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十年高考化學真題(2014-2023)分項匯編專題34“位—構—性”綜合——原子結構物質(zhì)性質(zhì)推斷(Word版附解析)

    • 51.8 KB
    • 2025-01-03 17:11
    • 123
    • 0
    • 教習網(wǎng)3275309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十年高考化學真題(2014-2023)分項匯編專題34“位—構—性”綜合——原子結構物質(zhì)性質(zhì)推斷(Word版附解析)第1頁
    1/11
    十年高考化學真題(2014-2023)分項匯編專題34“位—構—性”綜合——原子結構物質(zhì)性質(zhì)推斷(Word版附解析)第2頁
    2/11
    十年高考化學真題(2014-2023)分項匯編專題34“位—構—性”綜合——原子結構物質(zhì)性質(zhì)推斷(Word版附解析)第3頁
    3/11
    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十年高考化學真題(2014-2023)分項匯編專題34“位—構—性”綜合——原子結構物質(zhì)性質(zhì)推斷(Word版附解析)

    展開

    這是一份十年高考化學真題(2014-2023)分項匯編專題34“位—構—性”綜合——原子結構物質(zhì)性質(zhì)推斷(Word版附解析),共11頁。
    A.電負性:
    B.最高正價:
    C.Q與M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極性共價鍵
    D.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
    【答案】B
    【解析】Y的s能級電子數(shù)量是p能級的兩倍,Y為C,X的軌道全充滿,原子序數(shù)XY>ZB.簡單離子的還原性:Y>X>W
    C.簡單離子的半徑:W>X>Y>ZD.氫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
    【答案】C
    【解析】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態(tài)X原子的電子總數(shù)是其最高能級電子數(shù)的2倍,設若X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則X可能為Be或O,若X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則均不滿足題意,Z與X能形成Z2X2的淡黃色化合物,該淡黃色固體為Na2O2,則X為O元素,Z為Na元素;Y與W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則Y為F元素,W為Cl元素,據(jù)此分析。A.同一周期從左向右第一電離能總趨勢為逐漸增大,同一主族從上到下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小,故四種元素中第一電離能從大到小的順序為F>O>Cl>Na,A錯誤;B.單質(zhì)的氧化性越強,簡單離子的還原性越弱,O、F、Cl三種元素中F2的氧化性最強O2的氧化性最弱,故簡單離子的還原性O2->Cl->F-,B錯誤;C.電子層數(shù)越多簡單離子半徑越大,相同結構的離子,原子序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故四種元素中離子半徑從大到小的順序為Cl->O2->F->Na+,C正確;D.F元素的非金屬性強于Cl元素,則形成氫化物后F原子束縛H原子的能力強于Cl原子,在水溶液中HF不容易發(fā)生電離,故HCl的酸性強于HF,D錯誤;故選C。
    5.(2019·上海高考真題)短周期元素m、n、p、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序如圖所示,其中m的氣態(tài)氫化物與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能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非金屬性:m>n
    B.氫化物穩(wěn)定性:nq
    D.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p>q
    【答案】C
    【解析】m的氣態(tài)氫化物與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能反應,說明m 為氮元素,則n為氧,p為硫,q為氯。A.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則氮和氧比較,氧的非金屬性強,錯誤;B.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非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tài)氫化物越穩(wěn)定,則水的穩(wěn)定性強于硫化氫,錯誤;C.硫離子和氯離子電子層結構相同,核電荷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所以硫離子半徑大,正確;D.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非金屬性Cl強于S,則高氯酸的酸性強于硫酸,錯誤;答案選C。
    6.(2018·全國高考真題)W、X、Y、Z均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鹽YZW與濃鹽酸反應,有黃綠色氣體產(chǎn)生,此氣體同冷燒堿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大小為W<X<Y<Z
    B.X的氫化物水溶液酸性強于Z的
    C.Y2W2與ZW2均含有非極性共價鍵
    D.標準狀況下W的單質(zhì)狀態(tài)與X的相同
    【答案】D
    【解析】黃綠色氣體為氯氣,通入燒堿溶液,應該得到氯化鈉和次氯酸鈉,所以YZW為NaClO,再根據(jù)W、X、Y、Z均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和Z同族,得到W、X、Y、Z分別為O、F、Na、Cl。A.同周期由左向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同主族由上向下原子半徑依次增大,所以短周期中Na(Y)的原子半徑最大,錯誤;B.HCl是強酸,HF是弱酸,所以X(F)的氫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弱于Z(Cl)的,錯誤;C.ClO2的中心原子是Cl,分子中只存在Cl和O之間的極性共價鍵,錯誤;D.標準狀況下,W的單質(zhì)O2或O3均為氣態(tài),X的單質(zhì)F2也是氣態(tài),正確;答案選D。
    7.(2018·全國高考真題)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0;W與Y同族;W與Z形成的化合物可與濃硫酸反應,其生成物可腐蝕玻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X的單質(zhì)為氣態(tài)
