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積累與運用(共23分)
班級開展“少年正是讀書時”為主題的語文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任務。
1.下面是小語同學為讀書交流會準備的開場白,請你幫他完善。
同學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能使人的靈魂更加充盈和豐滿。在書中我們聆聽孔夫子發(fā)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溉;想象女媧造人時的眉開眼笑;鄙視那些對騙子織的“布”嘖嘖稱贊的所謂稱職的大臣;認識了憑借個人微薄的力量,把荒涼的土地變成富饒家園的牧羊人;也在“我”冤妄第三只貓后無限的懺悔中獲得深刻的人生啟迪。閱讀使我們面對生活的困境不再徘徊,不再悵然,心懷美好與高貴,奮然前行。
(1)語段中兩個加點字怎么讀?請幫他選出正確的一項( )
A.chèng báB.chèn báC.chèng bóD.chèn bó
(2)語段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改正。
【答案】(1)D
(2)“溉”改為“慨” ②“妄”改為“枉”
【解析】
(1)本題考查字音。
稱職,chèn zhí,品德和才能與所擔任的職位要求相稱。
微薄,wēi bó,微少單薄。
(2)本題考查字形。
感溉——感慨,gǎn kǎi,意思是心靈受到某種感觸而慨嘆。
冤妄——冤枉,yuān wǎng,指無辜的人被誣指為有罪,即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加上不應有的罪名。
2.活動中同學們圍繞古詩文展開了討論,請你補全他們的對話。
小健:我發(fā)現(xiàn)古詩文中的意象所包含的情感和意境并不是固定的。比如寫“飛鳥”,在王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中傳達出思鄉(xiāng)之愁;在馬致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凈沙·秋思》)中烘托了念家心緒;而在劉禹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詞》)中寄予了無限豪情。
阿城:我也注意到了。比如同樣寫“夜雨”,在李商隱的“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中,有孤獨凄涼之感;而在陸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十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中,則更顯悲壯。
【答案】①鄉(xiāng)書何處達 ②歸雁洛陽邊 ③枯藤老樹昏鴉 ④小橋流水人家
⑤晴空一鶴排云上 ⑥便引詩情到碧霄 ⑦夜闌臥聽風吹雨 ⑧鐵馬冰河入夢來
3.小文編輯整理一組關于“讀書方法”的句子時,不小心打亂了順序,請幫她找出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棧? )
①正如清代陸清獻在《示子弟帖》中所說:“一日所讀雖不多,日積月累,自然充足?!?br>②“萬丈高樓平地起”,大樓要一層一層往上蓋,書也要一點一點認真讀。
③可見,循序漸進是一種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讀書方法。
④讀書如果違背了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餓時吃飯,狼吞虎咽,囫圇吞棗,不僅沒能品嘗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會不消化,
⑤讀書也一樣,必須由少到多,由淺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⑥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完善的。
A.④③①⑤⑥②B.⑥⑤②①④③
C.④②⑤⑥①③D.⑥①④③②⑤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語句排序。
這是一個談怎樣讀書的議論性語段,⑥是總領句,接下來引出論述的對象⑤“讀書也一樣,必須由少到多,由淺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然后引用名言、列舉事例來論證,即②①,④從反面來論證“讀書如果違背了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最后③句總結。正確順序為:⑥⑤②①④③。
4.班級為這次活動開展了個人閱讀狀況問卷調查,從下表中,你發(fā)現(xiàn)同學們在閱讀方面存在哪些主要問題?并請你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恰當建議。
(1)問題:_________建議:_____________
(2)問題:_________建議: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一:問題:閱讀時間不多,大部分學生每周課外閱讀時間不到3小時。 建議:學校安排時間開展課外閱讀,或將課外閱讀作為作業(yè)布置。
(2)示例二:問題:閱讀面狹窄,大部分是閱讀老師要求的名著,因為喜歡而主動閱讀的學生不多。
建議: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如讀書分享會等,激發(fā)閱讀興趣。示例三:問題:閱讀習慣不好,缺少做讀書筆記和圈點批注的習慣。建議:開展讀書筆記評比活動,展覽優(yōu)秀讀書筆記和學生在書上的圈點批注,督促和激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解析】本題考查圖文轉換和建議。
根據表中“每周課外閱讀時間”一欄,“小于1小時”占“33.2%”、“1-3小時”占“57.2%”、“3小時以上”占“9.6%”,可知,大部分同學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不到3小時,閱讀時間不多;
建議:多讀書,每天不少于1小時。
根據表中“閱讀的內容”一欄,“必讀名著”占“51.6%”、“流行小說”占“34.7%”、“其他”占“13.7%”,可知,主要閱讀必讀名著;
建議:博覽群書,廣泛涉獵。
根據表中“閱讀習慣”一欄,“會做讀書筆記”占“16.2%”、“會做圈點批注”占“20.6%”、“只讀從不動筆”占“63.2%”,可知,閱讀習慣不好,缺少做讀書筆記和圈點批注的習慣。
建議:不動筆墨不讀書,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5.班級將于本周五下午3點在學校報告廳開展讀書分享活動,想邀請家長們參加。小語幫班主任老師擬了一條微信消息,發(fā)到本班學生家長群,請你幫助修改。
尊敬的各位家長,大家好!
