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其憨態(tài)可掬的形象深受全世界人們的喜愛,通過大熊貓,我國與諸多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貿(mào)易關(guān)系。如圖是一只大熊貓靜靜的躺在一樹枝上,則樹對熊貓的作用力方向為( )
A. 豎直向下B. 豎直向上
C. 沿樹枝向上D. 垂直樹枝向上
2.在巴黎奧運會10米臺跳水比賽中,t=0時刻我國運動員全紅嬋(視為質(zhì)點)從距水面10m高處豎直向上起跳,其運動的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圖像如圖,圖中0~t2為直線,規(guī)定豎直向下為正方向,不計空氣阻力,則( )
A. t1時刻運動員進(jìn)入水面
B. t2時刻運動員到達(dá)最高點
C. 離跳臺最大高度為12gt22
D. 在t2~t3時間內(nèi)的速度變化得越來越慢
3.如圖所示,排球運動員朱婷某次墊球訓(xùn)練,排球豎直向上運動,之后又落回到原位置,假設(shè)運動過程中排球所受空氣阻力大小不變,則( )
A. 球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合力做功大小相同
B. 球上升階段動量的變化率大于下降階段動量的變化率
C. 球上升階段空氣阻力做的功大于下降階段空氣阻力做的功
D. 球上升階段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下降階段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4.如圖,一粗糙的水平木板以速度v1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一可視為質(zhì)點的煤塊從木板上的某點P以垂直于v1的速度v2滑上木板,則煤塊在木板上留下的痕跡可能是( )
A. B.
C. D.
5.如圖所示,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a開始,經(jīng)歷過程①、②、③、④到達(dá)狀態(tài)e。對該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過程①中氣體壓強逐漸減小
B. 過程②中氣體對外界做正功
C. 過程③中氣體內(nèi)能逐漸減小
D. 過程④中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
6.如圖,A、B、C三個點位于以O(shè)為圓心的圓上,直徑AB與弦BC間的夾角為30°。A、B兩點分別放有電荷量大小為qA、qB的點電荷時,C點的電場強度方向恰好沿圓的切線方向,則qAqB等于( )
A. 13B. 33
C. 3D. 2
7.如圖所示,足夠大的水平地面上靜置一木板,兩個均可視為質(zhì)點的滑塊A、B分別放在木板兩端,現(xiàn)使兩滑塊同時以3m/s的速度相向滑動,兩滑塊恰好在木板的正中間相遇,相遇前木板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相遇后木板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已知滑塊A的質(zhì)量為5kg、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滑塊B的質(zhì)量為1kg、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4,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05,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木板的長度為2mB. 木板的質(zhì)量為3kg
C. 木板運動的最大距離為1.5mD. 整個過程中滑塊B的位移大小為1m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5分。
8.如圖所示,MN是正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一個帶負(fù)電的粒子(不計重力)沿虛線ab穿越這條電場線。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 正點電荷一定位于M點左側(cè)
B. 正點電荷可能位于N點右側(cè)
C. 粒子在a點速度小于在b點的速度
D. 粒子在a點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在b點的加速度大小
