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軒榭(xiè) 池沼(zhǎ) 鑒賞(jiàn) 重巒疊嶂(zhàng)
B.亭子(tín) 堆疊(dié) 砌墻(qì) 胸中有丘壑(hè)
C.攀登(pān) 嶙峋(lí) 藤蘿(téng) 俯仰生姿(zī)
D.斟酌(zhuō) 闌干(1án) 檐漏(yán) 別具匠心(xīn)
【答案】A
【解析】B.“亭”音tíng;
C.“嶙”音lín;
D.“酌”音zhuó;
故選A。
2.下面文段橫線上應(yīng)填入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_____________,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個不同。_____________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_____________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wù)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_____________的圖畫。
A.自出心裁 只是 似乎 完整
B.別出心裁 可是 幾乎 完整
C.自出心裁 可是 似乎 完美
D.別出心裁 只是 幾乎 完美
【答案】C
【解析】考查詞語的理解與運用。結(jié)合詞語的意思和具體語境分析。
自出心裁:心裁,心中的設(shè)計、籌劃。出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指不抄襲、模仿別人。
別出心裁:獨創(chuàng)一格,與眾不同。根據(jù)語境“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個不同”分析,“自出心裁”符合語境。
只是:意思是僅僅是;不過是。就是。一直;一味。表示輕微的轉(zhuǎn)折。
可是:表示轉(zhuǎn)折,前面常常有“雖然”之類表示讓步的連詞呼應(yīng)。前一句“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個不同”與下一句“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之間存在明顯的轉(zhuǎn)折關(guān)系,應(yīng)用“可是”。
似乎:仿佛;好像。
幾乎:一指差一點,二指差不多,接近。根據(jù)語境“一致追求”分析,“似乎”符合語境。
完整:意思是具有或保持著應(yīng)有的部分,沒有損壞或殘缺。
完美:完備美好;沒有缺點。根據(jù)“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圖畫,應(yīng)該突出圖畫的“完美”,沒有缺點而不是沒有缺損,故“完美”符合語境。
故選C。
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各地要因地制宜,在確保處置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選擇可移動式醫(yī)療廢物處置設(shè)施、危險廢物焚燒設(shè)施、生活垃圾焚燒設(shè)施、工業(yè)爐窯等。
B.這里是巨石的世界,無數(shù)巨石點綴在重巒疊嶂之中。
C.隨著中國近年來的飛速發(fā)展,一些國家及其媒體自出心裁,制造出越來越多的歪曲事實的論調(diào)。
D.桂花、櫻花、海棠、茶花等30多個品種的成片花木在山間錯落有致、俯仰生姿。
【答案】C
【解析】A.因地制宜:意思是根據(jù)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使用恰當;
B.重巒疊嶂:連綿的山。山峰一個接著一個,連綿不斷。使用恰當;
C.自出心裁:指出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含褒義。用在這里屬于感情色彩不當;
D.俯仰生姿:意思是無論俯視還是仰視都會形成美好的姿態(tài)。使用恰當;
故選C。
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標本:在同一類事物中可以作為代表的事物。)
B.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丘壑:山陵與溪谷,喻指深遠的意境。)
C.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雷同:該相同而不相同。)
D.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嶙峋:枯瘦的樣子。)
【答案】C
【解析】雷同:意思是指隨聲附和,與他人的一樣;也指一些事物不該相同而相同。故C錯誤,選C。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的作者葉圣陶,原名葉紹鈞,字圣陶,江蘇蘇州人。
B.為了說明蘇州園林的總特征,作者主要從四個方面加以介紹,突出了它的布局、配合、映襯和層次等多方面的特點。
C.課文對蘇州園林的介紹有總說,有分說,總說和分說緊密結(jié)合,思路清晰。
D.課文在分說蘇州園林的特征時采用由次要到主要的邏輯順序進行介紹。
【答案】D
【解析】D.有誤。應(yīng)為“由主要到次要”。故選D。
6.屬于生動說明的句子是( )
A.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wù)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B.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圖案設(shè)計和雕鏤琢磨工夫都是工藝美術(shù)的上品。大致說來,那些門和窗盡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樸而別具匠心。
C.池沼里養(yǎng)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jié)荷花和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D.梁和柱子以及門窗闌干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說明文語言特點的分析能力。說明的語言分兩類:平實的語言與生動的語言。仔細閱讀四個選項,可以看出,C項的句子描寫了蘇州園林的池沼,不僅生動地描寫了池沼里的魚、荷花、睡蓮,還引用了“魚戲蓮葉間”的詩句,所以是生動說明。
7.下列句子中沒有使用打比方說明方法的一項是( )
A.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wù)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B.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C.馳名世界的凡爾賽宮坐落在巴黎西南8公里的凡爾賽鎮(zhèn),它是人類藝術(shù)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D.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
【答案】C
【解析】A.“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B.“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
C.“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
從以上句子可以判斷出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故選C。
8.下列句子排列合理的一項是( )
①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②這是為什么?
