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12月17日21時57分,神舟十九號乘組三名航天員完成了9小時的出艙活動,再次刷新中國航天員出艙活動時長記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9小時指的是時刻B. 12月17日21時57分指的是時間間隔
C. 以地面為參考系,航天員是運動的D. 航天員出艙活動時不受重力
2.某片樹葉從空中飄落的軌跡為曲線。則該樹葉( )
A. 速度在不斷變化
B. 一定在做勻變速運動
C. 所受的合力一定保持不變
D. 加速度方向可能與速度方向始終在同一直線上
3.騎自行車的人以5m/s的初速度沿足夠長的斜坡向上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是0.4m/s2,經(jīng)過5s,他在斜坡上通過的距離是( )
A. 18mB. 20mC. 22mD. 24m
4.如圖(a)中的塔吊是現(xiàn)代工地必不可少的建筑設(shè)備,圖(b)為建筑材料被吊車豎直提升過程的運動圖像(豎直向上為正方向),根據(jù)圖像可知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在10~30s鋼索最容易發(fā)生斷裂B. 30~36s材料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
C. 36~46s材料處于超重狀態(tài)D. 36s時材料離地面的距離最大
5.鋼球由靜止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不計空氣阻力,落地時的速度為30m/s,g取10m/s2,則( )
A. 鋼球下落的高度是30mB. 鋼球在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10m/s
C. 鋼球在第2s內(nèi)增加的速度是20m/sD. 鋼球在最后1s內(nèi)下落的高度是15m
6.學(xué)校運動會上,參加鉛球項目的運動員,把5kg的鉛球以6m/s的初速度從某一高度投擲出去,如圖所示,拋射角α=37°,鉛球落地速度與水平地面夾角53°,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則鉛球拋出時離地面的高度h是( )
A. 1.2mB. 1.3mC. 1.4mD. 1.5m
7.中國功夫名揚海外,許多國際友人到中國學(xué)習(xí)中國功夫。如圖為一名中文名叫妙武的英國人展示他學(xué)習(xí)中國功夫的一個畫面,其雙腳一勾一踩在一根長直硬桿上保持靜止?fàn)顟B(tài),設(shè)人的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桿的質(zhì)量。關(guān)于人和桿的受力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地面對桿的摩擦力向右B. 地面對桿的作用力大小等于mg
C. 兩腳對桿的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兩腳對桿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2分。
8.如圖所示,木塊A、B分別重50N和60N,它們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25,夾在A、B之間的輕彈簧被壓縮了2cm,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400N/m,系統(tǒng)置于水平地面上靜止不動,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現(xiàn)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塊B上,則力F作用后( )
A. 木塊A所受摩擦力大小為8NB. 木塊A所受摩擦力大小為12.5N
C. 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為8ND. 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為13N
9.某快遞公司為了提高效率,使用電動傳輸機(jī)輸送快件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AB長度L=5.25m,始終保持恒定速度v=1m/s運行,在傳送帶上A處輕輕放置一快件(可視為質(zhì)點),快件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快件由靜止開始加速,與傳送帶共速后做勻速運動到達(dá)B處,忽略空氣阻力,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快件先受滑動摩擦力作用,后受靜摩擦力作用
B. 快件在傳送帶上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后做勻速直線運動
C. 快件與傳送帶的相對位移為0.25m
D. 快件由A到B的時間為5s
10.如圖所示,輕桿AB的中點固定著小球C,現(xiàn)使A端不脫離墻面,B端在水平面上以v向右勻速運動。當(dāng)桿與水平面成α角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桿上A端的速度大小為vtanα
