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依次給語段中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嫩綠的草,芳香的花,搖曳的風箏,是làn漫無比的春;滾燙的太陽,喧囂的蛙鳴,急促而至的暴雨,是熱烈粗獷的夏;丹桂飄香,層林盡染,天高云淡,是靜mì悠遠的秋;北風呼嘯,白雪皚皚,天寒地凍,是令人又愛又懼的冬。四季總有變換的風景,而我們也應該有繽紛的心情。
A. yì 浪 kuàng 秘B. yè 爛 guǎng 謐
C. gē 浪 kuǎn 謐D. yì 爛 guǎn 秘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 天門市以精益求精的服務,將本次蔬菜產(chǎn)業(yè)大會辦成了展示形象、擴大開放、加強合作、推動發(fā)展的盛會。
B. 以社交為導向的閱讀,可能導致“淺閱讀”現(xiàn)象,使部分讀者不求甚解,只把讀書當作社交的“必要成本”。
C. 新雪初霽的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風景區(qū),綿延數(shù)里的冰掛披灑著陽光,與碧空云絮交相輝映,玉樹瓊枝,神采奕奕。
D. 在日本福島核電站港灣捕獲的海魚體內放射性物質已經(jīng)超標180倍,世人的擔憂和質問絕不是杞人憂天。
3.下列表述不合理的一項是( )
A. 《陳太丘與友期行》選自《世說新語》中的《方正》篇。方正,指人行為、品性正直,合乎道義。
B. 《荷葉?母親》的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著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等,其作品風格與泰戈爾有相似之處。
C. 伊索,古希臘作家。所編寓言經(jīng)后人加工,以詩或散文的形式結集,成為后世流傳的《伊索寓言》。
D. 曉天同學的爸爸不能參加家長會,給班主任發(fā)了一條得體的短信:我臨時有事,不能光臨敝校家長會,深表歉意。
4.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自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以來,使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合法權益被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B. 從增速看,前三季度國內生產(chǎn)總值同比增長大約5.2%左右,為實現(xiàn)全年目標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C. 只有讓“看電視”真正簡單便捷,才能讓電視發(fā)揮好公共服務屬性,對接好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D. 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守護好中華文明搖籃的歷史使命,更是推動長江經(jīng)濟帶高質量發(fā)展的前提。
5.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排序最合理的一項是( )
①什么是意境呢?簡單來說,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②但從根本上來說,有兩點,美在意境,美在氣韻生動。
③中國畫的美當然是多方面的。
④比如漢代畫像石上所描刻的舞蹈和雜技等,就總給人熱烈飛動、虎虎有生氣的感覺。
⑤比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前三句都是寫景,只有最后一句在寫情感。但一經(jīng)點化,立刻就彌漫出一股哀愁寂寞、宇宙荒寒的詩境。
⑥氣韻生動指的是有節(jié)奏的蓬勃生命。
A. ①⑥⑤③④②B. ③②①⑤⑥④C. ③②⑥⑤①④D. ①⑤⑥④③②
二、默寫:本大題共1小題,共8分。
6.古詩默寫。
??多愁易感的古人總能被生活中一景一物所觸動,從而妙筆生花。李商隱的“君問歸期未有期,① ______ ”是悲秋,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風景,② ______ ”是傷春;“③ ______ ,④ ______ ”是李白的離愁,“⑤ ______ ?⑥ ______ ”是王灣排遣不了的鄉(xiāng)愁。然而,他們的筆下又何止是愁和悲呢?“晴空一鶴排云上,⑦ ______ ”是劉禹錫愈挫愈奮的豪壯情懷;“⑧ ______ ,尚思為國戍輪臺”是衰老的陸游為國戍邊的熱望……(請從相關詩人和詩作中選擇合適句子作答)
三、名著閱讀:本大題共1小題,共9分。
7.閱讀回答問題。
①但我對于她也有不滿足的地方。一回是很早的時候了,我還很小,偶然走進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書。我走近去,她便將書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這是什么?”……正遲疑間,他們便大笑起來了。這使我很不高興,似乎受了一個極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約有十多天。一回是我已經(jīng)十多歲了,和幾個孩子比賽打旋子,看誰旋得多。她就從旁計著數(shù),說道,“好,八十二個了!再旋一個,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著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嬸母也恰恰走進來。她便接著說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聽我的話。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②雖然如此,孩子們總還喜歡到她那里去。假如頭上碰得腫了一大塊的時候,去尋母親去罷,好的是罵一通,再給擦一點藥;壞的是沒有藥擦,還添幾個栗鑿和一通罵。衍太太卻決不埋怨,立刻給你用燒酒調了水粉,搽在疙瘩上,說這不但止痛,將來還沒有瘢痕。
(節(jié)選自《瑣記》)
(1) 除選文所寫外,《瑣記》中還寫了“我”對衍太太“不滿足”的哪些事?試列舉兩例。
(2) 阿長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兩個很典型的婦女,“我”對她們的態(tài)度卻完全不同。請結合相關事例,說說“我”對她們的態(tài)度有何區(qū)別。
(3) 專題探究,會讓我們感受到深度發(fā)現(xiàn)的快樂。你們小組將圍繞“人物性格的多面性”進行探究。請從《朝花夕拾》《西游記》中各選取一個人物,結合相關內容簡析其性格的多面性。
四、綜合性學習: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
8.七(1)班開展“文學部落”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
(1) 【創(chuàng)立班刊】班刊編輯部向全班同學征集班刊的名稱,要求刊名文雅,富有文學氣質。請你代擬一個刊名,并寫出擬名的理由。
(2) 【布置文學角】語文老師提議每位同學為班級文學角貢獻一本書,同桌小軒不愿意拿出自己心愛的書,你將如何勸說她呢?