    B.Z的氫化物為離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堿性
    D.W與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價
    【答案】B
    【解析】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與Z形成的化合物可與濃硫酸反應,其生成物可腐蝕玻璃,生成物是HF,因此W是F,Z是Ca,W與Y同族,則Y是Cl。W、X、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0,則X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0-7-2=1,所以X是Na,據(jù)此解答。A、金屬鈉或鉀常溫常壓下是固態(tài),A錯誤;B、CaH2中含有離子鍵,屬于離子化合物,B正確;C、Y與Z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鈣,其水溶液顯中性,C錯誤;D、F是最活潑的非金屬,沒有正價,Cl元素的最高價是+7價,D錯誤。答案選B。
    8.(2019·江蘇高考真題)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層有2個電子,Z的單質(zhì)晶體是應用最廣泛的半導體材料,W與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r(W)> r(Z)> r(Y)> r(X)
    B.由X、Y組成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
    C.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強
    D.W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X的強
    【答案】B
    【解析】X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因此X為O元素,Y的最外層有兩個電子,且Y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大于O,因此Y為Mg元素,Z的單質(zhì)晶體是廣泛應用的半導體材料,所以Z為Si元素,W與X同主族,且W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大于X,所以W為S元素;據(jù)此解題;A.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原子半徑隨核電荷數(shù)增加而增加,O位于第二周期,其他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因此O的原子半徑最小,同周期元素,核電荷數(shù)越大,原子半徑越小,因此原子半徑應為r(Mg)>r(Si)>r(S)>r(O),錯誤;B.X為O元素,Y為Mg元素,兩者組成的化合物氧化鎂為離子化合物,正確;C.Z為Si元素,W為S元素,因為S的非金屬性強于Si,所以S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于Si的,錯誤;D.W為S元素,X為O元素,因為O的非金屬性強于S,所以O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強于S的,錯誤;總上所述,本題選B。
    9.(2017·全國高考真題)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W的簡單氫化物可用作制冷劑,Y的原子半徑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種元素形成的一種鹽溶于水后,加入稀鹽酸,有黃色沉淀析出,同時有刺激性氣體產(chǎn)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X的簡單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W強
    B.Y的簡單離子與X的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
    C.Y與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D.Z與X屬于同一主族,與Y屬于同一周期
    【答案】C
    【解析】W的簡單氫化物可用作制冷劑,則W為氮元素,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的是鈉,則Y為鈉元素,X、Y、Z形成的鹽,加入鹽酸生成黃色沉淀及刺激性氣體,結合四種元素均是短周期元素,說明是Na2S2O3與鹽酸反應生成S和SO2,化學方程式為Na2S2O3+2HCl=2NaCl+S↓+ SO2↑+H2O,所以X為氧元素,Z為硫元素,據(jù)此解答。A.O的非金屬性強于N,穩(wěn)定性:H2O>NH3,A正確;B.O2-、Na+均具有Ne的電子層結構,B正確;C.Na2S溶液因S2-水解呈堿性,藍色石蕊試紙遇堿不變色,C錯誤;D.S和O同屬于第ⅥA族,S與Na同屬于第三周期,D正確。故選C。
    10.(2015·上海高考真題)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兩個未成對電子,乙、丙、丁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兩兩之間能相互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元素丙的單質(zhì)可用于冶煉金屬
    B.甲與丁形成的分子中由非極性分子
    C.簡單離子半徑:丁 > 乙 > 丙
    D.甲與乙形成的化合物均有氧化性
    【答案】D
    【解析】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兩個未成對電子,則甲的核外電子排布是1s22s22p2,甲是C元素,丁的核外電子排布可能是1s22s22p63s23p2,或1s22s22p63s23p4,由于乙、丙、丁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兩兩之間能相互反應則丁是核外電子排布的1s22s22p63s23p4,是S元素,丙是Al元素,甲是Na元素。A.由于Al元素的金屬活動性較強,一般的還原劑不能把其從化合物中置換出來,要用電解熔融的Al2O3的方法冶煉,正確;B.C與S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S2中的化學鍵是極性共價鍵,由于兩個S原子在C原子的兩側,鍵角180°,所以形成的分子是非極性分子,正確;C.簡單離子半徑比較:S2->Cl->Al3+,正確;D.Na形成的化合物Na2O2有強的氧化性,而Na2O則氧化性很弱,錯誤;答案選D。
