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總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2024年4月24日湖北武漢舉辦了主題為“極目楚天共襄星漢”的中國航天日活動。展覽會中發(fā)布了有關神舟十七號部分科研成果、嫦娥七號項目和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項目。據完成下面小題。
1. 關于神舟十七號是天體狀態(tài)的時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點火發(fā)射起飛時B. 穿越大氣層時
C. 完成與天宮一號對接時D. 返回到地面時
2. 嫦娥七號按照預期完成發(fā)射進入預定軌道后與地球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不屬于( )
A. 銀河系B. 太陽系C. 可觀測宇宙D. 河外星系
人類對火星的探測幾乎貫穿整個人類航天史,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國均實施了不同的火星探測計劃,下表是地球和火星的部分數(shù)據對比。完成下面小題。
3. 目前,人類在探測太空時多選擇火星為探測對象,其主要原因是火星( )
A. 存在生命B. 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C. 有晝夜交替D. 自然環(huán)境與地球最相近
4. 存在液態(tài)水是地球生命起源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之一,下列敘述中與地球“液態(tài)水存在”密切相關的是( )
①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②地球晝夜更替周期比較適中
③太陽光照條件相對穩(wěn)定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比較適中
A. ①②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讀下圖“一年內太陽輻射的緯度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5. 有關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M表示30°N處6月太陽輻射狀況B. M表示30°S處12月太陽輻射狀況
C. N表示30°N處12月太陽輻射狀況D. N表示30°S處6月太陽輻射狀況
6. 下列關于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太陽輻射能是目前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所用的主要能源
B. 太陽釋放的能量中到達地球的很多,成為地表自然環(huán)境變化的主要動力
C. 太陽輻射能是地球上大氣、水、火山和地震活動的主要動力
D.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屬于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后積累下來的太陽能
“漁光互補”式光伏電站是在水面上架設太陽能電池板發(fā)電,水域用于水產養(yǎng)殖,實現(xiàn)“一地兩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 我國下列地區(qū)中,最適合大范圍建“漁光互補”式光伏電站的是( )
A. 柴達木盆地B. 內蒙古高原C.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D. 四川盆地
8. “漁光互補”式光伏電站可能會( )
A. 增加本地區(qū)的太陽輻射B. 抑制水中植物的生長
C. 降低土地的利用效率D. 提高水面溫度
北京時間2023年4月22日凌晨2點,太陽和日球層觀測臺(SOHO衛(wèi)星)監(jiān)測到一次伴隨M1.7級太陽耀斑的全暈日冕物質拋射(簡稱CME),并引發(fā)了持續(xù)12小時大地磁暴,這是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以來最強的大地磁暴。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9. 材料中提到的太陽活動依次出現(xiàn)在太陽大氣層的( )
A. 光球層色球層B. 色球層日冕層C. 日冕層、光球層D. 色球層輻射區(qū)
10. 此次太陽活動對地球影響可能還有( )
A. 歐洲、北美的高緯度地區(qū)出現(xiàn)極光B. 太陽輻射增強,促進植物光合作用
C. 地球磁場受到擾動,無線電信號中斷D. 大氣運動受干擾,太陽風增強
11. 下一次強地磁暴發(fā)生的年份最可能是( )
A. 2027年B. 2030年C. 2034年D. 2038年
下圖為“某地層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2. 左圖中屬于古生代地層的是( )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3. 據圖推測②地層形成時的環(huán)境特點( )
A. 干燥,冷熱多變B. 全球氣候分帶明顯
C. 濕潤,森林茂密D. 寒冷,冰雪廣布
14. 下列地層形成時期與歷史上聯(lián)合古陸開始解體時期大致一致的是( )
A. ⑤→④B. ④→③C. ③→②D. ②→①