五、現(xiàn)代文閱讀: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
9.閱讀下文,完成題目。
耳朵出逃
①婷婷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的兩只耳朵在說話。然后,它們從婷婷的黑發(fā)下面飛走了。婷婷趕緊去追它們,可是怎么也追不上。
②婷婷嚇得睜開眼,太陽已經(jīng)升得老高。四周格外的靜。婷婷感覺兩腮后上方?jīng)鲲`颼的,她恐懼地把手伸過去,兩只耳朵真的不知道上哪兒玩去了!
③“媽媽……”婷婷嚇得哭了起來,但是媽媽沒有進來。
④婷婷打開門,爸爸媽媽在客廳的沙發(fā)上對坐著,愁眉苦臉。婷婷一看,唉呀,爸爸媽媽的耳朵也不見了。
⑤海拉市所有市民的耳朵都不見了。
⑥原來,城市實在太鬧了,耳朵們忍無可忍,集體出逃了。
⑦耳朵們都往森林飛去了,它們在森林邊的小溪里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澡,將城市里的污濁洗了個一干二凈,以便去欣賞原汁原味的大自然的聲音。
⑧沒有耳朵,海拉市的市民覺得極不方便。人們出門之前必須準備紙筆,所有的交談都是筆談。
⑨最苦惱的是海拉市市長獅皮龍。獅皮龍?zhí)焐群醚葜v,他的破鑼嗓子比飛機產(chǎn)生的噪聲還高一百分貝。耳朵出逃使他的演講才能沒有了用武之地。他要傳達自己的意思只能靠手寫,偏偏他的書法極糟,作文很爛。他一怒之下簽署了一項命令:把所有的耳朵(包括市長個人的耳朵)通通抓回來!
⑩軍隊、警察、全體市民全部行動起來了。耳朵們被一步一步逼到了森林邊的一個火山口上,它們緊緊相擁在一起。
?“開火!”獅皮龍下了命令。沒有一支槍的槍口射出子彈,誰愿意傷害自己的耳朵???這時,遠方飄來悠揚的笛聲。那笛聲是一種天籟的聲音,耳朵們聽著聽著,忘了眼前的險境,情不自禁地跳起舞來?!皳淅怖病彼械亩湓陉柟庀嘛w翔起來,飛向了海拉市。是城市里一個盲姑娘的笛聲吸引了它們。
?盲姑娘是一個流浪藝人。一年前,她爺爺因為忍受不了城市嘈雜的聲音,心臟病突發(fā)離開人世。她因為思念爺爺,所以吹起了笛子。耳朵們里三層外三層地圍住了盲姑娘。盲姑娘對此一無所知、依然動情地吹著,一臉圣潔。返回城市的人們望著這一切,無不震驚。
?一位音樂出版商將盲姑娘的笛聲錄下來,制成精美的音樂帶,出售給全市的市民。從此,海拉市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聽見盲姑娘悠揚的笛聲。耳朵們和他的主人們和好了。
?海拉市的噪音在此之后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甚至連汽車的喇叭聲,都是優(yōu)美動聽的薩克斯小調。市長獅皮龍還專門請人為他的嗓子動了手術,換了副歌唱家的金嗓子。
?最近,我又問婷婷海拉市的情況。婷婷說大街小巷到處貼滿了不堪入目的廣告。據(jù)有關人士預測,海拉市市民們的眼睛最近可能要策劃一場出逃。
(1) 請從耳朵的角度梳理故事情節(jié)。
(2) 選文用對比手法來展開故事,試舉一例并加以分析說明。
(3) 選文標題為“耳朵出逃”,結尾第?段是不是偏題了?談談你的理解。
(4) 童話大師安徒生說:“最奇妙的童話是從最真實的生活中產(chǎn)生出來的?!蹦阏J同這個觀點嗎?請結合文本,并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10.閱讀下文,完成題目。
明月小銀塘
杜明芬
①故鄉(xiāng)是一卷舊詞。庭前的芭蕉綠,鬢邊的海棠紅,池上的月光白,在一個黃昏被晚風輕輕翻開。芭蕉依舊幽綠清雅,像被細細研磨的一方老硯;海棠仍然燦爛如陽,在一個午后散發(fā)出動人的光芒; 而鋪滿池塘的月光是無數(shù)根被反復拉扯的麻線,每過一年線上便懸掛一顆新的鈴鐺。于是,每提起一次故鄉(xiāng),鈴鐺就響一次,相思就深一重。
②我家屋旁有一大一小兩個池塘,一個小池塘深水養(yǎng)魚,一個大池塘淺水種稻,這兩個池塘是我童年生活的見證。
③每年開春,爺爺都會從很遠的地方買回魚苗放入小池塘中,常見的草魚、鯽魚、花鰱都好養(yǎng)活,我們家便會都養(yǎng)一些。隨著撲通撲通的聲音響起,魚兒們就正式在池塘里安家了。鄉(xiāng)下養(yǎng)魚向來是不喂飼料的,找魚食的活兒就落到了我和弟弟妹妹身上。
④每天下午放學回家,我們先是馬不停蹄地做完作業(yè),然后便會一人背一個小背簍,各自拿上一把鐮刀,去田埂地里割新鮮的南瓜藤、玉米葉和一種葉子細細長長的草。將它們背回家放在池塘邊上,抓起一把用力向上一揚,那些草兒便飄散到了池塘各處。此時的魚兒們是不會有動靜的,也許害怕這是捕捉它們的誘餌吧。過一會兒再來,便能看見那些草無風自動,被魚兒使勁往水中拽,雖然魚兒們將自己的身形隱藏得極好,但偶爾總能瞥見一點芳容。
⑤臨近過年,表哥表姐們便會在我家聚集,因為要開始捕魚了。先是兩個表哥穿著水褲拉著網(wǎng)下水,然后沿著池塘的邊沿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再慢慢匯合。靜待一會兒便到了收網(wǎng)之際,岸上的人使勁兒往上拉,魚兒們雖然掙扎得厲害,但依舊被撈進了網(wǎng)中。反復幾次之后,魚基本上就撈得差不多了。當天晚上,我和弟弟妹妹們都喜歡坐在院子里盯著撈起來的魚。 那時的月光像一朵盛開的白芍藥,溫柔地落在池塘里,靜靜地數(shù)著流淌的時光。
⑥另一個大池塘里每年都會種滿稻子,當秧苗長高,結出了一串串金黃飽滿的稻穗時,便快要抵達秋天了。
⑦收割稻穗的時候,每個人都忙得熱火朝天。小孩子也會去田里幫忙,認真的時候會將大人割好的稻子集中堆放,偷懶的時候就會躥到未割的稻田中尋找鴨蛋。
⑧小伙伴們在繁忙中度過白日,夜晚也不會安安分分地待在家里。多數(shù)時候,我們會跟著大一點的哥哥們去割完稻子的稻田里夾黃鱔。
⑨夜晚的田野一片寂靜,偶爾能聽見幾聲犬吠和蛙鳴,黃鱔悠悠哉哉地浮在水面上,似有萬般愜意。這時考的是眼力,一旦有誰發(fā)現(xiàn)黃鱔出沒,哥哥們便會瞄準目標,用自制的黃鱔夾快速一夾,黃鱔便被捉住了。細細長長的黃鱔像蛇一樣在桶中蠕動,現(xiàn)在想來倒是有幾分害怕。但年少時的我們,并不知曉害怕的感覺,心中滿是勇往直前、披荊斬棘的勇氣,只覺得興奮和刺激。一大群人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光陰安靜得像一幅畫。月光皎潔熱烈,落在孩童的衣裙上,仿佛是有人一針一線繡上去的,那樣好看,那樣動人!
