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四 陸地和海洋
基礎鞏固
[2024新疆]天宮空間站是我國自主研發(fā)距地340千米~450千米繞地飛行的空間站系統(tǒng)。讀天宮空間站某時刻運行位置和軌跡圖,完成1—2題。
1.對①②③④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亞洲,②是歐洲
B.③是非洲,④是北美洲
C.②④大洲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D.①③大洲分界線是馬六甲海峽
2.天宮空間站接下來將飛過的大洋甲是( )
A.印度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大西洋
[2024山東泰安二模]圖為世界部分區(qū)域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3.下圖所代表的地區(qū)與其美稱不相符的是( )
A.①——“三洲五海之地”B.②——“世界石油寶庫”
C.③——“黑種人的故鄉(xiāng)”D.④——“十字路口”
4.關于圖中數字所在大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所在大洲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
B.②所在大洲分布著世界最廣的熱帶草原
C.③所在大洲發(fā)達國家集中
D.③④所在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2024山東菏澤一模]山西地質博物館“遠古物種”展廳中,展示有三疊紀時期中國北方陸生四足動物的代表——“中國肯氏獸動物群”的化石標本,肯氏獸的化石在中國、南非以及美洲大陸等地都有發(fā)現??鲜汐F原本生活在同樣的地理環(huán)境中,現在它們的化石卻遠隔重洋。下圖為大洲輪廓圖和肯氏獸圖片。據此完成5—6題。
5.可能找到肯氏獸化石的大洲的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
A.均有熱帶分布B.均瀕臨太平洋
C.主要位于西半球D.以發(fā)達國家為主
6.肯氏獸原本生活在同樣的地理環(huán)境中,現在它們的化石卻遠隔重洋,可以用于證明( )
A.氣候的變化B.大陸漂移
C.動物大遷徙D.海平面下降
[2024新疆]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縣發(fā)生7.6級地震,地震導致該地區(qū)地殼大幅變動。讀“世界六大板塊示意圖”,完成7—8題。
7.日本地震頻繁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
A.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
B.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C.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
D.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
8.當地震發(fā)生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①在室內,迅速躲到墻角
②在高樓,盡快乘坐電梯下樓
③在室外,迅速撤離到高大建筑物附近
④在野外,避開山崖、陡坡,防止山石滾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2024四川內江]圖1為世界部分區(qū)域圖,圖2為部分板塊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圖1圖2
(1) 歐洲東部與__洲相鄰,南隔________(海域)與非洲相望。
(2) 巴爾干半島位于地球五帶中的____帶。
(3) 倫敦與開羅時間相差約______小時。
(4) 據圖判斷地中海面積將會變大還是變小____,并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拓展
[2024湖南郴州二模]地球表面海陸分布具有鮮明特點。下圖示意每15個緯度的海陸面積分布,①②③④對應四大洋,⑤為一個大陸。據此完成10—12題。
10.據圖可知( )
A.北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B.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C.南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D.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11.圖中對應北冰洋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2.據圖推斷⑤大陸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萬里黃沙B.酷寒C.茫茫林海D.炎熱
[時空綜合·2024安徽]在地球內力的驅動下,印度古陸漂洋過海,經歷了地質歷史上漫長的漂泊,終于到達現今位置。下圖示意2億年以來印度古陸不同時期的經緯度位置。據此完成13—14題。
13.圖示印度古陸在漂移過程中,其主體( )
A.最初位于南半球熱帶B.從南溫帶漂移至北寒帶
C.漂移的速度越來越快D.現今已與亞歐大陸相連
14.2億年以來,印度古陸( )
A.呈逆時針旋轉并向東北方向運動
B.呈逆時針旋轉并向西南方向運動
C.呈順時針旋轉并向東北方向運動
D.呈順時針旋轉并向西南方向運動
[2024山東濱州]日本平均每天發(fā)生約5次有感地震。作為一個地震頻發(fā)的國家,傳統(tǒng)建筑在建造時會考慮到抗震因素。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和“日本傳統(tǒng)建筑景觀圖”,完成15—16題。
15.日本地震頻發(fā)是因為地處( )
A.亞歐大陸內部B.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
C.四面臨海的位置D.低緯度地區(qū)
16.關于日本傳統(tǒng)建筑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
①建筑材料較重②建筑材料較輕
③樓層較少④樓層較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創(chuàng)新情境·2024福建]地熱能是地球內部不斷自然生成的熱量轉化而成的能源。地熱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技術創(chuàng)新等是中國和冰島兩國的重要合作領域。讀圖完成17—19題。
17.地熱資源( )
A.分布均衡B.污染大
C.可再生D.受天氣影響大
18.中國和冰島兩國的地熱資源多集中分布于( )
A.板塊的交界地帶B.海洋裂谷分布帶
C.板塊的內部D.陸地高大山脈分布帶
19.冰島地熱能源比重大,中國以煤、石油等傳統(tǒng)能源為主。推進中國和冰島兩國地熱能源合作可以( )
①優(yōu)化中國能源結構
②加快全球海平面上升
③形成優(yōu)勢互補局面
④促進中國綠色轉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24河北]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研發(fā)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曾多次下潛到超過萬米的深海區(qū)域進行作業(yè)。2024年3月23日,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順利完成了為期一個月的爪哇海溝聯合科考,這是國際上首次在爪哇海溝開展大范圍、系統(tǒng)性的載人深潛科考。科考隊員借助“奮斗者”號成功下潛到7 178米深海區(qū)。創(chuàng)下印尼深海下潛新紀錄。取得了豐碩成果。下圖示意爪哇海溝位置。
(1) 印度尼西亞地處____群島,東臨太平洋,西臨____洋,海洋科考空間廣闊。
