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一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周期
考向01 種子的結構和種子的萌發(fā)
1.(2023?常德)“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毙←?、玉米和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關于它們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主要食用部分都是胚乳
B.胚都由胚芽、胚軸、胚根和胚乳組成
C.儲存種子需要低溫、干燥等條件
D.種子萌發(fā)需空氣、水分和適宜的溫度等
【答案】B
【解析】A、我們的小麥、玉米和水稻是單子葉植物的種子,其中主要食用部分是貯存營養(yǎng)物質的胚乳,A正確。
B、根據(jù)分析可知,胚由胚軸、胚芽、胚根、子葉四部分組成,B錯誤。
C、種子能進行呼吸作用,在低溫、干燥的環(huán)境中,減弱種子的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有利于種子儲存,C正確。
D、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D正確。
故選:B。
2.(2023?煙臺)《詩經(jīng)》中的五谷是指:黍、稷、稻、麥、菽?!梆ⅰ焙汀拜摹本褪乾F(xiàn)在的小米(粟)和大豆,對二者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小米為平行脈,大豆為網(wǎng)狀脈
B.小米和大豆的根系中都有固氮的根瘤菌
C.小米與“稻”、“麥”的親緣關系比大豆近
D.小米種子的營養(yǎng)物質貯存在胚乳中,大豆的貯存在子葉中
【答案】B
【解析】A、小米屬于單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的葉脈多為平行脈;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的葉脈多為網(wǎng)狀脈,正確;
B、大豆根系中有固氮的根廇菌,小米的根系中沒有,錯誤;
C、小米與“稻”、“麥”同屬于單子葉植物,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因此,親緣關系比大豆近,正確;
D、小米種子有胚乳,大豆種子無胚乳,小米的營養(yǎng)物質貯存在胚乳中,大豆的貯存在子葉中,正確。
故選:B。
3.(2023?內江)細胞去除水分后的凈重稱為細胞干重,細胞含水時的質量稱為細胞鮮重,如圖是大豆種子萌發(fā)成幼苗過程中,根據(jù)其細胞干重和鮮重的變化而繪制成的兩條曲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大豆種子萌發(fā)所需營養(yǎng)來自于胚乳
B.曲線甲代表大豆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細胞鮮重的變化
C.曲線甲中a→b變化是因為種子萌發(fā)時吸收了大量水分
D.曲線乙中c→d變化是因為有機物在植物體內逐漸積累
【答案】A
【解析】A、大豆是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貯存在子葉內。所以大豆種子萌發(fā)所需營養(yǎng)來自于子葉。A錯誤。
B、曲線甲中a→b變化是因為種子萌發(fā)時吸收了大量水分,所以曲線甲代表大豆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細胞鮮重的變化。B正確。
C、曲線甲代表大豆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細胞鮮重的變化,曲線甲中a→b變化是因為種子萌發(fā)時吸收了大量水分。C正確。
D、曲線乙代表大豆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細胞干重的變化,曲線乙中c→d變化是因為植物的葉開始制造有機物,有機物在植物體內逐漸積累。D正確。
故選:A。
4.(2023?宜昌)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如圖是大豆種子萌發(fā)過程示意圖。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少數(shù)種子未萌發(fā)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B.大豆種子萌發(fā)的(一)階段,有機物逐漸增多
C.大豆萌發(fā)過程中發(fā)育成①的結構最先突破種皮
D.大豆種子萌發(fā)所需要的營養(yǎng)主要來源于胚乳
【答案】A
【解析】A、種子萌發(fā)的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所以少數(shù)種子未萌發(fā)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A正確。
B、種子萌發(fā)要消耗自身的營養(yǎng)物質,所以大豆種子萌發(fā)的(一)階段,有機物逐漸減少。B錯誤。
C、大豆萌發(fā)過程中發(fā)育成③根的結構胚根最先突破種皮。C錯誤。
D、一般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yǎng)物質儲存在子葉內,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所以大豆種子萌發(fā)所需要的營養(yǎng)主要來源于子葉。D錯誤。
故選:A。
5.(2023?濰坊)《齊民要術》記載了“熱進倉”貯麥法:將經(jīng)暴曬的小麥種子,趁熱進倉貯藏,溫度控制在46℃左右,貯藏7~10天后通風降溫,該貯藏方法不影響種子的發(fā)芽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一粒小麥是一個由子房發(fā)育而來的果實
B.暴曬后的小麥種子水分減少有利于貯藏
C.趁熱進倉貯藏有利于抑制霉菌、蛀蟲等有害生物繁殖
D.“熱進倉”貯麥法貯藏期間,小麥種子的呼吸作用將暫停
【答案】D
【解析】A、一粒小麥屬于果實,果實是由子房發(fā)育來的,因此,一粒小麥是一個由子房發(fā)育而來的果實,正確;
B、暴曬后的小麥種子水分減少有利于貯藏,正確;
C、水是生物代謝所必需的,降低含水量有利于抑制霉菌等有害生物的繁殖,正確;
D、“熱進倉”貯麥法貯藏期間,小麥種子的呼吸作用弱,但仍有呼吸作用,錯誤。
故選:D。
考向02 根的生長和芽的發(fā)育
6.(2023?濟南)下列關于根尖和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根尖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qū)
B.幼葉將來發(fā)育成莖和葉
C.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qū)
D.枝條是由芽發(fā)育來的
【答案】B
【解析】A、伸長區(qū)在分生區(qū)上部,細胞逐漸停止分裂,開始迅速伸長,是根伸長最快的地方,正確。
B、幼葉的作用是發(fā)育成葉,錯誤;
C、成熟區(qū)也叫根毛區(qū);在伸長區(qū)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細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正確。
D、枝芽(或葉芽)的結構中,生長點發(fā)育成新的芽結構,葉原基發(fā)育成幼葉,幼葉發(fā)育成葉,芽原基發(fā)育成側芽,芽軸發(fā)育成莖,所以枝條是由芽發(fā)育而來的,正確。
故選:B。
7.(2023?濟寧)下列有關荷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角”是由葉芽(或枝芽)發(fā)育而來的荷花
B.中“通”外直——“通”指根狀莖、葉柄和葉片內部有發(fā)達的氣腔相通
C.藕斷“絲”連——“絲”是莖中的輸導組織
D.“千年”古蓮子開花——“千年”還能開花是因為蓮子的休眠
【答案】A
【解析】A、小荷才露尖尖“角”——“角”是由花芽發(fā)育而來的荷花,A錯誤。
B、“中通外直”,“通”指葉片、葉柄和蓮藕中均有氣腔,且彼此貫通,使葉片吸收的氧氣可以向下運輸?shù)缴彽牡叵虏糠?,B正確。
C、藕斷“絲”連,“絲”是莖中的輸導組織,具有運輸作用,C正確
D、千年古蓮子種下去之后能夠萌發(fā)并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是因為蓮子的休眠,D正確。
故選:A。
8.(2023?呼和浩特)小彧同學為自家花園的月季修剪枝條上枯萎發(fā)黃的葉片,松土并施肥,又挑選一部分枝條準備按照扦插的技術要領和操作規(guī)范進行扦插繁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修剪的枝條是由葉芽發(fā)育成的
B.松土為根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空氣
C.施肥的目的是為月季提供有機物
D.需將扦插莖段下方剪成斜向的切口
【答案】C
【解析】A、按芽將來發(fā)育情況的不同可以分為葉芽、花芽、混合芽.葉芽發(fā)育為莖和葉(枝條);花芽發(fā)育為花;混合芽發(fā)育為花和葉,A正確。
B、經(jīng)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縫隙中的空氣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進根的生長,B正確。
C、肥料能提供一種或幾種植物必需的無機鹽。是能夠改善土壤性質,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類物質。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因此給栽培的月季施肥,目的是為月季的生長提供無機鹽,C錯誤。
D、將扦插莖段下方剪成斜向的切口可以增大與土壤的接觸面積,更容易生根,從而提高扦插的成活率,D正確。
故選:C。
考向03 開花和結果
9.(2023?宿遷)通過生命周期的循環(huán),綠色開花植物得以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學習完“植物的生殖和發(fā)育”相關內容后,某同學記了筆記(見圖),圖中②與③分別代表( )
A.受精卵、胚B.胚乳、果皮C.胚珠、果皮D.子房、種子
【答案】C
【解析】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為:
據(jù)圖可知,①是子房,②是胚珠,③是果皮,④是種子。
故選:C。
10.(2023?益陽)栝樓為多年生攀緣草本植物,雌雄異株。雌雄花花冠均較大、顏色潔白、氣味清香,果實球形,其種子俗稱“吊瓜子”。兩種花如圖所示,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能夠結出果實的是圖甲中的花
B.根據(jù)花的特點,可推斷它屬蟲媒花
C.栝樓的果實中有許多種子是因為子房中有許多胚珠
D.栝樓攀緣在其它植物體上,與被攀緣的植物之間為競爭關系
【答案】A
【解析】A、圖乙花的子房非常明顯,為雌花,所以能夠結出果實的是圖乙中的花。A錯誤。
B、栝樓雌花花冠均較大、顏色潔白、氣味清香根據(jù)花的特點,可推斷它屬蟲媒花。B正確。
C、胚珠發(fā)育成種子,子房內有多少個胚珠完成受精,果實內就要多少粒種子。栝樓的果實中有許多種子是因為子房中有許多胚珠。C正確。