⑩月光浮動的光影里,我又坐在池塘邊上??葱窃?、聽蛙鳴,想起故鄉(xiāng)的情和事,想起心心念念的人和家中始終不變的溫暖燈火……
(選自 2023年8月9日《石家莊日報》,有刪改)
(1) 選文圍繞池塘寫了不少事情,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2) 第⑩段適合用怎樣的語速、語調來朗讀?請簡述這樣處理的理由。
月光浮動的光影里,我又坐在池塘邊上??葱窃隆⒙犕茗Q,想起故鄉(xiāng)的情和事,想起心心念念的人和家中始終不變的溫暖燈火……
(3) 按要求品析語言。
①而鋪滿池塘的月光是無數(shù)根被反復拉扯的麻線,每過一年線上便懸掛一顆新的鈴鐺。(從修辭的角度)
②那時的月光像一朵盛開的白芍藥,溫柔地落在池塘里,靜靜地數(shù)著流淌的時光。(品析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4) 有的報刊登載選文時取題為《故鄉(xiāng)的池塘》。你覺得這兩個標題,哪個更好一些?為什么?
(5) 你仔細觀察過月光嗎?請你試著用比喻或擬人的手法描寫你眼中的月光。(字數(shù)在30字左右)
六、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1小題,共10分。
11.閱讀回答問題。
甲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乙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學而不則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 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______
(2) 下列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合理的一項是 ______
A.非/寧靜無以/致遠
B.學而不思/則罔
C.險躁/則不能/治性
D.擇其善者/而從之
(3) 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______
A.甲文開篇提出了核心觀點——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然后從學習和做人兩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B.甲文善用雙重否定句,以強烈而不失委婉的語氣表達了諸葛亮對兒子的諄諄教誨與無限期望。
C.乙文中“博學而篤志”,告訴我們:一個人要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不僅需要有淵博的知識,還需要有堅定的志向。
D.對于“學”,甲、乙兩文各有側重:甲文強調學中“心靜”的重要性,乙文強調善于質疑的重要性。
(4)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②學而不思則罔,思學而不則殆。
七、詩歌鑒賞: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
12.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 下面這幅畫作可以作為本詩的配圖嗎?請結合相關詩句或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簡述理由。
(2) 詩歌運用多種手法描寫登臨碣石山所見之景,請任選一種結合相關詩句簡析其效果。
八、作文:本大題共1小題,共50分。
13.你是否曾被某一處的景、人、氛圍吸引或感動呢?請以“這里,春天常在”為題,寫一篇文章。
溫馨提示:①選擇你最擅長的文體;②文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姓名、校名、地名(可用化名代替);③文章不得少于 600字(若寫詩歌,不少于20行);④請不要套作,不要抄襲。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搖曳”的“曳”應讀“yè”,“l(fā)àn漫”的“l(fā)àn”應為“爛”,“粗獷”的“獷”應讀“guǎng”,“靜mì”的“mì”應為“謐”,B正確。
故選:B。
本題考查易錯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題,首先要認真閱讀題目,然后根據(jù)自己的日常積累判斷加點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確。遇到記憶模糊、不確定的字詞,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選項,得出正確答案。
要正確地讀寫詞語,應從漢字的音、形、義三方面入手,讀準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義。在日常的學習閱讀中也要注意多積累,豐富自己的字詞量,在積累的過程中要做到準確無誤,這樣才能在實際的讀寫運用中避免錯讀錯寫。
2.【答案】C
【解析】ABD.正確。
C.有誤,神采奕奕,意思是形容人精力旺盛,容光煥發(fā)。使用對象有誤。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解答此題,我們平時要積累大量的成語,還要結合句意表述,從詞性、詞義輕重、感情色彩、習慣用法等多方面考慮。
解答這道題,要有比較扎實的語文基本功。這要求我們要養(yǎng)成多讀書、多積累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厚積薄發(fā),提高解題的準確率。
3.【答案】D
【解析】ABC.正確。
D.有誤,光臨:意思是敬稱他人的來訪,敬辭。不能用在自己身上,不得體;敝校,謙辭,指我們學校。用于稱對方學校,不得體。
故選:D。
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解答此類問題時,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時的課本學習中做好積累,準確記憶相關知識點,另一方面答題時要注意仔細審題,認真辨析。
文學文化常識是基礎部分??碱}型之一,答題時要靈活運用日常學習所積累的知識,仔細辨析。
4.【答案】D
【解析】A.有誤,缺少主語,可刪去“使”。
B.有誤,“大約”與“左右”語意重復,可刪去其一。
C.有誤,搭配不當,“對接”改為“滿足”。
D.正確。
故選:D。
本題要結合常見病句類型來分析語句。常見病因有搭配不當、用詞不當、成分殘缺、語序不當、句式雜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復多余等。
了解常見病句的類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時要注意正確表述,避免病句的發(fā)生;還要與同學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評中,要按照以上病因來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現(xiàn)。