2022年6月26日,科考人員在加拿大一金礦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只冰封了3萬多年的小猛犸象木乃伊(圖a)。這是北美地區(qū)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第一個幾近完好無損的猛犸象木乃伊,令所有專家都激動不已。圖b為猛犸象復原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5. 猛犸象生存的地質年代最可能是( )
A. 侏羅紀B. 白堊紀C. 二疊紀D. 第四紀
16. 猛犸象繁盛時期( )
A. 裸子植物繁盛B. 海洋藍藻開始出現(xiàn)C. 被子植物繁盛D. 陸地低等植物出現(xiàn)
17. 在發(fā)現(xiàn)猛犸象木乃伊的地層中,科考人員還可能發(fā)現(xiàn)( )
A. 三葉蟲化石B. 可開采的鐵礦C. 恐龍化石D. 哺乳動物化石
2022年6月1日17時00分,四川雅安市蘆山縣發(fā)生6.1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下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8. 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
A. Ⅰ圈層B. Ⅱ圈層C. 莫霍界面以下D. 古登堡界面以下
19. 地震發(fā)生以后,建筑物并不會馬上倒塌,一般都要間隔約12秒,這就是地震救援領域所說的“黃金12秒”。據此推斷“黃金12秒”確定的依據是( )
A. 橫波和縱波的傳播介質差異B.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C. 橫波和縱波傳播速度的差異D. 人體對緊急事件的生理反應能力
20. 關于圖中各圈層的特點,描述錯誤的是( )
A. Ⅰ圈層的根本熱源是地面輻射B. Ⅲ圈層空間分布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
C. Ⅱ圈層屬于巖石圈中的一部分D. 外核物質形態(tài)可能為液態(tài)
探空氣球可直接測量并實時傳回30千米高空的大氣數(shù)據,假設在各地同時釋放探空氣球,并以相同的速度上升。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1. 最先測得平流層數(shù)據的是( )
A. ??冢?0°N)B. 廣州(23°N)C. 上海(31°N)D. 哈爾濱(45°N)
22. 一般情況下,氣球上升過程中測得的氣溫( )
A. 一直降低B. 一直上升C. 先降后升D. 先升后降
晴朗的天空,噴氣式飛機在高空飛行時,飛機發(fā)動機排出來的高溫高濕的廢氣與周圍環(huán)境空氣混合后,水汽凝結而成的特殊云系,稱為飛機尾跡。通常只有當環(huán)境溫度在-41℃~-60℃時,才有可能出現(xiàn)飛機尾跡。飛機尾跡出現(xiàn)的頻率和高度有一定的季節(jié)差異。下圖為一幅飛機飛過北京市上空的航跡云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3. 1月份,在北京市上空出現(xiàn)的飛機尾跡最可能位于( )
A. 對流層B. 平流層C. 電離層D. 散逸層
24. 一年中,北京市上空飛機尾跡下限高度最高的季節(jié)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50年前,法國藝術家伊夫·克菜因在米蘭畫展上展出了八幅涂滿近似群青色顏料的畫板,“克菜因藍”正式亮相。某年9月,鄭州地區(qū)頻現(xiàn)“克菜因藍”好天氣(下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25. “克萊因藍”天氣出現(xiàn)時( )
A. 大氣反射增強B. 大氣吸收增強C. 地面輻射減弱D. 大氣逆輻射減弱
26. 天空呈現(xiàn)“克萊因藍”是因為( )
A. 藍光易被散射B. 藍光穿透力強C. 大氣本身是藍色D. 太陽光是藍色
27. 有助于增加鄭州市“克萊因藍”天氣次數(shù)的有效舉措是( )
A. 保護臭氧層B. 調整能源消費結構C. 加強熱島效應D. 擴大地面硬化面積
地膜覆蓋是一種現(xiàn)代農業(yè)生產技術,進行地膜覆蓋栽培一般都能獲得早熟增產的效果,其效應體現(xiàn)在增溫、保溫、保水、保持養(yǎng)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蟲害等幾個方面。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28. 我國華北地區(qū)在春播時進行地膜覆蓋,可有效地提高地溫,保障了農作物的正常發(fā)芽生長,其主要原理是( )
A. 減弱了地面能量的損失B. 增強了大氣逆輻射
C. 增強了太陽輻射的總量D. 增強了對太陽輻射的吸收
29. 山東膠東的一些果農夏季在蘋果樹下覆蓋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 減弱地面輻射,保持地溫B. 反射太陽輻射,降低地溫
C. 反射太陽輻射,增加光效D. 吸收太陽輻射,增加地溫
草莓喜溫涼氣候,喜光,不耐澇,根的生長溫度5-30℃,莖葉生長適宜的溫度為20-30℃。冬季農戶用白色塑料膜搭建大棚,黑色塑料膜覆蓋草莓根部土壤以保證冬草莓的正常生長。下左圖示意地氣系統(tǒng)的熱量傳遞,下右圖是重慶市某地草莓園。完成下面小題。
30. 上左圖中( )
A. ①為對流層大氣直接、主要的熱源B. ④只有水汽、二氧化碳可以吸收
C. ④、⑤兩種均屬于長波輻射D. ⑤只在夜晚存在
31. 上右圖中白色塑料大棚和黑色地膜分別可以( )
A. 增加①、減少④B. 增加③、減少⑤C. 減少③⑥、保持地溫D. 減少②④、降低土溫
洱海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下圖),位于洱海岸邊的大理站因受湖陸風的影響,風向晝夜變化明顯。完成下面小題。
32. 下列現(xiàn)象與大理站湖陸風形成原理最相似的是( )
A. 城市風B. 山谷風C. 海陸風D. 沙塵暴
33. 能夠正確表示大理站湖陸風示意圖是( )
