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fā)育和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對青春期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女孩比男孩先開始出現(xiàn)第一性征 B.大腦興奮性強,容易接受新事物 C.要自覺抵制不健康的書報刊、網(wǎng)絡游戲的誘惑 D.與異性交往過程中,學會控制沖動,自重自愛
現(xiàn)在很多智能設備都有聲紋密碼解鎖功能,只有設置者才能用自己的聲音打開設備,這種科技的使用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和隱私性。如圖所示是設備正在進行聲紋驗證的情景,這種聲紋鎖辨別聲音的主要依據(jù)是( )
A.響度 B.音色 C.音調 D.聲速
每年3月3日是我國“全國愛耳日”。引起聽力下降或損傷的原因很多,某同學經(jīng)醫(yī)生診斷是由于細菌進入中耳而引起中耳炎,導致聽力下降,其原因為
A. 一定是聽神經(jīng)受到損傷B. 一定是聽覺感受器受到損傷
C.耳廓受到細菌感染而損傷 D.鼓膜、聽小骨受到損傷
把鉛筆的一端削尖,兩手的手指用力壓在鉛筆的兩端,使它保持靜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兩手指受到的壓力相同,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強較大 B.兩手指受到的壓力相同,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強較大 C.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力較大,兩手指受到的壓強相同 D.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力較大,兩手指受到的壓強相同
2024 年 2 月 15 日 (農(nóng)歷正月初六), 木星伴月現(xiàn)身夜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當天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 B. 當天浙江晝長于夜
C. 當天的月相是滿月 D. 該天相每月都會上演
猛犸象是生活在距今 480 萬-1 萬年時期的一種哺乳動物, 因氣候變暖、食物短缺及人類 捕殺等原因導致絕滅。近年科學家發(fā)現(xiàn)猛犸象的細胞核并提出采用克隆技術復活猛犸象, 大致流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1 萬年前的猛犸象的受精方式為體內受精
B. 克隆猛犸象的性狀與 C 亞洲象一樣
C. 克隆猛犸象早期胚胎發(fā)育的營養(yǎng)來自于 A 猛犸象的細胞核
D. 克隆猛犸象早期胚胎植入母體子宮內發(fā)育, 這屬于有性生殖
我國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克隆猴,是非人靈長類動物克隆技術的里程碑。分析圖中培育過程可知
()
克隆后代的性別由受體動物決定 B.克隆猴的受精方式屬于體外受精 C.克隆猴的早期胚胎發(fā)育的營養(yǎng)來自于母體 D.克隆猴的性狀與提供細胞核的供體動物相似
如圖所示, 建筑工人使用夾磚器 (取磚工具) 夾住磚塊豎直提起后靜止在空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磚塊的重力與手對夾子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 磚塊的重力與夾子對磚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C. 磚塊對夾子的摩擦力與夾子對磚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D. 夾子對磚塊的壓力越大, 磚塊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9.如圖是盲人用手杖敲擊不同的盲道導航地磚,辨別不同的信息判斷行進路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路上汽車里傳出的歌聲對盲人而言是樂音 B.地磚發(fā)聲是由地磚振動產(chǎn)生的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塊地磚產(chǎn)生聲音的音調不同 D.盲人在耳內形成聽覺
10.隨著科技的發(fā)展, 自然界的許多神奇現(xiàn)象不斷被揭開神秘的面紗。下列光現(xiàn)象主要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11.在實像與虛像的討論中,正確的是( )
A.人眼既能看到實像又能看到虛像,而屏幕上只能呈現(xiàn)實像,不能呈現(xiàn)虛像
B.虛像是人們的幻覺,并沒有光線進入人眼,所以不能用光屏得到,也不能直接用眼看到
C.由光的反射只能形成虛像,由光的折射只能形成實像
D.平面鏡只能形成虛像,凸透鏡只能形成實像
12.如圖所示,在暗室中用手電筒照射掛在白色高墻上的小鏡子,人在側面看被照射部分( )A.墻和鏡子看上去都較暗 B.墻和鏡子看上去都較亮
C.墻是白色明亮的,鏡子是暗的 D.墻是暗的,鏡子是明亮的
13.如圖所示是青蛙人偶在步行街上提著木桿售賣青蛙氣球的情景。青蛙氣球由細線拴在木桿上,將青蛙人偶、木桿、細線和青蛙氣球看成一個整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細線對青蛙氣球的拉力與青蛙氣球對細線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青蛙氣球輕飄飄的,不受重力的作用