D、栝樓攀緣在其它植物體上,與被攀緣的植物爭奪水分、無機鹽、陽光等,所以它們之間為競爭關系。D正確。
故選:A。
11.(2023?威海)如圖剝開的花生里有四粒種子,發(fā)育成這顆花生的花中有( )
A.一個子房、一個胚珠B.一個子房、四個胚珠
C.四個子房、一個胚珠D.四個子房、四個胚珠
【答案】B
【解析】一?;ㄉ且粋€果實,果實由子房發(fā)育來;花生粒屬于種子,種子是由胚珠發(fā)育來,花生里有四粒種子,因此,有一個子房,四個胚珠。
故選:B。
考向04 植物的無性生殖
12.(2023?成都)成都有多個草莓種植基地,草莓在生長過程中,它的匍匐莖可以長出新的植株(如圖)。草莓的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
A.營養(yǎng)生殖B.有性生殖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
【答案】A
【解析】營養(yǎng)生殖是由高等植物的根、莖、葉等營養(yǎng)器官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營養(yǎng)生殖屬于無性生殖。因此,草莓生長良好時,會生出一種藤蔓,在藤蔓的端頭又會生出新的小植株,草莓的這種繁殖方式是營養(yǎng)生殖。
故選:A。
13.(2023?自貢)《詩經(jīng)》中有“折柳樊圃”的詩句,這句詩描述了古代勞動人民把柳枝折斷,插在菜園周圍長成籬笆的情景。柳枝的這種繁殖方式稱為( )
A.播種B.嫁接C.組織培養(yǎng)D.扦插
【答案】D
【解析】A、播種,用種子繁殖后代,是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不符合題意;
B、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不符合題意;
C、組織培養(yǎng)是指從植物體分離出符合需要的組織、器官或細胞等,通過無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以獲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產(chǎn)具有經(jīng)濟價值的其他產(chǎn)品的技術,不符合題意。
D、扦插就是剪去植物的一段枝條,把枝條的下部插入濕潤的土壤中,在適宜的溫度下,枝條下部長出不定根,上部發(fā)芽,最后長成一個新個體,符合題意;
故選:D。
14.(2023?陜西)世界上唯一一株完全野生的普陀鵝耳櫪生長在浙江省普陀山上??茖W家歷經(jīng)半個世紀成功培育了108粒種子,之后又成功地用枝條進行扦插繁殖,大大降低了普陀鵝耳櫪滅絕的風險。關于其繁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只能進行無性生殖
B.種子繁殖屬于無性生殖
C.扦插繁殖屬于有性生殖
D.可以進行有性生殖
【答案】D
【解析】科學家培育了108粒種子經(jīng)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有性生殖,扦插沒有經(jīng)過兩性生殖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可見普陀鵝耳櫪既能進行無性生殖,也能進行有性生殖,D正確。
故選:D。
提煉一 種子的結構和種子的萌發(fā)
1、種子的結構:
種皮(保護作用)
子葉 (2片,儲存提供營養(yǎng))
大豆 胚芽(發(fā)育成莖和葉)
(雙子葉) 胚 胚軸(發(fā)育成根和莖的連接部位)
胚根(發(fā)育成根)
種皮和果皮(保護作用)
胚乳(儲存提供營養(yǎng))
玉米 子葉(1片)
(單子葉) 胚芽
胚 胚軸
胚根
注:胚是種子的主要結構;
種子萌發(fā)時,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
如果往縱切的玉米上滴碘液,變藍的部分是胚乳。
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種子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2、種子萌發(fā)的條件:A自身條件:a、發(fā)育成熟;b、結構完整;c、具有生活力;d、有充分營養(yǎng);e、不在休眠狀態(tài)。B外界條件: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3、種子萌發(fā)過程:種子吸水→將營養(yǎng)物質轉運到胚根、胚軸、胚芽→胚根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形成根和莖的連接部位→形成莖和葉→胚乳和子葉萎縮
提煉二 根的生長和芽的發(fā)育
成熟區(qū)(又叫根毛區(qū),是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1、 根尖 伸長區(qū)(生長最快的部位)
結構 分生區(qū)(不斷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

根冠(保護作用)
2、根能不斷地長長是由分生區(qū)和伸長區(qū)作用的結果。
3、芽的類型
(1)按位置劃分:頂芽和側芽。
(2)按發(fā)育結果劃分:枝芽、花芽、混合芽。
4、芽的結構與發(fā)育
(1)枝芽的結構
①生長點:使芽軸生長。
②葉原基:將來發(fā)育成幼葉。
③幼葉:發(fā)育成葉。
④芽軸:發(fā)育成莖。
⑤芽原基:發(fā)育成側芽。
(2)頂端優(yōu)勢:頂芽生長旺盛,使側芽的生長受抑制的現(xiàn)象。
提煉三 開花和結果
1、 花柄
花托(保護作用等)
花的 花萼(由萼片組成)
結構 花冠(由花瓣組成)
柱頭
雌蕊 花柱
花蕊 子房(含有胚珠,胚珠中含有卵細胞)
花藥(含有花粉,花粉中含有精子)
雄蕊
花絲
花蕊是一朵花的最重要的結構。含有雌蕊才能結果,因為子房發(fā)育成果實,故只有雌花和兩性花才能結果。
2、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必須經(jīng)過傳粉和受精作用兩個過程。
A花藥里散發(fā)出的花粉以一定方式傳送到雌蕊的柱頭上,叫做傳粉。
B花粉落在柱頭上,在柱頭黏液的刺激下,長出花粉管,花粉管到達胚珠,花粉里的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兩個精子分別與卵細胞和極核融合的現(xiàn)象叫雙受精,被子植物特有)
提煉四 植物的無性生殖
1.概念:不經(jīng)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chǎn)生新個體的行為。
2.舉例:常見植物的無性生殖的方式有分裂生殖(水綿)、營養(yǎng)生殖(扦插、嫁接和壓條)、組織培養(yǎng)、克隆技術等。
3.優(yōu)點
能夠保持植物的優(yōu)良性狀,而且繁殖速度較快,所以,被廣泛地應用于花卉和果樹的栽培中。
4.應用
(1)嫁接
概念: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接上去的芽或枝稱為接穗,被接的植物體稱為砧木。
②分類:枝接和芽接。
③關鍵技術:不管是枝接或芽接,都應確保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在一起。
④應用:常用于果樹、林木、花卉的繁殖。
(2)扦插
①概念:月季、葡萄等植物,可以剪取帶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這些枝段就會生根發(fā)芽,長成新植株。
②注意事項:剪取莖段時,要保留兩個節(jié);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
5.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
(1)概念:利用無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組織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通過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發(fā)育成新植株的技術手段。
(2)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3)意義
①繁殖速度快。
②保持母體的優(yōu)良性狀。
③培育無毒植株。
④培育植物新品種。
【跨學科】芽的發(fā)育和語文學科的詩詞歌賦相結合
1.唐?賀知章著名的詩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标P于詩句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
A.“綠絲絳”是由芽發(fā)育而來
B.“細葉”主要由分生組織分裂分化而來
C.“細葉”呈網(wǎng)狀脈,推測其屬于雙子葉植物
D.“二月春風”說明影響柳樹發(fā)芽的主要因素是風力
【答案】D
【解析】A、柳樹枝條都是由芽(葉芽或枝芽)發(fā)育而來的,A正確。
B、生長點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不斷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形成其它組織,因此,“細葉”主要由分生組織分裂分化而來,B正確。
C、一般雙子葉植物的葉脈是網(wǎng)狀脈,單子葉植物的葉脈是平行脈,“細葉”呈網(wǎng)狀脈,可見其屬于雙子葉植物,C正確。
D、柳樹的發(fā)芽生長受溫度的影響,D錯誤。
故選:D。
2.下列與種子萌發(fā)有關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措施,其中不正確的是( )
A.“春耕不肯忙,秋后臉餓黃”,播種前要松土,是因為種子萌發(fā)需要充足的空氣
B.“清明前后,種瓜點豆”說明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水分有利于種子的萌發(fā)
C.將大米播種到地里,不能萌發(fā)的原因是稻谷種子中的胚被破壞了
D.用黑網(wǎng)遮蓋播種莧菜種子后的菜地,是因為植物種子的萌發(fā)都不需要光照
【答案】D
【解析】A.“春耕不肯忙,秋后臉餓黃”,播種前要松土,有利于空氣進入土壤內部,是因為種子萌發(fā)需要充足的空氣,正確;
B.“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清明前后溫度回升,降水增大,說明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水分有利于種子的萌發(fā),正確;
C.種子的萌發(fā)需要完整的胚,將大米播種到地里,不能萌發(fā)的原因是稻谷種子中的胚被破壞了,正確;
D.種子萌發(fā)的外界環(huán)境條件是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水分,光不是種子萌發(fā)的必要條件,大多數(shù)種子的萌發(fā)不需要光照,錯誤。
故選:D。
3.有經(jīng)驗的農(nóng)民在向日葵開花季節(jié),要為向日葵“對頭”(將兩個花盤對擦),這樣做的目的是( )
A.保護花粉,防止散落
B.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
C.保護花蕊,防止被蟲咬
D.保護花瓣,以免被風吹落
【答案】B
【解析】向日葵是異花傳粉的植物,且主要依靠昆蟲傳粉,如果傳粉不足會影響到果實和種子的產(chǎn)量。所以有經(jīng)驗的農(nóng)民在向日葵開花季節(jié)為向日葵“對頭”,這樣做的目的是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從而增加產(chǎn)量。
