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銅陵市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
展開
這是一份安徽省銅陵市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1.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B. 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
C. 甲車可能運動,乙車可能向右運動D. 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
【答案】D
【解析】分析圖發(fā)現(xiàn)煙向左飄,所以風向左吹。因此甲車運動狀態(tài)有三種可能: ①向右運動; ②靜止; ③向左運動,但比風慢。因為乙車旗向右飄,所以乙車只能向左運動,且比風快。綜上分析可知, D正確,A、B、C錯誤。
2.如圖所示,是一款“超聲波傳感器”智能拐杖,通過超聲波傳感器加蜂鳴器實現(xiàn)距離報警,可以幫助盲人自信出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利用超聲波測距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
B. 人耳能聽到這種超聲波
C. 這種超聲波的發(fā)聲體振動特別快
D. 蜂鳴報警聲比較尖銳指的是聲音的響度
【答案】C
【解析】解:A、利用超聲波測距說明聲音能夠傳遞信息,故A錯誤;
B、超聲波的振動頻率高于20000Hz,不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nèi),人耳聽不見,故B錯誤;
C、這種超聲波的發(fā)聲體振動特別快,頻率高,音調(diào)高,故C正確;
D、蜂鳴報警聲比較尖銳指的是聲音的音調(diào),故D錯誤。
故選:C。
(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2)超聲波的振動頻率高于20000Hz,不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nèi),人耳聽不見。
(3)超聲波的頻率較高,振動較快。
(4)聲音的高低叫音調(diào),音調(diào)與振動頻率有關。
本題主要考查了聲音的音調(diào)和響度;知道聲音聲音可以傳遞信息;知道超聲波的特性及應用。
3.“在物理的花園里,挖呀挖呀挖……”?!拔锢淼幕▓@”里有很多與生活相關的知識,下列物理量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A. 普通人的身高約為2.0mB. 人感覺舒適的室溫約為37℃
C. 中學生百米賽跑的平均速度為15m/sD. 初中物理教科書的長度約為26cm
【答案】D
【解析】A.普通人的身高約為1.7m,故A不符合題意;
B.人感覺舒適的室溫約為25℃,故B不符合題意;
C.中學生百米賽跑的平均速度約為8m/s,故C不符合題意;
D.一根筷子的長度約25cm,初中物理教科書的長度略大于此數(shù)值,初中物理教科書的長度約為26cm,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4.下列自然現(xiàn)象中,屬于汽化的是( )
A. 冰雪遇暖消融
B. 冬天江河結冰
C. 春天白霧彌漫
D. 陽光下露珠變小
【答案】D
【解析】A.冰雪遇暖消融,是固態(tài)的冰雪熔化為液態(tài)的水,故A不符合題意;
B.冬天江河結冰,是液態(tài)的水凝固為固態(tài),故B不符合題意;
C.春天白霧彌漫,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tài)的小水滴,故C不符合題意;
D.陽光下露珠變小,是液態(tài)的露珠汽化為水蒸氣,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5.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水中倒影B. 清晨樹林中的光柱
C. 手影游戲D. 日環(huán)食
【答案】A
【解析】A.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
BCD.清晨樹林中的光柱、游戲中的“手影”、日環(huán)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6.趙州橋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如圖所示,在平靜的水面,橋與它的倒影相映成趣。以下的像與“倒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小孔成像B. 放大鏡成像C. 照相機成像D. 平面鏡成像
【答案】D
【解析】“倒影”的形成利用的是平面鏡成像原理,屬于光的反射。
A.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
B.放大鏡成像利用的凸透鏡成像原理,屬于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題意;
C.照相機成像利用的凸透鏡成像原理,屬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題意;