貴班將于本周五在學校報告廳開展讀書分享活動,誠摯邀請各位家長參與活動,和孩子們共赴一場閱讀盛宴。請妥善安排時間,準時參加。謝謝大家!
(1)消息中有個詞語使用不當,請寫出你的修改意見:_______________
(2)消息中有處內容表述不清,請寫出你的修改意見: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將“貴班”改為“我班” (2)在“本周五”后加上“下午3點”
【解析】(1)本題考查詞語運用。
貴班:對對方班級的尊稱。我班:對自己班級的稱呼。此處應用“我班”。
(2)本題考查通知。消息中“本周五”的時間表述不夠具體,結合題干“班級將于本周五下午3點在學校報告廳開展讀書分享活動”分析,應在“本周五”后加上“下午3點”。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7分)
(一)(共16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我走過的最長的路
①好心的街坊告訴我的母親,她從收音機里聽到,某個農村公社的衛(wèi)生院有位老中醫(yī),對于治療精神病很有經驗,所開的藥也很見效。那個農村人民公社在“江北”,也就是松花江的北岸。當年,“江北”幾十里內,除了農村,還是農村。
②我的母親要為我的哥哥去買藥。然而,我堅決反對母親去。到江北往返都要過江橋——過江橋就得上下旋梯。冬季里,旋梯的鐵踏板很滑,我擔心母親出意外。
③我說服母親同意了我的“主動請纓”。從我家住的地方去往松花江畔,如果乘車的話,也只能乘三站到斜紋街口,三站都是短站,卻往往要等上十幾分鐘。我覺得有等車的時間都可以走兩站路了,而且乘車還要花一角錢,所以我就沒乘車,索性往斜紋街走。
④走到斜紋街,還要通過哈爾濱那條著名的中央大街。走到中央大街盡頭,就走到了防洪紀念塔前,也就看到松花江大橋了——它在防洪紀念塔左邊。
⑤我穿得厚,走得急,剛到橋頭便出汗了。旋梯果然滑,我十分慶幸踏上旋梯的是我而不是母親。
⑥下了江橋,但見眼前白茫茫一片、雪野直連天邊,一時不知該往哪個方向走??諘绲奶斓刂g,風更大了。當年的江北沒有水泥路,更沒有柏油路,雪覆蓋在沙土路上往往會將路面和兩邊的田野連成一片。如果路上再沒有馬車或卡車留下的印跡,那就更容易走偏了,會不知不覺走到田野里去,結果白走了許多路。所以我放慢了腳步,走一段停下來分辨一次。經過了四五個村子,還敲開一戶人家的門問了路。也不知走了多久,終于走到了那人民公社的衛(wèi)生院。接著是領號、排診。排診的人還不少,都是慕名前來替親人求醫(yī)的。
⑦一位農村大嬸問我從哪里來。我回答之后,她又問我怎么來的。我說走來的。她吃驚地說:“孩子,那你起碼走了十三四里地呀!”我不知再說什么好,只好笑笑。她嘆口氣又說,她是為她女兒來抓藥的,說罷落了淚。
⑧那時的我還不會勸人,更加不知說什么好,只好起身請她排在我前邊。她謝過了我,非但沒往我前邊站,反而動員別人讓我排到前邊去。排隊的都是農村人,聽那位大嬸說我是從市區(qū)走來的,肯定還因為我是個孩子,都愿意讓我往前排。這個也讓,那個也讓,結果我反而站在了最前邊。
⑨我很快就見到了那位出名的老中醫(yī)。他沒聽我講完哥哥的病情就打斷了我的話。他說:“孩子,一定是別人沒說明白,我不是精神病科醫(yī)生,我是用祖?zhèn)髌街伟d癇病的,這兩種病是完全不同的病啊!”
