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指引
國家和社會生活實現(xiàn)有法可依
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刑法是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民事、行政、刑事違法行為
法律是統(tǒng)治階級利益意志體現(xiàn)
犯罪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面對犯罪要敢于、善于斗爭
認清危害,增強法治觀念
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
保障人民合法權益促社會和諧
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后果
樹立正確是非觀防患于未然
規(guī)定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
【 法治觀念】 了解以民法典為代表的、與日常生活以及未成年人保護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樹立法治意識,養(yǎng)成守法用法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參見2022版 新課標 P7 )
余華英一審宣判,向受害人家屬道歉!備受關注的余華英拐賣17名兒童案,等來了法院的判決。10月25日上午,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余華英拐賣兒童案作出重審一審宣判,對余華英以拐賣兒童罪判處死刑。一審判決宣判后,楊妞花表示,在庭上第一次看到“余華英垂頭喪氣、雙手發(fā)抖”,法院宣判后,余華英沒有絲毫猶豫表示要上訴。“這也是意料之中的,我們也會繼續(xù)準備二審,等到最終審判結果?!?br/>余華英在一審重審判決宣布后雙手發(fā)抖,當庭表示上訴,能夠為她減輕處罰嗎?這體現(xiàn)了什么?
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統(tǒng)計資料表明
我國青少年犯罪總數(shù)已經(jīng)占到全國刑事犯罪總數(shù)的50%以上15、16歲的少年犯罪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shù)的70%以上14歲至16歲是非常危險的“犯罪年齡”。
思考: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了什么?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法律、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覺性和依法從事社會活動的能力,預防違法犯罪。
2024年10月25日,余華英拐賣兒童重審一審宣判,人販子余華英被從看守所帶到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參加宣判。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余華英拐賣兒童案做出重審一審宣判,對被告人余華英以拐賣兒童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余華英當庭表示上訴。
視頻:余華英犯罪歷程!
通過分析余華英案——了解犯罪與刑罰
思考:余華英的行為屬于哪種違法行為?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她違反了哪部法律?其作用和內(nèi)容是什么?
鏈接教材: 1.刑法的內(nèi)容和作用? (1)內(nèi)容 刑法是規(guī)定什么行為是犯罪、應當承擔何種刑事責任和對犯罪人處以何種刑罰的法律。 (2)作用 我國刑法是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條【拐賣婦女、兒童罪】拐賣婦女、兒童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chǎn):(一)拐賣婦女、兒童集團的首要分子;(二)拐賣婦女、兒童三人以上的;(三)奸淫被拐賣的婦女的;(四)誘騙、強迫被拐賣的婦女賣淫或者將被拐賣的婦女賣給他人迫使其賣淫的;(五)以出賣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綁架婦女、兒童的;(六)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七)造成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或者其親屬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八)將婦女、兒童賣往境外的。拐賣婦女、兒童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有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zhuǎn)婦女、兒童的行為之一的。
楊妞花當庭控訴余華英余華英對楊妞花的傷害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身體折磨:余華英在拐賣過程中對楊妞花進行了身體上的折磨,包括用熱水燙她的頭和毆打她。②心理創(chuàng)傷:楊妞花被帶到了河北邯鄲的農(nóng)村,開始了一個新的生活。在這里,她不僅要承受繁重的家務,還要忍受周圍人的異樣眼光。這些經(jīng)歷對她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當楊妞花長大并開始尋親之旅時,她得知父母因為她的被拐而悲痛離世,這成為了她心中永遠的痛。這些傷害不僅對楊妞花的身體造成了痛苦,更在她的心靈上留下了難以愈合的創(chuàng)傷。
思考:結合《刑法》規(guī)定,從危害程度、違反規(guī)則、行為后果等方面,對余華英涉拐賣兒童罪行為進行分析。
鏈接教材: 2.犯罪的含義及特征? (1)含義 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并依法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鏈接教材: 2.犯罪的含義及特征? (2)特征 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zhì)特征。任何違法行為都有社會危害性,當危害性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就構成犯罪。 犯罪是具有刑事違法性的行為。刑事違法性是犯罪在法律上的表現(xiàn),即犯罪是觸犯了刑法的行為。刑事違法性是區(qū)分犯罪與其他違法行為的法律分界線。 犯罪是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思考:迎接余華英的必然法律后果是什么?
鏈接教材:3.刑罰的含義和分類? (1)含義:刑罰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nèi)容。 (2)分類:我國的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思考:眾人為什么齊力制止歹徒?