9.如圖甲,“星下點”是指衛(wèi)星和地心連線與地球表面的交點。圖乙中的實線是航天控制中心大屏幕上顯示的北斗系統(tǒng)某顆衛(wèi)星的“星下點”在24小時內(nèi)的軌跡(無重疊),該衛(wèi)星繞行方向與地球自轉(zhuǎn)方向一致。已知地球的半徑為R,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約為6.6R。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衛(wèi)星的周期為16小時B. 該衛(wèi)星的周期為8小時
C. 該衛(wèi)星離地面的距離約為3.2RD. 該衛(wèi)星能記錄到北極點的氣候變化
10.如圖所示,xOy平面為光滑水平桌面,在x軸上固定了一個14圓弧擋板,擋板圓弧所在平面與水平桌面共面。O′為其圓心,其半徑R=3m。質(zhì)量為0.1kg的小球在y軸上的初速度大小為v0。小球受到大小不變、方向沿?y方向的恒定合外力作用。已知小球在碰到擋板前的最小速度為4m/s,恒力的大小為1N。小球視為質(zhì)點,sin37°=0.6,cs37°=0.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B. 在小球擊中擋板前,小球速度大小變?yōu)?m/s時,速度方向和x軸正方向的夾角為37°
C. 若小球在速度最小時恰好經(jīng)過O′,則小球擊中擋板前瞬間的動能為2.6J
D. 若v0大小方向可以改變,小球的初始位置可沿y方向上下移動,圓弧擋板可沿x方向左右移動,總保證小球每次水平通過O′點,則擊中擋板時小球的最小動能為32 3J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6分。
11.小明同學(xué)常用身邊的器材來完成一些物理實驗。如圖甲,他將手機緊靠蔬菜瀝水器中蔬菜籃底部側(cè)壁邊緣豎直放置,從慢到快轉(zhuǎn)動手柄,可以使手機隨蔬菜籃轉(zhuǎn)動。利用手機自帶P?yp?x軟件可以記錄手機向心力F和角速度ω的數(shù)值。更換不同質(zhì)量的手機(均可看作質(zhì)點),重復(fù)上述操作,利用電腦擬合出兩次的F?ω2圖像如圖乙所示。
(1)在從慢到快轉(zhuǎn)動手柄的過程中,蔬菜籃側(cè)壁與手機間的壓力______(填“變大”、“變小”、“不變”)。
(2)由圖乙可知,直線______(填“1”或“2”)對應(yīng)的手機質(zhì)量更大。
(3)若測量出蔬菜籃的直徑,計算出手機相應(yīng)的線速度v,利用所得的數(shù)據(jù)擬合出的F?v2圖像應(yīng)該為______(填“線性”或“非線性”)圖像。
12.某實驗小組利用圖甲裝置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已知兩側(cè)斜面傾角均為θ,長度均為L,斜面上固定兩光電門。兩相同的凹槽安裝有寬度均為d的擋光片,用不可伸長的輕繩連接跨過定滑輪放在兩側(cè)斜面,擋光片A到光電門1的距離為3L4,擋光片B到光電門2的距離為L4,若兩斜面與凹槽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
(1)兩個凹槽內(nèi)均放有10個質(zhì)量為m的砝碼,從B中拿出1個砝碼放入A中,從圖甲所示位置開始輕推A,發(fā)現(xiàn)A、B上的兩擋光片通過兩光電門的時間______(填“不等”或“相等”),則凹槽勻速運動。
(2)A、B恢復(fù)原位置后,從B中總共拿出2個砝碼放入A中,輕推A,測出兩擋光片通過兩光電門的時間分別為tA和tB。則兩凹槽的加速度a= ______(用題中已知量表示)。
(3)重復(fù)上一步驟,從B中總共拿出n=3,4?個砝碼放入A中,輕推A,測出兩擋光片通過兩光電門的時間,算出兩凹槽的加速度a。
(4)用圖像法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縱坐標(biāo)為加速度a,要做出圖乙中的圖線,橫坐標(biāo)應(yīng)為______。
A.n+1 B.n+2 C.n?1 D.n?2
(5)選用正確的橫坐標(biāo)后,測出該圖線斜率為k,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可算出凹槽A(含擋光片)的質(zhì)量M= ______(用題中所給已知量表示)。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1分。
13.華為發(fā)布的星閃技術(shù)是新一代無線短距通訊技術(shù)?,F(xiàn)用甲、乙兩玩具車在間距L=6m的兩平直軌道上進(jìn)行星閃通訊實驗,最大通訊距離為10m。某時刻,甲車以8m/s的速度向右勻減速經(jīng)過A處,加速度大小為2m/s2;與此同時,乙車以2m/s的速度向右勻速經(jīng)過B處,AB連線與軌道垂直。忽略兩車大小及信號傳遞時間,求:
(1)甲車停止前,甲、乙兩車沿軌道方向的最大距離;
(2)甲、乙兩車之間能進(jìn)行星閃通訊的時間總共為多長。
14.如圖甲為某款玩具,其主要配件有小物塊、彈射器、三連環(huán)、滑躍板及部分直線軌道等。如圖乙為其結(jié)構(gòu)示意圖,其中三連環(huán)是由三個半徑不同的光滑圓軌道Ⅰ、Ⅱ、Ⅲ組成,且三個圓軌道平滑連接但不重疊。其圓心分別為O1、O2、O3,半徑分別為R1=0.4m、R2=0.3m、R3=0.2m。OA、AC為光滑水平軌道,滑躍板CD為足夠長的粗糙傾斜軌道,軌道傾角θ可調(diào)(0≤θ10m
