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分)下列取用藥品的操作中,規(guī)范的是( )
A.B.
C.D.
2.(2分)2021年5月,天問一號登陸火星,兩面五星紅旗出現(xiàn)在火星地表,一面國旗還會迎風飄揚,根據(jù)信息回答下面小題:關于五星紅旗有下列數(shù)據(jù),其中合理的是( )
A.五星紅旗的寬度為24厘米=24厘米×0.01米=0.24米
B.五星紅旗的長度為0.32米=0.32×100毫米=32毫米
C.五星紅旗的質量為200克=200×0.001千克=0.2千克
D.五星紅旗的厚度為0.052厘米=0.052×1000微米=52微米
3.(2分)小俞指著廚房桌面上的一小塊白色固體,問媽媽:“這是什么?”媽媽說:“可能是蠟塊也可能是小石子?!卑职终f:“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著就是蠟塊。”媽媽和爸爸的說法分別屬于科學探究過程中的( )
A.猜想和設計實驗B.設計實驗和獲得結論
C.猜想和反思評價D.猜想和進行實驗
4.(2分)小科用示數(shù)在刻度線以下的體溫計依次給甲、乙、丙三位同學測體溫,記錄數(shù)據(jù)分別為:36.8C、36.8C和37.2℃。過后發(fā)現(xiàn)全程忘記甩體溫計,于是想甩過后全部重測,老師說,你只需再重測一個同學的體溫即可。小科應去測誰的體溫呢?( )
A.甲同學
B.乙同學
C.丙同學
D.甲、乙同學中任何一個
5.(2分)截至2023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公布110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以下名錄中,其主要制作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杭州竹骨綢傘B.紹興黃酒
C.溫州細紋刻紙D.黃楊木雕
6.(2分)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如圖為“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的部分圖示。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
A.調焦成功,可隨意移動顯微鏡位置繼續(xù)觀察
B.粗準焦螺旋①可以調節(jié)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
C.將物鏡③轉換成②觀察細胞,發(fā)現(xiàn)視野變暗
D.想用高倍鏡觀察細胞④,馬上轉動物鏡轉換器
7.(2分)雪衣藻是一種生活在高原極地的單細胞藻類植物。雪衣藻原本綠色,在陽光照射下會產(chǎn)生多種紅色色素,可吸收更多熱量來融化周圍的雪。則雪衣藻( )
A.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B.可以通過葉這一器官進行光合作用
C.產(chǎn)生的多種紅色色素存在于細胞核中
D.大量繁殖對極地環(huán)境的保護極為有利
8.(2分)生活在海洋中的烏賊遇到敵害時會噴出墨汁,把海水染黑,然后乘機逃走,這種現(xiàn)象說明生物體( )
A.生活需要營養(yǎng)
B.能進行呼吸、能排出身體產(chǎn)生的廢物
C.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
D.能進行運動
9.(2分)下列表述符合板塊構造學說的是( )
A.全球巖石圈由七大板塊組成
B.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殼變動的主要原因
C.各大板塊漂浮在地核上
D.由于板塊的張裂,東非大裂谷未來可能形成一個新的海洋
10.(2分)下列測量過程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大的是( )
A.用托盤天平測質量時,使用磨損的砝碼
B.測量書本紙張厚度時,錯把頁數(shù)當作張數(shù)
C.用皮尺測量鉛球成績時,用力拉緊皮尺讀數(shù)
D.用溫度計測量熱水溫度時,玻璃泡未充分接觸就讀數(shù)
11.(2分)2014年2月8日,中國南極“泰山站”正式建成開站,這是我國在南極建設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右圖示意我國南極科考站分布,讀圖,我國科學家若從“泰山站”前往“昆侖站”進行沿途考察,則行進的方向大致是( )
A.向東B.向南C.向西D.向北
12.(2分)飛云江是溫州市的第二大河,發(fā)源于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洞宮山白云尖,自西向東流經(jīng)泰順縣、文成縣,在瑞安市上望鎮(zhèn)新村流入東海。根據(jù)信息回答下面小題:如圖是白云尖的等高線地形圖,其中最可能發(fā)育飛云江的地形部位是( )
A.AB.BC.CD.D
13.(2分)如圖表示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c表示的結構層次是器官
B.在結構層次上,植物體比動物體多了系統(tǒng)
C.葉片表皮、動物血液屬于b
D.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可表示為:細胞→a→b→系統(tǒng)→d
14.(2分)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xiàn)象,正確的是( )
A.熱脹冷縮是因為分子大小隨溫度而改變
B.蔗糖能溶于水說明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
C.氣體易被壓縮說明分子間間隔很小
D.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說明分子很小
15.(2分)關于物質的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罐氧氣用掉部分后,罐內氧氣的質量變小,密度變小
B.一只氣球受熱膨脹后,球內氣體的質量不變,密度變大
C.一支粉筆用掉部分后,它的體積變小,密度變小
D.一塊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質量變大,密度變大
16.(2分)裝水的密閉小瓶放在大燒杯里的水中間(如圖所示),把燒杯放在電冰箱的冷凍室內。過一段時間取出燒杯,發(fā)現(xiàn)燒杯中已經(jīng)有一半的水結成了冰。此時小瓶中的水( )