    11.(2015·江蘇高考真題)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Y是至今發(fā)現(xiàn)的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且無正價,Z在周期表中處于周期序數(shù)等于族序數(shù)的位置,W的單質(zhì)廣泛用作半導體材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W、Z、Y、X
    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由多到少的順序:Y、X、W、Z
    C.元素非金屬性由強到弱的順序:Z、W、X
    D.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由強到弱的順序:X、Y、W
    【答案】B
    【解析】Y是至今發(fā)現(xiàn)的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那么Y是F,X最外層有6個電子且原子序數(shù)小于Y,應為O,Z在周期表中處于周期序數(shù)等于族序數(shù)的位置,且為短周期,原子序數(shù)大于F,那么Z為Al,W的單質(zhì)廣泛用作半導體材料,那么W為Si,據(jù)此推斷X、Y、Z、W分別為O、F、Al和Si。A、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同一周期,原子序數(shù)越小,原子半徑越大,即原子半徑關系:Al>Si>O>F,即Z>W(wǎng)>X>Y,錯誤;B、最外層電子數(shù)分別為6、7、3和4,即最外層電子數(shù)Y>X>W(wǎng)>Z,正確;C、同一周期,原子序數(shù)越大,非金屬性越強,即非金屬性F>O>Si>Al,因此X>W(wǎng)>Z,錯誤;D、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tài)氫化物越穩(wěn)定,非金屬性F>O>Si>Al,即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Y>X>W(wǎng),錯誤;故選B。
    12.(2017·江蘇高考真題)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處于同一周期且相鄰,Z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r(X) < r(Y) < r(Z) < r(W)
    B.W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種弱堿
    C.Y的單質(zhì)的氧化性比Z的強
    D.X、Y、Z 三種元素可以組成共價化合物和離子化合物
    【答案】D
    【解析】Z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即Z為O,W是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W是Na,只有Y和Z處于同一周期且相鄰,四種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因此Y為N,X為H,A、電子層數(shù)越多,半徑越大,電子層數(shù)相同,半徑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而減小,因此半徑大小順序是r(Na)>r(N)>r(O)>r(H),故A錯誤;B、Na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NaOH屬于強堿,故B錯誤;C、同周期從左向右非金屬性增強,即O的非金屬性強于N,故C錯誤;D、可以組成HNO3和NH4NO3,前者屬于共價化合物,后者屬于離子化合物,故D正確。
    13.(2018·全國高考真題)W、X、Y和Z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W與X可生成一種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Y的周期數(shù)是族序數(shù)的3倍;Z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與W的電子總數(shù)相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X與其他三種元素均可形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與其他三種元素分別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離子鍵
    C.四種元素的簡單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
    D.W的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均為強酸
    【答案】A
    【解析】W、X、Y和Z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W與X可生成一種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W是N,X是O;Y的周期數(shù)是族序數(shù)的3倍,因此Y只能是第三周期,所以Y是Na;Z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與W的電子總數(shù)相同,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7個,Z是Cl,結合元素周期律和物質(zhì)的性質(zhì)解答。A.氧元素與其N、Na、Cl三種元素均可形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二元化合物,例如NO、NO2、Na2O、Na2O2、Cl2O7、ClO2等,A正確;B.過氧化鈉中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B錯誤;C.N、O、Na三種元素的簡單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均是10電子,氯離子是18電子微粒,C錯誤;D.亞硝酸為弱酸,D錯誤;答案選A。
    14.(2016·浙江高考真題)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2倍,X、Y的核電荷數(shù)之比為3∶4。W-的最外層為8電子結構。金屬單質(zhì)Z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化合物可與水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與Y能形成多種化合物,一般條件下都能與Z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發(fā)生反應
    B.原子半徑大小:XW
    C.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離子鍵
    D.Y、W的某些單質(zhì)或兩元素之間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劑