故選:B。
4.“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早春時節(jié),杏花盛開,蜜蜂飛舞,扮靚山野。由此推測杏花具有的特點是( )
A.杏花具有香味和花蜜
B.影響開放的環(huán)境因素是濕度
C.傳粉方式是自花傳粉
D.杏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花瓣
【答案】A
【解析】A、蜜蜂飛舞,說明杏花屬于蟲媒花,能吸引蜜蜂來傳粉,具有香味和花蜜,A正確;
B、影響開放的環(huán)境因素是溫度而不是濕度,B錯誤;
C、杏花屬于蟲媒花,傳粉方式是異花傳粉,C錯誤;
D、杏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花蕊,也就是雌蕊和雄蕊,D錯誤。
故選:A。
5.《詩經(jīng)》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之夭夭,有黃其實……”,其中“灼灼”是指桃花盛開的樣子。如圖為桃花結構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桃花的主要結構是⑥雄蕊和⑦雌蕊
B.能產(chǎn)生花粉的結構是④花藥
C.③是子房,內有⑧胚珠
D.經(jīng)過傳粉、受精后,⑧會發(fā)育成果實
【答案】D
【解析】AD、植物的花完成傳粉與受精兩個生理過程后,雌蕊的③子房發(fā)育成果實,⑧胚珠發(fā)育成種子,子房里的卵細胞與雄蕊花粉里面的精子結合成受精卵發(fā)育成胚,胚是新一代植株的幼體,可見⑦雌蕊和⑥雄蕊與果實與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是花的主要結構,A正確,D錯誤。
B、⑥雄蕊的④花藥中有花粉,花藥成熟以后,散出花粉,B正確。
C、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構成,③是子房內有⑧胚珠,C正確。
故選:D。
【新情境】種子的結構與傳統(tǒng)習俗相結合
6.臘八節(jié),即每年農(nóng)歷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是傳統(tǒng)習俗。臘八粥主要是由大米、紅豆、綠豆、小米、黃米、蓮子、紅棗、花生等原材料熬制而成,這些原材料中,營養(yǎng)物質儲存在胚乳中的是( )
A.小米B.紅豆C.綠豆D.花生
【答案】A
【解析】紅豆、綠豆、花生的營養(yǎng)物質儲存在子葉中,小米種子由種皮、胚、胚乳三部分組成,營養(yǎng)物質儲存在胚乳中,A正確。
故選:A。
【跨領域】果實和種子的形成與重大國際合作論壇事件相結合
7.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2023年10月17日、18日在北京舉辦。“一帶一路”使中國與泰國交流更加密切。泰國是盛產(chǎn)水果的國家,芒果是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芒果的食用部分是花的哪個結構發(fā)育而來的( )
A.子房B.胚珠C.子房壁D.珠被
【答案】C
【解析】芒果是果實,由子房發(fā)育而來。芒果的食用部分是果皮,果皮是由子房壁發(fā)育而來的。
故選:C。
8.草莓的走莖是從主植株上延伸出來的部分匍匐莖,用來產(chǎn)生新的草莓苗的。草莓的走莖繁殖過程如圖所示,其中草莓運用莖進行的繁殖方式屬于( )
A.無性生殖營養(yǎng)生殖B.有性生殖營養(yǎng)生殖
C.營養(yǎng)生殖嫁接D.無性生殖嫁接
【答案】A
【解析】營養(yǎng)繁殖是植物無性繁殖方式的一種,不通過有性途徑,而是利用營養(yǎng)器官:根、莖、葉等繁殖后代。營養(yǎng)繁殖能夠保持某些栽培物的優(yōu)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較快。主要有分根,壓條,扦插,嫁接等。所以圖中草莓植株利用莖進行繁殖的方式叫做營養(yǎng)繁殖,屬于無性生殖。
故選:A。
9.星空浩瀚,探索無限。2021年中國航天科技取得“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遂游星辰等新成就,中國空間站“天宮”承載著細胞學、育種、民蟲繁育等太空生物實驗任務。下列關于現(xiàn)代生物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導入熒光蛋白基因使心肌細胞發(fā)熒光,利用的是克隆技術
B.太空育種是借助宇宙空間的特殊環(huán)境誘發(fā)變異,獲得的是不可遺傳的變異
C.利用太空植物的莖尖快速批量繁育優(yōu)質植株,利用的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
D.利用激素延長太空蠶寶寶的幼蟲期來提高蠶絲的產(chǎn)量,獲得的是可遺傳的變異
【答案】C
【解析】A.通過導入熒光蛋白基因使心肌細胞發(fā)熒光,利用的是轉基因技術,A錯誤。
B.太空育種即航天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是將作物種子或誘變材料搭乘返回式衛(wèi)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環(huán)境誘變作用,使種子產(chǎn)生變異,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種的育種新技術。太空育種獲得的是可遺傳的變異,B錯誤。
C.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是利用無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術手段。所以,利用太空植物的莖尖快速批量繁育優(yōu)質植株,利用的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C正確。
D.利用激素延長太空蠶寶寶的幼蟲期來提高蠶絲的產(chǎn)量,遺傳物質沒有發(fā)生改變,獲得的是不可遺傳的變異,D錯誤。
故選:C。
【跨領域】種子的萌發(fā)與我國航天事業(yè)成果相結合
10.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成功與天和核心艙對接,三名中國宇航員開啟了長達6個月的太空生活。假如宇航員們想要在空間站種菜,他們不必為蔬菜種子的萌發(fā)提供( )
A.適量的土壤B.適宜的溫度
C.一定的水分D.充足的空氣
【答案】A
【解析】我們知道種子要想萌發(fā)必須滿足外界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以及種子不在休眠期。還可以采用無土栽培的方法,要定期更換營養(yǎng)液或向營養(yǎng)液中添加營養(yǎng)物質;由此可以看出適量的土壤不是蔬菜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
故選:A。
考點二 植物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
考向01 植物的吸收和運輸作用
1.(2023?鄂州)某農(nóng)民發(fā)現(xiàn)種植的農(nóng)田小麥產(chǎn)量總是比鄰近農(nóng)田的低,他推測可能是該農(nóng)田中某種無機鹽含量偏低。于是設計以下實驗:他將該塊肥力均勻的農(nóng)田分成面積相等的五小塊,進行田間試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實驗結果如下表:
據(jù)表中小麥收獲量可判斷,該農(nóng)田含量偏低的無機鹽最可能是( )
A.氮B.磷C.鉀D.鈣
【答案】C
【解析】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當土壤中缺乏某種無機鹽時,植物的生命活動就會受到相應的影響。由表中施肥情況可以看出,小麥收獲最好是的是乙組,與其他組相比,乙組特有的無機鹽是鉀,故該農(nóng)田含量偏低的無機鹽最可能是鉀。
故選:C。
2.(2023?赤峰)無土栽培技術為花卉、蔬菜及其他作物生產(chǎn)的工廠化、自動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該技術能使植物從營養(yǎng)液里獲得足夠的( )
A.水和無機鹽B.無機鹽和有機物
C.水和有機物D.水、無機鹽和有機物
【答案】A
【解析】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來自于土壤,而土壤顆粒只是對植物起著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無土栽培的方式即用營養(yǎng)液來培育植物。無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滿足植物對各類無機鹽的需要,具有產(chǎn)量高、不受季節(jié)限制、節(jié)約水肥、清潔無污染等優(yōu)點。而有機物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不能從營養(yǎng)液里獲得。
故選:A。
3.(2023?岳陽)農(nóng)業(yè)工作者調查了幾種農(nóng)作物整個生長周期里的耗水情況,并繪成如圖,綜合分析如圖,每畝耗水量最多的作物是( )
A.水稻B.玉米C.高粱D.小麥
【答案】A
【解析】分析題圖可知,水稻每畝耗水量的最高值接近450米3/畝,水稻每畝耗水量的最低值接近350米3/畝,與小麥、高粱、玉米相比,每畝耗水量是最高的。
故選:A。
4.(2023?鄂州)將一株質量為20克的番茄幼苗栽種在光照等適宜生長的環(huán)境中,一段時間后植株達到400克。其增加的質量不可能來自于( )
A.土壤中的有機物B.水
C.土壤中的無機鹽D.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番茄幼苗可以吸收水增加鮮重,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番茄幼苗也可以從土壤中吸收礦質元素,合成相關的化合物;還可以利用大氣中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增加細胞干重。但植物不能利用土壤中的有機物,A符合題意。
故選:A。
考向02 植物的蒸騰作用
5.(2023?廣安)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了菠菜葉片的橫切面和下表皮,并繪制了菠菜葉片橫切面示意圖(圖一)和下表皮結構示意圖(圖二),據(jù)此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②是菠菜葉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B.⑤和⑧表示氣孔,是菠菜蒸騰失水的“門戶”
C.⑦表示保衛(wèi)細胞,它不含葉綠體
D.①和④表示表皮,是保護組織
【答案】C
【解析】A、②是柵欄組織(葉肉),含有很多的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A正確;
B、氣孔是葉片散失水分以及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圖中⑤和⑧表示氣孔,是菠菜蒸騰失水的“門戶”,B正確。
C、⑦表示保衛(wèi)細胞,含少量的葉綠體,C錯誤。
D、①是上表皮,④是下表皮,具有保護作用,屬于保護組織,D正確。
故選:C。