C.青蛙人偶的重力和地面對青蛙人偶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青蛙人偶對地面的壓力和青蛙人偶受到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14.在豎直平面內用輕質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 A 點,使細線處于拉直狀態(tài)。由靜止釋放,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可在 A、C 兩點間來回擺動,B 點是小球運動軌跡中的最低點,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從 A 運動到 C 的過程中,小球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
小球運動到 C 點時,小球速度為 0,處于平衡狀態(tài)
小球運動到 B 點時,若細線斷開,小球將豎直下落
小球運動到 C 點時,若細線斷開,小球將豎直下落
15. 小明在完成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實驗后, 為進一步了解 “視力矯正” 的原理, 移動蠟燭, 先讓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 如圖所示, 然后他在蠟 燭和凸透鏡之間放置了不同類型的眼鏡片, 關于本次實驗現(xiàn)象正確的是( )
A. 放置眼鏡片之前, 蠟燭在圖示位置, 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B. 放置眼鏡片之前, 蠟燭在圖示位置, 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縮小的虛像
C. 將遠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 使光屏靠近透鏡, 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 將近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 使光屏靠近透鏡, 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填空題(本大題共 11 小題,16-22 題每空 1 分,23-26 每空 2 分,,共 43 分)
16.2023 年 3 月 15 日,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試驗十九號衛(wèi)星送入預定軌道,發(fā)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如圖所示是地球公轉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發(fā)射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在(填序號)之間。北半球即將迎來的節(jié)氣是。
當?shù)厍蚬D到 B 位置時,太陽直射,東陽市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17.如圖所示是一架飛機在湖面上空飛行時的情景, 飛機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靜的水面發(fā)生___(填“鏡面”或“漫”)反射形成的,飛機上升時,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將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湖水深2m ,飛機飛行到距水面100m時, 飛機與它在水中的像相距___ m。
第19題圖
18.杭州西湖上經(jīng)常會有一些珍稀水禽在此遷徙繁殖。如圖所示是一只白鷺正在平靜的水面上覓食捕魚的情景。
白鷺在水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一個正立的、(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虛像。白鷺看到的魚比魚在水中的實際位置(填”高”或”低”)。
白鷺的生殖方式屬于,受精方式屬于。
A.體內受精 B.體外受精 C.有性生殖 D.無性生殖
19. “超級細菌” 曾一度引起人們關注。超級細菌是指因為抗菌藥物的濫用, 使細菌的耐藥性不斷增強而 出現(xiàn)的具有多重耐藥性質的細菌。如圖是研究人員首次拍攝到的攜帶 NDM-1 基因的 “超級細菌”照片。 請回答:
(1)細菌按形態(tài)不同可分為三類,圖中的超級細菌屬于___ 菌。
(2)超級細菌與酵母菌都是單細胞生物,兩者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是___。20.生活中的科學;(1)家中的電視遙控器是靠 來實現(xiàn)對電視機的控制的。如果不把遙控器對著電視機的控制窗口,而是對著墻壁調整角度也可以控制電視機,這利用了光的 ,彩色電視畫面上的色彩是由紅、 _、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
(2)自行車的尾燈是由互相垂直的光滑平面組成的,這些光滑平面相當于 ,當汽車發(fā)出的光照到尾燈時,會被反射回去,以引起司機的注意。
(3)在森林里,如果游客隨意丟棄裝水的透明塑料瓶,有可能會引起火災,這是由于飲料瓶相當于 ,它能使太陽光 .