    【答案】D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2倍,則X為C元素,X、Y的核電荷數(shù)之比為3:4,則Y為O元素,W-的最外層為8電子結構,W為F或Cl元素,金屬單質(zhì)Z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化合物可與水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則Z為Na元素,W只能為Cl元素,則A.X與Y形成的化合物有CO、CO2等,Z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NaOH,CO和NaOH不反應,錯誤;B.一般說來,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電子層數(shù)相同,質(zhì)子數(shù)越多,半徑越小,則原子半徑大小X>Y,Z>W(wǎng),錯誤;C.化合物Z2Y和ZWY3分別為Na2O、NaClO3,NaClO3存在離子鍵和共價鍵,錯誤;D.Y的單質(zhì)臭氧,W的單質(zhì)氯氣,對應的化合物ClO2,可作為水的消毒劑,正確。故選D。
    15.(2013·江蘇高考真題)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3。X 的原子半徑比Y 的小,X 與W 同主族,Z 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 r(Y)>r(Z)>r(W)
    B.元素Z、W 的簡單離子的電子層結構不同
    C.元素Y 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Z 的強
    D.只含X、Y、Z 三種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離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價化合物
    【答案】D
    【解析】由題推知:X為H(氫),Y為N(氮),Z為O(氧),W為Na(鈉)。A.原子半徑大小應該是:r(W)>r(Y)>r(Z),錯誤;B.元素Z、W 的簡單離子分別為O2-和Na+,電子層結構相同,錯誤;C.Y、Z的氣態(tài)氫化物分別是NH3和H2O,穩(wěn)定性H2O大于NH3 ,錯誤;D.只含X、Y、Z三種元素的化合物可以是共價化合物如:HNO3,也可以是離子化合物如:NH4NO3 ,正確。答案選D。
    16.(2010·江蘇高考真題)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5種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單質(zhì)在常溫下呈氣態(tài),元素B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屬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元素A、B組成的化合物常溫下一定呈氣態(tài)
    B.一定條件下,元素C、D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之間能發(fā)生反應
    C.工業(yè)上常用電解法制備元素C、D、E的單質(zhì)
    D.化合物AE與CE含有相同類型的化學鍵
    【答案】BC
    【解析】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5種主族元素,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則C為Na元素;元素D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則D為Al元素;元素B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2倍,B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為C元素;其中元素A、E的單質(zhì)在常溫下呈氣態(tài),A的原子序數(shù)小于碳元素,A為H元素,E的原子序數(shù)大于鋁元素,E為Cl元素。據(jù)此分析解答。A、根據(jù)以上分析,A、B、C、D、E元素分別為H、C、Na、Al、Cl。元素A、B組成的化合物屬于烴,在常溫不一定呈氣態(tài),如C10H22,錯誤;B、元素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氫氧化鈉、D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氫氧化鋁,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偏鋁酸鈉,正確;C、工業(yè)上常用電解熔融的NaCl制備Na;電解熔融的Al2O3制備Al;電解飽和食鹽水則可制備氯氣,正確;D、化合物AE是HCl,屬于共價化合物,含有共價鍵;化合物CE是NaCl,屬于離子化合物,含有離子鍵,二者含有的化學鍵類型不同,錯誤。答案選BC。
    17.(2011·廣東高考真題)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氣態(tài)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堿性,乙位于第VA族,甲與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和電子層數(shù)相等,則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丙>丁>乙
    B.單質(zhì)的還原性: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為共價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能相互反應
    【答案】AD
    【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甲是H,乙是N;丙的Na;丁是Al。A.原子半徑:丙>丁>乙;錯誤。B.單質(zhì)的還原性:丙>?。炯?,錯誤;C.甲、乙均為共價化合物,丙的氧化物是離子化合物,錯誤;D.乙、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HNO3是強酸,丙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NaOH是強堿;能相互反應、丁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A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它們都能兩兩發(fā)生反應,正確。
    18.(2012·江蘇高考真題)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內(nèi)層電子總數(shù)的3 倍,Y 原子的最外層只有2 個電子,Z 單質(zhì)可制成半導體材料,W與X屬于同一主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元素X 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W 的強
