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9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第I卷(選擇題共42分)
本部分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請把正確的選項填涂在答題卡上。
1. 當光束通過下列分散系時,不能觀察到丁達爾效應的是
A. 豆?jié){B. AgI膠體C. Na2SO4溶液D. Fe(OH)3膠體
2. 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 液氯B. 氯水C. 稀硫酸D. 澄清石灰水
3. 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
A. 稀硫酸B. NaOH溶液C. CuD. KCl
4. 下列儀器不能用于加熱的是
A. B. C. D.
5. 鈉是一種重要的金屬。下列關于鈉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熱和電的良導體B. 硬度較大
C. 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D. 保存于煤油中
6. 氯氣是一種重要的非金屬單質(zhì)。下列關于氯氣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黃綠色B. 有毒C. 無味D. 密度比空氣的大
7. 下列有關研究物質(zhì)性質(zhì)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研究物質(zhì)性質(zhì)時常常運用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方法
B. 利用觀察法觀察物質(zhì)的外部特征,如物質(zhì)的顏色、存在狀態(tài)等
C. 預測物質(zhì)的性質(zhì)時可運用分類法
D. 研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可按照觀察→實驗→預測→結(jié)論的程序進行
8. 下列關于過氧化鈉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化學式為Na2O2B. 淡黃色固體
C. 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D. 能與H2O反應
9. 下列行為不符合實驗安全要求的是
A. 不慎灑出的酒精在桌上著火時,立即用濕毛巾蓋滅
B. 實驗結(jié)束后,將廢液倒入下水道中
C. 聞氯氣時,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極少量氯氣飄進鼻孔
D. 用干燥沙土覆蓋少量燃著的金屬鈉
10. 某同學在做石灰石與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實驗室中暫時沒有稀鹽酸,該同學可以選擇替換的物質(zhì)為
A. NaClB. HNO3C. Cl2D. H2O
11. 下列電離方程式中,不正確的是
A. HNO3=H++3NO-B. FeCl3=Fe3++3Cl-
C. NaOH=Na++OH-D. Al2(SO4)3=2Al3++3SO
12. 溶液、膠體和濁液三種分散系,其分散質(zhì)的根本區(qū)別是
A. 是否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B. 分散質(zhì)微粒直徑大小
C. 是否均一、穩(wěn)定、透明D. 是否能透過濾紙、半透膜
13. 下列化學反應中,能用離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 2H2+O22H2O
B. HCl+NaOH=NaCl+H2O
C. 2HNO3+Mg(OH)2=Mg(NO3)2+2H2O
D. Ba(OH)2+H2SO4=BaSO4↓+2H2O
14. 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屬和氯氣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屬和鹽酸反應制得的是
A. B. C. D.
15.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CH4的摩爾質(zhì)量是16g
B. 在0℃、101kPa下,1mlH2體積約為22.4L
C. 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的一個基本物理量
D. 從100mL1ml/LKNO3溶液中取出10mL,取出溶液中KNO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ml/L
16.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銅與稀硫酸反應:Cu+2H+=Cu2++H2↑
B. 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CO+2H+=CO2↑+H2O
C. 鐵與硝酸銀溶液反應:Fe+2Ag+=2Ag+Fe2+
D. 氫氧化鉀與稀硝酸反應:KOH+H+=K++H2O
17. 下列各組離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a2+、Na+、Cl-、COB. Mg2+、K+、NO、OH-
C. H+、Fe2+、Cl-、SOD. H+、Na+、NO、HCO
18. 下列關于SO2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屬于堿性氧化物B. 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C. 能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酸D. 能與CaO反應生成鹽
19. 高氯酸HClO4可用于提純?nèi)嗽旖饎偸椭圃祀娪澳z片,其中Cl元素的化合價為
A. -1B. +1C. +5D. +7
20. 營養(yǎng)液是無土栽培的核心和關鍵,某營養(yǎng)液中含4種離子(忽略微量離子),對離子濃度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該營養(yǎng)液中R離子及其物質(zhì)的量濃度可能是
A. K+0.03ml·L-1B. H+0.02ml·L-1
C. Mg2+0.03ml·L-1D. Cl-0.04ml·L-1
21. 下列實驗現(xiàn)象和結(jié)論相符的是
A. AB. BC. CD. D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8分)
本部分共5小題,共58分。
22. 鈉及其化合物在認識物質(zhì)轉(zhuǎn)化規(guī)律以及生產(chǎn)生活中均有重要應用。
Ⅰ.鈉與水的反應
(1)將鈉投入足量含有酚酞的水中,作了如下記錄,將實驗現(xiàn)象與匹配的實驗結(jié)論連線:_______。
(2)寫出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3)若反應中生成H2的體積為1.12L(標準狀況下),則參與反應的金屬Na的質(zhì)量是_______。