③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shù)畫,而園林是美術(shù)畫,美術(shù)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④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絕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
⑤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
A.①②④③⑤B.①④②⑤③
C.⑤①④②③D.⑤②③①④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類題,一般通過抓關(guān)鍵詞,抓中心句,句與句之間的連接詞去逐句推敲。要求學生平時加強閱讀領(lǐng)悟能力的培養(yǎng),具備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句段的表達順序主要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事情發(fā)展順序,邏輯推理順序等。①句中的“絕不講究對稱”承接⑤中的“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這一現(xiàn)象,②句用“為什么”引出下文的原因,③為結(jié)論。
9.學習了本文,班內(nèi)開展了以“話說園林”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
(1)【巧對對聯(lián)】蘇州園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小張同學為了表達對它的贊美,擬寫了一副上聯(lián),請你根據(jù)上聯(lián)寫出下聯(lián)。
上聯(lián):桂林山水甲天下
下聯(li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來解說】有一個外地朋友發(fā)短信向你了解揚州個園、何園的情況,請將下表內(nèi)容轉(zhuǎn)寫成一個判斷句,用短信回復給他。
(3)【問題探究】活動成員在查找資料時發(fā)現(xiàn),園林中很多庭院推門進去首先會看到一個屏風或屏障,有的是一堆石頭或假山,有的是一堵墻,有的高有的矮,大小姿態(tài)不一。請結(jié)合所學知識,說說庭院中設(shè)置屏障有什么作用。
【答案】(1)蘇州園林冠江南
(2)(示例)清代嘉慶年間建造的個園、光緒年間建造的何園,當初都是私家園林。
(3)(示例)屏障把空間進行分隔,讓庭院更加精致,帶有神秘感,制造錯落層次,欲揚先抑,體現(xiàn)園林的含蓄婉約;符合古人的風水觀念,設(shè)置屏障能夠起到保護作用。
【解析】(1)本題考查對對聯(lián)。細讀題干,明確下聯(lián)的主語是“蘇州園林”,然后根據(jù)對聯(lián)的特點對出下聯(lián),表達對蘇州園林的贊美即可。
(2)本題考查語言表達??梢园凑疹}干要求,從所給的表格中獲取有關(guān)揚州個園、何園的信息,如建造年代、當初權(quán)屬;再用“什么是什么”的判斷句格式進行表述即可。
(3)答題時,可以結(jié)合課文的有關(guān)內(nèi)容,抓住關(guān)鍵句“有的是一堆石頭或假山,有的是一堵墻,有的高有的矮”,從深層探究屏風或屏障在傳統(tǒng)文化上的功能。屏風從過去來到現(xiàn)在,除去擋風和屏障這兩項最主要功能外,還可以起到分隔、美化、協(xié)調(diào)、提亮色彩、改變空間導向、劃出功能區(qū)域等作用。屏障的設(shè)置,可通過陽光照射,形成不同的陰影區(qū)域,營造出相對豐富多彩的視覺景觀效果,減弱因垂直厚重、單一乏味而使視覺心理產(chǎn)生的遮蔽隔離感。錯落有致,畫面感強。還有保護作用。
10.下面語段中畫線句都有語病,請按要求修改。
蘇州園林是指中國蘇州城內(nèi)的園林建筑,以私家園林為主。①起始于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興旺于明代。②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大約有一百七十處左右,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蘇州園林占地面積不大,但以意境見長,以獨具匠心的藝術(shù)手法在有限空間內(nèi)點綴安排,移步換景,變化無窮。1997 年,③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榜樣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1)第①句語序混亂,應(yīng)調(diào)整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不合邏輯,應(yīng)刪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中存在詞語使用不當?shù)默F(xiàn)象,應(yīng)把“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起始于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興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2)“大約”或“左右” (3)榜樣 標本