5.【答案】B
【解析】③句“中國畫的美當然是多方面的”作為引言,概括性地提出了中國畫美的多樣性,為后面的具體闡述做了鋪墊。
接著,②句“但從根本上來說,有兩點,美在意境,美在氣韻生動”緊承③句,對中國畫的美進行了進一步的概括,并指出了兩個核心方面:意境和氣韻生動。這里的“但”字并不表示轉折,而是對前文的一個深化或具體化。
①句“什么是意境呢?簡單來說,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對②句中提到的“意境”進行了具體的解釋,使得讀者對意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⑤句“比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通過具體的例子來闡釋意境是如何在作品中體現(xiàn)的,使得抽象的意境變得具象化。
⑥句“氣韻生動指的是有節(jié)奏的蓬勃生命”對②句中提到的另一個方面“氣韻生動”進行了具體的解釋,為讀者理解氣韻生動提供了依據(jù)。
④句“比如漢代畫像石上所描刻的舞蹈和雜技等,就總給人熱烈飛動、虎虎有生氣的感覺”通過具體的例子來展示氣韻生動是如何在作品中體現(xiàn)的,使得氣韻生動的概念變得更為直觀和易于理解。
故為:③②①⑤⑥④。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加強閱讀領悟能力的培養(yǎng),具備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通過抓關鍵詞,抓中心句,句與句之間的連接詞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達順序主要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多種,其中邏輯順序最為復雜,有因果關系、層遞關系、主次關系、總分關系、并列關系。
做題時要仔細閱讀句子,抓住每一句的關鍵字,如開頭詞語:首先,其次;表時間的詞語;表方位的詞語等,就能順利解答此題。
6.【答案】巴山夜雨漲秋池,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便引詩情到碧霄,僵臥孤村不自哀
【解析】答案:
①巴山夜雨漲秋池(注意“漲”的書寫)
②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③我寄愁心與明月
④隨君直到夜郎西
⑤鄉(xiāng)書何處達
⑥歸雁洛陽邊(注意“雁”的書寫)
⑦便引詩情到碧霄(注意“霄”的書寫)
⑧僵臥孤村不自哀(注意“臥”的書寫)
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jù)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
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供借鑒。
1.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培養(yǎng)識記興趣。
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
4.留心特別詞句,規(guī)避識記誤區(qū)。
7.【答案】【小題1】(1)本題考查對名著情節(jié)的把握。
根據(jù)《瑣記》原文“衍太太卻決不如此。假如她看見我們吃冰,一定和藹地笑著說,‘好,再吃一塊。我記著,看誰吃的多’”可知,寫了衍太太教唆孩子們大冬天吃冰;
根據(jù)“我其時覺得很有許多東西要買,看的和吃的,只是沒有錢。有一天談到這里,她便說道,“母親的錢,你拿來用就是了,還不就是你的么?’我說母親沒有錢,她就說可以拿首飾去變賣;我說沒有首飾,她卻道,‘也許你沒有留心。到大櫥的抽屜里,角角落落去尋去,總可以尋出一點珠子這類東西……’”“大約此后不到一月,就聽到一種流言,說我已經(jīng)偷了家里的東西去變賣了,這實在使我覺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來源,我是明白的”可知,衍太太鼓動“我”偷母親的東西換錢,散布“我”偷家里東西的流言。
(2)本題考查名著閱讀。
《阿長與<山海經(jīng)>》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文章用深情的語言,通過敘寫阿長給我買《山海經(jīng)》等事,表達了我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惦念以及對年幼無知的時光的深切懷念。阿長可以說是魯迅先生很是懷念喜愛的一個女性形象,她照顧小時候的“我”,并為我買來了山海經(jīng),成了我的寶書,令我記憶猶新;
衍太太是魯迅所著的回憶散文《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在《瑣記》和《父親的病》兩篇文章中出現(xiàn)。她在魯迅的父親臨死時,一直慫恿他喊父親的名字,鼓勵小孩子吃冰,慫恿魯迅看不健康的書籍,唆使魯迅去偷母親的首飾并散布謠言,總盼著鄰家小孩干壞事??傮w來說,衍太太是一個心術不正的、令人憎惡的、自私自利的、愛推卸責任的典型的市儈形象。作者對其是厭惡的。
(3)本題考查對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只要寫出人物的多重性格即可。
示例:《朝花夕拾》中魯迅的啟蒙老師,壽敬吾老先生,人品方正,知識淵博,教學生認真負責,對魯迅很好,但是思鄉(xiāng)也難免迂腐,魯迅向他詢問“怪哉”是怎么一回事,他卻說不知道,打壓學生的求知欲。
《西游記》中的唐僧,他取經(jīng)意志最堅定,不管遇到什么艱難困苦,從不后退,但是在三打白骨精這個情節(jié)中,他肉眼凡胎,人妖不分,偏聽偏信,好幾次冤枉孫悟空,甚至驅趕他離開取經(jīng)隊伍,很是昏庸。
答案:
(1)①慫恿我們冬天吃冰;②攛掇“我”偷首飾、污蔑“我”。
(2)示例:①阿長給我買回《山海經(jīng)》,“我”對這個勞動婦女從“不大佩服”到充滿敬意(感激、歉疚,思念)。②父親臨死前,一直慫恿“我”大聲喊父親,增加了父親臨終的痛苦?!拔摇睂@個自私自利、喜歡使壞的人充滿憎惡和鄙視。
(3)示例:我推薦《朝花夕拾》中的衍太太和《西游記》中的豬八戒。衍太太具有兩面性,她既有暗中使壞、挑弄是非、迷信等缺點,但也有其善良的一面,比如給孩子們處理傷口;豬八戒貪戀女色、愛搬弄是非、愛占小便宜等,但他也有善良憨厚、知錯能改等優(yōu)點。這樣塑造人物可以讓人物形象更豐滿,更真實,更可信。
【小題2】
【小題3】
