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60分鐘, 滿分: 70分)
一、填空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5分)
1.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圖中所示為H1N1病毒在30萬倍電子顯微鏡下成的像與刻度尺比對情況,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______,由圖讀出的顯微鏡下病毒的寬度為___________cm,使用透氣孔徑為的N95型口罩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有效遮擋H1N1病毒。
【答案】 ①. 1mm或0.1cm ②. 3.60 ③. 不能
【解析】
【詳解】[1]由圖知,刻度尺1cm之間有1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或者0.1cm。
[2]由圖可知,30萬倍電子顯微鏡下,成像的甲型HIN1病毒的整體寬度是3.60cm,即0.036m;實際整體寬度為
N95型口罩透氣孔徑為3.0×10-7m,遠大于病毒的整體寬度,所以不能有效遮擋甲型H1N1病毒。
2. 在一根較長的鋼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緊貼鋼管的同學可以聽到兩次聲音,第一次聲音是通過___________傳來的,聲音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傳播的。
【答案】 ①. 鋼管 ②. 波
【解析】
【詳解】[1]兩次聲音分別是由鋼管和空氣傳播的,由于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比氣體中快。所以第一次聲音是鋼管傳來的。
[2]聲音在介質中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
3. 如圖是用頻閃照相機拍攝的小球在空中下落的一張頻閃照片。已知豎直墻壁上每塊瓷磚的高度為10cm,閃光燈每隔0.1s閃亮一次(即拍攝一次),由圖可知,小球從A點到E點做的是___________(填“勻速”或“變速”)運動;小球通過E點時的速度為___________m/s;小球在AF段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_m/s。
【答案】 ①. 變速 ②. 2 ③. 1.4
【解析】
【詳解】[1]小球從A點到E點,由圖可知每0.1s小球運動的距離在逐漸變大,所以小球做變速運動。
[2]由圖可知,比較小球相同時間內從位置D到E和E到F之間通過的距離相等,所以小球在DF段做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小球從D點到E點運動的時間為0.1s,運動的距離為
s=2×10cm=20cm=0.2m
則小球通過E點的速度為
[3]由圖可知AF段的距離為
7×10cm=70cm=0.7m
小球從A點運動到F點經過的時間為
5×0.1s=0.5s
則小球在AF段的平均速度為
4. 中國最年輕的兵種——特種兵,被稱為“陸地猛虎、海底蛟龍、空中雄鷹”。如圖所示,他們裝備的黑色特種作戰(zhàn)消音靴,能夠在___________(選填“聲源處”、“傳播過程中”或“人耳處”)減弱噪聲,這樣做主要是防止_____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過大而暴露目標。
【答案】 ①. 聲源處 ②. 響度
【解析】
【詳解】[1]減弱噪聲可以從聲源處減弱、傳播過程中減弱及人耳處減弱這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消音靴是為了能夠在噪聲的產生處減弱噪聲,所以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2]物理學中把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消音靴能減小噪聲的強弱,所以主要是防止響度過大而暴露目標。
5. 如圖展示的曾侯乙編鐘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青銅編鐘依大小次序編組懸掛,不同的鐘用相同的力敲擊后能夠發(fā)出不同的___________(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從而演奏出美妙的樂曲。鐘聲主要是通過___________傳到現場觀眾的耳朵里,通過鐘聲判斷鐘是否破損,利用了聲可以___________。
【答案】 ①. 音調 ②. 空氣 ③. 傳遞信息
【解析】
【詳解】[1]不同大小的青銅鐘發(fā)出聲音的音色相同,用相同的力敲擊后振動幅度相同,振動頻率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響度相同。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鐘聲主要是通過空氣傳到現場觀眾的耳朵里。
[3]聲音可以傳遞信息與能量,通過鐘聲判斷鐘是否破損,利用了聲可以傳遞信息。
6. 甲骨文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如圖,甲骨文“殸”,意指手持長柄,敲擊樂器發(fā)聲。這說明古人很早便知道聲音與碰擊有關,蘊含了聲音是由物體______產生的道理。請你寫出一個能表明這一道理的現象:______。
【答案】 ①. 振動 ②. 正在發(fā)聲音叉可以激起水花
【解析】
【詳解】[1]手持長柄,敲擊樂器時,樂器振動產生聲音,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可以激起水花,說明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二、選擇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第7~12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3~14題,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2分,只選1個且正確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
7. 下列關于估測的數據,符合實際的是( )
A. 教學樓每層樓高約為3.5dm
B. 中學生跑完800米的時間約為1min
C. 中學生步行的速度約為4km/h
D. 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手撕鋼”厚度大約是物理課本一張紙厚度的五分之一,約0.02mm
【答案】CD
【解析】