⑩我呆住了,忽然很想哭。
?老中醫(yī)又說:“孩子,別急,既然你大老遠沖我的名氣來了,那我就不會讓你空著手回去。這樣吧,精神病人以精神鎮(zhèn)定為好,我給你開幾服起這種作用的中草藥吧。你回去告訴你媽媽,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能治愈精神病的藥,不必再四處求醫(yī)浪費錢了,能住院還是住院吧,精神病院是唯一能緩解這種病情的地方!”
?他還叫來護士,讓護士帶我去抓藥,并且鄭重地指示:“別收這孩子的錢!”
?我謝過老中醫(yī)和護士,拎著幾包草藥走到外邊時,一個男人跟了出來想買我身上的光板皮大衣,問二十元肯不肯賣給他。我聽父親說過,那是他在新疆時花二十元買的,所以我堅持要賣三十元。畢竟,我父親千里迢迢將它帶回了哈爾濱——全東北都很難買到這種用新疆細毛羊的羊皮縫制的大衣。
?他說他只有二十元錢。我說二十元我是不會賣的,賣虧了回家會挨訓的。他讓我等他一會兒,他進衛(wèi)生院去借錢。轉眼他就出來了,高興地說借到錢了。
?我脫下衣服后,他又猶豫了,不無悔意地說:“孩子,你還得往回走十幾里地呀,只穿一件薄棉襖行嗎?”我說:“行,我抗凍!”——我怕他真的反悔,將皮大衣往他懷里一塞,拔腿就跑。我脫去那件大衣,身上輕多了,衣兜里多了三十元錢,心里也特高興。三十元??!快夠我家一個月的生活費了!回去的路熟了,“任務”出色地完成了,我身輕心悅,反而渾身是勁,走得極快,有時還跑一段。
?“呀!呀!發(fā)生什么事了?你怎么……”母親見我頭發(fā)都濕了,吃驚又不安。我拿起一只碗,掀開缸蓋就要喝涼水,被母親阻止了。母親命我立刻脫鞋上炕,坐在熱乎的炕頭那兒忍會兒渴,她要為我煮一碗加糖的姜湯。
?我這時才覺得腳疼——包腳布走散了,雙腳磨出了幾個疤。喝下姜湯,我背上大汗淋漓。母親替我擦汗時,我匯報了買藥的經過。我說:“不許批評我自作主張把羊皮衣賣了,我認為賣得值!”
?母親說:“媽怎么會批評你呢!如果去買藥的是媽,那就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回到家了。”母親似乎想摟我一下,卻又沒那么做——因為兩個弟弟一個妹妹都以佩服的眼光看著我,仿佛他們的二哥是一個冒險而歸的勇士。我想,對弟弟妹妹而言,往返三十里地大約是一件了不起的“壯舉”。連哥哥也從旁說了句明白的話:“可別感冒了?!?br>?母親接著他的話說:“你二弟是為你去抓藥的,還不謝謝你二弟?”哥哥卻又轉身嘟囊起他的瘋話了。
?母親向弟弟妹妹們說:“你們幸虧還有一個二哥,對不對?”弟弟妹妹們點頭。
(21)我覺得母親問弟弟妹妹們這句話,是對我的最高表揚。我忽然明白了,責任也是生活天然的一部分。既然是天然的,那就只有盡力把它擔起來。
(作者:梁曉聲,有刪改)
6.請從“我”的角度簡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
7.本文寫大嬸和老中醫(yī)這兩個人物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8.聯(lián)系上下文,簡要談談你對第?段畫線句“仿佛他們的二哥是一個冒險而歸的勇士”的理解。
9.讀完本文,你也許會想到這些詞語:成長、愛、責任、善良……請任選一個詞語,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
【答案】6.①“我”經歷長途跋涉終于到了衛(wèi)生院 ②“我”在大嬸和好心人的幫助下很快見到老中醫(yī) ③“我”被老中醫(yī)告知他治不了哥哥的病并接受他送的藥 ④“我”以30塊錢賣了皮大衣回家
7.①大嬸和老中醫(yī)善良、有同情心,讓“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愛和溫暖,是“我”走過的這段“最長的路”上的心靈慰藉,有利于突出文章主旨。②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使情節(jié)更加完整豐富。
