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B.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給呼吸
C.氧氣可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氣的助燃性
D.碳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是發(fā)白光,放熱,生成二氧化碳
2.某實驗小組用如圖裝置探究CO2的性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裝置不涉及到CO2的物理性質
B.c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比較a、b處現(xiàn)象,可得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D.該裝置具有一次性完成多個性質實驗的優(yōu)點
3.如圖是興趣小組設計的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小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一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B.實驗二氣球先膨脹后變癟,紅磷用量過少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C.實驗三反應前后天平始終保持平衡(忽略浮力)
D.實驗四蠟燭燃燒時,減少的質量為釋放到空氣中的水蒸氣與二氧化碳的質量之和
4.碳是自然界中一種重要的元素。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將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yōu)榧t色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煉金屬
C.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
D.二氧化碳用于滅火,既利用它的物理性質也利用了它的化學性質
5.化學推動了社會進步,使我們的世界變得絢麗多彩。下列物質的應用主要與其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A.銅用于制作導線B.汽油用于清洗油污
C.氫氣用作燃料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6.有關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金剛石、石墨、C60都是碳原子構成的單質
B.煤爐上放一盆水能防止CO中毒
C.古代墨寫的字畫久不變色是因為單質碳不與任何物質反應
D.二氧化碳沒有毒,但含量過多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
7.如圖是CO與反應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實驗時先點燃酒精噴燈,再通入一氧化碳
B.實驗過程中看到,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紅色逐漸變?yōu)楹谏?br>C.實驗過程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D.尾氣處理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8.工業(yè)上煉鐵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某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微型裝置進行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時應先點燃酒精噴燈,后將注射器內的一氧化碳推入硬質玻璃管中
B.實驗過程中觀察到黑色固體逐漸變紅
C.實驗中觀察到濾紙條變藍,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氣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尾氣逸出污染空氣
9.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AB.BC.CD.D
10.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是實驗探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下列關于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打開盛有濃硫酸的試劑瓶,瓶口出現(xiàn)白霧
B.鐵絲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C.將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紅,加熱后溶液變成無色
D.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產生白色沉淀
11.某小組設計實驗裝置進行創(chuàng)新實驗(如圖),內層小試管和外層大試管底部分別放有用石蕊溶液染過色的濾紙片,內層小試管壁上有一小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干燥濾紙片不變色,說明CO2不能使石蕊變色
B.通入CO2潤濕的濾紙片由紅色變紫色
C.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生成難溶于水的碳酸鈣緣故
D.蠟燭熄滅說明CO2不支持燃燒
1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AB.BC.CD.D
二、填空與簡答
13.捕獲和轉化可減少排放并實現(xiàn)資源利用。一種捕集煙氣中并轉化利用的流程如圖:
(1)俗稱 ,其與水反應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2)高溫反應產生,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
(3)轉化器中發(fā)生的反應之一為與在一定條件下生成和,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在此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 (寫一種即可)。
(5)我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寫出一條能減少排放的有效措施 。
14.我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與吸收平衡,實現(xiàn)“零排放”),二氧化碳的“捕捉”與“封存”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重要途徑之一。實際生產中,經常利用足量NaOH溶液來“捕捉”CO2,流程如圖所示(部分條件及物質未標出)
(1)分離室中進行的操作是 。
(2)流程中有一步反應與工業(yè)制二氧化碳反應原理相同,其化學方程式為 。
(3)“捕捉室”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為,則X的化學式為 。
(4)整個“捕捉”過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除水以外還有 (填化學式)。
(5)若要確認經“捕捉”后的空氣中CO2含量已經變低,先分別取一瓶正常的空氣樣品和一瓶經“捕捉”CO2后的空氣樣品,然后的實驗操作是 。
15.硅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基礎材料,高純硅可制芯片。用石英砂(主要成分 )制備高純硅的模擬工藝如下,回答下列問題。