21.賽龍舟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每年的端午節(jié)全國各地都會舉辦端午龍舟賽。如圖所示是龍舟賽的精彩情景。
坐在龍舟最前面的是指揮者,他相對于龍舟來說是(填“運動的”或”靜止的”)。
隊員通過向后劃槳使龍舟加速向前做直線運動,這說明了,此時龍舟受力(填“平衡”或”不平衡”)。使龍舟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雙彩虹是在原彩虹的外圍出現(xiàn)一條直徑稍大、顏色反轉的同心彩虹現(xiàn)象。
”人工彩虹”:將一束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如圖甲所示),在校鏡后可觀察到不同顏色的光,這是光的現(xiàn)象。光線射到白屏上后發(fā)現(xiàn)①處的溫度升高比較明顯,因為 具有熱效應。
如圖乙所示,用小孔成像觀察儀觀察蠟燭的燭焰時,半透膜上可看到一個(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若保持小孔和蠟燭的燭焰位置不變,向右拉動內筒,半透膜上燭焰的像將(填 “變大”“變小”或”不變”)。
23. 如圖所示, 木塊 A 立在小車上, 木塊與小車間無摩擦, 它們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遇到障礙物突然停止時, 木塊 A 將___ (填 “向前傾倒 ”、“向后傾倒” 或 “做 勻速直線運動”),請解釋原因___。
24.小東同學用一瓶裝滿純凈水的瓶子和放在桌面上的海綿做實驗,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圖所示,他將瓶子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綿上。
(1)正放時瓶子對海綿的壓強為 P1,倒放時瓶子對海綿的壓強為 P2。則 P1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要使瓶子正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倒放時相同,請?zhí)岢鲆环N簡單的方法。
25.作圖題。
請根據(jù)平大主光軸的反射光線,畫出入射光線及通過凸透鏡后的光路圖。
(2)重為 G 的物體 A 在水平推力 F 的作用下沿著豎直墻面勻速下滑,請畫出 A 物體的受力示意圖。
26. 如圖為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示意圖, 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太陽直射點在 B 點或 D 點時,臨海正午時的桿影朝向___(填“相同”或“不同”)。
太陽直射點從 A 點移動到 B 點時,臨海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是___。
三 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有 5 小題,每題 8 分,共 40 分)
27.科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種子萌發(fā)的條件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實驗器材:綠豆種子、塑料盒(帶蓋)、紗布若干、清水、煮沸并冷卻的水、恒溫培養(yǎng)箱等實驗步驟:
①選取健康、飽滿的綠豆種子 60 粒,并準備好 3 個帶蓋的塑料盒分別標上標簽 A、B、C;
②在每個盒子中放 4 層紗布,紗布上各放 20 粒綠豆種子:
③按照下表所示的條件進行操作;
④蓋上盒蓋,3 天后觀察種子萌發(fā)情況;
⑤觀察種子萌發(fā)情況,并記錄在表中:
⑥重復實驗多次。
上述實驗過程中,A 組與 B 組實驗形成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變量是。
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 A、C 組種子不萌發(fā)的原因。
小組同學探究了另一環(huán)境因素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方案如下:選取 20 粒健康、飽滿的綠豆種子放入塑料盒內,加入清水直至沒過種子并蓋上盒蓋,放在 23℃恒溫箱中 3 天,觀察到部分種子胚根突破種皮。小東對此現(xiàn)象疑惑不解。小陽對小東的實驗進行了改進,他選取 20 粒健康、飽滿的綠豆種子放入塑料盒內,(填操作),放在 23℃恒溫箱中 3 天,觀察種子萌發(fā)情況。
種子萌發(fā)需要一定的外界條件,也需要一定的內部條件。關于綠豆種子萌發(fā)的內部條件,請你提出可以探究的問題:。
28. 科學課上,同學們開展“眼球成像模型”項目化學習活動,活動包括學習眼 球結構、制作眼球成像模型、用模型模擬近視原理等環(huán)節(jié)。如圖為某項目化小組設計的眼球成像模 型,該模型以牛奶箱作為眼球主體,由兩層塑料薄膜包裹圓環(huán)而制成的水透鏡,可以過注射器改變水透鏡的曲度。

眼球成像模型
(1)模型中的光屏模擬眼球中的 .(填眼球結構名稱)
(2)模型中不用點光源而采用“L”光源,主要是為了便研究像與物體的 (選填“大 小”、“正立倒立”或“實像虛像”)關系。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向水透鏡注水模擬晶狀體變厚,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要在 光 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源 水透鏡。(選填“靠近”或“遠離”)
29. 項目化學習小組利用橡皮筋進行自制簡易測力計項目。在橡皮筋下懸掛一枚 回形針作為掛鉤,并依據(jù)此時指針位置標上零刻度,如圖甲。
(1)項目一:標明刻度。在回形針上每次加掛一個50克的鉤碼,測量每次指針到零刻線的距離L, 畫出拉力F逐漸增大過程的F?L圖像,如圖乙中曲線①所示。該自制測力計刻度不均勻的原因可能是 ;
(2)項目二:檢驗作品。將鉤碼逐個取下,測量每次指針到零刻線的距離L,畫出拉力F逐漸減小過程的F?L圖像,如圖乙中曲線②所示,與拉力逐漸增大過程的曲線①不重合。小金用此測力計 先后連續(xù)測量F1和F2(Fi>F2),根據(jù)檢驗結果可知,F(xiàn)2的測量值比真實值;(選填“偏小”“不
變"或“偏大”)
(3)項目三:改進完善:換用伸長長度與所受外力成正比的材料重新制作簡易測力計。 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針對改進后的簡易測力計的科學性設計了評價表。
“自制簡易測力計”評價量表(節(jié)選)