(4)同物質(zhì)類別的金屬Mg也能與水發(fā)生反應,試著調(diào)用反應規(guī)律分析Na和Mg分別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Na_______Mg(填“>”“<”或“=”)。
Ⅱ.鈉與氧氣的反應
(5)鈉與氧氣反應的產(chǎn)物有多種可能,造成產(chǎn)物多樣的原因是_______。
(6)其中產(chǎn)物_______(填化學式)可用作潛水艇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寫出其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Ⅲ.碳酸鈉、碳酸氫鈉在食品加工方面有著廣泛的用途
(7)下列關于Na2CO3的認識正確的是_______。
a.受熱易分解 b.俗稱純堿、蘇打 c.屬于堿 d.可與酸反應
(8)傳統(tǒng)蒸饅頭常采用酵頭發(fā)面,酵頭可使面團在微生物作用下產(chǎn)生CO2氣體,從而使面團疏松,但同時也會產(chǎn)生乳酸、醋酸等有機酸,需要額外添加“堿面”將酸去除。等質(zhì)量的Na2CO3和NaHCO3,因_______(填“Na2CO3”或“NaHCO3”)消耗酸更多,更適合作為中和發(fā)酵帶來的酸味的“堿面”。
(9)若面團發(fā)得不好,面團內(nèi)的氣孔少,不夠膨松。需添加_______(填“Na2CO3”或“NaHCO3”),繼續(xù)揉面,上鍋蒸后也能蒸出松軟的饅頭。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產(chǎn)氣原理_______。
23. 甘露醇注射液是醫(yī)院常用藥物之一,下圖是甘露醇(分子式為C6H14O6,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82)注射液標簽上部分內(nèi)容:
(1)該注射液中甘露醇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_______ml·L-1(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
(2)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填序號)。
①用少量水洗滌燒杯及玻璃棒2至3次,并將每次的洗滌液也注入容量瓶中
②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瓶頸上的刻度線1-2cm處
③將甘露醇固體放入燒杯中加水溶解,并不斷用_______(填儀器名稱,下同)攪拌,靜置待其冷卻
④將容量瓶蓋緊,振蕩,搖勻
⑤用托盤天平稱取20g甘露醇固體
⑥將溶液用玻璃棒引流注入查漏過的_______中
⑦用_______逐滴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與容量瓶刻度線相切
(3)以下情況會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低的是_______。
a.使用的容量瓶中殘留少量水
b.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
c.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d.加水超過刻度線,用膠頭滴管吸出多余液體
(4)稀釋后的甘露醇溶液可用作腸鏡檢查、腸道手術的術前導瀉劑。取上述配置的甘露醇溶液10mL,稀釋至100mL,稀釋后的甘露醇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_______ml·L-1(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
24. 氯化鈉(NaCl)是生活中常用的化學品,也是重要的化工生產(chǎn)原料。
Ⅰ.實驗室研究氯化鈉的性質(zhì)及制備
(1)下圖表示NaCl在水中溶解過程的微觀狀態(tài)示意圖。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
a.干燥的NaCl固體不導電,是由于其中不存在Na+和Cl-
b.由上圖可知,水分子在形成自由移動的Na+和Cl-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c.NaCl溶液能導電,是由于在電流作用下,其可解離出自由移動的Na+和Cl-
d.加熱至熔融狀態(tài)的NaCl也可以解離出自由移動的Na+和Cl-
(2)某同學用含鈉元素的不同類別物質(zhì)制備NaCl?;瘜W反應方程式如下:
a.2Na+Cl22NaCl
b.NaOH+HCl=NaCl+H2O
c.Na2O+2HCl=2NaCl+H2O
d._______
①反應d可為某物質(zhì)與HCl反應來制得氯化鈉,該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_______。
②反應d也可為兩種鹽溶液相互反應獲得氯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③反應c中的原料Na2O的物質(zhì)類別是_______,請依據(jù)其類別通性,再列舉2個能與Na2O反應的其他物質(zhì)(用化學式表示)_______、_______。
Ⅱ.工業(yè)生產(chǎn)中氯化鈉的制備
我國食鹽的來源主要為海鹽、湖鹽、井礦鹽。粗食鹽中除了含泥沙等難溶性雜質(zhì)外,還含有Ca2+、Mg2+、SO等可溶性雜質(zhì)。為得到精制食鹽水,某同學設計如下除雜流程,用到的試劑有: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和鹽酸。
(3)操作a的名稱是_______,試劑2是_______。
(4)溶液A中除Na+和Cl-外,還存在的離子有_______。
(5)沉淀B主要成分的化學式是_______。
(6)用離子方程式表示鹽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
25. 某興趣小組同學用圖1所示裝置,向一定體積的0.01ml/L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0.2ml/LH2SO4溶液,不斷攪拌并測定溶液導電能力的變化,實驗測得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2所示。
(1)用化學用語解釋未滴加硫酸時,接通電源后燈泡變亮的原因:_______;
(2)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燒杯中_______,小燈泡_______。
(3)寫出Ba(OH)2溶液與稀H2SO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
(4)B點代表反應恰好完全,用Na2SO4溶液替代H2SO4溶液,重復上述實驗進行對照,分析二者現(xiàn)象上的不同之處為_______。
26. 氯氣是一種具有重要用途的氣體,在工業(yè)上用于制造鹽酸、殺菌消毒劑等。
Ⅰ.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產(chǎn)物可用于制造鹽酸。
(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Ⅱ.甲同學在研究氯氣的溶解性時,將黃綠色的氯水密閉放置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氯水的顏色變淺了。
