王室服務”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普遍的宣傳做法,此處突出的是格斯拉低調(diào)的經(jīng)營方式,并不是說明他的靴子難登大雅之堂。
故選D。
1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A.“暗含貶抑”錯誤。應是寓褒于貶,“死板板”“僵硬”“遲鈍”這些詞語看似貶抑,實則褒揚,贊揚格斯拉對手藝、對品質(zhì)的堅守。
故選A。
13.本題考查學生概括作品主題的能力。
C. “格斯拉在社會大生產(chǎn)潮流的沖擊下悲慘死去”,既描述了格斯拉的遭遇背景,又突出了其主體身份,且句式流暢。
故選C。
1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
D.“文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錯誤。在小說中,“我”通常是一個虛構(gòu)的敘述者,其經(jīng)歷和見聞是作家為了構(gòu)建故事而創(chuàng)造的。雖然“我”的某些特征和經(jīng)歷可能與作者相似,但不能簡單地將“我”等同于作者本人。
故選D。
1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
B.“哥哥性格懦弱,沒有主見”錯誤。文中并沒有提到格斯拉的哥哥性格懦弱、沒有主見。文中只是簡單提到格斯拉兄弟合開一家店,并沒有對哥哥的性格進行描述。
故選B。
16.A 17.小說中的“我”是一個正直善良、尊重底層勞動者、有觀察力和判斷力、有良好審美觀和道德觀的人。 18.格斯拉堅持只定做不售現(xiàn),注重靴子品質(zhì)而生產(chǎn)周期長,不擅長與顧客溝通導致顧客流失,以及個人性格固執(zhí)、不懂變通,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他失去了所有顧客,最終因饑餓而死。 19.結(jié)尾處“我”和年輕人都強調(diào)“他做了頂好的鞋子”,不僅是對格斯拉手藝和品質(zhì)的肯定,更是對他精神的傳承和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現(xiàn)代商業(yè)社會的反思和對人性光輝的贊美,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20.一方面是指鞋匠格斯拉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高品質(zhì);另一方面,也象征著鞋匠格斯拉堅守職業(yè)操守、追求品質(zhì)至上的高尚品質(zhì)。
【導語】這篇小說通過鞋匠格斯拉的悲劇命運,深刻揭示了工業(yè)革命與市場競爭對手工業(yè)者的巨大沖擊。故事借“我”的視角,展現(xiàn)了格斯拉對手工技藝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高品質(zhì)的無條件堅持,從而贊美了他崇高的職業(yè)道德和工匠精神。作者透過簡樸生動的敘述,刻畫出格斯拉為了維護產(chǎn)品質(zhì)量而付出的沉重代價,真實反映了在商業(yè)化浪潮中個體工匠的生存困境,表達出對傳統(tǒng)手工藝的深切贊頌與憂思。
1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A.“長篇小說”錯誤?!镀焚|(zhì)》是作家約翰·高爾斯華綏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
故選A。
1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
從“我”與格斯拉的關(guān)系來看,“我”與格斯拉有多年的交往,對格斯拉非常了解,對格斯拉的手藝和品格有著深切的認同和贊賞,在格斯拉去世后,“我”還特意去店里探尋他的消息,并高度評價他的靴子,“他做了頂好的靴子”,這顯示出“我”是一個正直、善良、尊重底層勞動者的人。
從“我”對格斯拉去世原因的了解來看,“我”對格斯拉的生存狀況有較為清楚的認識,并理解他堅守品質(zhì)、不愿妥協(xié)的性格,這表明“我”是一個有觀察力和判斷力的人。
從“我”對格斯拉手藝和品格的欣賞來看,“我”對格斯拉的精湛手藝和堅守品質(zhì)的精神有著高度的評價和贊賞,這顯示出“我”是一個有良好審美觀和道德觀的人。
綜上所述,小說中的“我”是一個正直善良、尊重底層勞動者、有觀察力和判斷力、有良好審美觀和道德觀的人。
18.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文章主要講述了鞋匠格斯拉的遭遇。關(guān)于他餓死的原因,文中有多處直接或間接的提及。首先,從格斯拉的經(jīng)營方式來看,他只承做定貨,并不出售現(xiàn)成靴子,這種經(jīng)營方式本身就會流失一部分追求即時滿足的消費者。
其次,從他對靴子的態(tài)度來看,他講究誠信,絕不偷工減料,保證靴子的質(zhì)量。文中說“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我愿意代他說句話——在倫敦,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皮革,而且還要親自做”,這種對品質(zhì)的極致追求,雖然贏得了口碑,但也會導致生產(chǎn)周期長,無法及時滿足市場需求。