設(shè)經(jīng)過時間t1甲、乙兩車間距恰好為10m。
甲車x甲=v甲0t1+12(?a)t12
乙車x乙=v乙t1
甲、乙兩車沿運動方向距離Δx1=x甲?x乙= 102?L2=8m
聯(lián)立解得t1=2s
甲車停止后,兩車之間通訊時間t2=2Δx1v乙
解得t2=8s
故總通訊時間t總=t1+t2=2s+8s=10s
答:(1)甲車停止前,甲、乙兩車沿軌道方向的最大距離是9m;
(2)甲、乙兩車之間能進(jìn)行星閃通訊的時間總共為10s。
14.解:(1)由于小物塊恰好能夠通過三連環(huán),即小物塊通過圓軌道I的最高點時,恰好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則有
mg=mv12R1
令彈簧最小壓縮量為x,則有
12kx2=mg×2R1+12mv12
解得
x=0.2m
(2)小物塊第一次從圓軌道I的最高點到達(dá)圓軌道Ⅲ最高點過程有
mg(2R1?2R3)=12mv22?12mv12
在圓軌道Ⅲ最高點,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N+mg=mv22R3
解得
N=10N
(3)小物塊第一次從圓軌道I的最高點到達(dá)AC軌道過程,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mg×2R1=12mv32?12mv12
物塊沖上滑躍板CD后將減速至0,則有
12mv32=mgxrsinθ+μmgxcsθ
解得
x=1sinθ+ 33csθ
令y=sinθ+ 33csθ,由于
y′=csθ? 33sinθ
當(dāng)該導(dǎo)數(shù)為0時解得
θ=60°
可知當(dāng)θ=60°時,物塊向上運動距離最小,則有
xmin= 32m
答:(1)彈簧的最小壓縮量為0.2m;
(2)小物塊第一次經(jīng)過圓軌道Ⅲ最高點時所受的彈力大小為10N;
(3)小物塊第一次在CD軌道上滑行的最小距離為 32m。
15.解:(1)物塊2恰好可以達(dá)到管道最高點,則其在管道最高點時的速度恰好為0,從碰撞后到最高點的過程中:?mg×2R=0?12mv22,解得:v2=2 gR,
物塊1與物塊2發(fā)生彈性碰撞,以向右為正方向,動量守恒:13mv0=13mv1+mv2,動能不變:12×13mv02=12×13mv22+12mv22,解得:v0=4 gR;
(2)物塊在該位置時,與管無相互作用力,其受力分析如圖:
由圓周運動特點可知:mgcsθ=mv32R,
物塊2從該位置到最高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可知:?mgR(1?csθ)=0?12mv32,
解得:csθ=23;
(3)若使物塊2能到達(dá)最高點D,則在D點時,最小速度應(yīng)滿足:mg=mvD2R,
從碰撞后,到最高點,對物塊2,用動能定理可得:?mg×2R=12mvD2?12mv2,解得:k=5;
若物塊2到軌道的Q點處時,木板恰好要要與凹槽脫離,則此時木板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壓力為0,
物塊2對軌道的力,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向上,則Q必然在上半圓軌道,如下圖所示:
對軌道和木板整體,豎直方向:F′csα=2mg,
由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可知,物塊2對軌道的壓力F′,與軌道對物塊2的壓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對物塊2:mgcsα+F=mvQ2R,
從碰撞后到Q的過程中,對物塊2運用動能定理可得:?mgR(1+csα)=12mvQ2?12mv2,
解得:kmin=2+2 6,即若k再大一些,則木板會脫離凹槽,即k的最大值為:2+2 6;
綜上,k應(yīng)滿足:5≤k≤2+2 6。
答:(1)物塊1的初速度為4 gR;
(2)該位置與O點連線和OD之間夾角的余弦值為23;
(3)為使長木板不與凹槽底部脫離,k應(yīng)滿足:5≤k≤2+2 6。
這是一份2024-2025學(xué)年重慶市名校聯(lián)盟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2025學(xué)年重慶市巴蜀中學(xué)校高三(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簡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2025學(xué)年重慶市第四十九中學(xué)校高三(上)第一學(xué)月考試物理試卷(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簡答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