8.“冒險”點明求醫(yī)路途的遙遠、未知與艱辛,“勇士”表明“我”在弟弟妹妹眼中高大的形象?!拔摇笨朔死щy,順利歸來,這在當時來說,是對家人極大的震撼,“我”憑借自己的能力,為母親分憂,并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責任,表現(xiàn)了弟弟妹妹對“我”的佩服以及作者對自我的肯定。
9.“成長”示例:文中“我”在去十幾里外的衛(wèi)生院為患病的哥哥尋藥過程中,經歷了問路、買藥、賣大衣等事情。回到家后,在弟弟妹妹們佩服的眼光和母親的表揚中,“我”收獲了心靈的成長。
“愛”示例:文中“我”說服母親,代替母親獨自步行往返三十里地為哥哥買藥,體現(xiàn)出“我”對母親和哥哥的愛。母親不顧路途遙遠想要為患病的兒子尋藥,一心想要治好兒子的病。在“我”賣掉大衣回到家后,母親看到“我”頭發(fā)濕了,對我心疼不已,體現(xiàn)了母親對哥哥和“我”的關愛。
“責任”示例:文中“我”因為擔心路遠路滑,母親買藥出意外,主動請纓代替母親去為患病的哥哥買藥,歷經長途跋涉后,“我”懂得了責任是生活天然的一部分,并想要盡力擔起自己的責任。
“善良”示例:在“我”為哥哥買藥的過程中,遇到了大嬸、老中醫(yī)等善良的好心人,他們雖然是陌生人,但給了“我”很多無私的幫助,讓“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的溫暖。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章情節(jié)梳理。
第①空:根據題干已知信息“‘我’主動請纓替母親趙老中醫(yī)尋藥”可定位到文章第③段“我說服母親同意了我的‘主動請纓’”;再結合第④—⑥段“經過了四五個村子,還真敲開一戶人家的門問了一次。也不知走了多久,終于走到了那人民公社的衛(wèi)生院”可概括為:“我”經歷長途跋涉終于到了衛(wèi)生院;
第②空:根據文章第⑦—⑧段“一位大嬸問我從哪里來。我回答之后,她又問我怎么來的”“非但沒往我前邊站,反而動員別人讓我排到前邊去。這個也讓,那個也讓,結果我反而站在了最前邊”,可概括為:“我”在大嬸和好心人的幫助下很快見到老中醫(yī);
第③空:根據第⑨段“他說:‘孩子,一定是別人沒說明白,我不是精神病科醫(yī)生,我是用祖?zhèn)髌街伟d癇病的,這兩種病是完全不同的病??!’”第?段“精神病人以精神鎮(zhèn)定為好,我給你開幾服起這種作用的中草藥吧”,可概括為:“我”被老中醫(yī)告知他治不了哥哥的病并接受他送的藥;
第④空:根據文章第?—?段“一個男人跟了出來想買我身上的光板皮大衣,問二十元肯不肯賣給他”“我堅持要賣三十元”“我脫去那件大衣,身上輕多了,衣兜里多了三十元錢,心里也特高興”,可概括情節(jié)為:“我”以30塊錢賣了皮大衣回家。
【7題詳解】
本題考查人物的作用??蓮那楣?jié)、主題以及對他人的作用等方面作答。
根據第?段“她謝過了我,非但沒往我前邊站,反而動員別人讓我排到前邊去。這個也讓,那個也讓,結果我反而站在了最前邊”第?段“這樣吧,精神病人以精神鎮(zhèn)定為好,我給你開幾服起這種作用的中草藥吧”第?段“讓護士帶我去抓藥,并且鄭重地指示:‘別收這孩子的錢’”可知,文中的大嬸和老中醫(yī)愿意無條件地幫我,足見他們都是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他們的出現(xiàn)讓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愛,雖然我為求藥走了長長的路,他們讓我內心感到慰藉,突出了文章主題;
根據第?段“孩子,一定是別人沒說明白,我不是精神病科醫(yī)生,我是用祖?zhèn)髌街伟d癇病的,這兩種病是完全不同的病啊”可知,大嬸和老中醫(yī)的出現(xiàn),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豐富了文章內容,也為后文母親能夠正確看待哥哥的病做鋪墊。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句子含義理解。