根據(jù)評價表,該測力計的"指標一”被評為"優(yōu)秀”,”指標二”被評為”合格”。為使“指標二”達到優(yōu)秀 水平,請你對該測力計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
30. 在學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后,小明選擇了一塊焦距未知的凸透鏡,對凸透鏡成像特點做了進一步探究。
如圖甲所示,當他將一個發(fā)光的小燈泡放在圖示位置時,無論怎么移動右側的光屏,在光屏上始終得到一個與透鏡等大的光斑,他又將小燈泡換成點燃的蠟燭,當調整至圖乙位置時,恰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倒立、的實像;若保持此時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當將凸透鏡向左平移cm 時,光屏上可再次出現(xiàn)清晰的像;
如圖乙所示,當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時,不改變圖乙中蠟燭和透鏡位置:
①若僅將凸透鏡換成焦距相同直徑較小的凸透鏡,再次實驗,光屏上所成的像與原來相比(選填“變小”“變暗”或“變不完整”)了;
②若將凸透鏡換成直徑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鏡,再次實驗,則需將屏(選填“向左”或“向右”)移動才能成清晰的像;
有人將他的眼鏡片放在圖乙中的凸透鏡前,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適當向左移動蠟燭,像就又清晰了,由此可判斷此人戴的是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
如圖丙,線段 AB 為用另一只凸透鏡多次成像時的物距倒數(shù)和像距倒數(shù)所描繪出的圖像,則該凸透鏡焦距為 cm。
31. 以下表示“探究種子萌發(fā)的外部條件”實驗設計與結果。請根據(jù)下表分析回答
(1)根據(jù)實驗結果回答下面問題:
①比較2號瓶和1號瓶的結果,說明種子的萌發(fā)需要一定量的 。
② 要證明種子的萌發(fā)需要充足的空氣,應比較 瓶 。
(2)象上述各組實驗一樣,每組對照實驗一般只設 個變量因紊,而且每個變量因素都應該設置 一組 。
(3)若實驗中用的是花生種子,種子萌發(fā)時所需的養(yǎng)分來自于種子結構中的 .
解答題(本大題共有 4 小題,每小題 8 分,共 32 分)
32.人類對力與運動關系的認識經(jīng)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時代科學家的主要觀點。
①牛頓: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
②亞里士多德:物體在水平面上的運動需要借助外力維持,如果外力停止作用,物體就要靜止下來。
③伽利略:如果物體在運動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將保持不變。
以上三種觀點形成的先后順序是(填序號)。
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的分歧
是。
伽利略設想了一個理想實驗有力地證明了他的觀點的正確性,如圖所示,設想的步驟為:
①用兩個對接的斜面,讓靜止的小球沿左斜面滾下,小球將滾上右斜面;
②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
③減小右斜面的傾角,小球在該斜面上仍然會達到原來的高度;
④繼續(xù)減小右斜面的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會沿水平面做持續(xù)的勻速直線運動。
上述的設想實驗步驟中,有一個是實驗事實,其余都是理想化推論,其中屬于理想化推論的是。
伽利略的理想實驗不能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理由是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是不存在的,是一種理想情況,在伽利略實驗的基礎上還需要才能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塑料盒
種子數(shù)量
控制條件 1
控制條件 2
萌發(fā)數(shù)量
A
20 粒
不灑水
23℃恒溫培養(yǎng)箱
0 粒
B
20 粒
適量水
23℃恒溫培養(yǎng)箱
19 粒
C
20 粒
適量水
2℃恒溫培養(yǎng)箱
0 粒
評價 指標
優(yōu)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

設計合理,結構完整
結構完整
結構不完整,有1 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
刻度均勻,刻度線之間距離較 大,測量精確度高
刻度均勻,但刻度線之間距離較 小,測量精確度差
刻度不均勻
瓶號
種子所處的環(huán)境
實驗結果
1
10粒相同種子,不放水,置于溫暖處
不萌發(fā)
2
10粒相同種子,放少量水.置于溫暖處
萌發(fā)
3
10粒相同種子,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鮮層(0℃)
不萌發(fā)
4
10粒相同種子,放過量水,浸沒種子,置于溫暖處
不萌發(fā)
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火星是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顆行星,所處的位置在如圖甲所示太陽系局部示意圖中的某個位置?;鹦鞘堑厍蛏先祟惪梢蕴綔y的最近的行星,表層具有與地球相近的環(huán)境。
材料二:由于不同星球的質量和半徑各不相同,所以同一個物體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等。下表是質量為 1 千克的物質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
材料三:帶著移居火星生活,實現(xiàn)人類真正走出地球的夢想,”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成功在火星著陸。如圖乙所示是質量為 5000 千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利用 YF-36 型變推力發(fā)動機在火星上空懸停的情景。
在太陽系局部示意圖中,表示火星位置的是。(填序號)
結合材料二的信息,計算地球上重力為 588 牛的宇航員登上月球后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3)”天問一號”在火星上空懸停時,”天問一號”受到的推力是多少牛?