6.(2023?西寧)下列關于植物蒸騰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B.是水分從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
C.植物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環(huán)境中
D.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可以拉動水分和無機鹽在體內的運輸
【答案】B
【解析】A.蒸騰作用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增加空氣濕度,降雨量增多,這是蒸騰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A正確。
B.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稱為植物的蒸騰作用,B錯誤。
C.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環(huán)境中,約占植物吸收水的99%,C正確。
D.蒸騰作用是根吸水的動力,拉動了水和無機鹽向上的運輸,D正確。
故選:B。
7.(2023?新疆)關于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A.通過根吸收水分
B.通過氣孔散失水分
C.通過篩管運輸水分
D.蒸騰作用提高大氣濕度
【答案】C
【解析】A、綠色植物通過根吸收水分輸送到全身各器官,大部分水分用于蒸騰作用,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A正確。
B、氣孔是葉表皮上一對保衛(wèi)細胞之間的空隙,是葉片散失水分以及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綠色植物通過氣孔散失水分,B正確。
C、綠色植物通過篩管運輸有機物,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C錯誤。
D、蒸騰作用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增加空氣濕度,增加降水,D正確。
故選:C。
8.(2023?威海)大旱時,樹木會有部分葉子脫落,脫去部分葉子有利于樹木存活,主要是因為降低了(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D.吸收作用
【答案】C
【解析】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大旱時,樹木會有部分葉子脫落,脫去部分葉子有利于樹木存活,主要是因為降低了蒸騰作用,防止植物體內水分過度散失。
故選:C。
提煉一 植物的吸收和運輸作用
1.植物對水分的吸收
(1)根中能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而根尖的成熟區(qū)是吸收水分最活躍的區(qū)域。
(2)成熟區(qū)適于吸水的特點
①成熟區(qū)又稱根毛區(qū),有大量的根毛,這增大了吸收水分的表面積。
②成熟區(qū)內側有發(fā)達的輸導組織,有利于水分的運輸。
③根毛細胞的細胞壁外部由果膠質組成,這種果膠質有很強的黏性,親水能力強,有利于水分的吸附和吸收。
2.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
(1)導管位于莖的木質部中。導管的細胞呈管狀,細胞質和細胞核消失,上下細胞間的細胞壁也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根吸收來的水分就是通過導管向上輸送至莖、葉等器官的。同時,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也隨水分運輸至植物體的各個部分。
(2)水分被植物體吸收,大致需要經(jīng)歷以下幾個階段:首先水分從土壤溶液進入根部,然后通過根毛細胞進入成熟區(qū)的導管,由于根中的導管與莖中的導管相通,水分就由根中導管進入莖中導管,之后由莖中導管向上運輸給葉、花、果實等,供植物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
知識提煉
1.水分在植物體吸收的運輸途徑可概括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細胞→根內導管→莖內導管→植物體的各個部分。
2.植物體吸收的水分只有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動,絕大多數(shù)用于蒸騰作用。
3.葉脈內導管和篩管的區(qū)別
名稱
位置
實質
輸導成分
輸導方向
導管
木質部
由死細胞構成,兩個導管細胞之間的橫壁上有穿孔,形成中空的管道
水分、無機鹽
從下向上
篩管
韌皮部
由活細胞組成,兩個篩管細胞之間的橫壁上形成篩板,篩板上有篩孔
有機物
從上向下
提煉二 植物的蒸騰作用
1.定義: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
2.主要場所:葉片。
3.葉片的結構
(1)表皮: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層排列緊密、無色透明的細胞構成。表皮細胞的外壁上有一層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質層。表皮主要起保護作用,屬于保護組織。
(2)葉肉:葉肉由大量的葉肉細胞組成,葉肉細胞里含有許多葉綠體。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使葉片呈現(xiàn)綠色。葉綠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葉綠體是制造有機物的場所。葉肉細胞中含有大量液泡,儲存著營養(yǎng)物質,屬于營養(yǎng)組織。
(3)葉脈:葉脈分布在葉肉中,它是葉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葉脈中有兩種管道——導管(輸送水分和無機鹽)、篩管(輸送有機物)??梢娙~脈有輸導作用,屬于輸導組織。
(4)氣孔:在葉片表皮細胞之間分布著許多成對的半月形細胞,這些細胞叫保衛(wèi)細胞。兩個保衛(wèi)細胞圍成的空腔是氣孔,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
4.蒸騰作用對植物自身的意義
(1)蒸騰作用可促進水分和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葉片里的水分蒸騰散失后,葉肉細胞相對缺水,就要吸收葉脈導管里的水分,這樣促使水分上升到葉里,從而促進根吸水。植物要吸收的無機鹽必須溶解在水中,在水分向上輸送的同時,無機鹽也隨水分被運輸?shù)街参矬w的各個部分。
(2)蒸騰作用可以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避免植物因氣溫過高而被灼傷,這是因為水分的汽化可帶走葉片的一部分熱量。
由此可見,蒸騰作用不是在浪費水分,而是具有重要的意義。
5.綠色植物參與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
綠色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絕大部分水分又通過葉片和莖的蒸騰作用散失了,促進了生物圈中水循環(huán)的進行,不僅對植物自身的生活有重要作用,而且對生物圈也有重要意義。
(1)蒸騰作用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2)保持水土。植物的莖葉承接著雨水,能夠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
(3)涵養(yǎng)水源。樹林中的枯枝落葉能夠吸納大量的雨水,使得雨水更多地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
可以說,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綠色水庫,在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中,綠色植物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我們應當好好保護森林。
【新情境】蒸騰作用與漫畫相結合
1.觀察漫畫(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剪去部分枝葉主要是為了方便運輸
B.移栽時帶土坨能減少對根毛的損傷
C.水分通過導管輸送到植物體各部位
D.大樹底下好乘涼與蒸騰作用有關
【答案】A
【解析】A、植物的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葉片的氣孔來散失的,去掉部分枝葉,可以有效地降低蒸騰作用,使蒸騰作用減弱,這樣減少植物體內水分的散失,防止植物因移栽而導致的缺水,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A錯誤。
B、移栽時根部帶土坨,是為了保護幼根和根毛,利于樹苗成活,B正確。
C、輸導組織包括導管和篩管。水分通過導管自下而上輸送到植物體各部位,C正確。
D、蒸騰作用增加了大氣的濕度,因此“大樹底下好乘涼”與植物的蒸騰作用有關,D正確。
故選:A。
2.管道培無土栽培技術是較常用的水培栽培模式,主要以種植葉菜類作物為主,該栽培模式生產(chǎn)的蔬菜潔凈、無污染、可直接進行采摘食用。據(jù)此資料完成問題。利用無土栽培技術種植植物能夠獲得成功,主要原因是植物能夠從無土栽培培養(yǎng)液里獲得足夠的( )
A.水和二氧化碳B.水和有機物
C.水和無機鹽D.無機鹽和有機物
【答案】C
【解析】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來自土壤,而土壤顆粒只是對植物起著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無土栽培的方式即用營養(yǎng)液來培育植物。無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滿足植物對水分和各類無機鹽的需要,具有產(chǎn)量高、不受季節(jié)限制、節(jié)約水肥、清潔無污染等優(yōu)點。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植物生長發(fā)育需要量較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
故選:C。
3.網(wǎng)購鮮花在運輸過程中會少量脫水,購買者要做“醒花”處理:去掉莖基部包著的蓄水棉,保留葉子,用剪刀斜45度剪去莖3~5cm,把花頭以外部分全部浸到清水里4個小時以上。醒好以后,插花瓶即可。對鮮花運輸過程和醒花處理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蓄水棉在運輸過程中可提供少量水分
B.保留葉子,利于吸水
C.莖部斜剪45度,可增大吸水面積
D.用清水浸泡,有利水由篩管向上運輸
【答案】D
【解析】A、蓄水棉在運輸過程中可提供少量水分,利于保鮮,A正確;
B、保留葉子,蒸騰作用強,促進吸水,B正確;
C、莖部斜剪45度,可增大吸水面積,促進吸水,C正確;
D、導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D錯誤。
故選:D。
【跨情景】蒸騰作用與生活小實驗相結合
