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將正確選項填入表格內,3×10=30分)
1. 王安石用“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描述梅花,能從遠處聞到梅花香的原因是( )
A. 分子的質量很小B. 分子間有間隔
C. 分子在不斷運動D. 分子由原子構成
【答案】C
【解析】由于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因此人可以聞到梅花的香氣,這種現(xiàn)象叫做擴散現(xiàn)象。
A.能聞到香味與分子的質量大小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
B.能聞到香味與分子的間隔無關,分子間隔影響的是物質的體積,故B不符合題意;
C.能聞到香味,是由于分子在不斷運動,與人的嗅覺細胞接觸就會聞到香味,故C符合題意;
D.能聞到香味與分子由原子構成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 現(xiàn)代火箭常用液態(tài)氫作為燃料,主要是因為液態(tài)氫有( )
A. 較多的熱量B. 較大的密度
C. 較大的比熱容D. 較大的熱值
【答案】D
【解析】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熱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 燒相同質量的燃料時,釋放出的熱量越多,因此選用液態(tài)氫作為燃料,是由于液態(tài)氫的熱值大,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3. 下列實例中,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 兩手相互摩擦,手的溫度升高
B. 用煤氣爐給水加熱,水的溫度升高
C. 把蔬菜放進冰箱,蔬菜的溫度降低
D. 在陽光照射下,公園里石凳的溫度升高
【答案】A
【解析】A、兩手相互摩擦,手的溫度升高,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轉化成內能,屬于做功增加物體的內能;
B、用煤氣爐給水加熱,水的溫度升高,是爐火的內能轉移給了水,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
C、把蔬菜放進冰箱,蔬菜的溫度降低,是蔬菜的內能轉移給了冰箱,屬于熱傳遞減小了物體的內能;
D、在陽光照射下,公園里石凳的溫度升高,是太陽光的熱輻射增加了石凳的內能,屬于熱傳遞增加物體的內能.
故選A.
4. 如圖所示,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團硝化棉,迅速下壓活塞,硝化棉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本實驗表明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B. 硝化棉燃燒,是因為活塞對玻璃筒中的氣體做功,溫度升高到硝化棉 的燃點
C. 迅速下壓活塞的過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D. 迅速下壓活塞過程與汽油機做功沖程都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答案】B
【解析】A.本實驗通過下壓活塞將機械能轉化為空氣的內能,表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故A錯誤;
B.迅速向下壓活塞,活塞會壓縮空氣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使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當溫度達到棉花的燃點時,棉花就會燃燒,故B正確;
C.下壓活塞時,活塞對筒內的空氣做功,機械能轉化為空氣的內能,使氣體的內能增加,故C錯誤;
D.下壓活塞時,活塞對筒內的空氣做功,機械能轉化為空氣的內能,故D錯誤。
5. 如圖所示,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質量相同的甲和乙兩種液體,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 吸收相同熱量,甲的溫度變化量大于乙的溫度變化量
B. 變化相同的溫度,乙需要更多的加熱時間
C. 如果要制作一個供熱時間較長的暖手袋,在甲和乙兩種液體中應選擇甲作為供熱物質
D. 甲的比熱容比乙的小
【答案】C
【解析】A.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加熱相同時間,吸收相同熱量,甲的溫度變化量小于乙的溫度變化量,故A錯誤;
B.吸收相同熱量,甲的溫度變化量小于乙的溫度變化量,據(jù)此推理,變化相同的溫度,甲需要更多的加熱時間,故B錯誤;
CD.加熱相同時間,吸收相同熱量,甲的溫度變化量小于乙的溫度變化量,甲的比熱容大,根據(jù)得,在質量和降低的溫度相同時,甲放熱多,如果要制作一個供熱時間較長的暖手袋,在甲和乙兩種液體中應選擇甲作為供熱物質,故C正確,故D錯誤。
故選C。
6. 如圖所示為某單缸四沖程內燃機工作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一個完整工作循環(huán)的順序是:丁甲乙丙
B. 丙沖程是依靠飛輪的慣性運轉的
C. 乙沖程中活塞向上運動排出廢氣
D. 甲沖程發(fā)生的能量轉化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答案】C