34.小明買了一輛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如圖所示),部分參數(shù)如下表所示。已知小明的質量為 60 千克,假定電動車在水平騎行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終為總重的 0.08 倍.(g 取 10N/Kg)
(1)小明騎著電動車以最高車速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騎行 30 分,在這段時間內電動車通過的路程是多少?
(2)勻速騎行時,電動車受到的牽引力是多少?
(3)若每個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5cm2,則小明騎行時地面受到的壓強是多少?
星球
月球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重力(牛)
1.62
3.60
8.50
9.80
3.76
22.9
9.05
8.30
11.00
項目
參數(shù)
最高車速(25 千米/小時)
25
整車質量(千克)
40
35.據(jù)《天工開物》記載,3000 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在弓的基礎上,又研發(fā)了射程更遠的弩,強弩的射程可達 600 米。實踐小組認為弩弦的材料、粗細、形變程度,弩箭的發(fā)射角度以及環(huán)境條件都有可能對弩箭發(fā)射的距離產(chǎn)生影響。基于此,同學們制作了一個如圖所示的自制發(fā)射器用來探究”吸管飛行的距離與發(fā)射角度的關系”。
請你利用自制發(fā)射器、相同規(guī)格的吸管若干(標有間隔距離)、量角器、刻度尺等器材,完成實驗探究方案的設計。
說明:①本實驗方案已經(jīng)設計好步驟一,請補充其余實驗步驟及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
②”實驗方案設計評價要素”供設計方案時參考。
弩結構圖
自制發(fā)射器結構圖
答案解析部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 15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5 分。請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答案】A
【知識點】人的發(fā)育、衰老和死亡
2.【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特性
3.【答案】D
【知識點】耳
4.【答案】B
5.【答案】A
【知識點】月像;地球的公轉;銀河系和宇宙
6.【答案】A
7.【答案】D
【知識點】動物克隆技術的進展
8.【答案】B
【知識點】二力平衡與摩擦力
9. 【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產(chǎn)生
10. 【答案】 D
11. 【答案】A
【知識點】 光的反射和折射
12.【答案】C
【知識點】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13.【答案】A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別;重力及其方向
14.【答案】D
【知識點】力與運動的關系
15. 【答案】C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 11 小題,16-22 題每空 1 分,23-25 每空 2 分,26 題 3 分,共 43 分)
16.【答案】(1)CD;春分
(2)赤道;晝夜等長
【知識點】地球公轉;晝夜長短變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17.【答案】 鏡面;不變;200。
[解析]因為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光可以在 水面發(fā)生鏡面反射; 飛機飛行到距水面100m時,則飛機在湖里所成的像 距離水面也是100m,所以飛機所成的像與它的距離 為100m+100m =200m; 因為平面鏡成像,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所以當飛 機上升時,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不變。 18.【答案】(1)等大;高
(2)C;A
【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xiàn)象;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應用
19.【答案】
【知識點】
20. 【答案】(1)紅外線;反射;綠
(2)平面鏡
21.【答案】(1)靜止的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平衡;水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
22.【答案】(1)色散或折射;紅外線
(2)倒立;變大
【知識點】光的色散;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23. 【答案】做勻速直線運動 小車與木塊間沒有摩擦, 當小車停止時, 木塊由于慣性, 會保持原來的 運動狀態(tài)
24. 【答案】(1)P1 小于 P2
(2)正放的瓶子上加一定的重物或倒放的瓶子中倒出適量的水。
25.作圖題。
【答案】(1)
(2)
【知識點】透鏡的光路圖;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
26.【答案】(1) 相同 (2) 晝變長, 夜變短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有 5 小題,每題 8 分,共 40 分)
27.【答案】(1)水分
(2)A 組缺少水分,C 組溫度不適宜