A.只有表面的水結冰B.有一半的水結成
C.全部沒有結冰D.已經(jīng)全部結冰
17.(2分)某同學在野外觀察到五種動物P、Q、R、S和T,并設計如表所示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來分辨這些動物,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動物P可能是鯽魚,動物R可能是青蛙
B.動物P與Q的親緣關系比P與R的近
C.動物S的結構層次是細胞→器官→組織→系統(tǒng)→動物體
D.動物T體內有保護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jīng)組織等
18.(2分)如圖所示,一塊冰懸掛在支架上,冰的一部分浸沒在濃鹽水中,此時天平平衡。在冰塊熔化為水的過程中( )
A.杯中的鹽水密度逐漸減小,天平的平衡破壞,左側下降
B.杯中的鹽水密度逐漸減小,天平的平衡破壞,右側下降
C.杯中的鹽水密度逐漸減小,天平仍平衡不動
D.杯中的鹽水密度保持不變,天平仍平衡不動
19.(2分)小明用天平測量一鐵球質量,他先把游碼撥到如圖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動橫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橫梁平衡;接下來他把鐵球放在天平左盤上,在天平右盤上放50g砝碼一只,10g砝碼一只,然后將游碼撥回到如圖乙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則鐵球質量為( )
A.60.4gB.60.2gC.59.6gD.59.8g
20.(2分)如圖是兩區(qū)域(陰影部分)的經(jīng)緯網(wǎng)示意圖,甲、乙分別是兩幅世界政區(qū)圖的一部分,若兩陰影的圖幅大小相同,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圖比例尺小于乙圖比例尺
B.甲圖比例尺大于乙圖比例尺
C.甲圖比例尺等于乙圖比例尺
D.甲乙兩圖比例尺無法比較大小
二、簡答題(本題有9小題,24個空格,每空格1分,共24分)
21.(2分)下列物質的變化或性質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①食鹽是白色晶體
②氨氣有刺激性氣味
③酒精揮發(fā)
④濃硫酸有腐蝕性
⑤堿石灰能吸收CO2
⑥鐵絲生銹
⑦銅能導電
⑧蔗糖在水中溶解
22.(3分)科學研究以實驗為基礎,學習科學需要實驗室中各種器材做大量的實驗。
(1)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在“點擊化學”作出貢獻的科學家,他們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化學理念,能夠讓分子的構建模塊快速、高效地結合。觀察分子需要借助電子顯微鏡,這種觀察方式屬于 (填序號)。
①直接觀察
②間接觀察
(2)實驗室常見的器材:①燒杯 ②膠頭滴管 ③酒精燈 ④量筒 ⑤藥匙 ⑥試管,取用少量固體粉末藥品的是 ;取用5毫升液體需要用到的器材有 。
23.(3分)為了較準確地測出金屬導線的直徑,他采用了以下的辦法:剪下一段導線后,將這段導線緊密地在一支鉛筆上纏繞18圈,形成一個導線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測量,這線圈的長度如圖所示為 cm,這一品牌導線的直徑是 mm。若在繞線時匝與匝之間留有間隙,則測量值比真實值要偏 (選填“大”或“小”)。
24.(2分)小紅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一支溫度計不準確。把它和標準溫度計一同插入水中,發(fā)現(xiàn)溫度計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數(shù)是4℃,放入沸水(一個標準大氣壓)時的它的示數(shù)為84℃.仔細觀察,他的刻度是均勻的,則這只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28℃時,實際溫度是 ℃;在 ℃時,這支溫度計的溫度等于實際溫度。
25.(3分)三星堆遺址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如圖依次為陶蟾蜍、銅鳥、銅蛇和銅虎。圖中文物涉及的動物有“蟾蜍”、“鳥”、“蛇”和“虎”,其中屬于哺乳動物是 ,一生中有三種呼吸器官的動物是 ,小科把蟾蜍和蛇劃分為一類,鳥和虎劃分為一類,他進行分類的依據(jù)是 。
26.(4分)小強制作了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情況如圖所示,據(jù)圖回答: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主要步驟是: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滴加1滴 ;牙簽刮口腔內側壁;涂抹;蓋蓋玻片;染色等六個步驟。B圖中出現(xiàn)氣泡,是由于制作臨時裝片步驟的“ ”操作不規(guī)范引起的。
(2)某同學使用某普通光學顯微鏡做“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實驗。使用時有一個步驟是“輕輕向后轉動細準焦螺旋”,此操作的目的是 。
A.使物鏡上升,為了物像清晰
B.使物鏡下降,為了物像清晰
C.使物鏡上升,為了視野亮度適合
D.使物鏡下降,為了視野亮度適合
(3)A圖為顯微鏡觀察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的觀察對象,如果要由左視野變?yōu)橛乙曇?,請在下列操作過程中,選出正確的操作步驟并排序 。
①轉動細準焦螺旋
②轉動粗準焦螺旋
③調節(jié)光圈
④向右上方移動玻片
⑤向左下方移動玻片
⑥轉動轉換器
27.(3分)學習科學知識,讓我們對地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1)地殼是由巖石組成的,自然界中巖石的種類很多,如圖甲是一塊含始祖鳥化石的巖石,按巖石的成因分類,該巖石屬于 (選填“巖漿巖”“沉積巖”或“變質巖”)。
(2)圖乙是地球內部構造示意圖,火山噴發(fā)出的巖漿來自于字母 代表的圈層。
(3)我們可以通過模擬實驗來模擬火山爆發(fā),下列利用這一方法的是 。(可多選)
A.研究地球形狀進行的鉛筆在籃球和木板上移動實驗