【解析】A.甲圖中兩氣門都關閉,活塞向上運動,是壓縮沖程;乙圖中排氣門開啟,氣體流出汽缸,是排氣沖程;丙圖中兩氣門關閉,火花塞點火,是做功沖程;丁圖中進氣門開啟,活塞向下運動,是吸氣沖程;所以一個完整的工作循環(huán)順序是:丁甲丙乙,故A錯誤;
B.丙沖程是做功沖程,是依靠燃氣對活塞的壓力完成的,其他沖程都是靠慣性運轉的,故B錯誤;
C.乙沖程是排氣沖程,此沖程活塞向上運動排出汽缸內的廢氣,故C正確;
D.甲沖程是壓縮沖程,發(fā)生的能量轉化為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D錯誤。
故選C。
7. 用泡泡水在平靜的水面上吹出一個泡泡,將與亞麻布摩擦過的帶有大量負電的PVC管靠近泡泡,泡泡便“乖乖”地跟隨PVC管一起運動,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PVC管帶電是通過摩擦的方法創(chuàng)造了電荷
B. 用亞麻布摩擦PVC管后,亞麻布失去了電子
C. PVC管帶有大量負電荷,說明PVC管的導電性能好
D. 泡泡“乖乖”地跟隨PVC管一起運動,利用了異種電荷相互吸引的原理
【答案】B
【解析】A.與亞麻布摩擦過的帶有大量負電的PVC管,是由于在摩擦過程中電荷發(fā)生了轉移,而不是創(chuàng)造了電荷,故A錯誤;
B.由于電子帶負電,與亞麻布摩擦過的PVC管帶有大量負電,亞麻布帶正電,所以PVC管得到電子,亞麻布失去了電子,故B正確;
C.PVC管是塑料制成,塑料不容易導電,所以PVC管的絕緣性能好,故C錯誤;
D.由于PVC管帶有電荷,泡泡不帶電,所以PVC管吸引泡泡是由于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故D錯誤。
故選B。
8. 如圖所示,燈泡、串聯(lián)的電路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CD.閉合開關后,兩燈的兩端分別連在一起,然后接到電路中,兩燈并聯(lián),故ACD不符合題意;
B.閉合開關后,兩燈依次相連,然后接到電路中,兩燈串聯(lián),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9. 小明正確連接如圖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S,發(fā)現(xiàn)燈L1不發(fā)光,燈L2發(fā)光。由此判定電路可能是
A. 燈L1短路B. 燈L2 短路
C. 燈L1斷路D. 燈L2 斷路
【答案】A
【解析】由題圖可知該電路是串聯(lián)電路,燈不亮而 發(fā)光這說明與和電源連接的電路為通路,且燈沒有發(fā)生短路,燈短路,故選A。
10. 有一款“空調扇”既能送常溫風,又能送涼風。小明了解到其內部有兩個電動機,其中電動機,驅動扇葉送風,驅動機內水循環(huán)使所送的風成為“涼風”,此款風扇不會只有水循環(huán)而不送風。小明設計的電路圖,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開關閉合,電動機和串聯(lián)同時工作;、都閉合,電動機被短路不能工作,故A不合題意;
B.開關閉合,電動機工作,驅動扇葉送風;閉合,電動機工作驅動機內水循環(huán),水循環(huán)和送風互不影響,故B不合題意;
C.開關閉合,電動機工作,驅動扇葉送風;再閉合開關,電動機工作,驅動機內水循環(huán),使所送的風成為“涼風”;若斷開,無論是否閉合,電動機都不能工作,故C符合題意;
D.閉合開關,電動機工作,驅動機內水循環(huán);再閉合開關,電動機工作,驅動扇葉送風,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二、填空與作圖題(2x14+2=30分)
11. 蒸汽烤箱是將300℃以上的高溫水蒸氣噴灑在食物表面對食物加熱的。加熱過程中,烤箱排氣口冒出的“白煙”是水蒸氣________(填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成的大量小水珠;烤出來的食物香氣四溢,從物理角度看,這是________現(xiàn)象。
【答案】液化 擴散
【解析】[1]物質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液化,加熱過程中,烤箱排氣口冒出的“白煙”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大量小水珠。
[2]食物香氣四溢,是食物中的香氣分子擴散到空氣中形成的,屬于擴散現(xiàn)象。
12. 將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總體積將___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上述現(xiàn)象說明分子之間存在___________。
【答案】小于 間隙
【解析】[1][2]將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與酒精的總體積將小于100mL。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間有間隙,則水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補了對方的空隙,而使體積變小。
13. 進入11月份,北方各省陸續(xù)開始供暖,暖氣管道中使用水作為供暖介質,這是利用了水_________的性質;若將20℃的水加熱到60℃,水的比熱容 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答案】比熱容大 不變