    B.元素W 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比Z 的弱
    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學鍵的類型相同
    D.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 rY>rZ>rW>rX
    【答案】AD
    【解析】X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3倍,則X應為O元素;Y最外層有2個電子,且為原子序數(shù)大于O的短周期元素,則Y應為Mg元素;Z單質(zhì)為半導體,則應為Si元素;W與X同族,則W為S元素。A項,O的非金屬性強于S,故H2O的熱穩(wěn)定性強于H2S,正確;B項,酸性:H2SO4>H2SiO3,錯;C項,MgO中為離子鍵,SiO2,SO3中為共價鍵,錯;D項,原子半徑:Mg>Si>S>O,正確。
    19.(2010·浙江高考真題)有X、Y、Z、W、M五種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 Z、M同主族; X+與M2-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離子半徑:Z2->W(wǎng)-;Y的單質(zhì)晶體熔點高、硬度大,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元素W和M的某些單質(zhì)可作為水處理中的消毒劑
    B.由于W、Z、M元素的氫化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依次減小,所以其沸點依次降低
    C.元素Y、Z、W的單質(zhì)晶體屬于同種類型的晶體
    D.X、M兩種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答案】A
    【解析】有X、Y、Z、W、M五種短周期元素,Y的單質(zhì)晶體熔點高、硬度大,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Y為Si元素;X、Y、Z、W同周期, Z、M同主族; X+與M2-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離子半徑:Z2->W(wǎng)-,則X是Na,Z是S,W是Cl,M是O;A.O3、Cl2都可作為水處理中的消毒劑,正確;B.W、Z、M的氫化物依次為HCl、H2S、HCl,由于水分子間存在氫鍵,故三者中水的沸點最高,B錯誤;C.Y、Z、W的單質(zhì)依次為硅、硫、Cl2,硅單質(zhì)是原子晶體,硫單質(zhì)、氯氣是分子晶體,錯誤;D.X、M能形成Na2O、Na2O2兩種常見化合物,錯誤;答案選A。
    20.(2009·北京高考真題)W、X、Y、Z均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核外電子總數(shù)之比7∶17;X與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數(shù)是W和X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質(zhì)焰色反應為黃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金屬性:Y>Z
    B.氫化物的沸點:X>W
    C.離子的還原性:X>W
    D.原子及離子半徑:Z>Y>X
    【答案】B
    【解析】W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為17,說明W為Cl元素, W和X同主族,則X為F;Y的原子序數(shù)為W和X原子序數(shù)之和的一半,W和X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26,則X為13號元素,為Al;含有Z元素的物質(zhì)焰色反應為黃色,則Z為Na。W、X、Y、Z分別是Cl、F、Al、Na。A.同周期金屬元素的金屬性從左到右依次減弱,則Na的金屬性強于Al,即Z>Y,錯誤;B.HF分子中含有氫鍵,其沸點高于氯化氫的沸點,正確;C.同主族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從上到下依次減弱;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相應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弱,即F的非金屬性強于Cl,則F-的還原性弱于Cl-,錯誤;D.由于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徑隨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減小,因此氟離子半徑大于鈉離子半徑,鈉離子半徑大于鋁離子半徑,錯誤;本題答案選B。
    元素
    相關信息
    X
    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核外電子總數(shù)的一半
    Y
    最高化合價和最低化合價之和為零
    Z
    單質(zhì)為淡黃色固體,常存在于火山噴口附近
    Q
    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
    m
    n
    p
    q

    相關試卷

    十年高考化學真題(2014-2023)分項匯編專題28原子結構與性質(zhì)(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十年高考化學真題(2014-2023)分項匯編專題28原子結構與性質(zhì)(Word版附解析),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的表述不正確的是,同周期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十年高考化學真題(2014-2023)分項匯編專題33“位—構—性”綜合——根據(jù)原子結構特點推斷與分析(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十年高考化學真題(2014-2023)分項匯編專題33“位—構—性”綜合——根據(jù)原子結構特點推斷與分析(Word版附解析),共13頁。

    十年高考化學真題(2014-2023)分項匯編專題35“位—構—性”綜合——文字結構推斷與分析(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十年高考化學真題(2014-2023)分項匯編專題35“位—構—性”綜合——文字結構推斷與分析(Word版附解析),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一種麻醉劑的分子結構式如圖所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 精品推薦
    • 所屬專輯97份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