根據第①段“當年,‘江北’幾十里內,除了農村,還是農村”第②段“到江北往返都要過江橋——過江橋就得上下旋梯。冬季里,旋梯的鐵踏板很滑”第⑥段“但見眼前白茫茫一片、雪野直連天邊,一時不知該往哪個方向走”可知,畫線句中的“冒險”點明求醫(yī)路途的遙遠、未知與艱辛;根據第?段“我想,對弟弟妹妹而言,往返三十里地大約是一件了不起的‘壯舉’”第?段“母親向弟弟妹妹們說:‘你們幸虧還有一個二哥,對不對?’”可知,“勇士”表明“我”在弟弟妹妹眼中高大的形象。根據第?段“母親見我頭發(fā)都濕了,吃驚又不安”“母親命我立刻脫鞋上炕,坐在熱乎的炕頭那兒忍會兒渴,她要為我煮一碗加糖的姜湯”可知,“我”克服了困難,順利歸來,這在當時來說,是對家人極大的震撼,根據第(21)段“我覺得母親問弟弟妹妹們這句話,是對我的最高表揚。我忽然明白了,責任也是生活天然的一部分。既然是天然的,那就只有盡力把它擔起來”可知,“我”憑借自己的能力,為母親分憂,并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責任,表現(xiàn)了弟弟妹妹對“我”的佩服以及作者對自我的肯定。
據此分析作答即可。
【9題詳解】
本題考查感悟啟發(fā)。結合題干可知,從四個備選專欄中任選一個并闡述理由即可。
示例一:選擇“成長”,“我”在去十幾里外的衛(wèi)生院為哥哥買藥的過程中,歷經艱難跋涉到達衛(wèi)生院,老中醫(yī)卻告訴“我”無法治愈哥哥的病。后來回到家中,弟弟妹妹向“我”投來佩服的眼光,仿佛“我”是“一個冒險而歸的勇士”,母親也在弟弟妹妹面前表揚了“我”,讓“我”收獲了心靈的成長。
示例二:選擇“擔當”,“我”因擔心母親而主動代替她去為患病的哥哥買藥,長途跋涉歸來后,明白了“責任也是生活天然的一部分。既然是天然的,那就只有盡力把它擔起來”,決心讓自己做一個有擔當?shù)娜恕?br>示例三:選擇“親情”,“我”因為擔心路遠路滑,母親買藥出意外,主動請纓代替母親長途跋涉獨自步行去十幾里地外為哥哥買藥,既可以看出我對哥哥的愛也可以看出我對母親的關心;母親一心想要治好兒子的病,以及母親對“我”在買藥過程中受的苦心疼不已足見母親對孩子的關心,這些都洋溢著濃濃的親情。
示例四:選擇“愛心”,在我長途跋涉到達衛(wèi)生院后,好心的大嬸和老中醫(yī)都無條件地幫助我,讓我排隊排前面,免費送我中藥帶回去給哥哥調理。他們雖然都是陌生人,但是他們用他們的行為溫暖著我,讓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大愛,內心變得暖暖的。
(二)(共11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臺風中的落葉
①猛烈的臺風襲來,天空飛揚著無數(shù)的落葉。落葉越來越多,形成了一個黑乎乎的落葉團兒。
②臺風把落葉團卷過城鎮(zhèn)、鄉(xiāng)村、河流、田野、山峰……各種各樣的落葉,十分懷念大地,現(xiàn)在被臺風卷到空中,都痛苦地呻吟著——
③楓樹落葉叫喊著:“我要回去!我不能離開家鄉(xiāng)!”
④梧桐樹落葉呻吟著:“這樣翻騰著的空中生活,我再也受不了啦!”
⑤柏樹落葉求救:“我們就要粉身碎骨啦!”
⑥許多不知名的落葉大聲叫喊起來“救命啊!快救命啊!”……
⑦黑乎乎的落葉團里,吵雜的叫喊聲混合在一起。
⑧楊樹葉子沒有悲觀,鎮(zhèn)靜地對大家說:“大家別亂叫喊啦,這是災難之際的緊急時刻呀,要團結戰(zhàn)斗才是出路呢!都聽我說,緊緊地相互擁抱在一起吧!”
⑨各種落葉聽從楊樹葉子的話,都使盡全身的力氣,慢慢地靠攏在一起,緊緊地擁抱起來。
⑩有幾張紅色落葉卻反對說:“這樣用力地緊緊擁抱在一起,可不太適合我們這些姿色俱佳的紅美人哦,會破壞我們紅葉家族的風度的!還是離你們遠點兒好!”
?楊樹葉子繼續(xù)大聲號召:“落葉弟兄們,沒有集攏的趕快集攏過來!沒有抱緊的趕快緊緊地擁抱??!疼痛只是一時的,我們只有加大落葉團的比重,才有回到大地的希望啊!”