【提出猜想】
甲同學猜測氯氣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了新物質(zhì)。
【實驗驗證】
(2)甲同學進行了如下3個實驗,請將實驗報告中的①和②補充完整。
為了進一步探究氯水具有漂白性的原因,甲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并實施實驗。(氣體發(fā)生裝置略)。
實驗現(xiàn)象:觀察到B中的紅色布條不褪色,而C中的紅色布條褪色。
【解釋分析】
(3)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質(zhì)是_______。
【實驗反思】
(4)乙同學認為甲同學僅由該實驗確定氯水中哪種成分具有漂白性不夠嚴謹,為了使該實驗更加嚴謹,請你設計需補充的實驗方案:_______。
(5)氯氣是一種有毒的氣體。上述實驗中,過量的氯氣應該用NaOH溶液處理,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中的反應_______。豐臺區(qū)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練習
高一化學(B卷)
考試時間:9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第I卷(選擇題共42分)
本部分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請把正確的選項填涂在答題卡上。
1. 當光束通過下列分散系時,不能觀察到丁達爾效應的是
A. 豆?jié){B. AgI膠體C. Na2SO4溶液D. Fe(OH)3膠體
【答案】C
【解析】
【詳解】A.豆?jié){屬于膠體,當光束通過時能觀察到丁達爾效應,A不符合;
B.AgI膠體屬于膠體,當光束通過時能觀察到丁達爾效應,B不符合;
C.Na2SO4溶液不屬于膠體,當光束通過時不能觀察到丁達爾效應,C符合;
D.Fe(OH)3膠體屬于膠體,當光束通過時能觀察到丁達爾效應,D不符合;
答案選C。
2. 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 液氯B. 氯水C. 稀硫酸D. 澄清石灰水
【答案】A
【解析】
【詳解】A.液氯中只有氯氣分子,屬于純凈物,故A符合題意;
B.氯水氯氣溶于水得到混合物,故B不符合題意;
C.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屬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題意;
D.澄清石灰水是氫氧化鈣的水溶液,屬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 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
A. 稀硫酸B. NaOH溶液C. CuD. KCl
【答案】D
【解析】
【分析】溶于水或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電離出離子而導電的化合物是電解質(zhì),據(jù)此判斷。
【詳解】A. 稀硫酸是混合物,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A不選;
B. NaOH溶液是混合物,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B不選;
C. Cu是單質(zhì),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C不選;
D. KCl溶于水電離出陰陽離子,是電解質(zhì),D選;
答案選D。
4. 下列儀器不能用于加熱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詳解】A.該儀器為試管,試管為可直接加熱的儀器,故A不選;
B.該儀器為圓底燒瓶,墊上石棉網(wǎng)可以給圓底燒瓶加熱,故B不選;
C.該儀器為坩堝,坩堝為可直接加熱的儀器,故C不選;
D.該儀器為容量瓶,容量瓶為不能加熱的儀器,故D選;
故選:D。
5. 鈉是一種重要的金屬。下列關于鈉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熱和電的良導體B. 硬度較大
C. 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D. 保存于煤油中
【答案】B
【解析】
【詳解】A.鈉是一種重要的金屬,是熱和電的良導體,A正確;
B.鈉質(zhì)軟,硬度較小,B錯誤;
C.鈉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C正確;
D.鈉極易和水、氧氣反應,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通常保存于煤油中,D正確;
答案選B。
6. 氯氣是一種重要的非金屬單質(zhì)。下列關于氯氣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黃綠色B. 有毒C. 無味D. 密度比空氣的大
【答案】C
【解析】
【詳解】A.氯氣是黃綠色的氣體,故A正確;
B.氯氣有毒,故B正確;
C.氯氣有刺激性氣味,故C錯誤;
D.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故D正確。
答案選C。
7. 下列有關研究物質(zhì)性質(zhì)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研究物質(zhì)性質(zhì)時常常運用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方法
B. 利用觀察法觀察物質(zhì)的外部特征,如物質(zhì)的顏色、存在狀態(tài)等
C. 預測物質(zhì)的性質(zhì)時可運用分類法
D. 研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可按照觀察→實驗→預測→結(jié)論的程序進行
【答案】D
【解析】
【詳解】A.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是研究物質(zhì)性質(zhì)的基本方法,故A正確;
B.觀察法的含義:即仔細觀看客觀事物或現(xiàn)象。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對象的方法,因此利用觀察法觀察物質(zhì)的外部特征,如物質(zhì)的顏色、存在狀態(tài)等,故B正確。
C.相同類別的物質(zhì)的性質(zhì)相似,可用分類的方法預測,故C正確;
D.探究物質(zhì)性質(zhì)的基本程序是觀察物質(zhì)的外觀性質(zhì)、預測物質(zhì)的性質(zhì)、實驗和觀察、解釋和結(jié)論,故D錯誤;
故選:D。
8. 下列關于過氧化鈉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化學式為Na2O2B. 淡黃色固體
C. 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D. 能與H2O反應
【答案】C
【解析】
【詳解】A.過氧化鈉由鈉離子和過氧根離子組成,化學式為:Na2O2,故A正確;
B.過氧化鈉為淡黃色固體,故B正確;