B.分子間有空隙可用“酒精和水混合實驗”來證明
C.利用“動植物細胞模型”觀察動植物細胞結構
D.用“土質山谷模型”探究泥石流的成因
28.(2分)據(jù)中國地震臺網(wǎng)自動測定:2021年10月18日8:37在四川樂山市犍為縣發(fā)生4.2級左右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震感強烈。
(1)根據(jù)板塊構造學說,四川剛好位于 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帶上,板塊不斷地發(fā)生運動,地殼極不穩(wěn)定。
(2)為提高全民的抗震減災意識,中小學校園每年都會進行地震模擬逃生訓練。當?shù)卣饋砼R時,正確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正確的是 。
A.若在高樓上,則應迅速乘電梯下樓逃生
B.若在房間里,可以雙手護頭,躲在桌子底下
C.若在操場上,則應躲到堅固樓房邊的三角區(qū)
D.若在商場內,則應聽從指揮、有序撤離
E.若不幸被埋在廢墟下,不要急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求救援
29.(2分)2022中國人工智能產(chǎn)業(yè)CEO大會于11月21日在成都開幕。閱讀下列有關“人工智能”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1: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制出了“藥物分子運輸車”。這種分子裝載藥物后,被引導到疾病靶點釋放藥物,對疾病進行針對性治療。
材料2:法國科學家利用特種顯微儀器,讓一個分子做出了各種動作。這一成果使人類能精確控制單個分子運動,進而開發(fā)分子機器人。
(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 。
(2)在科幻電影《蟻人》中,蟻人可以任意變大或縮小。試想,如果蟻人縮小到一個分子般大小,且處在一杯正在升溫的熱水中,他將會看到周圍水分子的景象是 。
三、探究題(本題有4小題,13個空格,每空格2分,共26分)
30.(8分)實驗小組的同學做測量某物體密度的實驗。
(1)天平調平衡時指針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測量質量時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用量筒量出物體的體積如圖丙,則被測物體的密度為 kg/m3。
(2)若按圖丙中先測出物體的體積,再將物體取出直接用天平測量質量,則所測物體的密度比真實值 (選填“大”或“小”)。
(3)老師說不用砝碼和量筒也能測出物體的密度,于是他們用兩個相同的燒杯(滿足實驗需求)、沒有砝碼的天平、刻度尺以及足量的水等器材,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請你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燒杯中裝入適量水,用刻度尺測出水面到燒杯杯底的高度h1。
②將物體放入燒杯中完全浸沒,用刻度尺測出此時水面到燒杯杯底的高度h2。
③將步驟②的燒杯放在天平的左盤,在右盤放一個相同的燒杯, ,用刻度尺測出水面到玻璃杯杯底的高度h3。
④用上述步驟中的測量表示物體密度的表達式為:ρ物=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31.(6分)在探究“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的實驗中。
(1)實驗中應量取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分別倒入相同的燒杯中。
(2)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當它們加熱時間相同時,通過比較 來判斷吸熱能力的強弱。
(3)通過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格所示。從開始加熱到分別達到42℃,甲、乙液體吸收熱量的關系為Q甲 Q乙(填“>”或“<”或“=”)。
(4)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 物質的吸熱能力強。
32.(6分)如圖是一個趣味變色實驗,同學們對混合后溶液變色時間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
資料:碘酒為碘(I2)的乙醇溶液;淀粉遇I2變藍,在本實驗中作為指示劑,指示是否存在。
【進行實驗】向燒杯A中加入一定體積的3%H2O2溶液、水和2mL1%淀粉溶液。向燒杯B中加入一定體積的2%碘酒、水和2粒維生素C片,將兩只燒杯中的溶液混合,記錄混合后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的時間。
說明:本實驗中,溶液總體積可看作是各液體的體積之和。
【解釋與結論】
(1)①中,若將碘酒體積改為1mL,則混合后溶液變色時間 (填“>”或“<”或“=”)595s。
(2)由②④⑤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
(3)同學們進一步證明了I2與維生素C能發(fā)生反應,實驗是向燒杯中依次加入碘酒、水、淀粉溶液,再加入維生素C片,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顏色變化是 。
33.(6分)過年了,小龍同學幫父母載著米去年糕廠做年糕。年糕運回家里后先攤開放置一兩天再浸到水里,這樣能放很長時間,但到第二年春季,小龍同學發(fā)現(xiàn)年糕發(fā)霉并有酸臭味。小泉設計了如下探究實驗幫小龍找出年糕發(fā)霉的原因:
請根據(jù)上述實驗設計,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第一步中高溫處理的目的是 。
(2)其中 兩組實驗基于的假設是使年糕發(fā)霉的微生物可能來自于空氣。
(3)分析第1組與第3組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
四、解答題(本題有2小題,共10分)
34.(5分)某空瓶質量為150g,裝滿冰后總質量為600g,過了一段時間后,冰全部熔化成了水。已知ρ冰=0.9×103kg/m3,求:
(1)空瓶的容積;
(2)需向瓶中再加多少g的水才能將此瓶重新裝滿?