4.小方在針筒內裝入適量清水,針孔處插入枝條,在U形管中加入適量紅墨水,連接針筒和U形管,將針孔及連接處密封后放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一段時間后,U形管中的紅墨水左邊高于右邊,如圖所示,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枝條進行了( )
A.光合作用B.蒸騰作用C.呼吸作用D.分解作用
【答案】B
【解析】如圖所示的裝置,一段時間后,U形管中的紅墨水左邊高于右邊,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枝條進行了蒸騰作用,將針筒內的水分散失到空氣中,致使針筒內的氣壓減小,所以U形管右側的液面明顯下降,因此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5.今年3月21日是第11個“世界森林日”,主題是“森林與健康”。經(jīng)過持續(xù)植樹造林、綠化國土,我國森林面積連續(xù)增長,質量不斷提高,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最多的國家。森林能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與之相關的主要生理活動是(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運輸作用D.蒸騰作用
【答案】D
【解析】植物體的根、莖、葉脈中有導管,這些導管相互連接在一起,形成了水分運輸?shù)墓芫W(wǎng),根吸收的水就通過這個管網(wǎng)被送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同時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也“搭著便車”通過這個管網(wǎng)被運輸?shù)街参矬w的各個部分,植物體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其中一部分被植物體利用,其余的絕大部分的水都通過蒸騰作用以水蒸氣的形式從葉片的氣孔散發(fā)到大氣中去了,這不是對水的浪費,蒸騰作用有其重要的意義:蒸騰作用是根吸水的動力,促使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運輸;蒸騰作用還能吸收葉片周圍的熱量,降低植物體表面的溫度;蒸騰作用還能增加大氣濕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氣溫度,調節(jié)氣候;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過導管運送到各個器官,其中絕大部分的水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環(huán)境中,可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D正確。
故選:D。
【跨領域】植物吸收水分與生產(chǎn)實踐應用活動相結合
6.滴灌技術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統(tǒng),將無機鹽溶解在水中,實現(xiàn)水鹽同步管理和合理利用的節(jié)水農(nóng)業(yè)技術。使用滴灌系統(tǒng)進行灌溉時,以下操作不合理的是( )
A.為保證出水量,輸水壓力越大越好
B.使用水溶性無機鹽,避免堵塞滴灌管
C.根據(jù)植株不同生長時期調控供水量
D.使用薄膜覆蓋,以減少地面水分蒸發(fā)
【答案】A
【解析】A、滴灌時,輸水壓力要適中,輸水壓力過大時,容易鼓破滴灌軟管,A符合題意。
B、要用水溶性強的無機鹽作為滴灌水中的肥料,不要用水溶性較差的復合肥、過磷酸鈣等,以免發(fā)生沉淀后堵塞管道和滴孔,B不符合題意。
C、植物不同生長時期的需水量不同,因此根據(jù)植株不同生長時期調控供水量,C不符合題意。
D、使用薄膜覆蓋,可以減少地面水分蒸發(fā),使環(huán)境保持一定的濕度,有利于種子的萌發(fā),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7.“山上多栽樹,等于修水庫?!本G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huán)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關于生物圈水循環(huán)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植物的蒸騰作用能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B.植物的氣孔很小,因此通過氣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森林中的枯枝落葉能吸納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
D.植物的莖葉承接著雨水,能夠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
【答案】B
【解析】A.植物體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約1%被植物體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過蒸騰作用以水蒸氣的形式從葉片的氣孔散發(fā)到大氣中去了,植物的蒸騰作用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能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雨量,A正確。
B.植物的蒸騰作用是通過氣孔完成的,雖然植物的氣孔很小,通過氣孔散失的水分卻很多。B錯誤。
C.森林中的枯枝落葉像厚厚的海綿,能夠吸納大量的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即使在干旱季節(jié),森林中的溪流也不會干涸,C正確。
D.在降雨的過程中,綠色植物可以減緩雨水對陸地的沖刷,D正確。
故選:B。
8.農(nóng)家有機肥的特點是,含營養(yǎng)物質比較全面,它不僅含有氮、磷、鉀,而且還含有鈣、鎂、硫、鐵以及一些微量元素。這些無機鹽在農(nóng)作物體內運輸?shù)幕韭窂绞牵? )
A.葉中導管→莖中導管→根中導管
B.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中導管
C.葉中篩管→莖中篩管→根中篩管
D.根中篩管→莖中篩管→葉中篩管
【答案】B
【解析】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上而下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導管是為一串管狀死細胞所組成,只有細胞壁的細胞構成的,而且上下兩個細胞是貫通的;當根毛細胞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通過一定方式進入根部的導管,然后植物就通過根、莖、葉中的導管把水分和無機鹽運輸?shù)街参矬w的全身,即水和無機鹽在植物體中運輸?shù)幕韭窂绞牵焊袑Ч堋o中導管→葉中導管。
故選:B。
【跨學科】植物的運輸作用和語文學科的詩詞歌賦相結合
9.自古以來,很多詩人都鐘情于寫“蓮花”,在大部分詩人作品中都會驚嘆連花清姿素容,還有的詩人會另辟蹊徑,歌頌蓮花堅貞的品格,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下列詩句的生物學解釋錯誤的是( )
A.中“通”外直——葉柄長直,內有氣腔
B.藕斷“絲”連——“絲”是莖中的輸導組織
C.出淤泥而不“染”——葉片的表皮沒有氣孔
D.映日荷花別樣“紅”——花瓣細胞的液泡中有色素
【答案】C
【解析】A、“中通外直”,“通”指葉片、葉柄和蓮藕中均有氣腔,且彼此貫通,使葉片吸收的氧氣可以向下運輸?shù)缴彽牡叵虏糠?,A正確。
B、藕斷“絲”連,“絲”是莖中的輸導組織,具有運輸作用,B正確。
C、出淤泥而不“染”,“不染”是因為葉片的表皮有保護作用,C錯誤。
D、映日荷花別樣“紅”,是由于花瓣細胞的液泡中有色素,D正確。
故選:C。
10.“雨過樹頭云氣濕,風來花底鳥聲香”,森林里水氣繚繞,是因為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加了大氣濕度,增加了降雨,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下列關于植物的蒸騰作用敘述錯誤的是 ( )
A.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葉片的表皮上有大量的氣孔
B.蒸騰作用促進了植物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和向上運輸
C.蒸騰作用可以降低葉片的溫度,防止葉片細胞被陽光灼傷
D.綠色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全部都用于植物的蒸騰作用
【答案】D
【解析】A、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葉片的表皮上有大量的氣孔,蒸騰作用主要通過葉片表皮的氣孔完成,正確。
B、蒸騰作用產(chǎn)生的蒸騰拉力,促進了植物對水分的吸收,也促進了植物對水分和無機鹽向上運輸,正確。
C、蒸騰作用可以降低葉片的溫度,防止葉片細胞被陽光灼傷,正確。
D、植物根吸收的水分99%用于蒸騰作用,約1%被植物體利用,錯誤。
故選:D。
考點三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考向01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2023?濟南)曲線a表示某植物在環(huán)境溫度為25℃(該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時,其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的變化情況,在M點時出現(xiàn)曲線b的原因可能是( )
A.適當提高了溫度
B.適當增加了二氧化碳濃度
C.適當增加了光照強度
D.適當增加了氧氣濃度
【答案】B
【解析】當某植物所處環(huán)境溫度為25℃(該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時,其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的變化如圖中曲線a所示,此時已經(jīng)是最適溫度,升高或降低溫度都會使光合速率下降,但是b曲線表示的光合速率高于a曲線,此時的原因可能是M點時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濃度。
故選:B。
2.(2023?蘭州)如圖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綠色植物體內進行的兩項生理活動,a、b代表兩種不同的物質。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只能在有光的條件下進行
B.①②不能在同一細胞中進行
C.①所需的a物質和水都由生理活動②提供
D.②所釋放的能量是b物質中儲存的能量
【答案】D
【解析】A、①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條件下進行,②呼吸作用有光無光都能進行,A錯誤;