思考:女生應對違法犯罪的行為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廣州女生見義智為,巧助民警捉賊
鏈接教材: 4.面對犯罪行為,我們應該如何做? (1)面對犯罪行為,我們要敢于斗爭,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 (2)更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有勇有謀地同犯罪行為做斗爭。
1. 刑法的內(nèi)容和作用?2. 犯罪的含義及特征?(重點)3. 刑罰的含義和分類? 4. 面對犯罪行為,我們應該如何做?(重點)
1.【期中真題】無業(yè)青年胡某,手持三棱刮刀,搶奪多名中小學生的財物并毆打拒交錢物的學生。受害學生撥打110報警。最終,胡某以涉嫌搶劫罪被刑事拘留。下列對胡某違法行為的分析正確的是( )①胡某的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②胡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③胡某的行為違反的是民事法律④胡某的行為應受到刑罰處罰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 D 【解析】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胡某因涉嫌搶劫罪被刑事拘留,這說明胡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應受到刑罰處罰??梢?,②④分析正確。故選D。
2.【月考真題】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刑事處分。下列四位同學的觀點中對刑罰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小趙:犯罪的法律后果是應受刑罰處罰性 ②小錢:刑罰是指公安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③小孫:刑罰分為主刑和有期徒刑兩大類 ④小李:刑罰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nèi)容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 D 【解析】課本知識告訴我們,犯罪的法律后果是應受刑罰處罰性;刑罰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nèi)容;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梢?,①④理解正確,②③理解不正確。故選D。
3.【期末真題】中學生小強在公交車上發(fā)現(xiàn)小偷行竊,機智提醒并協(xié)助其他乘客抓獲了兩名小偷。下列對小強的行為認同的是( )①用一切手段同違法行為作斗爭②善于斗爭,保全自己,減少傷害③多管閑事不利于保護自己 ④見義“智”為,講究策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D 【解析】 通過審題不難發(fā)現(xiàn),①③說法錯誤。在公交車上發(fā)現(xiàn)小偷行竊,中學生小強機智提醒并協(xié)助其他乘客抓獲了兩名小偷,這說明小強在面對違法犯罪時,做到了善于斗爭,保全自己,減少傷害;做到了見義“智”為,講究策略??梢?,②④應選。故選D。
4.【月考真題】八年級學生小趙在放學時發(fā)現(xiàn)鄰居家大門敞開,一群人在忙前忙后地搬運家具,但是沒有見到鄰居本人出現(xiàn),于是小趙留了個心眼兒,在自家門后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并且記下了搬運的卡車的車牌號。后來證實,那是一伙竊賊。這給我們的啟示有( )①要懂得防范侵害,見義巧為②要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③要懂得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護④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A 【解析】 通過審題不難發(fā)現(xiàn),③④與題干材料不符。小趙在自家門后拍了幾張照片,并且記下了卡車的車牌號,這啟示我們要懂得防范侵害,見義巧為;要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可見,①②符合題意。故選A。
5.【期末真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某縣未滿18周歲的學生阿斌等三人,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時在學校不認真學習,常與社會上的閑散青年交往,沉迷網(wǎng)絡游戲。為了獲得上網(wǎng)的費用,他們在某茶館附近多次對路過的行人持刀搶劫。該縣人民法院依法分別判處三人有期徒刑二年零三個月,緩刑三年,并處罰金20 000元。(1)阿斌等三人的持刀搶劫行為屬于哪一種性質(zhì)的行為?請結合材料寫出你的判斷理由。(2)為避免類似案件的發(fā)生,請你分別向?qū)W校和同齡人提幾點建議。
5. 【解析】(1)屬于犯罪行為。(2分)因為阿斌等人多次持刀搶劫的行為符合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3分)(2)學校:①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紀律教育和法治教育。②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③加強家校聯(lián)系,共同教育未成年人。 同齡人:①樹立法律意識,遵紀守法。②加強道德修養(yǎng),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學會拒絕不良誘惑。③防微杜漸,正視錯誤,勇于改過。(每點1分,共5分)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第四單元 生活在法治社會第十一課 遠離違法犯罪犯罪與刑罰授課課件ppt,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新課導入,學習目標,刑法的作用,犯罪的含義及特征,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受到刑罰處罰,刑罰的含義及分類,有期徒刑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與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備課ppt課件,共20頁。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圖文課件ppt,共2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知識樹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