35.(5分)如圖所示,是我國C919大型客機,其質量參數(shù)如表。C919在使用材料上,采用了大量的先進復合材料,如鋁鋰合金、鈦合金等。全機結構質量的20%使用新型鋁鋰合金材料,這樣可以減小飛機機身的質量,提高標準商載質量。C919客機已基本完成各項飛行試驗,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首飛階段。(已知航空燃油的密度為0.8×103kg/m3,ρ鋁合金=2.5×103kg/m3,ρ鋁鋰=2.1×103kg/m3)
(1)C919需加多少升航空燃油才能將油箱加滿?
(2)C919采用密度較小的新型國產(chǎn)鋁鋰合金材料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提高標準商載質量,若在不改變其設計結構的情況下,采用新型國產(chǎn)鋁鋰合金材料要比用普通的鋁合金材料時提高的標準商載質量是多少?
(3)C919的機翼由A、B兩種密度不同的材料混合制成,混合后的材料密度小,強度大。若A、B按質量比1:2混合后的密度與A、B按體積比4:3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則機翼中A、B兩種材料的密度之比為 (設混合前后機翼總體積不變)。
2023-2024學年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繡湖中學七年級(上)調研科學試卷(1月份)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選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2分)下列取用藥品的操作中,規(guī)范的是( )
A.B.
C.D.
【答案】B
【點評】考查學生對基本操作的掌握,難度小。
2.(2分)2021年5月,天問一號登陸火星,兩面五星紅旗出現(xiàn)在火星地表,一面國旗還會迎風飄揚,根據(jù)信息回答下面小題:關于五星紅旗有下列數(shù)據(jù),其中合理的是( )
A.五星紅旗的寬度為24厘米=24厘米×0.01米=0.24米
B.五星紅旗的長度為0.32米=0.32×100毫米=32毫米
C.五星紅旗的質量為200克=200×0.001千克=0.2千克
D.五星紅旗的厚度為0.052厘米=0.052×1000微米=52微米
【答案】C
【點評】本題主要是考查長度及質量的單位換算,單位換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級單位化低級單位還是由低級單位化高級單位,其次記住單位間的進率。
3.(2分)小俞指著廚房桌面上的一小塊白色固體,問媽媽:“這是什么?”媽媽說:“可能是蠟塊也可能是小石子?!卑职终f:“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著就是蠟塊?!眿寢尯桶职值恼f法分別屬于科學探究過程中的( )
A.猜想和設計實驗B.設計實驗和獲得結論
C.猜想和反思評價D.猜想和進行實驗
【答案】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科學探究的七個步驟,難度不大,屬于常規(guī)考查。
4.(2分)小科用示數(shù)在刻度線以下的體溫計依次給甲、乙、丙三位同學測體溫,記錄數(shù)據(jù)分別為:36.8C、36.8C和37.2℃。過后發(fā)現(xiàn)全程忘記甩體溫計,于是想甩過后全部重測,老師說,你只需再重測一個同學的體溫即可。小科應去測誰的體溫呢?( )
A.甲同學
B.乙同學
C.丙同學
D.甲、乙同學中任何一個
【答案】B
【點評】完成本題的關鍵是知道體溫計的特殊構造和使用方法。
5.(2分)截至2023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公布110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以下名錄中,其主要制作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杭州竹骨綢傘B.紹興黃酒
C.溫州細紋刻紙D.黃楊木雕
【答案】B
【點評】正確區(qū)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關鍵是判斷是否有新物質的生成,方法是比較變化前后物質的差別:是只限于物質的狀態(tài)變化,還是物質發(fā)生了根本變化。
6.(2分)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如圖為“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的部分圖示。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
A.調焦成功,可隨意移動顯微鏡位置繼續(xù)觀察
B.粗準焦螺旋①可以調節(jié)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
C.將物鏡③轉換成②觀察細胞,發(fā)現(xiàn)視野變暗
D.想用高倍鏡觀察細胞④,馬上轉動物鏡轉換器
【答案】C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
7.(2分)雪衣藻是一種生活在高原極地的單細胞藻類植物。雪衣藻原本綠色,在陽光照射下會產(chǎn)生多種紅色色素,可吸收更多熱量來融化周圍的雪。則雪衣藻( )
A.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B.可以通過葉這一器官進行光合作用
C.產(chǎn)生的多種紅色色素存在于細胞核中
D.大量繁殖對極地環(huán)境的保護極為有利
【答案】A
【點評】掌握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題的關鍵。
8.(2分)生活在海洋中的烏賊遇到敵害時會噴出墨汁,把海水染黑,然后乘機逃走,這種現(xiàn)象說明生物體( )
A.生活需要營養(yǎng)
B.能進行呼吸、能排出身體產(chǎn)生的廢物
C.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
D.能進行運動
【答案】C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9.(2分)下列表述符合板塊構造學說的是( )
A.全球巖石圈由七大板塊組成
B.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殼變動的主要原因
C.各大板塊漂浮在地核上
D.由于板塊的張裂,東非大裂谷未來可能形成一個新的海洋
【答案】D
【點評】考查火山、地震的有關知識,要理解記憶.