C.過氧化鈉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故C錯誤;
D.過氧化鈉能與H2O反應生成NaOH和氧氣,故D正確;
故選:C。
9. 下列行為不符合實驗安全要求的是
A. 不慎灑出的酒精在桌上著火時,立即用濕毛巾蓋滅
B. 實驗結(jié)束后,將廢液倒入下水道中
C. 聞氯氣時,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極少量的氯氣飄進鼻孔
D. 用干燥沙土覆蓋少量燃著的金屬鈉
【答案】B
【解析】
【詳解】A.酒精溶于水,故酒精著火后不能用水滅,會增大著火面積,故應用濕毛巾蓋滅,故A正確;
B.為防止環(huán)境污染,實驗結(jié)束后,將廢液倒入指定容器中,不能倒入下水道中,故B錯誤;
C.聞氯氣時,為防止中毒,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極少量的氯氣飄進鼻孔,故C正確;
D.金屬鈉能和水反應,故鈉著火時不能用水滅,只能用沙土來蓋滅,故D正確;
故選:B。
10. 某同學在做石灰石與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實驗室中暫時沒有稀鹽酸,該同學可以選擇替換的物質(zhì)為
A. NaClB. HNO3C. Cl2D. H2O
【答案】B
【解析】
【詳解】A.NaCl與碳酸鈣不反應,A不符合;
B.HNO3與碳酸鈣反應 而研討會氣體,B符合;
C.Cl2與碳酸鈣不反應,C不符合;
D.H2O與碳酸鈣不反應,且碳酸鈣難溶于水,D不符合;
答案選B。
11. 下列電離方程式中,不正確的是
A. HNO3=H++3NO-B. FeCl3=Fe3++3Cl-
C. NaOH=Na++OH-D. Al2(SO4)3=2Al3++3SO
【答案】A
【解析】
【詳解】A. 硝酸是一元強酸,電離方程式為HNO3=H++NO,A錯誤;
B. 氯化鐵溶于水電離出鐵離子和氯離子,電離方程式為FeCl3=Fe3++3Cl-,B正確;
C. 氫氧化鈉是一元強堿,電離方程式為NaOH=Na++OH-,C正確;
D. 硫酸鋁溶于水電離出鋁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電離方程式為Al2(SO4)3=2Al3++3SO,D正確;
答案選A。
12. 溶液、膠體和濁液三種分散系,其分散質(zhì)的根本區(qū)別是
A. 是否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B. 分散質(zhì)微粒直徑的大小
C. 是否均一、穩(wěn)定、透明D. 是否能透過濾紙、半透膜
【答案】B
【解析】
【詳解】區(qū)分溶液、膠體和濁液三種分散系的本質(zhì)為分散質(zhì)微粒的直徑大小不同,答案為B。
13. 下列化學反應中,能用離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 2H2+O22H2O
B. HCl+NaOH=NaCl+H2O
C. 2HNO3+Mg(OH)2=Mg(NO3)2+2H2O
D. Ba(OH)2+H2SO4=BaSO4↓+2H2O
【答案】B
【解析】
【詳解】A.氫氣燃燒不是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沒有離子方程式,A錯誤;
B.HCl+NaOH=NaCl+H2O能用離子方程式H++OH-=H2O表示,B正確;
C.氫氧化鎂是難溶物,不能拆寫成離子,離子方程式為2H++Mg(OH)2=2H2O+ Mg2+,C錯誤;
D.硫酸鋇是沉淀,不能拆寫成離子,離子方程式為Ba2++2OH-+2H++SO=BaSO4↓+2H2O,D錯誤;
故選B。
14. 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屬和氯氣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屬和鹽酸反應制得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詳解】A.銅和氯氣生成氯化銅,但銅不能和鹽酸反應,所以錯誤,不選A;
B.鐵和氯氣生成氯化鐵,不是氯化亞鐵,所以錯誤,不選B;
C.鎂和氯氣生成氯化鎂,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所以正確,選C;
D.鐵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但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所以錯誤,不選D;
故選C。
15.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CH4的摩爾質(zhì)量是16g
B. 在0℃、101kPa下,1mlH2的體積約為22.4L
C. 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的一個基本物理量
D. 從100mL1ml/LKNO3溶液中取出10mL,取出溶液中KNO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ml/L
【答案】B
【解析】
【詳解】A.CH4的摩爾質(zhì)量是16g/ml,A錯誤;
B.在0℃、101kPa下,1mlH2的體積約為22.4L,B正確;
C.物質(zhì)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的一個基本物理量,摩爾是物質(zhì)的量的單位,C錯誤;
D.取出溶液中KNO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ml/L,D錯誤;
故選B。
16.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銅與稀硫酸反應:Cu+2H+=Cu2++H2↑
B. 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CO+2H+=CO2↑+H2O
C. 鐵與硝酸銀溶液反應:Fe+2Ag+=2Ag+Fe2+
D. 氫氧化鉀與稀硝酸反應:KOH+H+=K++H2O
【答案】C
【解析】
【詳解】A. 銅與稀硫酸不反應,A錯誤;
B. 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Ca2++CO2↑+H2O,B錯誤;
C. 鐵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單質(zhì)銀,離子方程式為Fe+2Ag+=2Ag+Fe2+,C正確;
D. 氫氧化鉀是強堿,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H-+H+=H2O,D錯誤;
答案選C。
17. 下列各組離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a2+、Na+、Cl-、COB. Mg2+、K+、NO、OH-
C. H+、Fe2+、Cl-、SOD. H+、Na+、NO、HCO
【答案】C
【解析】
【詳解】A.Ba2+、CO在溶液中轉(zhuǎn)化為碳酸鋇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
B.Mg2+、OH-在溶液中轉(zhuǎn)化為氫氧化鎂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
C.H+、Fe2+、Cl-、SO在溶液中不反應,可以大量共存,C符合;
