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試卷主要考試內(nèi)容:選擇性必修一。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下圖示意我國某地地質(zhì)構造。據(jù)此完成1~3題。
1.圖示巖層大多為
A.噴出巖B.變質(zhì)巖C.沉積巖D.侵入巖
2.圖中
A.P處為斷層谷B.N處為向斜山C M處為背斜谷D.Q處為背斜山
3.圖中Q處海拔高于N處,其原因是Q處
①巖漿活動劇烈②巖層抗蝕力強③位于斷層上升盤④風力侵蝕弱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下圖示意某月全球局部氣壓帶和風帶分布情況。據(jù)此完成4~6題。
4.圖示甲、乙兩地主要的降雨類型分別是
A.對流雨、臺風雨B.對流雨、鋒面雨C地形雨、鋒面雨D.鋒面雨、對流雨
5.與戊風帶相比,圖中丙風帶
①盛行東北風②盛行西南風③寒冷干燥 ④溫暖濕潤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6.丁處氣壓帶的形成源于
A.海陸面積分布B.高空氣流堆積下沉
C.下墊面的性質(zhì)D.緯度位置較低
閔家河流域位于秦嶺南麓的陜西省商洛市,屬丹江水系,流入漢江、長江,是丹江口水庫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yǎng)區(qū)a該流域內(nèi)海拔950~1811 m,植被覆蓋率在89%以上。下圖示意閔家河流域甲、乙兩類水源對河水補給的空間變化特征。據(jù)此完成7~9題。
7.圖示甲、乙兩類水源最可能為
A.冰川融水、大氣降水B.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生物水
C.淺層地下水、湖泊水D.大氣降水、淺層地下水
8.圖示非汛期
①甲類水源的河流補給量遠小于汛期②乙類水源的河流補給占比小于汛期 ③甲類水源
的河流補給占比大④乙類水源的河流補給優(yōu)勢明顯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
9.驅動甲類水源影響閔家河徑流量季節(jié)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副熱帶高壓B.東亞季風C.熱帶氣旋D.低緯度信風
北極地區(qū)作為地球主要冷源之一,在氣候變化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海冰作為北極生態(tài)
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季節(jié)和年際變化都反映著極地海洋狀況,是最重要的大氣環(huán)境特征。海冰作為海洋與大氣的“隔絕層”,阻礙了大氣與海洋之間的能量和物質(zhì)交換。海冰具有高反射率的物理特性,可反射大部分太陽輻射。下圖示意2000-2019年北極多年生海冰范圍年際變化趨勢。據(jù)此完成10~11題。
10.圖示期間北極多年生海冰范圍
A.整體呈下降趨勢B.逐年大幅度遞減
C.2001年達到最大值D.呈直線式上升趨勢
1 1.圖示北極多年生海冰范圍的變化趨勢會導致北極地區(qū)
A.海面溫度上升B.太陽輻射反照率增大
C.附冰藻類迅速大增D.開闊水域日趨減小
水青岡群落是貴州省雷公山(26°24'~26°38'N, 108°16'~108°29'E;主峰最高海拔2178.8 m)自然保護區(qū)地帶性群落,分布在海拔800~1800 m的山地雜木林中。該群落結構主要分為喬木層(樹體冠幅大,為落葉闊葉林)、灌木層和草本層3個層次,整個水青岡群落的郁閉度(指森林中喬木樹冠在陽光直射下在地面的總投影面積與此林地總面積的比值)極高。研究發(fā)現(xiàn),雷公山地區(qū)不同水青岡群落在更新上也存在差異,該水青岡群落更新得比常綠闊葉林要好。據(jù)此完成12~14題。
12.雷公山自然保護區(qū)
A.針葉樹種占比高B.凍土層深厚
C.人類活動頻繁D.植被垂直分異明顯
13.該水青岡群落更新得比常綠闊葉林要好的主要原因是
A.水源涵養(yǎng)能力強B.樹體冠幅偏小
C.林中光熱條件較好D.林下枯枝落葉較多
14.通過實地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整個水青岡群落的郁閉度極高,在該灌木層中,雷山方竹占據(jù)絕對的優(yōu)勢地位,進而
A.加速水青岡幼苗幼樹生長B.導致灌草層物種較為單一
c.增加灌木層物種豐富度D.避免人為活動的過度干擾
下圖為二分二至日中的某日日照示意圖,弧PQM為晨昏線,陰影區(qū)域為黑夜,非陰影區(qū)域為白天。據(jù)此完成15~16題。
15.圖示該日為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
16.圖示該日
①此時弧MQ為晨線②呼和浩特日出東南③南半球各地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④廣