【解析】《朝花夕拾》文集以記事為主,前七篇反映作者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敘述他從家鄉(xiāng)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后回國教書的經(jīng)歷。作品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丑惡的不合理現(xiàn)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抒發(fā)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西游記》的前七回講孫悟空的身世和大鬧天宮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紹唐僧,交代西天取經(jīng)這一中心事件的由來;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說故事的主體,講述唐僧師徒取經(jīng)路上戰(zhàn)勝無數(shù)妖怪,歷經(jīng)重重磨難,終于到達西天,取回真經(jīng)的故事。這部小說告訴我們,人生就要有所追求,為了實現(xiàn)理想而披荊斬棘,我們要不畏任何艱難險阻,以超強的斗志戰(zhàn)勝一切的困難,直至達到勝利的終點。
閱讀名著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識,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還要知道一些細節(jié),并且及時做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題時才能信手拈來,得心應手。
8.【答案】【小題1】答案:
(1)示例:《小荷》。理由:出自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用“小荷”比喻同學們才華初露,激勵同學們踴躍投稿。
(2)示例:小雅,俗話說,“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與他人分享自己心愛的東西,快樂、幸福也會翻倍的。何況放在班級圖書角,你也并沒有失去她呀,只不過她也許會有更多的朋友。你說呢?
【小題2】
【解析】(1)本題考查語言表達。根據(jù)題目要求,為班級擬寫班刊名稱。在擬寫時,要突出文雅、富有文學氣質的特點,同時能夠點出班級的個性元素。在解釋刊名寓意時,能夠聯(lián)系書籍的作用,凸顯班刊帶來的益處即可。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班刊名:滴水藏海
寓意:滴水藏海,微小的水滴中也蘊含著萬物之道和宇宙的玄機,就像我們可以通過文章、書籍看到更加寬廣的世界,了解更多富有哲思的事件,充實我們自己。
(2)本題考查勸說詞。勸說時,注意勸說對象,勸說目的,勸說時語言要委婉,注意用詞與禮貌。
示例:小雅,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給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報你多少。我們與同學們分享自己心愛的書,我們也會收獲來自別人的認可與快樂。我們把它放在班級讀書角,你可以時時看見它,還可以讓更多的同學閱讀你的書,與你分享你的快樂。你認為呢?
綜合讀寫題給出一段材料,考查學生的審題能力、組織能力以及發(fā)揮能力,而且材料不僅僅是課本中設置的專題,更多的是會靈活地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社會實際,考查學生在一個具體情境中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看學生是否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是否可以簡潔、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9.【答案】【小題1】噪聲太大
【小題2】陷入險境
【小題3】笛聲救險
【小題4】
【解析】(1)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
第一空:根據(jù)題干信息“決議出逃”地位到文章第⑥段,由“原來,城市實在太鬧了,耳朵們忍無可忍,集體出逃了”可以概括事情的起因:噪聲太大;
第二空:根據(jù)文章內容第⑨段“他一怒之下簽署了一項命令:把所有的耳朵(包括市長個人的耳朵)通通抓回來”,第⑩段“軍隊、警察、全體市民全部行動起來了。耳朵們被一步一步逼到了森林邊的一個火山口上,它們緊緊相擁在一起”可以概括:陷入險境;
第三空:根據(jù)文章第?段“這時,遠方飄來悠揚的笛聲。那笛聲是一種天籟的聲音,耳朵們聽著聽著,忘了眼前的險境,情不自禁地跳起舞來……”可以概括:笛聲救險。
(2)本題考查寫作手法賞析。對比是把兩個相反、相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說明,這種寫作手法叫對比,也叫對照。對比是抒情話語的基本組合方式之一。它把在感覺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詞句組合在一起,形成對照,強化抒情話語的表現(xiàn)力。運用對比,能把好同壞,善同惡,美同丑這樣的對立揭示出來,給人們以深刻的印象和啟示。
結合文章內容,在文章中,能夠形成對比的有,一是剛開始城市出現(xiàn)了很多噪音,讓耳朵們受不了都集體出逃了;后來盲姑娘用自己悠揚的笛聲感動了耳朵們,耳朵們和他的主人們和好了。噪音和悠揚的笛聲形成對比,突出了耳朵對于噪音的厭惡、對大自然中悅耳聲音的喜愛,反映了城市的噪聲污染問題,引發(fā)大家的重視,也凸顯了城市環(huán)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維護的主題。
二是耳朵出逃之后,海拉市市長獅皮龍的表現(xiàn)以及大部分市民的表與盲姑娘的表現(xiàn)形成對比,獅皮龍市長自私地采用暴力解決的辦法,將把所有的耳朵(包括市長個人的耳朵)通通抓回來!“軍隊、警察、全體市民全部行動起來了。耳朵們被一步一步逼到了森林邊的一個火山口上,它們緊緊相擁在一起”;而盲姑娘因為思念去世的爺爺,所以吹起了笛子,感動了耳朵們,讓耳朵們飛回了城市,和他的主人們和好了。這一對比突出了城市環(huán)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維護。身為城市的一員,我們應從自身做起,要采取科學的方法保護好我們的城市。
(3)本題考查句段作用。
結尾第?段“最近,我又問婷婷海拉市的情況。婷婷說大街小巷到處貼滿了不堪入目的廣告。據(jù)有關人士預測,海拉市市民們的眼睛最近可能要策劃一場出逃”與前文所寫的內容“海拉市所有市民的耳朵都不見了”相呼應,結構嚴謹;“拉市市民們的眼睛最近可能要策劃一場出逃”設置了懸念,給讀者一種未完待續(xù)的感覺;本文中作者通過奇妙的想象反映了城市的噪聲污染問題。這里深化了主題,呼吁城市環(huán)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維護。所以這段沒有偏題。
(4)本題考查觀點表達。主要考查對安徒生名言“最奇妙的童話是從最真實的生活中產(chǎn)生出來的”的理解,并結合具體文本《耳朵出逃》以及個人生活經(jīng)驗來闡述這一觀點。這要求考生不僅要理解名言的含義,還要能夠從文本中找到支持這一觀點的證據(jù),并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來加深理解。