D.平面鏡成像利用光的反射,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7.“氣凝膠”是一種新型材料,如圖所示。美國“火星探路者”探測器上因使用了這種材料,而大大減輕了探測器的質(zhì)量,由此可判斷“氣凝膠”至少具有以下哪種特性( )
A. 堅硬
B. 傳熱性好
C. 密度小
D. 密度大
【答案】C
【解析】解:“氣凝膠”是世界上最輕的固體,“火星探路者”探測器上因使用了這種材料,而大大減輕了探測器的質(zhì)量,是指它的密度小。
故選:C。
根據(jù)“氣凝膠”大大減輕了探測器的質(zhì)量即可作出選擇。
此題是考查物質(zhì)的特性和密度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我們要學會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
8.如圖所示的圖象是某物體在40s內(nèi)沿直線運動的s?t圖象。分析圖象信息,0?10s物體在______(填“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或“靜止”),10s?20s物體在______(填“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物體0?10s的速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20s?40s的速度。
【答案】勻速直線運動;靜止;大于
【解析】【分析】
做直線運動的物體的s?t圖象,傾斜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計算出物體各個階段的速度,平行于時間軸的平行線表示物體靜止,據(jù)此分析;
本題通過s?t圖象考查速度公式的應用,對運動狀態(tài)的判斷,這是近年考試的熱點題型。
【解答】
由圖可知,物體在0~10s的s?t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表示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成正比,說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20s~30s物體的運動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表示在這段時間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0,說明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物體0?10s的通過的路程s1=100m,物體0?10s的速度v1=s1t1=100m10s=10m/s;物體在20s?40s的通過的路程s2=100m,物體20s?40s的速度v2=s2t2=100m20s=5m/s;所以,物體0?10s的速度大于20s?40s的速度。
故答案為:勻速直線運動;靜止;大于。
9.科學家發(fā)現(xiàn)有一種植物在缺水或者莖被切斷而感到壓力時,會發(fā)約40000 Hz的尖叫聲,該尖叫聲屬于________(選填“超聲”或“次聲”)波??茖W家將該尖叫聲錄下來后以14的速度播放,播放聲人耳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聽到。
【答案】超聲;能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超聲和次聲的認識,比較簡單,屬于基礎性知識。
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是超聲,頻率低于20Hz的聲是次聲,人耳能聽到20Hz?20000Hz的聲音是可聽聲。
【解答】
該植物在缺水或者莖被切斷而感到壓力時,會發(fā)約40000 Hz的尖叫聲,該尖叫聲屬于超聲波。
科學家將該尖叫聲錄下來后以14的速度播放,即頻率變?yōu)榱?4×40000 Hz=10000Hz,在人耳的聽覺范圍內(nèi),因此播放聲人耳能聽到。
故答案為:超聲;能。
10.小萱看到媽媽把碗放在鍋內(nèi)的水中加熱食物,碗與鍋底不接觸,如圖所示。當鍋里的水沸騰后,碗中的水是否能夠沸騰:______;請分析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______。
【答案】不能沸騰;碗中的水通過熱傳遞,其溫度能與鍋中的水溫相同(即可以達到沸點)之后,碗中的水不能再繼續(xù)吸熱,所以就不會沸騰
【解析】解:
開始加熱時,鍋與碗中的水都會吸熱升溫,但當鍋中的水達到沸點時吸熱會沸騰起來,但溫度不再升高;此時碗中的水也會達到沸點,但由于碗中的水與鍋中水的溫度相同,所以不能繼續(xù)吸熱,所以碗中的水不會沸騰。
故答案為:不能沸騰;碗中的水通過熱傳遞,其溫度能與鍋中的水溫相同,(即可以達到沸點),之后,碗中的水不能再繼續(xù)吸熱,所以就不會沸騰。
液體沸騰條件:一是達到沸點,二是需要繼續(xù)吸熱,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本題考查了液體沸騰的條件和液體沸騰的特點,屬于基礎性題目。
11.如圖所示,蠟燭被點燃后,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燭焰_____的像.若將蠟燭遠離易拉罐,像的大小將______;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則像的形狀______.
