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
1.(23-24高一上·上海楊浦·期末)某品牌拉力器的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小明左手和右手分別向相反方向各用200N的水平力拉拉力器,這時拉力器彈簧的伸長量是( )
A.5cmB.10cmC.0D.20cm
2.(23-24高一上·上海嘉定·期末)下列對自行車描述正確的是( )
A.騎自行車下坡時,可以將人和自行車受到的重力分解為沿坡面向下的分力和豎直向下的分力
B.輪胎的花紋是為了減小接觸面積,從而減少摩擦力
C.在水平地面勻速騎行時,車受到的重力就是車對地面的壓力
D.騎行過程中,若一切外力消失,自行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3.(23-24高一上·上海浦東新·期末)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的木塊靠在粗糙豎直的墻上,且受到水平力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木塊靜止,當增大時,木塊受到的靜摩擦力隨之增大
B.若木塊靜止,當減小時,木塊受到的靜摩擦力隨之減小
C.若木塊與墻壁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撤去后,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
D.若撤去,木塊沿墻壁下滑時,木塊不受滑動摩擦力作用
4.(23-24高一上·上海浦東新·期末)2023年杭州亞運運會上,來自中國天才選手全紅嬋頻頻上演“水花消失術”,10米臺決賽第二輪的第二跳,7名裁判全部給出10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跳水過程全紅嬋的重心一直都在自己身上且重心位置相對自己是不變的
B.全紅嬋受到的支持力,是因為跳臺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
C.跳臺受到的壓力是按力的性質(zhì)命名的
D.全紅嬋比賽后從杭州轉(zhuǎn)移到北京的過程受到的重力大小不變
5.(23-24高一上·上海虹口·期末)利用圖甲所示的裝置可研究物塊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力。實驗臺上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傳感器用細線拉住物塊,物塊放置在粗糙的長木板上。t=0時刻,細線處于直的狀態(tài),水平向左拉木板,傳感器記錄的F-t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木板必須在桌面上沿力的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B.在1.0~1.2s時間內(nèi),物塊與木板之間存在滑動摩擦力
C.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終水平向左
D.由圖乙的信息可以得出該實驗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的結(jié)論
二、實驗題
6.(23-24高一上·上海黃浦·期末)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使用兩條不同的輕質(zhì)彈簧a和b,得到彈力與彈簧長度的圖像如圖所示,可知a的原長 b的原長,a的勁度系數(shù) b的勁度系數(shù)(以上兩空均選填“大于”、“小于”、“等于”)。
7.(23-24高一上·上海普陀·期末)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做“探究彈簧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實驗,他先測出不掛鉤碼時彈簧的自然長度,再將5個鉤碼逐個掛在彈簧的下端,每次都測出相應的彈簧總長度,計算出彈簧的形變量x和對應的彈簧彈力F,并將對應數(shù)據(jù)填在表中。實驗中彈簧始終未超過彈性限度,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為20g,取。
(1)圖乙是掛一個鉤碼時彈簧的長度,此時刻度尺的讀數(shù)為 cm;
(2)實驗中得到如表中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數(shù)據(jù)畫出F-x圖像,根據(jù)作出的F-x圖像,可求得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N/m;(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某同學僅將0.2kg的物體掛在該實驗裝置上,則刻度尺的讀數(shù)應該為 cm;
(4)某同學查閱相關資料得知當?shù)刂亓铀俣鹊闹禐?,若考慮此因素的影響,實驗測得的勁度系數(shù)結(jié)果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23-24高一上·上海浦東新·期末)某實驗小組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實驗。實驗中,在豎直輕彈簧下端懸掛若干個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記錄懸掛的鉤碼個數(shù)n,測量對應的彈簧伸長量x,實驗時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表:
通過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與計算,完成下列問題:
(1)在彈性限度內(nèi),該彈簧的彈力大小與伸長量成 (選填“正比”或“反比”)。
(2)結(jié)合表格和圖像(如圖2)可知: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 ;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 。