D.H+、HCO在溶液中轉(zhuǎn)化為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
答案選C。
18. 下列關于SO2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屬于堿性氧化物B. 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C. 能與水反應生成對應酸D. 能與CaO反應生成鹽
【答案】A
【解析】
【詳解】A.二氧化硫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酸性氧化物,A錯誤;
B.二氧化硫?qū)儆谒嵝匝趸铮芘c堿反應生成鹽和水,B正確;
C.二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酸,即亞硫酸,C正確;
D.二氧化硫?qū)儆谒嵝匝趸?,能與CaO反應生成鹽,即亞硫酸鈣,D正確;
答案選A。
19. 高氯酸HClO4可用于提純?nèi)嗽旖饎偸椭圃祀娪澳z片,其中Cl元素的化合價為
A. -1B. +1C. +5D. +7
【答案】D
【解析】
【詳解】HClO4中H是+1價,O是-2價,依據(jù)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可判斷Cl的化合價是+7。
答案選D。
20. 營養(yǎng)液是無土栽培的核心和關鍵,某營養(yǎng)液中含4種離子(忽略微量離子),對離子濃度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該營養(yǎng)液中R離子及其物質(zhì)的量濃度可能是
A. K+0.03ml·L-1B. H+0.02ml·L-1
C. Mg2+0.03ml·L-1D. Cl-0.04ml·L-1
【答案】A
【解析】
【詳解】A.根據(jù)電荷守恒,忽略水的電離,溶液中存在:c(K+)+c()=c(NO)+3c(PO),即c(K+)+0.03ml/L=0.03ml/L+3×0.01ml/L,解得c(K+)=0.03ml/L,A符合;
B.根據(jù)電荷守恒,忽略水的電離,溶液中存在:c(H+)+c()=c(NO)+3c(PO),即c(H+)+0.03ml/L=0.03ml/L+3×0.01ml/L,解得c(H+)=0.03ml/L,A不符合;
C.根據(jù)電荷守恒,忽略水的電離,溶液中存在:2c(Mg2+)+c()=c(NO)+3c(PO),即2c(Mg2+)+0.03ml/L=0.03ml/L+3×0.01ml/L,解得c(Mg2+)=0.015ml/L,C不符合;
D.根據(jù)電荷守恒,忽略水的電離,c(NO)+3c(PO)>c(),這說明R一定是陽離子,D不符合;
故選:A。
21. 下列實驗現(xiàn)象和結(jié)論相符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詳解】A.碳酸氫根離子、碳酸根離子均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則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故A錯誤;
B.溶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或氫氧根離子也可以生成硫酸銀或氫氧化銀白色沉淀,則不一定含有Cl-,故B錯誤;
C.氫氣可在氯氣中安靜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說明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故C正確;
D.加入氯化鋇也可能生成氯化銀沉淀或碳酸鋇沉淀等,不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故D錯誤;
答案選C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8分)
本部分共5小題,共58分。
22. 鈉及其化合物在認識物質(zhì)轉(zhuǎn)化規(guī)律以及生產(chǎn)生活中均有重要應用。
Ⅰ.鈉與水的反應
(1)將鈉投入足量含有酚酞的水中,作了如下記錄,將實驗現(xiàn)象與匹配的實驗結(jié)論連線:_______。
(2)寫出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3)若反應中生成H2的體積為1.12L(標準狀況下),則參與反應的金屬Na的質(zhì)量是_______。
(4)同物質(zhì)類別的金屬Mg也能與水發(fā)生反應,試著調(diào)用反應規(guī)律分析Na和Mg分別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Na_______Mg(填“>”“<”或“=”)。
Ⅱ.鈉與氧氣的反應
(5)鈉與氧氣反應的產(chǎn)物有多種可能,造成產(chǎn)物多樣的原因是_______。
(6)其中產(chǎn)物_______(填化學式)可用作潛水艇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寫出其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Ⅲ.碳酸鈉、碳酸氫鈉在食品加工方面有著廣泛的用途
(7)下列關于Na2CO3的認識正確的是_______。
a.受熱易分解 b.俗稱純堿、蘇打 c.屬于堿 d.可與酸反應
(8)傳統(tǒng)蒸饅頭常采用酵頭發(fā)面,酵頭可使面團在微生物作用下產(chǎn)生CO2氣體,從而使面團疏松,但同時也會產(chǎn)生乳酸、醋酸等有機酸,需要額外添加“堿面”將酸去除。等質(zhì)量的Na2CO3和NaHCO3,因_______(填“Na2CO3”或“NaHCO3”)消耗酸更多,更適合作為中和發(fā)酵帶來的酸味的“堿面”。
(9)若面團發(fā)得不好,面團內(nèi)的氣孔少,不夠膨松。需添加_______(填“Na2CO3”或“NaHCO3”),繼續(xù)揉面,上鍋蒸后也能蒸出松軟的饅頭。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產(chǎn)氣原理_______。
【答案】(1) (2)2Na+2H2O=2NaOH+H2↑
(3)2.3g (4)>
(5)反應條件(或反應溫度)不同
(6) ①. Na2O2 ②. 2Na2O2+2CO2=2Na2CO3+O2
(7)bd (8)Na2CO3
(9) ①. NaHCO3 ②. 2NaHCO3Na2CO3+H2O+CO2↑
【解析】
【小問1詳解】
將鈉投入足量水中,鈉熔成光亮的小球,說明鈉與水的反應是反應放熱,且鈉的熔點低,鈉浮在水面上,說明鈉的密度比水小,鈉四處游動,說明有氣體產(chǎn)生,溶液變紅,說明有堿生成,酚酞與堿顯紅色,因此。
【小問2詳解】
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
【小問3詳解】
若反應中生成H2的體積為1.12L(標準狀況下),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是1.12L÷22.4L/ml=0.05ml,根據(jù)方程式2Na+2H2O=2NaOH+H2↑可判斷參與反應的金屬Na的質(zhì)量是0.1ml×23g/ml=2.3g;
【小問4詳解】
由于反應條件(或反應溫度)不同,導致鈉與氧氣反應的產(chǎn)物有多種可能,常溫下生成氧化鈉,加熱時生成過氧化鈉;
【小問5詳解】