再次,從他與顧客的關(guān)系來看,他不擅長、不善于和顧客溝通,無法有效地傳達自己的價值觀和產(chǎn)品的優(yōu)勢,導致顧客流失。文中說“他接了一份定貨后,要費好長時間去做它。顧客可不愿等待呀。結(jié)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顧客”。
最后,從格斯拉的個人性格來看,他性格固執(zhí)、死板、倔強,不懂變通,不會調(diào)整自己的經(jīng)營策略以適應市場變化。文中說“他從不讓自己有吃飯的時間;店里從來不存一個便士。所有的錢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
綜合以上幾點,格斯拉堅持只定做不售現(xiàn),注重靴子品質(zhì)而生產(chǎn)周期長,不擅長與顧客溝通導致顧客流失,以及個人性格固執(zhí)、不懂變通,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他失去了所有顧客,最終因饑餓而死。
1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
“頂好的鞋子”是對格斯拉精湛手藝和卓越品質(zhì)的直接肯定。無論是“我”還是年輕人,都認可格斯拉制作的鞋子是無可挑剔的精品。通過強調(diào)“頂好的鞋子”,作者表達了對格斯拉堅守品質(zhì)、不為市場妥協(xié)精神的尊重和傳承。這種精神在“我”和年輕人的話語中得到了體現(xiàn),暗示著這種精神可能會繼續(xù)影響更多的人。在現(xiàn)代商業(yè)社會中,許多企業(yè)為了追求利潤而犧牲了品質(zhì)。通過“我”和年輕人的話語,作者表達了對這種現(xiàn)象的批判,并強調(diào)了品質(zhì)的重要性。格斯拉的“頂好的鞋子”成為了對現(xiàn)代商業(yè)社會的一種反思和警示?!绊敽玫男印辈粌H是對格斯拉手藝的贊美,更是對他人性光輝的贊美。格斯拉堅守品質(zhì)、不為金錢所動的精神,體現(xiàn)了人性中善良、正直、堅韌的光輝。通過“我”和年輕人的共同強調(diào),小說主題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它告訴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堅守品質(zhì)、追求卓越的精神都是值得尊敬和傳承的。
綜上所述,結(jié)尾處“我”和年輕人都強調(diào)“他做了頂好的鞋子”,不僅是對格斯拉手藝和品質(zhì)的肯定,更是對他精神的傳承和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現(xiàn)代商業(yè)社會的反思和對人性光輝的贊美,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20.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標題的含義和作用的能力。
首先,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品質(zhì)”通常指的是物品的質(zhì)量或特性。在小說中,“品質(zhì)”直接關(guān)聯(lián)到鞋匠格斯拉制作的鞋子。因此,第一步是識別出“品質(zhì)”在小說中指代的是格斯拉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高品質(zhì)。
除了字面意思外,題目往往還蘊含著更深層次的含義。在《品質(zhì)》這篇小說中,“品質(zhì)”不僅指鞋子的質(zhì)量,更象征著鞋匠格斯拉的職業(yè)操守和人格魅力。他堅守原則,不為市場妥協(xié),追求品質(zhì)至上,這種精神正是“品質(zhì)”的深層含義。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職業(yè)模塊古詩詞誦讀精品隨堂練習題,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題解,創(chuàng)作背景,藝術(shù)手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職業(yè)模塊古詩詞誦讀精品測試題,文件包含古詩詞誦讀5《揚州慢》同步練習-中職專用高二語文同步精品課堂高教版2023·職業(yè)模塊原卷版docx、古詩詞誦讀5《揚州慢》同步練習-中職專用高二語文同步精品課堂高教版2023·職業(yè)模塊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職業(yè)模塊古詩詞誦讀優(yōu)秀綜合訓練題,文件包含古詩詞誦讀3《蘇幕遮?燎沉香》同步練習-中職專用高二語文同步精品課堂高教版2023·職業(yè)模塊原卷版docx、古詩詞誦讀3《蘇幕遮?燎沉香》同步練習-中職專用高二語文同步精品課堂高教版2023·職業(yè)模塊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