B、植物的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能發(fā)生在同一個細胞,如葉肉細胞在有光的條件下回同時進行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B錯誤;
C、光合作用所需的a二氧化碳是由②呼吸作用提供的,水是由根吸收的水分提供的,C錯誤;
D、②呼吸作用所釋放的能量是把b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D正確。
故選:D。
3.(2023?張家界)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實驗,某生物興趣小組測定了晴朗的一天中大棚內某蔬菜釋放氧氣或吸收氧氣的量(相對值)隨時間的變化,并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曲線。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AB段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
B.BD段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都進行
C.C點時光合作用釋放氧的量與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
D.DE段光合作用釋放氧的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
【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呼吸作用消耗氧氣。
A、AB段,氧氣的釋放量是定值,表示光合作用沒有進行,正確;
B、BD段釋放的氧氣量增加,所以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一天中每一個時刻都進行,正確;
C、C點釋放的氧氣為零,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同,即光合作用釋放氧的量與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正確;
D、DE段,釋放的氧氣大于零,所以光合作用釋放氧的量應大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錯誤;
故選:D。
4.(2023?濟寧)如圖為恒溫密閉玻璃溫室大棚內一晝夜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光合作用開始于6時,結束于18時
B.大棚植物在18時有機物積累最多
C.6時和18時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
D.E點比A點低,大棚植物才能正常生長
【答案】A
【解析】A、圖曲線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閉大棚內一晝夜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B點表示二氧化碳的平衡點,此時光合作用強度剛好等于呼吸作用強度,因此光合作用在6點之前已經(jīng)開始,A錯誤。
B、早上6點到傍晚18點,植物進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蜘蛛大量的有機物,所以18 點時,有機物積累最多,B正確。
C、圖中,在B點和D點時,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平衡點,即既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釋放二氧化碳,此時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達到相等,因此時和18時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C正確。
D、E點二氧化碳含量低于A點時,E點有機物總量大于A點有機物總量,大棚植物才能正常生長,D正確。
故選:A。
考向0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5.(2023?鹽城)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常利用溫室栽培蔬菜、瓜果等。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提高產(chǎn)量的是( )
A.采用合理種植密度B.適當延長光照時間
C.通入適量二氧化碳D.保持白天15℃夜晚25℃
【答案】D
【解析】A、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與二氧化碳,有利于提高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A不符合題意。
B、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光,適當延長光照時間,能促進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產(chǎn)量,B不符合題意。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向溫室內通入適量的二氧化碳,能促進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產(chǎn)量,C不符合題意。
D、適當提高晝夜溫差,能提高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白天溫度高,光合作用強,制造的有機物多,夜間降低溫度可以使呼吸作用減弱,減少有機物的消耗,從而增加有機物的積累。但夜晚25℃,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加了有機物的消耗,不利于有機物的積累,不能提高作物產(chǎn)量。D符合題意。
故選:D。
6.(2023?蘇州)《齊民要術》中提到種植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風”(即根據(jù)當?shù)氐摹帮L向”選好“行向”,注意行距,以利于空氣流通)。該做法的目的是( )
A.增加二氧化碳濃度B.合理灌溉
C.延長光合作用時間D.合理施肥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種植作物時,行正則空氣流通,為作物進行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
故選:A。
7.(2023?聊城)如圖是溫室大棚,種植戶需要適時開關通風口,保證大棚內的植株快速生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通風口不會影響植物的呼吸作用
B.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可由通風口進入大棚內,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C.適時打開通風口,有利于植物進行蒸騰作用,使植物健康生長
D.通過開關通風口,可以調節(jié)大棚內的溫度,有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答案】A
【解析】A、通風口的開啟可以增加大棚內的氣流,促進氧氣的供應,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通過呼吸作用吸收氧氣并釋放二氧化碳,以維持其正常代謝活動。因此,通風口的開啟對植物的呼吸作用有重要影響,A錯誤。
B、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二氧化碳是必需的原料之一。通風口的開啟可以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棚內,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必需的二氧化碳供應,B正確。
C、通風口的開啟可以調節(jié)大棚內的濕度和空氣流通,有利于植物的蒸騰作用。蒸騰作用是植物通過氣孔釋放水蒸氣,調節(jié)體內水分和溫度的一種生理過程。通風可以促進濕度調節(jié)和空氣流動,并有助于維持植物的健康生長,C正確。
D、通風口的開啟可以調節(jié)大棚內的溫度。適當?shù)臏囟葘χ参镞M行光合作用很關鍵,因為光合作用的速率通常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通過開關通風口,可以控制大棚內的溫度,有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D正確。
故選:A。
8.(2023?海南)芒果等果實生長發(fā)育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xiàn)呼吸躍變。呼吸躍變是指果實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接著突然升高,然后又下降的現(xiàn)象。呼吸躍變的出現(xiàn)標志著果實成熟達到了可食的程度,有些芒果的果皮也由綠色逐漸變?yōu)辄S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果實內的有機物可來自葉和果皮的光合作用
B.適當提高芒果的貯藏溫度,可加速果實的成熟
C.適當提高氧氣的濃度,就能延遲呼吸躍變的出現(xiàn)
D.呼吸躍變的出現(xiàn)是經(jīng)過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答案】C
【解析】A.果實內的有機物可來自葉和果皮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機物,正確;
B.適當提高芒果的貯藏溫度,可增加呼吸酶的活性,加速果實的成熟,正確;
C.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是氧氣,而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氧氣。增加氧會抑制光合作用,而促進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呼吸躍變提前,錯誤;
D.呼吸躍變的出現(xiàn)是經(jīng)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者生存,是經(jīng)過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正確。
故選:C。
提煉一 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
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2)公式: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 ————→ 有機物(淀粉) + 氧氣
葉綠體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產(chǎn)物:有機物和氧氣;條件:光能、場所:葉綠體。
物質轉化的過程:簡單的無機物轉化成復雜的有機物,并釋放氧氣
(3)光合作用實質
能量轉化的過程:光能轉化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