10.(2分)下列測量過程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大的是( )
A.用托盤天平測質量時,使用磨損的砝碼
B.測量書本紙張厚度時,錯把頁數(shù)當作張數(shù)
C.用皮尺測量鉛球成績時,用力拉緊皮尺讀數(shù)
D.用溫度計測量熱水溫度時,玻璃泡未充分接觸就讀數(shù)
【答案】A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刻度尺、量筒、溫度計的使用,是對基本測量工具的考查,屬于基礎題。
11.(2分)2014年2月8日,中國南極“泰山站”正式建成開站,這是我國在南極建設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右圖示意我國南極科考站分布,讀圖,我國科學家若從“泰山站”前往“昆侖站”進行沿途考察,則行進的方向大致是( )
A.向東B.向南C.向西D.向北
【答案】B
【點評】本題考查了南極地區(qū)判斷兩點的位置關系,學生要認真讀圖分析解答。
12.(2分)飛云江是溫州市的第二大河,發(fā)源于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洞宮山白云尖,自西向東流經(jīng)泰順縣、文成縣,在瑞安市上望鎮(zhèn)新村流入東海。根據(jù)信息回答下面小題:如圖是白云尖的等高線地形圖,其中最可能發(fā)育飛云江的地形部位是( )
A.AB.BC.CD.D
【答案】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讀圖理解回答即可。
13.(2分)如圖表示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c表示的結構層次是器官
B.在結構層次上,植物體比動物體多了系統(tǒng)
C.葉片表皮、動物血液屬于b
D.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可表示為:細胞→a→b→系統(tǒng)→d
【答案】D
【點評】掌握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可解答。
14.(2分)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xiàn)象,正確的是( )
A.熱脹冷縮是因為分子大小隨溫度而改變
B.蔗糖能溶于水說明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
C.氣體易被壓縮說明分子間間隔很小
D.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說明分子很小
【答案】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分子動理論的掌握情況,需要加強記憶內容的訓練。
15.(2分)關于物質的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罐氧氣用掉部分后,罐內氧氣的質量變小,密度變小
B.一只氣球受熱膨脹后,球內氣體的質量不變,密度變大
C.一支粉筆用掉部分后,它的體積變小,密度變小
D.一塊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質量變大,密度變大
【答案】A
【點評】密度的定義式是ρ,在分析各物理量的正反比關系時,一定要結合物理規(guī)律及生活實際,切不可脫離現(xiàn)實而一味分析其數(shù)學關系。
16.(2分)裝水的密閉小瓶放在大燒杯里的水中間(如圖所示),把燒杯放在電冰箱的冷凍室內。過一段時間取出燒杯,發(fā)現(xiàn)燒杯中已經(jīng)有一半的水結成了冰。此時小瓶中的水( )
A.只有表面的水結冰B.有一半的水結成
C.全部沒有結冰D.已經(jīng)全部結冰
【答案】C
【點評】掌握晶體熔化和凝固的特點和條件是解這類題型的關鍵。
17.(2分)某同學在野外觀察到五種動物P、Q、R、S和T,并設計如表所示的二歧分類檢索表來分辨這些動物,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動物P可能是鯽魚,動物R可能是青蛙
B.動物P與Q的親緣關系比P與R的近
C.動物S的結構層次是細胞→器官→組織→系統(tǒng)→動物體
D.動物T體內有保護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jīng)組織等
【答案】B
【點評】明確了動物的分類及檢索表的查閱和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可正確解題。
18.(2分)如圖所示,一塊冰懸掛在支架上,冰的一部分浸沒在濃鹽水中,此時天平平衡。在冰塊熔化為水的過程中( )
A.杯中的鹽水密度逐漸減小,天平的平衡破壞,左側下降
B.杯中的鹽水密度逐漸減小,天平的平衡破壞,右側下降
C.杯中的鹽水密度逐漸減小,天平仍平衡不動
D.杯中的鹽水密度保持不變,天平仍平衡不動
【答案】C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質量、密度的了解與掌握,把左盤的容器、鹽水、冰塊、支架當做一個整體分析是本題的關鍵。
19.(2分)小明用天平測量一鐵球質量,他先把游碼撥到如圖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動橫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橫梁平衡;接下來他把鐵球放在天平左盤上,在天平右盤上放50g砝碼一只,10g砝碼一只,然后將游碼撥回到如圖乙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則鐵球質量為( )
A.60.4gB.60.2gC.59.6gD.59.8g
【答案】D
【點評】知道如何利用甲圖中標尺上的示數(shù)來判斷乙圖鐵球的質量是解決該題的關鍵。
20.(2分)如圖是兩區(qū)域(陰影部分)的經(jīng)緯網(wǎng)示意圖,甲、乙分別是兩幅世界政區(qū)圖的一部分,若兩陰影的圖幅大小相同,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圖比例尺小于乙圖比例尺
B.甲圖比例尺大于乙圖比例尺
C.甲圖比例尺等于乙圖比例尺
D.甲乙兩圖比例尺無法比較大小
【答案】A
【點評】本題考查比例尺大小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
二、簡答題(本題有9小題,24個空格,每空格1分,共24分)
21.(2分)下列物質的變化或性質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③⑧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④⑤ 。
①食鹽是白色晶體
②氨氣有刺激性氣味
③酒精揮發(fā)
④濃硫酸有腐蝕性
⑤堿石灰能吸收CO2
⑥鐵絲生銹
⑦銅能導電
⑧蔗糖在水中溶解