示例:我認同安徒生的觀點。最奇妙的童話確實源于最真實的生活。以《耳朵出逃》為例,城市的噪音問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而人們對此的無奈和渴望改變的心情也是真實的。這種真實情感被巧妙地轉化為耳朵出逃的奇幻故事,既引人深思,又富有想象力。生活中的點滴細節(jié),經(jīng)過童話的加工,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寓教于樂。因此,童話雖充滿想象,但其根基卻牢牢扎在現(xiàn)實生活之中。
答案:
(1)①噪聲太大 ②陷入險境 ③笛聲救險
(2)示例:耳朵們因為忍受不了城市嘈雜的聲音集體出逃和被盲姑娘悠揚悅耳的笛聲所吸引返回城市的情節(jié)對比。突出了耳朵對于噪音的厭惡、對大自然中悅耳聲音的喜愛,反映了城市的噪聲污染問題需引發(fā)人們的重視,也凸顯了城市環(huán)境需要人們共同來維護的主題。
(3)示例:沒有偏題。①與前文所寫的內容相呼應,結構嚴謹;②設置了懸念,給讀者一種未完待續(xù)的感覺;③深化了主題,呼吁人們在環(huán)境保護的問題上不能總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應積極有效地治理環(huán)境,促進環(huán)境與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我認同這個觀點。文中耳朵因為噪音太大出逃,的確,現(xiàn)實生活中就存在噪聲太大的情況:每天晚上的廣場舞分貝過大且持續(xù)時間很長,中午小區(qū)有住戶不念及他人午休裝修房子等,這也體現(xiàn)了文學來源于生活的特點。
這是一則童話:因為城市里充滿噪音,海拉市所有市民的耳朵集體出逃;后來人們覺悟了,他們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城市里的噪音降到了最低,人們重新過上了和諧的生活。但故事的結尾出人意料,噪音污染沒有了,視覺污染又來了。這則童話隱晦的表現(xiàn)了環(huán)境污染的話題。
閱讀分析題是語文學科中常見的題目類型,完成此類題目的關鍵是要認真閱讀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內容及主題,然后結合所給題目分析完成。
10.【答案】【小題1】(1)本題考查內容概括。
根據(jù)第③段“鄉(xiāng)下養(yǎng)魚向來是不喂飼料的,找魚食的活兒就落到了我和弟弟妹妹身上”,第⑤段“臨近過年,表哥表姐們便會在我家聚集,因為要開始捕魚了”,第⑧段“多數(shù)時候,我們會跟著大一點的哥哥們去割完稻子的稻田里夾黃鱔”可概括出:喂魚,捕魚,夾黃鱔;
根據(jù)第⑦段“收割稻穗的時候,每個人都忙得熱火朝天。小孩子也會去田里幫忙,認真的時候會將大人割好的稻子集中堆放,偷懶的時候就會躥到未割的稻田中尋找鴨蛋”可概括出:割稻,放魚,找鴨蛋。
(2)本題考查朗讀設計。
結合第⑩段“月光浮動的光影里,我又坐在池塘邊上??葱窃隆⒙犕茗Q,想起故鄉(xiāng)的情和事,想起心心念念的人和家中始終不變的溫暖燈火……”可知,這句話描寫月光下作者在池塘邊欣賞到的美景,以及淡淡的思鄉(xiāng)情思。朗讀時,語調輕柔平和一點,語速舒緩一點。重讀“心心念念”“始終不變”“溫暖”,因為此處月光浮動、靜謐柔美,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綿延深沉,這樣處理更有助于體現(xiàn)這種意境,表達作者情感。
(3)本題考查句子賞析。任選一句從修辭或者用詞的角度品析其效果。
①“鋪滿池塘的月光是無數(shù)根被反復拉扯的麻線,每過一年線上便懸掛一顆新的鈴鐺”把月光比作麻線,把思鄉(xiāng)情結比作鈴鐺,使用了比喻的修辭?!颁仢M”一詞,寫出了月光的浩渺無垠;“反復拉扯”寫出了思鄉(xiāng)的頻率之高、之深;月光已經(jīng)成了家鄉(xiāng)的代名詞,成了思鄉(xiāng)的載體。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至深。
②“那時的月光像一朵盛開的白芍藥,溫柔地落在池塘里,靜靜地數(shù)著流淌的時光”將月光比作盛開的白芍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表現(xiàn)出月光的皎潔柔和;“靜靜地數(shù)著流淌的時光”,“數(shù)著時光”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月光以人的情思,突出月光的靜美溫婉。
(4)本題考查理解標題。根據(jù)題目要求,結合文章內容,組織合理的語言回答即可。
示例:我覺得《故鄉(xiāng)的池塘》好。因為選文第①段先總說對故鄉(xiāng)的思念,然后以兩個池塘為載體,回憶了故鄉(xiāng)童年的趣事,最后一段作結照應開頭,再次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以“故鄉(xiāng)的池塘”為題,高度概括了選文的內容,也暗示了主旨,更能引發(fā)讀者的共鳴和閱讀興趣。
(5)本題考查主觀表達。用比喻或擬人的手法描寫眼中的月光,語句連貫自然即可。
示例:月光如一層薄紗灑向大地,為靜謐的夜晚增添了一絲神秘。
答案:
(1)示例:喂魚,捕魚,夾黃鱔;割稻,放魚,找鴨蛋
(2)重讀“又”,突出“我”多次坐在池塘邊上,表現(xiàn)“我”對故鄉(xiāng)的戀戀不忘;重讀“心心念念”“始終不變”“溫暖”,突出“我”對故鄉(xiāng)、對故鄉(xiāng)人的思念以及故鄉(xiāng)給予“我”的無盡溫暖。
(3)①把月光比作麻線,把思鄉(xiāng)情結比作鈴鐺,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月光已經(jīng)成了家鄉(xiāng)的代名詞,成了思鄉(xiāng)的載體,突出了對故鄉(xiāng)深深的思念。
②“數(shù)著”賦予月光以人的情態(tài),突出月光的柔美、嫻靜,營造出一種寧靜美好的氛圍。
(4)示例一:我覺得《故鄉(xiāng)的池塘》好。因為選文以兩個池塘為載體,回憶了故鄉(xiāng)童年的趣事,借此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以“故鄉(xiāng)的池塘”為題,是對選文內容最精煉的概括,也暗示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更能引發(fā)讀者的共鳴和閱讀興趣。
示例二:我覺得《明月小銀塘》好。因為選文以月色串聯(lián)全文,開篇以月色領起對故鄉(xiāng)的思念,結尾在月色中深情回憶故鄉(xiāng)人和事,行文中多次渲染池塘月色。以“明月小銀塘”為題,更能揭示月夜池塘的表象特征,而且沒有說破文章主旨,能留給讀者更多的想象、回味、思考的空間。
(5)示例一:月光照亮了山川大地,在這溫柔的月光下,所有的憂慮和煩惱都煙消云散,只留下寧靜和安詳。
示例二:朗月高掛,月光像清澈的水,如輕柔的白紗,讓我們仿佛置身于仙境。
【小題2】
【小題3】
【小題4】
【小題5】