(2) 描述爪哇海溝的板塊位置。
(3) 指出科研人員在科考期間需重點防范的自然災害。
(4) 說明此次聯合科考我國具備的優(yōu)勢。
素養(yǎng)提升
[方法遷移·2024山東菏澤一模]如圖示意運用皮爾斯梅花投影方法繪制的世界地圖,圖中數字代表大洲。讀圖完成21—22題。
21.圖中構成正方形的黑色粗線表示( )
A.本初子午線B.赤道
C.南回歸線D.北極圈
22.圖中①③兩大洲的洲界是( )
A.蘇伊士運河B.巴拿馬運河
C.白令海峽D.土耳其海峽
[2024河南駐馬店一模]地理課上,為驗證板塊構造學說,老師利用鋁盆、海綿、蠟燭、水等材料設計了一個模擬板塊運動的實驗。實驗中發(fā)現蠟燭加熱區(qū)的水流略有上升,兩塊海綿向左右兩側運動。下圖為該實驗示意圖。讀圖完成23—24題。
23.該實驗可以反映出( )
A.全球有六大板塊B.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
C.海陸在不斷變遷D.板塊內部地殼穩(wěn)定
24.下列地理現象與該實驗模擬的現象相似的是 ( )
A.東非大裂谷的形成B.地中海不斷縮小
C.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D.日本常發(fā)生地震
主題四 陸地和海洋
基礎鞏固
1.C 2.D
3.A
[解析]讀圖可知,①是歐洲西部,“三洲五海之地”是中東,A錯誤。故選A。
4.D
[解析]①是歐洲西部,亞洲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A錯誤。②是中東,非洲分布著世界最廣的熱帶草原,B錯誤。③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發(fā)展中國家集中,C錯誤。④是東南亞,③④所在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D正確。故選D。
5.A
[解析]結合材料來看,肯氏獸的化石在中國、南非以及美洲大陸等地都有發(fā)現,可見非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符合題意,這些大洲的共同點是均有熱帶分布,A正確;非洲沒有瀕臨太平洋,B錯誤;非洲、亞洲主要位于東半球,C錯誤;四個大洲中發(fā)展中國家較多,D錯誤,故選A。
6.B
[解析]肯氏獸原本生活于同樣的環(huán)境中,現在它們的化石卻遠隔重洋,可以用于證明大陸漂移,故選B。
7.C 8.D
9.(1) 亞; 地中海
(2) 北溫
(3) 2
(4) 變??; 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碰撞擠壓處
情境拓展
10.D
11.A
[解析]北冰洋是地球上緯度最北、面積最小的大洋,讀圖可知,①為北冰洋,故選A。
12.B
[解析]讀圖可知,⑤大陸位于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qū),為南極大陸,氣候特征為酷寒、干燥、烈風,B正確,D錯誤。南極大陸被冰川所覆蓋,沒有萬里黃沙、茫茫林海,A、C錯誤。故選B。
13.D 14.A
15.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日本由于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因此多火山、地震災害,故選B。
16.C
[解析]由上題可知,日本地震頻發(fā),為了抵御地震等自然災害,其傳統(tǒng)建筑具有建筑材料較輕、樓層較少等特點,②③正確,①④錯誤。故選C。
17.C
[解析]讀材料可知,地熱能是由地球內部不斷自然生成的熱量轉化而成的,多分布在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因此地熱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資源,故選C。
18.A
19.C
20.(1) 馬來; 印度
(2) 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
(3) 火山噴發(fā)、地震、海嘯、暴雨等。
(4) ①深潛技術先進;②經驗豐富;③資金充足;④政策支持。
素養(yǎng)提升
21.B
[解析]據圖和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圖中構成正方形的黑色粗線表示赤道,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穿過③非洲中部,B正確;本初子午線又被稱為0°經線,穿過南北兩極,A錯誤;南回歸線度數為23.5°S,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中部,C錯誤;北極圈度數為66.5°N,穿過亞洲、北美洲和歐洲的北部地區(qū),D錯誤。故選B。
22.A
[解析]據圖依據各大洲輪廓可知,①大洲為亞洲,③大洲為非洲,兩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A正確;巴拿馬運河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是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土耳其海峽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故選A。
23.B 24.A

相關試卷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突破(專練) 主題五 天氣與氣候(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突破(專練) 主題五 天氣與氣候(含答案),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天氣與氣候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突破(專練) 主題十 認識國家(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突破(專練) 主題十 認識國家(含答案),共2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認識國家,收集資料,分析探究,成果展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突破(專練) 主題三 地圖(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突破(專練) 主題三 地圖(含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地圖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突破(專練) 主題七 發(fā)展與合作(含答案)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突破(專練) 主題七 發(fā)展與合作(含答案)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突破(專練) 主題六 居民與文化(含答案)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突破(專練) 主題六 居民與文化(含答案)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突破(專練) 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含答案)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突破(專練) 主題二 地球的運動(含答案)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突破(專練) 主題八 認識大洲(含答案)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考點突破(專練) 主題八 認識大洲(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