【答案】倒立;變?。徊蛔?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所成的像為倒立的實像;小孔所成像的大小與物到小孔的距離、小孔到光屏的距離有關。根據(jù)影響像大小的因素解答;在小孔成像現(xiàn)象中,物體經(jīng)小孔成的像的形狀由物體決定,像的形狀與物體的形狀相同,與孔的形狀無關。
【解答】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因此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是倒立像;若將蠟燭遠離易拉罐,像的大小將變??;像的形狀與燭焰形狀相同,像與小孔的形狀無關,所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像的形狀不變;
故答案為:倒立;變??;不變
12.如圖所示,當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在界面處會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折射角 入射角(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當入射光線與液面的夾角為55°,且反射光與折射光相互垂直,則反射角是 ,折射角 。當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時, (選填“反射”或“折射”)角會先到達90°,入射角繼續(xù)增大時,便沒有了 (選填“反射”或“折射”)光線。
【答案】大于
35°
55°
折射
折射
【解析】【解答】當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在界面處會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當入射光線與液面的夾角為55°,則入射角為90°?55°=35°故反射角是35°,又因為反射光與折射光相互垂直,則折射角是90°?35°=55°。
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始終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會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當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折射角會先到達90°;當入射角繼續(xù)增大,大于臨界角時,便沒有了折射光線,只有反射了,這種反射叫全反射。
【小結】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和折射現(xiàn)象中,入射光線是因,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是果,兩者都隨著入射光線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出現(xiàn)了反射角和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的現(xiàn)象。
13.如圖所示是幻燈機的工作原理圖?;脽魴C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鏡。為了使觀眾看到正立的像,幻燈片要______(填“順著“或“倒著“)插入架上。用強光照射幻燈片,幻燈片上的畫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像(填“實”或“虛”)。
【答案】凸透 倒著 實
【解析】解:幻燈機有一個鏡頭,這個鏡頭是中間厚、邊緣薄,它是一個凸透鏡。放映時,幻燈片位于凸透鏡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此時凸透鏡成的是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為了使觀眾看到正立的像,幻燈片要倒著放。
故答案為:凸透,倒著,實。
幻燈機的原理:利用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來工作。
透鏡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很多光學儀器的元件都是透鏡,如眼鏡的鏡片、照相機、望遠鏡和顯微鏡等都要用到它。我們用它就是因為它對光線有會聚或發(fā)散作用以及它能夠成像的特點。
14.某同學用天平測量一塊金屬的質(zhì)量時,使用了3個砝碼,有一個100克,一個50克,一個10克,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則這塊金屬的質(zhì)量為______g.若在月球表面上用天平測同一塊金屬的質(zhì)量,則讀數(shù)跟在學校實驗室的讀數(shù)相比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161.6;不變
【解析】【解答】
由圖可見,該天平標尺上的分度值為0.2g,游碼所對應的刻度值是1g+0.2g×3=1.6g,
因此金屬塊的質(zhì)量m=100g+50g+10g+1.6g=161.6g。
天平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工作的,在月球表面上用天平測同一塊金屬的質(zhì)量,物體和砝碼的質(zhì)量不變,所以測量的質(zhì)量不變,所以讀數(shù)跟在學校實驗室的讀數(shù)相比不變;
故答案為:161.6;不變。
【分析】
天平平衡時,左盤物體的質(zhì)量等于右盤砝碼質(zhì)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對應的刻度值,要認清標尺上的分度值,質(zhì)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不隨位置、形狀、狀態(tài)的變化而變化;
用天平稱量物體質(zhì)量時,無論天平盤中物體和砝碼的放置位置如何按照下面公式計算物體質(zhì)量,左盤中物體的質(zhì)量=右盤中物體的質(zhì)量+游碼對應的刻度值。
15.我國北方的冬天,若水管保護不好,往往會發(fā)生水結冰而凍裂水管的現(xiàn)象,原因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水結冰后體積會增大;房間的暖氣一般都安裝在窗戶下面,是依據(jù)氣體的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變______。(兩空均選填“大”或“小”)
【答案】??;小
【解析】解:冬天氣溫低于0℃時,自來水管中的水結冰,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物質(zhì)多少沒有變化,所以水結冰后質(zhì)量不變;
由于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由公式ρ=mV可知,冰的體積比水的體積大,這樣就會把自來水管撐裂。
暖氣片對空氣進行加熱時,空氣受熱體積變大,密度減小,故熱空氣會上升,冷空氣會下降,使冷熱空氣形成對流,房間變暖和起來。
故答案為:??;小。
由公式V=mρ可知,質(zhì)量一定時,密度小的體積大,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所以當質(zhì)量不變時,水結冰體積會增大。
熱空氣的密度小于冷空氣,熱空氣比冷空氣輕。輕者向上,重者向下。打開暖氣后,熱空氣向上流動,冷空氣向下,房間的氣溫基本平衡。
該題考查了學生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的能力,是一道科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好題。
16.如圖所示,盒裝純牛奶的體積是______cm3,若該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則牛奶的質(zhì)量為______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將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250;300;不變