【詳解】A.一般情況下,學校教學樓每層樓高約為3.5m,故A不符合題意;
B.通常情況下,中學生跑完800米的時間為3.5min左右,故B不符合題意;
C.一般情況下,中學生步行的速度約為,約合4km/h,故C符合題意;
D.物理課本一張紙的厚度約為0.1 mm,“手撕鋼”厚度大約是物理課本一張紙厚度的五分之一,則“手撕鋼”厚度大約是0.02mm,故D符合題意。
故選CD。
8. 下列關于誤差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測量時為了減小誤差可以多估讀幾位
B. 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計的非常準,所以沒有必要估讀
C. 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
D. 測量時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
【答案】D
【解析】
【詳解】A.測量長度時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再多估讀幾位沒有意義,不能減小誤差,故A錯誤;
B.為了減小誤差,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非常有必要的,故B錯誤;
C.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無法避免,即誤差無法避免,只能減小,所以認真測量不可以避免誤差,故C錯誤;
D.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是減小誤差的有效方法之一,故D正確。
故選D。
9. 端午節(jié)劃龍舟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如圖所示,在劃龍舟比賽中,小明判斷龍舟尾部的旗桿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
A. 龍頭B. 船槳C. 河岸D. 鼓槌
【答案】A
【解析】
【詳解】A.以龍頭為參照物,龍舟尾部的旗桿相對于龍頭的位置沒有改變,龍舟尾部的旗桿是靜止的,故A符合題意;
B.以船槳為參照物,龍舟尾部的旗桿相對于船槳的位置改變,龍舟尾部的旗桿是運動的,故B不符合題意;
C.以河岸為參照物,龍舟尾部的旗桿相對于河岸的位置改變,龍舟尾部的旗桿是運動的,故C不符合題意;
D.以鼓槌為參照物,龍舟尾部的旗桿相對于鼓槌的位置改變,龍舟尾部的旗桿是運動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 把不同的聲音輸入到示波器,顯示出的波形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乙的音調比甲高B. 丙一定是樂音
C. 將丙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現圖甲波形D. 丙和丁音色不同
【答案】D
【解析】
【詳解】A.由圖得,甲乙的振動快慢相同,則甲乙的音調相同,故A錯誤;
B.丙的聲波規(guī)律,但丙如干擾到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仍為噪聲,故B錯誤;
C.將丙的音量降低,聲音的振動幅度相同,振幅可能與甲相同,但甲丙的振動頻率不同,則兩波形不同,故C錯誤;
D.丙和丁的聲波不同,音色不同,故D正確。
故選D。
11. 如圖所示為一種身高測量儀,其頂部感應器豎直向下發(fā)射超聲波信號,經下方物體反射后返回,被感應器接收。某同學站上測高臺,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fā)射到接收所用時間為0.004s,已知感應器距測高臺的高度為2.4m,空氣中的聲速取340m/s。則該同學的身高為( )
A. 1.36mB. 1.72mC. 1.62mD. 0.68m
【答案】B
【解析】
【詳解】超聲波遇到障礙物會反射后返回;超聲波從發(fā)射到該同學的頭頂所用的時間為
感應器到該同學的頭頂的距離為
s=v聲t=340m/s×0.002s=0.68m
該同學的身高為
h=h1-s=2.4m-0.68m=1.72m
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12. 如下圖所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詳解】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為:物體的左端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或某一刻度對齊;被測物體要緊靠有刻度的一側;讀數時視線垂直刻度;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13. 聲讓我們通過聽覺感知世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圖:使用聲學儀器接收次聲波,可以確定地震、火山爆發(fā)的方位
B. 乙圖:彈奏古箏時,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音色
C. 丙圖:相同玻璃瓶裝不同高度的水,依次敲擊,最右邊的瓶子發(fā)聲的音調最高
D. 丁圖:靜止的燭焰隨音箱發(fā)出聲音的變化而“舞動”起來,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
【答案】AC
【解析】
【詳解】A.自然災害往往伴隨產生次聲波,使用聲學儀器接收次聲波,可以確定地震、火山爆發(fā)的方位,故A正確;
B.彈奏古箏時,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音調,故B錯誤;
C.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圖中的瓶子,水和瓶子振動發(fā)聲,瓶內水越少,越容易振動,音調越高,所以最右邊的瓶子發(fā)聲的音調最高,故C正確;
D.靜止的燭焰隨音箱發(fā)出聲音的變化而“舞動”起來,火焰獲得了能量,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故D錯誤。
故選AC。
14. 甲同學騎自行車去看望乙同學,得知消息后,乙同學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車返回,整個過程他們的位置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據圖可知不正確的是( )
A. 兩同學在t=10min時相遇
B.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0.4km/min
C. 相遇前后甲乙的速度之比是3:2