A. B. C. D.
某學校地理研學小組在新疆某綠洲城市研學時感受到綠洲和沙漠間存在晝夜變換的風向,其中綠洲吹向沙漠的風稱為“綠洲風”。下右圖示意當?shù)叵募練鉁厝兆兓?。完成下面小題。
34. 隨著綠洲城市面積逐漸擴大( )
A. 白天綠洲風將減弱B. 白天沙漠風將增強
C. 夜間綠洲風將增強D. 夜間沙漠風將減弱
35. 下列綠洲和沙漠等溫面和等壓面繪制正確是( )
A. AB. BC. CD. D
下圖為“某地近地面風向示意圖”,甲為陸地,乙為海洋,該風為熱力環(huán)流的一部分。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36. 圖示風向常出現(xiàn)在( )
A. 北半球的白天B. 北半球的夜晚C. 南半球的白天D. 南半球的夜晚
37 甲、乙兩地此時( )
A. 甲地降水概率較大B. 甲地高低空氣壓差較大
C. 乙地氣溫較低D. 高空吹偏北風
下圖示意某年5月6日14時(圖甲)和5月7日2時(圖乙)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單位:hPa)。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8. 在圖示時段內,風向由東南變?yōu)闁|北的城市是( )
A. 北京B. 首爾C. 上海D. 臺北
39. 乙圖中四地風力最小的是( )
A. 北京B. 首爾C. 上海D. 臺北
40. 從首爾的地面向上升高到500米,理論上( )
A. 風速減小,風向左偏B. 風速減小,風向右偏
C. 風速增大,風向左偏D. 風速增大,風向右偏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單選題(每空2分,共40分)
41. 讀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左圖)和各圈層相互關系圖(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__波。
(2)圖中C~H分別表示地球內部構造,D表示__________界面,該面以下E代表_________,一般認為該層中的軟流層是巖漿的發(fā)源地。
(3)_______層以上是巖石圈,巖石圈是右圖中的________(填序號),右圖外部圈層中最活躍的圈層是________(填序號)。
(4)從地震波傳播速度來看,圖中F處,地震波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________
42. 北京某中學開展“大氣受熱過程”的研究性學習。圖左為地球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圖右為同學們繪制的2022年11月15日至18日北京市天氣狀況示意圖。
(1)左圖中④表示________輻射
(2)左圖中近地面大氣溫度升高的熱量傳遞過程是( )(單項選擇題)
A. ①→③→④B. ①→③→⑤C. ③→⑤→④D. ③→④→⑤
(3)近地面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是_______(填字母);平流層大氣的熱量來源是________(填字母)。
(4)右圖所示期間,北京市晝夜溫差最大值出現(xiàn)在___________日,分析其原因________。
43. 下圖為北半球某地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形成的熱力環(huán)流呈____(順或逆)時針方向。
(2)圖中A、B兩地受熱的是____地,該地空氣做____(填“上升”或“下沉”)運動。
(3)圖中①②③④點中,氣壓最高的是____,A、B兩地中一定為晴天的是____。
(4)若A地為海洋,B地為陸地,僅從熱力因素考慮,圖示時刻為____(填白天或夜晚)
行星
質量(地球為1)
體積(地球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轉周期
自轉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年
23時56分
有
火星
0.11
0.15
3.96
1.9年
24時37分
有
這是一份四川省內江市第六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內江市第六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內江市第六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內江市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地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內江市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