加入煮沸并冷卻的水直至沒過種子,蓋上合蓋
胚的活性會影響種子的萌發(fā)嗎?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種子的萌發(fā)
28. 【答案】(1)視網(wǎng)膜
(2)正立倒立
(3)靠近
29. 【答案】(1)在一定范圍內,橡皮筋的伸長長度與拉力不成正比
(2)偏大
(3)換用受到相同拉力時形變更大的彈性材料
30. 【答案】(1)縮??;15
變暗;向左
近視
(4)5
31.(1)空氣;3和4;(2)1 ;對照組 (3)子葉
四 解答題(本大題共有 4 小題,每小題 8 分,共 32 分)
32.【答案】(1)②③①
伽利略認為物體不受力也能運動;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受力才能運動
②③④
推理
【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力與運動的關系
33.【答案】(1)④
(2)解:m=G 地/g 地=588N/(9.8Nkg)=60kgG=m×g 月=60kg×1.62Nkg=97.2N
(3)解:F=G=mg=5000kg×3.76N/kg=18800N
【知識點】重力的大??;太陽的結構與概況
34.【答案】(1)解:S=vt=25km/h×(30/60)h=12.5km
解:G 總=m 總 g=(m 人+m 車)g=1000N F 車=f=0.08G 總=0.08×1000N=80N
解:s=25cm2×2=50cm2=5×10-2m2
F=G 總=1000N P=F/S=1000N/(5×10-2m2)=2×104Pa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35. 【答案】示例 1:
步驟四:改變發(fā)射角度,使發(fā)射角度 θ 分別為 10°、15°、25°、30°:
步驟五:控制發(fā)射時橡皮筋的形變程度與 20°發(fā)射時相同,多次重復上述實驗。
步驟六:計算不同角度時吸管飛行的平均距離,分析比較后得出結論。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控制變量法
實驗步驟
方案一示例:
步驟一:選取-一根吸管和自制發(fā)射器,將吸管置于紙卷芯內的凹槽上,.吸管尾部抵住橡皮筋;
步驟二:在同一無風的環(huán)境下,利用量角器調整好發(fā)射器與地面的發(fā)射角度 θ,使 θ 分別為 10°、15°、20°、25°、30°;
步驟三:向后拉動橡皮筋和吸管,使發(fā)射時橡皮筋的形變程度相同(或往后拉 2cm);
步驟四:放手后利用發(fā)射器將吸管射出,利用刻度尺測量不同角度時吸管
飛行的距離,并記錄在如下的表格中:
實驗方案設計評
價要素
取材、組裝(見步驟一)選擇合適的器材并組裝
控制無關變量 (1 分)排除干擾因素
設置自變量(1分)設置改變的量
角度/°距離/cm
10°
15°
20°
25°
30°
觀測因變量(4分)觀察和記錄實驗現(xiàn)象實驗記錄表格設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重復實驗(1 分)多次重復實驗,避免偶然性和減少誤差的設計
第五次
平均距離
步驟五:控制發(fā)射時橡皮筋的形變程度相同,多次重復上述實驗:
步驟六:計算不同角度時吸管飛行的平均距離,分析比較后得出結論。方案二示例:
步驟二:在同-無風的環(huán)境下,利用量角器調整好發(fā)射器與地面的發(fā)射角度 θ 為 20°,多次向后拉動橡皮筋和吸管使發(fā)射時橡皮筋的形變程度相同(或往后拉 2cm),放手后將吸管射出:
步驟三:用刻度尺測量吸管飛行的距離,并記錄在如下的表格中:
實驗結果分析和比較(1 分)
角度/°距離/cm
10°
15°
20°
25°
30°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平均距離

相關試卷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檢測 科學試題+:

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檢測 科學試題+,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解析版):

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解析版),共2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不能使用計算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原卷版):

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原卷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不能使用計算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qū)2023-2024學年科學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模擬試卷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qū)2023-2024學年科學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模擬試卷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科學期末教學質量調研模擬卷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科學期末教學質量調研模擬卷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qū)中考科學模擬試卷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qū)中考科學模擬試卷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