?落葉們都忍著劇痛,緊緊抱在一起。落葉團越來越大,越來越緊……
?那些紅色落葉,卻依然在感嘆:“我們可是文人墨客筆下‘紅于二月花’的‘秋天紅葉’,比誰都高尚貴重哩!我們才不去承受擠壓的苦呢?!彼鼈儾坏珱]有和大家團結接抱在一起,還紛紛擠出落葉團兒外。它們覺得只要依附在大家的身邊,就能輕輕松松、毫不費力地回到地面上。
?落葉們團結奮斗,抱得像一個鐵球似的。最后,他們終于戰(zhàn)勝了臺風,慢慢的從空中落下來……
?回到了大地時,他們發(fā)現(xiàn)了那些早已被狂風吹得離開了落葉團兒的紅美人們。她們的葉脈已經被臺風撕斷,粉身碎骨了。
(作者:黃義正,有刪改)
10.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告訴我們齊心協(xié)力、精誠團結才能戰(zhàn)勝困難。
B.文中第⑥⑦兩段畫線的句子表現(xiàn)了眾落葉自哀自憐、彷徨、茫然的心理。
C.楊樹葉的辦法是眾落葉緊緊地抱在一起,加大重量,就能重回大地,戰(zhàn)勝臺風。
D.文章的結局通過眾落葉戰(zhàn)勝臺風與紅色落葉粉身碎骨這一結果的對比,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11.請從描寫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
有幾張紅色落葉卻反對說:“這樣用力地緊緊擁抱在一起,可不太適合我們這些姿色俱佳的紅美人哦,會破壞我們紅葉家族的風度的!還是離你們遠點兒好!”
12.寓言的寓意與其情節(jié)設計有密切的關系。請你改寫文章最后一段,賦予與原文不同的新的寓意。
回到了大地時,他們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B
11.運用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紅葉的清高與傲慢,為后文寫紅葉的悲慘結局作鋪墊。
12.①情節(jié)設置合乎文章的情節(jié)發(fā)展趨勢 ②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情節(jié)與寓意相符,能自圓其說即可。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
B.文中第⑥⑦兩段畫線的句子表現(xiàn)了眾落葉遭遇臺風時緊張、害怕的心理。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賞析語句。要求從描寫的角度賞析。
“這樣用力地緊緊擁抱在一起,可不太適合我們這些姿色俱佳的紅美人哦,會破壞我們紅葉家族的風度的!還是離你們遠點兒好!”是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紅葉的清高與高傲無禮,為后文寫紅葉的悲慘結局“她們的葉脈已經被臺風撕斷,粉身碎骨了”作鋪墊。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改寫。
最后一段“回到了大地時,他們發(fā)現(xiàn)了那些早已被狂風吹得離開了落葉團兒的紅美人們。她們的葉脈已經被臺風撕斷,粉身碎骨了”寫眾樹葉團結戰(zhàn)勝臺風,與“看到紅葉離開團隊粉身碎骨”的結局做對比,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團結力量大。本題要求改寫文章最后一段,賦予與原文不同的新的寓意。
示例:回到了大地時,他們發(fā)現(xiàn)那些早已被狂風吹得離開了落葉團兒的紅美人們,正隨風舞蹈,樂哉悠哉。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面對困境時,不如學著先適應當前的環(huán)境,順勢而為。
三、古詩文閱讀(共15分)
(一)(共11分)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
【乙】
李存審①出于寒微,嘗戒諸子曰:“爾父少提一劍去鄉(xiāng)里,四十年間,位極將相。其間出②萬死獲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鏃③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鏃,命藏④之,曰:“爾曾⑤生于膏粱⑥,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諸子皆諾。
(《李存審戒子》)
【注】①李存審:五代時后唐的大將。②出:經歷。③鏃zú:箭頭。④藏:收藏,保存。
⑤爾曹:你們。⑥青梁:肥肉和細糧,泛指美味飯菜。文中指富貴人家。
13.根據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4.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15.諸葛亮認為“才須學也”,請結合甲文談談如何做才能學有所成。
16.甲乙兩文都是父輩的殷殷教誨,但方式有所不同,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
【答案】13.(1)告誡,勸勉 (2)離開 (3)③
14.以寧靜專一來修養(yǎng)身心,以節(jié)儉生活來培養(yǎng)品德。
15.①須有“志”。明確志向,選定目標;②須能“靜”。摒除雜念和干擾,保持寧靜專一的狀態(tài),專心致志學習;③須惜“時”。善于利用時間,能在生活中擠出時間來學習。
16.《誡子書》先提出“靜以修身”這一觀點,然后闡發(fā)了“靜”的價值,接下來進行正反對比論證來證明觀點;《李存審戒子》則用自己的經歷(事實)來勸誡子孫。
【解析】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他曾經訓誡他的孩子們說。戒:同“誡”,告誡,勸勉,與“誡子書”的“誡”意思相同。