過氧化鈉能與水或二氧化碳反應放出氧氣,可用作潛水艇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其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
【小問6詳解】
金屬性Na強于Mg,因此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Na>Mg。
【小問7詳解】
a.Na2CO3受熱難分解,a錯誤;b.Na2CO3俗稱純堿、蘇打,b正確;c.Na2CO3屬于鹽,c錯誤;d.Na2CO3可與酸反應,d正確;答案選bd;
【小問8詳解】
根據(jù)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可知106g碳酸鈉消耗2ml氯化氫,84g碳酸氫鈉消耗1ml氯化氫,所以等質(zhì)量的Na2CO3和NaHCO3,因NaHCO3消耗酸更多,更適合作為中和發(fā)酵帶來的酸味的“堿面”。
【小問9詳解】
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若面團發(fā)得不好,面團內(nèi)的氣孔少,不夠膨松。需添加NaHC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Na2CO3+H2O+CO2↑。
23. 甘露醇注射液是醫(yī)院常用藥物之一,下圖是甘露醇(分子式為C6H14O6,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82)注射液標簽上的部分內(nèi)容:
(1)該注射液中甘露醇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_______ml·L-1(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
(2)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填序號)。
①用少量水洗滌燒杯及玻璃棒2至3次,并將每次的洗滌液也注入容量瓶中
②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瓶頸上的刻度線1-2cm處
③將甘露醇固體放入燒杯中加水溶解,并不斷用_______(填儀器名稱,下同)攪拌,靜置待其冷卻
④將容量瓶蓋緊,振蕩,搖勻
⑤用托盤天平稱取20g甘露醇固體
⑥將溶液用玻璃棒引流注入查漏過的_______中
⑦用_______逐滴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與容量瓶刻度線相切
(3)以下情況會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低的是_______。
a.使用的容量瓶中殘留少量水
b.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
c.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d.加水超過刻度線,用膠頭滴管吸出多余液體
(4)稀釋后的甘露醇溶液可用作腸鏡檢查、腸道手術的術前導瀉劑。取上述配置的甘露醇溶液10mL,稀釋至100mL,稀釋后的甘露醇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_______ml·L-1(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
【答案】(1)1.10
(2) ①. ⑤③⑥①②⑦④ ②. 玻璃棒 ③. 100mL容量瓶 ④. 膠頭滴管
(3)bd (4)0.11
【解析】
【小問1詳解】
20g甘露醇的物質(zhì)的量是ml,所以該注射液中甘露醇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ml/L≈1.10ml·L-1。
小問2詳解】
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的操作是計算、稱量、溶解、冷卻、轉(zhuǎn)移、洗滌、搖勻、定容、振蕩等,所以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⑤③⑥①②⑦④。其中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配制100mL溶液,需要100mL容量瓶;定容時需要膠頭滴管;
【小問3詳解】
a.使用的容量瓶中殘留少量水,不影響;
b.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減少,濃度偏低;
c.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溶液體積偏少,濃度偏高;
d.加水超過刻度線,用膠頭滴管吸出多余液體看,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減少,濃度偏低;
答案選bd;
【小問4詳解】
取上述配置的甘露醇溶液10mL,稀釋至100mL,相當于稀釋10倍,依據(jù)稀釋過程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可判斷稀釋后的甘露醇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1.10ml·L-1÷10=0.11ml·L-1。
24. 氯化鈉(NaCl)是生活中常用的化學品,也是重要的化工生產(chǎn)原料。
Ⅰ.實驗室研究氯化鈉的性質(zhì)及制備
(1)下圖表示NaCl在水中溶解過程的微觀狀態(tài)示意圖。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
a.干燥的NaCl固體不導電,是由于其中不存在Na+和Cl-
b.由上圖可知,水分子在形成自由移動的Na+和Cl-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c.NaCl溶液能導電,是由于在電流作用下,其可解離出自由移動的Na+和Cl-
d.加熱至熔融狀態(tài)的NaCl也可以解離出自由移動的Na+和Cl-
(2)某同學用含鈉元素的不同類別物質(zhì)制備NaCl?;瘜W反應方程式如下:
a.2Na+Cl22NaCl
b.NaOH+HCl=NaCl+H2O
c.Na2O+2HCl=2NaCl+H2O
d._______
①反應d可為某物質(zhì)與HCl反應來制得氯化鈉,該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_______。
②反應d也可為兩種鹽溶液相互反應獲得氯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③反應c中的原料Na2O的物質(zhì)類別是_______,請依據(jù)其類別通性,再列舉2個能與Na2O反應的其他物質(zhì)(用化學式表示)_______、_______。
Ⅱ.工業(yè)生產(chǎn)中氯化鈉的制備
我國食鹽的來源主要為海鹽、湖鹽、井礦鹽。粗食鹽中除了含泥沙等難溶性雜質(zhì)外,還含有Ca2+、Mg2+、SO等可溶性雜質(zhì)。為得到精制食鹽水,某同學設計如下除雜流程,用到的試劑有: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和鹽酸。
(3)操作a的名稱是_______,試劑2是_______。
(4)溶液A中除Na+和Cl-外,還存在的離子有_______。
(5)沉淀B主要成分的化學式是_______。