D. 相遇前,甲、乙均做勻速運動
【答案】BC
【解析】
【詳解】A.由圖得,兩同學在
時,在同一位置,則此時兩人相遇,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
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相遇前后乙的速度之比是
故C錯誤,符合題意;
D.由圖得,相遇前,甲、乙的s-t圖像均為直線,說明此過程中甲乙均做勻速運動,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C。
三、實驗探究題(第15題10分, 第16題5分, 第17題7分, 共22分)
15. 如圖所示是實驗中學創(chuàng)新小組的同學們在測量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圖,使小車從帶有刻度的斜面上A 點由靜止自由下滑,分別記錄小車經過 B點和到達C點所用的時間。
(1)斜面應設置較_______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是為了在實驗中便于測量___________。
(2)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 B 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 會偏___________。
(3)小車從A 點到C點的路程sAC=___________cm,,所用時間如圖乙所示,為___________s,則小車在 AC段的平均速度 vAC=___________m/s(保留2位小數);
(4)圖丙中能正確反映小車全程的運動情況的圖像是___________(填序號)。小車在AC段運動的過程中,路程中點的速度為v2,在時間中點的速度為v1,則v2___________v1(選填“>”、 “=”或“
(5) ①. 從家到學校正常步行時所用的時間t1 ②.
【解析】
【小問1詳解】
[1][2]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些,便于測量時間,斜面應設置較小的坡度,使小車運動得更慢一些。
【小問2詳解】
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 B 點才停止計時,則所測時間偏大,根據可知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 會偏小。
【小問3詳解】
[1][2][3]由圖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的路程為80.0 cm;由圖乙可知,從A點到C點所用的時間為2.4 s,則小車在 AC段的平均速度為
【小問4詳解】
[1]由實驗可知,小車在做加速運動,故選圖像③。
[2]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經過路程sAC中點時的速度為v2,,由s=vt可知,在時間相同時,速度越大,路程越長,即小車在經過時間中點前運動的路程小于中點后運動的路程,則時間中點的位置在sAC路程中點的位置之前,則v2>v1。
【小問5詳解】
[1][2]測出學校操場一圈的跑道長度l,利用手表測出正常步行一圈所用時間t;再測出從家到學校正常步行時所用的時間t1;則家到學校的路程為
16. 如圖所示,用手指將鋼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
(1)用手撥動鋼尺伸出桌面的一端,由于___________(選填“鋼尺”或“鋼尺拍打桌面”) 振動從而發(fā)出聲音;
(2)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保證撥動鋼尺的力度不變,聲音的音調會逐漸變___________(選填“高”或“低”),說明音調的高低與聲源的___________有關;
(3)若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輕撥與重撥時,鋼尺發(fā)出聲音的_____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不同;
(4)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再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可以明顯看到鋼尺在振動,但卻聽不到聲音,這是因為___________。
【答案】(1)鋼尺 (2) ①. 低 ②. 頻率
(3)響度 (4)見解析
【解析】
【小問1詳解】
用手撥動鋼尺伸出桌面的一端,伸出桌面的鋼尺振動發(fā)出聲音。
【小問2詳解】
[1][2]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保證撥動鋼尺的力度不變,鋼尺振動逐漸變慢,聲音的音調會逐漸變低,說明音調的高低與聲源的振動頻率有關。
【小問3詳解】
若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輕撥與重撥時,鋼尺振動幅度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不同。
【小問4詳解】
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再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可以明顯看到鋼尺在振動,卻聽不到聲音,這是因為鋼尺振動頻率小于20Hz,發(fā)出的聲音為次聲波。
17. 項目式學習:制作隔音房間模型。
活動任務… 選擇房間模型
(1)小明列舉出以下幾種能夠作為房間模型的備選方案:①鞋盒、②塑料盆、③木箱。請你從獲取難度、可操作性等方面進行選擇,并說說你的選擇理由:___________
活動任務二 選擇聲源
(2)實驗時,小明準備選擇鬧鐘充當房間中發(fā)聲的聲源,在比較不同材料的隔聲性能時,鬧鐘的響度應___________(填“隨材料而改變”“保持不變”或“根據實驗情形而改變”)。
活動任務三 選擇和安裝隔音材料
(3)小明從家中找出一些材料開始研究:一張報紙、一件羽絨服、一個薄塑料袋、一些包裝家電的泡沫板、一些棉花和一些棉布,小強認為小明選擇的這些材料中存在一個明顯問題,不能有效地說明這些材料的隔聲性能。這個明顯的問題是這些材料的___________(選填“重量”、“厚度”或“硬度”)不同,不符合物理實驗研究方法中___________法的要求。
(4)對材料進行科學調整后,小明打算將這些材料裁剪至合適大小并貼在房間模型的內部,以下做法合理的是______。
A. 只貼在“房間”的四面墻壁上:
B. 貼在“房間”的四面墻壁和地面上
C. 貼在“房間”的四面墻壁、地面和頂面上
活動任務四 測試隔音性能
小明在“房間”外1m處擺放分貝儀,將每次實驗測得的數據填在下表中。