【解析】文章以“明月小銀塘”為題,先總說對故鄉(xiāng)的思念,然后以兩個池塘為載體,回憶了故鄉(xiāng)童年喂魚,捕魚,夾黃鱔;割稻,放魚,找鴨蛋的趣事,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閱讀分析題是語文學科中常見的題目類型,完成此類題目的關鍵是要認真閱讀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內容及主題,然后結合所給題目分析完成。
11.【答案】【小題1】D
【小題2】A
【小題3】D
【小題4】
【解析】(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不同:名詞,行為操守/動詞,走;
B.不同:名詞,意志/名詞,神情;
C.不同:連詞,表目的,來/介詞,用;
D.相同:表承接的連詞,就。
故選:D。
(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
A.有誤,應斷句為:非寧靜/無以/致遠。
BCD.正確。
故選:A。
(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ABC.正確。
D.有誤,乙文強調的是善于思考的重要性,并非強調善于質疑的重要性。
故選:D。
(4)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
①重點詞語:淫慢,放縱懈??;勵,振奮;險躁,輕薄浮躁。句意: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
②重點詞語:罔,迷茫而無所適從;殆,疑惑而無所得。句意: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答案:
(1)D
(2)A
(3)D
(4)①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
②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參考譯文:
【甲】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yǎng)身心,用儉樸節(jié)約財物來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勤奮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v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窮困的破屋里,到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乙】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yún)s不學習,就會使精神受到損害?!?br> 孔子說:“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br> 子夏說:“博覽群書并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br>文言文翻譯方法:
對,即對譯法。也就是用現(xiàn)代漢語中等值的詞去對換被譯文言詞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漢語的詞大多數(shù)是單音詞,翻譯時,要把這些文言單音詞加以擴充,使之成為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詞。
刪,即刪減法。有的文言虛詞,現(xiàn)代漢語沒有相當?shù)脑~表示它,不能硬譯。有的文言虛詞,現(xiàn)代漢語雖有同它相當?shù)脑~,但如果勉強譯出來,反而使句子累贅。屬于這兩種情況的文言虛詞,翻譯時則刪去。
移,即移位法。將文言句子按照現(xiàn)代漢語語法格式,調整語序。凡是與現(xiàn)代漢語的句法結構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譯時不能照原句的語序排列,必須將不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部分加以調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詞,以及帝號、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單位等,可照錄于譯文中,不必另作翻譯。
換,即替換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不是用原詞表示,翻譯時可用現(xiàn)代漢語中意義相當?shù)脑~去替換。
12.【答案】【小題1】(1)本題考查圖文結合理解詩歌內容。
《觀滄?!肥潜闭鳛趸傅脛倩貛?,曹操經(jīng)過碣石山時寫,圖中駿馬在旁,曹操氣宇軒昂,登高遠望,展現(xiàn)了凱旋而歸的英雄氣魄,與詩歌的背景相符;圖中水面波濤翻滾,山崖陡峭與詩中“洪波涌起”“山島竦峙”等詩句相符;畫面中水面一望無際,水天相接,與詩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描繪的開闊意境相符,因此本圖可以作為詩歌的插畫。
(2)本題考查詩歌描寫手法。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中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描寫了靜態(tài)的山崖、樹木、秋草等景物,又描寫了動態(tài)的河水浩大、波濤洶涌的壯闊景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為想象之景,與“山島”“洪波”等實際的景物構成虛實結合的描寫手法;“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描繪了秋天草木茂盛的景象,詩人將自己得勝而歸的喜悅之情傾注在蕭瑟的秋景之中,所見之景無不繁榮欣盛,“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更是描繪了波瀾壯闊的河水洶涌澎湃的闊大場面,也與詩人此時滿腔的雄心壯志相契合,因此構成情景交融的描寫手法。
答案:
(1)可以。畫面中波濤翻涌、一望無際的景象與詩句“水何澹澹”“洪波涌起”相吻合;畫作中主人公勒馬遠眺的神情、氣度與作者曹操當時寫作此詩的背景頗為吻合;畫作中開闊的意境與詩歌也很相符。
(2)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如“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這兩句詩,描寫出海水蕩漾、山島聳立的景象,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
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寫景,如“山島”“秋風”“洪波”等為實景,“日月”“星漢”為想象之景,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開闊的意境。