【解析】解:(1)包裝袋上標注了牛奶的體積:
V=250mL=250cm3=2.5×10?4m3,
則根據(jù)ρ=mV可得,牛奶的質(zhì)量:
m=ρV=1.2×103kg/m3×2.5×10?4m3=0.3kg=300g。
(2)由于密度是物質(zhì)本身的一種特性,所以喝掉一半牛奶后,牛奶的密度不變。
故答案為:250;300;不變。
(1)根據(jù)牛奶包裝袋上的商標,可以得到牛奶的體積,利用公式m=ρV求牛奶的質(zhì)量。
(2)密度是物質(zhì)本身的一種特性,密度的大小與物質(zhì)有關,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體積的大小無關。
本題的一個條件隱藏在牛奶的包裝袋上,要注意審題,把握細節(jié)。此題還考查了有關密度的計算及密度的特性。一定要掌握密度的計算公式,知道密度是物質(zhì)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多少無關。本題的綜合性強,并注重了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具有較好的實際應用性。
17.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關系圖像,則體積為5m3的乙物質(zhì),質(zhì)量為______kg;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密度之比是______。
【答案】1×104;1:4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學生看圖能力,要求學生能通過圖象找出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系,并能選取正確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物質(zhì)的密度。做這類題目,學生要明確函數(shù)的性質(zhì),并明白其所代表的意義。
從甲、乙兩物質(zhì)的圖象可以看出其質(zhì)量和體積的關系,再由圖象中的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它們的密度值。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體積為5m3的乙物質(zhì)的質(zhì)量。
【解答】
從圖象中我們可以看到: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比值都是一條直線,是正比例函數(shù),因此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
由圖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甲物質(zhì)密度:ρ甲=m甲V甲=2g4cm3=0.5g/cm3;
ρ乙=m乙V乙=4g2cm3=2g/cm3;
則體積為5m3的乙物質(zhì),m乙′=ρ乙V乙′=2×103kg/m3×5m3=1×104kg
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0.5g/cm3:2g/cm3=1:4。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8分。
18.小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海波和石蠟的熔化規(guī)律時,分別用水浴法對海波和石蠟進行加熱,直到它們完全變?yōu)橐簯B(tài)后溫度繼續(xù)升高一段時間,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請根據(jù)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在海波和石蠟這兩種物質(zhì)中,屬于晶體的是______;
(2)在第(1)問中所確定出的晶體物質(zhì)的熔點是______℃;
(3)海波被加熱到第10min時,它處于______(選填“固”或“液”)態(tài);
(4)實驗過程中采用“水浴法”對試管內(nèi)的物質(zhì)加熱目的是______。
【答案】(1)海波;
(2)48;
(3)液;
(4)使被加熱物質(zhì)受熱均勻
【解析】解:(1)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得,海波熔化時溫度不變,有固定熔點,是晶體;石蠟熔化時溫度持續(xù)上升,沒有固定熔點,是非晶體。
(2)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得,海波熔化時溫度保持48℃,即熔點是48℃。
(3)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得,海波被加熱到第9min時,熔化結束,則海波被加熱到第10min時,它處于液態(tài)。
(4)實驗過程中采用“水浴法”對試管內(nèi)的物質(zhì)加熱可以使試管中物質(zhì)受熱均勻。
故答案為:(1)海波;(2)48;(3)液;(4)使被加熱物質(zhì)受熱均勻。
(1)(2)熔點是晶體熔化時的溫度,晶體在熔化時保持熔點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
(3)判斷某個時間段晶體所處的狀態(tài),熔化前固態(tài),熔化過程中固液共存,熔化后液態(tài);
(4)實驗過程中采用“水浴法”對試管內(nèi)的物質(zhì)加熱可以使試管中物質(zhì)受熱均勻。
本實驗題主要考查這樣幾個方面:①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判斷晶體還是非晶體,找出熔點或凝固點;
②判斷某個時間段晶體所處的狀態(tài),熔化前固態(tài),熔化過程中固液共存,熔化后液態(tài)。
19.小明在學習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后,繼續(xù)深入探究,他選用了表格中某一規(guī)格的凸透鏡進行了一下實驗,調(diào)整好器材后如圖1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1)一段時間后,小明發(fā)現(xiàn)燭焰的像如圖2所示,此時將蠟燭向_______調(diào)節(jié)可以使燭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
(2)小明在該實驗中選用的凸透鏡焦距為_________cm;
(3)小明將蠟燭換成F字光源,調(diào)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觀察到清晰的像,如圖所示,則小明看到的像應是_________(選填字母);
(4)小明認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還可能與凸透鏡的直徑有關,若要驗證其猜想,則可以在表格中選取編號為________兩個凸透鏡進行實驗驗證。
【答案】 (1)上 (2)10 (3)D (4)①②
【解析】(1)[1]由圖2得,像在光屏得上半部分,根據(jù)過光心光線不發(fā)生偏轉(zhuǎn)得,此時將蠟燭向上調(diào)節(jié)可以使燭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
(2)[2]圖1中,凸透鏡成的像為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的物距
f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安徽省銅陵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12月檢測物理試卷,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單選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安徽省阜陽十八中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