(5)由實驗數據可知,這些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影響物體隔音性能的因素很多,生活中也常常利用雙層玻璃來隔音,并把雙層玻璃間抽成真空,這樣能大大降低噪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選擇鞋盒,容易獲取,且有蓋方便放置隔音材料;塑料盆不是密閉空間,木箱不易獲取
(2)保持不變 (3) ①. 厚度 ②. 控制變量
(4)C (5) ①. 羽絨服 ②. 真空不能傳聲
【解析】
【小問1詳解】
選擇鞋盒,容易獲取,且有蓋方便放置隔音材料;塑料盆不是密閉空間,木箱不易獲取。
【小問2詳解】
在比較不同材料時手機鈴聲響度應保持不變。
【小問3詳解】
[1][2]實驗應采用控制變量法,要保證各種不同的隔音材料的厚度相同;這個明顯的問題是這些材料的厚度不同,不符合物理實驗研究方法中控制變量法的要求。
【小問4詳解】
為了測試這些材料的隔音效果,應該貼在“房間”的四面墻壁、地面和頂面上,故C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小問5詳解】
[1]由表中數據可知,用羽絨服做隔音材料時,聽不到聲音的距離最小,因此,羽絨服的隔音性能最好。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雙層玻璃間抽成真空,這樣能大大降低噪聲的原因是真空不能傳聲。
四、綜合應用題(第18題8分,第19題9分,共17分。溫馨提示:按計算題的要求規(guī)范答題。)
18. 我國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正式下線儀式在上海舉行,C919的驚艷亮相讓中國人倍感驕傲,。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飛行之夢。如圖甲所示,在C919大型客機下線儀式上至站立的慶祝隊伍長達61m,牽引車拉動大飛機以1m/s的速度完全通過慶祝隊伍需要100s。飛機飛行過程中會經歷起飛加速、定速巡航勻速飛行、減速降落等過程,圖乙為飛機從甲地飛到相距1500km的乙地的s-t圖像。求:
(1)飛機飛行中,駕駛員相對于舷窗是___________的;飛機從甲地飛到乙地所用的時間是___________h。
(2)C919大型客機的長度:
(3)飛機定速巡航勻速飛行階段速度。
【答案】(1) ①. 靜止 ②. 1.8
(2)39m (3)900km/h
【解析】
【小問1詳解】
[1]飛機飛行中,駕駛員相對于舷窗的位置不變,是靜止的。
[2]由圖乙得,飛機從甲地飛到乙地所用的時間是
【小問2詳解】
由得,飛機完全通過人群所通過的路程
飛機長度
【小問3詳解】
由圖乙可知:從B到C,飛機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成正比,則該段路程為勻速飛行階段,由圖可知
所用的時間
飛機定速巡航勻速飛行階段的速度
19. 國之重器“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深度已達到10909m,世界領先。某次“奮斗者號”(如圖所示) 進行海洋科考作業(yè),到達某海域靜止時,第一次用聲吶從海面向海底發(fā)出超聲波,經過12.02s聲吶接收到回聲信號。然后“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從海水表面再次向海底發(fā)出超聲波,同時開始勻速下潛,12s后聽到回聲。求:(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
(1)超聲波頻率的范圍是___________;
(2)該海域的深度;
(3)“奮斗者號”下潛的速度。
【答案】(1)高于20000Hz
(2)9015m (3)
【解析】
【小問1詳解】
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
【小問2詳解】
由得,該海域深度為
【小問3詳解】
“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從海水表面再次向海底發(fā)出超聲波,由得,聲吶發(fā)出的聲音傳播的路程為
“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的深度
“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的平均速度
材料
報紙
羽絨服
泡沫板
棉花
棉布
分貝儀顯示聲音的大小/dB
83
68
72
78
75

相關試卷

河南省鄭州陳中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A4:

這是一份河南省鄭州陳中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A4,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實驗探究題,綜合應用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A4:

這是一份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A4,共10頁。

河南省鄭州外國語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A4:

這是一份河南省鄭州外國語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A4,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綜合應用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河南省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原卷版)-A4

河南省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原卷版)-A4

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原卷版)-A4

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原卷版)-A4

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A4

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A4

2024-2025學年河南省實驗中學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2024-2025學年河南省實驗中學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