【解析】(1)語序不當,按照歷史順序,明代應(yīng)在清代之前。
(2)“大約”與“左右”重復,應(yīng)刪掉其中一個。
(3)用詞不當,“榜樣”指作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此處強調(diào)的是“代表性”,應(yīng)改為“標本”。
1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說明方法。
(1)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
(2)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薔薇木香。( )
(3)攝影家挺喜歡這些門和窗,他們斟酌著光和影,攝成稱心滿意的照片。( )
(4)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shù)畫。( )
【答案】 (1)作比較 (2)摹狀貌 (3)舉例子 (4)打比方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時要知道說明方法的種類:分類別,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列數(shù)字、打比方。要知道每種說明方法的標志,做題時首先要了解說明文的常用說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據(jù)文字信息來判斷。句(1)將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進行比較,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句(2)描寫了蘇州園林的景致,運用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句(3)列舉攝影師拍照的事例,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句(4)用圖畫比喻蘇州園林建筑的設(shè)計,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二、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jù)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②游覽蘇州國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墒菈Ρ谏嫌写u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shù)奈恢醚b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③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diào)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游覽者即使就極小范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節(jié)選自《蘇州園林》)
【乙】
①橋,古代稱為“河梁”,是架在水上的行道,雖屬解決交通問題的一項工程,但是聰敏的我國古代人民,總是設(shè)法把它和生活、感情、藝術(shù)結(jié)合起來,是那么富于詩情畫意?!靶蛄魉弊阋粤钊讼胪纤l(xiāng)景色,而風景區(qū)的“斷橋殘雪”、交通要道的“盧溝曉月”,又使人必與四周的風物人情聯(lián)系在一起。而園林中的橋,正是建筑藝術(shù)中的精品。
②北京頤和園十七孔長橋臥波,陸水之間,平分秋色,為該園增添上幾許光彩。晶瑩如雪的玉帶橋,一亭翼然的石橋,輕輕地劃破了湖面的平整,淡淡地點醒了山影的靜穆,又烘托了四時佳景。
③江南園林之橋,以雅潔精巧取勝。玲瓏空透的拱橋,崛起空間,人橋倒影,更顯得山高水闊,而水平線條的梁板石橋,則貼水而過,觀賞游鱗蓮蕖,益得情趣;蘇州拙政園是以動觀為主的園林,曲橋不但使水面分隔空間,更與曲廊一樣起著“橋引人隨”的作用,其分庭妙運,思致相同;網(wǎng)師園園小而精,以靜觀為主,廉泉橋小小一拱,橫枕澗上,隱處園隅,安排得那么妥帖,游人至此,往往留步。
④美麗的中國園林橋梁,形式豐富多姿,有梁式橋、拱橋、浮橋、廊橋、亭橋等,在世界建筑藝術(shù)上放出一種獨特光彩。
(節(jié)選自陳從周《廊?亭?橋》,有刪改)
12.選文【甲】的說明對象是___,【乙】的說明對象是___。
13.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甲】文在說明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這一特征時,先介紹了花草樹木修剪的技法,再介紹花草樹木栽種的良苦用心,最后以“古老的藤蘿”舉例說明。
B.【甲】文第③段中的加點字“補”說明了匠師們的細心,使游覽者就極小范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C.【乙】文中,橋?qū)⑷伺c四周的風物人情聯(lián)系在一起,使風景區(qū)更具詩情畫意。
D.【甲】【乙】兩文在語言的運用上都既力求準確,嚴謹,又不乏生動之處。
14.【乙】文中的畫線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15.閱讀下面的材料,請簡要說明“海棠春塢”的設(shè)計體現(xiàn)了蘇州園林哪兩個方面的藝術(shù)追求?