(2)句意:你們的父親年輕時帶一把劍離開家鄉(xiāng)。去,離開?!敖腋投稹钡摹叭ァ币彩恰半x開”的意思。
(3)句意:地位到達將相之高。極:達到。查閱詞典,可知應選用“達到”這一義項。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重點詞有:靜,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以,表目的,來;修,修養(yǎng)身心。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閱讀拓展。
根據甲文“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可知:成才需要“靜”,即摒除雜念和干擾,保持寧靜專一的狀態(tài),專心致志學習;
根據甲文“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可知:成才須有“志”,即明確志向,選定目標;
根據甲文“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可知:成才需要珍惜時間,要善于利用點滴時間學習,增長知識。
【16題詳解】
考查文言文內容的理解和比較閱讀能力。
解答時,要在全面理解兩篇文章內容和寫作手法的基礎上進行比較辨析。
《誡子書》的內容以說理為主,首先提出論點,再進行論證。文章概括了修身成材的方法,以“靜”發(fā)端點明惟有淡泊寧靜才能明志致遠,進而層層遞進地剖析靜心、明志、求學、成才之間的關系。然后從反面著筆,指出淫慢險躁的危害。“靜”與“躁”的結果對比鮮明,增強了說服力和感染力。運用正反對比論證的論證手能讓觀點表現(xiàn)得更鮮明更深刻。
《李存審戒子》的內容是:李存審出身寒微,憑借戰(zhàn)功官至極品。他深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留給后人一份最寶貴的遺產“破骨出鏃者凡百余”,他希望這些從他身體取出來的箭頭能時時告誡后代:今日富貴來之不易,在安逸的生活中不可忘本,要努力有所作為,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和事實來勸誡子孫。
參考譯文:
【甲】
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yǎng)身心,以儉樸節(jié)約財物來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勤奮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v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逝,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窮困的破舍里,到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乙】
李存審出身貧窮卑賤,他曾經訓誡他的孩子們說:“你們的父親年輕時帶一把劍離開家鄉(xiāng),四十年里,地位到達將相之高。在這中間,九死一生的情況絕不止一次,剖開骨頭從中取出箭頭的情況有上百余次。”于是,他把所取出的箭頭拿出給孩子們,令他們收藏起來,說:“你們出生在富貴人家,應該知道你們的父親是這樣起家的?!焙⒆觽兌即饝恕?br>(二)(共4分)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潼關
譚嗣同
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17.“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兩句從哪些角度寫景,請簡要分析。
18.讀了這首詩,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少年形象?
【答案】17.“終古高云簇此城”從視覺角度,寫高云簇擁古城,用云之高襯托出潼關城之高大、雄偉;“秋風吹散馬蹄聲”從聽覺角度,寫作者途經此地,馬蹄聲聲被獵獵秋風吹散,進一步渲染出潼關一帶獨具的氛圍,寂寥而又遼闊。
18.全詩以豪邁奔放的筆觸,將寫景與抒情巧妙結合,從詩中我看到了一個渴望沖決羅網、追求個性解放,勇往直前、不畏艱險、意氣風發(fā)的少年形象。
【解析】
【17題詳解】
本題考查賞析詩句。
“終古高云簇此城”寫潼關雄踞山腰,下臨黃河,從視覺角度寫潼關形勢十分險要;云之高亦襯托出潼關城之高大、雄偉;
“秋風吹散馬蹄聲”寫作者行經此地,馬蹄聲聲,被秋風吹散,以聽覺形象補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視覺形象,進一步渲染出潼關一帶獨具的氛圍,寂寥而又遼闊。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詩句賞析。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意為:奔流的黃河流入遼闊的草原還嫌太束縛,秦嶺山脈進去潼關以后就再也不知道何為平坦。詩人極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現(xiàn)出新奇的姿態(tài):那從群山中沖決而出的黃河,盡管已奔入遼闊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縛似的在不斷沖擊著河岸;而西去的群山,雖然走向與黃河相反,但仿佛也在極力攀爬,一峰更比一峰高。“猶嫌束”“不解平”賦予山水以人的性格,把山水寫出了生機和活力。同時,將寫景與言情巧妙地結合起來,融進了詩人要求沖破約束的奔放情懷,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動的描繪。這里的詩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亦是詩人。因為詩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審美愉悅中,詩人已與高山、大河進入了同一狀態(tài),彼此相融,渾然不分。而這“猶嫌束”不解平”的黃河、高山,即是詩人傲岸不羈、雄奇磊落胸懷的寫照,也是詩人特有的沖決一切羅網、奮發(fā)昂揚的積極心態(tài)。