【答案】③⑧;④⑤。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充分理解兩種變化和兩種性質的概念與區(qū)別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22.(3分)科學研究以實驗為基礎,學習科學需要實驗室中各種器材做大量的實驗。
(1)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在“點擊化學”作出貢獻的科學家,他們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化學理念,能夠讓分子的構建模塊快速、高效地結合。觀察分子需要借助電子顯微鏡,這種觀察方式屬于 ② (填序號)。
①直接觀察
②間接觀察
(2)實驗室常見的器材:①燒杯 ②膠頭滴管 ③酒精燈 ④量筒 ⑤藥匙 ⑥試管,取用少量固體粉末藥品的是 ⑤ ;取用5毫升液體需要用到的器材有 ②④ 。
【答案】(1)②;
(2)⑤;②④。
【點評】本題考查了常見儀器的使用,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儀器的具體用途進行分析即可解答。
23.(3分)為了較準確地測出金屬導線的直徑,他采用了以下的辦法:剪下一段導線后,將這段導線緊密地在一支鉛筆上纏繞18圈,形成一個導線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測量,這線圈的長度如圖所示為 2.50 cm,這一品牌導線的直徑是 1.4 mm。若在繞線時匝與匝之間留有間隙,則測量值比真實值要偏 大 (選填“大”或“小”)。
【答案】2.50;1.4;大。
【點評】本題考查刻度尺的使用以及利用累積法測量細絲的直徑是一道基礎題。
24.(2分)小紅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一支溫度計不準確。把它和標準溫度計一同插入水中,發(fā)現(xiàn)溫度計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數(shù)是4℃,放入沸水(一個標準大氣壓)時的它的示數(shù)為84℃.仔細觀察,他的刻度是均勻的,則這只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28℃時,實際溫度是 30 ℃;在 20 ℃時,這支溫度計的溫度等于實際溫度。
【答案】30;20。
【點評】本題考查溫度的計算,難點是知道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一個標準氣壓下沸水溫度是100℃;這是解題的關鍵,本題有一定難度。
25.(3分)三星堆遺址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如圖依次為陶蟾蜍、銅鳥、銅蛇和銅虎。圖中文物涉及的動物有“蟾蜍”、“鳥”、“蛇”和“虎”,其中屬于哺乳動物是 虎 ,一生中有三種呼吸器官的動物是 蟾蜍 ,小科把蟾蜍和蛇劃分為一類,鳥和虎劃分為一類,他進行分類的依據(jù)是 體溫是否恒定 。
【答案】虎;蟾蜍;體溫是否恒定。
【點評】仔細分析每一種動物的特征,總結它們所屬的類群,結合題意,概括出答案。
26.(4分)小強制作了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情況如圖所示,據(jù)圖回答: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主要步驟是: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滴加1滴 生理鹽水 ;牙簽刮口腔內側壁;涂抹;蓋蓋玻片;染色等六個步驟。B圖中出現(xiàn)氣泡,是由于制作臨時裝片步驟的“ 蓋蓋玻片 ”操作不規(guī)范引起的。
(2)某同學使用某普通光學顯微鏡做“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實驗。使用時有一個步驟是“輕輕向后轉動細準焦螺旋”,此操作的目的是 A 。
A.使物鏡上升,為了物像清晰
B.使物鏡下降,為了物像清晰
C.使物鏡上升,為了視野亮度適合
D.使物鏡下降,為了視野亮度適合
(3)A圖為顯微鏡觀察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的觀察對象,如果要由左視野變?yōu)橛乙曇?,請在下列操作過程中,選出正確的操作步驟并排序 ⑤⑥③① 。
①轉動細準焦螺旋
②轉動粗準焦螺旋
③調節(jié)光圈
④向右上方移動玻片
⑤向左下方移動玻片
⑥轉動轉換器
【答案】(1)生理鹽水;蓋蓋玻片;
(2)A;
(3)⑤⑥③①。
【點評】只有全面掌握基礎知識,才能避免知識的遺漏,正確解答與教材相關的各種問題。
27.(3分)學習科學知識,讓我們對地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1)地殼是由巖石組成的,自然界中巖石的種類很多,如圖甲是一塊含始祖鳥化石的巖石,按巖石的成因分類,該巖石屬于 沉積巖 (選填“巖漿巖”“沉積巖”或“變質巖”)。
(2)圖乙是地球內部構造示意圖,火山噴發(fā)出的巖漿來自于字母 B 代表的圈層。
(3)我們可以通過模擬實驗來模擬火山爆發(fā),下列利用這一方法的是 ACD 。(可多選)
A.研究地球形狀進行的鉛筆在籃球和木板上移動實驗
B.分子間有空隙可用“酒精和水混合實驗”來證明
C.利用“動植物細胞模型”觀察動植物細胞結構
D.用“土質山谷模型”探究泥石流的成因
【答案】(1)沉積巖
(2)B
(3)AC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巖石的類型、地球內部圈層和模擬實驗的判斷,屬于基礎題,熟記課本內容即可解答。
28.(2分)據(jù)中國地震臺網(wǎng)自動測定:2021年10月18日8:37在四川樂山市犍為縣發(fā)生4.2級左右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震感強烈。
(1)根據(jù)板塊構造學說,四川剛好位于 亞歐 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帶上,板塊不斷地發(fā)生運動,地殼極不穩(wěn)定。
(2)為提高全民的抗震減災意識,中小學校園每年都會進行地震模擬逃生訓練。當?shù)卣饋砼R時,正確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正確的是 BDE 。
A.若在高樓上,則應迅速乘電梯下樓逃生
B.若在房間里,可以雙手護頭,躲在桌子底下
C.若在操場上,則應躲到堅固樓房邊的三角區(qū)
D.若在商場內,則應聽從指揮、有序撤離
E.若不幸被埋在廢墟下,不要急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求救援
【答案】(1)亞歐;
(2)BDE。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板塊學說和防災減災的有關知識,要分析理解解答。