【鏈接材料】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的代表。海棠春塢是園中的一處景點。景點中的植物僅有海棠二株,翠竹一叢,在空間布局上,翠竹、海棠都是較矮小的植物,與園外的參天大樹相映成趣;翠竹四季常青,綠意襲人,海棠秋季落葉,蕭瑟瘦硬,讓小園一年四季都充滿意趣。
【答案】12.【甲】蘇州園林 【乙】園林中的橋
13.A
14.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以蘇州拙政園曲橋為例,具體說明了“橋引人隨”的作用。
15.鏈接材料“海棠春塢”的設(shè)計中,翠竹、海棠等低的植物與參天大樹俯仰生姿,常綠植物翠竹與落葉的海棠相映成趣,體現(xiàn)了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著眼在畫意的藝術(shù)追求: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解析】12.本題考查說明對象。
由甲文第①段“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第②段“游覽蘇州國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和第③段“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可知,文段分別圍繞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花墻和廊子以及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展開說明,故甲文的說明對象是蘇州園林。由乙文第①段“而園林中的橋,正是建筑藝術(shù)中的精品”可知,首先總寫園林中的橋,由第②段“北京頤和園十七孔長橋臥波,陸水之間,平分秋色,為該園增添上幾許光彩”和第③段“江南園林之橋,以雅潔精巧取勝”可知,中間介紹北京頤和園十七孔長橋臥波和江南園林之橋。由第④段“美麗的中國園林橋梁,形式豐富多姿,有梁式橋、拱橋、浮橋、廊橋、亭橋等,在世界建筑藝術(shù)上放出一種獨特光彩”可知,最后總結(jié)中國園林橋梁的特點和意義。此可知乙文的說明對象是園林中的橋。
1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
A.由甲文第①段“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jù)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可知,先介紹了花草樹木栽種的良苦用心,再介紹花草樹木修剪的技法。
故選A。
14.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作用。
由“蘇州拙政園是以動觀為主的園林”可知,以蘇州拙政園曲橋為例,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由“更與曲廊一樣起著‘橋引人隨’的作用,其分庭妙運,思致相同”可知,這樣舉例有力地說明了“橋引人隨”的作用。
15.本題考查比較閱讀的能力。
細讀材料,然后從文本當中找出相關(guān)的語段來即可。材料中“翠竹一叢,在空間布局上,翠竹、海棠都是較矮小的植物,與園外的參天大樹相映成趣”體現(xiàn)了甲文中第①段所說“蘇州園林栽種”“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的特點,而材料中“翠竹四季常青,綠意襲人,海棠秋季落葉,蕭瑟瘦硬,讓小園一年四季都充滿意趣”體現(xiàn)了甲文中第①段所說“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的特點。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問題。
古人既有“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的體悟,又有“耳聞不如目見,目見不如足踐”的勸諭??傊钦f書本學習與社會實踐同等重要。讓我們背起行囊,去遠足吧!
園林說趣
陳從周
①我國在園林建造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在世界園林史中樹立著獨特的風格。
②園有靜觀、動觀之分,這一點,我們在造園之先,首要考慮。何謂靜觀,就是園中給游人多處可駐足的觀賞點;動觀就是要有較長的游覽線。如此說來,小園應(yīng)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大園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前者如蘇州“網(wǎng)師園”,后者則蘇州“拙政園”差可似之。人們進入網(wǎng)師園,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繞池一周,有檻前細數(shù)游魚,有亭中待月迎風,而軒外花影移墻,峰巒當窗,宛然如畫,靜中生趣。至于拙政園徑緣池轉(zhuǎn),廊引人隨,與“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換景,這是動觀。清初畫家惲壽平曾有過終生難忘的游園體驗:
③壬戌八月客吳門拙政園,秋雨長林,致有爽氣。獨坐南軒,只見繞堤皆芙蓉,紅翠相間,俯視澄明,游鱗可取,使人悠然有濠濮【注】閑趣。自南軒過艷雪亭,渡紅橋而北,傍橫岡循石問道,山麓盡處有堤通小阜,林木翳如,池上為湛華樓,與隔水回廊相望,此一園最勝地也。(《甌香館集》卷十二)
④萬頃之園難以緊湊,數(shù)畝之園難以寬綽。緊湊不覺其大,游無倦意,寬綽不覺局促,覽之有物,故以靜、動觀園,有縮地擴基之妙。而大膽落墨,小心收拾,更為要諦,使寬處可容走馬,密處難以藏針。故頤和園有煙波浩渺之昆明湖,也有深居山間的諧趣園,于此可悟消息。造園有法而無式,在于人們的巧妙運用其規(guī)律。因地制宜就是“法”。能做到園有大小之分,有靜觀動觀之別,有郊園市園之異等等,各臻其妙,方稱“得體”。中國畫的蘭竹看來極簡單,畫家能各具一格;古典折子戲,亦復喜看,每個演員演來不同,就是各有獨到之處。造園之理與此理相通。蘇州網(wǎng)師園是公認的小園,“小而精,以少勝多”。其設(shè)計原則很簡單,運用了假山與建筑相對而互相更換的一個原則,無旱船、大橋、大山,建筑尺度略小,數(shù)量適可而止,亭亭當當,是小園格局。反之,獅子林增添了大船,與水面不稱,不倫不類,就是不“得體”。清代汪春田重葺文園有詩:“換卻花籬補石闌,改園更比改詩難。果能字字吟來穩(wěn),小有亭臺亦耐看。”說得透徹極了。到今天讀起此詩,對造園工作者來說,還是十分親切的。