(23-24高一上·上?!て谀┳孕熊?,又稱腳踏車或單車,通常是二輪的小型陸上車輛。人騎上車后,以腳踩踏板為動力,是綠色環(huán)保的交通工具?;卮鹣铝行☆}:
1.自行車運動員在比賽時可以看作在做機械運動,如果要描繪他的整體運動,我們可以選擇一個點代表他,圖中標出的各點你覺得哪個最合適呢( )
A.A點B.B點C.C點D.D點
2.如題圖所示的自行車,運動員用力蹬腳踏板,使自行車由靜止開始向前進時,前輪和后輪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為( )
A.前后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前
B.前后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
C.前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輪的向后
D.前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輪的向前
3.如圖所示,自行車的車輪半徑R約為28英寸(1英寸=2.54厘米),車輪沿水平方向在地面上無滑動地滾動。1s后氣門芯由輪子的正上方第一次運動到輪子正下方,則氣門芯平均速度的大小為 m/s(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自行車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m/s(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輪子正下方處氣門芯的瞬時速度大小為 m/s。
4.下列對自行車描述正確的是( )
A.騎自行車下坡時,可以將人和自行車受到的重力分解為沿坡面向下的分力和豎直向下的分力
B.把手的花紋是為了增大接觸面積,從而增大摩擦力
C.在水平地面勻速騎行時,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騎行過程中,若一切外力消失,自行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5.自行車的機械碟剎可以讓車輛擁有更好的制動性,在同樣的剎車過程中,碟剎因更高的穩(wěn)定度和靈活性,致使剎車距離更短,提供更大的安全性。碟剎由碟剎器與碟剎片兩者間的摩擦力實現(xiàn)制動。在一次緩慢剎車的過程中,下列有關機械碟剎說法正確的是( )
A.碟剎器與自行車相對靜止,碟剎器受到的是靜摩擦力
B.碟剎器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與其相對碟剎片的運動方向相同
C.碟剎器夾住碟剎片的力越大,碟剎器與碟剎片之間的摩擦力也越大
D.自行車騎行速度越大,碟剎器與碟剎片之間的摩擦力也越大
6.為期3天的2023年環(huán)崇明島國際自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賽于10月12日在上海鳴槍開賽,假設在某段時間內(nèi)自行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式為,x與t單位是m和s,則該自行車( )
A.第1s內(nèi)的位移是9m
B.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4m/s
C.初速度為18m/s
D.加速度為
7.一輛汽車從靜止開始沿平直公路勻加速前進,啟動時剛好有一位綠色出行的人騎自行車勻速從汽車旁經(jīng)過,它們的位移x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時,兩車相遇
B.時,兩車平均速率不同
C.時,汽車剛好追上自行車
D.時,汽車的速度大于自行車的速度
8.城市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高空墜物事件時有發(fā)生。如圖所示,某居民樓距地面高的陽臺上的花盆如受擾動而掉落,掉落過程可看作自由落體運動(花盆可視為質(zhì)點)?,F(xiàn)有一輛長的自行車,正以的速度駛向陽臺正下方的通道。花盆剛開始掉落時,自行車車頭距花盆的水平距離為,由于道路狹窄,自行車只能直行通過陽臺的正下方的通道,且自行車手騎行時,他的頭部離地面高度米,為簡化計算,設人和車整體高度就為米(即花盆掉到此高度,就算砸到車子)。
(1)若騎手沒有發(fā)現(xiàn)花盆掉落,自行車保持的速度勻速直行,通過計算說明自行車是否會被花盆砸到?
(2)若騎手發(fā)現(xiàn)花盆開始掉落,采取制動的方式來避險,如自行車最大加速為,為使自行車在花盆砸落點前停下,求自行車手允許反應的最長時間;
(3)若騎手發(fā)現(xiàn)花盆開始掉落,騎手反應時間,則騎手可以以何加速度加速來避險(自行車可視為勻變速)。
序號
0
1
2
3
4
5
F(N)
0
0.196
0.392
0.588
0.784
0.980
x(cm)
0
1.00
1.99
2.40
4.00
5.00
鉤碼個數(shù)n(個)
1
2
3
4
形變量
1.00
2.00
3.00
4.00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滬教版四年級下冊6 電路隨堂練習題,共2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電流、電壓和電阻,歐姆定律,串聯(lián)電路,并聯(lián)電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年級下冊6 電路鞏固練習,共17頁。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滬教版五年級上冊6 能源達標測試,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燃燒的條件,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與燃燒有關的成語的含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能源與生活息息相關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