(6)用離子方程式表示鹽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
【答案】(1)ac (2) ①. Na2CO3或NaHCO3、NaClO等鹽 ②. Na2SO4+BaCl2=BaSO4↓+2NaCl ③. 堿性氧化物 ④. H2O ⑤. CO2
(3) ①. 過濾 ②. Na2CO3溶液
(4)Ca2+、Mg2+、Ba2+
(5)Mg(OH)2 (6) ①. H++OH-=H2O ②. 2H++CO=H2O+CO2↑
【解析】
【分析】根據(jù)加入試劑2得到碳酸鈣和碳酸鋇沉淀可判斷,試劑2是碳酸鈉,所以試劑1是氯化鋇,沉淀A是硫酸鋇,沉淀B是氫氧化鎂,過濾后加入適量鹽酸中和得到精制食鹽水,據(jù)此解答。
【小問1詳解】
a.干燥的NaCl固體不導電,是由于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氯化鈉中存在Na+和Cl-,a錯誤;
b.由上圖可知形成了水和陰陽離子,所以水分子在形成自由移動的Na+和Cl-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b正確;
c.NaCl解離出自由移動的Na+和Cl-不需要通電,c錯誤;
d.加熱至熔融狀態(tài)的NaCl也可以解離出自由移動的Na+和Cl-,d正確;
答案選ac。
【小問2詳解】
①依據(jù)a、b、c的方程式可判斷,該物質(zhì)應該是鈉鹽,該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Na2CO3或NaHCO3、NaClO等。
②反應d也可為兩種鹽溶液相互反應獲得氯化鈉,依據(jù)復分解反應原理可判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為Na2SO4+BaCl2=BaSO4↓+2NaCl。
③Na2O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該物質(zhì)類別是堿性氧化物,氧化鈉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能與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例如CO2。
【小問3詳解】
依據(jù)以上分析可知操作a的名稱是過濾,試劑2是Na2CO3溶液。
【小問4詳解】
加入過量氯化鋇沉淀硫酸根離子,所以溶液A中除Na+和Cl-外,還存在的離子有Ca2+、Mg2+、Ba2+。
【小問5詳解】
依據(jù)以上分析可知沉淀B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鎂,化學式是Mg(OH)2。
【小問6詳解】
由于加入的試劑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是過量的,所以需要需要鹽酸中和,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OH-=H2O、2H++CO=H2O+CO2↑。
25. 某興趣小組同學用圖1所示裝置,向一定體積的0.01ml/L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0.2ml/LH2SO4溶液,不斷攪拌并測定溶液導電能力的變化,實驗測得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2所示。
(1)用化學用語解釋未滴加硫酸時,接通電源后燈泡變亮的原因:_______;
(2)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燒杯中_______,小燈泡_______。
(3)寫出Ba(OH)2溶液與稀H2SO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
(4)B點代表反應恰好完全,用Na2SO4溶液替代H2SO4溶液,重復上述實驗進行對照,分析二者現(xiàn)象上的不同之處為_______。
【答案】(1)Ba(OH)2=Ba2++2OH-
(2) ①. 生成白色沉淀 ②. 由亮→滅(或暗)→亮
(3)Ba2++2OH-+2H++SO=BaSO4↓+2H2O
(4)恰好完全反應時,小燈泡變暗但比H2SO4的亮;且換為Na2SO4溶液后的B點導電能力更大
【解析】
【分析】向一定體積的0.01ml/L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0.2ml/LH2SO4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溶液中離子濃度減小,導電能力減弱,恰好完全反應時離子濃度最小,導電能力幾乎為0,繼續(xù)滴加H2SO4溶液,離子濃度又逐漸增大,導電能力增強。
【小問1詳解】
氫氧化鋇是強電解質(zhì),溶液中完全電離:Ba(OH)2=Ba2++2OH-,有自由移動的離子,能導電,接通電源后燈泡變亮;
【小問2詳解】
根據(jù)分析可知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燒杯中生成白色沉淀,小燈泡由亮→滅(或暗)→亮;
【小問3詳解】
Ba(OH)2溶液與稀H2SO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2OH-+2H++SO=BaSO4↓+2H2O;
【小問4詳解】
Na2SO4溶液與Ba(OH)2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硫酸鈉,硫酸鈉在溶液中以離子形式存在,仍可以導電,故恰好完全反應時,小燈泡變暗但比H2SO4的亮;且換為Na2SO4溶液后的B點導電能力更大。
26. 氯氣是一種具有重要用途的氣體,在工業(yè)上用于制造鹽酸、殺菌消毒劑等。
Ⅰ.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產(chǎn)物可用于制造鹽酸。
(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Ⅱ.甲同學在研究氯氣的溶解性時,將黃綠色的氯水密閉放置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氯水的顏色變淺了。
【提出猜想】
甲同學猜測是氯氣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了新物質(zhì)。
【實驗驗證】
(2)甲同學進行了如下3個實驗,請將實驗報告中的①和②補充完整。
為了進一步探究氯水具有漂白性的原因,甲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并實施實驗。(氣體發(fā)生裝置略)。
實驗現(xiàn)象:觀察到B中的紅色布條不褪色,而C中的紅色布條褪色。
【解釋分析】
(3)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質(zhì)是_______。
【實驗反思】
(4)乙同學認為甲同學僅由該實驗確定氯水中哪種成分具有漂白性不夠嚴謹,為了使該實驗更加嚴謹,請你設計需補充的實驗方案:_______。
(5)氯氣是一種有毒的氣體。上述實驗中,過量的氯氣應該用NaOH溶液處理,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中的反應_______。
【答案】(1)H2+Cl22HCl
(2) ①. 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②. H+(或酸)