【注】濠濮:兩條河流的 名稱,濠水,濮水。后指閑適無為,逍遙脫俗。
16.近期,學校準備組織大家去蘇州園林研學旅行,請你結(jié)合“網(wǎng)師園”和“拙政園”的特點,為大家提供條最可取的游園建議。
17.葉圣陶在《蘇州園林》一文中說:“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wù)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閱讀本文,分別列舉出“網(wǎng)師園”和“拙政園”中這樣的觀賞點。
18.文中多次提到造園的“法”和“理”,請用文中的八個字概括其具體意思。
19.文中說“造園之理與此理相通”,請問“此理”所指代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
20.如果你是本次研學旅行的導師,請結(jié)合“網(wǎng)師園”和“拙政園”中的具體景點,設(shè)計兩個有趣的游園活動,并各用一個四字詞寫出游園活動的名稱。
【答案】16.園應(yīng)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大園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
17.網(wǎng)師園:檻前亭中、軒外。拙政園:南軒。
18.因地制宜,各臻其妙(各具一格)。
19.中國畫的蘭竹看來極簡單,畫家能各具一格:古典折子戲,亦復喜看,每個演員演來不同,就是各有獨到之處。
20.(示例)檻前垂釣(戲水)、亭中賞月(燈會)、軒外寫生(觀花)、艷雪對歌紅橋泛舟、山龍攀巖、湛華登樓等。(答對兩個即可)
【解析】16.此題旨在考查學生篩選關(guān)鍵信息,提煉文章中心句的能力。本題可由文章第②段內(nèi)容“如此說來,小因應(yīng)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大因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前者如蘇州‘網(wǎng)師園’,后者則蘇州‘拙政園’差可似之。”提取信息作答。
17.本題考查知識遷移能力。第②段寫了網(wǎng)師園,抓住“有檻前細數(shù)游魚,有亭中待月迎風,而軒外花影移墻,峰巒當窗,宛然如畫,靜中生趣”等描寫語句,找出其中提到的具體地點即可;在寫拙政園時,抓住“獨坐南軒,只見繞堤皆芙蓉,紅翠相間,俯視澄明,游鱗可取,使人悠然有濠濮閑趣”。這里描寫的就是拙政園中南軒的畫面。
18.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關(guān)鍵字詞的理解與篩選能力。結(jié)合文中第④段“計成所說的‘因借(因地制宜,借景)’,就是法。”“能做到園有大小之分,有靜觀動觀之別,有郊園市園之異等等,各臻其妙,方稱‘得體’?!笨商崛 耙虻刂埔恕薄案髡槠涿睢弊鞔?。
19.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代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斑@”指代的內(nèi)容往往在此句之前。文章的第④段中,作者首先寫到“中國畫的蘭竹看來極簡單,畫家能各具一格;古典折子戲,亦復喜看,每個演員演來不同,就是各有獨到之處”,由中國畫的蘭竹的特點與古典折子戲中演員的特點,引出造園之理。故“造園之理與此理相通”中的“此理”是承前指代。據(jù)此作答即可。
20.本題考查活動設(shè)計的能力。答題時,需要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借助文章提到的地點及其景物特點,有針對性地設(shè)計。設(shè)計活動內(nèi)容要具體,有可操作性,還要注意符合景點的特點。結(jié)合“人們進入網(wǎng)師園,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繞池一周,有檻前細數(shù)游魚,有亭中待月迎風,而軒外花影移墻,峰巒當窗,宛然如畫”中的景,設(shè)計如楹前戲水、亭中賞月等游園活動;或結(jié)合“獨坐南料,只見堤皆美暮,紅相河,俯視明,游可取,使人然有埏。自南軒過艷事,演紅林而北,機網(wǎng)語石間道,山麓盡處有提通小,林木如,池上為港華樓,與隔水圓麻相望,此一最勝地也”設(shè)計紅橋泛舟、山麓攀巖、湛華登樓等游園活動。
名稱
建造年代
當初權(quán)屬
個園
清嘉慶
私家園林
何園
清光緒
私家園林
這是一份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知識梳理與能力訓練03現(xiàn)代詩閱讀(含解析),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聯(lián)系全詩,解釋“大地紅”的意思,閱讀下面的歌謠,回答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知識梳理與能力訓練03小說閱讀(含解析),共4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賞析第①段畫線句子,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根據(jù)提示完成表格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知識梳理與能力訓練03 老王(含解析),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chǔ)知識,閱讀理解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