(4)光合作用意義: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fā)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能量來源。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超過了自身對氧的需要),維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
(5)實驗: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淀粉)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是:
①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運和消耗);
②部分遮光:將一片葉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作對照,驗證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產(chǎn)生淀粉);
③照光:光照數(shù)小時后隔水加熱(用酒精脫去葉綠素便于觀察);
④清水漂洗;
⑤滴加碘液染色(有淀粉的部位遇碘變藍色):
⑥結果:遮光部分不變藍,見光部分變藍;
⑦證明(結論):綠葉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機物——淀粉。
2、植物的呼吸作用
活細胞
線粒體
(1)概念: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有機物 + 氧氣
(2)反應式:
(3)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的特征,釋放能量,滿足生命活動需要,一部分以熱的形式散失。
3、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關系
提煉二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1、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chǎn)上的應用:
為增加產(chǎn)量,常采用的方法是: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蔬菜大棚內通風),增加光照強度或延長光照時間,合理密植(讓作物的葉片充分利用單位面積光照,而不互相遮擋)。
2、呼吸作用原理指導生產(chǎn):
·低溫保存菜果 減弱呼吸作用(一定范圍內,溫度高而加強)
·糧食入倉要曬干 降低呼吸作用,防止萌發(fā)(含水量高而加強)
·保存果菜降低含氧量 降低呼吸作用(氧濃度高而加強)
·栽植物常松土 促進根的呼吸作用(氧濃度高而加強)
·地窖瓜菜發(fā)熱 呼吸作用釋放熱能
·新疆葡萄更甜 夜間溫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少
適當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夠積累更多的有機物,提高產(chǎn)量;抑制生物的呼吸作用能夠延長保質期。
1.“熊童子”(圖一)是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綠色葉片密布白色絨毛。研究人員對“熊童子”24小時二氧化碳(CO2)的吸收情況進行測量,結果如圖二。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肉質的葉片可儲存更多的水分,利于適應環(huán)境
B.吸收CO2最活躍的時間是0:00~6:00
C.一天24小時都在進行呼吸作用
D.白天吸收CO2很少,說明白天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弱
【答案】D
【解析】A、肉質的葉片,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儲存更多的水分,利于適應干旱環(huán)境,A正確。
B、從圖2看到,熊童子吸收CO2最活躍的時間是0:00﹣6:00;B正確。
C、只要是活細胞就能進行呼吸作用,因此熊童子一天24小時都在進行呼吸作用,C正確。
D、熊童子白天吸收CO2很少,是因為光合作用利用了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因此白天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強,D錯誤。
故選:D。
【新情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理在古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應用
2.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積累了豐富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驗,至今仍在實踐中應用。下列敘述與合理密植有直接關系的是( )
A.耕鋤不以水旱息功,必獲豐年之收(據(jù)《齊民要術》)
B.肥田之法,種綠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據(jù)《齊民要術》)
C.慎其種,勿使數(shù),亦無使疏(據(jù)《呂氏春秋》)
D.種蘿卜宜沙糯地。五月犁,六月種(據(jù)《四時類要》)
【答案】C
【解析】A.“耕鋤不以水旱息功,必獲豐年之收”意思是:耕地鋤地不因為旱澇而停止勞作,必然會獲得豐收的年景。強調農(nóng)耕技術對提高產(chǎn)量的意義,A不符合題意。
B.“肥田之法,種綠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意思是:豆科植物根系上有根瘤菌,可以利用空氣中的氮氣,起到固氮的作用,所以種綠豆最能肥田,小豆和芝麻次之,B不符合題意。
C.“慎其種,勿使數(shù),亦無使疏”是指播種一定要小心,不要使它過密,也不要使它過稀。很明顯此選項與合理密植有直接關系,C符合題意。
D.“種蘿卜宜沙糯地。五月犁,六月種”意思是種蘿卜選地與種植時間要得當,才能高產(chǎn),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三曲線表示種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變化過程。將裝置放在光照條件下,由漏斗向裝有萌發(fā)種子的瓶內加入少量的水(圖三中a點),圖三曲線發(fā)生了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chǎn)b上升的原因是:種子吸收水分后,呼吸作用增強
B.cd上升的原因是:種子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裝置二,植物光合作用增強
C.此實驗中涉及到的能量轉換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
D.db不變化原因是:種子只進行呼吸作用,植物不再進行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A、干燥的種子呼吸作用較弱,而干燥的種子在加入適量的水以后,由于滿足了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所以種子開始萌發(fā),萌發(fā)的種子呼吸作用旺盛,分解有機物產(chǎn)生的能量為種子萌發(fā)需要,故曲線ab上升,A正確。
B、裝置(二)中的植物在光下要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種子呼吸作用產(chǎn)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所以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強度增加,故曲線cd上升,B正確。
C、葉綠體中的葉綠素能吸收光能,將光能轉變?yōu)榛瘜W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線粒體能將細胞中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此實驗中涉及到的能量轉換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C正確。
D、曲線bd不變化,是因為當二氧化碳的濃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時,光合作用的強度不再隨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而增強,并不是不進行光合作用,D錯誤。
故選:D。
4.如圖甲是玉米植株24小時內二氧化碳吸收量的變化曲線,圖一到圖四為葉肉細胞內二氧化碳利用情況示意圖(①、②表示細胞內兩種能量轉換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甲中C點是一天中有機物積累最多的時刻
B.圖甲中B、E兩點對應的是圖三表示的過程
C.圖甲中A~B(不包括B點)段對應的是圖四表示的過程
D.圖甲中從B點到E點(不包括B和E點)段對應的是圖二表示的過程
【答案】B
【解析】A、6點到18點白天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18點以后,呼吸作用強度大于光合作用,而E點是一天中有機物積累最多的時刻,A錯誤。
B、圖三表示呼吸作用強度與光合作用相等,可見,B、E兩點對應的是圖三表示的過程,B正確。
C、甲圖中A﹣B表示光合作用強度小于呼吸作用,而圖四表示呼吸作用強度小于光合作用??梢姡讏D中A﹣B(不包括B點)段對應的應該是圖二表示的過程,C錯誤。
D、從B點到E點(不包括B和E點)段表示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圖二表示呼吸作用強度大于光合作用??梢?,從B點到E點(不包括B和E點)段對應的應該是圖四表示的過程,D錯誤。
故選:B。
5.為探究光照強度對番茄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將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分別置于不同的光照強度下,記錄單位時間內紅墨水滴左、右移動距離,并將實驗結果繪制成圖乙曲線(此實驗不考慮溫度等因素對小室內氣體體積等的影響)。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將裝置置于黑暗環(huán)境中時,紅墨水滴向右移動
B.在a點光照強度下,紅墨水滴向右移動
C.在b點光照強度下,紅墨水滴不移動
D.在c點光照強度下,紅墨水滴向左移動
【答案】C
【解析】A、將裝置置于黑暗環(huán)境中時,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裝置內外氣壓下降,紅墨水滴向左移動。A錯誤。
B、觀圖可知,在a點時紅墨水向左移動,B錯誤。
C、圖乙中在b光照強度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裝置內外氣壓趨于平衡,紅黑水滴不移動。C正確。
D、在c點光照強度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產(chǎn)生了氧氣,密室內氣壓增大,紅墨水滴向右移動。D錯誤。
故選:C。