B. 小球C的速度大小為v2csα
C. 桿對小球C的作用力方向一定沿豎直方向
D. 桿對小球C的作用力方向一定沿桿方向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8分。
11.在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某同學(xué)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每隔0.02s打一個點,他以0點為起點,以后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依次標(biāo)為1、2、3、4、5、6,并且測得s1=1.45cm,s2=1.95cm,s3=2.44cm,s4=2.94cm,s5=3.45cm,s6=3.95cm(計算結(jié)果均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1)該實驗使用了電火花計時器,關(guān)于電火花計時器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是8V左右的交流電源
B.在實驗操作中,先接通電源,后讓小車運動
C.在同一紙帶上打的點越密,說明小車運動的速度越小
(2)根據(jù)題中所給的數(shù)據(jù)算出打計數(shù)點5時的瞬時速度v5= ______m/s。
(3)根據(jù)題中所給的數(shù)據(jù)算出小車的加速度為a= ______m/s2。
12.用如圖(a)所示裝置研究平拋運動。將白紙和復(fù)寫紙對齊重疊并固定在豎直的硬板上。鋼球沿斜槽軌道PQ滑下后從Q點飛出,落在水平擋板MN上。由于擋板靠近硬板一側(cè)較低,鋼球落在擋板上時,鋼球側(cè)面會在白紙上擠壓出一個痕跡點。移動擋板,重新釋放鋼球,如此重復(fù),白紙上將留下一系列痕跡點。
(1)下列實驗條件必須滿足的有______。
A.斜槽軌道末端水平
B.斜槽軌道光滑
C.擋板高度等間距變化
D.每次從斜槽上相同的位置無初速度釋放鋼球
(2)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為x軸、豎直方向為y軸的坐標(biāo)系。
①取平拋運動的起始點為坐標(biāo)原點,將鋼球靜置于Q點,鋼球的______(選填“最上端”“最下端”或者“球心”)對應(yīng)白紙上的位置即為原點;在確定y軸時______(選填“需要”或者“不需要”)y軸與重垂線平行。
②若遺漏記錄平拋軌跡的起始點.也可按下述方法處理數(shù)據(jù):如圖(b)所示,在軌跡上取A、B、C三點,AB和BC的水平間距相等且均為x0,測得AB和BC的豎直間距分別是y1和y2,則y2y1 ______3(選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汕蟮娩撉蚱綊伒某跛俣却笮開_____(已知當(dāng)?shù)刂亓铀俣葹間,結(jié)果用上述字母表示)。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2分。
13.用三根細(xì)線a、b、c將兩個小球1和2連接并懸掛,如圖所示。兩小球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細(xì)線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7°,細(xì)線c水平。小球1的質(zhì)量為2m,小球2的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求(結(jié)果可用分式或根式):
(1)細(xì)線a、c分別對小球1和2的拉力大??;
(2)細(xì)線b對小球2的拉力大小。
14.據(jù)統(tǒng)計,開車時看手機(jī)發(fā)生事故的概率是安全駕駛的23倍,開車時打電話發(fā)生事故的概率是安全駕駛的2.8倍。一輛小轎車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勻速行駛時,司機(jī)低頭看手機(jī)3s,相當(dāng)于勻速盲開60m,該車遇見緊急情況,緊急剎車的距離(從開始剎車到停下來汽車所行駛的距離)至少是16m,根據(jù)以上提供的信息:
(1)求汽車勻速行駛速度和剎車最大加速度的大?。?br>(2)若該車以108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前方120m處道路塌方,該司機(jī)因用手機(jī)微信搶紅包3s后才發(fā)現(xiàn)危險,司機(jī)的反應(yīng)時間為0.5s,剎車的加速度與(1)問中大小相等。試通過計算說明汽車是否會發(fā)生交通事故。
15.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M=4kg的長木板,在長木板的右端放一質(zhì)量為m=2kg的小物塊,長木板與小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0.5,長木板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0.1,初始時長木板與小物塊均靜止,現(xiàn)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長木板,g取10m/s2,則:
(1)若拉力F=15N,小物塊與長木板一起運動,求小物塊與長木板間靜摩擦力f的大?。?br>(2)要使小物塊與長木板保持相對靜止,水平拉力F不得超過多大;
(3)若F=44N,且從靜止開始拉力F作用時間t=1s時,小物塊從長木板上滑落,長木板的長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A.9小時指的是時間間隔,故A錯誤;
B.12月17日21時57分指的是時刻,故B錯誤;
C.以地面為參考系,航天員是運動的,故C正確;
D.航天員處于失重狀態(tài),但是仍然受到重力作用,故D錯誤。
故選:C。
2.A
【解析】A.樹葉從空中飄落的軌跡為曲線,則速度的方向不斷改變,速度不斷變化,故A正確;
BC.樹葉做曲線運動只能得出樹葉所受合力與速度方向不共線,并不能確定合力是否變化,若不變則為勻變速運動,若改變則不是勻變速運動,故BC錯誤;
D.樹葉的運動軌跡為曲線,合力與速度方向不共線,加速度與合力同向,則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故D錯誤;
故選:A。
3.B
【解析】自行車在t=5s內(nèi)通過的距離x=v0t+12at2=5×5m+12×(-0.4)×52m=20m,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4.D
【解析】A.在10~30s材料處于勻速狀態(tài),鋼索不是最容易發(fā)生斷裂,加速度向上,超重才容易發(fā)生斷裂,故A錯誤;
BC.v-t圖像斜率表示加速度,.30~46s材料加速度為-1.2-146-30m/s2=-0.1375m/s2,失重狀態(tài),但不是完全失重,完全失重加速度為g,故BC錯誤;
D.v-t圖像面積表示位移,36s時材料離地面的距離最大,故D正確。
故選:D。
5.B
【解析】A、鋼球下落的高度h=v22g=3022×10m=45m,故A錯誤;
B、鋼球在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v-=v22=gt22=10×22m/s=10m/s,故B正確;
C、鋼球在第2s內(nèi)增加的速度Δv=gΔt=10×1m/s=10m/s,故C錯誤;
D、鋼球在最后1s內(nèi)下落的高度h'=h-h2=45m-12×10×22m=25m,故D錯誤。
故選:B。
6.C
【解析】鉛球拋出時的豎直分速度v0y=v0sin37°=6sin37°m/s=3.6m/s,水平分速度v0x=v0cs37°=6cs37°m/s=4.8m/s
鉛球落地時的豎直分速度vy=v0xtan53°=4.8tan53°m/s=6.4m/s
鉛球從拋出到上升到最高點上升的高度h上=v0y22g=3.622×10m=0.648m
鉛球從最高點到落地下落的距離H=vy22g=6.422×10m=2.048m
鉛球拋出時離地面的高度h=H-h上=2.048m-0.648m=1.4m,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7.B
【解析】AB.以棍子和人為整體,根據(jù)題干,其雙腳一勾一踩在一根長直硬桿上保持靜止?fàn)顟B(tài),除了地面沒有其他支撐物,所以地面對桿的作用力大小等于mg,方向豎直向上,地面沒有摩擦力,否則整體不能平衡,故A正確,B錯誤;
C.這里存在一個以支撐點為支點的杠桿,雙腳對桿彈力分別為動力和阻力,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離支點遠(yuǎn)的腳彈力小,離支點近的腳彈力大,故C錯誤;
D.兩腳都有下滑趨勢,故摩擦力方向都向上,方向相同,故D錯誤。
故選:B。
8.AD
【解析】木塊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動摩擦力
木塊A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FA=μGA,代入數(shù)據(jù)得:FA=12.5N
木塊B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FB=μGB,代入數(shù)據(jù)得:FB=15N
彈簧對木塊A、B的彈力為FB=kx,代入數(shù)據(jù)得:FB=8N
對于木塊A,彈簧對木塊A的彈力小于木塊A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所以木塊A處于靜止?fàn)顟B(tài)
根據(jù)平衡可得A受到靜摩擦力FA靜=8N
對于木塊B,在水平方向拉力F和彈簧對木塊B的彈力的合力為
F合=5N+8N=13N
這是一份2024-2025學(xué)年湖北省武漢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共11頁。
這是一份2024-2025學(xué)年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重點中學(xué)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北省荊州八縣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期末考試物理試卷,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