【解析】[1]我國北方樓房中的“暖氣”用水作為介質,主要是利用了水的比熱容大的性質,在放出相同熱量的下,溫度變化量小。[2]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溫度無關,將20℃的水加熱到60℃,水的比熱容不變。
14. 電動混合動力汽車非常節(jié)能減排,給汽車蓄電池充電時,蓄電池相當于______(填“用電器”或“電源”);剛擦完車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塵,但與橡膠棒摩擦過的毛皮相互排斥,這說明干毛巾帶______電。
【答案】用電器 正
【解析】[1]給汽車蓄電池充電時,蓄電池消耗了電能,所以蓄電池相當于用電器。
[2]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而毛皮帶正電。剛擦完車玻璃的干毛巾與毛皮相互排斥,說明干毛巾帶正電。
15. 小南發(fā)現(xiàn)超市提供的一次性薄膜塑料袋的袋口很難打開,他將塑料袋在衣服上摩擦幾下,就很容易地打開了。這是利用塑料袋的口兩邊帶了___________(選填“同種”或“異種”)電荷而相互___________ 的原理。
【答案】同種 排斥
【解析】[1][2]他將塑料袋在衣服上摩擦幾下,由于摩擦生電而使塑料袋帶上同種電荷,根據(jù)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可知,塑料袋的袋口就很容易地打開了。
16. 如圖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后,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4A,燈比亮,則通過燈的電流為____A,通過燈的電流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4A。
【答案】0.4 等于
【解析】[1][2]在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處處相同。由圖知,、串聯(lián),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4A,所以燈中通過的電流為0.4A,燈中通過的電流也等于0.4A。
17. 用充電寶同時給三部手機充電的情景如圖所示,則這三部手機是_______(選填“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的。若拔掉其中一部手機則電路中的總電流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并聯(lián) 變小
【解析】[1]三部手機充電時,這三部手機可以獨立工作,互不影響,所以三部手機在電路中的連接方式為并聯(lián)。
[2]三部手機分別在不同支路中,若拔掉其中一部手機,則少了一條工作的支路,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支路電流之和可知,電路中的總電流將會變小。
18. 在圖所示電路中,以筆線代替導線,補兩根導線,要求:使兩燈串聯(lián),電鍵S閉合后,電壓表只測燈L1兩端的電壓。
【答案】
【解析】由題意知,兩燈串聯(lián),故首先將兩燈之間的接線柱連接起來,再根據(jù)電鍵S閉合后,電壓表只測燈L1兩端的電壓可知,電壓表應與L1并聯(lián),如下圖所示
三、實驗探究題(2x12=24分)
19. 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把一塊玻璃板向上提出水面,因為分子間存在______,所以在玻璃板離開水面前,會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所受到的重力。
【答案】相互作用的引力 大于
【解析】[1][2]因為玻璃和水接觸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間的距離在引力作用的范圍內,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大于玻璃板重力。
20. 如圖所示是探究改變物體內能方式的實驗。
燒瓶內盛少量水,給瓶內打氣,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內氣體的內能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繼續(xù)打氣,當瓶塞跳起時,觀察到瓶口有“白霧”出現(xiàn),瓶內氣體的內能_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溫度__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瓶內氣體中所含的水蒸氣放熱液化形成了小水珠,這一過程中,瓶內氣體的內能轉化為瓶塞的__________能,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了瓶內氣體的內能。
【答案】增大 減小 降低 機械
【解析】[1]用氣筒向裝有少量水的燒瓶里打氣,對里面的氣體做功,瓶內氣體的內能增大。
[2][3]當瓶塞跳起時,觀察到瓶口有“白霧”出現(xiàn),此過程瓶內氣體對瓶塞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
[4]這一過程中,瓶內氣體的內能減小,瓶塞的機械能增大,瓶內氣體的內能轉化為瓶塞的機械能。
21. 如圖甲是小明探究“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的實驗電路圖:
(1)實驗時,燈和燈的規(guī)格應_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2)按甲圖畫出乙圖缺少的一條導線(不要交叉);( )
(3)正確連接電路后,他分別把電壓表接在圖甲中兩點、兩點及兩點,電壓表接在之間時,電壓表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電壓表所使用量程對應的分度值是_________V;
(4)為了使實驗結論更準確,接下來小明應該:斷開開關,___________;
(5)實驗結束后,先斷開開關,再拆除___________(選填“電源”或“用電器”)兩端導線;
(6)從實驗可以比較出,電源的電壓___________(選填“”或“=”)兩端的電壓。
【答案】(1)不相同 (2) (3)0.5V (4)換接電壓表0~3V量程 (5)電源 (6)>
【解析】(1)[1]為了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實驗時,燈和燈規(guī)格應不相同。
(2)[2]由圖甲可知,兩個小燈泡串聯(lián)在電路中,電壓表測量L1兩端的電壓,圖乙中應連接兩個小燈泡的左接線柱使兩個小燈泡串聯(lián)在電路中,如圖所示
(3)[3]由圖可知,電壓表選擇的量程為0~15V的量程,0~5V分成10個小格,每一小格表示的電壓為0.5V,即分度值為0.5V。
(4)[4]由圖丙可知,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2V,讀數(shù)小于3V,為使測量結果更準確,應選擇小量程進行測量,所以為了使實驗結論更準確,接下來小明應該:斷開開關,換接電壓表0~3V量程。
(5)[5]為防止電源短路,實驗結束后,先斷開開關,再拆除電源兩端導線。
(6)[6]串聯(lián)電路中,電源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所以從實驗可以比較出,電源的電壓>兩端的電壓。
四、綜合題(9+7=16分)
22. 小明同學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測量家中使用的天然氣灶燒水的效率。于是,他在家里將2L的水倒入燒水壺,然后放到天然氣灶上去燒,用溫度計測量水從20℃ 加熱到80℃的過程中,觀察到天然氣表的數(shù)字變化了0.035m3。他通過上網查到天然氣的熱值是q=4.0×107J/m3,已知水的比熱容是c=4.2×103J/(kg·℃)。求:
(1)倒入燒水壺中水的質量;
(2)在這個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
(3)天然氣灶燒水的效率。
【答案】(1)2kg (2)5.04×105J (3)36%
【解析】(1)倒入燒水壺中水的體積
V=2L=0.002m3
則水的質量
m水=ρV=1.0×103kg/m3×0.002m3=2kg
(2)水吸收的熱量
Q吸=c水m(t-t0)=4.2×103J/(kg·℃)×2kg×(80℃-20℃)=5.04×105J
(3)天然氣燃燒放出的熱量為
Q放=Vq=0.035m3×4.0×107J/kg=1.4×106J
天然氣灶燒水的效率
23. 如圖,已知電源電壓為9V,V1表示數(shù)為6V,通過L2電流為2.5A,則:
(1)通過L1的電流是多少?
(2)L1和L2兩端的電壓各是多少?
【答案】(1)2.5A;(2)6V,3V
【解析】解:(1)由電路圖可知,兩燈串聯(lián),電壓表V1測L1兩端電壓,電壓表V2測L2兩端電壓,電流表測串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處處相等可知:通過兩燈的電流一樣大,即
I1=I2=25A
(2)測量兩端電壓,示數(shù)為6V,則L1兩端的電壓為6V;由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得L2兩端的電壓
答:(1)通過L1的電流是為2.5A;
(2)L1和L2兩端的電壓分別為6V、3V。加熱時間/min
0
1
2
3
4
甲的溫度/℃
20
22
24
26
28
乙的溫度/℃
20
24
28
32
36
這是一份陜西省寶雞市隴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物理試卷,文件包含陜西省寶雞市隴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物理試卷docx、物理八參考答案_3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陜西省寶雞市隴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物理試卷,文件包含陜西省寶雞市隴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物理試卷docx、九年級物理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陜西省寶雞市隴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物理試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陜西省寶雞市隴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物理試卷原卷版docx、陜西省寶雞市隴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物理試卷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