運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全詩沒有直接抒情的句子,而是把情完全包含在景物描寫中。無論是實景還是虛景,字里行間都洋溢著飽滿的激情。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fā)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fā)出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小題2】
【解析】這是一首古體詩。“觀”字起到統(tǒng)領全篇的作用,體現(xiàn)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寫出了作者曹操的壯志情懷。
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chuàng)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
13.【答案】這里,春天常在 在每一個春天里,總會有許多的五彩繽紛,而我,卻是近來才發(fā)現(xiàn)它。
那也是一個春日,天氣很是晴朗,已經(jīng)到了仲春了,自然是百花齊放,美麗非常。而我卻是天天在家,寫完了作業(yè),就預習、復習,在學習的同時還不停地怨天怨地怨學習,似乎整個世界都是灰色的。
那是周五的晚上,我寫了會兒作業(yè),便一頭倒在了沙發(fā)上,對著身邊的媽媽抱怨道:“周末,作業(yè)也不說留少點,讓人好好放松放松,偏偏留這么多?!眿寢屄犃?,突然一怔,我覺得奇怪,往常媽媽聽了后,可是一點反應也沒有的,今天是怎么了?只聽得媽媽輕柔地說道:“明天早晨,一起去公園走走吧。”我答應了。想著,明天就會知曉答案了吧。
第二天一早,我就被我媽叫了起來。匆匆忙忙收拾好了東西,便一起去了公園。
此時正值春天,但景色一點也入不了我的眼,我只是滿腹疑惑地隨著媽媽走。但是,也沒什么特別的呀!來到小木橋時,我終于忍不住了,問道:“媽媽,把我?guī)磉@兒做什么?”媽媽只是轉過頭來,淡淡地問了一句:“你沒有發(fā)現(xiàn)這里的景色很美嗎?”景色?我恍然大悟,看向周圍的一切,那里樹木林立,花草眾多,繁花似錦,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杏花,淡黃色迎春花……都以展開的笑臉歡迎我們的到來,多彩的世界在我面前展開。原來我的世界里只是灰色,但是從那日起,我的世界就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媽媽柔和的話語至今縈繞在我耳畔:“記著,可以讓你放松的春天,一直在你身邊?!眿寢尩脑捵屛視r常想起一個故事。有一個人覺得自己生活枯燥,就去求見了上帝,上帝只是給他一只蝸牛,讓他去牽著蝸牛散步。不耐煩的他終于發(fā)現(xiàn)了路邊的花朵正是上帝的用意,感慨道:“原來,春天一直在我身邊??!”
在生活中,我們或許有著許多的不得已,但在空閑時不妨靜下心來看看窗外,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里,春天常在。
【解析】本題考查命題作文。一、審題立意。這是一道命題作文,題目“這里,春天常在”中有幾個關鍵詞:“這里”“春天”“常在”,“春”,既可以指春天的景象,也可以指抽象的如春天般的生活、心境、情感等,因而對于“春”的理解也可以是豐富多彩的:溫暖、充滿生機活力、充滿希望、美麗等?!按撼T凇本鸵馕吨斑@里”是溫暖的、明亮的、熱烈的;從對寫作主體的影響,“這里”是能促進寫作主體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其次注意對“常在”的理解和表現(xiàn)?!俺T凇笔潜敬巫魑牡碾y點。理解“常在”是一直以來就存在的、持續(xù)的,至少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狀態(tài)。表現(xiàn)“春常在”的方式很多,同學們既可以通過多次具體的描寫來呈現(xiàn),也可以通過前后對比來突出,還可以通過認識上的變化、理解上的深入來表現(xiàn),甚至可以通過直接的議論、抒情來點化。只是,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都必須充分表現(xiàn)“常在”的內涵,“常在”不是一種偶然。如果寫的是生活中的一次偶然經(jīng)歷,卻偏說“春常在”,就顯得牽強。既然“春常在”那就是積極向上的力量,故立意也要是正能量的。二、選材構思。本文適合寫散文或者記敘文,適合本文的素材有很多,如果是自然界的春,那就是美景給人的深刻印象,給人的思考和啟迪,可以學習《紫藤蘿瀑布》,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讓文章立意更加深刻;也可以是人文的春,某人、某物帶給我們巨大的影響,他(它)如春天一直陪伴著我,由物及人,引發(fā)人生的感悟,如《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因為一本書給童年的魯迅播種下愛讀書的種子,這就是打開人生的春天。但不管寫什么,文章的最后一定要有所升華,講講“春天常在”的意義。若能再運用“以小見大”的手法,文章則會更精彩,注意寫作過程中,多運用記敘、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給文章增添色彩。
從結構和邏輯上看,作文開篇點明了主題——春天常在,但作者之前并未察覺。接著,通過描述一個周五晚上的抱怨和母親的提議,為后文的轉折作了鋪墊。在公園的散步中,作者由最初的滿腹疑惑到最后的恍然大悟,情節(jié)緊湊,邏輯清晰。起因
發(fā)展
高潮
結局
① ______
決議出逃
② ______
③ ______
和好回歸
A.夫君子之行
三人行
B.意與日去
目似瞑,意暇甚
C.靜以修身
以刀劈狼首
D.擇其善者而從之
相委而去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湖北省黃石市部分學校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默寫,名著閱讀,綜合性學習,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詩歌鑒賞,作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默寫,名著閱讀,綜合性學習,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詩歌鑒賞,作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qū)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閱讀,綜合性學習,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作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