四、名著閱讀(5分)
19.《西游記》中取經之路漫長而曲折。其中一些經歷堪稱“取經之最”。你眼中的“取經之最”是什么?請選擇或自創(chuàng)一個帶“最”字的關鍵詞評價《西游記》中的人物或情節(jié),如“最執(zhí)著的唐僧”“最難纏的妖怪”“最特別的故事”等,并結合具體情節(jié)內容進行分析。
【答案】示例一:最執(zhí)著的唐僧,唐僧目標堅定,一心求取真經,普渡眾生。為了這個目標,他一路風餐露宿,在黃風嶺被抓,在火云洞被擒,多次面臨被妖怪吃掉的危險,但他始終毫不畏懼,執(zhí)著前行;在女兒國,在天竺國,他更是屢次抵制住了誘惑,堅持西行。
示例二:最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孫悟空神通廣大無所不能,他盡心盡力保護唐僧,一路上斬妖除魔,所向披靡。唐僧師徒西行至車遲國,與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斗法,唐僧師徒分別與三個妖怪比賽。最終,孫悟空憑借神通廣大的技能和無所畏懼的精神戰(zhàn)勝三個妖怪,取得勝利。
示例三:最難纏的妖怪是白骨精。此妖怪詭計多端,先后變?yōu)榇骞谩⒗蠇D人、老公公,三次欺騙唐僧,雖均被孫悟空識破,但唐僧人妖不分,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走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著《西游記》的掌握。結合閱讀積累,選擇自己熟悉的內容來作答即可。
如:最難纏的妖怪紅孩兒。紅孩兒妖性纏身,本性兇惡,智力過人且又本領高強。他聽說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假扮成一個受難的孩童,以麻繩自縛手腳吊在樹上引唐僧師徒搭救,但被孫悟空識破,直接用狂風卷走唐僧,后和孫悟空大戰(zhàn),變成觀音模樣騙擒豬八戒。孫悟空一時難以降伏,請來四海龍王下雨也難滅三昧真火,孫悟空只能去請來觀音菩薩降伏紅孩兒,觀音菩薩用玉凈瓶的甘露熄滅了三昧真火,并向托塔天王借用三十六把天罡刀,藏在蓮花臺寶座中困住紅孩兒,才最終收服了紅孩兒。紅孩兒跟在觀音菩薩的身邊做了善財童子,最終成了正果。
又如:最厲害的寶物八卦爐,也就是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西游記》中絕大部分靈丹法寶皆出自這八卦爐中,此爐內所含之火為六丁神火,有焚天滅地之能。孫悟空踢翻八卦爐后,只是從中掉了一塊火磚到人間,便形成了八百里火焰山,并五百年不曾熄滅,僅一塊爐中無足輕重的磚頭便有如此威力,八卦爐的厲害可想而知。
五、作文(50分)
20.閱讀下面材料,任選一題作文。
美國詩人狄金森說:“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著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迸踝x一本心愛的書,我們常有走進書中的感覺:書里的故事好像就是自己的故事,書里的情感似乎就是自己的情感,書里的思考也仿佛就是自己的思考……
(1)請以“讀書的那些事”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分享自己的讀書故事。
(2)請以“那一夜,我進入了書的世界”為開頭,發(fā)揮想象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如果選擇題(2),請自擬題目,然后作文。②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得套寫、抄襲。⑤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略。每周課外閱讀時間
閱讀目的
閱讀內容
閱讀習慣
小于1小時
33.2%
老師要求
72.5%
必讀名著
51.6%
會做讀書筆記
16.2%
1-3小時
57.2%
自己喜歡
20.1%
流行小說
34.7%
會做圈點批注
20.6%
3小時以上
9.6%
閑來無聊
7.4%
其他
13.7%
只讀,從不動筆
63.2%
“我”主動“請纓”替母親找老中醫(yī)尋藥
→①
→②
→③
→④
→“我”回家后母親表揚了“我”
文言語句
方法提示
解釋
(1)嘗戒諸子曰
課內遷移法:誡子書
_________
(2)爾父少提一劍去鄉(xiāng)里
成語推斷法:揚長而去
_________
(3)位極將相
查閱詞典法:①盡頭,邊界。②窮盡,竭盡。③達到。④最,非常。
(填序號)_________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默寫,綜合題,名著閱讀,語言表達,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詩歌鑒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2024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默寫題,綜合性學習,閱讀理解與欣賞,寫作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