(3) ①. Cl2+H2O=HCl+HClO ②. HClO或次氯酸
(4)向大小相同的紅色布條上滴加稀鹽酸,觀測其是否褪色
(5)Cl2+2OH-=Cl-+ClO-+H2O
【解析】
【小問1詳解】
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Cl22HCl。
【小問2詳解】
氯水中含有氯離子,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產(chǎn)生氯化銀白色沉淀;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這說明氯水中含有氫離子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小問3詳解】
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H2O=HCl+HClO;氯氣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條褪色,能使?jié)駶櫟挠猩紬l褪色,這說明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質(zhì)是HClO。
【小問4詳解】
由于氯水中還含有鹽酸,所以需要排除鹽酸的干擾,因此需補充的實驗方案為向大小相同的紅色布條上滴加稀鹽酸,觀測其是否褪色。
【小問5詳解】
氯氣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
離子種類
R離子
NO
PO
濃度(ml·L-1)
_______
0.03
0.03
0.01
操作及現(xiàn)象
結(jié)論
A
某溶液中加入鹽酸,產(chǎn)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
溶液中一定含有CO
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銀,產(chǎn)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
氫氣可在氯氣中安靜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
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D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SO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A.鈉浮在水面上 a.有堿生成
B.鈉四處游動 b.有氣體產(chǎn)生
C.溶液變紅 c.反應放熱,鈉熔點低
D.鈉熔成光亮的小球 d.鈉的密度比水小
甘露醇注射液
【形狀】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規(guī)格】100mL20g
【貯藏】密閉保存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實驗1
向氯水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_______
氯水中存在Cl-。
實驗2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溶液
有氣泡產(chǎn)生,且氣體能令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氯水中存在_______。
實驗3
向氯水中滴加品紅溶液(有色物質(zhì))
溶液顏色很快褪去
氯水中存在具有漂白性的物質(zhì)。
離子種類
R離子
NO
PO
濃度(ml·L-1)
_______
0.03
0.03
0.01
操作及現(xiàn)象
結(jié)論
A
某溶液中加入鹽酸,產(chǎn)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
溶液中一定含有CO
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銀,產(chǎn)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
氫氣可在氯氣中安靜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
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D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SO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A.鈉浮在水面上 a.有堿生成
B.鈉四處游動 b.有氣體產(chǎn)生
C.溶液變紅 c.反應放熱,鈉熔點低
D.鈉熔成光亮的小球 d.鈉的密度比水小
甘露醇注射液
【形狀】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規(guī)格】100mL20g
【貯藏】密閉保存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實驗1
向氯水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_______
氯水中存在Cl-。
實驗2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溶液
有氣泡產(chǎn)生,且氣體能令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氯水中存在_______。
實驗3
向氯水中滴加品紅溶液(有色物質(zhì))
溶液顏色很快褪去
氯水中存在具有漂白性的物質(zhì)。
這是一份北京市豐臺區(qū)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A卷含解析,共2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質(zhì)不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 下列物質(zhì)難溶于水的是,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5ml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北京市豐臺區(qū)2023_2024學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A卷,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010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北京市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期中試題2含解析,共3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錯誤的是,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下列行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