已知:Ⅰ.粗硅、高純硅主要成分均是單質硅。
是可燃氣體,B是密度小于空氣的單質。
(1)①反應前需要粉碎處理,是為了增大接觸面積,使 。
(2)物質 A是 ,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 (填一種)。
(3)請寫出步驟②的化學方程式 。
16.我國煤炭資源豐富。目前人們除了將煤作為燃料外,現(xiàn)代工業(yè)上常把粗煤進行綜合處理和應用,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1)人們使用的燃料大多來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
(2)步驟I中“除硫”的目的是 。
(3)步驟II中加試劑X物質的化學式為 。
(4)步驟III中CO表現(xiàn)的化學性質是 ,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17.12月18日甘肅地震中,照明無人機點亮救援的每個黑夜,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國力量。芯片是無人機的核心部分,制造芯片要用到單晶硅,以下為制備單晶硅主要工藝流程。
(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的化合價為 。
(2)進入流化床前,粗硅要先粉碎的目的是 。
(3)單晶硅的結構類似于金剛石,則構成單晶硅的微粒是 (填“分子”、“原子”或“離子”)。
(4)高溫還原室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5)整個制備過程必須在無氧氣的環(huán)境中進行,原因是 。
18.下圖是利用天然氣和水制備氫氣的生產工藝流程。
(1)天然氣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蒸氣轉化”時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①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
②C的化學式為 。
③反應前后發(fā)生改變的微粒是 (填“分子”或“原子”)。
(3)“固化吸收”環(huán)節(jié)可減緩的環(huán)境問題是 。
三、實驗題
19.如圖所示為實驗室常見氣體制備,凈化、干燥、收集和性質實驗的部分儀器(組裝實驗裝置時,可重復選擇儀器)。某學校兩個化學實驗探究小組的同學欲用他們完成各自的探究實驗。
(1)第一組的同學以石灰石和稀鹽酸為原料,在實驗室中制備、收集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按照要求設計實驗裝置、連接儀器,并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提示:揮發(fā)出的少量HCl氣體可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吸收)。
①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 (填寫儀器序號字母)。
②若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溶液的質量將 (填“增大”“減小”“不變”之一),原因是 。
③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敘述中,不合理的是 (填選項序號之一)。
A.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且沒有毒性
B.向一定量紫色石蕊試液中通入適量二氧化碳,溶液變紅色,證明二氧化碳是酸
C.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適量二氧化碳后,溶液pH減小
D.二氧化碳對地球生命有重要意義
(2)第二組的同學以過氧化氫溶液為原料(MnO2為催化劑)制備氧氣,并對某種塑料的組成元素進行分析探究(資料顯示該塑料只含C、H、O三種元素),所選儀器按“A→B1→E→B2→D→堿石灰干燥管”的順序連接,(B1、B2為濃硫酸洗氣瓶),實驗前檢驗裝置氣密性。使該塑料試樣碎屑在純氧氣中充分燃燒,觀察現(xiàn)象,收集有關實驗數(shù)據(jù)(假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都充分反應),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儀器A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該裝置中,洗氣瓶D的作用為 。
③儀器E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試樣碎屑質量為mg,塑料試樣充分燃燒后,測得儀器B1、B2質量分別增加ag、bg,則mg該塑料試樣中含氫元素的質量為 g(計算結果可為分數(shù)形式)。
20.請根據(jù)下列儀器或裝置回答問題。
(1)寫儀器名稱:① 。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3)用KC1O3和MnO2制O2,該反應發(fā)生裝置應選取的儀器組合是 (填字母)。
(4)若用F裝置進行CO還原CuO的實驗,a處的現(xiàn)象為 ,該裝置中氣球的作用是 。
A.加熱
B.驗滿
C.過濾
D.稀釋
A.干燥氣體
B.測量溶液的pH
C.二氧化碳驗滿
D.稀釋濃硫酸
參考答案:
1.A
2.A
3.D
4.B
5.C
6.D
7.A
8.D
9.A
10.B
11.B
12.D
13.(1) 生石灰 放出
(2)分解反應
(3)
(4)/
(5)開發(fā)新能源;回收利用等(合理即可)
14.(1)過濾
(2)
(3)Na2CO3
(4)CaO、NaOH
(5)向兩瓶中分別加入體積相同、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澄清石灰水
15.(1)反應速率加快
(2) 二氧化碳/CO2 氫氣/氯化氫
(3)
16.(1)天然氣
(2)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3)H2O
(4) 還原性 CO+CuOCu+CO2
17.(1)+4
(2)增大接觸面積(或加快反應速率等)
(3)原子
(4) 置換
(5)防止高溫下氫氣與氧氣反應(或防止高溫下硅與氧氣反應,防止氫氣爆炸等)
18.(1)不可再生
(2) 1:3 CO 分子
(3)溫室效應
19.(1) ACBF 減小 每44份二氧化碳氣體參加反應會生成100份碳酸鈣沉淀,故溶液質量減小 B
(2) 2H2O22H2O+O2↑ 吸收E裝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
20.(1)錐形瓶
(2)
(3)AE
(4) 黑色粉末變紅 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這是一份熱點03 性質決定用途的思想方法專題-2024年中考化學題型專練(蘇州專練),文件包含熱點03性質決定用途的思想方法專題原卷版蘇州專版docx、熱點03性質決定用途的思想方法專題解析版蘇州專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學微類專題專練(全國通用)-23氧氣的制取、性質和用途,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3年新中考二輪化學專題導練 考點06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文件包含備戰(zhàn)2023年新中考二輪化學專題導練考點06氧氣的性質和用途解析版doc、備戰(zhàn)2023年新中考二輪化學專題導練考點06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原卷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