【跨領域】呼吸作用原理與糧食存儲技術相結合
6.被譽為“天下第一倉”的豐圖義倉,位于陜西省大荔縣,建于清朝,糧倉設計巧妙,儲糧室一年四季恒溫。100多年過去了,依然在使用。糧倉開有排氣孔可以散熱,這些熱量主要來源于糧食的( )
A.光合作用B.消化作用C.呼吸作用D.蒸騰作用
【答案】C
【解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細胞內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熱的形式散失??梢娂Z倉開有排氣孔可以散熱,這些熱量主要來源于糧食的呼吸作用。
故選:C。
7.在現(xiàn)代溫室生產(chǎn)蔬菜的過程中,常增施“氣肥”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促使蔬菜早熟豐產(chǎn)。下列有關“氣肥”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氣肥”的成分為氧氣
②一定范圍內,施加的“氣肥”越多,蔬菜的產(chǎn)量越高
③“氣肥”為蔬菜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A.1項B.2項C.3項D.0項
【答案】B
【解析】①“氣肥”的成分為二氧化碳,說法錯誤。
②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定范圍內,施加的“氣肥”越多,二氧化碳也就越多,蔬菜的產(chǎn)量越高,說法正確。
③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故“氣肥”為蔬菜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說法正確。
故選:B。
8.圖甲表示植物葉片進行的某些生理活動,圖乙表示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變化曲線,請結合圖判斷以下說法合理的有( )
①甲圖中A過程對應的乙圖中細胞活動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為Ⅱ
②甲圖中B過程對應的乙圖中細胞活動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為Ⅰ
③乙圖中Ⅰ代表的生理活動在植物的所有活細胞中都能進行
④乙圖中Ⅰ代表的細胞活動能夠釋放能量,供植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
A.1項B.2項C.3項D.4項
【答案】B
【解析】①甲圖中A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乙圖中曲線Ⅱ一天24小時都在進行,表示呼吸作用,因此,甲圖中A過程對應的乙圖中細胞活動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為Ⅱ,正確;
②甲圖中B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表示光合作用;乙圖中曲線Ⅰ在6時~18時活動強度表示光合作用,因此,甲圖中B過程對應的乙圖中細胞活動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為Ⅰ,正確;
③乙圖中Ⅰ代表光合作用,在植物的綠色部位的細胞中都能進行,錯誤;
④乙圖中Ⅰ代表光合作用,能夠儲存能量,Ⅱ呼吸作用能釋放能量,供植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錯誤。
故選:B。
【新情境】光合作用與現(xiàn)代生物技術應用相結合
9.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率先實現(xiàn)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人工合成淀粉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轉變和光合作用相似。我們可以據(jù)此推測( )
A.二氧化碳是人工合成淀粉的原料
B.人工合成的淀粉在白紙上留下油斑
C.人工合成途徑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
D.人類從此不再需要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可以制造出淀粉,因此二氧化碳是合成淀粉的原料,A正確。
B.人工合成的淀粉屬于糖類,而在白紙上留下油斑是脂肪,B錯誤。
C.人工合成淀粉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轉變和光合作用相似,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C錯誤。
D.人工合成淀粉雖然可以節(jié)約大量的土地資源,能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但人類仍然需要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D錯誤。
故選:A。
【新情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理在生活實踐中的應用
10.“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是對生活在高原地區(qū)的人們的生活寫照,新疆吐魯番地區(qū),白天溫度較高,夜晚溫度較低。這里生產(chǎn)的葡萄等水果產(chǎn)量高、品質好。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白天陽光充足,呼吸作用旺盛
B.晝夜溫差較大,白天呼吸作用弱
C.白天溫度較低,呼吸作用旺盛
D.白天光合作用強,夜晚呼吸作用弱
【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機物時,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就積累起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與溫度有關。我國新疆吐魯番地區(qū),白天溫度高,光合作用強烈,晚上,植物只能進行呼吸作用,由于晚上溫度低,呼吸作用微弱,分解有機物少,因此植物體內積累的有機物就多,這里生產(chǎn)的葡萄等水果產(chǎn)量高、品質好。
故選:D。新課標要求
考點
考向
命題預測
理解植物生命活動的基本過程和原理,運用這些生命活動原理分析、解釋、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的某些實際問題,并從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變化的角度闡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 地位。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周期
種子的結構和種子的萌發(fā)
結合花的結構圖或以生活實例、實驗探究等形式,考查花的結構及果實發(fā)育、種子萌發(fā)的條件與過程
結合圖示或材料,考查葉片的結構、蒸騰作用的意義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內容是考查重點,通常以圖示、生活現(xiàn)象或實驗探究等形式,在選擇題中單獨考查,也有結合圖示、實驗探究等以非選擇題的形式綜合考查。
花的結構、探究種子萌發(fā)的條件、果實的發(fā)育、葉片的結構、植物的蒸騰作用、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動及相關生物學熱點,依然是中考重點考查內容
根的生長和芽的發(fā)育
開花和結果
植物的無性生殖
植物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
植物的吸收和運輸作用
植物的蒸騰作用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獲得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和能量,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類型
相同點
不同點
雙子葉植物(如大豆、花生)
都有種皮和胚
有2片子葉,沒有胚乳
子葉儲存和提供營養(yǎng)
單子葉植物(如玉米)
有1片子葉,有胚乳
胚乳儲存和提供營養(yǎng)
分組





施肥種類(含無機鹽的種類)
尿素(氮)
磷酸二氫鉀(磷、鉀)
磷酸氫鈣(磷、鈣)
硝酸鈣(氮、鈣)
不施肥
小麥收獲量(千克)
55.56
65.26
55.48
55.44
55.11
項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區(qū)別
場所
葉綠體
活細胞的線粒體
條件
在光下才能進行
有光無光都能進行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機物和氧氣
產(chǎn)物
有機物和氧氣
二氧化碳和水
物質轉化
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有機物
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轉化
將光能轉化成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
將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
聯(lián)系
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物質基礎
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相關試卷

中考生物第二輪復習專題練習專題05 人體生理與健康(講練)(解析版):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第二輪復習專題練習專題05 人體生理與健康(講練)(解析版),共52頁。

中考生物第二輪復習專題練習專題04 植物的生活(講練)(原卷版):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第二輪復習專題練習專題04 植物的生活(講練)(原卷版),共27頁。

中考生物第二輪復習專題練習專題04 植物的生活(測試)(解析版):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第二輪復習專題練習專題04 植物的生活(測試)(解析版),共2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中考生物第二輪復習專題練習專題04 植物的生活(測試)(原卷版)

中考生物第二輪復習專題練習專題04 植物的生活(測試)(原卷版)

中考生物第二輪復習專題練習專題03 生物與環(huán)境(講練)(解析版)

中考生物第二輪復習專題練習專題03 生物與環(huán)境(講練)(解析版)

中考生物第二輪復習專題練習專題03 生物與環(huán)境(講練)(原卷版)

中考生物第二輪復習專題練習專題03 生物與環(huán)境(講練)(原卷版)

中考生物第二輪復習專題練習專題02 生物的多樣性(講練)(解析版)

中考生物第二輪復習專題練習專題02 生物的多樣性(講練)(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