29.(2分)2022中國人工智能產(chǎn)業(yè)CEO大會于11月21日在成都開幕。閱讀下列有關“人工智能”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1: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制出了“藥物分子運輸車”。這種分子裝載藥物后,被引導到疾病靶點釋放藥物,對疾病進行針對性治療。
材料2:法國科學家利用特種顯微儀器,讓一個分子做出了各種動作。這一成果使人類能精確控制單個分子運動,進而開發(fā)分子機器人。
(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 分子 。
(2)在科幻電影《蟻人》中,蟻人可以任意變大或縮小。試想,如果蟻人縮小到一個分子般大小,且處在一杯正在升溫的熱水中,他將會看到周圍水分子的景象是 水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
【答案】(1)分子;(2)水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點評】本題考查了分子的熱運動,屬于基礎題。
三、探究題(本題有4小題,13個空格,每空格2分,共26分)
30.(8分)實驗小組的同學做測量某物體密度的實驗。
(1)天平調平衡時指針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右 調;測量質量時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用量筒量出物體的體積如圖丙,則被測物體的密度為 2.74×103 kg/m3。
(2)若按圖丙中先測出物體的體積,再將物體取出直接用天平測量質量,則所測物體的密度比真實值 大 (選填“大”或“小”)。
(3)老師說不用砝碼和量筒也能測出物體的密度,于是他們用兩個相同的燒杯(滿足實驗需求)、沒有砝碼的天平、刻度尺以及足量的水等器材,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請你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燒杯中裝入適量水,用刻度尺測出水面到燒杯杯底的高度h1。
②將物體放入燒杯中完全浸沒,用刻度尺測出此時水面到燒杯杯底的高度h2。
③將步驟②的燒杯放在天平的左盤,在右盤放一個相同的燒杯, 向燒杯中加水,直至天平平衡 ,用刻度尺測出水面到玻璃杯杯底的高度h3。
④用上述步驟中的測量表示物體密度的表達式為:ρ物= ρ水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答案】(1)右;2.74×103;(2)大;(3)③向燒杯中加水,直至天平平衡;④ρ水。
【點評】本題考查了密度公式的計算和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關鍵是知道物體沒入水中排開水的體積就是自身的體積,計算時要注意單位的統(tǒng)一。(3)是利用物體的質量等于另一個燒杯多出水的質量。
31.(6分)在探究“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的實驗中。
(1)實驗中應量取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分別倒入相同的燒杯中。
(2)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當它們加熱時間相同時,通過比較 升高的溫度 來判斷吸熱能力的強弱。
(3)通過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格所示。從開始加熱到分別達到42℃,甲、乙液體吸收熱量的關系為Q甲 < Q乙(填“>”或“<”或“=”)。
(4)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 甲 物質的吸熱能力強。
【答案】(2)升高的溫度;(3)<; (4)甲。
【點評】本題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考查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的應用和比較吸熱能力的方法,為熱學中的重要實驗.
32.(6分)如圖是一個趣味變色實驗,同學們對混合后溶液變色時間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
資料:碘酒為碘(I2)的乙醇溶液;淀粉遇I2變藍,在本實驗中作為指示劑,指示是否存在。
【進行實驗】向燒杯A中加入一定體積的3%H2O2溶液、水和2mL1%淀粉溶液。向燒杯B中加入一定體積的2%碘酒、水和2粒維生素C片,將兩只燒杯中的溶液混合,記錄混合后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的時間。
說明:本實驗中,溶液總體積可看作是各液體的體積之和。
【解釋與結論】
(1)①中,若將碘酒體積改為1mL,則混合后溶液變色時間 > (填“>”或“<”或“=”)595s。
(2)由②④⑤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在實驗研究范圍內,碘酒體積等其他條件相同時,H2O2溶液體積越大,變色時間越短 。
(3)同學們進一步證明了I2與維生素C能發(fā)生反應,實驗是向燒杯中依次加入碘酒、水、淀粉溶液,再加入維生素C片,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顏色變化是 溶液由棕黃色變?yōu)樗{色,再變?yōu)闊o色 。
【答案】(1)>
(2)在實驗研究范圍內,碘酒體積等其他條件相同時,H2O2溶液體積越大,變色時間越短
(3)溶液由棕黃色變?yōu)樗{色,再變?yōu)闊o色
【點評】掌握對照實驗的原則是解題的關鍵。
33.(6分)過年了,小龍同學幫父母載著米去年糕廠做年糕。年糕運回家里后先攤開放置一兩天再浸到水里,這樣能放很長時間,但到第二年春季,小龍同學發(fā)現(xiàn)年糕發(fā)霉并有酸臭味。小泉設計了如下探究實驗幫小龍找出年糕發(fā)霉的原因:
請根據(jù)上述實驗設計,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第一步中高溫處理的目的是 殺死原有微生物,防止對實驗產(chǎn)生干擾 。
(2)其中 1組和2組 兩組實驗基于的假設是使年糕發(fā)霉的微生物可能來自于空氣。
(3)分析第1組與第3組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年糕在適宜溫度下更容易發(fā)霉(低溫下不易發(fā)霉) 。
【答案】(1)殺死原有微生物,防止對實驗產(chǎn)生干擾;
(2)1組和2組;
(3)年糕在適宜溫度下更容易發(fā)霉(低溫下不易發(fā)霉,合理即可)。
【點評】解答此題要掌握對照實驗的原則。
四、解答題(本題有2小題,共10分)
34.(5分)某空瓶質量為150g,裝滿冰后總質量為600g,過了一段時間后,冰全部熔化成了水。已知ρ冰=0.9×103kg/m3,求:
(1)空瓶的容積;
(2)需向瓶中再加多少g的水才能將此瓶重新裝滿?