州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于北京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2分。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長江河口及其三角洲地區(qū)是人類活動最頻繁的地區(qū)之一。長江口沖積島淺灘的自然演變過程體現(xiàn)了長江河口的演變規(guī)律,其受地質(zhì)構造運動、地貌形態(tài)、長江水沙量以及河口動力條件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例如長興島,原來只是6個沙洲,經(jīng)過自然演變和人工堵港變成現(xiàn)在的長興島。近年來,三峽大壩等流域大型工程顯著改變了長江口的水沙態(tài)勢。下圖示意長江入??诰植康孛卜植肌?br>(1)分析內(nèi)外力作用對長江入??跍\灘發(fā)育的影響。(4分)
(2)分析長江人??陂L興島的形成過程。(6分)
(3)說明三峽工程運行后在流水作用下長江人??谀细酆佣魏硬鄣臎_淤變化,并說明理由。
(6分)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受太陽輻射、大氣運動、地面狀況等因素影響,在地面或高空形成高氣壓區(qū)和低氣壓區(qū)。
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不同半球形成不同的氣旋和反氣旋系統(tǒng)。下圖為北美洲局部地區(qū)某
年秋季某時刻等壓線分布圖。
(1)指出圖中甲、乙、丙三個陰影區(qū)中最適合戶外活動的地區(qū),并說明理由。(6分)
(2)指出P地的天氣特征,并分析成因。(6分)
(3)說明甲、乙兩個陰影區(qū)形成的天氣系統(tǒng),并對比天氣差異。(6分)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黑潮起源于菲律賓以東海域,流經(jīng)臺灣島以東地區(qū),后進入東海。黑潮海洋鋒(簡稱黑
潮鋒)是由高溫、高鹽、高水色、透明度高的黑潮水與低溫、低鹽、渾濁度高、透明度低的東海陸架水相互作用形成的。下圖示意東海及其附近海域多年月平均海表溫度分布狀況(以2月、5月、8月、11月為例)。
(1)判斷圖示東海海域最易出現(xiàn)黑潮鋒的月份,并說明理由。(6分)
(2)試從海水性質(zhì)角度,說明陸架水和黑潮水分別位于東海黑潮鋒鋒面的位置(鋒面上部或
鋒面下部)。(6分)
(3)東海黑潮鋒所在海域漁業(yè)資源豐富,試分析其成因。(6分)
高二地理考試參考答案
1.C 2.A 3.B 4.D 5.D 6.B 7.D 8.C 9.B 10.A 11.A 12.D 13.C 14.B
15.D 16.D
17.(1)地質(zhì)構造運動對人??谘葑兙哂锌刂谱饔?,長江人??诘貏莸屯?,長期以沉降為主;寬緩的東海大陸架為河流來沙在人??诘貐^(qū)沉積提供了良好環(huán)境;長江充沛的水量挾帶大量泥沙,為淺灘發(fā)育提供了物質(zhì)條件;長江徑流的下泄、潮流的頂托以及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使沖積島淺灘呈現(xiàn)西北一東南走向,并且不斷向東南方向擴展。(答出兩點,4分)
(2)長江人海口處受到海水的頂托,挾帶的泥沙沉積,形成沙洲;沙洲使水流變緩,水下形成更多的沙洲,泥沙不斷沉積,沙洲相連,露出水面,形成長興島。(6分)
(3)沖淤變化:沉積減弱,侵蝕增強。(2分)理由:三峽T程的攔沙作用導致流水輸送到人
??趨^(qū)域的沙量減少;人??趨^(qū)域水流侵蝕能力增強,導致該地河槽的沖淤發(fā)生變化。
(4分)
18.(1)丙陰影區(qū)。(2分)理由:丙陰影區(qū)位于高壓脊,氣流下沉,天氣晴朗。(4分)
(2)天氣特征:形成多云天氣(或陰天)。(2分) 成因:P地位于低壓中心,但等壓線稀疏,
氣流上升運動緩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量小,難以形成降水。(4分)
(3)天氣系統(tǒng):甲陰影區(qū)為冷鋒,乙陰影區(qū)為暖鋒。(2分)
天氣差異:甲陰影區(qū)形成云、雨(雪)、大風天氣;乙陰影區(qū)形成陰雨連綿天氣。(4分)
19. (1)2月。(2分)理由:黑潮鋒由性質(zhì)差異較大的黑潮水和東海陸架水相互作用形成,說明海水性質(zhì)差異越大越有利于黑潮鋒的形成;2月東海東西部海表等溫線較密集,海表溫度差異最大,因此2月東海最易出現(xiàn)黑潮鋒。(4分)
(2)鋒面處不同性質(zhì)的陸架水和黑潮水相遇(2分),冷而重的陸架水應位于鋒面下部(2分),
暖而輕的外海黑潮水應位于鋒面上部(2分)。
(3)黑潮鋒位于不同特性水體的過渡地帶,海洋鋒附近形成水障(2分),促使來自不同方向
這是一份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2023_2024學年高三地理上學期11月期中試題pdf,共7頁。
這是一份天津市2023_2024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溫州市2023_2024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試題,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 Ⅰ,選擇題Ⅱ,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