【答案】(1)空瓶的容積為500cm3;
(2)需向瓶中再加50g的水才能將此瓶重新裝滿。
【點評】本題考查了密度公式的應用,知道冰全部化為水,狀態(tài)變化、質量不變是解題的關鍵。
35.(5分)如圖所示,是我國C919大型客機,其質量參數(shù)如表。C919在使用材料上,采用了大量的先進復合材料,如鋁鋰合金、鈦合金等。全機結構質量的20%使用新型鋁鋰合金材料,這樣可以減小飛機機身的質量,提高標準商載質量。C919客機已基本完成各項飛行試驗,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首飛階段。(已知航空燃油的密度為0.8×103kg/m3,ρ鋁合金=2.5×103kg/m3,ρ鋁鋰=2.1×103kg/m3)
(1)C919需加多少升航空燃油才能將油箱加滿?
(2)C919采用密度較小的新型國產(chǎn)鋁鋰合金材料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提高標準商載質量,若在不改變其設計結構的情況下,采用新型國產(chǎn)鋁鋰合金材料要比用普通的鋁合金材料時提高的標準商載質量是多少?
(3)C919的機翼由A、B兩種密度不同的材料混合制成,混合后的材料密度小,強度大。若A、B按質量比1:2混合后的密度與A、B按體積比4:3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則機翼中A、B兩種材料的密度之比為 3:8 (設混合前后機翼總體積不變)。
【答案】(1)C919需加24450升航空燃油才能將油箱加滿;
(2)在不改變其設計結構的情況下,采用新型國產(chǎn)鋁鋰合金材料要比用普通的鋁合金材料時提高的標準商載質量是1600kg;
(3)3:8。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密度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變形公式的靈活應用。
聲明: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日期:2025/1/9 7:35:58;用戶:秦子政;郵箱:13669037329;學號:41037197加熱時間/min
0
1
2
3
4
甲的溫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溫度/℃
10
18
26
34
42
序號
燒杯A
燒杯B
變色時間/s
H2O2溶液體積/mL
溶液總體積/mL
碘酒體積/mL
溶液總體積/mL
①
10
32
2
25
595
②
10
32
5
25
193
③
10
32
10
25
39
④
5
32
5
25
399
⑤
20
32
5
25
78
將質量、大小、形狀相同的一塊年糕分別放入三個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高溫處理后待用。
第一步材料處理
第1組
第2組
第3組
第二步實驗操作
將玻璃瓶敞口放置
將玻璃瓶瓶口塞緊
將玻璃瓶敞口放置
第三步恒溫培養(yǎng)(1周)
25℃
25℃
5℃
第四步實驗結果
年糕出現(xiàn)大量菌落
年糕無菌落
年糕出現(xiàn)少量菌落
特征質量
C919(標準航程型)
最大起飛質量
72500kg
最大著陸質量
66600kg
最大燃油質量
19560kg
標準商載質量
15920kg
全機結構質量
42000kg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A
B
B
C
A
C
D
A
B
題號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A
C
B
C
D
A
加熱時間/min
0
1
2
3
4
甲的溫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溫度/℃
10
18
26
34
42
序號
燒杯A
燒杯B
變色時間/s
H2O2溶液體積/mL
溶液總體積/mL
碘酒體積/mL
溶液總體積/mL
①
10
32
2
25
595
②
10
32
5
25
193
③
10
32
10
25
39
④
5
32
5
25
399
⑤
20
32
5
25
78
將質量、大小、形狀相同的一塊年糕分別放入三個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高溫處理后待用。
第一步材料處理
第1組
第2組
第3組
第二步實驗操作
將玻璃瓶敞口放置
將玻璃瓶瓶口塞緊
將玻璃瓶敞口放置
第三步恒溫培養(yǎng)(1周)
25℃
25℃
5℃
第四步實驗結果
年糕出現(xiàn)大量菌落
年糕無菌落
年糕出現(xiàn)少量菌落
特征質量
C919(標準航程型)
最大起飛質量
72500kg
最大著陸質量
66600kg
最大燃油質量
19560kg
標準商載質量
15920kg
全機結構質量
42000kg
這是一份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繡湖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調研卷,共3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浙江省金華市繡湖中學九年級上學期12月調研科學試卷,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簡答題,實驗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繡湖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調研檢測科學試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本卷所有g取10N/kg,下列涉及學科觀念的說法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